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中文摘要1关 键 词1英文摘要1 引 言21. 旅游与古民居资源21.1 古民居资源 21.2 古民居旅游开发利用与旅游业的发展的关系32. 建水古民居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2.1建水古民居旅游资源的概况 52.2建水建新街古民居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63.建水建新街古民居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及措施73.1 建水建新街古民居旅游开发的市场前景73.2 建水建新街古民居旅游开发的原则与措施8参考文献12建水古民居旅游资源开发思路摘要 本文论述了古民居旅游资源与旅游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古民居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类型及特点进行了阐述;同时阐述了古民居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介绍了建水古民居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建水古民居旅游的开发的市场前景,开发原则及开发措施。在论述古民居旅游的项目开发形式及开发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顺应旅游市场时代潮流的几种古民居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关键词 建水古民居资源 开发利用 旅游发展Abstract The article not only discusses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ancient houses tourism resources and tourist industry, but also states the concept definition of ancient houses cultural tourism and its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it states the importance of treating ancient houses resources as tourism resources and introduce present development state and existent insufficiency of jianshui ancient houses cultural tourism. The article analyzes development principle and measures of jianshui ancient houses tourism and its development market prospect. On the basis of ancient houses tourism projects development form and development principle, the article suggests development ideas on the ancient houses tourism product which fits tour market trend of the times. Key words jianshui Ancient houses development traveling development引 言在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文化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古民居旅游,由于其不但具有文化性、艺术性,而且更具有生活性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青睐,在供给方市场与需求方市场中,占有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很多国家、地区意识到了利用古民居文化旅游吸引旅游者,宣扬本土传统文化,促进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后,古民居旅游已经不仅仅只是被看作一种旅游类型,其作用已涉及到宣扬民族文化,树立旅游地形象等方方面面,随着对其实际功效的更深层挖掘,古民居旅游的发展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水古称步头、临安等,它有着悠久的文化,众多的古建筑,特色鲜明的民居,县城里有元、明、清各代古建筑百余处,堪称“古建筑博物馆”。建水老城上的建新街在明清及后来的民国年间,都是商贾及文武官员的居住区,因而这条街上留下的古建筑,是建水县城最集中最精华。除了闻名的朱家花园外,还有张家、孙家、高家、米家、喻家、胡家、余家、刘家等民居,这些大多都是清末民初典型的清式滇南风格民居精品。 1.旅游与古民居资源1.1古民居资源1. 1. 1 古民居资源的定义从历史上看,民居大概是建筑学里使用最多却又最少达成共识的术语之一了。“建筑”是 “伟大的”、“精致的”、“纪念性的”、“大师杰作的”; 是营造的艺术与科学,且隐含着由特定价值观所支配的美学品位。而民居则被排除在所谓的艺术网络之中,通常被定义为“本土的”、“自发的”、由本地居民参与的适应自然环境和基本功能的营造。在中国先秦时代,“帝居”或“民舍”都称为“宫室”,都指房屋的意思。秦汉以后,“宫室”才专指帝王居所,而“第宅”专指贵族的住宅。汉代规定列侯公卿食禄万户以上、门当大道的住宅称“第”,食禄不满万户、出入里门的称“舍”。近代则将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统称为民居。与中国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民居是出现最早、最基本的一种建筑类型,其数量最多,分布也最广。传统民居具有独特的文化蕴涵。因其地域不同、民族各异、习俗多样,故而表现在民居中的文化因素五彩缤纷,也就成就了各种民居最具地方性和创造性的鲜明特色。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民居定义为“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今天, 中国建筑界的大多数专家和学者都不同意将民居的概念仅局限于住宅,而是认为它的内涵应该扩大到城镇和村落中与生活相关的各类建筑,甚至是聚落本身。大体而言,“民居”被界定为非官式的、非专家现象的限于日常生活领域的人类居住环境;古民居是指一定地域内的民众在某一历史时期所建造的居住形式和结构的总称。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科学性和时代艺术性。1 .12 古民居与旅游的关系在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一般情况下,旅游消费者常常所看到的建筑物,只是传统民居的表现形式,而实质上,传统民居的内涵远比这种建筑物本身要丰富多彩。