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冷修改)060402.doc_第1页
第一章概述(冷修改)060402.doc_第2页
第一章概述(冷修改)060402.doc_第3页
第一章概述(冷修改)060402.doc_第4页
第一章概述(冷修改)06040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LNG工程 项目申请报告第一章 概述1.1 项目名称和性质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江苏液化天然气(LNG)工程本项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LNG接收站、配套码头以及输气干线(含海底管道)。1.1.2 项目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本项目为“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类项目,属国家鼓励类项目。1.2 项目地点本项目位于中国江苏省境内,其中:(1)LNG接收站站址位于南通市如东县海滨辐射沙洲的西太阳沙。(2)配套码头港址选择在如东县海滨辐射沙洲中的烂沙洋水道西部的深水区,地理坐标为:E1212535、N323250。码头区西距小洋口港约30km、东南距吕泗港约50km、西南距如东县城约32km。(3)输气干线经过如下县、市:如东县、南通市、港闸区、如皋市、靖江市、江阴市、常州市等。1.3 申报单位情况江苏LNG接收站和配套码头项目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油气有限公司和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和其他有关中国法律成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简称“合资公司”)负责执行和管理。合资公司的地址设在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输气干线项目(包括海底管道)将由中国石油独资建设和管理。1.3.1合资公司经营范围和规模(1)经营范围合资公司的经营范围是:“LNG接收、储存、加压气化并外输天然气。”合资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负责接收、储存、加压气化LNG,并将气化后的天然气交付至下游交付点。(2)经营规模合资公司的总体经营规模预计为600104t/a,分两期建设:一期350104t/a,将建设10104t级LNG专用码头1座、16104m3储罐2座,气化装置及配套设施等,计划于2010年建成投产;二期将依据市场需求择机建设。另外,鉴于下游天然气市场发展的需要,三家公司特此同意在江苏LNG接收站的建设过程中进行合资公司总体经营规模扩建到1000104t/a的用地和相关工业设备、设施的预留和相关准备工作。1.3.2 合资公司股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占股份55%;太平洋油气有限公司:占股份35%;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占股份10%。1.3.3 合资公司各方主要责任1.3.3.1 中国石油的主要责任(1)牵头落实江苏LNG接收站项目的上游资源;(2)协助合资公司向中国政府机关申请合资公司按其经批准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所需的批准和许可;(3)协助合资公司确定合格的中国籍普通雇员供合资公司选择雇用;(4)协助合资公司向有关中国政府机关申请适用于合资公司的最优惠的税收待遇和其它投资鼓励政策;(5)协助合资公司办理中国石油同意协助办理的其他事宜。1.3.3.2 太平洋油气的主要责任(1)协助合资公司向中国政府机关申请合资公司按其经批准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所需的批准和许可;(2)协助合资公司确定合格的外国籍普通雇员供合资公司选择雇用;(3)按照合资公司的培训计划,就与合资公司的运营和管理有关事项向合资公司的人员提供技术和业务培训;(4)协助合资公司向有关中国政府机关申请适用于合资公司的最优惠的税收待遇和其它投资鼓励政策;(5)协助合资公司从中国境外购买、租赁或以其它方式获得合资公司经营所需的机器设备、工具、办公用具、车辆、建筑原材料及其它物资;(6)协助合资公司办理太平洋油气同意协助办理的其他事宜。1.3.3.3 国信集团的责任(1)协助合资公司向中国政府机关申请合资公司按其经批准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所需的批准和许可;(2)协助合资公司确定合格的中国籍普通雇员供合资公司选择雇用;(3)协助合资公司向有关中国政府机关申请适用于合资公司的最优惠的税收待遇和其它投资鼓励政策;(4)为协调江苏LNG接收站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江苏省境内的各级地方关系提供帮助; (5)协助合资公司办理国信集团同意协助办理的其他事宜。1.3.4 组织机构和定员合资公司成立董事会,董事会是合资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对合资公司的一切重大问题和所有其它规定的提交董事会的事项做出决策。董事会由七名董事(其中包括一名董事长和一名副董事长)组成。合资公司的总经理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负责合资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对董事会负责;另设副总经理五(5)名。各副总经理均应向总经理负责。合资公司:管理中心32人,接收站128人,合资公司总定员160人。输气干线(含海底管线)将由中国石油独资建设和管理,拟由西气东输输气公司负责接收站下游用户的输气管道包括站场、阀室等的日常管理、生产调度工作。南通站和芙蓉站不需新增定员,如东分输站定员6人。1.4 股东基本情况合资公司各股东及输气管道建设管理方的基本情况如下:1.4.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是于1999年11月5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重组过程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重组过程中,中国石油集团向中国石油注入了与勘探和生产、炼制和营销、化工产品和天然气业务有关的大部分资产和负债。中国石油是中国销售额最大的公司之一,广泛从事于石油、天然气有关的各项业务,包括:(1)原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2)原油和石油产品的炼制、运输、储存和营销(包括进出口业务);(3)基本石油化工产品、衍生化工产品及其它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4)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的输送及天然气的销售。 该公司是在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销售商,从事各种与石油相关的活动。依销售量衡量,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公司之一。按照2000年油气探明储量比较,该公司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股票公开上市交易的油气公司。