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浅论祥林嫂的悲剧成因 文学院 076 19号 陈水玲【摘要】 祝福是鲁迅先生写于1924年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鲁迅结合他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背景刻画出了祥林嫂这一个典型人物形象;本文将通过迷信的控制、传统的束缚、抗争的无力三个方面解读主人翁祥林嫂的形象及其深刻意义,文中鲁迅通过刻画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主义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残酷本质,对封建礼教的”吃人的本质“提出了控诉,同情怜悯受封建制度迫害的人们的同时熔铸了作者的愤怒和不平。【关键词】 祝福 祥林嫂 迷信 传统 抗争 在文章关于女人一文中,鲁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了各样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在同封建主义顽强斗争时,始终关注着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写了许多封建社会妇女悲惨命运的作品,在小说明天、祝福、离婚中,他以深沉的笔触,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爱姑等一系列的典型女性形象,具体通过描写她们在生活中受封建思想与迷信的毒害,精神重压的沉重,思想上的传统保守,灵魂深处被严重的奴化和扭曲等方面,完整的刻录这些处于社会最低层得妇女的悲惨经历,深刻地展现了她们在封建制度下被残忍虐杀的全过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并且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在对她们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怜悯的同时也熔铸着作者的激愤与不平。 祝福中的祥林嫂,作为一名最普通的劳动妇女,却具有着最典型的封建宗教制度下社会最底层的女性形象,下面让我们走进祥林嫂的世界,寻找旧时代的精神枷锁! 迷信的控制祥林嫂貌似自杀,其实的刽子手很多,最先揪出来的应该就是“封建迷信”。首先小说取名为什么叫“祝福”,又有何寓意呢?1“祝福”本是一种迷信习俗,鲁迅的祝福描述的是新年前的祝冬福的,借冬福向鬼神祈求新的一年的收成或是顺利,将种种追求幸福的合理愿望包裹在了各种散发着浓厚的迷信色彩的活动中,由此营造了全文的迷信氛围,说明鲁镇迷信思想的根深蒂固的整个大环境;其次鲁四家三次祝福的迷信活动营造的迷信的典型环境,以及鲁四老爷,柳妈,祥林嫂的婆婆等一系列人物的封建宗教迷信的指引下的行为活动也为祥林嫂这一典型人物的的迷信色彩增添了一笔,而加之其身上最令人深思的是祥林嫂自身在封建迷信的影响下所承担的精神枷锁成为了其受迷信思想控制的根源所在。“祝福”本身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因此在祝福活动中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理学观念被赋予的淋漓尽致。文章题目取名为祝福,这种特定的环境铺垫,为鲁镇、鲁四叔、祥林嫂等人为何如此相信迷信奠定了大的背景,推动了文章整体迷信活动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与感染力;其次迷信作为封建文化的一部分,笼罩着当时的封建旧社会,尤其是农村,封建迷信鬼神说泛滥,在“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2,以表达鲁镇人们对幸福生活愿望,而将这些愿望的实现寄予对神的祈求,相信鬼神的力量能够给他们带来美好生活。 在”祝福“大典这样弥漫着浓厚迷信神权思想的笼罩下,鲁四叔作为封建宗法的执行者,是封建迷信思想的被动者, 却又担任着主动者的形象,当祥林嫂刚进鲁家门时,鲁四叔见到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时,却“皱一皱眉头”2,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在鲁四府三番五次的祭祖祀神,鲁四老爷又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祝福用的牲醴,认为“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莱,只好自已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2另外鲁四婶在安排祭祀福品时的三次喝止,不允许祥林嫂碰祭器,使得祥林嫂一次次的失去了“祝福”的权利;而为了重新获取“祝福”的权利,在柳妈的怂恿之下,带着封建迷信的枷锁,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得到的仍是鲁四婶的一句“你放着罢,祥林嫂”的喝止,是封建迷信下的鞭笞,一次次让祥林嫂的最后一丝免于侮辱与痛苦的祝福希望破灭了,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 祥林嫂可怜又可悲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她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份子,在她受尽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却又被摧残麻木得自觉和不自觉地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自觉的深受迷信的控制和摧残。比如,祥林嫂为了能够参与到祭祀神品的活动中,在又一个深受迷信鬼神思想控制的妇女形象柳妈的劝说下去捐了门槛, ”柳妈嘲笑她的疤痕,用鬼神威吓她,劝祥林嫂去庙里捐个门槛,说道:“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2第二天一大早,祥林嫂戴着迷信的枷锁,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门槛,表明她信服了神权迷信,并维护封建迷信思想的权威,要以门槛作为替身,“给人千人踏,万人跨”,好赎自己一世的“罪名”,2试图要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免得死后到阴间再受酷刑。