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0 页 共 10 页 云南师范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从心经看张爱玲的恋父情结 姓 名: 赵 强 学 号: 20110214 层 次: 专 升 本 专 业:2011级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 刘 欣 二0一二年十月 目 录摘要. .3关键词3一、解读作品心经 4(一)心经的写作背景. 4(二)心经的内容.4二、张爱玲恋父情结的表现5(一)在作品心经中的表现.6(二)在生活中的表现.10三、构成张爱玲恋父情结的主要原因.15(一)家庭背景. 15(二)性格孤僻、与外界接触较少. 17参考文献.19 从心经中看张爱玲的恋父情结云南师范大学 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赵强 【摘 要】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伊赖克辍情结理论对心经进行了解读式的分析,探讨了受困于伊赖克辍情结中男女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并进一步分析影响了张爱玲一生的恋父情结及其形成恋父情结的原因。【关键词】心经 张爱玲 恋父情结 表现 成因作为一部堪称 “心经”的小说,就在于它揭出了人所未察的“恋父情结”的存在,同时也表现了对于生命的觉悟才拥有对于生命最大的宽容这样一种独特的生命现象。它让人们认识到,心灵的宽度与高度来自于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一、解读作品心经(一)心经的写作背景 1943年7月,张爱玲在万象上发表了心经。这一年她仅仅23岁。心经后来收入她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传奇中。这部集子,使得她一夜之间成为中国文坛上灼灼生辉的明星。心经是继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后发表的第三篇小说。与前两部相比心经平淡了许多。如果说前两部是象色彩浓烈的西洋画,那心经就是浓墨淡彩的中国山水画了,虽淡却意境深远。张爱玲擅用的以背景烘托人物的手法,在这篇文章里也用的很少。可是,在这篇小说中,她的关于心理的描写和暗示,足见她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她的文字功底了。(二)心经的内容这个故事内容多少有点惊世骇俗,但联系张爱玲的一贯行事作风,却又合情合理。整篇小说由十段或长或短的对话组成,情节跳跃但故事明晰,尤其是人物的动作和语言非常细腻地表现了心理活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正是张爱玲的一贯文风。小说可大致分为:一、小寒生日会上众人的谈话;二、众人道别后小寒和绫卿的对话;三、绫卿走后小寒和父亲许峰仪的对话;四、第二天小寒调侃龚海立的对话;五、小寒与父亲关于龚海立引起的对话;六、波兰和小寒的电话聊天;七、小寒和母亲的对话;八、小寒和海立关于绫卿的对话;九:小寒和父亲的对话以及母亲的几句插话;十、小寒和母亲的最后的对话。每次的对话都明示或暗示故事的发展,一步一步推动着这段父女畸恋走向灭亡。二、张爱玲恋父情结的表现心经是张爱玲创作高峰的一个短篇小说。研究者对这篇小说评价很少,他们似乎更愿意重复再三地从倾城之恋或金锁记中去发掘研究。究其原因,心经所揭示的主题触动了人类伦理的深层恐惧。这种恐惧令所有读过的人讳莫如深。这部创作于20世纪40年的作品竟让人们不敢言说长达半个多世纪。(一)在作品心经中的表现在心经中,读者还可以发现索弗克勒斯的奥狄浦斯王的许多情节。首先,如果说奥狄浦斯杀父娶母宣扬的是一种宿命论,以天神意志的无边无际与人力对厄运的斗争只不过如蚍蜉撼树的强烈对照。心经也强调了这方面的因素。小寒在生下来的时候,原本是要过继给三舅母,因为算命的人说这孩子克母亲,但许太太不舍得而留了下来。谁曾想所谓克母亲竟是这种克法。其次,奥狄浦斯在不知晓的情况下使杀父娶母成为事实,而心经中的小寒因为父亲的及时退出没有造成更进一步的悲剧。最后,奥狄浦斯在知道真相后,受到惩罚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小寒也认识到:“她犯了罪,她将她父母的爱慢吞吞地杀死了,一块一块割破了爱的凌迟”。