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石症患者护理体会.doc_第1页
中药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石症患者护理体会.doc_第2页
中药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石症患者护理体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与健康教育-习沙编辑-11100216 中药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石症患者护理体会 张金凤 (河北省滦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北 滦县 063700)【关键词】胆石症;辨证分型;中药疗法;护理【中图分类号】R575.620.53;R473.5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西方化和人口老龄化,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胆石症患者逐年增多。据报道目前我国成年人胆石症的发病率约10%,中年妇女甚至高达15%1。根据胆石症的临床表现,本病应属中医学胁痛、黄疸等范畴,辨证主要有3种证型,即肝胆湿热型、肝郁气滞型及热毒炽盛型,其中以肝胆湿热型多见2。2007-062010-06,本院普外科采用自拟陷胸三金汤(药物组成:法半夏20 g,瓜蒌15 g,黄连15 g,郁金15 g,鸡内金10 g,金钱草20 g,厚朴10 g,枳实10 g,白芍药30 g,甘草10 g)成功保守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石症196例,陷胸三金汤能有效改善胆汁中总胆汁酸、总胆固醇的含量及其比例,消除胆石形成因素,有效治疗和预防肝胆湿热型胆石症3,兹将对肝胆湿热型胆石症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196例均为本院普外科住院患者,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确诊为肝胆湿热型胆石症,排除结石直径1 cm、合并明显感染征象。男102例,女94例;年龄2082岁;合并胆囊炎患者32例。2 一般护理 仔细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如疼痛部位、性质、程度、伴发症状及诱发因素,观察有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症状。一般疼痛剧烈时应卧床休息,必要时禁食。向患者介绍禁食的重要性,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情志护理,安慰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指导其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生冷、辛辣、酒、海鲜、煎炸、油腻食物。3 辨证施护 中医辨证护理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肝胆湿热型胆石症患者常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或绞痛,痛引肩背,拒按或可触及包块,伴往来寒热,口苦口干,恶心呕吐,黄疸便秘,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本型多见于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梗阻、胆道感染等,治疗以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为原则。肝胆湿热型胆石症患者平素喜食辛辣、膏粱厚味、油炸食物,嗜酒,内生湿热,蕴结中焦肝胆,致使疏泄功能失常,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故面目全身皆黄;湿热交蒸,故发热;湿热之邪影响脾胃,故食少欲呕,厌恶油腻,湿热煎灼而成胆石。舌苔黄腻、脉弦数是湿热之象。肝胆湿热型胆石症患者除一般护理外,高热伴恶心患者暂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配合电针,取穴胆俞、日月、阳陵泉、足三里,均取右侧,发热者配大椎、曲池。胆俞配日月为俞募配穴法,电针强刺激可促进胆管收缩,调达胆腑之络脉,使胆络通畅。阳陵泉为胆腑之下和穴,点针刺激阳陵泉可进一步加强胆管收缩,清除胆囊内淤积之秽浊泥砂,阳陵泉并可和解少阳、疏解少阳之热邪功效。足三里为胃腑之下和穴,取之可降胃气,通畅腑气,使胆囊内排至肠腑之淤积尽快排出体外。取足三里又可降逆止呕。胆俞、日月、阳陵泉、足三里4穴相配伍即可清除胆囊淤积结石得排、胁痛可止5。在采用非手术治疗的同时,积极做好手术准备,非手术治疗无效,则尽早改为手术治疗。4 服用中药护理 正确服用中药 ,能充分发挥其药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4.1 明确服药时间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指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食而在夜”,故胆石症一般采用饭前30 min服药。4.2 适宜的服药温度 服药温度一般指中药汤剂的药液温度,有温服、热服、凉服之分。温服:将煎好的汤剂放温后服用 ,一般汤剂均宜温服。需注意的是,汤剂放冷后,要温服时应先将其加热至沸,使汤剂中沉淀的有效成分重新溶解,然后放温服用。此法适用于肝郁气滞或脾胃虚寒以及肝胆湿热而湿盛者。凉服: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适用于肝胆湿热型热盛者以及肝胆热毒者。热服:将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适用于理气、活血、化瘀、解表、补益之剂。4.3 正确的服药方法 呕吐患者在服药前先服少量姜汤,也可先嚼少许姜片或橘皮,预防呕吐,且汤药宜浓煎,少量频服;脾胃虚寒者可先服用适量姜汁后服药。4.4 服药护理 发药时注意严格查对制度,了解患者的服药目的,对畏服药者做好耐心解释工作,看护送服到口;加强服后的观察,密切注意患者脉象、血压及其他证侯,若发现心慌、气短、头晕或腹痛、腹泻等异常,应及时妥善处理;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硬固、油腻、辛辣食物及饮酒等,多吃水果和蔬菜;对于呕吐患者,注意其脉象、血压、神志,呕吐物的量、性质等并做记录,必要时遵医嘱以静脉滴注来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呕吐后应暂不进食或给予清淡素食,少食多餐。 4.5 服药期间注意饮食护理 急性发作期患者胆道梗阻,表现出黄疸时,应禁食,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和抗炎治疗。疼痛减轻时应食用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慢性期患者饮食选用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全日脂肪量限制在 2030 g(包括副食中的脂肪及烹调油,并将脂肪分散在各餐中,不可集中于一餐,避免造成脂肪过多,诱发胆绞痛、胆囊炎发作。胆管有阻塞时,患者可能伴有高热、黄疸,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300 mg。禁食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肝、肾、心、脑、鱼籽、动物脂肪等。蛋白质摄入量1 g/ kg,全日5070 g。过多的蛋白质会刺激胆汁分泌,亦可引起胆囊收缩加剧疼痛。饮食中注意供给碳水化合物,因为碳水化合物是热量的主要来源,易消化,利用率高。但对肥胖有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主要食品及点心可适当限制,以利于减轻体质量,患者可少量多餐。注意补充含维生素 A、B、C 丰富的食物,忌用溜、炸、爆等方法烹调。辣椒、胡椒、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也必须忌用。注意某些药物与食物之间易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因此还需忌口。如甘草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黄连忌猪肉、厚朴忌豆等。5 小结 肝胆湿热型胆石症为临床常见疾病,手术创伤大,很多病人不愿接受。中药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石症有其独到的效果,但存在口感差、注意事项多、不易坚持的缺点,如患者缺乏耐心、注意不当,可使临床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做好患者的临床指导工作,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加强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中药,能充分发挥其药效,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总之,耐心、周到、细致的临床护理对肝胆湿热型胆石症病人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1 蔡宗利,刘志江,耿读海,等.陷胸三金汤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石症5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9):1319.2 陈永辉,刘志江,蔡宗利,等. 陷胸三金汤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30例疗效观察 J.河北中医,2010,32(3):353-354.3 陈永辉,刘志江,蔡宗利,等. 陷胸三金汤对胆结石患者胆汁中总胆汁酸及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J.河北中医,2009,31(10):1456-1457.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