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意愿类语气副词研究.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意愿类语气副词研究.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意愿类语气副词研究.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意愿类语气副词研究.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意愿类语气副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 姓名) 监薹二 一 学号2 逝三q 星 专业 逸童望焦查且盘主翌 一 所呈交的论文( 论文题 目尔嬲瓣鼋、麟砖锶司讯田) 是我个人在翮指 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本人了解福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送交的学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f 塾i 釜二 一指导教师签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丫垒蛰一 指导教师签 签名日期 z 佃寥、5 - z 5 彤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语气副词是是现代汉语副词中数量较多、用法较复杂的一类。本文选取鲜有关 注的意愿类语气副词作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句法、语用及篇章的角度对该类语气 副词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和描写了意愿类语气副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结构模式。通过对词 典释义的整理,根据语义上的细微差别将这类副词分为“偏偏”类、“宁可”类、“只 好”类和“索性”类,并结合语料分别分析和概括了这四个小类的语义特征和语义 结构模式。 第二部分集中对意愿类语气副词进行句法分析。该类语气副词在句法上具有述 谓性,但一般只对述题部分进行主观评注,属于半幅评注的语气副词:其灵活性较 差,一般只能位于句中;只能出现在动态句子层面,充当表述性成分:与其他副词 共现时一般位于前列,但由于评注范围有限,在具体语境中不能总位于最前。另外, 意愿类语气副词可以出现在单句和复句中,一般是“n p + 语气副词+ v p ”的格式,v p 可以是多种谓词性结构;还可以出现“把”字句、“连”字句、被动句、主谓谓语句 等特殊句式中。 第三部分从语用及篇章的角度,把意愿类语气副词放在具体的、动态的语篇中, 全面探讨其语用功能、交际功能以及篇章连接功能。、 关键词语气副词、主观意愿、评注、主观选择 福建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m o d a l i t ya d v e r bi sab i gp a r to fc h i n e s ea d v e r b s ,w h i c hi sm o r ec o m p l i c a t ei n f u n c t i o n t h i st h e s i ss t u d i e so nt h em o d a l i t ya d v e r b sd e n o t i n g “s u b j e c t i v ew i s h e s ”o nt h e t h e o r yb a s i so fm o o da n dm o d a l i t yt h e o r y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h e o r y , t h et h e s i sa n a l y z e st h i s t y p eo fm o d a l i t ya d v e r b s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 so fs e m a n t i c s ,g r a m m a ra n d p r a g m a t i c sw i t ht h em e t h o d so fc o n s t r u c t i v ea n a l y s i s ,s e r i e so b s e r v a t i o na n ds t a t i s t i c a n a l y s i s t h i st h e s i sc a l ln a t u r a l l yf a l l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a sf o l l o w s : t h ef i r s tp a r td e s c r i b e sa n da n a l y z e st h es e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a n ds e m a n t i cs t r u c t u r eo f t h em o d a l i t ya d v e r b sd e n o t i n g “s u b j e c t i v ew i s h e s ”a f t e rs o r to u tt h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i nt h e d i c t i o n a r i e s ,t h et h e s i ss u b d i v i d e st h i st y p eo fa d v e r b si n t o p i a n p i a n ”,“n i n g k e ”,“吐m 