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_第1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_第2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_第3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_第4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辰一 概念:1. 古希腊知名科学家:泰斯勒:古希腊哲学家,七贤之一,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曾游学埃及,测量过金字塔高度,成功预测过一次日蚀。人为万物由水组成,水是万物之源。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受到俄耳甫斯的影响,具有一些神秘主义因素。从他开始,希腊哲学开始产生了数学的传统。毕氏曾用数学研究乐律,而由此所产生的“和谐”的概念也对以后古希腊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毕达哥拉斯还是传统上所知的勾股定理(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首先发现者。 在宇宙论方面,毕达哥拉斯结合了米利都学派以及自己有关数的理论。他认为存在着许多但有限个世界,并坚持大地是圆形的,不过则抛弃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 毕达哥拉斯对数学的研究还产生了后来的理念论和共相论。即有了可理喻的东西与可感知的东西的区别,可理喻的东西是完美的、永恒的,而可感知的东西则是有缺陷的。这个思想被柏拉图发扬光大,并从此一直支配着哲学及神学思想。 他还坚持数学论证必须从“假设”出发,开创演绎逻辑思想,对数学发展影响很大。苏格拉底:(前469-399)著名古希腊哲学家,与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苏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所著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他长期以教育为业,常常用启发、辩论的方式进行教育。苏格拉底重视伦理学,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与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他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道德要用理性指导。他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他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认为一切都是由神创造与安排的,体现的是神的智慧与目的。在逻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他提出归纳论证并注意一般定义的方法,对概念做出精确地说明。苏格拉底的哲学主要认为是非有标准。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年出生于希腊阿提卡的埃琉西斯。他是古希腊悲剧诗人,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一起被称为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有“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善好者(或称复仇女神) 等。柏拉图:(前427-347)哲学思想,理念论,对西方哲学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理想国是他重要的著作。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到雅典创办了“学园”,学园是西方最早的教育机构,是西方大学的前身。学园存在了900多年,知道公元529年被XXX大帝关闭为止。柏拉图的哲学思想都通过对话的形式记录下来。阿纳克西美尼:古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学者,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继承了前两位米利都学派哲学家的传统,也是该学派最后一位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希腊文英文Anaximander,约前610前545)阿那克西曼德是帕西亚德斯(Praxiades)之子,出生于米利都。据说他曾率领使节团到斯巴达,在那里对斯巴达人提出两项他的伟大发明日晷与世界地图。阿那克萨哥拉:古希腊哲学家和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他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的朋友、老师和政治上的积极支持者。他是著名的自然科学家,认为太阳是一团炽热的物质,月亮和地球一样也有山谷和居民,陨石是从太阳掉下来的石头,雷由云彩的撞击而产生,闪电是云与云之间摩擦的结果。由于这些违反传统宗教和神话的主张,被人攻击为宣传邪说,以不敬神的罪名被驱逐出雅典。后来他回到伊奥尼亚,隐居于朗普萨柯。恩培多克勒:(希腊语:,前490年前430年),又译恩贝多克利,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西西里岛的阿格里根特人,他的生平富神话色彩,相传他为证明自己的神性,投进埃特纳火山而亡,但是火山却将他的青铜凉鞋喷射出来,显示他的不诚实。另一个传说是他跳进火山,向他的门徒证明他的不朽;他相信他在经火之后会作为神回到人间。后世骚人墨客常以此为诗材 。他认为万物皆由水、土、火、气四者构成,再由“爱”与“冲突”或合或间。“爱”使所有元素聚合,“冲突”使所有元素分裂。恩培多克勒认为宇宙本身在绝对的爱和冲突之间来回摆动。跟巴门尼德一样用韵文写作,也只留下断片,相传他的两部长诗名为论自然和净化和一篇散文医论。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有古人记载的大约450行残篇。希罗:亚历山大的发明家、几何学者。生卒年和生平不详。从他的著作推断,约生活在公元1世纪,曾在亚历山大讲授数学、物理学等课程。他的名字常因希罗公式和汽转球而为人们所提及。希罗对机械工程的重要贡献反映在他的著作中。他的力学一书所叙述的 5种简单机械(绞车、杠杆、滑轮组、尖劈、螺纹)的原理和应用至今仍有意义。书中还研究了重心问题,叙述了运输重物用的撬车、起重装置和切削螺纹用的工具。他的气动力学叙述了空气和水的压力,用水力、风力和热空气推动的机械、玩具和魔术等,其中包括著名的汽转球(见古代机械史)、水力风琴、推动庙门启闭的热空气机等。丈量术一书描述了一种由水准仪和定直角的经纬仪构成的测量仪和一种用在水平路面上缓行的车轮所驱动的测距装置里程仪。希罗在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测量学和光学。