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论文写作课件文本之二第三节 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 科学论文的格式常用的格式有题目、作者及其工作单位、摘要、引言、正文(实验方法和论证过程)、结果和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等几部分。 1.论文题目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论文也是如此。首先进入读者眼帘的就是论文的题目,它往往是论文精髓的集中体现。读者在搜集资料时,最先要找到的也是论文的题目,书刊在手,或者打开网页,浏览一遍,具体阅读那一篇,读者也是先根据对题目的判断之后作出决定的。可见题目的重要。 论文题目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缩写字。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4个字,必要时可增加副标题。外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12个实词。 拟写论文题目,一般要符合下列要求: 1.1 准确得体 题目应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不能使用过于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汇和华丽的词藻。 比如: 广义相对论研究 激光化学研究 某些金属疲劳强度的测定 这些文题就过于泛指、笼统,使人读了并不能明白论文的具体内容。 题目用词还要切忌华而不实,要合乎分寸,避免用广告式的字眼。 有些人的研究工作或成果并不多,却喜好把“机理探讨”、“规律研究”一类的字眼用在题目上。在自己的工作中得到了和前人结果稍有不同的结果或现象时,就上升到“机理”、“规律”的高度来命题。这是一种不谦虚的态度,读后只能让人感到是华而不实。 还是谦逊一点,留有余地,命题为现象的解释、的一种机制等好一些。 1.2 简短精炼 题目不宜过长,尽可能地删去可有可无的字、词。 例:关于钢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 可改为: 钢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 又如:秋季低温天气对晚稻危害程度与温度指标的研究,这个题目不仅字数多,而且中心内容也不突出。可改为: 危害晚稻的低温指标研究 论文题目偏长是现在论文写作中的一种倾向。作者可能是想在题目中点出自己的全部工作来,因而不多加几个字总觉得不全面,以至有的题目长达五十多字。有的长题多读几遍尚能明其大意,有的长题却令人不知所云,如: 35Ni-15Cr型铁基高温合金中铝和钛含量对高温长期性能和组织稳定性的影响的研究 这样的题目就令人难读了。 简化也缩短不了的论文题目,可采用加副标题的办法,引伸主题,补充说明。例如,温元凯副教授的论文题目: 关于元素电负性的新标度() 电负性的静电计算和成键原子中缸子的屏蔽效应 主标题点明了论文的研究结果,副标题补充说明这一结果是采用什么方法获得的。主标题后标注有罗马字序号,说明本文是系列性研究工作中的第一篇。在连续性的系列研究中,每一部分成果都可写成论文,然后在标题末尾用罗马字,标注顺序并加括号。 使用副标题,虽然整个题目的字数增多了,却并不使读者产生题目过长的感觉。 但是,这并不是说论文题目越短越好。有些题目短得不知所云,并不是好标题。 例如:Q 这个标题可能是标题中最短的记录了。然而并不是好标题。它不明确,令人费解作者是要论述弹性波的衰减系数,这个系数的代号是1Q,所以这么命题。这样的命题是不可取的。 1.3 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 标题中所使用的各种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应是统一的,相互要有关联地组合在一起。 如: 对农村合理的人、畜、机动力组合的探讨 在这个标题中,“人”、“畜”、“机动力”是三个概念,如风、马、牛不相干。它们的本质属性没有共同之点。作者原意的“人”恐是指“劳力”、“畜”指“畜力”。但是,“人”的外延部分还有“婴儿”、“病残者”等,“畜”的外延部分还有“猪”、“羊”等。这些外延、内涵都不相同的概念组合在一起,就不知论文是什么含义了。 如果改成这样的命题,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 对农村合理的人、畜、机动力组合的探讨 这样一改自然就明确了。“劳力”、“畜”、“机动力”具有相同的内涵,都是“劳动能力”的一种。 标题中概念的明确表达,一看便知道论文是属于什么学科范畴,还能给情报人员作索引分类和读者查找带来方便。 1.4 立场观点明确 这一点对于驳论文的标题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学术之间互相探讨,不应严词厉句相对,往往是主标题点出对方的错误所在,副标题加上“与同志商榷”的字样。 对历史上的错误论点的批驳,也是常有的事。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发展过程,先期的认识受到知识和实验条件的限制,会有欠缺,乃至错误,这是正常的。后人取得正确的结果,总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的发展和继续,所以学术讨论和批判要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在论文题目上应当体现这一精神。 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凡是直接参加本论文的全部工作或主要研究工作、作出主要贡献、能对论文负责的人,都应该署名。