磊0 ” a n d s u 6 x i n g a n d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n a l y z e sa sw e l la ss u m m a r i z e st h es e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a n d s e m a n t i cs t r u c t u r eo f t h e s ef o u rt y p e sb yu s i n gc o r p u s n es e c o n dp a r ta n a l y z e st h eg r a m m a t i c a lf u n c t i o no ft h em o d a l i t ya d v e r b sd e n o t i n g s u b j e c t i v ew i s h e s ”n l i st y p eo f a d v e r b si s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a ss t a t e m e n tp r e d i c a t e ,d y n a m i c a n dp r e p o s i t v e t h e yb e l o n gt oh a l f - - s c a l ep r e d i c a t e dm o d a l i t ya d v e r b sa sp r e d i c a t eo n l y t h ep a r to fs u b j e c t i v e t h e ya r en o tv e r yf l e x i b l et h a tl o c a t eb e h i n ds u b j e c t i v e b e c a u s eo f t h e i rh a l fp r e d i c a t i o n , t h e ya r en o ta l w a y sm o s tp r e p o s i t i v ei nc o n c r e t el a n g u a g ec o n t e x t 。 n l i st y p eo fm o d a l i t ya d v e r b sc a l lb eu s e di nb o t hs i m p l ea n dc o m p l e xs e n t e n c e 1 1 1 e g r a m m a r f o r mo fs e n t e n c ei s n p + t h em o d a l i t ya d v e r b sd e n o t i n g “s u b j e e t i v ew i s h e s + v p ”v pa r em a n yd i f f e r e n tp r e d i c a t ef o r m s t h i st y p eo fm o d a l i t ya d v e r b sc a na l s ob e u s e di ns p e c i a ls e n t e n c e sa s “b 毳,“l i 细”a n ds oo n n 屺t h i r dp a r tp u t st h i st y p eo fa d v e r b si ns p e c i f i ca n dd y n a m i cd i s c o u r s ea n d d i s c u s s e st h e i rp r a g m a t i c ,c o m m u n i c a t i v ea n dl i n k i n gf u n c t i o n s k e y w o r d sm o d a l i t ya d v e r b ss u b j e c t i v ew i s h e sp r e d i c a t es u b j e c t i v ec h o i c e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文摘 在现代汉语的各类副词中,语气副词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与其他各类副词相比, 语气副词在句中的分布和各方面的功能特征都更具特色,语法学界对它们的关注也 较多,但是总整体来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语气副词可以分为很多小类, 意愿类语气副词是表现说话人主观性较为突出的一类,指的是说话人面对客观条件 的允许,做出主观意愿性的选择,舍弃其他的选择,主要包括:偏,偏偏,就,非; 宁可、宁宁肯,宁愿:只好、只有;索性等。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意愿类 语气副词只集中在单个副词的考察,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大多从语义和句法的角度 来研究,较少考察其语用和篇章功能。因此本文就以意愿类语气副词作为本文的研 究对象,借鉴了语气和情态理论、结构主义理论、语篇分析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 等有关理论,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句法、语义、语用及篇章连接功能的角 度全面系统地探讨意愿类语气副词的共性特证和个性特点。 首先,通过考察词典释义,从语义特征的角度将意愿类语气副词分为四类,即 “偏偏”类、“宁可”类、“只好”类和“索性”类。然后根据实际语料,我们分析 了四个小类各自的语义特征和语义结构模式。 “偏偏”类的语义特征为:+ 主观意愿性、+ 选择可控性、+ 故意逆反性;语义结 构模式为:a ( 客观上存在着某条件或现象) + b ( 按常理或预期,a 条件或现象的存 在必然会引发动作主体选择做出的动作或行为) + c “偏偏”类( 动作主体故意超出 常规或迭出预期,选择做出了与b 相反的动作或行为) + d ( 动作主体故意做出c 是 因为有一个相关的原因或条件,不管是事实原因或是主观的认同或猜测) + e ( 动作 主体做出c 后的导致一定的影响或效应) 。