它所包含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美学艺术、图腾崇拜、地理知识等都是借助建筑物作为物化载体来表现。文化因素渗透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民居是人类繁衍栖息之所,由于人类居住环境的不同和经济基础的差别,人们为适应环境和社会发展,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匠心,不断的传承与创新,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文化,丰富和拓展了民族文化的内涵,为了营造地域民族文化氛围,彰显民族特点,展示民族特色。民居往往具有地域特色,在新民居的改造与建设中,保存并很好体现出来的传统民居特色及其文化内涵也能够成为农村旅游中的重要景观。对文物学家和历史学家以及建筑学家来说,它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而对大众旅游者来说,可以启迪思想,扩大眼界,陶冶情操,激发美感。因此,它具有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前来研究、观赏的价值。 1.2古民居旅游开发利用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 .21古民居旅游开发利用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1 .21. 1古民居旅游开发利用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当前在世界旅游热潮中,民俗旅游的前景广阔,我国的民俗旅游更是大有可为。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每一个地域、民族都有自己禀异的民居类型及生活方式。这对追求文化差异的外地人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吸引力;建水的民居文化资源异常丰富,而且质量较高;许多旅游区、游览点和旅游项目几乎都包括了民居的内容和色彩,这些无疑是发展建水民居旅游的巨大优势。因此建水旅游发展在注重开发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同时,再从民俗风情的角度开发介绍建水的民居旅游资源,形成完整的观光性产品系列,将有益于逐步满足游客希望参与的需求,有利于树立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形象,增强其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和招徕力。民居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意义,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考察:一是努力挖掘、开发民居旅游资源已成为各国旅游业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民居开发旅游资源,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美国利用所掌握的资料,在波士顿附近办了一个“活人博物馆”。他们仿照当年格式兴建房舍、棚圈、碉堡、菜园等,再现了300多年前移民村中欧洲移民的生活,成为著名的世界旅游点。香港九龙荔园,耗资千万,修建了一座“宋城”。生动反映了我国宋代都市的风土人情,引起了中外游客的极大兴趣。二是民居旅游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加了旅游情趣。民居旅游资源包括内隐性和外显性两个部分。比如特色建筑及生活方式等民俗文化及生活事项属于外显性部分,而民居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则是内隐性的。它一般通过载体或文化氛围表现出来。高层次的民居旅游资源是非常注重文化环境及文化氛围的营造,它不仅仅需要表征的民居文化载体,而且还必须有一种能充分体现该文化的环境及氛围,即旅游者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享受;建水历史悠久,民间文化的土壤丰厚肥沃,几乎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至每座桥梁、每个街坊、每一种地方特产,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1 .21. 2 古民居旅游开发利用对旅游业发展的消极影响由于人们对古民居旅游的热衷,使得我国的古民居旅游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开发,但是由于在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十分有效的监督机制,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缺乏长远眼光而采取的急功近利的经营方式,使得原本独特而又丰富、博大的古民居旅游资源,受到严重冲击发生了变质,有的被同化,有的被曲解,从而变成了假古民居。这些盲目的开发和混乱的市场状况,使得游客对古民居旅游的兴趣大大下降,古民居旅游的市场必将发生萎缩,我们已经知道古民居旅游对旅游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民居旅游市场的潜力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势必将给整个旅游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1 .22 旅游业的发展对古民居资源的影响1. 2. 2. 1 旅游业的发展对古民居的积极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游客的到来,必将给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带来很大的影响,表现在积极的方面主要有几点:第一,发展旅游业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到来显而易见的经济效益。对于我国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都有巨大的积极的作用。第二,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素质,培养爱国、爱乡的情感,当地居民无论是听到游客对其国家或家乡的称赞,都会激发、启迪和提高其民族自豪感,增强其对国家或家乡的热爱。