刁番都: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的著名数学家刁藩都欧几里得:亚历山大里亚的欧几里得(希腊文: ,约公元前330年前275年),古希腊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他活跃于托勒密一世(公元前323年前283年)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提出五大公设,发展欧几里得几何,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欧几里得也写了一些关于透视、圆锥曲线、球面几何学及数论的作品,是几何学的奠基人芝诺:约公元前490年生于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埃利亚;约公元前425年卒数学、哲学盖伦:是古罗马时期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医学大师,他被认为是仅次于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第二个医学权威。盖伦是最著名的医生和解剖学家。他一生专心致力于医疗实践解剖研究,写作和各类学术活动。德谟克利特:古希腊的属地阿布德拉人,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率先提出 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留基伯(希腊文:, 英文:Leucippus 或 Leukippos. 约公元前500 - 约公元前440年)是他的导师。阿基米德: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阿基米德到过亚历山大里亚,据说他住在亚历山大里亚时期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后来阿基米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流传于世的数学著作有10余种,多为希腊文手稿。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年诞生于小亚细亚的哈利卡纳苏斯城,公元前425年去世。希罗多德从小学习勤奋,酷爱史诗,后成为古希腊的作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纪录下来,著成历史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希波克拉底: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2.夸克模型: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介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所组成,重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夸克共有6种,分别称为上夸克u、下夸克d、奇夸克s、粲夸克c、顶夸克t、底夸克b夸克幽禁现象:任何一个单独的夸克都是不存在的,必须有与之相对的另一个夸克共同存在或多个夸克同时存在,这种单个夸克的不可分性叫做夸克幽禁现象。3.四种基本作用力:万有引力(简称引力)传播子至今未被发现,由牛顿提出电磁力 传播子为光子,由麦克斯韦发现强相互作用 传播子 胶子弱相互作用 传播子 波色子后二个相互作用力都只参与微观粒子运动,但作用力极强。4.系统的概念: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以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5.开放性:具有开放性质的措施和形式。与外部环境保持者充分的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的系统。6.黑箱:就是指那些既不能打开,又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系统,或者没有必要打开的物质。比如人们的大脑只能通过信息的输入输出来确定其结构和参数。黑箱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入手,研究系统内部的结构和要素适用于不便打开或不能打开亦或者没有必要打开的系统。7.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信息反馈方法:信源信息编码储存解码信道信宿信息五要素:信源,语言,符号,载体,信道,媒介。8.熵:熵的概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年所提出。化学及热力学中所指的熵,是一种测量在动力学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总数。熵亦被用于计算一个系统中的失序现象。熵是一个描述系统状态的函数,但是经常用熵的参考值和变化量进行分析比较。 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 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ling)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 在信息论中,熵表示的是不确定性的量度。 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 科学技术上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的一种量(ling)度,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 在信息论中,熵表示的是不确定性的量度。9.佯谬:一个理论在其推论过程中得出矛盾,该理论不能成立。一个科学理论推论当中可以得出该理论不能够成立的结论,则称该理论内部存在着佯谬。10涨落系统内部对其平均值的偏离称为涨落。系统内部要素的扰动,对系统内部平衡状态的偏离。事物在其变化的临界点上课发上不可预测的涨落(蝴蝶效应、共振现象)二问答:1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为什么现代科学诞生在西欧而不是科技土壤更加成熟的中国?李约瑟自己在最后时候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是:过去2000年中国存在着一个封建官僚制度,这种制度产生了两种效应。正面效应是:中国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了大批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的管理使得中国井然有序,可以使中国非常有效地发展科技。在这方面,中国比罗马帝国衰亡后直至近代的欧洲具有明显优势。负面效应是:权力高度集中的制度,再加上通过科举选拔人才的做法,使得新观念很难被社会接受,技术开发领域几乎没有竞争。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技术开发领域存在着较强的竟争。在这方面,自秦朝以后的中国不但比不上相同时期的欧洲,甚至比不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地区由于不同诸侯国之间的竟争,使得整个中国产生了大量智力成果。