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lji-f f 他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定窑装饰纹样艺术研究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 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指导教师确认( 签名) : 劢p 年月彩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 t l :;m i 范大学有权保留并p -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 送交学位论文的复e l i 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i a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e l i 、缩 f a 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储( 签孙一v l 函指剥币( :舷队 矽晒1 日 劢加年7 f 月乃日 、 i i 珈 一n , 名“ 懿嘣者 能年 前 o y,j 摘要 定窑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主要是以白瓷烧制为主,装饰更是为长。 其装饰手法以刻花为首,次之印花,兼以划花、剔花、贴花等多种多样。其装饰 题材无所不及,有鱼虫、花鸟、动物、人物等。定窑装饰艺术选择题材得当,装 饰效果强,有鲜明特点。变具象为意向,去繁为简。 本文采用到实地采风学习而获取第一手资料,搜集相关文献,和自我创作实 践结合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定窑装饰纹样形成的历史背景了解,又对独特的图案 化装饰语言和极具表现功能的图纹形态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挖掘其传统装饰美 学的文化内涵,领悟其美学价值。其次也提出了定窑瓷当代日用陶瓷产品在传统 文化传承下的创新设想。 关键词:定窑装饰艺术研究文化传承发展 i i i r 追 ,0 j , 1 - a b s t r a c t d i n gk i l ni so n eo ft h et o pf i v ek i l n so fs o n gd y n a s t yo fc h i n a m o s to fi t s p o r c e l a i na r ew h i t e b e a u t i f u lo r n a m e n ti si t sf e a t u r e m o s to fd i n gk i l n 7 so r n a m e n ta r t i sc a r v i n gi na d d i t i o nt om a r k i n g , p i c k i n ga n ds t i c k i n g i t so r n a m e n tt h e m e si n v o l v e f l o w e r sa n db i r d s ,f i s h e sa n di n s e c t s ,a n i m a l sa n dm e n t h et h e m e s a r ec h o s e n p r o p e r l y , a sar e s u l t ,e x c e l l e n t o r n a m e n te f f e c t si sa c h i e v e da n dg o o df e a t u r e sa r e h i g h l i g h t e d a r t so fd i n gk i l nt r a n s f o r m c o n c r e t et h i n g si n t ov i v i do u t l i n ea n d t r a n s f o r mc o m p l e xt h i n g si n t