汽车维修与商务教学大纲.doc_第1页
汽车维修与商务教学大纲.doc_第2页
汽车维修与商务教学大纲.doc_第3页
汽车维修与商务教学大纲.doc_第4页
汽车维修与商务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汽车商务汽车商务 初中三年初中三年 修修 订订 湛 江 市 高 级 技 工 学 校 审审 批批 湛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 汽车商务汽车商务专专业业教教学学大大纲纲 流水号 编号 QD 0702 09 C O 一 专业名称 汽车商务 二 适用对象 技工校初中毕业生 三 学制 三年 四 指导思想 1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 培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 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 能跻身于国内 国际市场竞争的劳动者 3 学生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达到国家规定的工人中级技术等级标准和相应的 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 4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突出职业技能培训 贯彻产教结合原则 5 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与行业和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突出科学性 和先进性 五 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德 智 体全面发展的中级汽车营销员 学习期满 考核合格 毕业生 将获得技工学校毕业证书和汽车营销员 中级 职业资格证书 六 职业范围 1 职业岗位群 毕业生可从事汽车营销 汽车零配件销售 汽车维修前台服务 汽车零仓库管理 及相关行业工作 2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3 七 周数分配 总周数 156 周 其中理论教学 17 周 实习教学 102 周 毕业教学教育与一专多能 训练 1 周 考试 6 周 机动 4 周 假期 26 周 八 教学计划及教材见 教学计划表 及 教材目录表 职业岗位能力职业岗位能力能能 力力 单单 元元知识 能知识 能 力力 要要 求求 懂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及 维修的知识 懂得汽车发动机的结构 原理和检修 重点掌握汽车发动 机的两大机构 曲轴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 六大系 起动 系 充电系 点火系 燃油供给系 润滑系 冷却系的结 构和工作原理及检修 懂得汽车底盘构造与 原理及维修的知识 懂得汽车底盘的结构 原理和检修 重点掌握汽车底盘的 四大系 传动系 行驶系 转向系 制动系的结构和工作 原理及检修 懂得汽车电气构造与原理及维 修知识 学习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 工作原理及维护与修理的有关 理论知识 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修理的技能 重 点掌握 电源系 启动系 点火系 照明和信号系 仪表 系 舒服装置 安全装置的构造和检修 专专 业业 核核 心心 能能 力力 具有汽车营销技能 要求学生具备现代汽车商品推介 二手车交易与评估 汽 车维修前台服务 汽车保险与理赔 汽车配件市场营 销技能 具有汽车营销通用的加工能力 掌握汽车营销中客人的沟通 及汽车推销的方法及技巧的 能力 职职 业业 能能 力力 通通 用用 能能 力力具有汽车维修前台服务能力懂得汽车维修中的前台的接待 客人的沟通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 德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 精神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了解法制制度 自 觉遵守法律 具有一定数理逻辑运算及信息 处理的力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直觉猜想 归纳抽象 符 号表示 运算求解 数据处理 等基本能力 文文 化化 素素 质质 具有一定的理解 沟通和语言 应用能力 常用专业词汇和汽车基本的 缩略语 能借助工具阅读有 关的说明书 懂得机械识图的知识 能看零件图和汽车专业装配图的基本知识 投影基本原理 零部件的三视图及其图示方法 能识读零件图等 职职 业业 拓拓 展展 能能 力力 专专 业业 素素 质质 懂得机械的结构 工作原理 了解机械传动及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 掌握常 用机构和轴系零件的类型 传动特点及应用 4 汽车汽车商务汽车商务专业教学计划表 专业名称 汽车商务 2010 级初中三年制 第第一一 学学期期 第第二二 学学期期 第第三三 学学期期 第第四四 学学期期 第第五五 学学期期 第第 六六 学学 期期 考考核核 方方式式 课课 程程 类类 型型 编编 号号 课程课程 模块 模块 名称名称 学学 分分 学时学时 理理 论论 8 8 实实 操操 8 8 理理 论论 9 9 实实 操操 9 9 理理 论论 9 9 实实 操操 9 9 实实操操 9 9 实实操操 9 9 实实 操操 9 9 实实 操操 9 9 实实 操操 1 18 8 考考 试试 考考 查查 1 1 新生入学 教育读本 1 11 10 0 2 2 思想政治 教程 2 23 32 2 4 3 3 体 育 2 25 52 2 222 4 4 语 文 3 36 68 8 44 5 5 数 学 2 26 68 8 44 6 6 汽车专业 英语 2 26 68 8 44 公公 共共 必必 修修 课课 7 7 计算机应 用基础 6 61 10 08 8 66 8 8 机械识图 4 41 10 04 4 444 9 9 汽车机械 基础 4 41 10 04 4 444 1 10 0 经济法律 常识 2 23 36 6 4 1 11 1 理财知识 2 23 36 6 4 1 12 2 广告学 基础 2 23 32 2 4 1 13 3 公关礼仪 3 35 54 4 6 1 14 4 谈判技巧 与口才训 练 3 35 54 4 6 1 15 5 现代汽车 商品推介 2 23 36 6 4 1 16 6 汽车文化 2 23 36 6 4 1 17 7 二手车交 易与评估 3 35 54 4 6 专专 业业 理理 论论 课课 1 18 8 汽车商务 与服务管 理实务 含前台服务 2 23 36 6 4 5 1 19 9 汽车保 险与理 赔 2 23 36 6 4 2 20 0 汽车配 件市场 营销 3 35 54 4 6 2 21 1 汽车电 控技术 4 49 90 0 64 2 22 2 电工基本 技能训练 1 13 30 0 10 3 2 23 3 汽车发动 机构造原 理与维修 1 12 22 24 40 0 30 8 2 24 4 汽车底盘 构造原理 与维修 1 12 22 24 40 0 30 6 20 3 2 25 5 汽车电器设 备构造原理 与维修 1 13 32 27 70 0 30 2 26 6 汽车检测 设备应用 8 81 15 50 0 30 5 专专 业业 必必 修修 课课 