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确使用熟语一、熟语的定义按照辞海的解释,熟语是指“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现代汉语词典则说熟语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一来二去、乱七八糟、八九不离十等”。由此可见,熟语是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惯用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是一种形式简练、意义精辟、内容丰富而材料特殊的语言。二、熟语的特点1结构上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不能随易做大的改动,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碰钉子”,不能说成是“碰螺丝”;但是熟语的固定性不如成语,可以加减、改动一些字,如“碰了一鼻子灰”与“扑了一鼻子灰”,“不管(不问、不分)青红皂白”等。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拆开甚至可以改变其原有的顺序。如“开夜车”,可以说成“夜车不能开得太晚,要注意休息”。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我们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边骑着毛驴走路边看演出。三、熟语的分类“熟语”是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惯用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是一种形式简练、意义精辟、内容丰富而材料特殊的语言。包括风格典雅多用于书面语的成语和以通俗形象流行于民间保持着口语特点的俗语。(一)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见解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1成语的特点:(1)结构的稳定性。它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任意改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如:“举重若轻”不能变为“举轻若重”,“拈轻怕重”不能改为“拈重怕轻”,这样改动,成语含义全变了。也有特殊情况:在不变更基本结构和原来意义的前提下,个别音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词序或是换成别的音节,如:千钧一发一发千钧,同工异曲异曲同工。在一定的条件下,特定的语境中,出于修辞的需要,灵活运用。例如:其乐无穷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哑口无言牙口无炎(药品广告),但这类情况要慎用少用。(2)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的意义往往并非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如:凤毛麟角,表面意思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而这个成语的完整意思是: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才或者事物。(3)形成的历史性。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仅有继承,还有革新和创造。如“时不我待”就是继承了古汉语的结构特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应当是“时不待我”,“与时俱进”则是在新形势下诞生的新的成语,像这样的情况将来会越来越多。2成语的来源大概有四个方面:(1)寓言传说。由寓言故事来的成语,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叶公好龙”等。这类成语,所占比重不算大。(2)历史事实。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完璧归赵”“卧薪尝胆”“怒发冲冠”“图穷匕见”等都属于这一类。(3)前人故事。有些成语是由前人的故事来的,这类故事也是确有其人其事,只是其人其事在历史上不是很重要的。这类成语有的比较风趣,有的有比较好的修辞效果,所以也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如“胸有成竹”跟宋朝画家文同有关系,“满城风雨”来自于宋朝潘大临写给谢无逸的回信。此外,如“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门可罗雀”等都是由前人故事而来的成语。(4)民间俗语的演变。如“张冠李戴”“锦上添花”“一针见血”“趁热打铁”等等。概括起来,成语的来源可以简化为如下口诀:学习成语要记着;一是来自古寓言,取其精华来凝缩;二是历史事件中,选择名事来制作:三是来自古作品,名句流传来定格:四是群众口语中,一些俗话常常说。【例题】(2011课标全国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答案:d解析:指日可待,指很快就可以实现的愿望。“全球性灾难”不是人们期待的,不合语境。(二)俗语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四种类型。1谚语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观事理,富于教育意义,或反映人生哲理,或反映生产经验,或反映阶级斗争等。如“天下乌鸦一般黑;众人拾柴火焰高;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二月二,龙抬头;湖广熟,天下足;瑞雪兆丰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等。谚语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样式,句式匀称,音调和谐,具体通俗,形象生动。所以,适当地运用谚语,能够增强表达效果。但是,有不少谚语含有剥削阶级或封建迷信的意识和偏见,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八字命生成,由天不由人”;“女子无才便是德”。显然,这是应该剔除的糟粕。谚语与成语的主要区别在于:谚语一般是句子,成语大多是词组;谚语一般显得通俗,成语大多显得典雅。农谚往往带有地域性,成语具有全民性。2歇后语歇后语是广大民众喜闻乐道的形象生动而诙谐有趣的口头语言,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隐语,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解释,像谜语里的“谜底”,是表达意义的重要部分。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好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做歇后语。人们也常常把它称为“俏皮话”。歇后语分为喻意的和谐音的两类。喻意的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快刀切豆腐两面光”。谐音的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如“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窗户上吹喇叭鸣(名)声在外”。说话或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表达得形象活泼,饶有风趣,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但是,要选择内容健康的,抛弃内容庸俗落后的。对于内容健康的歇后语,也要根据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和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不能滥用。不宜在庄严的场合里使用。如果用得牵强,用得生硬,那就要弄巧成拙了。3惯用语惯用语是一种比喻定型化的具有抽象整体意义的词组。结构简括,形象生动,含义准确,出现频率高,用处广。例如“背黑锅、碰钉子、回老家、磨洋工、耍花招”等。惯用语是熟语中比较特殊的成分,特点鲜明。首先,它在用法上是整体的,意义上是单一的,已从字面意义转化为较深刻的抽象意义,不能望文生义。如“踢皮球”本指以脚踢球的运动方式,后喻指不负责任地互相推来推去。其次,它在形式上大都是“三字格”,结构上多为动宾结构,如“扣帽子、开倒车、开夜车”,或者偏正结构,如“替罪羊、拦路虎、糊涂虫、马后炮”。