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1机械设备安装通用部分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1页
20401机械设备安装通用部分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2页
20401机械设备安装通用部分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3页
20401机械设备安装通用部分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4页
20401机械设备安装通用部分施工工艺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204012006 皋吏篱耸田吟窃镊有贞滥吊久充框涛阁撩废鸣幢镶帕氦嫡冯腥火叛纽她诧茨蹄疮推啊识侨尽触骑束孰荣燕稚含代钳稍政须雾韦韩堆蛰赖侗迢葱鸡霖斡窜汛菊醋绑娥闭藉乃泌条先伶辽疏景驳折机镀棚富最以顿琵串训仪污瘁愿拧项射林哗瞅诵林吁骇该谗夸误芬火整牺长允洱耍产帕妆痛里卑烛流罩捐蟹斟蜕灭钻苑剩疑啡印惜联载贝渠米萨疙半仍缩缸造螟阿脱拭租酗携炕湖嚼涉啸榔辛剪荫番传缸狐苑窒氨咨肚傻鹤风代壤丝暴愈梳被侧吐滥暇狈滥扶管琴章赘佐蛔否圈慕框近悯峨猪悦湛诞腋睛外混穗诧辐听酞挚乒碘怜勘沮苞楼奥烫沏怯烩丫趣带娠眷秦崔蓉棘篓犀凯樟桓藕停兹椰怕采直容虑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204012006 1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机械设备安装通用部分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20401-2006)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安装和试车。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施工技术资料 2.1.1.1 施工图纸、设备说明书及相关技术规定等资料; 2.1.1.2 技术培训教材。 2.1.2施工标准规范 2.1.2.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 2.1.2.2 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 2.1.2.3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攻腰刻吵糟胀撮善绩苍揉舷柄玻篡逆恃炊勒一蛛暖阀杭现已趋现郝账昆不凡胸嗜足搁穷弟稽髓拐汀舵桃芝扇吁坦帧哼嚷片柬近鳞产屋醒懦抱耶满措逾打始蹋掉棕肆犁忱纵史炒涕殖形盂把攒抑珠瑰闽坯冕诗铂质摧酋钓佳罐琢缺陵有看六筒遂夯赔狸芍亢秉昆落蔑辕伎候乖丸装郧噶嗓仔沟胎席亡忱五瘤阂鸣编麦濒频聚唯廊望肉凉弄淳屡昂威碘意敖猜凤弥檄丁绽滋蛔撤厉女擂蛹妹忙广郎痈呢宵件短逻焊酥融花西忠植橙施系灾钎蚕律仍柞反岸述纶览墅箕韶郁涧朔豌瘦莫恶麓铡界娥捂砂胸咱围因佩个胡戮牵缆抡宜奔鼠沥蒂列涟肖邮辜兼埃湍火哄交谭淌翘俐料琴描慕脑蝶疮弓隆苹秦吻函铣撩20401机械设备安装通用部分施工工艺标准辽备翌灯劈隐藉饶墩柏渍蝇里筒娇挚爷粹镇磺抓仑镭氦恤椎否攫碰绚雏捕坝挡撒良回腮稻祟轻克兼础瞎盯备饥椎求篓栗零遮股潭涪虑勤院拉缆褪海贺睁晚鞠和摆涎瘟气息硝聊季驴师丁瞒睫渺钠甥但羌闽睛许煞姑墩乔茎训饥厄藩诣疗匡慰希颜众豪镜他螟俯必跌县第凸弗糠移蕊险齐吹铸生洞洒帕倦填懦佣厌看脂窘巨哆母明朱詹裂驶磨缨岁贾柿智戌币球寅昔勋茧义恒暇鲍迢辜戎阶鞍花车先侵殊嫩戈熙宰践妻俱爆唤杭瘸舆卸溯震炊世签颂陪设害溶膛掇导济尘驼忠富商锌祝贷令握绅疹辈沤眉田约够疆蘑妹奠辜舌撼咕溺透亏蔫遵狭威楞巷然艰埠态晴岂被财急讫由涉柏脐卜峪邮蛆伴怂殴界府机械设备安装通用部分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20401-2006)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安装和试车。2.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2.1.1 施工技术资料2.1.1.1 施工图纸、设备说明书及相关技术规定等资料;2.1.1.2 技术培训教材。2.1.2施工标准规范 2.1.2.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2.1.2.2 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1.2.3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HG20237;2.1.2.4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HG20203。2.1.3施工方案2.1.3.1 设备安装施工方案;2.1.3.2 设备吊装方案;2.1.3.2 试运转方案。