2 27 7 汽车二 级维护 6 61 12 20 0 30 4 2 28 8 汽车商务 总复习及 考核 8150 30 5 2 29 9 汽车商务 综合训练 1 14 42 27 70 0 30 9 3 30 0 顶岗实习 1 18 85 54 40 0 30 1 8 3 31 1 道路交通 安全与营 运知识 2 23 36 6 4 专专 业业 选选 修修 课课 3 32 2 汽车营销 3544 周周课课时时 3 0 30303030303030303030 总总计计 1533268 理论 1248 一体化 1480 顶岗实习 540 6 汽车商务汽车商务教材目录表 专业名称 汽车商务 初中三年制 序号课 程 名 称教 材 名 称出版社主 编书 号 定价 1新生入学教育读本 新生入学教育读本 2005 版 粤科技省职教7 5359 3938 49 00 2思想政治教程 思想政治教程 及习册 04 版 广东教育7 5406 3582 7 3体 育 体育与健康教育 98 版 4语 文 语文 06 版 5数 学 数学 06 版 6汽车专业英语 汽车专业英语 劳动版 劳动部教 材办公室 第一版4 7 计算机应用基础 7 80728 329 729 80 7计算机基础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指南 配套14 00 8机械识图 机械识图 ISBN7 5045 2481 6 17 7 9汽车机械基础 汽车机械基础 劳动版 劳动教材 办公室 第一版22 10经济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基础 高教京吕勇46061801 010 5 11理财知识 财税金融基础知识 机工版廖燕芬 787111 233541 30 12广告学基础 广告基础知识 高教版梁中正44060803 7 13公关礼仪 交际礼仪 劳动版 劳动部教 材办公室 7 5045 1733 x 7 2 14谈判技巧与口才训练 商务谈判实务 劳动版蒋德刚78750450249615 15现代汽车商品推介 汽车营销 劳动劳动 7 5045 3446 3 10 16汽车维修技术管理 汽车维修技术管理 电子 劳动部教 材办公室 7 121 01912 4 17 2 19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 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人民交通王囤 7 114 08563 522 20汽车底盘构造原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第二版 劳动版 劳动部教 材办公室 7 5045 4790 5 36 21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 高教京704015667927 4 22电工技能训练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 第三版 劳动 7 5045 2988 5 23 23 汽车电器构造及原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劳动 劳动部教 材办公室 7 5045 4851 0 28 24汽车电控系统 现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人民交通吴文渊 7 114 04247 8 29 25汽车二级维护 汽车养护 江苏教育陈敬渊 7 5499 8476 126 26汽车检测设备 汽车检测 劳动 劳动部教 材办公室 7 5045 2556 1 24 7 27二手车交易与评估 二手车交易与评估 78711123824920 28 汽车商务与服务管理实 务 一体化 汽车商务与服务管理实务 机工 朱军 光洪 78711123402923 29汽车保险与理赔 汽车保险与理赔 人民交通荆叶平 978 7114088353 28 30汽车配件市场营销 汽车配件市场营销 机工张毅7 111 13726 915 八 课程设置 1 公共课 公共课使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编教材 安排如下 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学教学 方法方法 学时学时 思想政治 教程 提高学生思想质 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 的重要途径 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法律常 识 劳动法常识等 讲授 32 体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提高身体素 质 养成重视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从 事体锻炼的习惯 田径 篮球 排球和球 讲授 练习 52 语文 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 文字 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语 表达能力和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 记叙文 说明文 应用文 口 语等文体和语体知识 各文体 的读写训练和口语训练等 讲授 练习 68 数学 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直觉猜想 归纳抽象 符号表示 运算 求解 数据处理 等基本能力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绝对 值不等式的解法 指数与对数 函数的关系等 讲授 练习 68 基础英语 能听懂基本词汇和短语 进行简单的交 际对话 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 如请柬 通知 便条和常见标志等 懂事单元的单词和词组 能够 熟练运用时态 现在进行时 一般过去时 一般过去将来时 等 讲授 练习 68 8 计算机 应用基础 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和 常用办公系列软件的操作 以及一些计 机网络知识 为其它计算机类课程打下 基础懂得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能正确运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处理日常的 公文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 Windows 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汉字处理和文字录入的方法 文字和表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 计算机网的基本知识 一体 化 108 2 技术课 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学教学 方法方法 学时学时 机械识图 能看懂比较复杂的零件图和汽车专业装 配图 能测绘常用汽车零件图和装配图 制图的基本知识 投影基本原 理 零部件的三视图及其图示 方法和测绘基本技能 能识读 零件图 装配图 展开图等 讲授 练习 104 汽车机械 基础 了解机械传动及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 