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六讲 水循环和洋流创新课件 必修1.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六讲 水循环和洋流创新课件 必修1.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六讲 水循环和洋流创新课件 必修1.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六讲 水循环和洋流创新课件 必修1.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六讲 水循环和洋流创新课件 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水循环和洋流 必考 加试 考点一水循环 必考 考点梳理 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a 1 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在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 水在陆地 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以固 液 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海陆间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 2 类型及主要环节a 蒸发b 降水c d e f g 地下径流h i 河湖蒸发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降水 植物蒸腾 下渗 2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b 1 维护全球水量平衡 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2 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 并塑造多种地表形态 3 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和交换 如水力发电是利用了水循环过程中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势能 4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如改善河流的污染情况等 考点突破 1 表解水循环 2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 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 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 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 具体比较如下 温馨提示 河流水 地下水 湖泊水一般具有相互补给关系 补给方向取决于水位的高低 如河流处于汛期时 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和湖泊水 河流处于枯水期时 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当河流为 地上河 如黄河下游 时 无互补关系 只能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2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反映河流流量的大小及变化 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1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 或冰雪融化量 及流域面积 如降水补给的水量一般较大 冰雪融水补给水量一般较小 但同样是降水补给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 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大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小 汛期出现的时间 如冰川补给的河流汛期在夏季 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 同样是降水补给 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夏季 年雨型的热带雨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则大多无明显的汛期 有无断流 一般降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 内流河往往由于气温低 冰雪不融化 没有冰川融水补给而出现断流的情况 曲线变化和缓 多是地下水补给造成的 也可能是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还可能是水库的调节功能造成的 3 河流水文 水系特征分析 1 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即水情 主要是从河水结构 变化入手 如流量 水位 汛期 结冰期 含沙量以及特殊水文现象 如凌汛 断流 等方面 流量 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 一般来说 补给量与流域面积越大 流量越大 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补给方式 汛期 水位 包括丰水期 枯水期时间 汛期长短等 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 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 河道的宽窄 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 含沙量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 地形坡度 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 一般来说 坡度越大 物质越疏松 植被覆盖越差 降水强度越大 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结冰期 取决于冬季气温的高低 冬季气温在0 以下河流有结冰期 有结冰期且从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2 河流的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源地 流向 长度 落差 支流 多少 形状 流域面积 河道特征 宽窄 深浅 曲直 等 流经山区的河段窄 落差大 流速快 而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段往往比较宽 比较浅 黄河下游段除外 流速缓 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联系总结如下图 1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 伏尔加河 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 b c d 解析由图可知该河流域纬度较高 气温较低 蒸发较弱 故 错 伏尔加河落差小 流速慢 冬季结冰 不会影响东欧平原总体上的高低不平 故 错 排除含 的选项 故选c项 答案c 如图示意 某流域水系分布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 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 读图完成2 3题 2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的 a 地b 地c 地d 地 3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 主要是因为甲 乙水文站之间 a 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 解析本题组主要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补给等有关知识 第2题 局地暴雨出现后 甲水文站出现洪峰 故暴雨发生在其上游 地 第3题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 主要是甲 乙之间的湖泊 具有蓄洪的作用 使得流向乙水文站的流量大幅减少 水位差减小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2 d3 c 考点专练 读下图 回答1 3题 1 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 大气降水b 沙漠凝结水c 冰雪融水d 湖泊水 2 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一般有 流量较平稳 没有明显的汛期 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 丰水期出现在夏季 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 季节变化小 年际变化大a b c d 3 该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a 海陆间循环b 陆地内循环c 海上内循环d 以上都不是 解析第1题 由图示信息可知此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该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或永久性积雪融水 第2题 该区河流流量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 表现出水量变化的连续性 较平稳 年际变化小 季节变化大 丰水期与高温期一致 冬季有断流现象等一般特征 第3题 该区深居内陆 水循环类型主要属于陆地内循环 答案1 c2 b3 b 2017 温州中学高三选考模拟 下图示意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 读图回答4 5题 4 图中甲 乙 丙三个环节分别是 a 下渗 坡面流 壤中流b 壤中流 下渗 坡面流c 坡面流 下渗 壤中流d 坡面流 壤中流 下渗 5 当降水量相同时 下列因素对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 地表起伏大 坡面水流慢b 植被覆盖密 截流雨水多c 岩体破碎多 地下径流小d 降水强度大 坡面下渗多 解析第4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甲转化为地表径流 乙 丙转化为地下径流 因此甲为坡面流 乙为下渗 丙为壤中流 所以c正确 第5题 地表起伏大 坡面水流在重力作用下 流速快 植被覆盖密 截留雨水多 岩体破碎多 利于地表水下渗 地下径流大 降水强度大 