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案例.doc_第1页
马克思案例.doc_第2页
马克思案例.doc_第3页
马克思案例.doc_第4页
马克思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O11:亚马孙的“魔鬼花园”在秘鲁境内的亚马孙热带雨林里,当地人因为打猎或者采摘野果,在浓荫蔽日、灌木丛生的密林里艰难行进时,偶尔会遇到一大片疏朗有致、杂草不生的树林,这样的树林本来很容易穿行,但当地人往往避之如蛇蝎,绕道而行。因为这种树林太奇怪了:从几百平方米到千余平方米的范围内,几乎只生长着一种柠檬树,夹杂着一些其它树种干枯的树干和枝丫,透出一股慑人的阴森之气。当地人早就注意到这一特别现象,可是,千百年来,他们不知道也从未想过寻找它出现的原因,只好把它与鬼怪联系起来,称之为“魔鬼花园”。人们在热带雨林里失事或者失踪,也往往归咎于“魔鬼花园”作祟。关于“魔鬼花园”,秘鲁当地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控制“花园”的是一个叫楚亚查奎的魔鬼。它是一个神秘的侏儒,一条腿长着人脚,另一条腿长着蹄子。别看它长相丑陋,但神通广大,想变谁就可以变谁,它经常以朋友或是亲人的身份出现,欺骗那些单独在丛林中行走的人,让他们迷失方向,最后遭遇灭顶之灾。当地人认为“魔鬼花园”就是这个侏儒魔鬼的家。从19世纪开始,秘鲁和其它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和生物学家听说亚马孙热带雨林里有着这样神秘的“魔鬼花园”,纷纷前来考察和研究,经过不断摸索,他们仍然一无所获,最后只好对“魔鬼花园”进行科学推测,认为它的形成是植化相克的结果:也就是植物间为争夺领地,释放某种化学分泌物,杀死对方,使自己能更好地生长,但是,这种说法很难让人信服,因为所谓的化学分泌物一直没有人鉴别出来。一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伊丽莎白弗雷德里克森来到了秘鲁,在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她相继发现了不少“魔鬼花园”。它们大多呈圆形,面积大小不一,处处透着神秘的气息,深深地吸引了弗雷德里克森。她决定在一片“魔鬼花园”附近扎下营盘,对它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走进“魔鬼花园”,面对独特的生命景观,弗雷德里克森顿时疑惑起来:难道“花园”里仅剩的这个柠檬树种有“杀手”本色,容不得其它树木与自己为伍?于是,弗雷德里克森开始对这种柠檬树进行生化分析。不久,她就发现,这种柠檬树不能产生有腐蚀或者毒化作用的气体,根本没有对付其它树木的“杀手锏”。而且,她还在一片“魔鬼花园”里惊奇地看到,里面除了生长着唯一的树种柠檬树,少数地方居然点缀着少量的野牡丹科灌木。于是,她就此断定,这种柠檬树本身对其它植物没有致命的杀伤力。可是,“魔鬼花园”里为什么只有柠檬树能够顺利生长?一天下午,弗雷德里克森正漫无目的地在“魔鬼花园”里徜徉,天上突然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就要来临。就在这时,她突然看到了令她惊诧不已的一幕:每棵柠檬树从树根到树干,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蚂蚁,而且周围地上还有数不清的蚂蚁匆匆向树旁汇集。弗雷德里克森走上前仔细一看,发现这些蚂蚁争先恐后地顺着树干的一些小树洞向树心钻进去。她知道,这些数以万计的蚂蚁大军是回到树心的巢里躲雨的。透过一棵柠檬树树干粗大的裂缝,她把手电筒向树心深处照去,看到里面附着了一大团一大团的蚂蚁!她又好奇地到另一棵柠檬树旁察看,发现它的树心也是中空的,里面到处是大大的蚁团。再看其它几棵树,棵棵都是如此!弗雷德里克森粗略估计了一下,这“魔鬼花园”里有200多棵柠檬树,其中的蚂蚁数量应当在200万只以上!如此大量的蚂蚁给了弗雷德里克森强烈的刺激,以至于她突发奇想:“这魔鬼花园会不会和这数量巨大的蚂蚁有关呢?”接着,弗雷德里克森又考察了附近别的几个“魔鬼花园”,发现每个“花园”都寄生着数量超乎寻常的蚂蚁,这些蚂蚁被当地人称作柠檬蚂蚁。这一现象加强了她头脑中关于蚂蚁的大胆设想。