ot h es i m p l e t h ew r i t e ro ft h et h e s i sc o l l e c t e dm a n yf i r s t - h a n dm a t e r i a l sb yd o i n go n - s p o t r e s e a r c h ,i na d d i t i o nt or e l e v a n tl i t e r a t u r ea n dh e ro w nw o r k i n ge x p e r i e n c e t h i st h e s i s f i r s ti n v e s t i g a t e st h eh i s t o r i c a lb a c k g r o u n do fv e i n sa r t so fd i n gk i l n ,a n d t h e n s u m m a r i z ea n da n a l y z ei t su n i q u eo r n a m e n ta r t sa n dv i v i dv e i n si no r d e rt oe x p l o r e d i n gk i l n 7 sc u l t u r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i t sa e s t h e t i c sv a l u e s t h i st h e s i sa l s op u t f o r w a r dap l a nh o ww i l ld a i l y - u s ep o r c e l a i no fd i n gk i l ni n n o v a t ei nm o d e ms o c i e t y w i t ht r a d i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i n h e r i t a n c ea si t sb a c k g r o u n d k e yw o r d s :d i n gd e c o r a t i o n , a r tr e s e a r c h ,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v i 蚰 寸;玉i 目录 中文摘要i v 英文摘要0 1 00 00 0 v 弓i 言1 第一章概述2 ( 一) 定窑的产生2 ( 二) 定窑发展的六个阶段2 ( 三) 装饰手法的种类3 ( 四) 定窑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4 第二章定窑丰富独特的纹饰5 ( 一) 不同装饰技法中纹饰不同特点5 ( 二) 题材研究6 l 、动物纹 6 2 、植物纹1 1 3 、婴戏图1 5 ( 三) 装饰效果1 5 l 、以线为主,以面为辅1 5 2 、选题删繁就简1 5 ( 四) 定窑装饰最成功案例莲纹1 7 第三章刻划花装饰艺术之美1 9 ( 一) 构图美1 9 ( 二) 刀法美2 1 ( 三) 线条美2 2 ( 四) 色彩美2 4 第四章定窑装饰审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 7 ( 一) 传统定窑装饰的继承2 7 ( 二) 在日用陶瓷上应用和创新2 8 结 仑2 9 v 参考文献3 1 致谢3 2 1 7 1 i 己i吉 丁if j 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源头。瓷器是古代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陶瓷艺术 既古老又年轻,极朴素又高雅,既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实用品,又是沉 淀着美学情趣的艺术品。 中国宋代定窑是五大名窑之一,中国陶瓷里五大名窑是优秀代表。定窑瓷产 地是在河北省保定曲阳县,称定瓷。定窑从唐开始烧制,北宋兴,于元衰,在中 国北方是有着深远影响的瓷窑体系。定窑生产的白瓷作为御用品被进贡宫廷,有 着“自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美名且闻名天下。 