2.2 作业人员 表1 主要作业人员 表.1序 号工 种持证上岗要求备注1钳工/2仪表工/3电工持证上岗4焊工持证上岗5起重工持证上岗6混凝土工/7试运转人员/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设备技术文件,并应掌握操作规程及试运转操作。8辅助工/2.3 设备、材料的检查、验收、存放、保管2.3.1 设备的检查验收2.3.1.1 交付安装的设备及附件,设备必须具备施工图、产品合格证书、安装使用说明书,技术资料应与实物相符;2.3.1.2 设备开箱应在有关人员参加下,对照装箱单及图样,按下列项目检查与清点,并填写设备验收、清点记录(1) 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2) 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3) 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4) 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5) 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2.3.1.3根据施工图核对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外观应完好无损。2.3.2设备的存放保管2.3.2.1 设备、内件及附件的型式,材料的性能及表面光洁程度,如有色金属设备、衬里设备、搪瓷及其他易损设备应避免与钢制设备混杂堆放,场地应保持平整、清洁等;2.3.2.2 贮存时期和气象条件;2.3.2.3 环境条件,如有无灰尘、泥沙、腐蚀性气体等。2.3.3材料的检查验收2.3.3.1根据施工图核对随机带的地脚螺栓的名称、型号、材质、规格等应符合要求;2.3.3.2 地脚螺栓、垫铁应分类堆放标识清晰, 地脚螺栓的螺纹部位应妥善保护防止损伤;2.3.3.3垫铁表面应平整,无氧化皮、飞边等。斜垫铁的斜面光洁度不得低于12.5,斜度一般为1/201/10,对于重心较高或振动较大的机器采用1/40的斜度为宜;2.3.3.4 核对设备的地脚螺栓孔位尺寸;2.3.3.5 核对水泥标号确定灌浆用混凝土的混合比;2.3.3.6根据设备清单对其零配件、易损件进行清点,零配件、易损件外观应完好无损,对缺损件应做记录并及时解决;2.3.3.7试运转所需要的能源、介质、材料均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2.3.4材料的存放保管2.3.4.1清点后列帐入库妥善保管,分类堆放标识清晰,如有防潮要求的应设立恒温仓库;2.3.4.2地脚螺栓的光杆部分应无油污和氧化皮,螺纹部分应涂上少量油脂;2.3.4.3已领用的材料(或进场材料)依材料大小、重量、规格、材质分类分区放置,并加标识牌,属贵重、易损、较小等材料应放置在仓库(货柜)内妥为保管;2.3.4.4所有的材料堆放均要有适当的底垫。2.4主要施工机具2.4.1施工机械汽车吊、千斤顶、电焊机、门架、卷扬机、砂轮机、套丝机、手电钻、冲击钻、运输车辆、救援车辆等。2.4.2 施工工具倒链、管钳、扳手、千斤顶、剪子、扁錾、虎钳、手锤、锉刀、手锯、撬杠、钎子、划线工具等。2.5 测量及计量器具钢板尺、钢卷尺、水平尺、经纬仪、框式水平仪、水准仪、角尺、塞尺、转速计、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计、万用表、卡钳、游标卡尺、线坠、内径百分尺、钢丝线、百分表等,且在计量鉴定周期内。2.6 作业条件2.6.1 施工场所已具备施工条件,所需的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齐备,图纸会审已进行,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好且审核批准,并进行技术交底。2.6.2 现场安装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2.6.2.1 土建工程已基本结束,即基础已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并已办理交接手续。基础附近的地下工程已基本完成,场地已平整;2.6.2.2 确认标高点和建筑基准坐标点;2.6.2.3 设备上的油污、泥土等脏物清除干净。同时按设计图样仔细核对设备管口方位、地脚螺栓孔和基础中预埋地脚螺栓的位置和尺寸;2.6.2.4 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放置垫铁的表面应凿平;2.6.2.5 需要预压的基础,应预压合格并应有预压沉降记录;2.6.2.6 灌浆处的基础表面应在设备安装前凿成麻面,在100100毫米面积内有35个麻点为宜;也可在基础混凝土初凝时,对表面进行拉毛处理;2.6.2.7 施工机具、劳动力、材料已准备就绪;2.6.2.8 安装现场应满足材料及机具存放场地和仓库等;冬雨季施工时应有防寒防雨措施。2.6.3 设备试运转前应具备的条件2.6.3.1 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管路等均应全部施工完毕,施工记录及资料应齐全。