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课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力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2.品读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一、导语: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华出众,却主动辞官,陶然耕作,他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人生境界,他宁可归隐也不要在世俗之中玷辱自己的高洁,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顺带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 二、整体感知 1.背诵课文(课前已经布置背诵) 2.自由朗诵,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三、总结。 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大家觉得和谐生活已经基本实现了,你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普遍比较满意,看来陶渊明向往的幸福生活我们已经享受到了。现在我们杭州提倡“和谐杭州,品质生活”,这就是我们向往的“桃花源”,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和谐幸福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上下求索吧。 四、再次背诵全文,回味美丽的桃源生活! 五、布置作业 1、总结文中文言知识点 2、完成课后思考题 3、总结并抄写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六、教学后记 文言文教学,学生首先要熟悉问年,在熟读的基础上师生一起探究学习,这个过程就比较顺利而充实,并且充满乐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场讨论会的主持人,让学生做主角,本课堂的设置为第一课时,注重对作者思想的领悟,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也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学生心中困绕的“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的疑问。本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研读文本比较细致,讨论和背书结合,充分理解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并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客观辨证的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领悟了作者的理想,也能多一份社会责任感,文言知识点的学习留待第二课时,这样就避免了一上课就识记知识点的枯燥。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发言没能作出恰当的点评。 七:附课堂实录: 师: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华出众,却主动辞官,陶然耕作,他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人生境界,他宁可归隐也不要在世俗之中玷辱自己的高洁,这个人就是 生:陶渊明。 大家都知道陶渊明是个隐士,他拒绝与世俗权贵合作,那他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生: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 师:那么桃花源里的生活究竟具有什么样的魅力令古今中外的游客痴迷地探寻,请大家齐诵课文,让我们一起发现和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生背诵,师板书桃花源记 师:大家都很认真,背诵的也比较有感情,那请大家思考,桃花源它在你的眼里是怎样的地方呢?在文中找依据。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与外界隔绝的闭塞的地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另外,渔人出来之前,桃源人还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是啊,他们从秦到东晋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了近600年了,仍然不愿与外界沟通,你看书很仔细。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美好快乐安宁的地方。 师:喔,你一下说出了这么多。请分别说一说理由。 生:因为这里的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树竹子,环境优美,这里的房屋整齐,没有出现倒塌,说明不是破败景象,而是安宁的。快乐是指的老人和孩子怡然自乐,还有壮年人在田地里劳动,也是快乐的。 师:你说得很有条有理。 生:我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也看出社会的安定。 师:请说说你怎么想的。 生:小路交错相通,说明他们安心到田间劳动,有鸡叫有狗叫,说明家禽都活得好好的,一派安详。 师:你说得对。连家禽都能舒展地鸣叫,唱着最动听的歌,这个社会一定是安定的。 师:再请同学们推测一下,这里的壮年人从事什么劳动? 生:种田。 生:养鱼,因为有池塘。 生:种桑树,养蚕。 生:织布。 生:做衣服。 生:酿酒。 师:看来这里的行业很多的,百姓能安居乐业,确实是个好社会。 生:我认为桃花源里的人都非常热情好客。 师:哦,你有了新的发现,看到了桃源的人情。 生:渔人来到后,他们立刻请他回家,并且还用酒饭招待他,后面还有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都很热情。 师:对,一个陌生人的到来,他们都这样倾其所有,拿出最高质量的盛宴款待他,何况是他们自己人呢?这里的人多么真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么友好融洽! 生:我认为这里还是个富裕的地方。 师:你怎么看出的富裕呢? 生:因为他们有酒有肉,客人来了设酒杀鸡作食,开宴会。 师:精细的地方被你发现了!大家再推测一下,他们有了收入是否缴税? 生:不缴。 师:你是如何知道呢? 生:因为当时他们出来的时候率妻子邑人来的,都是一家人,谁跟谁啊,没必要缴。 师:(微笑)也就是说,这里没有人从他们的收成里克扣。 