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水和谐论_从理念到理论体系_左其亭.pdf_第1页
人水和谐论_从理念到理论体系_左其亭.pdf_第2页
人水和谐论_从理念到理论体系_左其亭.pdf_第3页
人水和谐论_从理念到理论体系_左其亭.pdf_第4页
人水和谐论_从理念到理论体系_左其亭.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水电技术 第 40卷 2009年第 8期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H y d r o p o w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V o l 40 N o 8 人水和谐论 从理念到理论体系 左 其 亭 郑州大学 水科学研究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 首先简要介绍了人水和谐的概念以及人水和谐治水思想的形成过程 随后从辩证唯物主义哲 学思想出发 阐述了人水和谐论的主要理念 认为 人水和谐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具体体 现 是人们认识人水关系 解决人水矛盾的根本理论方法 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构建了人水和谐论 的理论体系框架 并介绍其关键理论点 主要包括人水和谐 H D H 准则 H D H三准则四层次 指标体系 人水和谐度评价方法 包括五节点隶属函数描述方法 S M I P 评价方法 基于人水和谐 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人水和谐博弈理论研究 为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人水和谐论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人水和谐 人水和谐论 理念 理论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 X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0 0860 2009 08 0025 06 H um a n w a t e r h a r m o n yt h e o r y f r o m i d e at o t h e o r ys y s t e m Z U OQ i t i n g C e n t e r f o r Wa t e r S c i e n c eR e s e a r c h Z h e n g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Z h e n g z h o u 450001 He n a n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c r e a t i o np r o c e s so f t h ec o n c e p t o f h u m a n w a t e r h a r m o n ya n dt h ew a t e r c o n t r o l i d e ao f h u m a n w a t e r h a r mo n y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h e r e i na t f i r s t a n dt h e nt h e ma i ni d e a s o f t h e h u m a n w a t e r h a r m o n y t h e o r y a r ee x p a t i a t e df r o mt h e v i e w p o i n t o f d i a l e c t i c a l ma t e r i a l i s m T h ef r a me w o r ko f t h es y s t e mf o r t h eh u m a n w a t e r h a r mo n yt h e o r yi s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l ya n dq u a l i t a t i v e l y c o n s t r u c t e d a n dt h e k e y p o i n t s o f t h e t h e o r y a r ed e s c r i b e d w h i c hm a i n l yc o n s i s t s o f H D Hc r i t e r i a H D Ht h r e e c r i t e r i aa n df o u r l e v e l i n d e xs y s t e mf o r t h eh u m a n w a t e rh a r m o n ya sw e l l a st h er e l e v a n tm e t h o d sf o r e s t i ma t i o no nh u ma n w a t e rh a r m o n yd e g r e e B a s e do nt h eo p t i m a l a l l o c a t i o n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f o r h u m a n w a t e r h a r mo n y t h es t u d y o nt h eh u m a n w a t e r h a r mo n yg a m et h e o r y c a np r o v i d eab e t t e r b a s i s f o r t h ef u r t h e r u t i l i z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t h e o r yo f h u m a n w a t e r h a r mo n y Ke yw o r d s h u m a n w a t e r h a r mo n y h u ma n w a t e rh a r m o n yt h e o r y i d e a t h e o r ys y s t e m d i a l e c t i c a l ma t e r i a l i s m 收稿日期 2009 05 3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0679075 作者简介 左其亭 1967 男 河南固始人 教授 博士 博士生 导师 1 引 言 人水关系可以简单地理解为 人文系统 与 水系 统 之间的关系 人水关系十分复杂 人类对人水关 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从人水关系的变化过程来 看 人类主宰自然是不可能的 而被迫与自然和谐相 处 这正是由于自然界伟大力量反扑的结果 正如恩 格斯所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 