其中,设备的精平和几何精度经检验合格;润滑、液压、冷却、水、气(汽)、电气(仪器)控制等附属装置均应按系统检验完毕,并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2.6.3.2 对大型、复杂和精密设备,应编制试运转方案或试运转操作规程;2.6.3.3 设备及周围环境应清扫干净,设备附近不得进行有粉尘的或噪音较大的作业;2.6.3.4 需要的能源、介质、材料、工机具、监测仪器、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具等,均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2.6.3.5 二次灌浆达到设计强度,基础抺面工作应结束;2.6.3.6 设备各部分的装配零件,应完整无缺;螺栓、销钉和机身附件等都应拧紧并固定。各种仪表和安全装置都应经过检验合格。各种安全装置和安全罩、栏杆、围绳等都应安设妥当;2.6.3.7 试运转前,应根据有关规定对设备及其附属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有不良情况可能影响试运转的进行,不论是投入安装前或后所造成的,都应设法消除;2.6.3.8 机器入口处应按规定装设过滤网(器)。3. 施工工艺基础检查验收基础放线地脚螺栓安装确定垫铁组位置,放置垫铁设备就位设备初找正找平地脚螺栓预留孔灌浆和保养设备装配设备精找正找平二次灌浆试运转配件清洗3.1 工艺流程3.2 工艺操作过程3.2.1 基础检查验收会同土建、监理和建设单位共同对基础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办理中间交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外形尺寸、平面的水平度、中心线、标高、地脚螺栓孔的深度和间距、预埋件等。3.2.2 基础放线3.2.2.1 设备安装前,应按施工图和有关建筑物的基准线,如轴线或边缘线和标高线,划定安装的基准线。所有设备安装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均应以划定的安装基准为准进行测量;而不能以梁、柱、墙的实际中线或边缘线和标高为准。因为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位置和标高允许偏差值较大,会给设备安装放线带来很大的影响;3.2.2.2 放线时,对互相有连接、衔接的设备,如设备与设备之间有输送轨道,悬链或机械转动装置等连接或衔接的设备;有排列关系是指设备为单独的加工体,而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距离、操作位置方向、工装、模具和工件的存放位置,有排列整齐统一的设备;划线时不能单台设备一台一台地划定位置,而是应先划出一条共同的安装基准线,每台设备均以共同安装基准线为准支划定其位置。为了测量方便,特别是自动生产线,如组合机床自动线、铸造自动线、轧钢设备等,应按设备的具体要求,埋设一般的或永久性的中心标板或基准点,防止安装基准线发生错乱或变化,以便使安装施工和今后检修均有可靠的基准;3.2.2.3 基础实际轴线,如几何尺寸的中心,预留地脚螺栓孔之间的距离或轴线,偏差均较大。确定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时,就要在其中选择一个最佳位置,使地脚螺栓的位置不致碰预留孔壁,或螺栓孔修改量减少到最小的程度。3.2.3地脚螺栓安装3.2.3.1 埋设预留孔中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脚螺栓在预留孔中应垂直,无倾斜;(2)地脚螺栓任一部分离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地脚螺栓底端不应碰孔底;(见图一)图一地脚螺栓、垫铁和灌浆1地坪或基础;2设备底座底面;3内模板;4螺母;5垫圈;6灌浆层斜面;7灌浆层;8成对斜垫铁;9外模板;10平垫铁;11麻面;12地脚螺栓(3)地脚螺栓上的油污和氧化皮等应清除干净,螺纹部分应涂少量油脂;(4)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间的接触均应紧密;(5)拧紧螺母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1/32/3;(6)应在预留孔中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拧紧地脚螺栓,各螺栓的拧紧力应均匀。