于是,弗雷德里克森决定进行实验验证柠檬蚂蚁是否充当了“魔鬼花园”的制造者。她辟出一块实验地,在“花园”附近栽上了与柠檬树性状较接近的速生树种雪松,并将雪松分成三组。她以一个个蚁团为单位,从“魔鬼花园”中采集了大量活生生的柠檬蚂蚁,转移到一组雪松上。接着她采取措施,允许蚂蚁在这一组的树上筑巢,不让蚂蚁在另一组树上爬上爬下,而任由它们在第三组那些树上自由上下。然后,弗雷德里克森对这些蚂蚁和雪松进行了仔细的对比观察和研究。柠檬蚂蚁很快利用第一组雪松上的一些树洞筑起了它们的巢穴。但除此之外,它们对这组栖身的树木没有什么异常举动。就在当天,弗雷德里克森观察到,这些柠檬蚂蚁中的工蚁几乎倾巢出动,密密麻麻地爬向旁边的雪松,对于受到弗雷德里克森采取措施保护的那些雪松,工蚁们掉头而去,迅速浩浩荡荡地冲向了那些未受保护的雪松,这些蚂蚁爬上雪松后散成一个个小队,居然直扑那些绿叶,叮咬起来。树叶并不是蚂蚁的食物,它们这么做是干什么呢?弗雷德里克森正为此奇怪,一个奇异的景象又出现在她眼前:雪松上那些遭到柠檬蚂蚁叮咬的绿油油的树叶,很快变成了褐色!她摘下褐色树叶进行化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原来是柠檬蚂蚁们向这片叶子“注射”了它们体内生产的蚁酸,导致树叶急速枯萎!在地球上约1.5万种蚂蚁中,有四分之一的蚂蚁可以产生蚁酸。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有机酸,荨麻和红蚂蚁用它作“蜇人”的武器,而人类有时也用它来保存食物,许多蚂蚁一般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免受动物或昆虫的袭击,但弗雷德里克森没想到,柠檬蚂蚁竟将蚁酸当做“除草剂”使用,借以杀伤树木!5天过去,实验地里未受保护的那组雪松都连续受到柠檬蚂蚁的毁灭性打击,树叶枯萎殆尽,最后全部死掉了!而其它两组雪松却棵棵完好无损,这种实验表明,柠檬蚂蚁确实有一种人们以前想象不到的破坏力。可是,柠檬蚂蚁为什么要毁灭它们巢穴附近别的树木呢?于是,弗雷德里克森又回到“魔鬼花园”里,对柠檬蚂蚁、柠檬树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交叉研究,慢慢解开了其中的谜团。原来,柠檬树一般树心中空,为柠檬蚂蚁提供了天然的蚁巢。蚂蚁躲在树洞里,既不会遭到掠食者的侵袭,也不怕风吹雨淋,这里是它们最理想的安巢之所。柠檬树的树干和枝丫能够分泌一种汁液,风干后可以作为蚂蚁的食物。于是,蚂蚁便选择柠檬树作为自己的“多功能”寄生树。为了巩固自己的“家园”,让自己栖身的柠檬树顺利生长,蚂蚁们就用自己身体产生的蚁酸,去破坏柠檬树附近别的树木,让柠檬树获得更多的阳光,能够更多地从大地中汲取各种营养。于是,柠檬蚂蚁和柠檬树之间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寄生关系,相得益彰。久而久之,“魔鬼花园”这种奇特的生态现象就出现了。揭开了“魔鬼花园”的神秘面纱,弗雷德里克森兴奋不已。但她的研究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向前。不久,她又有了重大发现:“魔鬼花园”的形成,不仅与柠檬蚂蚁和柠檬树之间的寄生关系有关,更是柠檬蚂蚁的蓬勃野心导致的。柠檬蚂蚁虽然很小很小,但它们的数量巨大无比,孕育着无穷的力量,希望在广袤的热带雨林中有一块它们自己的领地,任由它们肆意驰骋。于是,它们把自己本来用以防身的蚁酸,当做“除草剂”,当做它们的“园艺工具”,打造属于它们自己的“花园”,建立它们的“殖民地”,让它们更好地生活和繁衍。 弗雷德里克森还发现,那些大面积的“魔鬼花园”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柠檬蚂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努力,是无数代无数多的蚂蚁共同心血的结晶。她看到的最大的“魔鬼花园”面积有1300多平方米,里面有300多棵柠檬树,“驻扎”了大约1500只蚁后和300万只以上工蚁。而且,这片“魔鬼花园”的历史竟有807年!提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NO12:瓶瓶罐罐与木桶A如果花瓶碎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把碎片扔掉!