第三,有助于促进古民居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古民居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资源,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为了适应游客的需要,一些被人们遗忘的传统古民居和文化活动得到了恢复和利用,传统的民间艺术受到重视和开发,总之,这些几乎被抛弃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又随着旅游的发展获得了新生,成为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而且也唤起了当地人民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珍惜和自豪感。1. 22. 2 旅游业的发展对古民居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旅游业不仅仅只是旅游本身,它发展的好坏还关系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做为旅游业中一部分的古民居旅游也不例外,特别是正处在城市化、现代化生活、房地产开发、发展经济这种大浪潮中。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势必会对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带来一定程度不同方面的影响。如果在发展当地旅游业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不恰当、不科学,那么带来的影响消极的肯定大于积极的。古民居旅游的也是如此,首先旅游的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方面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旅游者对旅游地古民居民的冲击。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的接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会有所变化。但事实上,旅游者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远大于他们接受到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的接触是一种短暂的、相对肤浅的经历,而且接触的范围也有限,他们通常所能接触到的主要是旅游企业的工作人员和数量有限的居民,语言障碍使得旅游者难以同当地居民大量接触而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接触却是长期的、不间断的而且他们接触的不只是某一个旅游者,而是不同时期前来旅游的旅游者群体旅游地居民通过对旅游者行为观察,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变化,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厌倦。古民居是他们生活方式表现的一方面,古民居与生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生活发生在悄悄发生改变的同时也意味着古民居在逐渐的消失。第二个方面就是旅游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古民居除了是建筑本身外,还是当地传统文化的外延。旅游业的发展,古民居旅游过于关注民居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居文化的精神内核的丧失,近而被同化。古民居中典型的代表本民族的一些特征在内外部因素的双重作用下,逐渐消失,逐渐向异族、异地的民居形式趋进,并最终为异族、异地的民居所取代。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2. 建水古民居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建水古民居旅游资源的概况昆明理工大学建筑系蒋高宸教授说,建水民居的价值不仅在云南,在全国来讲都有它的一席之地,从建筑学的价值看,它本身不仅是一个民居,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见证,是民间艺术的展览馆,是有价值的文化。建水民居的基本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称为“土掌房”的土平顶房屋,作“三间两耳下八尺”院落式布置,相当于“一颗印”的布置形式,沿内院一侧,加做瓦檐,显然是受中原文化影响的标记,是原有土著房屋的新发展。“一颗印”的布置形式可在昆明的老建筑里看到。在金马碧鸡坊恢复重建的建筑里就有临安会馆等,这说明了“一颗印”的建筑风格在当时是很受欢迎的。另一种是院落式木构架坡顶青砖大瓦房,是在更深层次上的演进,形成了一种新的典型形式。平面布局基本以“四合五天井”组成的四合院纵向、横向联排组合而成。一般规模的只有一进院,比较有特色的是“明三暗五六耳五间厅加后山耳”,两大天井四小天井的两进院布置,入口为“八字”花大门楼,形式从简单到复杂的都有,是居住者的地位和财富的标志.平面布局上既规整又灵活,也是建水民居的一大特点。建水民居房前屋后,或左或右都有大片空地,有条件的凿池养鱼种莲植树栽花,作花园布置,多数则植竹、种树、养鸡,作后路之用。建水古民居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汉、彝、哈尼等民族的民居遍布城乡,共有27处景点和景观,其中已开发且具有代表性的是:有“滇南大观园”美称的朱家花园,它现在是集住宿、观光、旅游、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精品。建水县城西13公里处的团山古村以拥有600余年的民居建筑群而著称,现有建于清末年间、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和古建筑26座,建筑面积达1.72万平方米,团山也因此被冠以“云南楼兰古城”的美誉。其中团山村又以张家花园最为典型,它的建筑规模在建水民居中可称第二位位于建水城内官帝庙街的黄锦民宅,是建水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县城东蒙瓜塘街77号的百岁楼,则为建水独有的民居建筑精品;县城内红井街曾姓民居为朱德在1914年1915年居住的旧居。2. 2 建水建新街古民居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大旅游带动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力度,促进建水县旅游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将紧邻县委县政府的黄金地段建新街改造建设成清式风貌街。建新街清式风貌街的建设,是振兴建水旅游业,提高建水在全社会知名度的具体措施。2000年2月份春节过后,建新街的拆除工作开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保存完好的进士府全部被拆毁。