“宁可”类的语义特征为:+ 主观意愿性、 + 选择可控性、+ 对比择爱性:语义结构模式为:a ( 客观上或根据客观条件假设存在 的某个原因或条件) + b ( 按照常理、预期或别人的希望,动作主体应该做出的某个 选择) + c “宁可”类( 与b 相反,动作主体经过主观对比选择了自己认为是好的、 正确的或喜欢的选择) + d ( 动作主体做出c 的原因或目的) 。“只好”类的语义特征 为:+ 主观意愿性、+ 选择啦# 一性、+ 受限让步性;语义结构模式为:a ( 动作主体预 想的动作行为) + b ( 客观条件或临时情况的限制) + c “只好”类( 动作主体做出唯 一性的选择,进行与预期相反或相离的动作行为) 。“索性”类的语义特征为:+ 主观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意愿性、+ 选择彻底性、+ 决然随愿性;语义结构模式为:a ( 动作主体最初的行为, 或者常规行为) + b ( 客观条件或临时出现的客观情况) + c ( 动作主体决然选择做出 更彻底、更超常的行为) 。 其次,我们从句法的角度考察了意愿类语气副词的句法分布和组合、所在句型 和句式的特点。结合已有理论成果并通过对实际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意愿类语气 副词具有述谓性,可以充当高层谓语,对说话内容经行主观评注;但是一般只能评 注述题部分,不能评注整个句子,属于半幅评注的语气副词:意愿类语气副词只能 在动态的句子层面上与其他词进行组合,充当表述性成分,不能充当修饰性成分; 与其他副词共现时一般位于前列,但是由于意愿类语气副词的评注范围有限,j 因此 在具体语境中不能总位于最前。意愿类语气副词既可以出现在单句中,也可以出现 在复句中。在句中一般都是“n p + 语气副词+ v p ”的格式,v p 可以是多种谓词性结构。 意愿类语气副词还可以出现“把”字句、“连”字句、被动句、主谓谓语句等特殊句 式中。 以上的分析都是基于静态层面的描写和解释,语言的使用离不开实际的语境。 因此在最后,我们把这一类语气副词放进具体的语境或动态的语篇中进行考察,全 面探讨意愿类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交际功能和篇章连接功能。意愿类语气副词具 有凸出焦点、指明预设、限定指称的语用功能。意愿类语气副词可以表达全面的交 际功能,可以位于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中。意愿类语气副词还具有较 强的篇章连接功能,连接方式具有多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可以连接句子成分组成 单句,可以关联前后成分组成复句,还可以衔接一组句子组成语篇。由于意愿类语 气副词只能进行半幅评注,而且句法位置较固定,不能位于主语前。因此,意愿类 语气副词的语篇衔接功能会受到语义和句法上的限制。衔接一组句子组成语篇时, 需要同一语气副词在句内重复出现,或与其他意愿类语气副词协同出现,采用连用 或合用的方式彼此相互呼应。除此之外,意愿类语气副词也可以与相关连词和其他 副词相互照应,连用或交替使用,衔接一组句子,组成复句或相对完整的篇段。 总之,我们讨论了意愿类语气副词的语义和句法特征,语用、交际及篇章连接 功能,希望从类的角度发掘出意愿类语气副词的共性特点和内部成员的个性特征, 从而促进语气副词研究的纵深发展,也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提供参考。当然,文章 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和错误之处,在很多问题上也没有作深入探讨,如在对系别内部 的词进行考察时对具体的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考察不够,只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典型 i v 福建师范人学硕| :学位论文 成员上:没有从历时的角度研究这一类语气副词的语法化发展;还有没有讨论到与 语气词的共现情况等。 v 第1 章引言 第1 章引言 1 1 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汉语的各类副词中,语气副词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与其他各类副词相比, 语气副词在句中的分布和各方面的功能特征都更具特色,具体表现为:位置灵活, 既可以位于句中也可以位于句首:既可以作用于后而的谓词也可以作用于全句;有 的还有很强的语篇功能。语气副词是语气范畴的重婴组成部分,除了表达语气之外, 也是表现说话人主观情态的重要语法形式。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汉语语法研究的深 入,语气副词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重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 进步,例如马真的说“反而”( 中国语文,1 9 8 3 0 3 ) 、张谊生的现代汉语副词 研究( 学林出版社,2 0 0 0 年版) 、史金生的语气“i j 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 ( 中国语文,2 0 0 3 0 3 ) 等。学者们也总结出了一些研究方法,如周小兵赵新在对 外汉语教学中的副词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 中提出汉语作为第二 语言教学中副词研究的三种方法:多项对比法,系列考察法、系统研究法。