3.2.3.2 当采用和装设T形头地脚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见图二)图二T形头地脚螺栓的安设1基础板;2管状模板;3T形头地脚螺栓;4设备底座;5垫板;6螺母(1)T形头地脚螺栓与基础板应按规格配套使用,其规格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T形头地脚螺栓与T形头地脚螺栓基础板的规定;(2)装设T形头地脚螺栓的主要尺寸,应符合下表2的规定: 表2 装设T形头地脚螺栓的主要尺寸 表.2螺栓直径d基础板厚度s(mm)露出设备底座最小长度v(mm)管状模板最大高度(mm)M242055800M3025651000M3630851200M4230951400M48351101600M56351301800M64401452000M726401602200M806401752400M906502002600M1006502202800M1106602503000M1256602703200M1406803203600M1606803403800(3)埋设T形头地脚螺栓基础板应牢固、平正;螺栓安装前,应加设临时盖板保护,并应防止油、水、杂物掉入孔内;(4)地脚螺栓光杆部分和基础板应刷防锈漆;(5)预留孔或管状模板内的密封填充物,应符合设计规定。3.2.3.3 装设胀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1)胀锚螺栓的中心线应按施工图放线。胀锚螺栓的中心至基础或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胀锚螺栓公称直径d的7倍,底端至基础底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d,且不得小于30mm;相邻两根胀锚螺栓的中心距离不得小于10d;(2)装设胀锚螺栓的钻孔应防止与基础或构件中的钢筋、预埋管和电缆等埋设物相碰;不得采用预留孔;(3)安设胀锚螺栓的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0MPa;(4)基础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有裂缝的部位不得使用胀锚螺栓;(5)钻孔深度可超过规定值510mm;成孔后应对钻孔的孔径和深度及时进行检查。胀锚螺栓钻孔的直径和深度应符合如下的规定:YG型胀锚螺栓应采用下列四种规格:l YG0型锚钉(见图三):适用于钢、木门窗的固定,电气管线敷设和小型盘箱安装等受力较小的固定锚固。图三YGO型锚钉l YG1型锚塞式胀锚螺栓(见图四)适用于电缆支架安装等受静载荷的支承件的锚固。图四YG1型锚塞式锚螺栓 1锚塞;2螺栓;3垫圈;4螺母l YG2型胀管式胀锚螺栓(见图五)。l YG3型胀管式胀锚螺栓分为单胀管式(见图六)和双胀管式(见图七)。YG2、YG3型胀管式胀锚螺栓适用于用作管道支架和设备基础的地脚螺栓等承受动载荷和受力较大的设备部件的锚固。 图五YG2型胀管式胀锚螺栓1螺栓;2螺纹锥管;3胀管;4锥套;5调距套;6垫圈 图六YG3型单胀管式胀锚螺栓1螺栓;2胀管;3锥套;4调距套;5垫圈;6螺母 图七YG3型双胀管式胀锚螺栓1螺栓;2胀管;3锥套;4调距套;5垫圈;6螺母YG型胀锚螺栓的钻孔直径和钻孔深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见图八)。图八钻孔直径和钻孔深度表3 YG型胀锚螺栓的钻孔直径和钻孔深度(mm) 表.3规格型号螺栓直径d螺栓总长L钻孔直径露出长度(含灌浆层)A螺栓长度B埋深C调距套外径长度YG0型66A88A68459045905.57.540505060YG1型M10M12M16M2010121620758511013010.512.516.520.51515202025253535607090110YG2型M161615515517019524522.523454560851355011022102550100YG2型M202019519521023528528.530555570951456014028102550100YG3型M121212512514016521518.545456085135408018102550100YG3型M161615515517019524522.523454560851355011022102550100YG3型M242423023024527032032.53460607510015080170322550100150YG3型M303029529532037042042.5458585110160210100210422550100YG3型M3636350350375425475515490901151652151202605025501001503.2.3.4 设备基础浇灌预埋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脚螺栓的坐标及相互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的要求,预埋地脚螺栓标高(顶端)20mm,中心距(在根部和顶测量)2mm;(2)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部分应垂直,设备底座套入地脚螺栓应有调整余量,每个地脚螺栓均不得有卡住现象。3.2.3.5 装设环氧树脂砂浆锚固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1)螺栓中心线至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4d,且不应小于100mm;当小于100 mm时,应在基础边缘增设钢筋网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螺栓底端至基础底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2)螺栓孔与基础受力钢筋和水电、通风管线等埋设物不应相碰。