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 复 1 因此 人 和 水 之间的关系不是主宰和被 主宰的关系 应该是和谐共处 特别是 随着经济社 会的发展 人水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于自 然界的水资源量是有限的 水体的纳污能力也是有限 的 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 对环境的改 造甚至破坏在不断加深 很可能引起水系统的破坏 导致 不健康的水循环 和 恶化的生态系统 为了保 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撑系统 就需要协调人水关 系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 也就是基于这一形势 人 水和谐 逐步成为现代治水 开发利用水的主导思想 尽管 人水和谐 概念一提出就得到大多数人的 认可 但是人水和谐的概念尚未统一 主导思想和理 25 DOI 1 0 1 39 28 j cn ki wrah e 20 09 08 0 06 左其亭 人水和谐论 从理念到理论体系 水利水电技术 第 40卷 2009年第 8期 念有待完善 量化研究方法有待发展 理论体系有待 完善和进一步应用推广 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在前期 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 人水和谐论 的理念 及理论体系 分别探讨人水和谐论的主要理念 理论 体系框架 关键问题等内容 2 人水和谐概念及其治水思想的形成过程 人 是社会的主体 水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自然资源 和谐 是和睦协调 之意 不同时期不同文献中 对 人水和谐 的涵义 有不同的认识和侧重点 至今没有统一的概念 本文 作者曾给出定义 人水和谐是指 人文系统与水系统 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状态 即在不断改善水系统自我 维持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 使水资源能为人类生存和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和保障 2 3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人水关系经历着不 断的变化 在古代 由于人类生产力水平较低 人类 只能顺从自然 多数在河流取用水方便的地区生活 人水关系还算大体和谐 这是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 这个时期人类对洪水的规律并无认识 洪水肆虐人 类 人类束手无策 只好避之 4 到了工业革命以后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 高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受 人定胜天 思想观念的主导 人类开始征服自然 以自然的主人 自居 为了满足人类对水的需要 人类加大了水资源 开发利用的力度 结果虽然使得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同时 由于人类对自然 界的肆意污染和破坏 最终也遭到了来自自然的报 复 引发各种水问题 人水冲突日益尖锐 影响到了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 面对这些危机 现代人类社会开始反思自己的发 展历程和行为 迫使人类重新看待水资源的价值和内 容 重新认识人水关系 强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强调人水和谐相处 1999年 11月 16日 时任水利 部部长的汪恕诚先生在中国水利报社通讯报道工作会 议上谈到人们对水的九个方面认识的转变时 第一次 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 2004年我国将 中国水 周 活动的宣传主题确定为 人水和谐 在此以后 学术界开始积极讨论这一论题 仅从 中国学术期刊 全文数据库 中搜索 2004年到 2008年 就有 494 篇文章涉及 人水和谐 一词 在最近几年的探讨和 实践中 已经逐步形成了构建人水和谐关系的思想 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人水和谐思想逐步成为我国治 水 开发利用水的主导思想 3 人水和谐论的理念 3 1 人水和谐论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 是 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出 发 来考察作为这一关系的客体的自然界 作为这一 关系中的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以及作为这一 关系的中介的科学与技术 便构成了自然辩证法的三 部分研究对象 6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 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它旨 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界的 关系 作出唯物的 辩证的说明 6 辩证唯物主义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 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它旨在 揭示科学技术研究是如何按照自然界和人类认识的客 观规律辩证地进行的 6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 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它旨在从人 和自然界的关系来研究人的科学技术认识和实践活动 1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特别关注人和自然 界的唯物辩证关系 认为人和自然协调发展是必要 的 可能的 马克思早就指出 人靠自然界生活 这就是说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 交往的 人的身体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与 自然界相联系 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因 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7 这段话非常明确地 暗 示了人与自 然的整体性 乃是人类 存在的基 