且一扔了事,干脆利索,全然不曾思考与之有关的规律。那么,这里有规律吗?有。这就是,将碎片按大小排列并称过重量后即可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的和0.1克以下的最多!尤其有趣的是,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有着严整的倍数关系,即:最大碎片与次之碎片的重量比为16:1,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的重量关系是16:1,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的重量关系是16:1,较小碎片与最小碎片的重量比也是16:1。于是,发现这一倍比关系的人便将此规律用于考古或天体研究,从而由已知文物、陨石的残肢碎片推测它们的原状,并迅速恢复它们的原貌!这位极善思考的聪明人,就是丹麦科学家雅各布博尔!可是,我们做到了吗?没有。于是突然发现了我们的可悲。这就是,打碎瓶子的经历,我们肯定有过,可是,当包含其间的规律从我们的身边淘气地溜走时,我们拥抱过它吗?没有!就因为迟钝!如此看来,花瓶碎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千万别一不留神,把我们的聪明打碎了!B烦恼肯定是一种邪恶,它败坏着人的情绪,影响着人的健康,在人的生活中投下了一个深深的阴影。及时走出这个阴影,不仅必要,而且必须。于是想起资治通鉴中的一个故事。汉灵帝时,太原孟敏出行,途中不慎失手打碎瓦甑(瓦罐),只见他掉头不顾,径直前行,名士郭泰奇之,问其故,他答曰:“瓦甑已破,不复能用,顾之何益?”请注意,打碎的瓦罐,的确是件让人烦恼的事。但故事中的孟敏却偏偏“掉头不顾,径直前行”,这说明他特别聪明特别理智。这就是,他极善于权衡利弊,深知悲悲切切不如轻装前进,这才不再计较已有的损失,而且干脆利索,只管向前!于是也就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发,这就是,在前进的征程中,我们也应该学会权衡利弊,并认定豁达开通远胜于苦恼烦闷正如那孟敏,如果打碎瓦甑后便自艾自怨,便可怜兮兮,便哭哭啼啼做黛玉葬花状,他能径直前行吗?换言之,既然烦恼极像那只“打碎了的破瓦甑”,毫无用处,凭什么不扔掉它!C有位奥地利医生叫奥斯布鲁格,他父亲是卖酒的,为了判明高大的酒桶里还有没有酒,这位父亲经常用手在桶外头敲敲,然后由声音判定桶里还有多少酒,是满桶还是空桶。父亲的这一做法启发了他,他便由此推论,人的胸腔腹腔不也像只桶吗?既然父亲敲敲酒桶能知道酒的多少,那么,医生敲敲病人的胸腔腹腔并细心听听,不就可以由声音判明他的病情了吗?于是细细钻研,认真总结,终于发明了著名的诊病方法叩诊。有人更聪明,由木桶而提出了著名的“木桶理论”,即: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 决于木桶壁上最高的那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反之,只要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怪不得人们常大声疾呼要补缺补差抓落后环节,原来其意盖出于此。更有趣的是关于木桶的诸多提法。比如,想知道一个人的水平究竟如何吗?像观察木桶似的研究研究他吧,这将有助于找到他最短的“那块木板”!像敲敲桶似的敲敲他吧!你会由此发现他的水平境界究竟如何?正所谓“满桶不响,半桶晃荡”。这“响”与“晃荡”,不就是对一个人的评价吗?如此看来,这个世界处处有哲学,瓶里有歌,罐里有歌,桶里也有歌。苹果落地,敲出了牛顿的万有引力;水的沸腾引出了瓦特的蒸汽机;奇迹的基因往往就在于简单的现象中,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肯于思考的头脑。提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NO13:非法入境的婴儿一位名叫罗泽玛丽的阿根廷妇女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路经巴西前往纽约与丈夫团聚。不巧,她的儿子就降生在巴西巴拉那州贝伦机场。