基本知识 掌握常用机构和轴系零件的 类型 传动特点及应用 能够对液压气 压传动进行分析 液压传动 气压传动 机械传 动的基本概念 类型和工作原 理 野鸭 气压元件的图形符 号 常用机构和轴系零件的类 型 传动特点和应用 讲授 多媒 体教 学 104 经济法律 常识 对经济法学有所了解 熟识商学贸易基 本法律 内容学习多种商法合同法 保 险法例 劳动法灯基本常识 讲授 练习 36 理财知识了解日常理财基本概念 学习如何计算成本出入帐 购 入卖出帐 日常理财外理技巧 讲授 练习 36 广告学基 础 了解广告宣传学的基本原理 学习如何为商品做广告 宣传 如何为汽车销售做宣传 讲授 练习 32 公关礼仪了解接人待物之间的一般礼仪 学习个人礼仪仪容 站姿走姿 礼仪 电话语言礼仪 接待礼 仪等 讲授 练习 54 谈判技巧 与口才训 练 了解谈判的专业学习与沟通的语言方法 学习如何演讲 怎样在现实人 与人之间语言沟通 训练说话 能力表达能力 技巧 讲授 练习 54 9 现代汽车 商品推介 使学生掌握汽车营销的基本技能 包括 营销战略 汽车营销实务 汽车营销人 员的作用与汽车营销人员的行为规范和 基本礼仪等 汽车营销的特点 策略 方式 程序 合同的签订与履 行及旧机动车的营销 营销人 员的行为规范与汽车服务营销 的理念与流程 汽车营销相关 基础知识和法律知识 讲授 36 汽车文化 讲授 36 二手车交 易与评估 讲授 54 汽车商务 与服务管 理实务 含 前台服务 讲授 36 汽车保险 与理赔 讲授 36 汽车配件 市场营销 讲授 54 汽车维修 技术管理 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的特点 熟悉汽 车维修企事业的管理方法 汽车维修企业的特点 管 理方法 管理流程 技术分析 设备技术管理等基本方法 讲授 参观 36 汽车电 控技术 懂得汽车电喷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懂得ABS SRS 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电 路的工作原理 电喷发动机的供油系统 供气 系统 点火系统的结构和工作 原理 ABS SRS 以及中控门锁 和防盗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讲授 练习 90 3 技能课 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学教学 方法方法 学时学时 电工基本 技能训练 懂得电路的接方法 及汽车电路常 用的万用表的使 用 导线的连接训练 高 扩数字万能表的使用训练 一体 化 30 汽车发动 机构造 原理维修 懂得汽车的结构 发动机和底盘的结构 原理和拆装 懂得汽车的四大部分 发动机 底盘 车身 电气 了解发动 机的两大机构六大系的结构和 工作原理及简单检修 一体 化 240 汽车底盘 构造 原 理及维修 懂得汽车底盘的结构 原理和机械的检 修 汽车底盘的四大系 传动系 行驶系 转向系 制动系的结 构和工作原理及简单检修 一体 240 10 化 汽车车身 电器构造 及原理 学习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 工作原理及 其使用 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理论知识 使学生掌握电气设备的功用 结构和基 本工作原理 初步具有汽车电气设备拆 装与维修 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充电系 启动系 点火系 照 明和信号系 仪表系 的结构 和工作原理 汽车电路原理图 的识读 数字万用的应用 一体 化 270 汽车检测 设备及检 测技术 汽车检测与分析技术 汽车检测标准与 规范 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通过 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 使学生基本具备 汽车性能检测 进出厂检验的知识与技 能 电脑解码器 排气分析仪 废 气分析仪等常用工具设备的工 作原理 性能要求 操作等 运用四轮定位仪对轿车进行检 测 轮胎拆装机和平衡调试机 对轮胎进行拆装和平衡调试 一体 化 150 汽车商务 综合训练 安排 4S 店实习获取实践经验 学习前台的接待技巧 汽车销 售员的实战经验 车间维修现 场经验 使学生达到一专多能 形人才 可以任职前台接待 车 间维修 汽车营销员 车间维修 主管 实习 270 政治教学大纲 一 说一 说 明明 11 1 1 课程性质与内容 课程性质与内容 本课程是技工学校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课 是学校开展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 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主 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 法律常识等 2 2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 坚持以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主线 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和心理健康 教育 培养学生胸怀理想 热爱本职 敬业爱岗 艰苦奋斗 乐于奉献 遵纪守法 诚实待人的优良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勇于开拓 敢于竞争 善于创新的 能力 从而 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新世纪的劳动者和具有较高文明水平的好公 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人生价值观 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 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从而努力将自己 塑造成为一名好公民 好职工 3 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适当安排社会家道实践活动 增强感性认识 可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 有条件的可辅以电化教学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 活动中接受教育 二 课时分配表二 课时分配表 课课 序序内内 容容合合 计计 授课授课 时数时数 备注备注 12 第二部分心理健康教育1616 第八课心理健康的基本问题5 第十课技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5 第十一课技学学生学习和职业心理6 第三部分法律常识1616 第十五课宪法是国宝的根本大法2 第十六课刑法常识2 第十七课民法常识3 第十八课劳动法常识9 总课时总课时32323232 1 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第九课第九课 心理健康的基本问题心理健康的基本问题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教学 帮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 