但同时 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多致力于单个语气副词的细致描写, 不注重从类的j 1 3 度进行 l c 括和对比;语气剐词的个一性大于共性,宏观研究又不能面 面俱到:在句子层面上的静态描写偏多,忽视了从语篇的角度进行动态描写等等。 “就语法发展对语气副词的要求来看,语气副词f 向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 都还不够,有些研究仅仅是刚开了个头,许多问题的看法也不一致。”【l 】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副词也一直是教学的。哐点的难点。我们经常可以听到 学生问“索性”是什么意思,“偏偏”和“偏”有什么不同,“宁可”是选择好的还 是选择不好的之类的问题。尽管教师提供大量的例,可和练习,但是学生掌握的情况 并不理想。语气副词的个性丰富,逐个学习显然放;往不理想,若能从类的角度来掌 握语气副词共同点和不同点就能够提高学习效率,i 司时也能帮助外国学生深入对语 气副词功能和特征的认识。 有箍于此,我们认为语气副词的研究有必要从义类的角度来深入把握其共性特 征和个性特点,对其语义、句法、语用及篇章等方i 面作全面细致地分析。某些义类 川齐沪扬,张谊生,陈r 米现代汉语虚词综述台肥:安徽教疗版社,2 0 0 2 年:第5 2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语气副词已经受到了关注,如反诘类语气副词、或然类语气副词、断定类语气副 词等等。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意愿类语气副词只集中在单个副词的考察, 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选择意愿类语气卅胡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1 2 研究的范围 张i 1 f 生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 学林出版祉,2 0 0 0 年版) 中认为语气副词的 基本功能是充当高层谓语进行主观评注,同传信范畴和情态范畴有密切关系。意愿 类语气副词表现的是比较了两种情况之后而有所选择的意向性情态,具体包括“宁、 非、偏、宁可,宁肯、宁愿、偏偏、偏生、死活、:作得”等。 史金生的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 中国语文,2 0 0 3 0 3 ) 参照l y o n s 和p a l m e r 的情态体系,并根据汉语自身的特点,从晤义的角度为语气副词进行了分 类。根据他的分类标准,表意愿的语气副词都体现j - e 体对某种行为状态等的主观 选样,l 体包括j 。可、t j 。、j 。肖。、j 。愿、偏、偏偏、就、就址、死活、非得、非、 毋宁;岁l 好、只得、只有、不得不;索性、率性、爽性”等。 情态的核心意思是蜕话人对命题的态度和评价,体现说话人的主观倾向。意愿 类语气副词是表现说话入主观性较为突出的一类,指的是说话入面对客观条件的允 许,做出主观意愿性的选择,舍弃其他的选择。综合以上的观点,并结合了汉语语 气副词的实际情况,本文确定意愿类语气副词的研究范围包括:偏、偏偏、就、非; 宁可、宁、宁肯、宁愿;只好、只有;索性等。 1 3 相关文献综述 1 3 1 关于“语气”的研究概况 1 3 1 1 “语气”和“情态”的研究概况 “情态”是和“语气”密切相关的概念,对j 二两者的看法也见仁见智。对“语 气”和“情态”的认识关系到对汉语语气系统和语气副词的性质特点的认识,因此 本节首先对“语气”和“情态”的看法做一个概述。 1 3 1 1 1 西方学者对于“语气”和“情态”的看法 “语气”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l 世纪。经过历代学者的 研究,对于“语气”已经达成了较普遍的看法:语气是个语法范畴,与动词的形态 变化有关,是由动词的屈折变化表现出来的;表达了说话者对句子内容的某种态度。 2 第1 章引言 只是分类有所不同,传统上按功能类型对语气分类,例如j e s p e r s e n 分为三类:陈 述、虚拟、祈使:j o h ns i n c l a i r 分为陈述、疑问、祈使。 l y o n s 在( ( s e m a n t i c s ) ) ( c a m b r i d g e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 ,1 9 7 7 ) 中认为语气是情态的语法 表现。情态是句中的命题以外的成分或修饰命题的成分:是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观 点的语法化或语句中那些主观性特征;是指语句中的非事实性成分:是说话人对句 子所表达的命题或命题所描写的情景的观点或态度:情态分成两类:知识情态和义 务情态。 p a l m e r 是语气和情态研究的集大成者,根据他的代表作y o o da n dm o d a l i t y 的观点,m o o d 应译为“语气”,是“情念”( m o d a l i t y ) 的一个子系统。情态是说话 者对有关事件所持的主观态度,属于非写实范畴,表示事件潜在的可能性必然性。 情态范畴包括语气系统( 陈述和虚拟语气) 和情态系统( 情态动词系统) 。 1 】 b y b e e 和f l e i s c h m a n 的 m o d a l i t yi ng r a m m a ra n dd i s c o u r s e ( j o h nb e n j a m i n s p u b l i s h i n gc o m p a n y ,1 9 9 5 ) 认为态( m o o d ) 和情态的区分主要“m o o d ( 态) ”指的是具 有情态功能的动词形式上语法化了的范畴。态是由一些谓词性范式的集合屈折地、 概括地表达的,比如陈述语气、虚拟语气、祈愿语气、祈使语气、条件语气等,而 m o d a l i t y ( 情态) 与此不同,它是属于语气表达的意义成分的语义域。