本因 素 8 因此 我们对自然规律的任何蔑视或忽略 对人和自然的协调的任何一种破坏 其结果都不可避 免地要祸及于自身 6 2 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人与自 然之间的物质 能量和信息交换 应该由人来调 节 因为 在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 人是主 体 在人 和自 然构 成的 调控 系统 中 人 是控 制 者 6 人和自然关系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常常就 是由于人这个调控者在观念上的错误所造成的 比 如 人类为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盲目地 无节 制地向自然界索取 片面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忽视自 然生产力 单纯追求短期行为的效果而不顾可能造成 的长远影响 等等 6 因此 必须要树立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观念 如果没有这种观念上的进步 即使 人类在实践上继续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也不会使其 26 左其亭 人水和谐论 从理念到理论体系 水利水电技术 第 40卷 2009年第 8期 朝着协调人和自然的目标上去努力 相反地还会加剧 环境恶化的趋势 6 3 调整好社会关系 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 是 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 人的社会关系不协调 必然会 阻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虽然我们强调人和自然的 矛盾是由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引起的 但是人并非是 单个的自然的人 而是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人 人的 一切需求也都是社会的需求 只有在使社会不断进步 的道路上 才能真正找到实际解决人和自然协调发展 的钥匙 6 人水和谐论 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关于 人 与自然协调发展 论断的具体体现 蕴含着重要的辩 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首先 我们应该认识到 人水 和谐是处理人与水关系的必由之路 共同维系人水和 谐是支撑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具 体体现 其次 要逐步树立人水和谐相处的观念 人类到 底应怎样与水相处 人类在历经了无数次的进退和悲 喜之后 全世界不同肤色 不同语言 不同民族 不 同信仰 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们 面对水的威胁 暂且 搁置一切政治成见而达成共识 在 1993年第 47届联 合国大会上 将每年的 3月 22日定为 世界水日 世界各国在同一天举行相关活动 广泛宣传水的重要 性 呼唤公众关心水 爱惜水和保护水 我国将每年 的 3月 22日至 28日定为 中国水周 2004年 中国 水周 的主题为 人水和谐 构建人水和谐关系的呼 声越来越大 2 4 只有人人都能认识到人水和谐相处 的重要性 才能唤醒公众爱惜水 保护水 节约水 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障人水 和谐相处 再次 人类应主动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 合理分 配水资源 共同承担保护水资源的责任 水资源可以 为人类发展提供资源利用保障 但由于水资源量是有 限的 水环境纳污能力也是有限的 但人类用水是多 用途 用水量是不断增加的 如何避免水资源供给有 限性与人类需求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 只有人类主动 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水资源的利用 要实现这一目 标 人类必须主动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 合理分配水 资源 这是实现人水和谐的基础 3 2 人水和谐论的主要理念 根据以上分析和对目前人们对人水和谐的理解 总结人水和谐论的主要理念如下 1 人水和谐论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 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 干旱缺水 水土流失和水 污染等水问题 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协调的状 态 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 久远的支撑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本保障 3 4 2 人水和谐论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认为人和水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和水必须协调发 展 在自然这个统一体中 人依赖于水 又具备改造 水的能力 水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支撑 同时通过各种 灾害限制人类活动 因此 人类必须限制和规范自己 的行为 尊重水的运动规律和自然属性 确保人与水 和谐相处 3 人水和谐论 重视人水和谐思想观念的宣传 与普及 只有公众认识到水资源的稀缺性 不可替代 性 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才能主动去节水 保护 水 朝着人水和谐的目标上努力 这是实现水资源可 持续利用 保障人水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 4 人水和谐论认为 人水关系的调整特别是人 水矛盾的解决主要通过调整人类的行为来实现 需要 调整好社会关系 合理分配不同地区 不同部门 不 同用户的用水量和排污量 既共享水资源又共同承担 保护水资源的责任 5 人水和谐论认为 人水和谐目标应包含三方 面内容 水系统自身的健康得到不断改善 人文 系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水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 保障 人类主动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水系统健康 