定窑被称为一代瓷都、名窑,而且形成了辉煌的历史成绩,其是有方方面面 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原因的。在唐宋时期,社会为稳定时期,经济繁荣, 生活相对安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的重视促使吃、穿、用的审美标准也提出了比 较高的标准。民间、宫廷,精神、物质,艺术,文化,审美价值和审美意识渗透 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 人们对定窑装饰给予了厚望,并通过这个媒介宣泄和倾诉自己的希望和祈 祷,寄托着通过这个媒介可以实现和寄托人们的梦想。于是定窑瓷便有了各种各 样的手法,还有丰富美妙的画面。其题材不外乎都围绕着福、禄、寿这三个方面。 当然还有为佛道提供的专门的装饰和其他装饰。定窑装饰之所以具备发展潜力和 优势就是因为她适应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定窑就在这种优势的推动下形成了良性 循环,以至形成了定窑的辉煌成就。 第一章概述 ( 一)定窑的产生 定窑的地理位置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以及东燕川、西燕川一带。自北魏至 唐宋以来曲阳一直隶属于定州,中国瓷窑的习惯是以州冠名,“定窑 自然就成 了在曲阳境内的窑场名号。唐代早期是定窑创始之初,大部分出产的只是黄釉粗 胎瓷器。后来,制瓷工艺的水平不断提高,定窑开始白釉瓷器的烧制为主。到了 唐代晚期,造型精美、胎体坚致的白瓷已能在定窑大量生产了。到了宋代以后, 定窑的装饰艺术越来越成熟,以刻花和印花为独有的特点的艺术风格就这样渐渐 的形成了,享誉天下的还有覆烧工艺的先进性,重大影响了包括景德镇瓷都在内 的诸多窑场。统治者以及封建贵族对精美的定窑瓷的很是青睐,定窑从晚唐到宋、 金,一直在烧造宫廷和官府贡瓷。历代墨客文人也在歌颂定窑所取得的辉煌成绩, 品评古瓷的明清时期书籍中,“定窑与汝窑、官窑、哥窑、均窑并称为宋代五 大名窑”。且以定窑为首。 ( 二)定窑发展的六个阶段 定窑大致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从南北朝到唐代早期是第一阶段,是这阶段定窑的主要产品,发展到了此阶 段的末期,主流产品从北方青瓷发展到了黄釉粗灰胎瓷。 唐代中期是第二阶段,粗白瓷在这个阶段出现在定窑,出现了烧造方法支烧。 唐代晚期到北宋早期是第三阶段,定窑白瓷在这个阶段的终于到了成熟的时 期,大量的细白瓷作为新产品在定窑登场,器形很是多样化,胎骨洁白细腻且坚 实,器壁神奇的变薄。生产方式主要以匣钵垫烧,烧造气氛主要还是还原焰,所 以轻微的青泛在白的釉色中,从瓷质角度来讲这一时期的定瓷是质量最高的。 北宋中期到北宋晚期是第四阶段,这时的定窑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在这时 期刻划花装饰手法自从出现在定窑后,飞跃成为主流,定窑成为了宋代五大名窑 之一。覆烧法的出现为定窑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帮助,很快覆烧法应用到大规模 的烧制中,但是釉色白中泛黄,原因是火温较前期有所下降。 从北宋晚期到金代是第五阶段,瓷质不再进步反而逐渐下降,原因是这一时 期宝贵的定窑高质量瓷土越来越稀少。出现了问题,也就来了应对手法,这时期 2 l 借鉴了定州缂丝艺术的印花法被广泛应用,刻划花作为定窑艺术的主角悄悄走下 了历史舞台,同时白瓷土资源慢慢的也枯竭了,化妆土成了救命稻草,运用了化 妆土的剔花作品在定窑出现,不过应被归为磁州窑系。 从元代到明早期是第六阶段,曾经那么辉煌的定窑走向了衰落,细白瓷也退 出了人们的视线,比较多见的只有粗瓷了。 定窑的兴衰过程给予人们很多启示,任何事物的成功都是有缘由的,定窑产 生的细白瓷就是受到了诸多影响的,第一,南青和北白是唐代时候就形成了的一 个现状,北方烧制条件成熟的自瓷中心不再是邢窑,而是定窑,不加化妆土是定 窑的特点,之后的青白瓷、青花等彩瓷的发展都是与此分不开的,第二不能不说 覆烧法这种微妙技术的首创,使得生产效率直线上升。