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届高三年级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历史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卷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晚唐农学家陆龟蒙所著耒耜经是中国古代专门论述农具的经典著作,其中关于曲辕犁的记述非常详细。曲辕犁的进步性表现在A. 改进犁构造,更加方便灵活B. 开始使用耕牛作为动力C. 采用铁制犁壁,提高破土效率D. 开沟播种覆盖一次完成【答案】A【解析】【详解】曲辕犁增设了犁评可以根据不同的土壤调节深度,为此更加的灵活,符合题意故A选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就已经出现,故B选项不符合史实错误;C选项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犁壁,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故错误;曲辕犁是耕地工具耧车才是开沟播种的工具,为此D选项错误。2.下图为某朝代著名城市分布图。其中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和商贸中心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指扬州,是长安,指成都,指广州。唐朝政治中心是都城长安,且长安也是各民族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文化中心和中外商贸往来的中心。长安位于陕西省,即为图中所在位置,故B正确;均不符合“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和商贸中心”,排除ACD。3.中国古代数学注重计算,要把计算的过程、方法、步骤说出来。这个方法步骤就相当于算法。美国一位计算机数学大师说,计算机数学即是算法的数学。据此可以认为A. 中国古代算法是现今计算机的前身B. 中国古代数学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 中国古代算法具有现实意义D. 中国古代数学优于西方近代数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计算机数学即是算法的数学”可知,我国古代的算法对计算机数学具有重大影响,说明中国古代算法具有现实意义,故C正确;材料表明我国古代的算法对计算机数学具有重大影响,中国古代算法并非现今计算机的前身,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中国古代数学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中国古代数学与西方近代数学的比较,无法体现中国古代数学优于西方近代数学,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计算机数学即是算法的数学”,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4.“非毅然以振国威,安边境为己任,何其编录之周详,议论之激切如是哉?其书罗列荒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文中的“奇书”是A. 农政全书B. 海国图志C. 孔子改制考D. 革命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非毅然以振国威,安边境为己任,何其编录之周详,议论之激切如是哉?”,结合所学可知,详细介绍西方地理情况、主张制夷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他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故B正确;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的农学著作,孔子改制考是维新变法时期的康有为宣传变法的著作,革命军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邹容的著作,三者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非毅然以振国威,安边境为己任,何其编录之周详,议论之激切如是哉?”,联系所学魏源的海国图志的内容分析解答。5.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A. 中共七大B. 七届二中全会C. 中共八大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答能力。八大在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基础上,提出任务是由落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与“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相符,故C项正确;A发生于抗战时期,B发生于建国之前,与“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不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涉及工业化的议题,不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体制探索中共八大【名师点睛】中共八大(1)内容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成功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6.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下表中空白处应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实业救国”,“学习西方”是近代在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形成的社会思潮。所以与表格的时间不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确分析了国家的社会性质,明确了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故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故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征。综上所述本题选D项。ABC选项组合错误。7.雅典公民大会只能讨论由五百人议事会所提出的议案,任何人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与事先准备的议案无关的其他问题,都会受到严惩。但公民大会可以有公开指控叛国或谋反罪的临时提议,这是唯一可在五百人会议拟定议程之外讨论的议题。这说明A. 民主政治无制衡机制B. 五百人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C. 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D. 公民大会的议事内容不可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知,公开指控叛国或谋反罪的临时提议是唯一可以在五百人会议拟定议程之外讨论的议题,从而可知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故 C 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有制衡机制,故 A 项说法错误;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故B项说法错误;从材料中可知公民大会可以讨论会议拟定议程之外的临时提议,故 D 项错误。8.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下”和“向外”分别指A. 石油资源和殖民地市场B. 石油资源和传播基督教C. 煤炭资源和黑奴贸易D. 煤炭资源和殖民地市场【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实际上指出了工业革命开展的两个条件:能源和市场。“向下”指的就是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向外”指的是殖民扩张,获得广阔的海外市场,故D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出现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而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AB;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因此黑人奴隶贸易逐渐停止,故C错误。9.下图是一位欧洲名人的航行路线。这次航行A. 首次完成了世界环球航行B. 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革命C. 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D. 为进化论产生创造了条件【答案】D【解析】【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航行路线从英国西南部的城市普利茅斯出发,没有经过东南亚,从澳大利亚进入印度洋,由此可知是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为时五年的环球科学考察,故 D 项正确;首次完成了世界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但是麦哲伦船队是从西班牙出发的,与达尔文的环球航行路线并不一样,故排除A项;引发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是哥自尼的日心说,故B 项错误;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的是哥伦布,故排除C项。10.从数据上看,欧洲在“二战”刚结束时,早已深陷财政泥潭无力自拔。1947年英国政府白皮书说:“不列颠处于极其危险境地”;西欧政府的支持率正在下降,而东欧政权的支持率却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A. 西方大国之间出现了金融和关税贸易大战B. 各国开始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 美国战后的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D. 英国即将面临在两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答案】C【解析】材料“1947年西欧政府的支持率正在下降,而东欧政权的支持率却在上升”反映了冷战的背景,当时美国战后的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实行冷战政策,故C正确;1929年经济危机后西方大国之间出现了金融和关税贸易大战,故A错误;经济危机时期各国开始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B错误;当时英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故D错误。故选C。11.下图为21世纪初联合国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的标识。下方的人形代表社会公平、中间的曲线代表经济增长、上方的叶子代表环境保护,这三个元素构成一个地球形状。其蕴含的理念是A. 区域集团化B. 科技是生产力C. 可持续发展D. 反对恐怖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这是联合的一次会议,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的国家组织并不属于区域集团化,且材料中无区域集团化信息,故A选项错误;B选项材料中无关于科技的信息,故无法体现选项内容,故错误;C选项根据材料的关键词“公正”“经济增长”“环境保护”推断利用环保促进持续发展维护公正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材料中并无明显的反恐内容,D选项错误。第卷(本卷共3题,共56分)12.自古以来,世界各国都注重对权力的监察制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代,我国古代最完整、最具封建特色的监察成文法钦定合规颁行实施,标志着封建行政监察行为被以法典形式固定了下来。为加强对皇族贵戚的监察,清朝设有宗室御史,即宗人府衙门,专门稽查皇族的不法行为。