它涵益了语义 表达细微变化的广泛领域,如命令、需求、企望、假设、潜在意义、义务、怀疑、 劝告、感叹等等。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西方学者大多倾向于把“语气”和“情态”看成是两个 不同的概念。至于“语气”和“情态”之间的关系,各家有不同的看法。 1 3 1 1 2 汉语语法界对“语气”和“情态”的看法 汉语语法的研究者对“语气”和“情态”的看法也受到了西方学者的影响,主 要持以下三种态度: ( 1 ) 认为汉语的语气实际上是m o d a lj t y 。如贺阳在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 统( 中固人民大学学报,1 9 9 2 0 5 ) 中明确指出“语气是通过语法形式表达的说话 人针对句中命题的主观意识。它具有随个基本特征:从语义上看,一个句子可以分 为命题和语气两个部分;从形式上看,语气是通过助动词、语气副词、语气助词等 语法形式表达的语法意义。张谊生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 学林出版社,2 0 0 0 年 版) 中认为传统意义上的语气副词的基本功能是充当高层谓语进行主观评注,是表 【1 】根据廖秋忠语气与情态评介圉外语高学1 9 8 9 年,第4 期:第1 5 7 页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示汉语情态的一条重要途径。史金生的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 中 国语文,2 0 0 3 0 3 ) 在研究语气副词的一系列问题之前指出语气和情态是密切相关的 两个概念,很多著作不加以区分,用来指同一种现象;他还根据l y o n s 和p a l m e r 的 情态体系,从语义角度对语气副词进行分类。齐沪扬在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 ( 语言教学与研究,2 0 0 3 0 1 ) 中认为:语气是通过语法形式表达说话人针对句子命 题的一种主观意识;为语气系统分类,依据就是意义上的限制,而语气意义要通过 语法形式表达。持这种观点的比较多。 ( 2 ) 二分的方式,将语气的类别严格控制在“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 而将其他的“语气”类别都作为“口气”处理,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 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2 年第三版) 和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 上海教育 出版社,2 0 0 4 年筇六版) 等人多数语法教材。仰川在语苦的主观信息和汉语的情 态标记( 语法研究和探索 ,2 0 0 3 ) 提出“语气”( m o o d ) 是对“人”的,“情 态”( m o d a l i t y ) 是对“事”的。“语气”的对象是接受句子信息的闻者这个“人”, 体现言者跟闻者的交际意图;“情态”的对缘是句子中客观信息所表达的这个“事”。 “语气”是表示交际功能的,“情态”是表示说话者对命题主观情绪或态度。他明 确提出现代汉语的“语气”和“情态”是该分开并且能分开,这对语言教学和信息 处理都有好处。 ( 3 ) 折中方式,如徐晶凝在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及语气系统的归纳( 北京大学 学报,2 0 0 0 0 3 ) 中认为语气包括语气即说话的口气和语气即表示陈述、疑问、 祈使、感叹等分别的语法范畴;二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范畴,不能混为一谈。她还 认为语气是语言语义功能的体现,英文译作m o o d ;语气是说话者根据交际需要 选择适当的m o o d 时还要附加表达自己对交际内容的某种感情、态度或意向,即情态 ( m o d a li t y ) 。 从以上的三类观点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的语法学家认为汉语的“语气”其实 是包含了“情态”,甚至就等于是“情态”。因此在本文中,对“语气”和“情态” 并不划清界限。 1 - 3 1 2 汉语语气系统的研究概况 贺阳在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 9 9 2 0 5 ) 中确定 “语气”的含义( 如前面所述) ,明确提出汉语语气具有系统性。根据语气的形式 标志和语气的意义领域将语气系统分为功能语气、评判语7i 和情感语气。功能语气 第1 章引言 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评断语气包括认知、模态、履义、能愿;情感语气 包括诧异、料定、领悟、侥幸、表情。 徐晶凝在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及语气系统的归纳( 北京大学学报,2 0 0 0 0 3 ) 中以语气表现形式和基本语气义将普通话的基本语气系统分为表态语气、表意语气、 表情语气。表态语气包括重说、委婉、诧异、庆幸惋惜;表意语气包括单纯询问、 提醒注意、揣测;表情语气包括舒缓随便、不满责怪、慷慨。 齐沪扬在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 语言教学与研究,2 0 0 3 0 1 ) 中认为语 气系统的分类依据就是意义上的限制,语气可以表示说话人使用句子要达到的交际 目的,还可以表示说话人对说话内容的态度或情感;语气系统的分类标准是形式上 的限制,包括必要标准和可有标准;必要标准是指任何一个句子中所表现出来的语 气都必须具有的形式标志,可有标准是指一部分句子表现出来的语气所具备的标准。 根据意义上的限制,把语气分为功能语气和意志语气;功能语气包括陈述、疑问、 祈使、感叹,形式标志是语气词等;意志语气包括可能、能愿、允许、料悟,形式 标志是助动词和语气副词。 