这里原是清末、民初个旧锡矿老板马成家的古迹民宅,大约建于清咸丰年间,是一栋很讲究的四合院,雕梁画栋、屏门、窗棂、梁柱交头都是精美的木雕艺术品。5月20日,翰林第中后两个四合院被部分拆除,这是道光年间建水翰林钱正圜的出生地,中,后院已经被拆,前院因有84岁老人居住得以保存。6月23日,大夫第(胡士仁家)箱房也被翻墙而入的人强行拆掉。 建于道光年间的清朝武官董开家,现如今已被拆的只剩下了一个门楼。建新街58号的喻家建于1893年,祖上曾在昆明、上海、香港做生意,有自己的商号,这里有“两层三间六耳四茶房中西合璧式建筑和滇南最早出现的镶彩瓷鱼池”,外来文化,在这栋建筑上得到了体现。这栋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喻家后人安逸的生活就在其中。但就是这样的建筑也被列在拆迁行列。当时,文物贩子云集这里,随拆随卖,讨价还价,开发商把有价值的东西都卖给了他们。在拆迁的过程中有好几座保存完好,有保护价值的故古民居被强行拆掉了,其中包括建水人耳熟能详的五官府、进士府以及翰林第的一部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商铺的“仿清商业一条街”,现在的建新街也有很多国内外游客趋之若骛。这里有中央电视台热播的2部电视剧拍摄地的香满楼,坐在古香古色的楼上吃着建水的特色饭菜是很多旅游者建水之旅的一个必去之地。它的对面是一个传统建筑格局的茶楼,游客饭后听戏,听说书、品茶的地方。商业街从建成到现在逐渐形成了基本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多方面需求。随着以后旅游的发展、由于经济的需要,更多的商家的进驻极有可能打破它现有的商业与文化的平衡。那时候,旅游者可能会把这里当做纯粹的居住、休闲、购物的地方,而不再关注到这里古民居的文化价值。3. 建水建新街古民居旅游资源的开发前景及措施3. 1建水建新街古民居旅游开发的市场前景当前的旅游时尚正发生改变。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发展,各国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交通的改善,外出旅游己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世界旅游发展初期,旅游消费主要以单一的观光旅游为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旅游市场的日臻成熟,旅游消费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现代旅游国际市场,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概括起来有六大转变。即旅游需求,已从单纯追求游山玩水或游览文物古迹,向着追求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转变;旅游者的结构,己从少数上层人士向着多数普通大众人士的旅游者转变;旅游产品的功能要求,已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着同时具有多种功能的复合型旅游转变;旅游者的旅游范围,已从短暂的停留向着较长时间停留的方向转变;旅游者的旅游消费,已从较少数量、较低层次的花费,向着较大数量的较高层次的花费转变。这六大转变,不但标志着旅游己进入到现代旅游的发展新阶段。概括起来,旅游者消费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多种精神需求的文化品位的提高。表现为旅游者求新、求奇、求异、求美、求特、求自然、求娱乐、求健康、求美食、求知识十大功能需求的满足。旅游消费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多种精神需求的文化品位的提高。古民居旅游符合当今的旅游需求。古民居旅游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孙尚清指出:“旅游业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 文化产业,到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一经济产业。”经济功能与文化功能这两个功能重心的调整也是一种性质的转变,旅游发展中文化性竞争越来越突出,追求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正成为旅游界的共识与共同行动,文化性的竞争是竞争的根本。旅游动机是在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于古民居旅游感兴趣的旅游者的受教育程度一般都比较高。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动机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侧重精神满足的倾向越来越大。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科学水平越高,人们更倾向于精神文化享受,古民居旅游活动恰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游乐性强,符合当今旅游消费的主流。各具特色的古民居文化及民族风情,对旅游者了解旅游目的地社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古民居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预测,到21世纪,旅游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美国赫德森研究所编制了一份旅游未来发展趋势表,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劳动者工作时间可由个人任意选择,而且是轻微劳动,拥有非常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旅游,到时交通极为方便,一万里的旅游也只需三个小时,而且运费低廉。由此可见,未来的国际旅游市场将是规模异常广阔,活动异常频繁,高度科学化的极其繁荣的市场,旅游将成为全世界80%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是由众多民族组成的,民居呈现出五彩分呈的特点。古民居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中正日益展现出来。古民居旅游,属高层次的旅游,这种旅游使旅游者在精神上、文化素质上获得一种享受,得到知识营养,也可以作为研究民族文化的一种渠道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说,古民居旅游已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古民居旅游能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赏与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因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而显示着特殊的魅力。