这不仅是作者辛勤劳动的体现和应获得的荣誉,而且是对工作负责的表现,表示对论文负责。 个人的研究成果,个人署名。集体的研究工作,分别贡献大小,先后列名。 在本研究工作中,研究设想的提出、主要研究工作的承担、关键问题的解决等等,是衡量贡献大小的标准。 只参加过计划研究或部分具体工作,对全面工作缺乏了解者,不应署名,可以列在附注中,明确其贡献和责任,或写入致谢中。 署名的先后不应按职称的高低、资历的新老、分工的不同来排列。 现在,在论文署名中,有一些不正之风。有的要求名家“挂名”,徒有名义,有的奉送署名,为了某种目的搞“关系学”,有的争着署名,坐享其成;还有的自持“地位”高于他人,非署第一名不可。这些都是应当坚决抵制的。 从目前国际上论文的发展趋势来看,科技论文的作者愈来愈向两个人以上的方向发展。这说明近代科学的发展已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了。 署写著作者的单位,是为了方便读者同论文作者的联系,以便索要论文样本。在国外,学者并不永久地在一个单位工作,因此还强调要署上作者现在通讯处和永久通讯处,以便读者与之联系。 3.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在于让读者尽快地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以补充文题的不足。尤其是现在科技文献的数量急剧增加,任何一个科学家不可能通读每篇论文。 读者决定是否通读这篇论文,从题目上进行初次判断后,主要的就是根据摘要来判断了。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以入胜的任务。同时,随着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文摘索引杂志成了科研工作的重要工具。 论文写好了摘要,文摘索引杂志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加以转载,从而避免了由他人摘要所产生的误解、缺欠和错误。 3.1 摘要类别 摘要应该摘取那些内容,要根据摘要的性质来决定。从目前的文摘杂志来看,文摘被分为指示性文摘、报道性文摘和资料性文摘等几种。 3.1.1 指示性文摘,又叫简介。摘要内容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 给读者一个概括的了解,以便循此查找原文。现在的学术性杂志上的论文摘要大多数属于这一种。 3.1.2 报道性文摘和资料性文摘,内容详尽得多,要基本上反映论文的全部创造性内容,提供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成为可以不依附论文而独立存在的短文。虽不能代替原论文,但可以代表原论文。 3.2 编写摘要的要求 3.2.1短:行文要简短扼要,字数通常以300-400字为宜,也有人提出为正文全文字数的5左右较好。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建议,英文摘要部分应少于250个单词,最多不超过500个单词。 3.2.2 精:内容准确、精炼,把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3.2.3 完整:一篇摘要是一篇独立的短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独立成篇,可以供文摘杂志和情报人员编写文摘卡片直接采用。 3.2.4 不加评论:只对论文内容作忠实介绍。 3.3 编写摘要的要求 摘要的写作,要做到叙述准确而不走样,内容具体而不空泛,文字简练而不冗长,表达明白而不晦涩,就必须字字推敲,做到多一字则无必要,少一字则嫌不足。 做到六不:不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作自我评价,不与前人工作互相对比,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不与正文前言或结论的语句雷同。 3.4 编写摘要的要求 研究生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的摘要,与上述摘要稍有不同,分为两种。 一种是放在学位论文前面的简短摘要,这和前面叙述的摘要写法是一致的。另一种是单独印发供学科评议组和对口科研单位审查用的详细摘要。这种摘要文字可长到25003000字,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1)从事这一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内容和过程,完成了哪些工作,加以概括地叙述; (3)获得的主要结论,突出论文的新见解部分。这是本摘要的中心内容; (4)结论的意义。 3.5 编写摘要的要求 当前,国内许多论文的摘要,有的是照抄论文的结论,内容乃至语句都一样,有的写得笼统,没有明确的结论,看不出研究成果的独特之处,这是不符合要求的。因为它不能向读者提供关于论文的新信息。 例如: 测定了5种材料的屈服强度和硬度,进行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对比,硬度约为屈服强度的3倍。 测定了5种铝合金的屈服强度和维氏硬度,结果表明,硬度为屈服强度的3002倍,与理论值十分吻合。 4.关键词 又称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文章的题名、摘要、正文中选取出来的,以能表达全文主题内容,具有实在意义的单词或术语。 4.1 每篇论文选取38个关键词,并尽量使用汉语主题词表中提供的规范词。若是新的学科研究,无相应的主题词可选时,可选自选词,但自选词一定要准确、恰当。 