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影(五线谱).doc_第1页
杏花天影(五线谱).doc_第2页
杏花天影(五线谱).doc_第3页
杏花天影(五线谱).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杏花天影系宋词体歌曲。是姜夔现存的自度曲巾的一首,原为宋俗字谱,也称“工尺谱”。经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译谱,王震亚先生编配后,在声乐界传唱,并成为师生学习和研究古词体歌曲的主要曲目之一。他的17首词自注工尺旁谱,是研究宋代词乐的珍贵资料。 作者三十多岁时,在长沙结识诗人萧德藻,萧氏很赏识姜夔的文才,便把侄女嫁给了他,随后姜夔依萧德藻寓居湖州(今属浙江),h居弁山白石洞下。1186年冬末,姜夔离别家乡和亲人于汉阳随萧德藻乘船东下赴湖州,1187年正月初一抵金陵(今南京市),泊舟江上。在船中深感漂泊之苦,触景生隋,即兴写下此曲。歌词表达了作者离愁乡思的情感。此词托意曲折隐微,借景抒情,含思凄婉,却又写得空灵脱俗,回环多变,感人至深。 此曲属词体歌曲中的“小令”,分前后两叠。前叠与后叠除开头一句的旋律略有变化之外,基本上是换头不换尾式的乐旬重复。曲调和歌词的结构基本一致,只是第三句没有按前两句那样的时值停留,而是将“待去”二字(下叠为“日暮”)与下一句词作为一个乐句,一气呵成,在旋律上做六度跳进,使上叠富有激情。下叠的开始就采用高音下行进行,音乐激情动容。全曲旋律采用宋燕乐凋式,变化音的运用与歌词情绪结合紧密,体现了词曲结合特征。演唱这首作品时,必须对歌词、旋律、创作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把握好古词体歌曲典雅内在的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