可以预见,古民居旅游将风靡世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 2.建水建新街古民居旅游开发的原则与措施 321 建水建新街古民居旅游开发的原则突出特色原则 特色是古民居旅游的根本。是指一个地方或民族或国家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真实的综合反映,独特个性的集合体或集中表现,充分体现本国、本地区、一地或一族或一国古今人和事物独特性,特色性原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发挥本民族的特色,开发出独特个性的旅游项目。特色性原则的总要求,就是在开发过程中最大可能地突出古民居旅游资源的特色,树立独特性意识。接待地与客源地的文化差异越大,当地旅游资源文化越有特色,吸引力就越大。注重保护原则 开发的过程,或多或少地对旅游资源有一定的破坏或影响。所以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把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减到最小,应遵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保护是对古民居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整理、抢救,防止被同化和消亡。保护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对古民居旅游资源的保护,其二是指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保护。古民居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但有不少人面对它时,不是加倍珍惜、妥善保护,而是熟视无睹,淡然处之,甚至进行破坏性、掠夺性的开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看作旅游发达兴旺的生命线。正如瑞士国家旅游局局长瓦尔特勒先生说:“破坏了名胜古迹,就失掉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属性和环境。” 因此,在开发古民居旅游资源时,必须严加保护。“三效”统一的原则 古民居旅游开发要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共同实现。古民居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既要符合经济期望目标和环境目标,也要符合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的规范。开发旅游资源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发展地方经济。所以,首先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确保投资后有较快较高的回报。但是,经济效益只是旅游资源开发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开发活动不能超过社会和环境可以承受、容纳的限度,否则会造成资源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社会治安混乱等负面影响,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民俗旅游资源自身的特性,比其他资源更具有社会效益,一是使游客增长见识,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本身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由于旅游业的兴起,许多落后地区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了一些不良思想观念和超前行为的泛起,人们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防效追随,淡化了原有文化的特征,从长远来看,也破坏了旅游资源。这种现象目前已经出现,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一些古民居旅游点只剩下残檐断壁,人们的日常生活则面目全非,同时,古民居文化资源的盲目和过度开发,也容易造成原有民族文化意义的丧失。古民居文化,通过文化表演、 文化展现、人造民俗景观等从实际的生活领域转变到“展示”领域,如果不把握好开发的度,其文化价值的“神圣光环”在“表演”中逐渐消失,会加剧地方文化特色的消失,付出牺牲文化的惨重代价。因此,开发古民居旅游资源一定要把握这种变异趋向,尽量消除负面影响,既注重经济效益,又不破坏当地社会文化环境,得以永续利用。组合性原则 建水不但古民居旅游资源丰富,而且自然景观和其他人文景观众多。古民居旅游资源开发应针对游客需求的多样性,走多样化开发的道路,不仅有观光型,还有参与型、娱乐型、考察型、度假型等等。组合性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不同类型景观的组合。二为古民居旅游资源与其他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的组合,便可形成层出不穷、千变万化、各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将古民居旅游资源优势与其他景观优势合理配置,就能创造出建水古民居旅游的美好前景。文化性原则 “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对旅游尤其是古民居旅游而言,文化是它的灵魂。“旅游者和经营者之间所达成的协议虽然是经济的,但在服务内容上则要求满足其精神文化享受的需要”。人类文化群体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环境和文化环境三部分,其中文化环境是各文化群体以自己的方式所创造的,它与自然环境、生物环境从一开始就受到传统习俗的塑造和重塑,同时也使人类旅游行为获得更深层次的内涵,促使旅游与文化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结合。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联系及其作用机制,将使现代旅游产业意识比仅以经济为尺度的意识更深刻和更全面。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旅游文化意识,把旅游产业视为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特别是随着旅游业的深度开发,以文化旅游为内涵的旅游将会超越以观光为特点的旅游。近年来,我国许多旅游区(点)和企业,都在不断注入文化游乐内容,其中有的已形成文化游乐产业。