4.2 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由于英语在国外使用较广,为了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在一时无力刊行外文版的情况下,不少学术刊物要求作者在论文最后附上比较详尽的英文摘要,字数略多,使不懂中文的外国读者可知论文的主要内容。 5.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 国家标准GB771387要求学术期刊论文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分类号。同时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的分类号。一般国内外学术期刊要求投稿按指定分类法注明其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中所规定的,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文献统计和期刊评价。 科技论文作者对论文进行分类,可以利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逐步细分。如论文涉及“森林火警监测与警报”,可依次按“S-农业科学”、“S7-林业”、“S76-森林保护学”、“S7623-森林防火与灭火”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其分类号为“S7623”。 6.前言 又叫引言、导言、绪言、概述,或者连这些小标题也没有。它是论文的开头、引子,好比是一出长剧的序幕,必须认真写好。 引言的内容包括:进行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现在的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但不要自吹自擂,自我评价。 在说明“理由”时,涉及到的内容有: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并介绍前人的有关工作及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有什么特点及涉及的范围等等。 “引言”中叙述研究工作目的时,应包括实际应用和在学术上的意义。 但,若是人所共知、显而易见的效用、意义则不必赘述。“引言”中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如果是沿用已知的理论和原理,只需提及一笔,或注出有关文献出处即可。 如果论文中出现了前人没有的概念、术语, “引言”中应加以定义。 例:空间散斑的运动规律(伍小平等)一文的“引言”: 引 言 当激光照射物体表面时,由于表面的漫反射和激光的相干性,在整个空间中形成了随机分布的散斑。物表面发生运动时,整个散斑场也发生运动。它们之间有确定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应用散斑照相测量物体交形的基础。为此,本文将讨论一个微小面元发生运动时,与由它形成的空间散斑运动的关系。 散斑是面元上所漫射的光相干迭加的结果,漫射光在被观察点P有确定的相对位相,因而有一定的光强。当表面发生运动,P点的状态变化了,而具有原来P点那样光强的点移到p点。这就是散斑运动的含意。这里所考虑的是物表面仅发生微小位移,P是P点附近的一个点。 从Fresnel-Kirechhoff积分出发,引出了散斑运动的三个基本规则。这三个基本规则可以唯一地确定P点的坐标,由此,推导出当物表面运动时散斑的运动公式。在推导时只考虑了入射方向、观察方向与物表面法线共面的特殊情况。因为这样可以使讨论简明,且为了测量的需要,这己完全够了。对所得到的关系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验证,结果是非常一致的。 对此问题,文献1-4进行过一些讨论,文献5和我们做了平行的工作。文献5讨论了更一般的情况,其中大部分结果与本文是一致的。 论文的前言,有的并无“前言”或“引言”的字样,但一样存在具有前言作用的文字。例如温元凯同志的关于元素电负性的新标度()的论文,他没有加“前言”标题,但论文开始的一段话就是前言。他写道: “化学元素的电负性是Pauling在1932年提出的一个化学概念,其定义为“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电负性概念在化学各分支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一;近年来,又有不少新的进展。一 。 关于化学元素电负性的标度,四十多年来,许多作者曾从不同角度考虑,提出十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其中主要有文献一(21)提出的方法。近年来,又有文献(22)一(25)等提出的经验公式。各种方法求得的元素电负性数值,虽然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大体接近,但对有些元索,尤其是过渡金属和副族元素,相差较大。由于元素电负性难以直接从实验测定,目前理论尚不成熟。本文在分析前人各种电负性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电负性的,静电计算法,得到了一套较新的元素电负性标度。” 如果细心揣摩一下上述两篇引言,在结构安排上具有两种不同的特点。 它们共同之处,都是做了前人没有的创造性成果,但是在引言中、或者说怎样在国际学术界中把自己的工作从对前人已有工作的表述中引出来呢?既不能使用“修正了”某人的“错误”, “达到了”“国际水平”一类自封的语言,又要把自己的工作实事求是地表达出来。 