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缓释 控释制剂 2 1 概述 一 缓 控释制剂的概念 特点与分类二 制备缓 控释制剂的药物及最佳条件三 缓释及控释制剂技术的发展四 缓 控释制剂的常用辅料 3 一 缓 控释的概念 特点与分类 口服缓释及控释制剂是国内外医药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由于开发周期短 需要投入少 经济风险低 技术含量增加而附加价值显著提高等愈来愈被制药工业所看重 4 据统计 美国上市的品种在1994年已达200余种 500多个规格 销售额约占全部制剂的约10 15 1987年缓 控释制剂销售额为11 3亿美元 1989年缓 控释制剂销售额为16亿美元 1992年缓 控释制剂销售额达22亿美元 1994年缓 控释制剂销售额预计为46 5亿美元 5 随着辅料工业的不断发展 国内缓 控释制剂品种也在不断增加 品种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90年代以来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6 药物剂型的第一代 丸 丹 散 膏等 药物剂型的第二代 机械化生产的普通制剂 药物剂型的第三代 缓释制剂 控释制剂 药物剂型的第四代 靶向给药系统 药物剂型的第五代 脉冲式给药系统 7 缓释 控释制剂的概念 缓控释制剂 sustained releaseandcontrolled releasepreparation 亦称缓控释给药体系 sustained releaseandcontrolled releasedrugdeliverysystem 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给药系统 8 缓控释制剂按给药途径可分为多种形式 如 口服缓控释制剂注射缓控释制剂植入缓控释制剂等 9 口服缓 控释制剂又分为 口服缓释制剂口服控释制剂 中国药典 2000年版将缓释与控释制剂的定义做了严格区分 10 sustained releasepreparations系指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 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 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 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 4次减少至1 2次的制剂 缓释制剂 11 controlled releasepreparations系指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 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 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 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 4次减少至1 2次的制剂 控释制剂 12 国外 缓释制剂 对缓 控释制剂名称多不严格区分 亦不统一 常用下列术语表示 sustained releasepreparations delayed releasepreparations prolongedactionpreparations extended releasepreparations controlled releasepreparations 控释制剂 长效制剂 延释制剂 迟释制剂 调释制剂 modified releasepreparations 13 美国药典 24版对缓释与控释制剂定义未做区分 是将缓释制剂 控释制剂 长效制剂视同延释制剂 将迟释制剂并于延释制剂为调释制剂 14 extended releasepreparations系指通过适当方法延缓药物在体内释放 吸收 代谢及排泄过程 从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或者减轻其毒副作用的给药系统 延释制剂 15 delayed releasepreparations系指在口腔 