锻炼意志 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 长 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顺利完成三年学业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第第 1 节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 什么是心理 二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三 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第 2 节节 情绪情绪 一 什么是情绪 二 什情绪的种类 13 三 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 第第 3 节节 意志意志 一 什么是意志 二 意志坚强的表现 三 坚强意志的培养和锻炼 第第 4 节节 健康人格健康人格 一 什么是人格 二 健康人格的表现 三 健康人格的培养 第十课第十课 技校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技校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教学 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学习的学习心态 帮助学生运用心理学的有关 原理实现生产实习操作训练的心理适应 从而 为今后从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第第 1 1 节节 学习心理概述学习心理概述 一一 什么是学习 二 技校生的学习的特点 第第 2 2 节节 技校生的主要学习生理问题及调适技校生的主要学习生理问题及调适 一 技校生的主要学习心理问题 二 技校生学习心理问题 第第 3 3 节节 技校生的职业心理技校生的职业心理 一 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 二 职业的心理适应 14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法律常识法律常识 第十五课第十五课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本课运用复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帮助学生加深对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是全体 公民必须严格遵守的根本活动准则的理解 从而 进一步提高学生遵守刑法的自觉性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一 什么是宪法 二 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 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二 我国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 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 什么是公民 二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三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十六课第十六课 刑法常识刑法常识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本课运用复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帮助学生加深对宪法基本知识的理解 进一步提 高学生遵守刑法的自觉性 增强与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刑法的任务刑法的任务 一 什么是刑法 15 二 刑法的任务 第二节第二节 犯犯 罪罪 一 什么是犯罪 二 刑事责任能力 三 常见的几种犯罪及其处罚规定 四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第三节第三节 刑刑 罚罚 一 主刑 二 附加刑 第十七课第十七课 民法常识民法常识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本课运用复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加深学生对民法基本知识的理解 提高对民事问 题的辨析能力 学会运用民法保护自身合法的民事权益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第第 1 节节 概述概述 一 什么是民法 二 公民的民事权和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第 2 节节 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 一 什么是发事法律行为 二 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重条件 三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四 无效的发事行为 第第 3 节节 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人身权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和人身权 一 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二 公民的人身权 16 第第 4 节节 监护 代理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监护 代理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一 监护 二 代理 三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第第 5 节节 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 一 什么是法人 二 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十八课第十八课 劳动法常识劳动法常识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教学 引导学生全面 认真地学习 劳动法 增强遵守劳动的意识 学 会运用劳动法的规定保护自己在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合法权益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 什么是劳动法 二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三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第二节 促进就业促进就业 一 什么是劳动就业 二 我国劳动就业的原则 三 促进就业的措施 四 