这两篇引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在结构的安排上进行了认真的构思。 前者采用的是迂回法,从研究的具体知识开始,进行正面叙述,再讲到自己的工作成果,最后点出主题。这反映了作者的深沉和老练。 后者采用的是直接法,单刀直入,点出本研究课题中存在的缺陷和知识空白,最后提及自己的工作。这反映了作者年轻、胆大,敢于钻研、敢于创新的可贵素质。 再看下面一篇引言: 近十年来,神经系统魄发育已经成为神经科学中重要而十分有趣的领域。 两栖类的蛙由于有很多优点,是较好的研究对象。蛙和很多动物一样,它的眼睛在一生中不断增大。在这一过程中,它的视觉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对蛙视觉行为发育的研究比较少。最近发表了Ewert关于蟾蜍的视觉大小不变性(Visual size-constancy)的个体发育的报告,他只研究了变态后2周和6个月这两个年龄的蟾蜍的行为。 Tinbergen认为,研究感受系统的生理学和行为学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但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才是最好的。 视动反应是一种视觉刺激诱发的行为。 从鱼、蛙到灵长类动物和人都有。因为它较稳定,易于观察,所以作为一种客观的测量指标广泛地运用于很多种视觉功能的研究中。如Brukow,Smith,Viopio,Enoksson,Fox,Graham等人就采用这种方法研究图形视觉(Pattern vision)、,视敏度、色觉和运动感知等。 修改为: “视动反应是一种视觉刺激诱发的行为。由于它较稳定、易于观察,被作为一种客观的测量指标广泛地运用于很多种视觉功能的研究中。蛙在发育过程中,其视觉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最近,已有关于蛙的视觉行为发育的报道,但有关蛙的视动行为发育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旋转的黑白相间的栅条作为刺激,测量了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蛙的视动头震颤速度,并对其神经机制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7.正文 正文是科学论文的主体, “创造性主要在这一部分表达出来。它反映了论文所建立的学术理论、采用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所达到的水平。简单地说,正文的水平决定了整个论文的水平。 正文的内容,包括本课题研究的方法、观察到的事实、研究的对象及其选择的原因、材料的收集方法及收集的理由、研究的结果等。至于应当分作几个段落,每个段落应列什么样的小标题都没有固定的格式。具体内容可以有以下三个部分: 7.1 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部分要对所作的假定及其合理性进行理论论证;对于分析方法,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自己改进的或创造的,对于计算方法,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自己改进和创造的,都应加以说明。 7.2 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 这一部分要将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方法加以介绍,使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使用的主要仪器、试剂、材料的名称、型号、精度和纯度、生产厂都要交待清楚。尤其是使用的装置和测试仪器不是标准设备时,更要尽量说清楚,并对其测试精度作出检验和标定。 因为,科学研究的成果必须接受别人的检验,介绍好实验装置和方法,目的在于使别人可以重复这一实验。在实践中,我们知道:同样的装置,实验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同样的实验方法,使用的装置和材料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所以,要做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重复你的实验和获得同样的结果才行。 必要时可运用示意图、方框图、流程图来说明试验装置,简单明了,省时易画。 实验过程和方法的叙述要力求简要。例如: 物体的平动和斑的运动都是用读数显微镜测量的,精度可到1um。物表面的转角是用镜反射测量的,精度可达1。 这两句话,包含了实验方法、测试装置、测试对象、测量结果和测量精度五个内容,表达得简洁而又清楚。由于是常用的仪器和方法,用不着详加叙述。 7.3 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 7.3.1.对实验结果应作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说明其必然性,从结果中引出必然的和必要的结论或推论,并说明这些结论和推论的适用范围,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加以比较,检验理论分析部分的正确性。 7.3.2 对于实验结果,应当尽量避免把所有的实验数据都抄在论文上。否则,会使人感到是一分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经过整理,绘制成图或表列入文中,同时要求交待数据处理方法和误差分析。 在整理实验结果时,不能只选取符合自己预料的数据、现象,而随便抛弃那些和自己预料相反的数据、现象。