胃 小肠或结肠部位长时间停留 并释放一定量的药物 以达到增加局部治疗作用或增加特殊部位对药物吸收的制剂 迟释制剂 16 modified releasepreparations系指采用适当方法 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使制剂以一定的速率在体内释放药物 该速率与体内药物吸收速率有一定相关性的制剂 调释制剂 17 缓释与控释的主要区别 缓释制剂是按时间变化先快后慢的非恒速释药 即一级动力学或Higuchi方程等规律释放药物 控释制剂是不受时间影响的恒速释药 即按零级动力学规律释释放药物 18 缓控释制剂的特点 减少给药次数 提高病人的顺应性 血药浓度平稳 避免 峰谷 现象 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尤其是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 增加药物治疗的稳定性 可减少用药的总剂量 得到与普通制剂同样或更优的治疗效果 见图1 19 普通 控释 缓释 治疗窗 图1 不同制剂释放的药 时曲线 20 缓 控释制剂的类型 骨架型缓 控释制剂膜控型缓 控释制剂渗透泵型缓 控释制剂脉冲式和自调式缓 控释制剂植入型缓 控释制剂 21 亲水凝胶骨架片蜡质骨架片不溶性骨架片骨架型小丸迭层扩散骨架片环形骨架片等 骨架型缓控释制剂 22 主要以水溶性纤维素类高分子材料作为骨架材料制成 常用的有 HPMC HPC CMC Na MC等 亲水凝胶骨架片 23 主要以蜡类 脂肪类为骨架材料制成 常用的骨架材料有 硬脂酸 十八酸 PEG4000 PEG6000 十八醇 硬脂醇 单硬脂酸甘油酯等 蜡质骨架片 24 主要以不溶性高分子材料作为骨架材料制成 常用的骨架材料有 如EC 聚乙烯 聚氯乙烯等无毒塑料等 不溶性骨架片 25 将亲水性聚合物 主药及其他辅料混合后 选用特殊的环形冲模直接压片 环形骨架片 26 主要以MCC EC等为骨架材料制成 骨架型小丸 27 包含三个迭层 上 下层为不含主药屏障层 中间层由主药和疏水性辅料构成 其边缘裸露 见图2 迭层扩散骨架片 28 不同骨架系统药物扩散示意图 go 29 膜控型缓 控释制剂 微孔膜包衣片肠溶膜控释片膜控释小片膜控释小丸双凹型带孔包衣片 见图3 此片为圆形 但片的厚度从外向内逐渐变薄 片的上下表面之间夹角为 30 片的中央有一圆柱形小孔 孔径为A 高为H 30 图3 双凹型带孔包衣片的三维横切示意图a 溶出核心 b 不渗透层 c 释药孔 d 偏激上下表面夹角的1 2 A 孔径 H 孔高 go 31 二 制备缓 控释制剂的首选药物及最佳条件 32 制备缓 控释制剂首选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如乙酰卡尼 安搏律定等 抗心绞痛药 如单硝酸异山梨酯 硝酸甘油等 降压药 如卡托普利 普萘洛尔 洛沙坦等 抗组胺药 如氯雷他定 美芬铵等 33 支气管扩张药 如盐酸氨溴索 抗哮喘药 如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等 解热镇痛药 如盐酸曲马多 美沙酮等 抗精神失常药 如氯氮平 氟哌丁醇等 抗溃疡药 铁盐 氯化钾等 制备缓 控释制剂首选药物 34 制备缓 控释制剂的最佳条件 半衰期适中的药物 如t1 2 2 8h 一次给药剂量0 5 1 0g的药物 油水分配系数适中的药物 溶解度大于1 0g L的药物 不会引起大的不良反应的药物 最好在整个消化道都有吸收的药物 35 不适合制备缓 控释制剂的情况如下 1 剂量很大的药物 一般指 1 0g的药物 2 t1 2 1h 或t1 2 24h的药物 3 不能在小肠下端有效吸收的药物 4 药效激烈或剂量要求非常准确的药物 5 溶解度小 1 0g L 吸收无规则或吸收差的药物 6 有特定吸收部位的药物 7 首过效应很大的药物 8 抗生素类药物等 36 口服缓 控释制剂的新观念 由于辅料行业的发展 制剂技术的进步 许多限制条件已被打破 以下情况如 首过效应大的药物 半衰期不符合条件的药物 溶解度小的药物 具有耐药性的药物等 均可通过技术改造制成合理的缓 控释制剂 37 首过作用强的药物一般可通过增加给药剂量或用速释部分饱和胃肠道或肝脏中的酶以提高生物利用度 对于有首过作用药物 设计以一级速率释药或以Higuchi方程 即时间平方根 释药的缓释制剂可能对减少肝脏破坏更为有利 