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湿接缝的施工控制要点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湿接缝的施工控制是保证结构整体受力的关键工序,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高度重视并加强预制梁板湿接缝的施工控制。以下内容均为施工中重点控制的内容,希望各单位认真执行各要点要求,在施工中应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以保证湿接缝施工质量。1、梁、板安装 梁、板安装控制要点:轴线偏位、顶面高程、横隔梁水平对称、设计坡度要求、桥面净宽等。2、旧混凝土表面的处理凿毛梁端头、翼板等旧混凝土表面,并全部凿除湿接缝浇注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水泥浮浆和松散混凝土,露出新鲜混凝土面,在浇注混凝土时湿润表面并涂刷水泥浆,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的良好结合。3、安装底模及永久性支座将支座置于墩顶支座垫石上,位置调整好后在永久性支座外周围安装底模,为严防漏浆,永久性支座与底模间的缝隙应采取有效措施密封。根据实际情况及经济性,底模可采用泡沫板,为了避免泡沫板受力压缩,选择泡沫板厚度要比支座厚度大2毫米,并与支座间的缝隙用胶布或砂浆封闭,防止漏浆。为防止焊渣掉落至底模烧坏泡沫板,可在泡沫板上喷洒一层水泥浆。对于支座较高,支底模空间大的情况,可用木楔支撑木模板当底模。4、钢筋的焊接及安装钢筋的焊接采用J502或J506焊条焊接,焊缝应饱满且长度、宽度和焊接深度满足规范要求,并及时敲除焊渣。钢筋的安装应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对头两片梁的预留钢筋要调整顺直,保证搭接钢筋位于两根预埋钢筋中间。对两梁端、腹板处的钢筋要及时进行调直和搭接,由人工根据图纸绑扎成型。当构造钢筋和主筋发生冲突时,要调整构造钢筋及横接缝水平钢筋的位置予以校正,确保结构受力。5、安装预应力束道为防止预应力筋与管道之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及改变预应力筋的受力,应严格控制预应力束道的位置。束道在两预制梁端与现浇段相接处的位置偏差应控制在2 mm以内。在现浇段中预埋与预制梁中同种材料的预应力束道(本次施工采用波纹管),须与预制梁段对应束道顺接,确保连接可靠,不漏浆,严禁采用塑胶布绑扎预应力波纹管道。6、模板安装模板采用钢模或木模,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要保证模板与梁体混凝土面密贴不允许出现错台,同时还要保证湿接缝线型流畅、表面平整,在立模前全部完成后,进行安装范围内的杂物清理(焊渣、钢筋头,混凝土颗粒等)。7、混凝土浇注根据该段的受力情况,设计上宜采用比C5O预制梁高5MPa的C 55号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收缩引起现浇段与预制梁的开裂及预应力损失,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因钢筋密集,规定混凝土石子的粒径不大于2 cm。根据配合比设计,严格控制各材料用量,并进行水洗,以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性能(塌落度指标,棍度、含砂情况、粘聚性、保水性)的控制。浇注混凝土时采用小直径振捣棒的振捣器配合大直径振捣棒的振捣器联合作业,最后用平板式振捣器,确保现浇段混凝土密实,并做好表面收浆及拉毛处理,保证平整度。7 混凝土养生混凝土施工完毕,为防止早期收缩出现裂缝,最好在捣实抹平后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在混凝土初凝前,掀开塑料薄膜,混凝土会泛水至表面,这时进行二次收浆,以控制平整度及防止出现裂缝。收浆完再用塑料薄膜覆盖待下次洒水养生时,换砂或土工布洒水代替塑料薄膜继续养生;在底模拆除后除顶面和侧面还要采取喷水等相应措施以保证湿接混凝土底面养生,尤其是要保证横隔板连接混凝土养生。8 张拉预应力束及压浆待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后,全联钢绞线从两头向中间逐墩进行张拉,钢绞线的张拉采用两端同时进行。预应力束采用扁锚锚固,用千斤顶对预应力束中的每根预应力筋按照图纸设计顺序逐根均匀张拉。张拉完毕后封锚并及时压浆,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临时支座,完成整个转换过程。湿接缝现浇段工程量虽小,但工序繁琐且专业性强,每道工序都会影响整座桥梁的质量和安全,应组织专业队伍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铝易拉罐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中国布袋计算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密胺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家私雕花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吹玻璃铁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同声传译会议系统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中国纸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色软柄短起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皮带秤控制系统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华北电力大学丁肇豪:多主体数据中心算力-电力跨域协同优化
- 科技公司费用报销制度及流程比较
- 颅内出血护理操作
- 2024年绍兴诸暨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新版供电营业规则考试题库
- 2025年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公务员遴选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170题及答案(四)
- 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办公用品及设备采购产品手册
- 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