在封建迷信的高压与愚弄之下,祥林嫂的灵魂被一次次的残害扭曲了,最终会发现祥林嫂受迷信控制最重之处在于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 很大程度上带有浓重的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她不但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是摧残她的主要敌人,而且还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它,对灵魂的疑问,希望死后不至于受到鬼神的惩罚,做不得鬼,可见祥林嫂对鬼神的迷信之深,然而一切努力都是枉然,迷信控制下的祥林嫂无法挣脱封建社会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摧残,还是成为了封建迷信控制下的奴隶,最终祥林嫂的境遇每况愈下,终于被逐出了鲁家,直至后来沦落到街头,成了乞丐。年冬,就在家家户户都忙着“祝福”的时候,失去祝福权利的祥林嫂终被穷苦夺去了生命。传统的束缚在旧社会封建礼教成为了人们的传统思想中的一个毒瘤,鲁迅先生在祝福中以祥林嫂之死为切口给我们打开了所谓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具毒性的一面,祥林嫂作为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不仅自己受到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而且来自周围群体的伦理道德的指责,封建礼教的思想毒素不仅流散于整个鲁镇,更一步一步的侵蚀着每个人的思想,。 首先鲁镇 ,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也是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环境的缩影,到处弥漫的传统思想宋明理学的进一步礼教化后对女性的束缚与压迫无以复加,男尊女卑的宗法思想根深蒂固,女子节烈观念更加凸显、深入人心,“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伦理纲常腐蚀人心,而实践于生活中的著名口号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祥林嫂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中,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也为后来她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深刻指出: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暂时做稳了奴隶”,二是“想做奴隶而不得”。3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更是“想做奴隶而做不得”的一种,在中国传统礼教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观念的束缚下,封建夫权是祥林嫂受封建礼教摧残迫害,做不得奴隶的最主要的根源。首先是封建夫权剥夺了妇女们的一切权力,主人翁祥林嫂丝毫没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姓名。她嫁人以后,人们用她第一个丈夫的名字称呼她,即使另外嫁了人,仍被叫为祥林嫂,直到她死去这是封建礼教中“从一而终”的典型体现;其次受封建夫权毒害的整个社会从精神上、心灵上对祥林嫂的摧残与压迫,使得祥林嫂死也不得安宁。 仅仅因为祥林嫂亡夫失子,作为封建统治和礼教制度化身的鲁四老爷,认为她败坏了风俗,“皱一皱眉头”;当她失去了儿子阿毛,然后一次一次呜咽着复述孩子被狼吃掉的惨剧时,却遭到她周围所有人的厌烦和唾弃,在他们眼里,她是克死两个丈夫和一个孩子的“凶手”,“倒落了一件大罪名”,并且蔑视祥林嫂的克夫克子,违背了封建礼教的传统;她被迫再嫁时由于反抗而留在额头上的伤疤,成了受人嘲笑的把柄。最终她欲诉无门,欲哭无泪, 封建夫权的淫威无孔不入,使得祥林嫂无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在周围充斥这着封建礼教思想的环境下,祥林嫂对贞节观更加看重,加重了封建礼教的精神上的枷锁。正如所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的把她往死里赶。”4 其次生活在鲁镇的人们身上所附有的传统思想进一步感染祥林嫂,使她不但无法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还成了祥林嫂悲惨结局的助推器。先看鲁镇的头面人物四叔,他首先就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读的是四书五经,信奉的就是理学那一套,书房中挂着的对联就是他作为理学家的文化标志,他的顽固保守,在第一次见到祥林嫂时,“作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的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2这时,祥林嫂新亡丈夫,为了既能守节又能生存,她便出来做工了,四叔见她死了丈夫,“皱了皱眉”,在封建社会,寡妇的命运是不必说就很明白的了,这只从鲁四老爷的行为上便可以映射出来;还有鲁镇的其他人,像四婶、柳妈及其他不知名的人,他们虽然未必读过儒学经文,甚至可能都是文盲,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理学的认同与接受,并不妨碍理学思想深入他们的灵魂,融进他们的血液而成为他们自己的思想,并左右自己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仍然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人,因为他们的文化心理结构就是地地道道中国的,鲁四婶作为封建礼教思想控制下的执行者,在祭祀的时候也不允许祥林嫂这个“寡妇”身份出现在福品面前,传统思想束缚下的对祥林嫂的排斥;柳妈和祥林嫂同样是旧社会的受害者 ,也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 , 也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狱之类的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虽然是出于善意,主观愿望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但她不曾想过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救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是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的增加痛苦的软刀子; 在祥林嫂的第一个丈夫死了之后,受封建传统礼教的束缚,屈服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的思想,即使丈夫死了,她也情愿做寡妇,而寡妇再嫁,她就要背负上“不节”的罪名,这一种“节烈”促使她强烈逃避婆婆的逼迫改嫁,想替丈夫守节,想遵从“三从四德”和“吃人的礼教”;然而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手是那么的强大,最终还是无法逃掉婆婆的出卖,在浓厚的封建礼教毒素的侵蚀下,“为了反抗婆家的捆绑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挣扎,在花轿上,她一直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花轿,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捺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2那种“去人欲,存天理”的礼教思想的笼罩之下,她对自己改嫁后同贺老六的几年幸福生活不敢理直气壮地肯定,而是把它看成是触犯天理的罪恶,这种无意识把她往死亡之路上推了一把,同时她“寡而再嫁”,而从一而终的“夫权”又视此为奇耻大辱,使她忍羞含冤,永远生活在耻辱之中。再婚后,丈夫死于伤寒,她又要为后夫守节,只能跟儿子阿毛相依为命;祥林嫂仍遵从着旧礼教的“女子一尔”,不得再嫁,再次“为自己守节”,而后儿子的死带来更重的打击,“夫死从子”,连她唯一的希望阿毛也被狼吃了。可以说,这一次的重创比前面任何一次都深,对祥林嫂的精神刺激也非常大。最后“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而且“手脚不如以前灵活,记性也坏的多。”也完全的成了伤风败俗,不干不净的了,失去了老主人的信任。当她从善女人柳妈口中得知自己曾经和两个男人一起生活过,死后要被阎罗王锯成两半分给两个死鬼的男人时,由于受封建礼教思想的毒害,她自轻自贱,认为自己触犯了天理,恐惧将受到“惩罚”,便去捐门槛“赎罪”。 鲁迅先生通过刻画祥林嫂的不幸命运后的形象控诉传统思想的束缚、“吃人的礼教”、封建夫权的侵蚀,表面上写了祥林嫂一人的挣扎而悲惨的命运,实质上是为整个封建社会描绘的一幅封建宗法和封建礼教笼罩下愚昧无知的人们,其深刻性更在于鲁迅通过封建礼教、伦理规范本身有违人性人道来揭示其对于人性的摧残,对人性的抹杀。 抗争的无力 主人公祥林嫂在迷信的控制和传统的束缚下并没有顺境服从,而是进行了一次次的与封建家族的对抗,可对抗到最后并没有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并最终沦为乞丐,极大地凸显出祥林嫂反抗的无力;她的追求和抗争,大致是由出逃、抗婚、捐门槛和问魂灵四个层面构成的,而每一次的抗争都似乎只是对封建社会的一次又一次的妥协。 第一次反抗是出逃,因不愿被婆婆逼迫改嫁,祥林嫂逃离婆家到封建正统人物代表鲁四老爷家去做工,明显是出于对婆家的反抗,可是这样的出逃并不能维持太久,封建制度的魔掌总是布满周围,在封建宗法制度的代表鲁四老爷家当女工,她勤快地“工作”,“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日子很快的过去,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2在地主家受着剥削,似乎她很心甘情愿地做卑贱的奴隶,并且认为很满足,满足做一个奴仆,因此第一次和封建家族对抗,却也成了与封建正统的妥协,也为以后祥林嫂抗争无果做了铺垫。 第一次反抗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反遭受更大的打击,当祥林嫂的婆婆来抓她回去说的时候,封建礼教的捍卫者们也会表明他们坚定的态度,强大的封建家族势力并不能容忍这种反抗,鲁四老爷不会因为她做活很勤快而保护她。祥林嫂最终还是被婆家抢回去,之后便装在轿子中抬到贺家坳跟贺老六结婚,这桩婚姻是卑鄙的实质就是人身的买卖。对于倔强的祥林嫂是要以死相拼的,她进行了“出格”的反抗,“闹得厉害”,“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2这“出格”的闹,“异乎寻常”的以死抵抗确实撼人心魄!从中可以感受到祥林嫂由衷的愤慨和反抗的决绝! 然而她的抗争原因其实就是她脑中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女子从一而终”的夫权思想。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对于妇女的思想进行了禁锢,尤其是对她们的贞操更是制定了无数的清规戒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嫁二夫”等等三纲五常,像枷锁一样紧紧的长期的束缚妇女的思想。既然“从一而终”,那么改嫁自然就违背了纲常,是为贞烈女子所不为的,因此她的这种抗争却维护了封建礼教,她根本无力冲破那浓厚的封建礼教和沉重的枷锁只能成为它的牺牲品,最终使祥林嫂的反抗本就无力,体现在这次抗婚的无用结果的是“竟依了”,“到了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祥林嫂反抗后屈从了,在别人看来她完全是白折腾 , 甚至让人们怀疑她当时是不是假装的。 第三次反抗是捐门槛。