首过作用强的药物如普萘洛尔 拉贝洛尔 心律平 维拉帕米等已被研制成缓释及控释制剂 38 半衰期很短的药物 一般选择制成缓释颗粒剂 例如曲尼司特 布洛芬 茶碱 水杨酸钠等药物 半衰期长的药物如卡马西平 t1 2 36h 非洛地平 t1 2 22h 等均有缓释制剂 其主要目的是减轻副作用 但是否产生蓄积作用则未见报道 39 溶解度很小的药物 选择水溶性辅料 如PEG6000等 作载体材料制备固体分散体后 再制成缓 控释制剂 如尼莫地平缓释片等 40 按传统的观点 认为抗生素类药物的缓释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 不主张制备成缓释制剂 但目前国内已批准了庆大霉素缓释片用于治疗因幽门杆菌引起的胃炎 国内外均有研制头孢类抗生素缓释制剂的专利或报道 个别品种已经上市 但对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尚未见讨论 抗生素类药物 由于其抗菌效果依赖于峰浓度 故宜制成脉冲式给药系统 41 三 缓释及控释制剂技术的发展 定速释放技术定位释放技术定时释放技术 42 恒速释放 是指制剂以一定的速度 零级速率 在体内释放药物可大大减少血药浓度波动情况 增加病人服药的顺应性 定位释放 可增加局部治疗作用或增加特定吸收部位对药物的吸收 定时释放 可根据生物时间节律特点释放需要量药物 使药物发挥最佳治疗效果 go 43 四 常用辅料 辅料是调节药物释放速率的重要物质 缓释和控释制剂中主要起缓控释作用的辅料多为高分子化合物 除赋形剂 附加剂外 主要有 阻滞剂 骨架材料 包衣材料 增稠剂等 44 阻滞剂 retardant 是一大类疏水性强的脂肪类或蜡类材料 常用的有 动物脂肪 蜂蜡 巴西棕榈蜡 氢化植物油 硬脂醇 即十八醇 单硬脂酸甘油酯等 肠溶包衣阻滞材料有 CAP EudragitL R HPMCP HPMCAS 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 等 45 骨架材料 skeletalmaterial 蜡类骨架材料 即疏水性强的脂肪类或蜡类 如动物脂肪 蜂蜡 巴西棕榈蜡 氢化植物油 硬脂醇 单硬脂酸甘油酯等 亲水凝胶骨架材料 常用的有MC CMC Na HPMC PVP 卡波普 海藻酸盐 脱乙酰壳聚糖 壳聚糖 等 不溶性骨架材料 常用的有EC 聚甲基丙烯酸酯 无毒聚氯乙烯 聚乙烯 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硅橡胶等 46 包衣材料 coatingmaterial 胃溶型 HPMC 2 3 水溶液或30 70 乙醇溶液 HPC 2 水溶液 丙烯酸树脂 号 PVP水溶液或乙醇溶液肠溶型 CAP 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HPMCP 羟丙甲基纤维素酞酸酯 HPMCAS 羟丙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 丙烯酸树脂EudragitL R型 相当于国产肠溶 号丙烯酸树脂 等 不溶型 EC CA等 47 CAP包衣35 m厚时 可抵抗胃酸6小时 但高温储存可降低包衣性质 使在肠液溶解缓慢 CAS包衣35 m厚时 可抵抗胃酸3 5小时 但在肠液中溶解比CAP快 虫胶是天然的高分子材料 包衣厚度为30 35 m时 在胃酸中至少可保持6 5小时不溶 而在十二指肠中只需14 18min即可溶解 48 增稠剂 thickeningmaterial 是一类水溶性高分子材料 溶于水后 其溶液黏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主要用于延长口服液制剂的疗效 常用的有明胶 PVP CMC PVA 右旋糖苷等 49 2缓释 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和方法 缓释 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有 溶出原理 扩散原理 溶蚀与扩散相结合的原理 渗透压原理 离子交换作用 50 一 溶出原理 药物的溶出可用Noyse whitney方程表示 其中 dC dt 溶出速度 S 固体的表面积 D 药物的扩散系数 V 溶出介质的体积 h 扩散层厚度 CS 药物溶解度即药物饱和溶液的浓度 C t时间药物浓度 51 简化式为 52 