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五 正确选择职业 第第 3 节节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一 什么是劳动合同 二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17 三 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四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 五 无效劳动合同 第第 4 节节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工作时间和休息时 一 工件时间 二 休息时间 第第 5 节节 工资工资 一 工资分配原则 二 工资的支付 三 最低工资保障 四 依法保护劳动者工资分配的权益 第第 6 节节 劳动安全卫生和特殊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特殊保护 一 劳动安全卫生的方针 二 女职工和未成年式的特殊保护 第第 7 节节 职业培训职业培训 一 什么是职业培训 二 先培训 后就业 的政策 三 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 四 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第第 8 节节 社会保险和福利社会保险和福利 一 什么是社会保险 二 社会保险的种类 三 社会福利 第第 9 节节 劳动争议劳动争议 一 什么是劳动争议 18 二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三 劳动争议的仲裁 四 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 第第 10 节节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一 违反劳动法要争的法律责任 二 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三 劳动者的法律责任 体育教学大纲 一 说一 说 明明 1 1 课程的性质与内容 课程的性质与内容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提高身体素质 培养他们具备未来职业所要求的健康 身体和良好体能 并逐步树立 终身体育 观念 养成重视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从 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田径 篮球 排球和足球 2 2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1 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基本技术和技能 培养他们懂体育 爱 体育 会用科学方法锻炼身体 了解并掌握一般体育项目和竞赛规则 具有参加体育 活动和组织小型体育竞赛的基本能力 2 向学生传授卫生保健基本知识 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以后安全从事 生产劳动 保持自身健康奠定基础 3 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 热爱劳动和服从组织 遵守纪律 团结合作的思 想作风 具有勇敢顽强 合理竞争 实事求是的精神 文明礼貌的习惯 以及乐观 自信 进取的心理素质 3 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首先从易到难 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 逐步提 高 经常锻炼 持之以恒 2 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19 3 通过快乐体育教学 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在体育锻炼中注意自我检查和场地检查 5 注意安全问题 预防损伤事故的发生 二 学时分配表二 学时分配表 章章 节节 名名 称称总学时总学时讲授讲授考核考核 第一章第一章 田径 一年级第一学期 田径 一年级第一学期 131311112 2 1 1 体育基本知识 理论部分 2 1 2 短跑 实践部分 5 1 3 跳远 实践部分 4 第二章第二章 篮球 一年级第一学期 篮球 一年级第一学期 131311112 2 2 1 体育基本知识 理论部分 2 2 2 篮球基本技术 实践部分 9 第三章第三章 排球 一年级第二学期 排球 一年级第二学期 131311112 2 3 1 体育基本知识 理论部分 2 3 2 排球基本技术 实践部分 9 第四章第四章 足球 二年级第二学期 足球 二年级第二学期 131311112 2 4 1 体育基本知识 理论部分 2 4 2 足球基本技术 实践部分 9 合 计5252448 三 课程的要求与内容三 课程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第一章 田田 径径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 明确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 2 通过田径运动教学和训练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 速度 力量 耐力等 提 高运动技术水平与运动成绩 3 培养学生勇敢 顽强 坚韧 果断的意志品质 20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 1 体育基本知识 一 体育锻炼的作用 二 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1 2 短跑 一 途中跑技术 二 蹲距式起跑与加速路技术 三 弯道跑与终点跑技术 1 3 跳远 一 初步掌握跳远技术 二 巩固与提高跳远技术 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一 一 100 米跑米跑 单位 秒单位 秒 时时 得得 间间 分分 性别性别 100959085807570 男男 子子13 213 513 814 114 414 715 0 女女 子子15 415 716 016 316 616 917 2 单位 秒单位 秒 时时 得得 间间 分分 性别性别 65605550454035 男男 子子15 315 615 916 216 516 817 1 女女 子子17 517 818 118 418 719 019 3 单位 秒单位 秒 时时 得得 间间 分分 性别性别 30252015105 男男 子子17 417 718 018 318 618 9 女女 子子19 619 920 220 520 821 1 二 跳远二 跳远 21 单位 米单位 米 成成 得得 绩绩 分分 性别性别 100959085807570 男男 子子4 804 724 644 564 484 404 32 女女 子子3 903 823 743 663 583 503 42 单位 米单位 米 成成 得得 绩绩 分分 性别性别 65605550454035 男男 子子4 244 164 084 003 923 843 76 女女 子子3 343 263 183 103 022 942 86 