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1页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2页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3页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3韩愈于贞元二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声名鹊起,于贞元八年始中进士。应吏部试,又三次不中。贞元十一年,三次上书宰相,也希得荐举。贞元十七年秋冬季,他才被吏部正式授予官职。材料可佐证在唐代a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 b科举中贪腐现象严重c门第观念依然较浓厚 d科举重经世策论之才 14“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15“一朝天子一朝臣”,“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十年可穷,十年可富;富不必喜,穷不必怖”,“千年的大道流成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中国古代农民的这些循环思想,植根于a儒家思想 b传统观念 c农耕生活 d自然现象 16某校学生在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时,用到了如下关键词:瓷器烧制技术,雍正时期,浓淡协调。该报告最有可能涉及的是a青瓷 b唐三彩 c粉彩瓷器 d釉下彩绘 17“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c“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 18“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映了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b朱熹的 “格物致知”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d王阳明的“心外无理” 19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a汉赋和唐诗 b话本和小说 c元曲和傩戏 d风俗画和文人画20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 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21“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共和国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一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权利。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罗马法强调公民法律地位平等 b罗马法改变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c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22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地接受起来。所谓“因信称义”,就是内心真诚,外在不论,只要内心信仰上帝,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接受”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渴望得到上帝的救赎 b 其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 c马丁路德的积极倡导 d其符合基督教的信仰原则23“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下列选项与恩格斯这一观点相符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c“信仰得救” d“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38(26分)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地方长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1)结合材料一,说明“周”与“秦”各自建立了什么制度?有何优越性? (4分)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汉朝中央官制“大变动”指什么?(2分)请用明清时期各一个典型史实证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 材料三: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 材料四: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可以从多种维度来考察。当我们对这两种政治文化从宏观上作一个粗略的观察后,有一种现象令人十分醒目。这里权且将其概括为“一”与“多。无疑,这是一对模糊的概念,这里用来概括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特征。它们包括这两种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道路、它们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层面的表现、以及隐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深处的政治思维定势和政治心态。 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分析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一”和“多”这两种个性特征在古代中国和希腊的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表现,并简析其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10分)39(26分)对人自身的关注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东西方文化传统都充满人文关怀。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东西方在人文主义发展中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东方侧重人的社会性,西方则更重视人的个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反对以俑殉葬,因为俑像人形,他愤愤地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的马棚失火,他先问是否有人受伤,不问马。这些思想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爱。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早期儒家思想中体现材料一观点的内容。(4分) 材料二:儒学不是宗教,而是一种行为准则。圣人教导我们“成仁”“成圣”,但没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佛家就告诉你为什么要“修行”“成佛”,因为这世界太苦了,谁也不能摆脱生老病死;道家也告诉你为什么要“得道”“成仙”,因为“道”是万物本源。所以,魏晋以后儒家与“佛”“道”一对阵稀里糊涂就败下阵来了于是宋代儒家学者就把儒学上升到思辨层次,并提出来“存天理、灭人欲”教材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评价更多的是否定,但它太适用今天中国的社会状态了。 袁腾飞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儒学家是如何把儒学上升到思辨层次的?(4分)你认为袁腾飞老师说“存天理、灭人欲”太适用今天中国的社会状态了的理由是什么?(2分) 材料三 :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3)依据材料三,解读“个人主义”的内涵并概括指出“解决个人主义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6分)材料四 :1617世纪的中国,虽然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但明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早已经吹响了“解放人自身”的号角但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7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4)依据材料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明清启蒙思想缺陷的原因。(10分)高二历史期中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bcdcccdddabd38(1)周:分封制,优越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2分) 秦:郡县制,优越性: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2分) (2)汉朝:中朝制。(2分) 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2分)清朝设军机处。(2分) (3)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2分) 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2分) 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分) (4)表现:“一”指中国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多”指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 (2分) 原因:中国政治:秦统一全国后,吸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历史教训; 经济:小农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对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4分) 希腊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提供了前提条件; 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为希腊民主政治莫定了经济基础。(4分)39 (1)内容:孔子的“仁”,孟子的“民贵君轻”(4分) (2)如何:将儒家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2分)提出“天理是万物本源”,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2分) 理由:“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感(2分),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 流、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尤为难能可贵。 (3)内涵:人文主义。(2分) 意义:冲破神学传统的束缚,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潜能;开启社会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