以Noyse whitney方程为原理 制备缓 控释制剂的方法有三种 将药物制成溶解度小的盐类或酯类 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类 控制颗粒大小 53 将药物制成溶解度小的盐类或酯类 例如 抗菌药红霉素 普通红霉素制剂 4次 天 0 2 0 5g 次 红霉素乳糖酸盐注射液 2次 天 0 1 0 2g 次 青霉素钾盐 普鲁卡因 青霉素普鲁卡因盐作用时间由5h延长到12h 青霉素钾盐 二苄基乙二胺 青霉素二苄基乙二胺盐作用时间由5小时延长到4周 54 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类 胰岛素 鱼精蛋白 锌 形成的复盐等等均可延效 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胰岛素半衰期只有9min 药效从6h延长到18 24h 55 控释颗粒大小 例如 超慢性胰岛素锌晶粒大约10 m 在体内作用时间为30h 半慢性胰岛素锌晶粒不超过2 m 在体内作用时间为12 14h 再如 口服微粉化的阿司匹林8h后排泄到尿中水杨酸的量为203 4mg 而服用相同剂量未经微分化的阿司匹林8h后排泄到尿中水杨酸的量仅为149 9mg 56 二 扩散原理 主要理论依据是Ficks第一扩散定律 其中 dM dt 释放速度 A 表面积 D 扩散系数 K 药物在膜与囊心之间的分配系数 L 包衣层厚度 C 膜内外药物浓度之差 57 以扩散作用为主 释放药物有三个过程 1 通过水不溶性膜扩散 3 通过聚合物骨架扩散 2 通过含水性孔道的膜扩散 58 通过水不溶性膜扩散 如以CAP EC等为膜材料包衣的片剂或小丸装的胶囊剂 或微囊制成的片剂 胶囊剂等 其释药速率可用Fick s定律为基础导出的下式表达 式中 J 释放速率 即单位时间内的释放量 Cm 药物在膜内溶解度 C 膜外介质中药物浓度 膜厚度 Pm 膜的穿透系数 59 通过含水性孔道的膜扩散 在CAP或CA EC中 加入一定量的MC PEG PVP等水溶性高分子材料组成的膜材料 在与体液接触时 水溶性部分溶于水 在膜上形成无数的孔道 溶解的药物可以通过这些水性孔道扩散 其释药速率方程仍可用Fick s定律为基础导出的下式表达 60 通过聚合物骨架扩散 骨架型缓释 控释制剂的释药规律可用Higuchi方程表示 式中 q 单位面积时间t的累积释放量 D 药物在介质中的扩散系数 骨架的空隙率 Cf 药物在骨架中的药量 C 药物在介质中的药量 骨架空隙的弯曲率 61 如果要达到缓释或控释作用 必须从处方和工艺方面减小D Cf或增大 以降低在t时间内单位面积的积累释放量q 如果其他参数都是常数 则释放量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Higuchi方程可简化为 q 单位面积时间t的累积释放量 k0 为常数 62 利用扩散原理 制备缓 控释制剂的方法 包衣制成微囊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增加粘度以降低扩散速率制成乳剂制成植入剂 63 是古老的制剂工艺 在丸 片剂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长效口服制剂中尤其突出 包衣既可用于完整的制剂 也可以用于颗粒 包衣 64 不同包衣小丸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示意图 65 微囊的释药原理 微囊的囊膜是半透膜 在胃肠道中 水份可进入囊内 溶解囊内药物形成饱和溶液 然而扩散于囊外的消化液中而被机体吸收 释药速度由囊膜的厚度 孔径及弯曲程度所决定 制成微囊 囊心物 囊材 66 微囊 67 适合的药物 水溶性药物制备工艺 将药物与塑料混合 将药物与塑料混合后 用有机溶媒制软材 制颗粒 将药物溶于塑料的溶液中 溶媒蒸发即成为药物在塑料的固体溶液 制粒后压片 骨架材料 乙基纤维素 聚氯乙烯 聚乙烯 聚乙烯乙酸脂 硅橡胶等不溶性的无毒塑料 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68 释药情况与生理状态 如胃肠蠕动 pH差异 消化液中的电解质及酶的含量等 关系较小 故释药比较稳定 个体差异较小 在骨架片中存在着孔径极细的错综复杂的孔道 药物粒子通过孔道向体液中扩散 通过胃肠道将所含的药物释出 