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doc_第1页
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doc_第2页
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doc_第3页
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第部分 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A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B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及其产品D人类进行科技研究的活动及其产品2、下列属于文化形式的有( )思想 理论 信仰 法律 文学 政治A B C D、“一本好书往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说明了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社会教育力量社会道德力量社会精神力量4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这说明( )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 B C D5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6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7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厉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8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说:“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A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B全部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C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D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9、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说明了()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10、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这告诉我们)A必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自发的C应主动感悟优秀文化,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D应以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发展11、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12、“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是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 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文化具有其自身的传承性A B C D13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A B C D 14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 A该国人文文化的集中表现 B该国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该国自然文化的突出表现 D该国全部历史文化的凝结15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化交流中做到 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不分你我 和平相处 A B C D 16“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7下列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A商业贸易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 C人口迁徙 D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18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 C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19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的,每到这一天,人们会吃棕子、赛龙舟,这说明 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A B C D20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 B C D 21文化创新是 A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B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C文化进步的根本标志 D文化发展的实质22文化创新表现在_之中。 A社会实践 B为传统文化注人时代精神的努力 C博采众长 D文化创作者的加工 23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 A社会实践 B客观事物本身C文化创作者的头脑 D文化创作者的判断思维24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 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文化竞争又排斥文化合作的过程 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 A B C D 25“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全民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终身学习 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A B C D 26“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点是( )A一味地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B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C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27关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正确的是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 B. C. D. 28、许多欧美人非常喜爱中华文化,许多中国人也非常欣赏欧美文化。这是因为A、各民族的文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差异 B、各民族的文化没有共性和普遍规律C、世界文化因多样性而精彩D、欧美人喜欢看到中国文化的落后,中国人欣赏欧美文化的发达29、“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C、世界文化将取代各国和民族文化 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30、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第II部分 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1、辨析题(仅作判断不得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2、简述如何正确地传承传统文化?3、某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果。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的特点,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4、党中央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农业科技贡献率(%)每万人农村人口农业科技人员数(人)中国发达国家中国发达国家4870801740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针对材料反映的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程度状况,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5、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7月18日至24日,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文艺旅博会)在宁夏首府银川市隆重举行。本届文艺旅博会坚持“开放性、广泛性、共享性”原则,遵循“搭建国际交流舞台,聚焦世界关注目光,共享文化艺术盛宴,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宗旨,以“神奇宁夏,激情中国,和谐世界”为主题,届时将举办开、闭幕式及欢乐中国行大型演出、第八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等10项大型活动。(1)中国宁夏第二届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的举办说明了文化生活什么道理?(2)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的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BDCB ADDDC ABABC CDABA DBADC CBCDB二、非选择题:1、(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2)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都有独特的优秀之处。因此,实现文化创新,就应该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做到“取长补短”,从而丰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物质的新文化。(3)每个民族的文化也有独特之处,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使传统文化焕发青春,使其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4)文化创新,要克服不利于文化创新的各种错误倾向,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5)因此,题目观点是片面的。2、(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3)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企业通过自觉建设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干,焕发积极的精神状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的目标。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凝聚下,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亿万农民群众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智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