奥狄浦斯最终背井离乡,流落异国。小寒也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从小说整体来看,没有丝毫猥亵或不洁之处。如果原先有憎恶的话,看明白之后,也只有哀矜。张爱玲曾说:“极端病态和极端觉悟的人究竟是不多,时代这么沉重,不是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这些年来,人们到底也这么生活了下来,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的。”心经中的男女主人公正是把握了这么一种分寸。心经中的女儿许小寒爱上了自己的父亲许峰仪,可以用她自己的话来解释“男人对于女人的怜悯,也许是近于爱。一个女人是绝对不会爱上一个她认为楚楚可怜的男人。女人对于男人的爱,总得带点崇拜性”。她对父亲的爱是带有崇拜性的爱,她与父亲的爱是相互的,并不是许小寒的“单恋”,他们一起嘲笑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他们的对话全然是恋人之间的情语。文中有一段心理描写,峰仪父女二人一个在屋内,一个在屋外,“隔着玻璃,峰仪的手按在小寒的胳膊上-象牙黄的圆圆的手臂,袍子是幻丽的花洋纱,朱漆似的红底子,上面印着青头白脸的孩子,无数的孩子在他的指头缝里蠕动,小寒-那可爱的大孩子,有着光泽的,象牙黄的肉体的大孩子,.峰仪猛地抽回他的手,仿佛给火烫了一下.” 许峰仪的意识流动起于视觉的无意识的移动,当袍子上印着的孩子由视觉进入大脑后,思绪猛地一跳,脱开具体的物象,由孩子想到小寒,由孩子在他指缝蠕动想到肉体,又回到小寒象牙黄的膀子,最后孩子、肉体,象牙黄统一到一起,许峰仪被自己对小寒的性幻想、被自己的乱伦意识所震惊,联想戛然而止。张爱玲对许峰仪的心理状况的描写入木三分。也是由此开始,许峰仪已经想挣脱自己对小寒的非正常的爱,只有这样,才能与爱与小寒决裂。小寒却不肯放弃,她带着轻亵与侮辱地叫了许峰仪一声“爸爸”,这在整篇小说中是唯一一次。这段是相当传神的一段,把父女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还有主人公矛盾挣扎的内心描写得相当到位。张爱玲的众多小说中表现得最大胆最露骨的恋父情结莫过于心经了。根据弗洛伊德的研究,恋父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每个女孩子在她童年的时候,在她少年的时候,对父亲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都有一种崇拜,每个女孩子,其实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恋父情结,但是大部分女孩子,在她成长的过程当中,她的恋父情结慢慢地会转移,她会成熟,她会投射到应该和她在一起的异性的身上,所以她往往是通过另外的一次异性的结合,来完成自己恋父情结的终结。而另一些无法淡化这种情结的人便会形成心理暗疾。弗洛伊德还指出,如果恋父情结对人的影响发展不利,人便可能一生都受其影响。而张爱玲便是这一类。她没有终结她的恋父情结,她以后不断地和别的异性结合,只是为了延续她的恋父情结。众所周知,张爱玲的作品都是利用她自己的前半生来涂抹和书写的。她的很多生活经历被用到了作品中。最典型的便是心经。里面的女孩子小寒就是爱上了自己的父亲,而张爱玲自己也说:女孩子有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去诱惑自己的父亲。在小说里面,小寒不断的诱惑自己的父亲,希望父亲能够大胆的接受她的爱。当父亲不能接受她的爱的时候,小寒就选择了毁灭。从这里面也可以感受到张爱玲自己的情感宣泄。(二)在生活中的表现张爱玲的恋父情结除了在作品中的表现外, 在生活中还表现在她失去父亲之后。也就是她的继母孙用蕃嫁到张家之后。这个时候的恋父情结主要表现在对继母的厌恶和针对上。她对继母的不满很好理解,就是因为她觉得家里出现了另外一个女人来瓜分她的父亲,她不愿意自己的父亲被夺走,也是典型的恋父表现。当然了,有人会说张爱玲对继母反感是因为继母对他们姐弟不好的原因。这是一方面,但是这里不得不说的是在张爱玲还没有接触到这个继母只是听说时,就已经对这个继母厌恶甚至是憎恨了。见过张爱玲照片的人都该知道,张爱玲本身就是一个苍白瘦弱的女孩子,其个性也是沉默的。经常有人用一句话来形容张爱玲:张爱玲不在。这是因为如果有人要拜访张爱玲,张爱玲的姑姑要是不在,没有办法替她挡驾的时候,张爱玲就会在自己的房间里说,“张爱玲不在”。