而片剂骨架无变化地随粪便排出 不溶性骨架片的释药特点 69 影响释药速度的主要因素 骨架的孔率 药物溶解度 孔的弯曲程度 孔径大小 70 主要用于注射剂或其他液体制剂 理论依据是Ficks第一扩散定律 D为扩散系数 R为气体常数 T为绝对温度 N为阿佛加德罗常数 f为摩擦系数 为介质的粘度 增加粘度 降低扩散速率 71 例如 3 CMC 羧甲基纤维素 用于普鲁卡因注射液 使止痛时间延长至24小时 PVA 1 4 用于毛果芸香碱 2 滴眼剂中 作用由28min延长至50min等 72 对水溶性药物 可将其溶液制成水 油 W O 型乳剂 在体内水相中的药物向油相扩散 再由油相分配到体液 因此有长效作用 不溶性药物熔融后倒入模型中或用重压法制成小柱形 一般不加任何辅料 用外科手术埋藏于皮下 吸收十分缓慢 药效可长达数月之久或1 2年 如睾丸素 乙酸去氧皮质激素 孕激素等均制成了植入剂 制成乳剂 制成植入剂 73 三 溶蚀与扩散 溶出结合 某些骨架型制剂 如生物溶蚀型骨架系统 亲水凝胶骨架系统 不仅药物可从骨架中扩散出来 而且骨架本身也处于溶蚀的过程 当聚合物溶解时 药物扩散的路径长度改变 这一复杂性则形成移动界面扩散系统 优点 材料的生物溶蚀性能不会最后形成空骨架 缺点 由于影响因素多 其释药动力学较难控制 74 四 渗透压原理 1 口服渗透泵片的构造2 渗透泵型的组成3 渗透泵型控释给药系统释药原理4 渗透泵控释给药系统的释药特点5 制备渗透泵控释给药系统的关键6 双室渗透泵控释给药系统 75 1 口服渗透泵片的构造 片芯 由水溶性药物 水溶性聚合物 包括渗透活性物质 或其他辅料组成 半透膜壳 由水不溶性高分子材料组成 具有半透膜特性 释药小孔 用激光开或其他方法开 见下图 76 半透膜 释药孔 片芯 包括药物和渗透剂 Oros的结构示意图 单室 77 2 渗透泵型控释给药系统的组成 药物储库 是储存药物的部分控速部分 即半透膜 由聚烯烃 聚酯 纤维素酯 Eudragit等构成能源 即能产生渗透压的渗透剂 如低分子糖类 无机盐或有渗透活性的药物传递孔道 激光打孔或在半透膜中加入水溶性致孔剂溶解后形成微孔 78 3 渗透泵型控释给药系统释药原理 当片剂与水接触时 水即通过半透膜进入片芯 使药物溶解成为饱和溶液 渗透压约4053 5066Kpa 体液渗透压760Kpa 以膜内外的渗透压为动力 渗透压之差 药物的饱和溶液由释药小孔持续流出 其量与渗透进来的水量相等 直到片心内的药物溶解殆尽为止 79 4 渗透泵片释药速率特点 当片心中药物未完全溶解时 释药速率按零级速度恒速释放 当片芯中药物浓度低于饱和溶液时 释药速率按抛物线下降 从小孔中流出的溶液与通过半透膜的水量相等 释药速率不受为肠道pH 胃肠蠕动的影响 80 5 制备渗透泵片关键 半透膜的厚度 孔径和孔率 片心的处方组成 释药小孔的直径大小 81 双室型渗透泵控释制剂 构造 在由刚性半透膜所构成的限室内由一层不透性的具有弹性或可移动的隔膜将其分成两室 一室为药室 另一室为渗透室 见图 片芯为难溶性药物时 可采用双层或双室渗透泵片特点 渗透室中的高渗性物质吸入水分后产生高渗透压 迫使隔膜产生形变或移动 从而挤压药室 使药物从释药孔释出 由于在释药过程中 药室的体积将发生变化 其释药速率有其独特的规律 82 83 双室渗透泵控释制剂释药原理 利用下层或下室中聚合物作推动剂 它溶胀并溶解时产生的溶胀压和渗透压 使上层药物混悬液在压力作用下而挤出 84 五 离子交换作用 通过树脂进行离子交换 树脂 由水不溶性交联聚合物组成 聚合物链的重复单元上含有成盐基团 药物可结合在树脂上 机理 当带有适当电荷的离子与离子交换团接触时 通过交换将药物游离释放出来 树脂 药物 X 树脂 X 药物 树脂 药物 Y 树脂 X 药物 式中 X Y 为消化道中的离子 交换后 游离的药物从树脂中扩散出来 85 影响因素扩散面积扩散路径长度树脂的刚性 树脂制备过程中交联剂用量的函数 注意事项只有解离型的药物才适用于制成药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甚少 剂量大的药物不适于制成药树脂 86 第三节缓释 控释制剂的设计 Thedesignofsustained releaseandcontrolled releasepreparations 87 主要内容 1 影响口服缓 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2 缓 控释制剂设计的内容3 释放度及体内外相关性 88 