中国石油发行的美国存托股份及H股于2000年4月6日及4月7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2004年,中国石油全年油气总产量为9.186108桶油当量,其中原油7.784108桶,可销售天然气8412108ft3;该公司的炼油厂加工原油6.98108桶,生产汽油、柴油和煤油约6430104t,并销售约6701104t上述产品。中国石油积极扩大销售网络,特别是零售网络,充分发挥炼油与销售一体化的互补增值效应。截至2004年12月31日止,该公司自由、控股和特许经营以及有重油集团拥有并由中国石油监督支持的加油站共17403个。2004年,该公司生产乙烯184.6104t、合成树脂252.7104t、合成纤维原料及聚合物126.3104t、合成橡胶28.6104t、尿素365.2104t。天然气与管道板块是该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目前,该公司拥有和经营18995km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9167km的原油管道、2460km的成品油管道。2004年,该公司生产经营再上台阶,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公司呈现良好成长态势。200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了新一届全球企业2000强排名,该公司入选中国之首,在总排名中列第55位。在亚洲货币杂志举办的“最佳管理公司及最佳企业管治”年度调查与评比中,该公司获得中国地区“2004年度大型公司最佳管理奖”及“2004年度最佳管理进步奖”。在亚太地区资本市场富有影响力的刊物-亚洲金融(Finance Asia)的评选活动中,该公司获得一系列奖项。截至2004年12月31日止,该集团拥有424175名员工,其中236591人从事勘探与生产、116813人从事炼油与销售、57765人从事化工与销售、10191人从事天然气与管道、2815人从事其他工作(包括勘探开发研究院、规划总院、炼化技术研究中心和股份公司总部、专业公司管理人员)。中国石油的财务业绩优良,详细财务状况见表1.4-1。表1.4-1 中国石油财务状况 单位:亿元年份总资产所有者权益长期债务总销售收入净利润2002年4831.493166.76722.662444.24469.102003年5137.153566.13554.853037.79696.142004年6099.284252.12552.363886.331029.27该公司严格执行上市地的监管法律和法规,稳健经营,规范运作。2004年按监管要求开展了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公司治理工作,公司管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公司H股股票平均价格为3.9港元/股,同比上涨70%以上,与发行价相比上涨了两倍多。2004年,该公司继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使油气勘探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油气生产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天然气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该公司炼化业务地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炼油化工产销两旺,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油气管道重点工程建设及炼化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西气东输提前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实现了建设的目标。该公司利用“能源一号”网站平台,加大物资采办业务整合力度,坚持大宗、大额、大项物资集中采购管理,不断推动电子商务工作,有效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物资管理水平。该公司在生产经营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抓好质量安全环保基础性工作。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树立品牌形象。通过开展“安全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通过源头治理实现清洁生产,并加强监测和管理,控制污染物排放。不断完善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切实保障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的长效机制。1.4.2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国信集团”)成立于2001年8月,注册资本为56亿元人民币,是一家资产实力雄厚、融资功能较强、资产质量较好、人员素质较高的省级国有独资大型金融投资集团。详细财务状况见表1.4-2。表1.4-2 江苏国信集团财务状况 单位:亿元年份总资产所有者权益长期债务总销售收入净利润2002年147.12137.030.000.654.712003年158.22151.500.000.927.662004年169.77149.520.000.916.61江苏国信集团以集团化改组为契机,以实业为主导,以金融为手段,积极应对我国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完善集团组织框架体系,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规范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集团投资经营活动涉及四大领域,即以电力、天然气等为主的能源基础产业;以信托、证券为主的现代金融业;以房地产开发为主、房屋租赁、酒店经营为辅的不动产业和以软件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目前集团下设一室五部:办公室、财务部、发展规划部、人力资源部、法律审计部和党群工作部(与纪检室合署办公)。集团下属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信泰证券公司、江苏省房地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江苏省天然气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江苏省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江苏省信用担保有限公司、集团控股扬州第二发电有限公司、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盐城发电有限公司、江苏淮阴发电有限公司和沙河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集团参股电力项目共计五十余个。集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随着业务的拓展和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员工素质不断提高。公司现有员工中具有大专学历的占70以上,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0。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紧紧围绕2010年前后把集团建设成为在全国领先的省级金融投资集团的目标,坚持“稳健经营,开拓创新”的方针,以务实高效的作风和锐意进取的姿态,努力为江苏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两个率先”做出积极的贡献。