就连她自己也说,“我成天是鬼鬼祟祟地躲着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她听到自己的父亲要再娶的消息时内心却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居然会想把继母从阳台上推下去。由此可以知道她的恋父情结这时候已经很夸张和极端了。 也有人可能会说,张爱玲曾因为对继母不敬被父亲关押,逃出去之后便与父亲决裂,她对父亲只有恨又怎会恋?如果她依恋父亲又怎会与之决裂?众所周知,在张爱玲四岁时,她的母亲离家出走了。而张爱玲对于母亲的离开不是想念,而是怨恨。因为她觉得母亲其实是在抛弃她了。但是,母亲走了之后,很快张爱玲找到了自己的一份非常舒服的生活。她渐渐发现跟父亲在一起也是很好的。因为张爱玲从小就表现的勤奋好学,所以父亲非常喜欢她,出门玩乐的时候也会带着她,甚至去妓院也会带她去。父亲对张爱玲也是极好的,会给她念诗,然后教她读书。还给她幼稚的作文眉批、总批,而且还把她幼稚的作文装订成册。由此可见,父女俩是一同度过过美好时光的,而且在失去母爱的年幼的张爱玲,这份爱尤其的重要。而且这些细节在张爱玲老年的时候她还很清楚的记得。当她翻看旧书看到父亲英文体的字迹时就曾形容,“有一种春日迟迟的感觉。很重,很温暖。”她的文章里都有提到这些。很重,很温暖,说明在张爱玲的内心深处,童年那段美好的时光一直存在,父亲给予的那份温暖和爱,她从未忘记甚至一直渴望。至于为什么要与之决裂?这又要归咎到继母身上,是继母的加入瓜分了父亲的爱。张爱玲一直是蛮硬倔强的人。她的这种并不言语的倔强更让她的继母感到焦灼和焦虑,所以她的继母当时也是非常本能的“唰”的一下,就是一个耳光。这一打张爱玲的傲气也上来了,所以也是本能的想要还继母一耳光,但被两个老妈子赶来拉住了。但她要打的动机是明显的。可以想象,如果不是阻拦及时,张爱玲的那一巴掌已经打在继母的脸上了。直到现在我们都认为,大人打小孩是天经地义的,小孩打大人是说不过去的。而张爱玲既然会很本能的就想回打继母一耳光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她一直都很恨她。就因为继母抢走了她的父亲。而那孙用蕃也不是好惹的人,当下就哭着尖叫着跑上楼告诉张爱玲的父亲说“她打我,她打我了”。于是张爱玲的父亲很生气,狠狠打了她。平时即使她跟继母闹别扭也在暗地里帮她的父亲这次却打了她。这让张爱玲感到气愤而且绝望。所以表现过激,吵着要找警察。也因为她的这一举动使得她被父亲关押起来了。被父亲关起来,张爱玲用了很多的文字来表示自己心中的委屈,表达失去父亲的哀怨,用她的话说就是自己舔自己的伤口。对于这样一个骨子里本就倔强的女人,怎能忍受这一切?所以逃离了父亲的家之后,可以说她是不得不与父亲决裂了。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张爱玲的恋父情结已经成为她的一个死结。张爱玲的恋父情结也同样地表现在她的择偶上,在张爱玲23岁的时候,胡兰成38岁,非常的符合只和中年男子成熟男子交往的这样一个有恋父情结的女性特征。她主动向胡兰成表示爱意。即便后来胡兰成背叛了她,她也依然执著地追求这份感情,坚持地维护那段脆弱的情感。 遇到赖雅的那一年她36岁,而赖雅已是60多岁了,爱上赖雅也是她主动的。赖雅是一个乐观幽默,学识渊博,很有爱心的一个老头。张爱玲连夜冒雨坐火车,赶到小镇上向赖雅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虽然此后她一直在贫困中照顾生病的赖雅,但这份感情却是她一辈子永恒的精神支柱。 张爱玲和胡兰成从认识到结婚用了八个月,而她和赖雅从认识到结婚是半年。这两桩婚姻当中主动的都是张爱玲,所以张爱玲的恋父情结既造就了她那诡异经典的小说,也造就了她悲凉凄惨的人生。正如前文所说的,恋父情结慢慢地会转移,会成熟,会投射到应该在一起的异性的身上,所以往往是通过另外的一次异性的结合,来完成恋父情结的终结。但是有一些无法淡化这种情结的人便会形成心理暗疾,张爱玲正是如此。对于很多女人来说是通过异性的转移来颠覆自己的恋父情结,但张爱玲却是在延续。三、构成张爱玲恋父情结的主要原因(一)、要了解张爱玲的恋父情结的成因,家庭背景是一个重要原因。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是一个富有艺术修养的女性,父亲张志沂是李鸿章的外孙,是有名的旧官宦家的阔少爷,可以说张爱玲的父母称得上是旧时代和新时代的代表,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父母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也给张爱玲的性格带来巨大影响。 