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doc_第1页
专题八-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doc_第2页
专题八-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doc_第3页
专题八-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doc_第4页
专题八-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课标要求】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表 7 是七级和八级的文化意识目标描述,其它级别不再单独列出。 表 7 级别 目 标 描 述 七级1 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 2 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或传说; 3 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 4 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5 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 6 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 7 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 8 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 9 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10 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八级1 初步了解英语语言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关系(例如,有些词汇或表达法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2 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能发现隐含在语言中的对他国文化的态度(例如,文化崇拜或文化歧视); 3 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人民 及其文化传统有比较客观和公平的认识; 4 了解英语国家最突出的文化特色; 5 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重要(历史)文化现象的渊源; 6 初步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在日常生活和人们价值观中的体现。 【教学建议】一、文化与文化能力(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有关文化的定义也种类繁多,有文化即文明、文化即交际或跨文化交际、文化即社群互动场所、文化即人们之间的动态建构等不同观点。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其内容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文化与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表现为五个层面,是文化五个层面的整合体,通过下表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语言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语言的学习不可能离开文化,外语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文化教学。文化的层面语言与文化的联系产品语言用于描述或操作这个产品实践语言用于参与文化实践观念语言识别、解释、判断文化观念社群语言恰当地进入特定文化社群个体语言个体用于表达文化之中的独特身份。文化意识 英语课程标准把 “ 文化意识 ” 作为基础英语教育阶段的目标内容之一,并在目标描述和内容标准中详细描述了文化意识的具体内容。那么,什么是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指对目标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根据人们对文化的知晓程度,文化意识可以分四个层次。在第一层次,学习者对于明显的文化特征有所了解,但认为它奇特不可理解;在第二个层次,通过文化冲突,学习者了解到与自己文化明显不同的某些有意义的但却是微妙的文化特征,但是,仍然是不理解;在第三个层次,通过理性的分析,了解到那些微妙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从认知的角度认为可以理解;在第四个层次,通过深人体验其文化,学会了能设身处地从目标语文化的视角看问题,达到视其所视、感其所感的理解。跨文化交际 对于交际能力,从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模式到卡内尔斯温、巴克曼到李筱菊提出的交际模式,虽然都设计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分,但是都是一个包含文化内交际和文化间交际两个方面的广义的交际,对跨文化因素涉及较少。由于,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具备一般的交际能力要求以外,还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如文秋芳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所示(图 4 7 )。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交际双方必须具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图 4 7 跨文化交际能力结构图(资料来源: 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第一版:第 9 页)莫兰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文化能力、学习能力等同属于个人能力的一部分,跨文化交际能力表现为一个人对文化的理解、认同,对文化的适应,所做的改变和自我建构。