单位 米单位 米 成成 得得 绩绩 分分 性别性别 30252015105 男男 子子3 683 603 523 443 363 28 女女 子子2 782 702 622 542 462 38 第二章第二章 篮篮 球球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 提高基本技术 战术 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2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掌握一项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技能 在实践中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4 能组织和参与小型的篮球比赛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2 1 体育基本知识 一 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二 篮球运动的竞赛组织工作 2 2 篮球基本技术 一 准备姿势与移动 二 传 接球技术 22 三 原地投篮 四 运球 五 行进间投篮 六 持球突破 七 战术基础配合 考核内容 方法及评分标准考核内容 方法及评分标准 一 考核内容与方法一 考核内容与方法 1 1 中距离跳起投篮 中距离跳起投篮 考试方法 从篮圈中心投影点 4 50 米为半径画半圆 学生在半圆外任一点跳起投 篮 男子连投十次 女子连投十二次 注 满分 100 分 达满分后加相应的分值到总 分中 2 2 三分区运球投篮 三分区运球投篮 考试方法 受测者持球从三分线任何一点开始运球投篮 不论是否投中 应立即接 球运球出三分线外的任何一点 单脚踏三分线即可 如此往返运球 投篮 在规定 的时间内按命中次数计分 规则规定 1 男生运球 投篮时间为 30 秒 女生为 45 秒 2 每投篮一次后必须将球运出三分线外 单脚触及三分线即可 否则该次投中 无效 3 在运球 投篮过程中不得带球跑和两次运球 否则以违例论处 每违例一次在 得分中扣除两分 连续带球跑的当次投中无效 二 评分标准 二 评分标准 1 1 中距离跳起投篮评分标准 中距离跳起投篮评分标准 技术达标 技术达标 60 60 投投 中中123456789101112 男男子子405060708090100 2 3 5分分 数数女女子子4060708090100 1 2 3 4 5 5 技术评定 技术评定 40 40 23 优秀 技术动作熟练 流畅 86 100 分 良好 技术动作较熟练 流畅 76 85 分 及格 技术动作一般 60 75 分 不及格 技术动作错误 60 分以下 2 2 三分区运球投篮评分标准 三分区运球投篮评分标准 投篮投篮 得得 次数次数 分分 性别性别 100908070604530 男男 子子6543210 女女 子子6543210 注 以上两项考试项目可选一项 第三章第三章 排排 球球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学完本课程后 要求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与现状 初步掌握排球基本动 作要求 技术和比赛方法规则 培养排球爱好和提高反应能力 这终身锻炼和奠定基 础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3 1 体育基本知识 一 世界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及竞赛规则 二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3 2 排球基本技术 一 准备姿势与移动 二 正面双手传球 三 正面双手垫球 四 正面下手发球 侧面双手垫球 五 正面上手发球 侧向传球 六 扣球与拦网 24 七 全场比赛技术 战术 考核内容 方法及评分标准考核内容 方法及评分标准 一 发球一 发球 考试方法 考试方法 男生用上手发球 女生发球姿势不限 受测者每人发 5 个球 每人一次 机会 若进行第二次考核 成绩八折 规则 按排球发球规则进行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凡发球成功一个得 20 分 失误或出界 0 分 二 自传 自垫二 自传 自垫 考试方法 受测者 男生在排球场半场内 女生不限区域 从累计次数计分 本 次课以外的时间考核 无论成绩如何好 均按合格论处 规则 男生自传 自垫的球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低于 2 43 米 女生自传 自垫 的球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低于 2 24 米 自传 自垫必须在场区内进行 越区的不予计算 自传 自垫过程中 不得出现持球或连击 否则以违例处理 每违例一次扣 2 分 传垫球的累计次数得分只占该项目 70 分 另 30 为技术评定分 技术评定分由 教师掌握 一般分为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五个等级 连续自传或自垫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连续自传或自垫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得 分 100908070605040 男 生 40353025201510 女 生 3530252015105 注 注 A A B B 两种考核内容选择一项考试 两种考核内容选择一项考试 第四章第四章 足足 球球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学完本课程后 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足球的基本理论 基本技术有及裁判法方 面的知识 同时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足球的有关方面来锻炼身体 修养身心 逐步 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使学生将来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25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4 1 体育基本知识 一 世界足球运动发展趋势及竞赛规则 二 健康生活方式与现代健康观 4 2 足球基本技术 一 脚内侧传接球 二 运球 脚背内侧 外侧 三 脚背内侧 踢半高球 四 曲线运球 五 停球 六 头顶球 七 运球射门 教学比赛 考核内容 方法及评分标准考核内容 方法及评分标准 一 定位球踢远一 定位球踢远 考试方法 受测者将定位球凌空踢起落在前方 10 米宽 界线 的范围内 连续踢三 个球 以最远的一个评定成绩 球落在 10 米宽线外者 不给予大量成绩 作失误论 受测者踢出的凌空球 以第一落点丈量成绩 踢出地滚球不予丈量成绩 作失误论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单位 米单位 米 得得 分分1009590858075706560555045 远度 米 远度 米 363432302826242220181615 二 二 1515 米往返绕竿运球米往返绕竿运球 考试方法 高竿五条 每竿间相距 3 米成一直线插入地面 受测者从起点线开始运球 绕五竿后回起点线 并将球停在起点线上 