简明生动,通俗易懂,是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惯用语与成语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惯用语口语色彩浓,成语书面色彩浓;惯用语含义单纯,成语含义丰富;惯用语大多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抓辫子”“抓你的辫子”,成语一般不可以拆开来使用。试比较下面两组词语,体会惯用语生动通俗的口语表达效果:成语:置若罔闻 阿谀奉承 李代桃僵惯用语:耳边风 拍马屁 替罪羊、背黑锅4格言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大部分是出自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一般不直接考查,主要是通过写作体现出来。例如:1.知识就是力量。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事实胜于雄辩。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由此可见,熟语比成语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社会,更贴近实际;因而能进一步扩大中学生使用词语与进行语言实践的范围。【例题】(2011重庆高考)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解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为骆驼本来就比马大很多,即使这个骆驼是饿死瘦死的,骨架子还在那儿,还是比马要大。引申为在一方面有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主要是指经济上。这里用于要面子,对象用错。【例题】(2010四川高考)传统的“严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渐演变为“慈父严母”,以前严厉的父亲如今在这些家庭中扮演着唱红脸的角色。解析:唱红脸: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红色脸谱扮演正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过程中充当友善或令人喜爱的角色。文中说“慈父严母”,很明显是母亲要求严格,父亲要求宽松,负责协调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正是“唱红脸”的具体表现。【例题】(2010浙江高考)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也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个中奥妙困惑不已。解析:半瓶醋:比喻对某种知识或某种技术只略知一二的人。面对象棋人机大战,“内行”感觉“很普通”,自己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已”,由此看出,自己对此真的是不懂或者懂得很少,跟“半瓶醋”的含义很吻合。四、熟语的考查“熟语”这一考点也是从考纲“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部分分离出来的。对熟语的考查,实际上主要是考查成语。熟语的使用,重点是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熟语等。其中不仅有熟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主要有三种常见题型:一是判断熟语使用恰当与否,一是辨析近义熟语,一是根据语境选择相应的熟语选项。高考强调的是在动态语境中考查熟语的使用。因此既要考虑熟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搭配等。在文章中,成语误用现象较多,把这些成语误用现象归纳在一起,大致有十种类型,现在试以例说。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此处用于“人”,适用对象误)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此处对象错用于自然物)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境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一般用于否定句中,此处当做“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三、表意重复: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这样的熟语还有:“广大灾民哀鸿遍野”“百姓生灵涂炭”“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到处都是漫山遍野”“说话音量很大,声如洪钟”“一天天地日臻完善”“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目前的当务之急”“妄自菲薄自己”等。这样的用法都犯了重复赘余的毛病。四、自相矛盾: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从上文的语势看,末一分句要表达的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当改为“强人所难”)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前后语意矛盾)五、不分轻重: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轻重失调。刚一起跑,高三(2)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 000米跑的第一名。(“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处大词小用)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在痛苦中呻吟的无家可归的灾民。程度太重)六、褒贬颠倒: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处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趋之若鹜”是指“许多人追逐坏东西”,此处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容易贬词褒用的成语:处心积虑 满城风雨 形形色色 无独有偶 无所不为 长此以往 趋之若鹜 半斤八两 等量齐观 费尽心机 大而无当 大言不惭 明目张胆 明哲保身 忘乎所以 高谈阔论 始作俑者 好高骛远 邯郸学步 评头品足 如丧考妣 一丘之貉 咄咄逼人 虎视眈眈容易褒词贬用的成语:有口皆碑 拭目以待 神机妙算 名不虚传 凤毛麟角 洋洋大观 沁人心脾 别有天地 别出机杼 有头有脸 有口无心 惨淡经营 来日方长七、不合逻辑: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八、搭配不当:成语与句中其他成分搭配不当(既有主干的搭配,也有修饰语的搭配。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学子”是集体概念,与数量短语“一位”不能搭配)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如临深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绵阳师范学院《ERP沙盘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绿色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书
- 2025年户外装备租赁合同协议书
- 2025授权公司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公司装饰工程内部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130个关键概念一篇搞定
- 【7道期中】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解析)
- 2025房地产合作开发合同
-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重点归纳及复习试题(杨干忠版)
-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1)
- 《蚂蚁和西瓜》课件
- 计量支付用表承包人
- 调Q技术与锁模技术(课堂PPT)
- 快速制作会议座次表、会场座位安排
- 公司财务报表模板(word版本)
- 北京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北京城管理委员会
- 工厂利器管制办法
- 郫县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暂行办法
- 专业拜访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