从以上的观点来看,对汉语语气系统的确立还是以语义为主要标准,同时兼顾 形式标准。因此,由于各家对意义的划分标准不同,得出汉语语气系统也不尽相同。 由此也可以看出,按大多数汉语语法学者对汉语语气系统的研究成果来看,汉语的 “语气”多数情况下对应的是西方的“m o d a l i t y ”,也就是“情态”:对语气的分 类实际上是对汉语系统中“情态”的分类。 1 _ 3 2 语气副词的研究概况【1 j 八十年代丌始,对语气副词的研究渐多。九十年代以后,语气副词的研究成果 最多,达到一个高峰期。这段时间的语气副词研究范围很广,既有对个别语气副词 作句法、语义上细致的描写与解释;也有从句法、语义、语用、语篇上对语气副词 进行综合研究:有共时描写山有历时分析。 1 3 2 1 宏观研究 最早明确提出“语气副词”这一名称的是王力先生,他在中国语法理论( 中 华书局,1 9 5 4 年版) 的副词类别中分出了语气副词这个小类。他认为语气副词与语 气助词一样,都是表示说话人情绪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出现的位置不同,语气副词 i 11 3 2 1 伞i 3 2 2 中研究状况的介纠l 三贫参考j 7 齐沪扬,张谊生陈i 口i 米现代汉语虚词 f 究综述合肥 安徽教育版扑2 0 0 2 年:第1 5 2 贝一笫1 6 4 贝 福建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位于句末,而语气助词则用于谓词之前。王力先生把语气副词分为诧异语气( “只” “竟”) 、不满语气( “偏”) 、轻说语气( “例”“却”“可”“敢”) 、顿挫语气( “也” “还”“到底”) 、重说语气( “又”“并”“都”“就”“简直”) 、辩驳语气( “才”) 、 慷慨语气( “索性”) 、反诸语气( “俨”“岂”“宁”“庸”“诅”“难道”) 八个 类别。他所说的语气副词范围较窄,他把“大约”、“也许”、“果然”、“幸亏” 等归入方式副词,把“必”、“一定”等归入可能、必要副词。吕叔湘在中国文 法要略( 商务印书馆,1 9 5 4 年版) 中把“岂、难道”等归入语气词,把“竟”等 归入一般限制词,把“必”归入判断限制词。他在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 馆,1 9 9 9 年增订本) 中把疑问副词和语气副词分为两类,语气副词列有“才、可、 印、倒、偏”,疑问剐词只列了“难道”。此后人部分语法学家在对副词进行分类 时。不管采用什么标准都会有语气副词一词类,只是具体包含的词不同。 段业辉在语气副词的分布及语用功能( 汉语学习,1 9 9 5 0 4 ) 中从旬类分布、 句型分布、语用功能等方面对语气副词作了全方位讨论。从句类分布来看,语气副 词可以分布在陈述、疑问、感叹等类的句子中,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气副词都可以经 常地出现在同一类的句子里,而是不同类型的句子对语气副词有较强的选择性。在 句型分布上,他认为语气副词大都出现在主谓句( 包括省略句和变式句) 的两种格 式中:( 1 ) “语气副词+ n p + v p ”格式”;( 2 ) “n p + 语气副词+ v p ”格式。对于语 用功能,语气副词除了表达语气还有三种语用功能:( 1 ) 改变疑问句的性质;( 2 ) 使语言具有较强烈的感情色彩:( 3 ) 使语言更加口语化。 张谊生的现代汉语副词研究( 学林出版社,2 0 0 0 年版) 根据虚化程度的差 别将副词分为三类: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其中,语气副词就是 评注性副词,虽然它们有时确实可以充当状语表示各种语气,但其基本功能却在于 充当高层谓语进行主观评注。接着,他从分布和组合、传信和情态、语用和篇章三 个方面对传统意义上的语气副词进行了讨论。这些词在句法上具有动态性和前簧性; 在语义上可以兼表传信和情态,在语用上具有指明预设、限定指称、衔接语段的功 能。 史金生的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 中国语文,2 0 0 3 0 3 ) 参照l y o n s 和p a l m e r 的情态体系,从语气副词的语义功能角度将语气副词分为知识和义务两大 类。知识类语气副词主要表示说话人对自己所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作的判 断,包括肯定和推断两个次类:义务类语气副词表示说话人施事的意志或对说话内 第1 章引言 容的情感、评价,意志主要体现为规定、禁止或愿望,又可分为指令和意愿两个小 类。史金生先生总结并解释了语气副词的共现顺序,从语气副词的角度揭示汉语主 观表达的方式和特点。 齐沪扬在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 语言教学与研究,2 0 0 3 0 1 ) 中首先分 析了语气副词的独特性,例如句法位置灵活,只能出现在动态的句子中,这种特殊 性的原因与具有表示语气的功能有密切关系:然后作者认为语气副词是表示语气范 畴的一个重要语法手段,在语气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归结为表述性功能、评价性 功能和强调性功能。 张亚军的语气副词的功能及其词类归属( 扬州大学学报,2 0 0 5 0 5 ) 认为语 气副词只能出现于动态的句子中,不能出现于静态的短语中,在线性序列中与同现 词语之间的句法、语义选择关系极弱,它们充当的是句子的语用成分。并考察了“的 确、肯定、难道”等词的语法表现,认为语气副词与时问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 词等典型副词之间存在的本质差别。从句法与语用区分的角度看,语气副词主要体 现语用功能,将它们划归语气词更能充分揭示此类词的功能价值,同时也可以大大 改变副词内部成员的异质性状况。 