从关于他们家的背景中,我们了解到张爱玲的父亲是没有工作的,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贵族子弟。所以他的时间也是很多的。闲来无事就带着张爱玲去咖啡馆,夜总会。可以说他的所有生活都是不避讳张爱玲的。张爱玲就是他父亲生活的见证者。可以说有她父亲的时候,就一定是有张爱玲的。张爱玲也便有了跟她父亲相依为命的感觉。所以即使张爱玲没有了母亲,但是她非常的喜欢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因为张爱玲觉得她被母亲抛弃了,所以她更是看重珍惜和剩下的唯一的亲人父亲之间的感情。在和父亲一起生活的日子里,父亲成为她的所有爱的寄托,成为她生命的一大支柱。而当张爱玲的父母离婚之后,她对父亲的依赖更是加重了。在这个时候,即使张爱玲没有了母亲,她也并未觉得生活很难过。然而,她内心的这种父亲代替母亲的这种平衡却因继母孙用蕃的到来而被打破。继母的到来不但没有缓和张爱玲的恋父情结,反而使得她对父亲的依赖更加加深。对于张爱玲,她的母亲一心想将她培养成一个淑女,但她在家里孤独惯了,对于骤然要在窘境中学做人,而且是学淑女,感到非常困难。因此,她和母亲之间也产生了隔阂,母亲近在咫尺,母爱却遥遥不可及。人世间最亲的母女之情都有种陌生感,可想而知她内心是多么的孤独,是多想回到从前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因此,对父爱越发渴望。 (二)、造成张爱玲恋父的原因之二是性格孤僻与外界接触较少。孤傲清高的张爱玲平时很少与人来往。二十出头就已是名噪一时的她依然躲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有很多人形容张爱玲就是“张爱玲不在”,许许多多慕名的拜访者都被这句话而拒之门外。张爱玲就是张爱玲,她生活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似乎与她笔下的喧哗城市格格不入,连外界都很少接触的她与异性的交往更是少之又少。恐怕父亲是她生活的全部情感寄托,虽然张爱玲在别人眼中是骄傲的,但只要是人就有脆弱的时候,更何况是一个缺乏父爱和母爱的女子。所以外表坚强孤傲的她,内心其实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怀,特别想找个人依靠,尤其是那种成熟稳重的中年男人。 幼年的诸多苦难,使张爱玲过早地看透了人世的悲欢离合,养成了坚强、孤高的秉性。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视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目标。”通过对她性格的分析,可以发现,张爱玲的性格由三种特质构成,即:敏感早熟;沉静孤僻;悲观冷漠。这种性格影响了其创作风格“强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时供应合同范本
- 企业修路合同范本
- 2025年衡水驾驶员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中介交易服务合同范本
- 会展项目服务合同范例
- 2025年昆明道路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官方题下载
- 修车配件合同范本
- 出租合同范本版
- 农村水源地租赁合同范本
- 与演员合作合同范本
- 202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人职业技能标准
- 2025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 假性动脉瘤护理
- 2024-2030年中国留学服务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装置技术规格书
- 2024年体育竞技:运动员与俱乐部保密协议
- 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
- 初中作文课件教学课件
- 军队文职(会计学)考试(重点)题库200题(含答案解析)
- 小儿急性喉炎护理查房
- 亚专科护理建设思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