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月亮上的足迹_第1页
24月亮上的足迹_第2页
24月亮上的足迹_第3页
24月亮上的足迹_第4页
24月亮上的足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茫茫夜空,皎皎明月,引人遐思。 面对月亮,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词和传说?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 春将花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 望月怀远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偷吃了灵药而奔月的嫦娥,代表了古时人们对神秘月球的无限向往。 1969年 7月 21日 11点 56分20秒, 这一梦想终于变成现实,人类登上了月球。 月亮上的足迹 一 .整体感知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 , 并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明确:美国宇航员于 1969年 7月 21日 11点 56分20秒登上了月球 。 时间顺序 。 二 .具体分析课文 一 .从文章中找出表时间的词语 ,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事件进展 时间 事件进展 二 .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登月准备 飞船升空 登月成功 返回地球 三 .阅读文章第 11段 . 思考 :为什么要记下时间 1969年 7月 21日 56分 20秒 . 明确 : 时间精确到秒 ,足见事件意义之重大 . 四 .阅读文章 12-13节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出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所做的八件事 明确 :1.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 3.取出一块纪念碑 ,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4.取出电视摄像机 ,安装在月球的表面 5.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 6.安装了激光仪 ,月震仪 7.把美国国旗插在月亮上 8.和总统尼克松通了话 “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 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 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 ” 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 一小步 ,对一个人来说 ,确实很容易 .但这一 小步又是人类向太空迈出的第一步 ,显示了 人类的聪明才智 ,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 技水平 ,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 . 这意义非同小可 . 三 .课堂练习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飞船像一 _条,只,叶,艘孤舟在太空中缓缓 地行驶。 2.它发着美丽的银光 ,静静地 _在飞船上方。 悬 ,躺 3.飞船在 _的时间、 _的高度进入 _的 道。 预定 ,预设 ,预备 4.三名宇航员在月亮上空会合了 ,他们激动地在 _狭 隘 ,狭窄 ,狭长 ,狭小 的指令舱里紧紧地握手 ,登月舱 已经完成了它历史 _任务 ,目的 ,使命 将它带回 地球是不 _合算 ,经济 ,明智 ,算计 的 ,于是它被 甩在太空。 讨论 :把登月舱扔在太空 ,这样的行为到底合不合算呢 四 .布置作业 以 我登上了月球 为题写一篇 400左右的小作文 v朱元璋起义 v 空格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空格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v吴刚伐桂 v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里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桂随砍随合,砍伐不尽,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水凭冷暖 溪间休寻何处来源 咏曲驻斜晖 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 亭畔莫问当年初照 举杯邀今夕 天上嫦娥认我不 一夜五更 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 中秋八月之中 月照纱窗 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幽香 郁郁畹华梅兰芳 中秋赏月 天月圆 地月缺 游子思乡 他乡苦 本乡甜 2.从宇航员在月球上所做的事情看 ,他们登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明确 :了解探索月球有关情况 ,为日后研究月球以至整个宇宙做准备 3.纪念碑上刻着地球的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有什么用意 明确 :代表地球上的全人类 4.纪念碑上刻着“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作一次和平的旅行 .”为什么不说成“我们代表美国” 明确 :科学是无国界的 ,它属于全人类 5.文中完整地摘引纪念碑上的刻文 ,有什么作用 明确 :揭示了人类登上月球的伟大意义 6.试用一句话评价人类登上月球的意义 . 明确 :1969年 7 月人类登上月球 ,迈出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 “ 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 ” 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 .名为 “ 追月 ” 。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 “ 吃团圆饼 ” 。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 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 。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帖 传为王献之所书,与王羲之的 快雪时晴帖 ,王询的 伯远帖 合称“三希”,现藏故宫博物院。 书断 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中秋帖 书法纵逸豪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 中秋帖 释文 : 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 何然胜人何庆 等大军 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节俗各异。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 请月姑 民歌。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 “ 望月架 ” ,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萧,一起合跳 农家乐舞 。仡佬族在节前的 “ 虎日 ” ,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 “ 八月节 ” 。侗族则在这时让青年人郊游、欢会,称为 “ 赶坪节 ” 。第一天是芦笙会,第二天对歌。小伙子都要化妆,向心上人表达情意。傣族是对空鸣放火枪,然后围坐饮酒,品尝狗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