摘编自唐文昊明清封建监察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监察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官员的设置两例。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利。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2)根据材料二,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以美国为例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如何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对权力的监察和制约的。材料三 中国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在1950年工作任务中提出要“收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监察工作的理论与法规以作监察人员学习的资料”,决定在中央一些部门内聘请工作人员担任该委监察通讯员。1953年政务院通过了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设置人民监察通讯员通则,其中规定“人民监察通讯员应每3个月至半年向其原推选单位的群众报告工作一次”。至1954年10月,全国已发展了十万多人民监察通讯员。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监察委员会,领导行政监察机构开展工作。摘编自邬思源新中国初期人民监察制度及其实践(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初期监察制度的特点。【答案】(1)特点:依法监察;强调对皇族贵戚的监督;服务于皇权。举例:西汉刺史、宋朝通判等。(2)特征:分散权力,权力间相互制约;议会或国会权力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利;政府权力相对萎缩美国的表现: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体现了权力的分权制衡的原则;美国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国会两院制;两党制等。(3)特点:受到苏联的影响;广泛发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清代,我国古代最完整、最具封建特色的监察成文法钦定合规颁行实施”得出依法监察;根据“加强对皇族贵戚的监察”得出强调对皇族贵戚的监督;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主要服务于专制皇权。举例:结合所学可知,西汉设立刺史,宋朝设立通判,都是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的措施。(2)特征:根据“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得出分散权力,权力间相互制约;根据“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得出议会或国会权力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利;根据“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得出政府权力相对萎缩。美国的表现:根据所学可知,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国会两院制、两党制等都体现了对权力的监察和制约。(3)特点:根据“收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监察工作的理论与法规以作监察人员学习的资料”得出受到苏联的影响;根据“全国已发展了十万多人民监察通讯员”得出广泛发动群众;根据“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监察委员会,领导行政监察机构开展工作”得出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企改革大事记1978年,国务院在四川选择重庆钢铁公司、四川化工厂等6家企业为试点企业,允许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1979年,国家扩大了试点企业的范围,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权力下放给企业。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组织形式。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国家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健领域”“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国企改革思路。1998年,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相继组建,并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摘编自钟祥财经济史学视域中的国企改革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点。并分析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材料二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学史专家安格麦迪逊的计算结果,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1952年为5.2,1978年为5.0,1995年这一比重超过11。这是因为19781995年期间,中国GDP平均增长率上升为7.49,而世界GDP平均增长率下降为2.7。(2)从材料二总结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发展带来的变化。材料三 1978-2008年,中国用短短的30年实现了一个从颓败到中兴的划时代飞跃,迅速踏上现代化道路。30年,经历了欧洲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30年,经济保持年均速度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实现“划时代飞跃”的基本经验。【答案】(1)1978-1984年为第一阶段:试点和起步;1984一1992年为第二阶段:全面展开;1992年以后为第三阶段:明确目标,不断深化,制度创新。原因:中央理论指导和政府政策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思想解放的推动;国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推动。(2)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迅速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3)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经济体制;坚持改革开放;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等。【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把我国国企改革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4年、1984-1992年、1992年以后,特点分别是试点和起步,全面展开,不断深化、制度创新。原因:根据“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信息得出中央理论指导和政府政策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根据“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结合所学,还可从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思想解放、国企自身发展等角度分析总结。(2)根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得出迅速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根据所学可知,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3)综合材料,可从符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改革开放等方面总结回答。14.对科学与人文思考成为人类理性关注的重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两个伟大主题。文艺复兴的艺术充分反映了自然世界中的数学比例和关系,加强了科学家对数学方法的实际效用的信念。人文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关切是纠正基督教和阿拉伯注疏者对古典文献的错误注释,他们需要在同一论著的不同版本之间做出甄别,而甄别的理性根据常常是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来获得的。郝苑从“人的发现”到“世界的发现”(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中“世界的发现”的主要表现。据此,指出“世界的发现”的影响。材料二 系统论述三大定律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其革命性的科学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反响推动和影响了整个欧洲特别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甚至能推翻一些建基于绝对信仰上的宗教观念,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律之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知识的领悟并不以信仰为前提,相反,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才是通达知识的正确道路。郑晓松牛顿力学革命之于法国启蒙运动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牛顿的成就推动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材料三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个人车辆抵押债权债务处理执行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场地承包协议2篇
- 2025版新能源汽车电池委托加工合同范本3篇
- 2025-2030全球眼科手术剪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公共交流充电站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碳纳米管微球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汽车燃油回流管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二楼商业租赁专项协议(2024版)版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牌照租赁市场拓展与合作开发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牌租赁与广告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无人驾驶车辆测试合同免责协议书
- 2025年湖北华中科技大学招聘实验技术人员52名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届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と」的用法课件
- 毛渣采购合同范例
- 无子女离婚协议书范文百度网盘
-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 一年级数学个位数加减法口算练习题大全(连加法-连减法-连加减法直接打印版)
- 五年级上册小数递等式计算200道及答案
- 2024年广东高考政治真题考点分布汇 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