一 影响口服缓 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 药物的解离度和水溶性药物的分配系数药物理化性质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的剂量影响设计的因素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动力学性质药物的吸收特性药物的代谢昼夜节律药物的运行状态 89 一 影响口服缓 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 药物剂量药理学性质治疗指数昼夜节律生理因素药物的运行状态食物的影响 90 1 药物的解离度和水溶性 解离度为药物本身的酸碱性 非解离型药物容易通过脂质生物膜 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例如 市场销售的红霉素 均为肠溶衣片 目的是防止在胃酸作用下被破坏 红霉素 Pka 8 6 呈弱碱性药物 91 在胃液中 形成盐 解离度大 故难以通过生物膜 不利于吸收 在肠液中 以分子状态存在 解离度小 因此是吸收有利的环境 92 直观地看 似乎非解离型药物易透过生物膜 吸收好 但其水溶性低 而由扩散机制控制的给药系统 其药物的释放可能取决于药物在水性介质中的溶解度 93 例如 文献报道阿斯匹林片在小肠中吸收比在胃液中吸收的好 因为药物是以固体形式服用 意味着药物在被吸收之前 要经历释放 溶解过程 在释放过程中 其溶解度可能发生几个数量级的变化 阿斯匹林在胃中溶解小 在小肠偏碱性环境中溶解度很大 94 2 分配系数 油水分配系数是指药物在油 水中溶解度的比值 油水分配系数高的药物 脂溶性大 水溶性小 易通过生物膜 此类药物能局限于细胞的脂质膜中 通常能在肌体内滞留较长时间 油水分配系数很低的药物 透过生物膜较困难 从而造成生物利用度低 因此 聚合物膜的选择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药物的分配特性 95 3 药物的稳定性 口服给药的药物 在到达体循环的过程中 要同时经受酸 碱的水解和酶的降解作用 因此要保证药物的稳定性 必须采取一定的制剂手段 如 对酸不稳定的药物 可包肠衣膜 如红霉素制成肠溶包衣片 在小肠中不稳定的药物 不易制成缓 控释制剂 其生物利用度降低 因为小肠也是药物吸收的最佳场所 96 4 剂量大小 缓 控释制剂的剂量应在0 5 1 0g 如果超限 为了方便服用 可压成异型片 但其大小不能无限增大 否则服用不便 另外 可采用二次服多片的方法 降低每片的含量 或制成缓释颗粒剂应用 还可以选择其他剂型如颗粒剂 微丸剂等 97 5 生物半衰期 biologicalhalf time 一般而言 半衰期短的药物 t1 2 1h 或半衰期很长的药物 t1 2 24h 不适于制备缓 控释制剂 半衰期 t1 2 为2 8h的药物最适合制备缓 控释制剂 98 6 吸收 absorpation 吸收速度常数低的药物 不适合制成缓释制剂 在小肠局部有吸收的药物 不适合制成缓释制剂 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药物 不适合制成缓释制剂 吸收差的药物 不适合制成缓释制剂 99 7 代谢 mentabolism 在吸收前有代谢作用的药物 即具有首过作用的药物 生物利用度低 缓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F缓 F普 因为体内的酶有饱和性 缓慢释药 被酶破坏的量多 例如 肠壁存在的多巴脱羧酶浓度高左旋多巴多巴脱羧酶多巴胺 100 8 昼夜节律 治疗有 明显昼夜节律 疾病的药物不易制成缓控释制剂 如 哮喘病人晚间病情较重 胃酸分泌量一昼夜中通常以夜间 20 22h 最大 心绞痛病人凌晨2 3点发病率较高等 101 9 药物的运行状态 口服的药物 或同食物一起 经过消化道 其滞留时间取决于胃肠道的生理状态 在消化期内给药 药物可以在胃内停留3h或更长时间 具体时间与食物的质量有关 在消化间歇期给药 药物则可能迅速送入小肠 小于2 5mm的微粒 包括小丸 小粒 小片 微囊 微球 纳米囊 纳米粒等 口服后不受食物的影响 在设计口服缓 控释制剂时必须考虑 102 二 缓释 控释制剂的设计 药物的选择 设计要求 剂量计算 从疾病类型 要物自身的性质考虑 该书中已讲过 生物利用度波动度t1 