第三点同样非常重要,定 窑高超的表现技法、美妙的装饰纹样还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也是定窑白瓷成功的密 码。一方面庞大的定窑窑系形成了,另一方面反映全国瓷窑之间在唐宋时期技艺 和艺术方面的交流,成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绩最辉煌的白瓷体系。 “定窑的烧造延续时间的长度,居于首位在五大名窑之中,不同时期的定瓷 最清晰的表现出了审美观念在人们心中的变化,当时还反映了北方民族之间的交 流和融合,还有我们中国和外国之间的文化上的沟通和借鉴。”让我们感到可惜 的是,正是定窑首创的覆烧法浪费了大量的独一无二优质瓷土,定窑辉煌、灿烂 的同时,衰落已离得不远,我们现代人要吸取这历史教训,在发展的同时不忘珍 惜资源。 ( 三)装饰手法的种类 “定窑白釉瓷器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刻花、印花三种。在宋代定窑瓷器 中划花是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简单花纹通常是用篦状工具划出,线条流畅刚 劲、动感十足。“最常见的定窑器上划花纹饰是莲瓣纹”。划花装饰工艺产生后, 通过将人的智慧和勤劳又发展起来了刻花,工匠们常把刻花与划花工艺同时运 用。“如在盘、碗中心部位把折枝或缠枝花卉的轮廓线刻出,然后以篦状工具把 复线纹划刻在花叶轮廓线内。”纹饰中对称的双花图案式比较常见的。最独具表 现力的还是开始于北宋中期的印花纹饰,这一工艺在北宋晚期便成熟。 ( 四)定窑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 3 曲阳县在是属于定州的,而定州在宋代被称为北方的佛教、政治、经济的中 心,此处也成为了定窑瓷的集散地,我国历来有以州冠名古瓷窑的惯例,所以定 窑由此得名。灵山镇的盆地蕴藏丰富有煤炭、木材和粘土矿,涧磁村的定窑遗址 附近有两条河流交汇于此,定窑延续了几百年的发展和辉煌与这些优厚的自然条 件是分不开的。 曲阳作为定窑的故乡,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新石器时代时文明的曙光就在 这里就出现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又定都定州。在曲阳自汉武帝建祠专 门拜祭北岳恒山以后,这里都成为历朝历代的北方佛教文化中心。得天独厚的自 然条件加上悠久的文化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定窑成为一代名窑。 4 - i , 弩 第二章定窑丰富独特的纹饰 定窑纹饰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莲花纹是最主要的纹饰,但除此莲纹外,其他 如花卉方面的装饰有:动物装饰方面有:龙、风、螭、狮子、鱼、鸭、鹤、鹿等, 植物方面有牡丹、菊花、石榴、宝相花等,大千万物世界中所能表现的皆给以表 现,所能包括进来的皆包括了进来。但是总结归纳不外乎的题材就是幸福平安, 如意吉祥,多子多福福寿安康,这就是定窑装饰题材的一个主流方向。 ( 一) 不同装饰技法中纹饰不同特点 首先说刻花,在宋代五大官窑中,唯有定窑是以精美的刻花、印花为长,汝、 官、哥、均窑都是以釉色和造型为特长的。定窑刻花刀法极为娴熟,并且清晰流 畅如行云流水般。匠人们根据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图案会选择不同的刀法,运刀 时灵活掌握轻重缓急,线条会变化多端。在刻花作品中,可以见到很多事刻划同 工或者刻印同在的。 图2 - 1 是白釉刻花折枝牡丹纹盘 图2 1 是白釉刻花折枝牡丹纹盘,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收藏,一支枝繁叶 茂、圆润饱满的牡丹以刻划的手法开放在盘心,花头和枝叶是用偏刀刻的,纹饰 的立体感也油然而生,特制的蓖状工具划出花瓣上的精细的筋脉。又在盘沿上用 尖锐的针状工具刻划了卷草纹。画面疏密有致,深浅得当。匠人的非凡的艺术表 现力合娴熟的技巧在这件作品里被展示的淋漓尽致。