直到我撰写本文时,婴儿仍被扣留在官僚主义的尿布中。这一事件导致英国领事馆出面干预,巴西外交部和阿根廷大使馆分别发表声明。我甚至确信,要使海关当局释放这个婴儿,必须召开一次联合国安理会的紧急会议. 故事得从头说起。罗泽玛丽女士在飞行中感到阵阵腹痛。她不忍将孩子生在飞机上,而想在陆地上分娩。然而谁能料到这一选择竟招来比分娩更大的痛苦。DC-10客机在贝伦机场紧急着陆,一个新的生命就诞生在机场大楼内。罗女士在医院里度过了两个昼夜,出院后等她的却是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老妖魔官僚主义。罗女士带着同行的其他两个孩子来到机场,准备继续旅行,但一位海关工作人员却扣留了她。这位官员查对了三份护照,经过无数次反复核实,发现初生的婴儿竟没有任何证件。他便带着官僚主义特有的那种腔调问道:“他是怎么样入境的?”说着用手指了指婴儿。 “从我肚里。” 罗女士的回答简明扼要,但这个官僚主义却不能明白这最简单的道理,仍然不慌不忙地重复着他那已背熟悉了术语:“那么,请问女士是否在行李申请单上填写了腹部携带孩子一个?”我没有申报,但大家都看得见的。” “这种理由是不充分的。”他接着说,“我只能表示遗憾。但既然如此,孩子怎样入境就怎样出境吧!” “我的先生,请你原谅我吧” 他好像现在才明白过来,他终于发现自己言行的荒诞不经。但是,为了表明他的思维敏捷,他马上建议说: “好吧,女士,我们就在于这么办吧!为了不给彼此带来任何麻烦,请你把婴儿装在一个皮箱内出境,我就装作没有看见。” 罗女士听罢,呆若木鸡。官僚主义看对方不说话,又接着说:“如果您不愿这么办,我只好宣布你是走私。因为没有任何证件能证明这婴儿就是你的孩子。谁知道你是不是在做婴儿走私的勾当呢?这个问题是严重的,我的女士,看来我只能把你扣留在此。” 罗女士听后只觉得头晕目眩。她要求见机场场长。场长来了,他满面笑容,尽力安慰她,并推说那位工作人员是个新手,保证一切都会顺利解决。 “其实很简单,只要女士将婴儿出生证、儿童律师的许可证、护照、所得税申请报单和22000克鲁赛罗(巴币)的存寄收据交给我们,婴儿就可以出境了。” “22000!这太荒谬了” “得了,得了,我的女士”场长打断了她的话,“你应该知趣了,要是个三胞胎,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罗女士竭力申辩,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重复了一遍:在这里停留,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出生,离开布宜诺艾利斯的目的是去纽约与丈夫团聚,场长听后大笑一声说: “好,好极了!为何女士不早说呢?这样,情况就不同了,问题就好解决多了。你只要办理一份宜诺艾利斯的居住证,一份阿根廷的政府的证件,证明你确实要移居加拿大,一份结婚证书,一份纽约警察局的证明,确认你丈夫在那里生活,你丈夫的两张免冠照,还有一份加拿大政府的公函,证明你们将定居在加拿大。对了,你们将居住在哪一个城市呢?” “蒙特利尔市。” “是这样,那我们还得要一份蒙特利尔市政府的确证件。你们住别墅还是公寓?” “住公寓。” “那就别忘了再带一份公寓的草图来。”罗女士不得不抱着初生的婴儿开始朝拜各级官僚办事机构。 “办理护照?必须先准备一份免疫证书、选举证、身份证、申请书和三张穿礼服、系领带的照片。 “但是,孩子出生仅30天。” “这没关系。女士,在我们这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办理护照,必须持本人身份证,而领取身份证就必须先办理一份良民证,领良证则需要出示工作证,办理工作证更需要无数的资料和证件,如果没有服务税证明,这一切都是无效的;办理护照还需要持本人的选民证,在领取选民证前,必须先领取一份居住证,并附一份煤气结帐单,还需准备两张免冠照片和健康证;最后还要一份所得税申报单存根,然而谁知道领取上述申报单存根究竟还需要什么证件呢。 “请他亲自填写一份表格就行了。” “他还不会写字,但必须先办理一份委托书。” 罗女士无可奈何,只得抱着这个名叫马里奥的孩子四处奔波,她终于发现自己已陷入了迷魂阵,无所适从。然而她从中也得到一种实惠,这就是,当孩子哭闹时,她就威吓他: “你再哭,我就把巴西官僚主义叫来。” 时间流水般地流逝。