图 4 8 Moran 的能力结构图(资料来源: Moran, P. P. 文化教学:实践的观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年第一版:第 116 页)文化学习 有关文化学习的研究发现,文化中相当大部分不是遗传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和社会活动中学习的。与其它知识的学习不同,文化学习的社会性、传播行和动态性比较明显。文化的学习既有隐性的习得,更有显性的学习。对于文化的学习,人们曾提出不同的模式,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默兰在科尔伯( Kolb )体验学习基础之上提出的文化体验模式。根据文化体验模式的观点,文化学习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即文化内涵、文化内涵学习活动、预期结果、学习内容和实际学习结果。体验学习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隐性的学习方式,而是带有明确文化学习意识的、显性的、体验性的学习循环。如图 4 9 所示,文化学习过程是一个反复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学习者不时地接触学习者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文化差异进行描写、解释,做出自己的回应,达成对目标文化的适应。学习者通过反复的差异接触、描述、解释与适应,逐步接触目标文化,直到达到预期文化学习目标。这一体现学习循环模式说明,文化学习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涉及文化比较,涉及学习者的情感管理和学习者自身文化影响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图 4 9 语言教室内的文化学习( 资料来源: Moran, P. P. 文化教学:实践的观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年第一版:第 121 页 )二、文化教学 (一)文化教学目标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主要目的,而文化意识有等级之分。因此,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文化教学目标也有所不同,如英语课程标准就列举了二级、五级和八级三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各级目标不仅学习内容逐步加深,文化理解要求也逐步提高。二级要求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交际用语、文体活动、饮料食品、节日等文化载体,感受文化物质载体的不同。五级则要求学生理解文体活动、节日、服饰穿戴、体态语的文化内涵,同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八级不仅要求学生能理解英语的文化内涵,并且能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理解语言中文化的表现与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培养世界意识。文化学习包含语言目标、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学习者不仅要掌握正确表达思想和文化的语言能力,具备发现、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认知能力,理解语言和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意义,同时还应学会理解、尊重、认同和宽容异族文化,培养对异族文化的情感。从跨文化角度来看,文化教学的目标就是提高跨文化意识,即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鉴别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教学内容 从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目标的描述可以看出,文化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化产品、文化实践、文化观念、文化社群和文化个体五个方面。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文化教学的最直接的内容,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的饮食、住所、服饰家庭、亲属、建筑、音乐等都属于文化产品的范围。文化实践 :文化实践主要指文化行为与运作,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描述的称谓、问候语、身势语、人物传记、故事、各种仪式等都属于文化实践的范畴。文化观念 :文化观念指人们的感知、信仰、价值观和态度,是文化产品和实践所折射的文化内容。英语课程标准在五级和八级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各种文化产品与实践操作的文化内涵所表达即文化观念。文化社群与个体 :文化社群和个体是文化产品的制造者,文化实践的执行者和发生地,是文还观念的持有者,文化教学的内容自然包括文化发生的环境、各种组织机构以及各种关系。(三)文化教学模式 文化的教学模式主要有知识本文教学模式、行为本位教学模式、和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知识本文教学模式 (knowledge-based approach) 知识本文教学模式是把文化作为一种显性的知识融于语言教学之中,以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和文化产品文学作品、艺术等为主。行为本位教学模式 (behavior-focused approach) 行为本位教学模式视文化为行为模式,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习得跨文化交际技能。本模式采纳交际教学的理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实施有目的有意义的交际任务学习文化知识、应用文化知识,从事有效的文化交际。文化体验模式( culture experience approach ) 教学模式是学习模式的体现,文化体验教学模式所采用的正是文化体验学习模式。