即使是以自然观赏为主的旅游点,也融入文化旅游内涵 ,并取得了纯自然风景无法取代的社会效应卢云亭 国内旅游业兴衰意识思考见:国内旅游理论与实践 漓江出版社 1994.73页。古民居旅游本身是一种文化旅游它的魅力就在于它所体现的深厚文化内涵。古民居旅游要吸引游人驻足,并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重视旅游文化研究,以旅游文化研究来促进人文景观建设,提高古民居旅游产品的艺术质量和文化品位。群体性原则 建水的古民居旅游资源在开发的时候如果单单只是强调其本身,只在古民居上做文章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单一平淡的旅游项目是不能满足大多数旅游者的需求的。建水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古民居只是其一部分。在开发古民居资源的同时不能抛开这个大环境而进行,只有结合其他的旅游资源相互影响相互带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322 建水建新街古民居旅游开发的措施第一,因地制宜,系统开发和建设特色独具的区域民居旅游资源。民居旅游不能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各地在开发中宜把握自身的特点,发挥“唯我独有”的民居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和最有个性特点的民居物象与事象,创造“独一无二”的民居旅游项目,使之成为展现当地社会生活和旅游文化的一个窗口。只有在开发特色民居旅游资源上下功夫,才能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独特性要因地制宜,不能跟风模仿,移花接木,或造假欺世,应依靠当地所拥有的资源,就地取材,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将民居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通过开辟民居旅游一条线或筹建民居文化村、民居风情区、民居博物馆等形式,带动旅游业的综合发展,使下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二,合理、科学、高品位地开发和利用民居旅游资源。所谓合理、科学,是指旅游地在资源利用、开发中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环境,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规划和开发。所谓高品位,是指旅游地在民居资源开发上,要把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居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居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发展定位,同时建立、健全各种旅游法规,建立旅游市场监察队伍和旅游法律服务机构,以保证具有魅力的民居文化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第三,采取封闭措施,防止被同化。由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社会影响远大于他们接受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使得旅游地文化尤其民俗文化,易遭受异地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被削弱、淡化甚至被扭曲。采取相对封闭措施,坚持民居旅游民众办,是一种抑制同化的比较有民族味、朴实感、亲切感和乡土性,又能造成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从而能刺激游客区域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充分利用原来遗留的传统民居,经过改造达到可继续使用,为现代人服务,包括改造传统民居为古色古香的药铺、茶馆、手工艺业店铺等(如上文中提到的朱家花园、香满楼等)以再现当地民族生活情趣,开拓旅游观光新局面,繁荣经济,恢复古城活力,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同时,使传统民居保护工作形成有活力的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这种商业化改造规模不宜过大,应做到小而精,防止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第四,突出文化性和参与性原则。“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无论是在开发民居旅游资源时,还是在建设民居旅游项目时,都要高度重视其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民居旅游开发的灵魂,要想让民居旅游资源带来长盛不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重视文化研究,以旅游文化研究来促进人文景观建设,提高民居旅游产品的艺术质量和文化品位。可围绕建水的历史文化名人,利用传统民居改造成文化艺术教育场馆,丰富古城历史文化的内涵。(如朱德故居)在保护传统民居的同时,不能只单纯停留在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困难职工工作培训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2 我们的地球村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传染病学课件病毒性肝炎
- 颅内引流管护理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面的旋转教案
- 陕西省富县羊泉初级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 供货合同模板石子
- 重点煤矿安全承包合同
- 消防器材购销合同样本
- 脚手架承包合同标准文本
- SCA涂胶机内部培训资料课件
- 直播带岗的活动方案
- 美妆护肤直播培训课件
- 消除母婴传播培训课件
- 财务比率分析表模板
-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培训
- 招投标培训教程课件
- (完整版)【钢琴谱】大鱼钢琴谱
- 酒厂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北京路沂河桥及两岸立交改造工程桥梁顶升专项施工方案
- 某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汇报PPT模板框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