一切与自己预料相反的数据、现象,都必须在找到确凿证据说明其确系错误的之后方可剔除。否则应一一罗列起来,认真分析。 因为往往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重大发现,这些事项很可能是一些重要的实验结果。这种情形在科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总之,实验结果的分析,是论文的关键。专家学者们称之为“论文的心脏”。实验和理论分析的成败均以此来判断,一切的结论和推论均以此为根据,切不可等闲视之。 7.3.3 正文撰写中有几点值得注意。作为一位科技工作者,应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因此: 一不要考虑个人得失,隐瞒或歪曲自己的信念,要敢于坚持真理; 二不要自鸣得意,目中无人,动辄用轻率的态度和非科学的言辞对待前人,抬高自己, 三不要在学术上搞“假、大、空、套”,态度要严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尤其是对有利于自己的学术观点,应以理服人。 7.3.4 讨论部分: 许多论文在正文部分还加上“讨论”一段。 “讨论”部分,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发挥自己见解的部分。作者要在这里对所进行的研究和观察所得的全部材料,包括文献材料,经过归纳、概括和探讨,阐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进行理论上的论证。 8.结论 8.1 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结局。 读者在决定是否阅读这篇论文之前,除了看摘要之外,就是看结论部分。然后才决定是不读、或是浏览,或是通读全文。 结论,从内容上说,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更深一步的认识,是从正文部分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过程而得到的新的总观点。 写作时应注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8.1.1 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理论的或实际的问题; 8.1.2 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看法作了那些检验,那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那些不一致,本文作了那些修改、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 8.1.3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等。 8.2 结论的写作,讲究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结论的语句,要象法律条文那样,斩钉截铁,只能作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切忌夸大;那些尚不能完全肯定的内容在措词上要留有余地。 8.3 结论的写作,还要注意人的主观因素对结论分析判断的影响。 在结论的写作中,主观因素已经经过了“认识实践”,到达再认识的阶段了,原来的主观因素中哪些是客观,正确的,哪些是主观、谬误的,都已在研究的过程中解决了。 因此,结论不能固守在制定研究方案时所作的“预测上,而应当从实际出发,剔除主观性,写下科学的结论。换句话说;要对预测作出修正。 9.致谢 在研究过程中,凡是对本文研究提供过重要指导和帮助的同志,都应当在论文的结尾处书面致谢,以表示尊重他人的劳动,感谢他们的帮助。 “对此项研究提供过重要的指导和帮助”,其含义是指: 参加过本研究的一部分工作,承担过本研究中某一项测试或实验任务,对本研究提出过有益的建议,指导过某项研究或论文撰写,绘制插图等; 还有研究中由外单位提供试样、加工样品、借用关键性仪器、参加研究协作、给本研究工作以方便等。 至于并没参加具体研究工作的人,就不要借致谢之言,拉扯上名家,以充门楣。 10.参考文献 10.1 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的文章、数据、材料和论点等,均应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标明,其内容应包括序号、著者姓名、文献篇名、出版社及所在地名、出版年月、页码,或发表期刊名及期刊的卷页等。 这样做的目的,既是尊重前人的成果,也是说明自己工作的依据,还有利于读者了解此项研究领域里前人所做的工作,也使读者可以凭此找到原文。所以应包括序号、著者姓名、文献篇名、出版社及所在地名等项目、发表期刊名及期刊的卷页等。 这些规定要求不同的文献类别要有不同的著录格式。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0.1.1 一般期刊 包括作者姓名、文章题目J、期刊名,年、月、日、卷、期、页。 作者姓名,姓前名后,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其顺序与原论文署名相同。一条文献至多列出10个作者,超过时只列前9人,最后用et al“等等”。 “页”可以是起讫页码,也可以是起始页码。若是长篇论文,则只需写出所引文献内容所在的页码。 例如: 1 戴军,袁惠新.膜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膜科学与技术,2002,22(2):59-64 10.1.2 图书: 序号 作者.