当夫死儿亡后,再到鲁家时,鲁镇人们都把她当作一颗灾星,每个人都鄙视她、冷漠她,对祥林嫂的精神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导致她自己都认为自己很羞愧,带有很深的罪孽。 在这种情况下,她不甘被人唾弃又把希望寄托于神灵,想再次与命运展开抗争。于是在柳妈的“好心”指点下,不惜用“历来积存的工钱”到土地庙去捐了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2多次反抗的失败,使她不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是用她此时唯一能用的方式来乞求神灵,希望她的命运能有所转机,可是一次次的反抗愈发显得无力,她的这种迷信举动并未给她带来半点好运。在冬至祭祖时节,做的很出力,但结果却遭到别人的大声呵斥,于是精神上再次受到严重的打击,“人变得很胆怯”、“记性也变得尤其坏”,最终她失去了做奴隶的资格而被主人赶出去。 第四次无声的反抗是在她临死前的一天,对灵魂的质疑。祥林嫂遇见我,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可是这样的反抗本就是带有浓厚的悲剧意义,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只是希望死后能见到儿子 ,她又希望没有地狱,死后不被锯成两半,至始至终都沉浸于封建制度的控制下。 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的种种迫害与摧残,她进行过不间断的挣扎与抗争,而反抗的结局却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在被虐待、被迫再嫁时,她挣扎她抗争,只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维护封建纲常,害怕触犯封建礼教;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仍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泥沼中进行挣扎进行反抗的;面对人们的嘲弄、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议;对灵魂的有无,她表现了怀疑,想见儿子又怕下地狱,可见封建思想对祥林嫂的毒害非常深,也造成她的抗争只不过是当时社会的一出戏,戏后仍是各自生活。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她也不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只能是推翻这造成人们人生悲剧的万恶的封建制度, 是统治中国千年的封建礼教思想。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塑造的一个典型艺术形象。祥林嫂的一生坎坷悲惨,她不仅受到封建主义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更遭致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残酷精神虐杀,祥林嫂周围的世界,也被封建伦理道德所支配,祥林嫂踯躅在这个冷漠无清的世界里,她不仅生前哀苦无告,还须怀着更大的恐惧走向死亡。同时从肉体到精神都被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摧残虐杀,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被践踏、被愚弄、被鄙视,而最终被吞噬,就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冻饿致死。祥林嫂是我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个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是千千万万中国母亲悲惨一生的生动写照,祥林嫂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她的一生是对中国吃人的封建社会的血泪控诉。 【参考文献】【1】鲁迅小说解读 史志谨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8【2】鲁迅全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修订版【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购服装合同样本
- dq兼职合同标准文本
- bot项目建设合同标准文本
- 股权众筹协议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无偿车辆使用合同
- 房产赠与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股份转让及代持股权协议书
- 纳税担保合同
- 担保合同的担保方式与范围
- 2024年1月份零碳建筑能效指标履约责任书
- 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1卷第12题出处及变式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四世同堂》
- 2024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期末专项复习-阅读理解
- 中医推拿基础培训课件
-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
- 产品履历表完
- 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
- 肺癌伴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 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
-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把握中考方向共研备考策略
- 新闻宣传“三审三校”审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