定窑自釉也给刻划花纹饰的 精彩绝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定窑白釉具有不可多得的透明性,等够让定窑纹饰 很清晰易见且含蓄不张扬的在这白釉的舞台展示自己的迷人风采。“刻刀所到的 凹处,厚釉的地方轻微闪现出淡黄色,浅处釉薄则呈淡黄与瓷釉本色之间的中间 色,通体的釉色因刻花线条的深浅有别,变化显得非常微妙。”【1 】 再来说划花,最常见的定窑器上划花纹饰是莲瓣纹。“有一花独放、双花并 开、莲花荷叶交错而出、有的还配有鸭纹,纹饰简洁富于变化。 立件器物的装 饰手法以划花的手法比较多见,刻花的比较少见。 最后说说定窑最传统的装饰技法印花,印花技法具有非凡的表现力。实际上 定窑晚唐时期就出现了模印简单的花纹,比如说晚唐生产的四方委角盘和海棠式 杯就模印了简单的花纹。但当时只是对金银器加工中的一道“锤揲”工艺的借鉴 和参考,实用率很低,也几乎很少见传世作品。到了北宋后期,定窑人用其劳动 人们的智慧对此工艺大胆改进,装饰和成型本来是两道复杂的工序,现在合二为 一,操作变得简单容易操作,而且把产品的规格统一起来,飞速提高了生产效率, 产量提高,成本降低,很适合大批量大规模的生产。 ( 二)题材研究 1 、动物纹 ( 1 ) 、龙凤纹 中国古代传说中最为神奇的祥瑞的动物当属是龙了,“龙,鳞虫之长,能幽 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2 1 在我 国古代传说中凤凰象征吉祥、平安,雄者被称为凤,雌者被称为凰。据传是出自 东方君子之国,为百鸟之长。“凤,神鸟也。天老日:凤之象也,鸿前鳞后, 蛇颈鱼尾,鹳嗓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3 】 龙凤装饰的出现源于先民的图腾崇拜,并非从宋定窑始,被天子独家享用, 后来作为皇帝的象征,所以定窑烧制的带龙纹的器物也是为了皇室所专门制造, 宫廷及各级政府常向定窑场征收瓷器,并把官窑场由官方督办,专门为各宫庭及 朝廷御用烧造,所以在民间是不敢善用和私藏龙纹器物的。凤纹作为皇室专用, 成为皇室女性的象征,同龙纹装饰一样,也被无端占有。皇帝头上戴的被称为皇 冠,是皇位的象征。皇后头上戴的帽子上的装饰被称为凤冠,太子称龙、公主称 凤等等,龙凤被称为尊贵的代名词。在远古时期风纹也是部落、氏族图腾的标志, 后来封建统治者把龙纹和风文一起独占为皂室专用的纹饰。丰富多彩的风纹以美 妙、祥瑞的身姿飞舞在定窑瓷器这个舞台上,“有双凤穿云、双凤齐飞、凤衔彩 6 带、凤穿牡丹等”,有时根据表达不同的内容或不同的气氛还会与龙、螭一起组 成图案。 定窑云龙印花纹盘( 图2 - 2 ) 定窑云龙印花纹盘( 图2 2 ) ,现上海博物馆收藏,这件器物是北皇室统治 的官窑专为朝廷烧制的,其纹样和精湛技艺在没有标记的情况下己无言的宣告了 它的地位和权利。龙体神采飞扬,昂首挺胸,盘曲“s 形,神采飞扬。龙首前 有火珠一颗,云纹满饰在四周。 图2 - 3 定窑白釉刻花双凤纹盘 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定窑白釉刻花双凤纹盘( 图2 3 ) ,装饰为双凤纹, 两只凤凰一上一下,追逐着飞翔,首尾呼应,一幅优美美妙的图案立刻显现在眼 前。凤凰飘逸的长尾连贯舒展,随风飘动,有一种飘逸、悠然的感觉。在盘口的 7 板沿上仅浅刻一圈卷草纹,双风四周没有任何装饰,整个画面显得俊俏秀美,干 净利索。 在定窑装饰中如上龙凤纹样,数不胜数,有刻划的、有印花的。这种装饰的 器物虽然美妙,但是民间老百姓想要享受和拥有确实在当时不可能实现的奢望。 不过也常有人们所喜闻乐见一些与龙有关联的器物和事,比如民间人们所寄托的 “望子成龙 ,还有龙凤呈祥的故事也常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在民间,老百姓和 匠人们对这些吉祥和雅致从未放弃和中断过他们愿望、渴望和追求。由此可看出, 在民间同样具有对龙凤纹饰向往和称道的权利,不仅仅是皇室所专用。 ( 2 ) 螭纹 定窑装饰中还有值得提起的一种螭纹。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螭也是一种的龙 但是是无角的龙。说文解字释云“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 声,或无角日螭。 