体验由四个互动部分组成:内容认知 (knowing about) 、方法认知 (knowing how) 、观念认知 (knowing why) 和自我认知 (knowing oneself) 。内容认知通过有关文化信息的收集了解文化知识;方法认知即文化实践技能的训练,学习者需要参与目标语文化的生活实践,了解其文化行为,达到自我调整溶入目标语文化;观念认知即对目标语文化基本观念的理解,指学习者能够探究、分析解释文化现象,理解其文化信念、价值和态度;自我认知即通过文化体验反思,学习者能够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价值、观念、情感、问题、反应、思想等各方面的意识感。自我意识是文化信息、技能和理解的观念,一个人的文化行为依赖其自我意识。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文化体验训练。文化体验的教学分四个阶段进行,即:具体经历 (concrete experience) 、反思观察 (reflective observation) 、概念抽象 (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 和积极实践 (active experimentation) 。在具体实践阶段,学习者参与各种文化体验活动,感知各种文化行为。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文化行为,对文化信息进行述实性描述,以了解其文化内容。基于对文化内容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概念抽象,分析、探究文化的本质、价值和态度,从而得以解释其所经历的目标语文化实践行为,借此形成自我意识,达到对目标语文化的适应。因此,具体实践即参与,属于方法认知,反思观察即描述,属于内容认知,概念抽象即阐释,属于观念认知,而积极实践即反应,是学习者认知自我形成自我意识阶段。图 4 10 文化体验教学模式 ( 资料来源: Moran, P. P. 文化教学:实践的观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年第一版:第 19 页 )可以看出,文化体验模式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在到实践的认识论模式。学习者首先是进行文化体验,然后是对其所体验的文化行为进行描述分析,探究其文化内涵。这本身所反应的就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理性的思考达到对文化的阐悟,形成自我意识。另外,文化体验模式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模式,对文化的参与、描述与分析都是为了自我能力的发展,使自己能够适应异族文化的需求,溶入目标语文化。 (四)文化教学方法 在文化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不同的方法:1 附加法附加法就是在外语教学中系统地添加补充一些文化的内容,作为外语教材的附加部分。这一方法就是在教材中专门设立文化专栏,给学生举办文化的讲座,组织参观文化的展览等,组织有关讨论,或者组织欣赏文化的表演、活动等。这样通过附加的文化知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外语国家的基础文化知识。附加的文化知识可以附加在外语教材之中的,也可以是单独的文化知识读本。我们还需要附加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得文化能力,可以是一些问答讨论活动,或者是一些相关的活动。2 融合法融合法就是把文化教育的知识目标、态度目标、能力目标等全部系统地融入外语教学之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文化教育。这一方法就是编写以文化为课文的语言材料,采取文化会话、文化合作、文化表演、文化交流等方式进行外语课堂教学。这一方法要求在教材和教学方法中适当地将文化知识融合到课文与教学中去。由于语言知识与能力教学有着自身的规律(比如我们需要先学名词单数形式,再学习名词复数形式等),这往往难以兼顾同时全面地体现文化知识、态度、能力目标。因此,运用融合法的时候,可以与附加法结合使用,用附加方式全面地呈现不同的文化,用融合方式将文化态度的教育目标融合到课文中去,将文化能力与运用外语的能力结合起来。3 互动法这是以教师与学生作为不同文化表现者的互动展开教学,使学生在与老师的文化互动中感知外来文化,如教师与学生相互讨论某一文化现象(不一定是外来文化的),使学生在探讨中感知到自己与老师文化的不同,然后形成自我判断,可以采取的方法有文化疑惑解析、文化冲突化解、文化专题研究等。互动法特别适合文化教育的态度目标的教学。通过开放式的、平等性的、交流式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地形成开放、平等、尊重(不歧视)、宽容、客观(无偏见)、谨慎的文化态度。因此,在互动讨论中,教师也应特别注意以开放、平等、尊重(不歧视)、宽容、客观(无偏见)、谨慎的态度组织讨论,只有将这些文化态度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文化态度。当然,互动讨论应该只给材料,而不直接给出观点,教师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广泛、深层的讨论,引导他们形成合理的文化态度。4 实践法实践法就是让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直接参与文化交往,在亲身参与的文化实践中获得文化的知识、形成文化的态度与能力。实践法就是引导学生对文化实践进行分析,特别是对文化实践的热点(如新闻事件)、难点(如历史问题)进行专项的分析,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文化认知、比较、参照、取舍、传播的能力。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活动可以是在本体文化的环境(中 国老师在中国教中国学生)中开展的,但更可以充分运用外语教育的独有特点,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特别是网络形式,这种形式成本低、方便快捷,又能与外国人直接交往)与外国人直接交往,在与外国人的直接交往中直观地获得文化知识,在交往的成功与失败中形成合理的文化意识和能力。为了充分利用与外国人直接交往形成的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在学生与外国人直接交往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意识、能力准备。