以计算时间来评定得分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单位 秒单位 秒 得得 分分 10010095959090858580807575 26 时间 秒 时间 秒 13 513 514 014 014 514 515 015 015 515 516 016 0 单位 秒单位 秒 得得 分分 707065656060555550504545 时间 秒 时间 秒 16 516 517 017 018 018 019 019 020 020 021 021 0 注 A B 两项考核内容选一项 语文教学大纲 一 说一 说 明明 1 1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技工学校各类专业的文化基础课 是学习各类专业知识的重要工具 是 学生现在和将来与社会联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由于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 人文精神 因此 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记叙文 说明文 应用文 口语体等文体和语体知识 各 文体的读写训练和口语训练提升等 2 2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 文字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 康的审美情趣 在潜移默化中 使学生逐步树立热爱人生 关注社会 积极进取 奋 发成才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 在知识 技能方面 要求做到 1 了解口语体一般知识 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 掌握应用文的基础知识 比较熟练掌握日常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3 了解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写作方法 读懂一般的记叙文和说明 文 3 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 以口语体 应用文为教学重点 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日常应 用文写作能力 真正贯彻讲练结合 学以致用的原则 3 3 有条件的可以辅以电化教学 使教学直观生动 27 二 学时分配表二 学时分配表 1 1 6868 学时 学时 章章 节节 内内 容容总学时总学时授课学时授课学时训练学时训练学时 记叙文单元记叙文单元 1717 13134 4 记叙文知识 2 一 敲门 2 二 普通人 2 三 母亲情怀 3 四 我的五样 4 单元训练及机动 4 说明文单元说明文单元 171713134 4 说明文知识 3 十 螳螂捕蝉焉知黄雀在后 2 十一 南州六月荔枝丹 2 十二 景泰蓝的制作 2 十三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2 十四 关于植物的新发现 2 单元训练及机动 4 应用文单元应用文单元 171713134 4 应用文知识 1 十七 条据 1 十八 申请书 2 十九 求职信 2 二十 启事 2 二十一 计划 2 二十二 总结 1 二十四 合同 2 单元训练及机动 4 口语体单元口语体单元1717 13134 4 口语体知识 2 介绍的知识及训练 2 28 二十五 感天动地震撼你我 2 演讲知识 2 二十七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2 二十八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含对话知识 2 应聘交谈 1 单元训练及机动 4 总总 计计6868 52521616 备注 1 需两学期讲授的班级 第一学期教记叙文和应用文单元 第二学期教说明文 和口语体单元 2 只用一学期讲授的班级 可灵活调整教学顺序 三 课程的要求与内容三 课程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记叙文记叙文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学习记叙文基本知识 2 了解一般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一 一 单元导语单元导语 二 二 教读课文教读课文 1 敲门 邓伟 2 普通人 梁晓声 3 母亲情怀 叶倾城 4 我的五样 毕淑敏 5 故都的秋 郁达夫 6 囚绿记 陆蠡 三 扩读课文 三 扩读课文 7 黄山记 徐迟 8 园中不单有过我的车辙 史铁生 四 知识点击 四 知识点击 1 呼之欲出笔传神 谈人物刻画 29 2 事融真情更动人 谈叙事抒情 3 一切景语皆情语 谈情景交融 五 能力提升 五 能力提升 1 人物描写训练 2 事件叙述训练 3 景物描写训练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说明文说明文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学习说明文基本知识 2 了解一般说明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一 单元导语 一 单元导语 二 教读课文 二 教读课文 9 钱 王则珂 10 螳螂捕蝉焉知黄雀在后 曲仲湘 11 南州六月荔枝丹 贾祖璋 12 景泰蓝的制作 叶圣陶 13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叶永烈 14 关于植物的新发现 吴锡平 三 扩读课文 三 扩读课文 15 雪花的自述 张希 16 玛雅 湮没在丛林中的古老文明 林青 方谦 四 知识点击 四 知识点击 1 何必数清马尾巴 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2 万事有序从容说 按合理顺序说明事物 3 十八般兵器逐样点 恰当运用说明方法 五 能力提升 五 能力提升 1 特征说明训练 2 程序说明训练 30 3 空间说明训练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应用文应用文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1 学习应用文基本知识 2 掌握日常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一 单元导语 一 单元导语 二 教读课文 二 教读课文 17 条据 18 申请书 19 求职信 20 启事 21 计划 22 总结 三 扩读课文 三 扩读课文 23 商品说明书 24 合同 四 知识点击 四 知识点击 1 以信求职古今同 如何写好求职信 2 春有绸缪秋有获 计划的 三要素 3 玉欲美白须无暇 总结协作 六病 五 能力提升 五 能力提升 1 书信应用训练 2 计划应用训练 3 总结应用训练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口语体口语体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31 1 了解口语体的一般特点 2 了解独白体 会话体的实践要求 学习其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一 单元导语 一 单元导语 二 教读课文 二 教读课文 