总之,李约瑟本人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主要是从社会制度方面考虑的。科学技术由科学家创造,而科学家又是从普通人中产生。理论上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科学家,而最终他是否成为一个成功的科学工作者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自身素质。说以无论李约瑟难题从什么方面解答最终都离不开“人”这一基本概念。关于“利”这一字所有人都不能免俗,人人都有追求而“学成文武艺,买与帝王家。”成为我国古代多数读书人的座右铭,那么学的是什么文、武呢?四书五经,刀枪棍棒,读书是成为科学家的基本前提,而我国古代的读书人读的大多都只是四书五经,伦常纲礼对于现代科学的创造毫无益处。而且社会的大环境讲求个士农工商,做官是读书人最高追求而对于“工”我理解为现代科学的古代叫法,在当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比农民的地位还低,被称为叫做奇淫巧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 .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古人读书为了做官。时代追求不同,利益出处不一不能用现代人的价值观去衡量古代人对利的追求对错与否。所以,学生认为“为什么现代科学诞生在西欧而不是科技土壤更加成熟的中国?”问题在于当时人们对个人前途的追求不同导致的社会发展方向的不同。最后我再提一个问题现代科学产生在欧洲而不是在中国对我们国家真的就不是一件好事吗?我们先辈上千年不曾间断追求的伦理道德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未来也许比科学技术有着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2.科学技术活动中心的转移a.意大利1540-1610A,古罗马的后裔;B,文艺复兴开始时,意大利科学文化已很繁荣,世界上第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C,意大利通行城邦自治,很多城市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意大利的货币已成为不少国家的流动货币。城市多为沿海。D,意大利有很多艺术科学的倡导者;E,意大利很多贵族家庭很愿意出资去赞助科学家的研究。b.英国(1660-1730):发展海军。牛顿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恩格斯1895自然辩证法c.法国(1771-1830):百科全书学派。成立第一个皇家科学院。弗兰西斯培根、拿破仑巴黎工业学校【当时法国专科学校的数量和质量四第一的】d.德国(1810-1920):机械,化工领先世界。e.美国(1920至今):1752富兰克林雷电。亨利、法拉第的电磁学、美国成功的变现:A,美国农业革命(美国的立法是很成功的,世界上第一个成立农业部的国家)B,基础设施建设上;C,流水线与标准化的产生-福特汽车;D,美国大托拉斯的出现;E,美国的实验工厂(爱迪生,泰勒制)3.高新技术对现代科学的影响现代高新技术包括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海洋、航空、信息(自动化 计算机)其特点:扩张快、附加值高故又称高利润技术是指建立在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新兴、高层次基础上的技术群。包括新兴技术和高层次技术。所谓新兴技术,是指近几十年来才兴起并得到实际应用的技术。所谓高层次技术,是指高技术本身的技术等级高,是新阶段的先进技术和尖端技术,而不是一般的成熟和传统技术。高新技术具有实在性和相对性。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六大领域。4.宇宙演化过场中进化与退化的辩证关系演化模型(1)宇宙大爆炸学说:1948伽莫夫(前苏联)。(2)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弥漫说(1755-1796)(3)宇宙爆胀理论:1981古斯现代宇宙观测的重要意义(1)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1929哈勃定律宇宙至今仍然在膨胀(2)3K微波背景辐射1969阿诺彭齐亚斯/罗波特威尔逊(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噪声(3)氢元素丰度(宇宙大爆炸的痕迹)氘氚宇宙演化的几个问题:1、时间之矢;2、吸引与排斥;3、平衡与非平衡;4、有序与无序;5、稳定与不稳定;6、确定性与随机性;7、简单性与复杂性;8、渐进与突变演化的方向:进化(从无序到有序);退化5.宇宙大爆炸理论“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 膨胀形成的。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补充理论:星云弥漫学说(18世纪早期德国 康德 法国 拉普拉斯) 暴胀理论 美国 古斯 宇宙演化:大爆炸开始时 约137亿年前,极小体积,极高密度,极高温度。 大爆炸后0.01秒 1000亿度,光子、电子、中微子为主,质子中子仅占10亿分之一,热平衡态,体系急剧膨胀,温度和密度不断下降。 大爆炸后0.1秒后 300亿度,中子质子比从1.0下降到0.61。 大爆炸后1秒后 100亿度,中微子向外逃逸,正负电子湮没反应出现,核力尚不足束缚中子和质子。 大爆炸后5-10秒 10万亿度,质子和中子形成。 大爆炸后13.8秒后 30亿度,氢、氦类稳定原子核(化学元素)形成。 大爆炸后10-43秒 宇宙从量子背景出现。 大爆炸后10-35秒 引力分离,夸克、玻色子、轻子形成。 大爆炸后35分钟后 3亿度,原初核反应过程停止,尚不能形成中性原子。 大爆炸后30万年后 3000度,化学结合作用使中性原子形成,宇宙主要成分为气态物质,并逐步在自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直至恒星和恒星系统。支撑理论: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3K微波背景辐射,氦半度,黑洞。6.恒星演化的四个周期恒星演化论,是天文学中,关于恒星在其生命期内演化的理论。 由于单一恒星之演化通常长达数十亿年,人类不可能完整观测,目前的理论仍有部分是推测的假说。目前天体物理学家主要利用观测大量恒星,判断其在生命期的不同阶段,并以计算机模型模拟恒星的演变。A. 恒星的诞生恒星的演化开始于巨分子云。一个星系中大多数虚空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大约0.1到1个原子,但是巨分子云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数百万个原子。一个巨分子云包含数十万到数千万个太阳质量,直径为50到300光年。B. 恒星的成熟在形成几百万到几千亿年之后,恒星会消耗完核心中的氢。大质量的恒星会比小质量的恒星更快消耗完核心的氢。在消耗完核心中的氢之后,核心部分的核反应会停止,而留下一个氦核。C. 恒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