1.4.3 太平洋油气有限公司太平洋油气有限公司(Pacific Oil & Gas Limited)是一个独立的能源资源开发公司,其总部设在香港,由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RGM International)支持并于2002年1月14日在香港注册组建。太平洋油气致力于投资、开发、建造、拥有以及运行一体化能源供应链上的项目以具有价格竞争力。这些项目包括:石油与天然气的开发和投资,液化天然气(LNG)液化厂,LNG出口码头及相应设施,LNG接收站,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CCGT电厂),以及天然气输送管网。截至2004年12月31日,太平洋油气拥有股东资金5亿4千万美元和总资产12亿4千万美元。详细财务状况见表1.4-3。主要资产包括: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Kerinci的44104kW电站,印尼苏门答腊岛Jambi Merang 油气田25的股权,以及印尼苏门答腊岛Kiaaran 油气田50的股权。在中国,太平洋油气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东亚电力在福建独资开发厦门CCGT电厂。目前太平洋油气在印尼Botang开发LNG液化厂,同时在江苏开发如东LNG接收站和CCGT电厂项目。表1.4-3 太平洋油气财务状况 单位:美元年份总资产所有者权益长期债务总销售收入净利润2003年1,003,791,457234,800,562744,345,4430- 61,4872004年1,240,772,546548,994,379653,608,428113,341,57511,326,321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创立至今已近3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知名的跨国工业集团。集团总部设在新加坡,业务遍及亚洲、欧洲和南美洲。管理层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训练有素的雇员达5万多人。总资产超逾60亿美元,经营以资源为基础的多种产业,例如纸浆和造纸、纸板、粘胶纤维和其它特种纤维、棕榈油提炼和精炼、项目开发、工程设计、建设施工、发电以及能源开发项目。1.5 编写依据(1)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9号,2004年9月15日;(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同意江苏LNG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改办能源2005844号,2005年5月6日;(3)江苏LNG项目预可行性研究 V3版本,中国石油规划总院,2005年1月;(4)关于委托开展江苏液化天然气(LNG)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函字200521号,2005年2月7日;(5)江苏液化天然气(LNG)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组评估咨询意见,2005年3月3日;(6)江苏LNG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福陆公司,2006年2月;(7)江苏LNG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河海大学环境水利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2005年10月;(8)江苏LNG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和北京交运安全卫生技术咨询中心,2005年11月;(9)江苏LNG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5年10月;(10)江苏LNG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元地质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8月;(11)江苏LNG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11月;(12)江苏LNG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2005年11月;(13)江苏LNG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11月。(14)江苏LNG项目接收站配套码头工程通航环境安全评估报告,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2006年2月。(15)江苏LNG项目建设用地压覆矿产资源情况地质调查鉴定报告,中元地质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8月22日。1.6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1.6.1 项目背景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基础。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能源需求进入持续增长阶段,2004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中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在中国未来相当时期仍将是主要能源,能源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将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增长而日趋严峻。未来20年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着环境需求、环境容量、环境管理要求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四大环境挑战。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生产建设中,主要用于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发电和化工等四大领域,大规模利用天然气与利用煤炭、燃油相比,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获得较好的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鉴于我国人均占有天然气资源少,目前和今后几年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城市大气污染状况比较严重的形势,在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政府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市场推动”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鼓励改善能源结构,坚持保护生态环境,要求改善环境质量。