坡面水流流速快 下渗少 所以b正确 答案4 c5 b 6 下面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海区 填字母 丰富的渔业资源的形成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 2 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 可能会造成 3 a为水循环中的 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 4 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 能和 能 解析图示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 为海陆间循环 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 不断补充陆地水 调节海陆间热量和水量的平衡 大陆架地区由于海水较浅 光热较好 入海河流常带来大量无机盐 使饵料充足 渔业资源丰富 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潜水位下降严重的地区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引起地面下沉 在沿海地区还会引起海水入侵 使地下水水质变坏 答案 1 海陆间循环c 2 地面沉降 或地面建筑物倾斜 坍塌 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 答出两点即可 3 水汽输送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和水量平衡 4 太阳重力 1 世界洋流分布与气压带 风带的关系 考点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必考 加试 考点梳理 1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图示 c 2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 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b 加试 1 影响气候 全球影响 促进高 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沿岸影响暖流 增温增湿 寒流 降温减湿 2 影响海洋生物分布 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如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上升流形成渔场 如秘鲁渔场 3 影响人类航海 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 加快速度 寒暖流相遇 往往形成海雾 不利于海上航行 洋流从两极带来的冰山对航行构成威胁 4 影响近海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 扩大污染范围 思考读世界各大洋的主要洋流分布示意图 填写洋流的名称 提示 考点突破 1 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的季节变化 在北印度洋海区 由于受季风影响 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 冬季 盛行东北风 季风洋流向西流 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 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见下图甲 2 夏季 盛行西南风 季风洋流向东流 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 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 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 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 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见下图乙 例1 2015 江苏地理 改编 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 据此回答 1 2 题 1 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 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 加拿大 马来西亚 墨西哥 阿根廷a b c d 2 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 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 a b c d 解析第 1 题 依次被影响的洋流为日本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阿拉斯加暖流 第 2 题 首先两地都在北半球 暖流经过地水温较低 纬度较高 寒流经过地水温较高 纬度较低 而暖流经过海域要比同纬度海域水温高 寒流经过海域水温比同纬度水温低 答案 1 c 2 b 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来确定洋流 1 判断南北半球 根据图示方向 一般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越往北水温越低的为北半球 反之为南半球 如图 甲为北半球 乙为南半球 2 判断洋流流向 等温线弯曲方向即为洋流流向 如等温线向北弯曲 则洋流就在等温线弯曲处向北流 3 判断寒流 暖流 洋流由温度高的海区流向温度低的海区为暖流 如甲图 洋流由温度低的海区流向温度高的海区为寒流 如乙图 例2 加试题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 因其重要的海运交通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结合下图 回答问题 1 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 通常呈乳白色 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到1千米以下 给海上交通和作业带来很大的麻烦 因此有人将其称为 无声的杀手 图中q区域 阴影部分 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 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 2 南非不仅有 黄金宝石之国 的美誉 而且其渔业资源也比较丰富 试分析图中m附近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以及m海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解析第 1 题 从海雾的形成条件入手联系该区域的寒流进行分析即可 第 2 题 从沿岸的上升流考虑其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从渔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角度思考该海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答案 1 本格拉寒流经过该海域 对海域有降温作用 气流经过冷海面时 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 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 2 原因 沿岸有上升补偿流 大量营养盐类上泛 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 给鱼类带来了丰富的饵料 因此渔业资源丰富 问题 石油运输过程中可能导致石油污染 海洋污染 过度捕捞可能造成海洋生态破坏等 考点专练 下图中m为纬线 且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 序号表示洋流 读图回答1 2题 1 图中所示可能是 a 北大西洋中高纬大洋环流b 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c 北印度洋夏季大洋环流d 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 2 该海域 a 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b 洋流海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c 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d 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解析第1题 从纬线所在地常年盛行西北风应为南半球的西风带 图示环流应为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 第2题 洋流为南赤道暖流 形成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洋流为暖流 等温线向南弯曲 为西风漂流 属寒流 洋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答案1 d2 b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 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 读图完成3 4题 3 图中 洋流与影响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 a 东北信风b 盛行西风c 西南季风d 极地东风 4 图中p q m k四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q地因受寒流影响 冬季气温较低b p地因受暖流影响 冬季气温较高c m海域多海雾 对海上航运不利d 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解析第3题 根据所在海域判断 为北大西洋暖流 受西风带的影响 是加利福尼亚寒流 是日本暖流 受大陆形状 温度 密度的差异的影响而形成 是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顺时针方向为西南季风影响而形成 第4题 q地受暖流影响 m海域因寒暖流交汇而多雾 对海上航行不利 p地受寒流影响 冬季温度较低 大渔场一般出现在寒暖流交汇处或者有上升流 寒流 的地方 k海域是因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北海道渔场 答案3 c4 c 5 加试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上海到旧金山的货轮沿 两条航线航行 航速较快的是 理由是 2 a洋流对沿岸气候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