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基础落实练 世界地理分区练习 湘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基础落实练 世界地理分区练习 湘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基础落实练 世界地理分区练习 湘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基础落实练 世界地理分区练习 湘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基础落实练 世界地理分区练习 湘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落实练 世界地理分区一、选择题(2017宁夏联考)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b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c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d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2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a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b铁路运距更短,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c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d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32015年,图中的“木材之国”作出了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限制,其原因或目的是()延长木材产业链,扩大就业国内原木短缺提高原木的附加值,增加收入特大洪水对原木运输造成了巨大冲击保护森林资源abcd解析:1.c2.c3.d第1题,甲国水系呈放射状且西部河流流入海洋,说明该国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根据经纬度可知甲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安第斯山山间高原,海拔高,虽纬度低,但气候凉爽,乙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乙国不在板块交界处附近,故只有c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图中河流下游有瀑布群,不可能成为出海通道,故不能通过河流运输进出口货物。第3题,结合材料及乙国气候湿热可知乙国为“木材之国”,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不存在原木短缺的问题;洪水不会只影响原木的进出口而不影响原木生产这个环节;原木生产附加值低,产业层次低,吸纳的就业人口少,且大量出口原木会加剧森林资源的破坏。(2017贵阳监测)下图为某大洲沿20e经线的地形剖面和某季节的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该大洲的地形特点是()a以高原地形为主 b三大纵列地形单元c东南高西北低,以平原为主 d中低周高,以山地为主5根据图示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此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甲地区高温多雨 b乙地区草木茂盛c丁海区风大浪大 d丙地区高温少雨解析:4.a5.d第4题,读图可知赤道经过该大洲中部,且20e经线经过该大洲(20e经线经过的大洲有欧洲、非洲和南极洲),故该大洲为非洲,而非洲是典型的高原大陆。故a选项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说明该季节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甲地受离岸风(或源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干燥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少,排除a选项;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少,草木枯黄,排除b选项;丁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排除c选项;丙地受干燥的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少,且该季节太阳直射北半球,气温高。故d选项正确。(2017合肥检测)读澳大利亚西部某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6导致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为()a地形b太阳辐射c洋流d海陆分布7乙地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a北海道渔场b北海渔场c纽芬兰渔场d秘鲁渔场解析:6.c7.d第6题,影响等温线走向和弯曲状况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等。受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且数值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地形是影响陆地上等温线弯曲状况的主要因素,海陆分布是造成海洋和陆地上大范围内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洋流是造成沿海地区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澳大利亚西部海域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弯曲。第7题,澳大利亚西部沿岸海域形成上升流,从海洋深处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饵料丰富,鱼类在此集中,形成渔场。该渔场与秘鲁渔场成因相似,都是受沿岸上升流影响形成的。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都是受寒暖流交汇影响形成的。m岛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南部,该岛上港口很少。读图完成89题。8m岛东北部沼泽广布的原因有()a受沿岸海水的顶托作用强b地势低平且多冻土,排水不畅c气温低,蒸发量较小d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大9m岛港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m岛受印度洋海浪的影响bm岛东北部受台风影响大,对航行影响大cm岛所临马六甲海峡航道狭窄,不利于港口建设dm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解析:8.a9.a第8题,m岛为苏门答腊岛,该岛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河流水量丰沛,但东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再加上沿岸海水顶托作用强及森林覆盖率高,蒸发弱,故沼泽广布;该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没有冻土。第9题,m岛虽然海岸线很长,但缺乏天然良港,原因是经常受到印度洋海浪的袭击。高高卷起的海浪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岸上推进,其力量极大,可以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m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对港口建设有一定影响,但这不是主要原因;马六甲海峡是天然要道,对运输需求量大,利于港口建设;该岛有赤道经过,地转偏向力小,不能形成台风,受台风影响较小。(2017贵阳高中摸底考试)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1011题。10东北航线、西北航线汇合处n为()a马六甲海峡 b德雷克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11若北极航线开通,从亚洲东北部到北美洲东海岸最近的航线是()a东北航线b西北航线c经苏伊士运河航线d经巴拿马运河航线解析:10.d11.b第10题,根据经纬度位置进行定位,n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为白令海峡。第11题,西北航线相对经苏伊士、巴拿马运河航线,基本沿大圆航线距离最近,且比东北航线东西跨经度短,所以西北航线距离最短。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业以种植花生、棉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为主。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1)推测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2)试评价塞内加尔发展种植业的区位条件。(3)分析塞内加尔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4)塞内加尔欲加强渔业生产,进一步增加出口量。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主要从河流补给量、气候特点、用水量以及河水下渗量等方面分析回答。第(2)题,评价一般分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主要从地形、水源、劳动力、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主要从水域面积、鱼类饵料等方面分析。第(4)题,应从其加强渔业生产带来的利弊方面分析。答案:(1)变化:不断减少。原因:支流汇入少、降水少,河水补给少;气候炎热,河水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多。(2)有利条件: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农业人口数量多,劳动力丰富。不利条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荒漠化严重。(3)沿海水域广阔,为鱼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沿岸加那利寒流为上升流,带来大量饵料;塞内加尔河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4)赞同。塞内加尔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海上对外交通便利;发展渔业出口可以增加就业,增加外汇收入,带动经济发展。或不赞同。塞内加尔经济不发达,海洋捕捞技术落后;捕捞不当会造成渔业资源衰减和沿海生态环境恶化;过度依赖渔业生产会导致其他农业类型发展缓慢。13(2017广西重点高中模拟)读美国本土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密西西比河流域干支流的流向。(2)说明甲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并分析判断理由。(3)图中丙所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4)说明乙所在区域种植蔬菜、花卉能快速地供应到该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密西西比河干支流的流向。第(2)题,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从大气环流和地形两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丙所在地区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工业区位优势从资源、水源、交通、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农产品能快速地供应到东北部工业区主要得益于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答案:(1)密西西比河的干流大致是由北向南注入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