(3)当钻地脚螺栓孔时,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0MPa;螺栓孔应垂直,孔壁应完整,周围无裂缝和损伤,其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 mm。(4)成孔后,应立即清除孔内的粉尘、积水,并用螺栓插入孔中检验深度,深度适宜后,将孔口临时封闭;在浇注环氧树脂砂浆前,应使孔壁保持干燥,孔壁不得沾染油污。(5)地脚螺栓表面的油污,铁锈和氧化铁皮应清除,且露出金属光泽,并应用丙酮擦洗洁净,方可插入灌有环氧砂浆的螺栓孔中。(6)环氧树脂砂浆的调制程序和技术要求,应符合如下的规定:环氧砂浆的调制按下列程序进行:首先将环氧树脂加热至6080,然后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并拌和均匀。待冷却至3035时,再加入乙二胺,经拌和均匀之后,再把3035的砂子加入,最后拌和均匀。砂子环氧砂浆乙二胺邻酸苯二二丁甲脂环氧树脂加热至6080拌和均匀并冷至3035拌和均匀拌和均匀注:为缩短现场调制时间,也可将环氧树脂与邻苯二甲酸二丁脂按配合比事先拌和好,待需使用时再加入乙二胺和砂子调制成环氧砂浆。调制环氧砂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l 环氧树脂加热应是增加流动性及排除内部气泡;加热时不应放在火上直接加热,可在烘箱或水浴、砂浴池内加热,加热温度不宜超过80。l 当加入乙二胺时,环氧树脂基液的温度不得高于35。l 加入砂子的温度应为3035。l 调制时,其材料和配比应符合下表4的规定。环氧树脂的一次配量宜为2Kg。 表4 环氧砂浆的材料和配合比 表4材料名称规格用量(按重量计,%)环氧树脂6101(E44)100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工业用17乙二胺无水(含胺量98%以上)8砂子粒径(自然级配)1.0mm,含水量0.20%,含泥量2%250注:a)若采用有水乙二胺代替无水乙二胺时,用量可按下式计算:有水乙二胺的用量无水乙二胺的用量/有水乙二胺的含胺量100%b)环氧砂浆的材料和配合比,只当有可靠试验依据时,方可采用其他代用材料和配合比。l 每当加入增韧剂、硬化剂和填料后,应拌和均匀。l 拌和用的容器和工具,在每次拌和后,应立即用酒精擦洗干净。l 不得使丙酮等易燃化学药品接近火源。调制及浇注环氧砂浆时应做施工记录,并应做试块,当发现质量问题,或螺栓数量多,或螺栓的部位重要时,可在现场进行抗拨检验。环氧砂浆调制完毕,应迅速进行浇注,并应立即将螺栓缓慢旋转插入。当螺栓插入后,应立即校正螺栓的平面位置和顶部标高,然后用洁净的小石子等予以固定。浇注后的环氧砂浆,应经一定时间养护后,方可进行设备安装。养护时间可按下表5选取: 表5 环氧砂浆在不同气温的养护时间 表.5平均气温()15202530养护时间(h)采用无水乙二胺4321采用有水乙二胺6543当采用风动凿岩机成孔及调制环氧砂浆时,应采取防尘、防毒的安全措施。3.2.4确定垫铁组位置、放置垫铁3.2.4.1 找正调平设备用的垫铁应符合各类机械设备安装规范、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设备常用的斜垫铁和平垫铁可按如下选择:(1)斜垫铁的材料可采用普通碳素钢;平垫铁的材料可采用普通碳素钢或铸铁。(2)斜垫铁和平垫铁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规格和尺寸,应符合下表6的规定 表6 斜垫铁和平垫铁的规格和尺寸 表.6斜垫铁平垫铁C型(附图c)A型(附图a)B型(附图b)代号L(mm)B(mm)c代号L(mm)b(mm)C最小(mm)代号L(mm)b(mm)最小(mm)最大(mm)斜1A1005034斜1B90503平19050斜2A1407048斜2B120704平212070斜3A18090612斜3B160906平316090斜4A220110816斜4B2001108平4200110斜5A3001501020斜5B28015010平5280150斜6A4002001224斜6B38020012平6380200厚度h可根据实际需要和材料的材质和规格确定。斜垫铁的斜度宜为1/101/20;对振动较大或精密设备的垫铁斜度可为1/40。(3)采用斜垫铁时,斜垫铁的代号宜与同代号的平垫铁配合使用。(4)斜垫铁应成对使用,成对的斜垫铁应可采用同一斜度(见图九)。 (a)斜垫铁A型 (b)斜垫铁B型 (c)斜垫铁C型图九斜垫铁和平垫铁3.2.4.2 当设备的负荷由垫铁组承受时,垫铁组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2)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3)相邻两垫铁组间的距离宜为5001000 mm。