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 8.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内容第八章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一课时)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和图片,了解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2.知道本区是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外来移民的关系。3.初步了解非洲黑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以及政治地图的变化。4.了解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5.了解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和后果。6.通过具体实例及图片,认识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能力目标1.通过本区大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气候图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知识和记忆知识的能力。2.通过比较分析本区的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统计表、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变化与自然灾害的关系示意图,以及人口、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培养理解、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3.通过非洲黑人原始居住地与外来移民长期殖民统治问题、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经济问题、人口粮食环境与贫穷问题及如何解决的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辩证思维的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综合分析,理解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培养正确的人地观。2.通过对非洲黑色人种文化、风俗、艺术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知识讲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国际主义教育。3.通过本区关于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和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案例的讲解,培养学生树立国家之间不仅需要平等互利、相互合作,而且还要独立自主、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经济的观点。教学重点1.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区。2.黑人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3.本区人口、粮食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4.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教学难点1.干旱和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形成原因。2.如何协调人口、粮食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3.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教学方法比较分析、综合分析、读图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用具1.自备一些与本区有关的图片。2.自制多媒体课件。3.有关录像资料。课时安排三课时教 学 过 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录像走进非洲,让学生用眼用心去感受一下非洲这片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看完录像后,提出问题:非洲是以什么人种为主?(黑人)是不是所有非洲国家都是以黑人为主的?(不是,如埃及就是以白种人为主)老师讲述:非洲按照人种特征的明显差异可分为两部分,以撒哈拉沙漠为界,以北的是北非,它是以白人为主的阿拉伯世界,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黑人占90%以上,因此有“黑非洲”之称。今天我们就要走进“黑非洲”。板书: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板书:黑种人的故乡讲授新课电脑展示:课本66页图8.2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学生读图了解本区分布。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知的有关“黑非洲”的知识。交流完毕后,每人起立说一句有关“黑非洲”的小知识。(可采用抢答形式)评价小结: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说得都非常好,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确是一块神奇而又迷人的土地。这里有浩瀚的沙漠、茂密的雨林、无际的草原、繁多珍稀的动物,以及被誉为“地球的伤痕”东非裂谷带,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上奇特的赤道雪,维多利亚瀑布和维多利亚湖,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坦噶尼喀湖的秀丽景色。此外本区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及风土人情。非洲的音乐、歌舞、绘画、雕刻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电脑显示图片68页图8.27制作和出售手工艺品,图8.28非洲的鼓手)非洲黑人的体育天赋也在世界体坛大放光彩,不仅如此,本区悠久灿烂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阿克苏姆、苏丹、马里王国,它们悠久文明的历史仅次于古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其神奇迷人的一切吸引了成千上万名游客,也成为探险家、考古学家、科学家向往的地方。过渡: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有哪些主要国家?绝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世界各大洲中的地位如何?这片土地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绚丽多彩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本区的位置。电脑展示:课本67页图8.2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问题:本区东西部分别临什么海洋?请同学们找出本区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海湾。请同学们找出非洲大陆西南端,有一个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的名称。在图中找到赤道,观察赤道穿过本区什么部位。学生回答:学生甲:本区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学生乙:本区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海湾是几内亚湾。学生丙:非洲大陆西南端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是好望角。学生丁:赤道穿过本区中部。老师小结:通过同学们读图思考回答,我们可以看出本区的位置是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低纬地区。板书:位置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低纬地区学生活动:学生读课本67页图8.26找出以下地理事物: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尼罗河、东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老师检查:分别让5名同学上讲台在电脑投影图上指出以上地理事物。提出问题:本区地形以什么为主?海拔大多在多少米以上?地势向什么方向倾斜?学生活动:学生对照地形图讨论交流以上问题。得出结论:本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本区地势东部和南部高,中部、西部及本区北部低。板书:地形高原大陆过渡:我们知道人口的分布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那么本区受自然条件影响,居民是一种什么样的分布状况呢?板书:原始居住地分布电脑展示:课本69页图8.29“非洲的黑人原居住地和外来移民”思考: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在哪里?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如何?目前非洲有哪些国家的外来移民?学生回答:学生甲: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刚果盆地、海拔比较低的高原地区。学生乙: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相比要优越一些,气候既不太干燥,海拔又不太高。板书:原始居住地分布自然环境学生丙:目前非洲的外来移民主要是欧洲的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引申思考:这些欧洲人为什么要移民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电脑展示:非洲矿产资源分布图、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图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读图讨论:本区的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欧洲人移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的是什么?欧洲人的到来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目前本区政治地图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后并派代表发言。学生回答:1组代表:本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不少矿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像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铜矿、铁矿、铀矿和其他金属矿产的储量也很多。南非是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几内亚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赞比亚是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2组代表:欧洲人移民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为了掠夺黄金、象牙、香料等各种物产。3组代表:欧洲人的到来,使这里广大土地都被英国、法国、葡萄牙、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强占和瓜分,大多数国家都沦为了殖民地,长期遭受殖民主义政治统治和经济影响,经济非常落后。4组代表:二战以前,本区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独立国家。到1990年3月,撒哈拉以南由白人统治的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也宣告独立。现在黑非洲的国家都已独立,只有少数岛屿仍为英、法属地,非洲的政治地图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师评价并引申思考:各组代表的发言都非常精彩。目前在美洲黑人分布也较多,那黑种人从非洲迁向美洲的历史经过是怎样的?(启发学生联系学过的历史知识来分析)学生回答:殖民主义者来到黑非洲首先掠夺这里丰富的资源和物产,进而又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将黑人当作商品卖往世界各地,并对大量移民进行长期统治。老师小结: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证明,非洲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但是,从15世纪起,欧洲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最初从掠夺黄金、象牙、香料开始,进而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把黑人绑架、掳掠运往美洲贩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土崩瓦解。现在,黑非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