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例: 2 王湛.膜分离技术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4-21,30. 10.1.3 论文集: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A.主编.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例: 2 毛侠,孙云.和谐图案的自动生成研究A.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003:277-279.参考文献 10.1.4 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 论文题目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例: 4 张志祥. 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 10.1.5 技术报告: 序号 报告者. 报告题目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报告年份. 例: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 10.1.6 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号P.发布日期. 例: 6 河北绿洲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一种荒漠化地区生态植被综合培育种植方法:中国,01129210.5P.2001-10-24. 10.1.7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 例: 7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证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10.1.8 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 8 毛侠.情感工学破解“舒服之谜”N.光明日报,2004-04-17(B1) 10.1.9 电子文献: 序号 作者.文献题目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可获取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可以只选择一项). 电子参考文献建议标识:DB/OL 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例 9 陈剑.上博简民之父母“而得既塞於四海矣”句解释EB/OL.简帛研究网站,/Wssf/2003/chenjian03.htm2003-01-18 10.2 参考文献除附在文末外,还可以和引用该文献的正文放在同一页,作为脚注刊出。这时编号则以本页顺序为号,各页不求连续编号。 10.3 如果遇到用笔名发表的作品,可标出著者笔名,待熟知真实姓名后可在署名之后用方括号加注真名。引用匿名出版物或论文时,书名和篇名则是首要的著录项目。但在确知真名后也可以用方括号注明真名。如遇团体或小组署名的文献,该团体即作为著者处理。著者是同名团体,则应适当加注团体所在地名,以便区别。 10.4. 论文往往在“参考文献”之后再加上“附录”一项。内容包括: 10.4.1 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 10.4.2以备他人阅读时方便起见所附的辅导性数学工具或表格; 10.4.3 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10.4.4程序说明和程序全文等。 第四节 科学论文的写作过程 科学论文的写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选题、准备、写作。 1.选 题 题目选得好坏,可以说是论文成败的关键。选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是导师帮助选,有的正是导师研究的课题,有的是由老师出一批题目由学生去选择,有的是由自己选择,等等。 1.1 一般选题原则 不论采用什么方式选题,都应当本着以下几个原则: 1.1.1 论文题目要选得具体,不琐碎,不孤立,看了之后明白是研究什么课题。 1.1.2 课题难度要适中,宜小不宜大,应是经过努力自己能够做得出来的题目,而且要从各方面考虑课题的可行性。 衡量是否具备可行性,主要是看以下七个条件: 一看自己能不能胜任; 二看有没有经费来源; 三看有没有实验场所; 四看有没有仪器、设备; 五看有没有试验用的原材料; 六看有没有实验用的能源供应; 七看课题本身是否科学。(象永动机一类违反客观规律,永远实现不了的研究内容就属于不合理的范畴。) 另外,有些课题还要考虑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 1.1.3 课题要扬长避短,力求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口,以便对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是自己的特长和感兴趣的问题。 基础理论比较扎实而善于研究者,可选择侧重理论性的课题;而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比较丰富者,可选择技术性的课题,这样能快出成果。 1.1.4 课题最好是本学科中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或者是前人虽做过,但尚不完全或有谬误。