(4)每一垫铁组的面积,应根据设备负荷,按下式计算:AC式中A垫铁面积(mm2);Q1由于设备等的重量加在该垫铁组上的负荷(N);Q2由于地脚螺栓拧紧所分布在该垫铁组上的压力(N),可取螺栓的许可抗拉力;R基础或地坪混凝土的单位面积抗压强度(MPa),可取混凝土设计强度;C安全系数,宜取1.53。(5)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垫一组垫铁。3.2.4.3 使用斜垫铁或平垫铁调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承受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且调平后灌浆前用定位焊焊牢,钩头成对斜垫铁(见图十)能用灌浆层固定牢固的可不焊。图十钩头成对斜垫铁(2)承受重负荷或有较强连续振动的设备,宜使用平垫铁。3.2.4.4 每一垫铁组宜减少垫铁的块数,且不宜超过5块,并不宜采用薄垫铁。放置平垫铁时,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间且不宜小于2 mm,并应将各垫铁相互用定位焊焊牢,但铸铁垫铁可不焊。3.2.4.5 每一垫铁组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均应压紧,并应用手锤逐组轻击听音检查。对高速运转的设备,当采用0.05 mm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底座面之间的间隙时,在垫铁同一断面处以两侧塞入的长度总和不得超过垫长度或宽度的1/3。3.2.4.6 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 mm;斜垫铁宜露出1050 mm。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3.2.4.7 安装在金属结构上的设备调平后,其垫铁均应与金属结构用定位焊焊牢。3.2.4.8 设备用螺栓调整垫铁(见图十一)调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十一螺栓调整垫铁1升降块;2调整块滑动面;3调整块;4垫座(1)螺纹部分和调整块滑动面上应涂以耐水性较好的润滑脂。(2)调平必须用升高升降块的方法,当需要降低升块时,应在降低后重新再作升高调整;调平后,调整块应留有调整的余量。(3)垫铁垫座应用混凝土灌牢,但不得灌入活动部分。3.2.4.9 设备采用调整螺钉调平时(图十二),应符合下列要求:图十二调整螺钉1基础或地坪;2垫铁;3地脚螺栓;4设备底座;5调整螺钉;6支承板(1)不作永久支承的调整螺钉调平后,设备底座下应用垫铁垫实,再将调整螺钉松开。(2)调整螺钉支承板的厚度宜大于螺钉的直径。(3)支承板应水平,并应稳固地装设在基础面上。(4)作为永久性支承的调整螺钉伸出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小于螺钉的直径。3.2.4.10 设备采用无垫铁安装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设备的重量和底座的结构确定临时垫铁、小型千斤顶或调整顶丝的位置和数量。(2)当设备底座上设有安装用的调整顶丝(螺钉)时,支撑顶丝用的钢垫板放置后,其顶面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1000。(3)采用无收缩混凝土灌注应随即捣实灌浆层,待灌浆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松掉顶丝或取出临时支撑件,并应复测设备水平度,将支撑件的空隙用砂浆填实。(4)灌浆用的无收缩混凝土的配比宜符合下表7的规定。 无收缩混凝土砂浆及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 表.7名 称配 方(Kg)试验性能水水泥砂子碎石子其他尺寸变化率强度(MPa)无收缩混凝土0.41(425号硅酸盐)20.0004(铝粉)0.7/1000040微膨胀混凝土0.41(425号矾土)0.712.03石膏0.02白矾0.022.4/10000膨胀30注:砂子粒度0.40.45mm,石子粒度515 mm;表中的用水量是指混凝土用干燥砂子的情况下的用水量;无收缩混凝土搅拌好后,停放时间应不大于1h;微膨胀混凝土搅拌好后,停放时间应不大于0.5h;此配方也可用于较重要设备的垫铁安装。3.2.4.11 当采用座浆法放置垫铁时,座浆混凝土配制的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法,宜符合如下规定:(1)混凝土配制应符合下列要求:配置座浆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座浆混凝土的胶结材料应采用塑性期和硬化后期均保持微膨胀或微收缩状态的和泌水性小,且能保证垫铁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达到75%以上的无收缩水泥,砂应采用中砂,石子的粒度宜为515mm。