协 调人水关系 6 人水和谐论认为 对人与水关系的研究不能 就水论水 就人论人 必须将人和水纳入各自的系统 人文系统与水系统 或人水大系统中进行研究 7 人水和谐论认为 在观念上 要牢固树立人 水和谐相处的思想 在思路上 要从单纯的就水论 水 就水治水向追求人文系统的发展与水系统的健康 相结合的转变 在行为上 要正确处理水资源保护与 开发之间的关系 4 4 人水和谐论的理论体系框架 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 根据作者最近几年的研 究 总结出人水和谐论的理论体系 见图 1 在辩证 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下 发展人水和谐论 为了 更好的把人水和谐论应用于实际 需要从定性和定量 两方面入手来研究和应用 定性研究和应用主要侧重 在人水和谐论理念的创新和应用 定量研究和应用主 要集中在人水和谐评估 水资源分配 人水关系协 调 两方面相互联系 相互支持 共同推动人水和谐 27 左其亭 人水和谐论 从理念到理论体系 水利水电技术 第 40卷 2009年第 8期 论发展 以指导治水实践 实现人水和谐 图 1 人水和谐论理论体系框架 5 人水和谐论的关键理论点 5 1 人水和谐准则和指标体系 1 准则 从量化的角度看 判断人水和谐有三个基本准 则 3 健康 H e a lt h i n e s s 主要是从水系统的角度 考虑 健康是指 水资源系统特别是河流系统生态功 能没有受到损坏 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和更新能力以 及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发展 D e v e l o p m e n t 主要 是从人文系统的角度考虑 发展是指 经济社会的发 展在不破坏地球上生命支撑系统的范围内进行 实现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协调 H a r m o n y 主要 是从人文系统和水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考虑 协 调是指 人文系统与水系统关系处于协调发展的状 态 即水系统必须为人类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 支撑和安全保障 人类在发展中不断为水系统健康提 供保障 并不断采取主动改善措施 人水关系进入不 断改善的良性循环状态 把由健康 H e a l t h i n e s s 发展 D e v e l o p m e n t 协调 H a r m o n y 构成的人水和谐 准则 称为 H D H 准则 2 指标体系 以提出的准则为基本框架 建立以目标层 准则 层 分类层及指标层四个层次构成的指标体系 3 目标层 人水和谐度是用来综合反映人文系统与水 系统相互协调和发展的程度 用人水和谐度来表达人 水和谐的总体程度 准则层 通过前文介绍的健 康 发展和协调三大准则 分别从水系统 人文系统 以及水系统与人文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的角度来衡 量人水系统的健康度 发展度和协调度 分类层 每个准则又包含不同类型和方面的指标 指标层 是具体的指标 每个分类层由多个具体指标构成 按照人水和谐准则 将人水和谐程度计算指标分 为健康 水系统 发展 人文系统 协调 人文系统 与水系统相互作用 三大类指标 构成人水和谐指标 体系 称为 H D H 三准则四层次指标体系 5 2 人水和谐程度评价 1 人水和谐度 H W H D 用 人水和谐度 指标来度量人文系统与水系统 的和谐程度 即 H u m a n w a t e r H a r m o n yD e g r e e 简称 H W H D 人水和谐度由健康度 简称 H E D 发展度 简称 D E D 协调度 简称 H A D 构成 取值范围为 0 1 4 2 单指标评价 五节点隶属函数描述方法 在指标体系中 每个指标均可表征单指标的人水 和谐度 称 S H Di 取值范围为 0 1 为了量化描 述单指标的人水和谐度 作以下假定 各指标均存在 5个代表性数值 即最差值 较差值 及格值 较优 值和最优值 取最差值或比最差值更差时该指标的和 谐度为 0 取较差值时该指标的和谐度为 0 3 取及 格值时该指标的和谐度为 0 6 取较优值时该指标的 和谐度为 0 8 取最优值或比最优值更优时该指标的 和谐度为 1 设 a b c d e 分别为某指标的最差 值 较差值 及格值 较优值和最优值 利用 5个特 征点 a 0 b 0 3 c 0 6 d 0 8 和 e 1 以及上面的假定 可以得到某指标和谐度的 分段线性变化曲线以及表达式 4 通过分段线性函 数就可以计算某个单指标 i 表征的和谐度 S H Di S H Di 0 1 因为这个分段线性函数是由确定的五个节点所得 到的隶属函数 所以把该方法称为 五节点隶属函数 描述方法 3 综合评价 单指标量化 多指标综合 多 准则集成 S M I P 评价方法 上文介绍了单指标评价方法 而反映健康 发 展 协调的指标很多 需要针对健康 发展 协调三 大类指标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分别计算健康 度 H E D 发展度 D E D 协调度 H A D 根据单 一指标和谐度 S H Di 可以按照权重加权计算 即 n i 1 w i S H Di 0 1 wi为权重 也可采用指数 权重加权计算 即 n i 1S H D i i 0 1 i为指数权重 按照人水和谐三个准则 采用多准则集成方法 把健康 发展 协调三准则综合起来表征人水和谐程 28 左其亭 人水和谐论 从理念到理论体系 水利水电技术 第 40卷 2009年第 8期 度 人水和谐度 H W H D 计算公式如下 4 H W H D H E D 1 D E D 2 H A D 3 式中 1 2 3分别是给定的健康度 H E D 发展 度 D E D 协调度 H A D 的指数权重 H W H D 为人水和 谐度 H W H D 0 1 H W H D 越大 认为人水和谐 程度越高 只有当健康度 发展度 协调度都比较大 时 H W H D 才有可能较大 因此 人水和谐度 H W H D 计算式比较科学地定量表达了人水和谐关系和程度 把以上基于 单指标量化 多指标综合 多准则 集成 的评价方法简称为 S M I P 方法 4 5 3 基于人水和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运用系统工程理论 将区域或 流域水资源在各子区 各用水部门间进行最优化分 配 也就是要建立一个有目标函数 有约束的优化模 型 水资源配置优化模型 同一般优化模型一样 应 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组成 一般形式如下 Z m a x F X G X 0 X 0 式中 X 为决策向量 F X 为综合效益函数 G X 为约束条件集 基于人水和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就是以人水和 谐为目标 要求人水和谐度 H W H D值达最大 即 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 