这样,该课题在本学科的发展中居于前沿位置,写成论文后具有发表的价值。 当然,这在选题时只是一种估计,并不见得一定是论文的真正结论。但是,主攻方向不明确,做到那里算那里,大部分都会失败的。 1.1.5 课题方向是有发展前途的方向。这个题目做过之后,可以引出一串题目,一步步扩大,深入研究,以至形成一个体系。 1.1.6 从本学科出发,着重选择那些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课题。 1.2 毕业论文选题要点: 大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根据毕业论文的要求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毕业论文选题有三个特点: 一是时间短; 二是同学们都是初次参加科研; 三是要考查同学们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掌握的程度。 这三个特点就决定了特有的选题原则: 1.2.1 有价值。所谓价值体现在应用科学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两个方面。 应用科学领域的研究,是指直接为生产和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课题。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新形势下,有许多值得研究、急需解决的新课题。选择这类课题,适应社会需要,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对现代化的经济建设有重要现实意义。 基础理论、基础科学的研究,虽不能直接为现实服务,但从长远来看,却能推动应用科学的发展,服务于未来,其科学价值不容忽视。在重视应用研究的同时,又要有长远眼光,高瞻远瞩,考虑到未来科学的发展。 1.2.2 有创新。所谓创新是指选题的创造性。有创造性、有新意的选题,不雷同于他人,才有研究价值。选题富有创意,研究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突破,写出有真知灼见的学术论文。 创新意识是科研工作者的可贵心理品质,从事技术研究要求出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进行理论研究要有新见解、新发现、新观点。选题,要勇于突破旧框架,选择新的起跑点。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提出:“要跳到最前线去作战”,“要看准人家站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不能老是跟,那就永远跑不到前面去。这段话给人深刻的启示。 1.2.3 要适中。指导教师在给学生们确定题目时,常常是一次拿出几个题目来,让你任选其一。这时,你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把握性最大、平时积累的资料最多、考虑的时间比较长、水平可能搞得最高的题目。 论文的选题还必须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也就是完成研究课题的可能性。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的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和兴趣特长。要正确估计、权衡、分析自身条件,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选题要从本专业出发,从知识储备的深度、广度去思考、选择。选题还要考虑到个人的兴趣、特长,这种兴趣、特长是在长期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培养起来的。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一种极感兴趣的心理状态,有益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潜力,对科学研究有积极意义。 选题,最后要落实到对题目本身的确定,要精心考虑题目的规模、大小、轻重和难易程度。一般来说,题目既不能过大、过重、过难,也不能过小、过轻、过易。要依据主观、客观条件,慎重思考,选择一个恰当适中的题目。 从过去的经验看,很多课题是教师研究的问题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前景比较明朗,但是还需要做一些工作。 例如,某年东北工学院热能系的郭伯伟副教授为他带的学生指定了一个题为炉子的废气热损失的检测原理与方法的课题。郭老师过去曾在理论上研究过这个课题,并写出了学术论文,但是没有在实际应用方面进行研究,而这正是当前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位同学接受这个课题以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搜集了大量资料,进行了计算,得出了一个简化的公式。这个公式更便于使用,经过现场实际检验,效果很好,被系里评为优秀论文。 1.3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要点 研究生在选择学位论文题目时,除应掌握上述几条原则外,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1.3.1 只解决实际问题而没有理论分析的,不能作为硕士学位论文。