2 103 设计要求 生物利用度 bioavialability 缓 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一般应在普通制剂的80 120 范围内 若药物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宜设计12h给药一次的缓 控释制剂 若药物除小肠外 在大肠也有一定吸收 则可考虑设计24h给药一次的缓 控释制剂 104 设计要求 波动度 稳态时峰浓度与谷浓度之比 缓释制剂 普通制剂一般t1 2短 治疗指数窄的药物 可设计12h服药一次的缓 控释制剂 一般t1 2长 治疗指数宽的药物 可设计24h给药一次的缓 控释制剂 105 缓 控释制剂的剂量设计 一般是根据普通制剂的用法和用量 确定缓 控释制剂的用药剂量 经验方法 普通制剂每天用药两次 每次20mg 改为缓 控释制剂一天用药一次 剂量为40mg 通过动力学方法计算 缓 控释制剂按其释药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 1 仅含缓释或控释部分 不含速释部分 2 既含缓释部分 又含速释部分 106 例题 某普通制剂每次给药剂量为15mg 日服4次临床疗效很好 现拟设计日服2次的缓释制剂 求缓释制剂的总剂量和速释部分 缓释部分的剂量各为多少 已知 ka 2 0h 1 V 10L ke 0 346h 1 F 1 结果 缓释制剂的总剂量为 32 4mg速释部分的剂量为 12 4mg缓释部分的剂量为 30mg 107 控释制剂速 缓部分同时释药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示意图 108 控释制剂速 缓部分间隔释药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示意图 109 三 缓控释制剂的质量评价 1 体外释放度测定的仪器设备2 释放试验的介质3 取样点的设计与释放标准4 药物释放曲线的拟合5 体内外相关性 110 1 体外释放度测定的仪器设备 2005年版药典二部规定缓 控释制剂体外释放度试验可用溶出度测定第一法与第二法的装置 此外还有转瓶法 流室法等 溶出度测定第一法装置即转蓝法 转速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三上半学期化学知识总结
- 塔里木大学《医学检验仪器与临床实验室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建筑专用型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内置号角喇叭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商场租赁合同
- 济宁铁路隔音屏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进水三通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薄荷素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祛黑嫩白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液态感光丝网抗蚀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21校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关于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的历史资料课件
- 志愿服务证明(多模板)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市级优质课课件
- 基于仿真的轴承动力学分析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二级下Eek,Spider 教学设计
- (高清正版)JJF 1908-2021 双金属温度计校准规范
- 测量成果验收单
- 毕业设计(论文)-助力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