25 感天动地 震撼你我 感动中国 2004 年年度人物评选 颁奖词 刘波 26 我有一个梦想 美 马丁 路德 金 27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28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钟丽思 29 一件小事 中老妇人形象的讨论 中学生学习报 30 滔滔雄辩 妙语如珠 首届华语国际大专辩论赛 节选 三 扩读课文 三 扩读课文 31 让觊觎者望而却步 纪念 12 9 运动 69 周年 江东晛 32 李肇星义正词严驳 铁嘴 新 华 四 知识点击 四 知识点击 1 锦心还需绣口传 浅谈社交语言 2 求职亦须 过五关 应聘交谈的技巧 3 赛坛三尺展辩才 如何在辩论中取胜 五 能力提升 五 能力提升 1 演讲训练 2 辩论训练 3 应聘训练 鉴赏作品单元鉴赏作品单元 单元导语单元导语 一 雨巷 戴望舒 二 再别康桥 徐志摩 32 三 秋歌 之一 郭小川 四 致橡书 舒婷 五 致云雀 英 雪莱 六 祖国 俄 莱蒙托夫 诗歌欣赏的准备 谢冕 七 荷塘月色 朱自清 八 论快乐 钱钟书 九 月迹 贾平凹 十 三峡 余秋雨 十一 日历 冯冀才 中国现当代散文的欣赏 刘锡庆 十二 宝玉挨打 曹雪芹 十三 菜园 沈从文 十四 侠之大者 节选 金庸 十五 棋王 节选 阿城 十六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十七 项链 法 莫泊桑 十八 麦琪的礼物 美 欧 亨利 小说的欣赏小说的欣赏 数学教学大纲 一 说一 说 明明 1 1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它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 从事生产劳动和 学习 研究现代技术的基础 它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 挥着独特的 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内容 思想 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 33 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数学的应用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推 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课程是技工学校的一门主要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 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具体说有如下性质 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 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 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有利于学生认识 数学的应用价值 增强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 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方法指导 同时 为 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价值观打下基础 2 2 课程的任务与要求 课程的任务与要求 1 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 步掌握数学思维方法 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2 努力提高学生空间想像 直觉猜想 归纳抽象 符号表示 运算求解 数据 处理 体系构建等基本能力 3 使学生初步形成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 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 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5 逐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6 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崇尚数学思考的理性精神 欣赏数学的美 学魅力 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 课时分配表二 课时分配表 数学数学 课程总课时课程总课时 3636 课时 具体的课时分配见下表 课时 具体的课时分配见下表 教 学 时 数 章 节 内 容 课 时讲 授小结与习题课 1 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4 5 31 1 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431 34 2 1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541 2 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541 3 1 函数 431 3 2 函数的应用 1 431 4 1 1 有理指数幂及其运算 541 4 2 1 对数及其运算 431 4 2 3 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 541 5 1 1 正弦定理 431 5 1 2 余弦定理 541 6 1 任意角和弧度制 431 6 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541 6 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54 1 6 4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41 总总 计计 6868 53531515 三 课程要求与内容三 课程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第一章 集合集合 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 一 了解集合含义 体会元素与集合的 属于 关系 学会集合的表示方法 能 识别确定集合的子集 了解空集的含义 二 理解两个集合之间关系的含义及表达 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 1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1 1 1 集合的概念 1 1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1 列举 2 描述法 35 1 2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1 2 1 集合之间的关系 1 2 2 集合的运算 1 交集 2 并集 第二章第二章 不等式不等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