使其总人水和谐度达到最大 即目标函数值 H W H D最大 即 M a x H W H D 此 外 在目标函数中 除了常规的约束条件外 还增加 考虑人水和谐准则的约束 包括 1 健康准则约 束 要求水资源系统的生态功能没有受到损坏 具有 较强的自我修复和更新能力 以及一定的抗干扰能 力 在定量上 要求健康度达到某一最低水平 设为 H E D0 即 H E D H E D0 2 发展准则约束 要求高 效利用享有的资源 支撑社会发展的规模 经济发展 的程度 在定量上 要求发展度达到某一最低水平 设为 D E D0 即 D E D D E D0 3 协调准则约束 要求水系统必须为人类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支 撑和安全保障 人类在发展中不断为水系统健康提供 保障 并不断采取主动改善的措施 在定量上 要求 协调度达到某一最低水平 设为 H A D0 即 H A D H A D0 5 4 人水和谐博弈理论研究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 G a m e s T h e o r y 是研究 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理论和方法 它既是现代 数学的一个新分支 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在 水资源研究中已被广泛用于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权分 配 水市场及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在传统的博弈论研 究中 博弈被严格定义为完全理性的个人或群体的行 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情形 而实际上 随着博弈论 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将博弈的参与者局限于人类社 会这样一个有理性认知的群体 这一认识已经影响到 了博弈论应用的发展 实际上 自然界也有自己的发 展 运行的客观规律 亦反过来对人类活动产生影 响 我们也可以将其看成是一个 理性 的决策主体 基于这一认识 笔者和合作者将博弈论引入到人水和 谐研究当中 通过人水和谐的博弈辨识 博弈评估 博弈管理 建立一套人水和谐的博弈理论研究体 系 9 10 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水资源管理实践 可以 有效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对促进人水和谐 理论研究及水资源管理应用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水和谐博弈理论研究的主要思路是 以人水系 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前期研究成果及已有的社 会 经济 水资源 生态环境等资料为基础 以博弈 论为主要研究方法 拓广博弈论概念 研究领域和研 究方法 结合多学科交叉 多方法并用 构建人水和 谐的博弈论研究体系 满足人水和谐定量评价 人水 和谐调控措施制定 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需要 主要研 究内容包括 博弈概念 博弈辨识 博弈评估 博弈 管理四个部分 9 1 人水和谐的博弈概念及内涵研究 从博弈论 的角度出发 对人水和谐的研究对象 人文系统和 水系统之间的博弈本质进行研究分析 人水之间是否 存在博弈关系 水是否也是具有 理性 的参与者 可以与人一样参与博弈过程 与其他人水和谐量化理 论相比 博弈论的优点在什么地方 用其来分析人水 和谐是否可行 2 人水和谐的博弈辨识 对人文系统和水系统 直接的博弈关系 建立博弈辨识模型 一方面确定在 人水博弈的过程中 人 和 水 博弈双方的主导地位 变化趋势及调控方向 另一方面具体分析影响人水和 谐的主要因素 3 人水和谐的博弈评估 对人水博弈状态进行 评估 分析不同人水博弈状态的和谐程度 其关键 是 要提出一套评估指标 标准和计算方法 参照博 弈均衡理论 提出动态的人水博弈均衡计算方法 拓 展现有的人水和谐量化理论 在对人水和谐度评价的 同时考虑人水博弈均衡 量化分析人水博弈均衡与人 水和谐间的关系 4 人水和谐博弈管理 在对人水和谐系统中影 29 左其亭 人水和谐论 从理念到理论体系 水利水电技术 第 40卷 2009年第 8期 响系统和谐程度的因素辨识的基础上 发现使得系统 不和谐主要因素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改变制定不同的 提高系统和谐程度的方案 优选出最佳方案 实现系 统的优化 提高人水和谐程度 其关键是 要建立人 水和谐的博弈优化模型 同时需要实现从非合作博弈 转向合作博弈 综合考虑整体效益 6 结 语 本文在笔者前期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辩证 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出发 首次提出人水和谐论的概 念 并分析其主要理念 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构建了 人水和谐论的理论体系框架 并介绍其关键理论点 为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人水和谐论奠定基础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1 人水和谐论是辩证唯物 主义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是人们认识人水关系 解 决人水矛盾的根本理论方法 2 人水和谐论的理论 体系 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两方面相互联系 相互支持 共同推动人水和谐论发展 3 坚持人水 和谐论的观念 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保障人水 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 关于人水和谐论及其应用研究内容 笔者一直在 努力开展并取得一些进展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些已 经发表出来 有些将会陆续发表 也期盼更多的学者 参与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卷 M 北京 人 民出版社 1995 383 2 左其亭 高丹盈 人水和谐量化理论及应用研究框架 A 高 丹盈 左其亭 人水和谐理论与实践 C 北京 中国水利水 电出版社 2006 1 5 3 左其亭 张 云 林 平 人水和谐评价指标及量化方法研究 J 水利学报 2008 39 4 440 447 4 左其亭 张 云 人水和谐量化研究方法及应用 M 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