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天然气工业作为新兴产业对环境改善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央和各级政府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天然气的生产和利用。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实行油气并举,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利用,统筹生产基地、输送管线和用气工程建设,引进国外天然气,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国家发改委将城镇燃气工程和城市汽车燃气改造工程引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中。因此,天然气的使用已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2004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51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9,人均GDP为20781元,其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省也是我国的能源消费大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加大,纵观江苏省的能源资源和利用情况来看,资源相对贫乏,严重依托外省是其主要特点,也是其缺点,成为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制约着江苏省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江苏LNG工程的目标市场是江苏省境内苏北的用户、苏南的部分用户以及如东燃气电厂。通过西气东输、冀宁支线以及新建的如东芙蓉干线,其供气范围覆盖至全省12个市(县),供气用户多达18个,纵贯全省南北,横穿苏南,将江苏省经济发达的地区以及经济正在起飞的地区连接起来,成为一条江苏省能源供应的大动脉。同时,江苏LNG工程的天然气用户为了与本工程步调一致,部分用户已经开展了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工作,得到当地部门的大力支持,用户情况稳定,为本工程的启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石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鼓励改善能源结构,坚持保护生态环境,要求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积极同江苏省和有关合作方合作,选择具有LNG接收站建设条件的南通市洋口港规划区,共同开发建设江苏LNG项目。本项目的建成能有效地缓解江苏省的紧张供气状况,同时能为西气东输所在苏南的用户、冀宁支线所在苏北的用户提供安保用气,实现江苏省多气源互补互备联合供气,提高供气的保障程度。江苏LNG项目是为满足江苏省的天然气需求,确保江苏省供气安全的重点项目,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国目前能源的实际情况和我国产业政策以及全国天然气发展规划和江苏省天然气建设规划,是应对全球对环境提出的挑战的重大战略。国家发改委发改能源2005844号,同意江苏LNG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本项目前期工作开展的主要过程(工作大事记)如下:(1)2001年11月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联合开展研究建设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2)2003年7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开展华东LNG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通知。(3)2004年6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省国信集团关于合作建设江苏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合作协议。(4)2004年7月2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LNG工作组派人与江苏省国信集团成立江苏LNG联合工作组。(5)2004年9月10日,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苏发改西开发2004534号”发省发改委关于召开江苏LNG项目预可行性研究中间评估会的通知。(6)2004年9月16日,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计划部在南京联合召开江苏LNG项目预可行性研究中间评估会。(7)2004年10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苏政函200485号”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江苏如东LNG接收站和电站有关问题的函上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8)2004年10月2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油计函字2004104、110、106号”向江苏省各有关单位(江苏省发改委、环保厅、海洋与渔业局、南通市计划委员会、如东县洋口港开发办公室)发关于申请办理江苏LNG项目相关文件的函。向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发关于开展江苏LNG项目用地预审前期准备工作的请示;向江苏省建设厅发关于申请出具江苏LNG项目城市规划意见的函。(9)2004年11月16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以“苏国土资函2004606号”发关于同意开展江苏LNG项目前期工作的复函回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10)2005年1月1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计划部和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南京国信大酒店共同组织了江苏LNG项目汇报会(有关设计和研究单位汇报预可研设计和专题研究成果)。(11)2005年2月1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苏树林在北京会见来访的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陈江和主席一行。双方就怎样尽快推进江苏LNG项目交换了意见。(12)2005年2月28日3月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计划部与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组织开展了江苏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的现场调研工作,并召开了江苏液化天然气(LNG)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评审会。(13)2005年3月1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署了江苏LNG项目合作协议,蒋洁敏高级副总裁和吴瑞林副省长分别代表双方签字。