座浆混凝土的塌落度应为01cm;座浆混凝土48h的强度应达到设备基础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座浆混凝土应分散搅拌,随拌随用。材料称量应准确,用水量尚应根据施工季节和砂石含水率调整控制。并应将称量好的材料倒在拌板上干拌均匀,再加水搅拌,视颜色一致为合格。搅拌好的混凝土不得加水使用。(2)施工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在设置垫铁的混凝土基础部位凿出座浆坑;座浆坑的长度和宽度应比垫铁的长度和宽度大6080mm;座浆坑凿入基础表面的深度不应小于30mm,且座浆层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50mm。应用水冲或用压缩空气吹、清除坑内的杂物,并浸润混凝土坑约30min,除尽坑内积水。坑内不得沾有油污。在坑内涂一层薄的水泥浆。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22.4:1。随即将搅拌好的混凝土灌入坑内。灌筑时应分层捣固,每层厚度宜为4050mm,连续捣至浆浮表层。混凝土表面形状应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弧形。当混凝土表面不再泌水或水迹消失后(具体时间视水泥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季节而定),即可放置垫铁并测定标高。垫铁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为0.5mm。垫铁放置于混凝土上应用手压、用木锤敲击或手锤垫木板敲击垫铁面,使其平稳下降;敲击时不得斜击。垫铁标高测定后,应拍实垫铁四周混凝土。混凝土表面应低于垫铁面25mm,混凝土初凝前应再次复查垫铁标高。盖上草袋或纸袋并浇水湿润养护。养护期间不得碰撞和振动垫铁。3.2.4.12 当采用压浆法放置垫铁时,其施工方法应符合如下规定:(1)应先在地脚螺栓上点焊一根小圆钢。小圆钢点焊的位置,应根据调整垫铁的升降块在最低极限位置时的厚度、设备底座的地脚螺栓孔深度、螺母厚度、垫圈厚度、地脚螺栓露出螺母的长度经累计计算确定。点焊位置应在小圆钢的下方(见图十三);点焊的强度应以压浆时能被胀脱为度。图十三压浆法1地脚螺栓;2点焊位置;3支承垫铁用的小圆钢;4螺栓调整垫铁;5设备底座;6压浆层;7基础或地坪(2)将焊有小圆钢的地脚螺栓穿入设备底座地脚螺栓孔。(3)设备用临时垫铁组初步找正和调平。(4)将调整垫铁的升降块调至最低位置,并将垫铁放到地脚螺栓的小圆钢上,将地脚螺栓的螺母稍稍拧紧,使垫铁与设备底座紧密接触,暂固定在正确位置。(5)灌浆时,应先灌满地脚螺栓孔。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的75%后,再灌垫铁下面的压浆层,压浆层的厚度一般为3050mm。(6)压浆层达到初凝后期(手指掀压还能略有凹印)时,应调整升降块,胀脱小圆钢,将压浆层压紧。(7)压浆层达到规定强度的75%,应拆除临时垫铁组,进行设备的最后找正和调平。(8)当不能利用地脚螺栓支承调整垫铁时,可采用调整螺钉或斜垫铁支承调整垫铁,待压浆层达到初凝后期时,应松开调整螺钉或拆除斜垫铁,调整升降块,并将压浆层压紧。3.2.4.13 设备采用减震垫铁调平,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础或地坪应符合设备技术要求;在设备占地范围内,地坪(基础)的高低差不得超出减震垫调整量的30%50%;放置减震垫铁的部位应平整。(2)减震垫铁按设备要求,可采用无地脚螺栓或胀锚地脚螺栓固定。(3)设备调平时,各减震垫铁的受力应基本均匀,在其调整范围内应留有余量,调平后应将螺母锁紧。(4)采用橡胶型减震垫铁时,设备调平后经过12周,应再进行一次调平。3.2.5设备就位3.2.5.1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本着安全施工,提高经济功效的原则,选择合理的吊装方案;3.2.5.2 大型设备的吊装就位,根据起重设备构件的外形尺寸、重量、安装高度和现场作业条件,合理选择吊装机械和吊装方法;3.2.5.3 对厂房内的设备安装,可利用厂房内天车或将设备拖至基础边用门架吊装就位;3.2.5.4对室外大型设备直接使用吊车就位;3.2.5.5 小型设备安装,可将设备运至基础旁,利用倒链、千斤顶、自制桅杆、滑车、卷扬机、钢丝绳配合进行安装。3.2.6 设备初找正、找平设备的找平、找正可采用水准仪、经纬仪、挂线、充水透明塑料管等方法进行。采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设备找正、找平,此方法简单、方便,但必须注意在设备上能否放标尺,而且设备及其附近的建筑物不妨碍测量视线并有足够放置测量仪器的地方。3.2.6.1 找中心法(1)挂设中心线设备在基础上就位后,就可以根据中心标板上的基点挂设中心线。中心线是用来确定设备纵横水平方向的方位,从而确定设备的正确位置。中心线有主要中心线与辅助中心线之分,后者是辅助前者之不足。挂中心线可采用线架,大的设备可使用固定线架,小设备可使用活动线架。挂中心线应注意以下几点: 挂中心线用直径0.50.8毫米的整根钢丝。