齐春红在语气副词与句末语气助词的共现规律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 0 0 7 0 3 ) 中对主观量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主观量”是指说话人在话语中留下 的自我印记的量,以此为标准把语气副词分为主观疑惑量类、主观估价量类、接近 主观大量类、主观大量类四类。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指出促使语气副词与句末语 气助词共现的内在动因是它们表达的主观量的一致。 在聚合的类的研究方面,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大多是硕士学位论文。盛丽春( 2 0 0 3 ) 重点研究了或然语气副词“大概”、“也许”和“恐怕”的功能。方红( 2 0 0 3 ) 专门 研究了“侥幸”类语气副词。曲红艳( 2 0 0 4 ) 考察了反洁语气副词的功能。2 0 0 5 年, 对语气副词的聚合类研究更是成果喜人:北京语言大学的朱宁研究了价值判断语气 副词的锚定效应,上海师范大学的刘冬、朱丽、姚杰、丁婵婵、郑晓雷分别对“料 定类语气副词”、“揣测语气和揣测语气副词”、“或然类语气副词”、“反诘类 语气副词、“领悟类语气副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2 0 0 6 年,张秋杭对“毕竟” 类副词做了系统研究,迟永长研究了“意外”态语气副词,金基梅对“断定”类语 气副词进行了多角度研究,杨培松对“强调”类个别语气副词进行了语篇分析。丁 杰( 2 0 0 7 ) 对现代汉语“幸亏”类语气副词的句法、语义、语用和词汇化进行了系 7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统分析。本文所从事的也是语气副词聚合的类的研究,以上的研究成果启发了本文 的研究思路。 1 3 2 2 微观研究 对语气副词的进行微观研究的主要集中在一些常用语气副词,如“就”、“才”、 “都”等。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角度大都是以语义为基础,兼顾句法、语用、 篇章等方面。 较早对语气副词进行微观研究的要数马真的说“反而”( 中国语文,1 9 8 3 0 3 ) 。 该文具体分析了“反而”出现的语义背景: ( 1 ) 甲现象或情况出现或发生了;( 2 ) 按说甲的出现会引起乙的出现;( 3 ) 事实上乙没有出现:( 4 ) 倒出现了与乙相背的 丙现象。“反而”就用在说明( 4 ) 意的语句里。王还在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内部规 律的试金石以“反而”为例( 世界汉语教学,1 9 9 4 0 1 ) 中对马真关于“反而” 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提出了质疑,认为应简化为:当某一现象或情况没有导致按理应 导致的结果,就用“反而”引出这相反的结果。 史锡尧的副词“都”语义语用综合考察( 汉语学习,1 9 9 0 0 4 ) 一文对语气副 词“都”的语义、语用进行了综合考察。他列出了“都”表强调式的五种语义,并 对每种语义体现出的语用特点进行了分析。语气副词向转折连词转化的过程。 杨惠芬在副词“可”的语义及用法( 世界汉语教学,1 9 9 3 0 3 ) 中按照不同句 式对语气副词“可”的语义和语用规律进行了探讨。经过考察,她认为“可”的句 式非常广泛,既可以用于陈述句、感叹旬,也可以用于祈使句、疑问句,还可以用 于复句。她对每一句式中的“可”所反映的语义特征以及体现的语用功能和语用前 提都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 张谊生在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句式和搭配( 汉语学习,1 9 9 6 0 3 ) 中分析 了作为语气副词的“才”,认为其主要作用是强调申辩性的语气和口气的,经常用 于感叹句式,多跟“呢”搭配,并且指出作为语气副词的“才”表达四种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的语气。邵敬敏的c p , “才”看语义与句法的相互制约关系( 汉语学习; 1 9 9 7 0 3 ) 从语义和句法的相互制约关系方面分析了“才”的用法,作为语气副词的 “才”表反驳和肯定,他认为副词研究应该归纳出其基本语法意义和派生语法意义。 李宏的副词“反j 下”的语义语用分析( 语言教学与研究,1 9 9 9 0 4 ) 考察了 语气副词“反正”的语义特征,认为是表示条件虽然相同而结果不变: “反正”句 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深层语义和表层语义关系相同,二是深层语义和表层语义有别: 第1 章引言 “反正”的意义是基于深层语义体现的,语义条件关系是体现在交际者的心理上的。 张明莹的说“简直”( 汉语学习,2 0 0 0 0 1 ) 把语义和语气结合起来对“简 直”进行了分析,与以往观点认为“简直”表夸张语气不同,作者认为是表确认语 气的,这一结论通过对“简直”所在的语言片段的语义结构关系的分析得出的。 祖人植、任雪梅的“毕竟”的语篇分析( 中国语文,1 9 9 7 0 1 ) 从词汇意义 和语篇功能相结合的角度对语气副词“毕竟”进行了细致的语篇分析。首先,作者 分析了“毕竟”出现的语言片段的两种典型语义结构模式和各自的信息表达;然后, 作者分析了“毕竟”的语篇功能,认为“毕竟”能够自动强制按自己特有的句际语 义模式复制出自己独特的连贯性语篇。最后,作者认为词汇意义和语篇功能是相辅 相成的,词汇意义是语篇功能的基础,而词汇意义只有通过语篇功能才能才情景中 得到充分的体现,两者共同构成“毕竟”的意义。 彭d , ) l l 在论副词“倒”的语篇功能兼论对外汉语语篇教学( 北京大学 学报,1 9 9 9 0 5 ) 讨论了“倒”的基本语法意义的基础上研究其语篇功能。她认为副 词“倒”的基本语法意义是“表示对比”;当“倒”独用,在语篇的上下文中没有 较明显的隐含的划。比项时,是“倒”的基本语法意义的派生用法,在句中起增强相应 的语气的作用。