同时,中国石油、太平洋油气、江苏国信集团三家签署了江苏LNG项目意向合作书,黄维和、廖鸿利、徐国群分别代表三方签字。(14)2005年3月30日4月1日,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在南京主持召开了江苏如东燃气电厂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15)2005年4月18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报关于开展江苏LNG项目前期工作的补充请示(苏发改办发2005256号)。(16)2005年4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给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办公厅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同意江苏LNG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发改办能源2005844号)。1.6.2 项目建设必要性(1)江苏LNG项目的实施,是我国政府“两种资源”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股份公司“走出去”战略的具体体现21世纪是天然气时代。天然气在21世纪世界能源供应领域中将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12月在卡塔尔召开的世界石油大会第二节地区会议有报告指出:预测到2025年,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份额将上升到28,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长率为2.8,亚洲天然气消费增长率为6.1,同期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率为1.9。我国是一个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天然气需求的缺口将越来越大,“走出去”的战略就是要立足于国内的天然气开发,积极寻求国外的天然气资源。江苏LNG工程二期规模将达到600104t/a,为西气东输管线现行能力的2/3。这是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第一批利用国外LNG资源的项目,同时也是股份公司落实国家天然气能源战略的有力举措。(2)江苏LNG项目的实施,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缓解江苏省能源短缺局面的重要举措江苏是能源消耗大省,又是能源资源小省,是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地区,2004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231.5104t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4%,增速下降6.3,其中原煤生产总量为2761.9104t(1972.8104t标准煤),与上年基本持平,增长0.1%;原油生产总量为168.9104t(241.3104t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6%,绝对量仅增长2.5104t;原煤和原油占生产总量的比重分别为88.4%和10.8%。全省一次能源的自给率为16.3%,在上年下跌至十年来最低点的基础上,又下降3.8%。由于受当地能源资源的限制,江苏省大部分能源必须从省外和国外购入。2004年,从省外调入的能源总量(含进口量)为13209.9104t标准煤,全省净调入能源总量为11402104t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1.2%,增速大幅提高了15.3%。83.7%的能源消费量需从省外调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4.5%。经过科学预测,到2010年,江苏省一次能源需求量2.15108t标准煤,2005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将递增5.3,能源需求增长快、需求量巨大。本项目从国外引进LNG,一期规模为350104t/a,二期规模为600104t/a,引进的LNG将全部供给江苏省的天然气用户,二期引进的LNG折合1100104t标准煤,相当于全年从省外调入能源的8.3。本项目的启动和实施,必然会缓解江苏省能源短缺的矛盾局面。(3)江苏LNG项目的实施,是保障多气源安全供气的需要为保障天然气用户供气的安全可靠,必须建立完善的天然气供应体系,而多气源供气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欧洲成熟的天然气市场至少有三种气源,其中任何一种气源的供应量最多不超过50,且所有的气源可通过公用运输设施相连接。纵观我国的天然气管线建设,大型管网还未形成,多气源相互补充的局面才刚刚起步。西气东输为多个省市用户提供天然气,与之相连的涩宁兰、忠武线本身资源也相对不足,西气东输除了管道本身和沿线储气库的补充外,几乎没有其它补充气源。江苏LNG工程的建成将有利地改变这一局面。江苏LNG项目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与西气东输的用气大户紧密相连,对江苏乃至长江三角洲区域可以形成多气源供气,可发挥储气、调峰、保证供气安全的重要作用。(4)江苏LNG项目的实施,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调整江苏省能源结构不合理的重要举措江苏省作为能源消费大省,在2004年,全省原煤消费量为1.29108t。原煤的大量消耗,导致原煤型产业过剩,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江苏省迫切需要一种新能源来改善这种局面。而本工程引进的LNG是一种新型的能源,资源丰富,将对江苏省的能源结构调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5)江苏LNG项目的实施,是缓解江苏省电网调峰压力巨大的重要举措受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近年来江苏省电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根据江苏省能源规划,江苏省的电力需求仍将增长迅速,全省用电量将从2005年的2180108kW.h上升到2010年的3500108kW.h。全省缺电现象日益严重,已由过去的季节性、时段性缺电转变成现在的全年性、全天性缺电。受电网、燃料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江苏电力供需矛盾更加突出,2005年江苏省电力缺口达750104kW以上,相当于全省用电需求的1/4。其中,尤以苏州、无锡两市缺电最为严重,约占全省缺电的一半。进入夏季以来,各地拉闸限电频繁,给一些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影响。江苏如东燃气电厂是本工程的直供用户,该电厂规模为6套39104kW燃气蒸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生产的电力将用于江苏省内的经济发展,对全省电力的调峰供应起到一个有力的补充。同时本工程还给南京嘉宁燃气电厂、淮安燃气电厂提供天然气,这将缓解江苏省电力供应的调峰矛盾。(6)江苏L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