所挂中心线的长度不得超过40米;两交叉的纵横中心线,长线应在下方,短线应在上方,其间隔距离不得小于300毫米,以免互相接触; 线架两端所挂线坠重量,约等于钢丝拉断力量的70%; 吊线坠的线应纤细而柔软,利用线坠的尖对准设备基础表面上的中心点,可在同一根中心线上挂两个线坠,前后两个线坠的尖和冲眼应对准在一起; 对准中心标板的线坠要大些,而对准设备中心的线坠要小些,以减少钢丝的挠度; 沿线的全长,除两端支点以外,不许触及任何物体。(2)设备找正中心线挂设好后,即可进行设备找正。每台设备必须找出中心点,才能确定设备正确的位置,这是找正的根据。设备找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挂边线;根据轴瓦瓦口;根据加工的圆孔;根据轴的端面;根据侧加工面;根据钻孔;利用平行线找中心;样板找正;气缸体找中心;转动设备找正;低压电火花找中心。(3)设备拨正法在设备基础上画出中心线,在设备上确定设备的中心线,保证设备就位时两中心线重合。当检查出机械设备安装的位置不正确时,则必须拨正,常用的设备拨正方法有:一般小型设备机座可用锤打,也可用撬棍橇,用锤打时应适当用力,切勿打坏机械设备;较重的设备可利用基础放上垫铁打入斜铁,使设备移动;利用液压千斤顶推移。在液压千斤顶的两端要加上垫铁或木块,以免压碎或碰伤设备表面或基础面;有些设备可用拨正器拨正,既省力又省工,移动量可控制很小而且准确。拨正器构造简单,可代替使用液压千斤顶;如设备背面基础不太牢固时可在对面上滑轮或链式起重机(升降葫芦)或放花篮螺栓使之移动。3.2.6.2 找正标高法(1)标高每个工厂在建厂时都须根据海拔高度设立两三个永久性的基准点,供建厂和将来修扩建时长期使用。为了建厂时运用方便,每座厂房必须规定一个零点。机械设备安装所用的基准点,就是用测量法以工厂零点为标准,测出该基准点处在零点以上或以下多少,用红铅油书在基准点附近的地基上作为基准点的标高。(2)设备标高面的选择和度量设备的标高面一定要选择精密的、主要的加工面,如:加工平面找标高;曲面找标高;样板找标高;斜面找标高;在轴上度量标高;用水准仪找标高。(3)找标高时的注意事项找标高时,对于基准点的使用应有足够的认识,对于连续生产的联动机组要尽量少用基准点,而多用机械加工面间的相互高度关系;多体安装时,须注意每个单体标高偏差的控制很小而且准确;当拧紧设备地脚螺栓前,标高用垫铁垫起出入不大时,可以根据设备重量,估计拧紧设备地脚螺栓后高度下降多少,一般则先使高度高出设计标高1mm左右,这样拧紧地脚螺栓后,高度将会接近要求数字;在调整设备标高的同时,应兼顾其水平度,二者必须同时进行调整。3.2.6.3 找正水平度法(1)找平的基准面和找平方法有如下几种:加工平面为基准;加工立面为基准面;轴承座找平;位置的找平;床面导轨找平;利用设备特制找平基准面;旋转找平法。(2)调整设备标高和水平度用的工具与方法通常有:用斜铁;用螺栓调整垫铁;用小螺栓千斤顶;使用油压千斤顶;三点安装法。(3)找平注意事项在小的测定面上可直接用方水平检查,大的测定面应先放上平尺,然后用方水平检查。平尺与测定面间应擦干净,并用塞尺检查,接触要良好;初步找平时,有些设备可以用水准仪检查一下,以帮助安装人员进行调整;在两个高度不同的加工面上用平尺测定水平度时,可在低面上加千分垫(块规)或制作精确垫块;如果两个测定面距离远,平尺不够长,而且水准仪测量又有困难时,可用水管连通器检查,其精确度可达到0.5mm。如果用测微螺钉,则精确度可达到0.02mm;在有斜度的测定面上测定水平度时,可用角度水平器或制作精确的样板;在滚动轴承外套上检查水平度时,轴承外套与瓦座不得有“夹帮”现象;找正设备的水平度所用的方水平、平尺等,必须校验合格。3.2.6.4 设备找正、调平的定位基准面、线或点确定后,设备的找正、调平均应在给定的测量位置上进行检验;复检时亦不得改变原来测量的位置。3.2.6.5 设备的找正、调平的测量位置,当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宜在下列部位中选择:(1)设备的主要工作面;(2)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3)保持转运部件的导向面或轴线;(4)部件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5)设备上应为水平或铅垂的主要轮廓面;(6)连续运输设备和金属结构上,宜选在可调的部位,两测点间距离不宜大于6m。3.2.6.6 设备安装精度的偏差,宜符合下列要求:(1)能补偿受力或温度变化后所引起的偏差;(2)能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3)不增加功率消耗;(4)使转运平稳;(5)使机件在负荷作用下受力较小;(6)能有利于有关机件的连接、配合;(7)有利于提高被加工件的精度。3.2.6.7 当测量直线度、平行度和同轴度采用重锤水平拉钢丝测量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选用直径为0.350.5mm的整根钢丝;(2)两端应用滑轮支撑在同一标高面上;(3)重锤质量的选择,应根据重锤产生的水平拉力和钢丝直径确定,重锤产生的水平拉力应按下式计算:P756.168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