“倒”在语篇中有四种基本模式,由于“倒”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在语篇中这四种模式常常叠加或连用。 还有众多对语气副词进行微观研究的,在此就不加详述了。 1 3 3 意愿类语气副词的研究概况 从已有的语气副词研究成果中,我们没有发现对意愿类语气副词的整体研究, 但是其内部的典型成员有所涉及,主要集中在“偏、偏偏”、“宁可”、“索性、干脆”。 丁雪妮在“偏偏”的功能分析( 山东省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 0 0 4 0 5 ) 中从句 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入手考察“偏偏”的功能,分析出了“偏偏”小句的语义条 件包括:存在一个预设a ,说话者根据这个预没推断将发生b 。实际出现了结果c 。 c 与b 具有如下逻辑关系:若c 与b * n 反,说话者对c 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不希望 c 发生,而c 在说话者看来却有意违背说话者意愿或者自然规律。若c 与b 偏离,说话 者对结果c 仅表现出出乎意料义,认为c 不可能发生。并进一步总结其基本语义结构 模式是: ( 因为) a + ( 所以) b + ( 但实际上) 偏偏c 。她认为,无论“偏偏”在何种句式 中出现,当“偏偏”是表意愿的语气副词,体现主体对某种行为、状态等的主观选 福建师范人学硕+ 学位论文 择时,“偏偏”只能位于主谓之间:当“偏偏”是表性质特点的评价类语气副词时, “偏偏”在句中出现的位置相对灵活。丁雪妮的“偏偏”句中的旌动性考察( 山 东社会科学,2 0 0 5 0 6 ) 通过考察“偏偏”在句中的位置和组合成分,发现受“偏偏” 修饰的句子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表主体的名词的语义含有 + 施事 义。石微的试析 “偏”与“偏偏”( 井冈山学院学报,2 0 0 6 0 7 ) 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角度对比 分析了“偏”和“偏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王天佑在偏偏+ v p ”格式及相关问 题( t k 原科技大学学报,2 0 0 7 0 2 ) 中根据“偏偏+ v p ”格式中“v p ”的表义情 况把现代汉语词典中“偏偏”的三个义项归并为两种,即表结果义和行为义, 并认为“偏偏+ v p ”格式从总体上肴都表示与行为主体、主体之外“泛指”的其 他人或“范围不确定”的某些人的意愿相比具有“背离性”的结果义和与主体的主 观意愿具有“一致性”的“行为义”。该格式在语用功能方面有两种:一是“凸显” 功能;而是“反驳”功能,同时反驳有程度差异。 何宛屏在说“宁可”( 中国语文,2 0 0 i 0 1 ) 中认为“宁可”的语法意义是 “两害相权取其轻”。意思是:选择前项和后项两项都不好,相比之下,前项的危 害性要小于后项,所以说话者勉强选择前项舍弃后项,“宁可也不”格式显示 了说话者的取舍倾向。王灿龙的“宁可”的语用分析及其他( 中国语文,2 0 0 3 0 3 ) 探讨了入句命题的预设评价对“宁可”复句中两个小句肯定否定形式的制约作用, 进而概括出“宁可”复句的规约含义是通过对某一命题的预设评价的反常肯定或否 定,来强调对另一命题的主观认定。邵敬敏、周有斌在“宁可”格式研究及其方 法论意义( 语言教学与研究,2 0 0 3 0 5 ) 中首先分析了“宁可也不”格式中前 后项的四种语义类型,分别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两难 相权驳其优”、“利弊对照取其爱”,进一步概括出该格式的语法意义是“主观择 爱性”;其次,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概括出该格式语用交际目的是反驳别人的 选择,从而现实自己与众不同的选择,其语法意义概括为“反驳求异性”。最后, 作者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概括语法格式的语法意义时应该注意的方面。张宝胜在 宁可”复句的语义特征( 语言研究2 0 0 7 0 1 ) 中认为邵敬敏、周有斌分出的语 义类型都采用的是主观标准,而这种主观标准作者认为就是“语境评价”。根据“语 境评价”,“宁可”复句的语义特征是:付出代价,获取正面结果或避免负面结果: 这一特征归因于人们“趋利避害、为获益而先受损”等语境心理。 郧剑f 在试沦剐列“索性”( jj l j c t :m1 9 9 7 0 1 ) 细敛描写r 剐列“索性” 1 0 第1 章引言 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点。语法特点包括:不能修饰形容词,只能修饰动词性短语; 所修饰的动词性结构不能是光杆动词,不能是助动词、存现动词、心理动词:所修 饰的述补结构只能是述结式、述趋式,不能述能式、述程式;可与“了”、“着”、“过” 共现。“索性”是个单项双指副词,所在旬式的语义格局是n p + 人,+ 施事 + 索性+ v p + 述人,一心理,+ 及物 。“索性”通常用于陈述句,就特殊格式句而言,多用于“把” 字句。郑剑平的 的副词“索性”用法研究(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 0 0 i 0 9 ) 探讨儿女英雄传一书中副词“索性”的用法,从“索性”所修饰的结 构与旬式看,“索性”常用于动宾结构,多用于“把”字句,其谓语部分必是一个复 杂成分;从语义特征看,“索性”所修饰的句子,其主语n p 具有 + 人,+ 施事 的特征, 谓语v p 多数有 + i s 人,一心理,+ 及物 的特征,“索性”本身语义特征为 + 人的主观 意愿,干干净利落,+ 做某种动作行为 。他认为该书中“索性”可修饰否定式的述 能结构,又可修饰被动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