同时,在与外国人直接接触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专题讨论,让学生总结他们获得的文化知识,形成或强化文化态度与能力。与外国人的直接交往,可以采取面对面交往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更便捷的网络交往形式。在与外国人交往时,可以专门与有一定文化交往经历的外国人(比如曾经访问过中国、或者在其他国家生活过的外国人)进行交往,以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采取与学生同龄的外国学生交往的形式,因为学生通常更容易与同龄人交往,不过,同龄外国人也存在缺乏权威性的问题,因此,与同龄的外国人交往时可以适当安排外 国老师在场(或者在线),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权威性支持。5 体验法体验法就是让学生在文化教育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充分体验来获得文化知识,养成积极的文化态度,形成文化能力。在外语教学中,体验法有两种形态:直接体验、间接体验。直接体验就是让学生通过直接与外在文化的接触(比如学习独立的外国文化单元的课文,听外国文化专题讲座、观看外国电影、与外国人直接交往等),在这些接触中学生直接了解到外在文化,认知到外在文化的知识内容,发现自己的文化态度,了解到何种态度有利于了解外在文化、有利于与外国人交往等等,从而养育积极的文化态度,并通过直接的交往获得文化的能力。间接体验是将教学内容隐含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外在文化的相关知识,养成积极的文化态度,形成有效的文化能力。应该说,间接体验特别适合小学的外语教学,因为小学生主要是通过感知来学习文化,特别是文化态度的养成。直接体验则更适合文化知识的明确传授,适合中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一了解文化差异时间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第 1-2 分钟 提出问题 让学生阅读课文 School life in the UK (译林版模块一第一单元) , 找出英国学校生活和中国学校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 听教师讲解,了解任务要求。 理解中英学校生活的区别,体验两国文化差异。 第 3-8 分钟 解决问题 让学生回答问题,并就问题和学生交流。 并询问学生英国学校生活和中国学校生活的相同之处。 回答教师问题。 针对问题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加深对中英文化的理解。 教学案例二了解文化差异时间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第 1 分钟 启动教学,激活学生已有知识 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 1 。 观看电影片段。 以不同于中国餐桌礼仪的电影片段启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文化图式。 第 2-3 分钟 呈现语言项目 询问学生对于 The old lady 举止的理解。 并让学生再次观看片段。 总结片段中的餐桌礼仪。 回答对于 The old lady 举止的理解。 观看电影片段。 让学生理解西方的餐桌礼仪。 第 4 分钟 观看影片,理解西方文化 观看电影片段 2 。 观看电影片段。 以另一个不同于中国餐桌礼仪的电影片段,了解学生对于国外餐桌文化的理解。 第 5-6 分钟 呈现语言项目 询问学生对于片段 2 中人物举止的理解。 并让学生再次观看片段。 总结片段中的餐桌礼仪。 回答对于片段 2 中人物举止的理解。 观看电影片段。 让学生理解西方的餐桌礼仪。 第 7 分钟 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这两个片段中与中国不同的中国餐桌礼仪。 听教师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对国外餐桌礼仪的理解。 教学案例三课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第 1 分钟 导入语言项目 给学生陈述交换意见的必要性。 听教师讲述交换意见的必要性。 首先给学生讲述交换意见的必要性,让学生对其有一个了解。 第 2-5 分钟 呈现语言项目 给学生讲述一段故事,让学生看阅读材料(附),回答问题。 Can you guess what was going to happen the next day? And why? 听教师陈述故事,回答教师问题。 陈述事情发生的过程,给学生进行情景介绍。 理解交换意见的必要性。 第 6-7 分钟练习巩固语言项目 Tell Ss : When a speaker says something to a hearer,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kinds of meanings involved: utterance meaning, speakers meaning and hearers meaning. Now can you diagnose Marias problem by using the three types of meaning? The utterance meaning is obvious. What about the speakers and the hearers meaning? 阅读并回答教师问题。 理解同一段话所表达的不同观点。表明交换意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 8 分钟 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交换意见的必要性。 听教师总结,记下要点。 总结归纳,加深对交换意见必要性的理解。 附:阅读材料Task 1Diagnosing problem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Maria: Dick, how long is your mum going to stay?Dick: I dont know. I havent asked her.Maria: Why not ask her?Dick: What do you mean by asking her?Maria: I mean what I said. Just as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