生齐:对,没人剥削他们。 师:你们从历史课上学的“剥削”这个词吧。其实啊与桃花源记一并流传的还有桃花源诗,在这方面诗要写得更清楚些。(出示字幕:“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请学生齐读)桃花源里没有税收,没有剥削,也没有官府的压迫,这个社会是和谐自由的。 师: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生:社会的安定,没有战争。 生:要有美好的环境。 生:人与人关系融洽和睦,人人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生:没有剥削和压迫,社会和谐。 师:陶渊明的思想很有生命力呀,我们现代人都可以和他交流呢。桃花源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这里和平安宁,人情淳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陶渊明梦想中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在课文中能找到证据。 生:有,结尾处渔人记号找不到了,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暗示了这个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师:除了结尾处的复寻而迷,还有什么地方有暗示? 生:开头的桃花林,是纯一色,很少见。 师:对,桃林中无杂树,年号、地点含混,渔人也没有名字。 师:同学们,如果细心阅读全文,就会感到作者处处在暗示这个桃源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社会里根本找不到,它再美丽,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国而已。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生:当时的东晋是历史上比较动乱的时期,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好向往。 生:为了让劳动人民看到,虽然当时社会xx战乱,以后还会出现好社会的,不让百姓失望。 师:两位同学谈得都有道理。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请看下面一段资料(出示字幕):请学生齐读。 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 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宋书荆州蛮) 师:“蛮”就是南方。据说当时的南方没有赋税。我们刚刚学过大道之行也,在孔子的大同社会里,“男有 生接:“男有分,女有归” 师:可是,当时的现实是男子没有职业,女子不能婚配。由于常年的战乱和繁重的赋税,土地荒芜,民不聊生。这是陶渊明构想理想社会的现实基础。陶渊明生活在这样一个政治黑暗的时期,“大济于苍生”的壮志难酬,他的心中是悲愤的。陶渊明深切体验到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忧苦,多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对劳动人民产生浓厚的感情,他用一个读书人的良知为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呼唤着人间乐土,因此他的桃花源也代表了劳动人民渴望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盼望有这样一方净土并长期住下去啊。同学们,我们再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没想到学生立刻喊:不愿意。 师:都不喜欢吗?喜欢的举手。 师:有两位。不喜欢的呢?(其余都举手)你们先讨论讨论。(生讨论) 师:先请两位喜欢的同学来谈。 生:那里的环境好,主要是可以不写作业。 师:你的桃源是没有学习没有作业的地方啊,我知道你不是不爱学习,可能是作业太难对吗? 生:是。 师:你可以找老师同学解决,可千万不要逃到桃花源里去,那里的人也要学习的,现在是学习化社会。(笑) 生:我不喜欢。现在我们多先进,有电脑,有汽车,他们连个马路都没有,都是田间小路,那么窄,怎么走啊。 师:你不喜欢那里,是因为落后对吗? 生:是。 生:我也不喜欢,桃花源里不与外界联系,学不到外面先进的技术,他们发展太慢,科技不会太发达。 师:你的眼光很高远喔!只有开放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不过当时能对外开放么? 生:不能,当时他们进入桃源时在秦朝末年,社会动荡,外面的社会不如桃源里面,所以他们不能开放。 师:他们远不如我们的同学有远见卓识哦!他们一直不出来,进去时是秦朝,外面是动乱的,渔人偶然进入时是东晋,外面还是动乱的,也不知道外面有过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也没有经历过强盛的时期。看来,闭塞是有许多弊端。 生:我不喜欢,就那么一小块地方,每天看见的都是那几个人,太无聊了。 师:你觉得不断地更新,才有乐趣是吧。 生:我也不喜欢,因为那里没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才有进步,我喜欢竞争。 生:当时的外界很动乱,现在我们的社会非常和平,就不喜欢到哪里去了。 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短期司机聘用合同
- 小学音乐教学与评估计划
-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制作心得体会范文
- 2025年上期五年级班主任环保教育计划
- 磨料及抛光材料采购协议
- 王烁同志推动社会发展的心得体会
- 文化艺术领域的意识形态整改措施
- 洗衣液创意画课件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 2025年幼儿园家长安全意识培训方案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带答案
-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教程
- 国际合作与中外合拍片的发展现状
- 2025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版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复习课件
- 《excel学习讲义》课件
- 《老挝英文介绍》课件
- 房车露营地各岗位职责
- 2025年度农村土地流转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 2025年湖南常德烟机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全国飞盘运动竞赛规则(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