一天,罗女士的丈夫居然在纽约收到儿子马里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爸爸,我和妈妈还在为巴西政府要求的各种证件四处奔忙(妈妈还是习惯性把我抱在怀里)。我想,当我们把所有证件办妥后,恐怕只能海运到加拿大了。我给你写信,是为了使你放心。看来,我们见面的时刻为期不远了。明天,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我就可以拿到最后一份证件我的服役证明。” 提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NO14:扶正比萨斜塔随着七声清脆洪亮的钟声,自1990年1月7日关闭的意大利比萨斜塔于2001年12月15日重新向游人开放,人们沿着294层螺旋状的楼梯登上了54.5米高的塔顶,而这些台阶已经有4359天没有接待过游人了。 12年前意大利文化部由于担心比萨斜塔的倾斜角度太大而有可能倒塌,宣布正式对游人关闭,当时比萨斜塔的塔心已经偏离垂直线超过4.5米,为了拯救这一历史名胜,各国建筑学家和纠偏技术专家想尽了办法并随后展开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维修和纠偏工程。 对比萨斜塔的“扶正”从它修建时就已经开始。早在1272年,建造比萨斜塔的工人为了纠偏,减薄了塔身南面的大理石厚度,后来在塔顶上还加上了一个钟楼,工人使这个钟楼略微向北倾斜以达到纠偏的目的。但由于没有抓住根本因素,比萨斜塔斜塔继续倾斜,从1550年到1817年的267年间,比萨斜塔共倾斜了5厘米。1838年,比萨斜塔又出现了一次较大幅度的倾斜,此后,斜塔以每年平均1毫米的速度继续倾斜,曾有人预言,比萨斜塔将在2003年一2004年间轰然倒塌。 为防止比萨斜塔倒塌,在关闭比萨斜塔以后意大利政府成立了“比萨斜塔拯救委员会”并向全世界征集“扶正”和延缓比萨斜塔倾斜速度的办法,中国专家也为纠偏出谋划策,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祖德教授的“地基应大解除法”对制定比萨斜塔纠正方案起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经过百年之久的反复论证后,拯救委员会选择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纠偏办法,那就是从比萨斜塔的北侧地基下抽出部会渣土使斜塔的倾斜自然北移,而这一办法却是一位意大利人1961年提出的,当时由于其原理过于简单和浅显,一直没有引起专家的重视。但此人后来到了墨西哥并用这一方法将出现倾斜的墨西哥大教堂“扶正”了。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约翰比兰教授在抽土纠偏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比兰教授说,比萨斜塔倾斜不止的关键在于,它的造基不是建在石头上,而是建在软土上。由于塔是向南倾斜,因此抽土纠偏主要是想通过向北侧地基打洞、抽出部分淤泥而进行人工沉降,从而扭转斜塔向南倾斜的角度。比兰为此设计出了一种特殊的钻管,它直径约20厘米,其中有个类似开酒瓶塞子的钻头,能够深入地下的同时抽出软土。在经过精确的设计和充分的准备后,比萨斜塔的抽土工程在2000年2月13日开始,41条抽土管深深地插入20米深的比萨斜塔的塔基下面,工程以每日抽土100公斤的速度进行;与此同时几条钢索环绕捆住斜塔的二层,向北拉住塔身,斜塔内的120台精密仪器从各个角度和高度严密监视斜塔的动静。 对险象环生比萨斜塔的拯救工程耗时12年,耗资550亿里拉,约合2500万美元,负责比萨斜塔拯救工程监督工作的意大利建筑专家皮耶尔弗朗切斯科帕奇尼说,目前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的距离比拯救前减少438厘米,已基本恢复到18世纪末的水平,足以确保它在300年内不会发生倒塌的危险。虽然斜塔向北回复了40多厘米,但比萨斜塔的偏斜之美依然不减当年。现代工程技术的力量,使得时光仿佛在斜塔身上实现了“倒流”。 提示:真理的检验标准NO15:有一个苹果掉到了天上对许多科学家来说,1906年的夏天是个不幸的季节。玻尔兹曼,奥地利物理学家,在气体运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