也就是说,即使解决了生产实际中的问题,经济上有很大价值,但是要作为硕士学位论文,还应当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使论文有一定的理论水平。 1.3.2对于试验工作量大,作者只探索了这一工作的全过程,然后做了一个试验总结,得不出肯定的结论,不能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硕士论文应当选择适当工作量的题目或集中在某一阶段、某一方面做深入的科学研究,以取得自己的结论。 1.3.3对于重复前人试验或自己设计的工作量不太大的试验,得到的结论显而易见,或者只做了少数几个试验,又没有重复性和再现性,就匆忙提出一些见解和推论的,不能作硕士学位论文。 1.3.4 仅用计算机计算、没有实际应用和实践证明的,以及资料综述性的文章等,也不能作硕士学位论文。 2.准备资料 搜集、积累信息,充分占有资料是写好论文的重要基础。世界新技术革命启示人们,信息资料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建立资料系统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资料是形成论点的基础,论点靠资料支撑,搜集资料、研究资料的过程,也就是论点逐步形成的过程。其二,搜集资料促进研究深入,搜集、积累资料的过程,也就是研究深入,并逐步取得进展的过程。 2.1 课题研究工作中的资料有两个来源: 2.1.1 直接资料。直接资料是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步骤是: (1)制定研究计划。(若属多人共同研究,还应明确各人的职责。) (2)查阅资料或现场调查。 (3)制定实验方案。 (4)开展实验研究。 (5)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提炼。 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进度,实验的安排,实验所需的原料、材料、经费、设备、仪器等的筹集,以及最后完成的时间,均应有所考虑,且应切实可行,留有余地。 制定实验方案,就是根据研究课题,设计证实本课题结论的实验。这种实验是全新的。设计实验时应当考虑到前面讲的可行性,以便得到可靠、完整的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要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等工作。这里最重要的是观察。观察中的偶然发现,一定不能错过,因为它往往预示着大的科学发现。 最后,整理实验记录。 2.1.2 间接资料。主要是阅读文献、书籍、报纸杂志和学术研究动态所获得的资料。为此,要掌握信息检索能力,学会查阅图书馆馆存资料和上网查找、储存资料。 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先要学会记录资料,要手抄笔录,勤动手。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学问一文中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古语说:“不动笔墨不看书”,这都是很有道理的。记录资料不但要动手,也要动脑筋,它实际上是帮助记忆、强化记忆的过程,也是一种思考、理解的过程。 2.2 对于记录、积累的资料,要及时进行整理分析,使之有用,使之“活起来”,这样可以随时了解材料的价值、数量、完整程度,以便进行补充、调整。 2.3 整理材料,首先是分类。可以按观点分类,可以按项目分类,也可以按属性分类。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优选。优选就是对资料的研究、鉴别和审定。对材料的取舍、筛选过程,就是一种去粗取精、剔除谬误的分析综合过程。分析研究材料是科研活动中的一个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旧房拆墙改造方案范本
-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生命应急救护》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程学院《温病学研究进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咖啡行业指数分析报告
- 天津传媒学院《数值计算与》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文化与养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工程光学(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合同范本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禅宗与文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合唱与指挥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5年初三第二学期第一次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全国统一卷试题及答案
- 银行防抢防暴课件
- 水电工程验收单
- 妇科护理标准化管理
- 兰州202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701-800题)
- 《哈哈镜笑哈哈》名师课件2022
- 传统皮影戏在小学艺术教育的应用与创新实践
- 2022浪潮英政服务器CS5260H2用户手册
- 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