螭,身躯大致像龙,姿态多为匍匐状,盘曲蜿蜒所以又有个 名字叫蟠螭。螭纹纹饰在商周青铜器上是常见的,此后又流行于玉器。宋代当时 盛行复古之风,定窑瓷器上大量出现螭纹似与此有关。按理螭与龙风具有同样的 性质,应具有同龙凤纹一样高贵的地位,民间是不能享受和拥有实用的。而根据 出土于北镇村的四件金代模具来看,螭纹盘模具就是其中一件,这四件模具又同 属于民间窑所有,由于“甲辰正月望日造七个字刻在模具背部,应该是金大 定二十四年的器物。“据分析出现这种情况有三种可能,一、官窑器委托民间窑 制作,然后产品统交官方,模具暂由民窑使用。二、螭纹虽属龙纹的另类,但毕 竟不是龙纹,朝廷放弃对它的专有,民间可以通用。三、女真族入主中原,本不 属汉人,不信奉关于龙的传说,对螭纹更不屑一顾。”h 3 ( 3 ) 狮纹 狮子四肢强壮,形象高大,威风凛凛,是一种凶猛的食肉类哺乳动物,狮 子原产并非中国。而是来自于于亚洲西部和非洲,自从西汉时期狮子才从西域传 入我国境内后,中国人一如既往视其为祥瑞之物。最早见于瓷器上的狮子形象是 在六朝青瓷,西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器物就是就是以狮子形象作为底座的青瓷烛 台。青瓷人物狮子纹扁壶就是从太原市玉门沟唐代墓葬出土的。壶上就模印着胡 人训狮的纹样,这些属于早期的狮子纹,当时还是以威武雄壮的雄狮形象为主的。 l , 瓷器上的狮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是从宋代开始的,活泼可爱的狮子代替了以往凶 猛威严的狮子,狮子戏球纹已经完全中国化了,而且流行开来。 图2 4 白釉印花狮子戏球纹盘 ( 图2 - 4 ) 是收藏于曲阳文物保管所的一件狮子纹珍品,白釉印花狮子戏球 纹盘,精彩之至。盘心刻画着一头正在津津有味、全神贯注的玩耍一只绣球的顽 皮的狮子。狮子身体刻画手法很是夸张,作大弧度扭曲随着盘边的弧形呼应配合。 在定窑装饰中龙纹和螭纹中这种“随形卷吐”的构图形式是比较常见的装饰手法。 狮子身体经过大胆变形处理后四爪撑开,双目圆睁,弯曲成“c ”形的狮子身体 具有强烈的动感。 定窑瓷器上除了来自西域的狮子以及传说中的龙、凤、螭,还出现了大雁、 龟鹤、天鹿以及孔雀等。 ( 4 ) 水禽、鱼纹 与水有关的题材在定窑瓷器纹饰中是有很大分量的,丰富多彩的画面由各种 水禽,游鱼组合,令人目不暇接。鸳鸯、鸭、鹅、雁、鹭鸶等都是水禽中常见的, 这些水禽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成双成对,更有的莲塘美景是莲荷、游鱼、水草与 几种水禽构成的。这类纹饰有的采用构图方式是图案化的构图方式,环盘壁一般 对称排列几组莲荷、水草与水禽,然后剩余空间用细密的水波纹丰富起来,装饰 性强,画面繁密;有的纹饰采用写意的构图手法,一朵莲花,两只水鸭,几株芦 苇便构成了简洁的画面,深远的意境;有的纹饰采用写实手法,好像精妙绝伦的 一幅的工笔花鸟画,精秀工整,构图严谨。 9 图2 - 9 定窑印花“莲塘风景图 的线描图 图2 - 1 0白釉刻花莲荷双凫纹盘 ( 图2 9 ) 定窑印花“莲塘风景图”的线描图,图中盘两条肥美的鲢鱼嬉戏 在中央,环内壁装饰三组水禽两两相对,三组莲花正在竞相盛开,纤细的涡形水 波纹刻满空隙处,构图细腻繁缛的一幅莲塘风景图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整个画 面的线条充满动感、疏密一致,而且具有和谐统一的节奏和乐曲般的韵律感。( 图 2 - 1 0 ) 是白釉刻花莲荷双凫纹盘现珍藏在英国达维德基金会,盘心一朵白莲亭亭 玉立被硕大的荷叶托起,茂盛的荷叶下昂首并肩的水鸭自在的游过,几株芦苇在 旁边随风摇曳,诗情画意充满了整个画面。 1 0 图2 1 1 图2 - 1 2白釉刻花鱼纹碗 以鱼为题材的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是很丰富多彩的,精美的彩绘鱼纹早在六千 年前就出现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上就出现了鱼的身影。到了宋代, 鱼纹在瓷器上十分常见,不同风格的鱼纹普遍出现在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生 产的瓷器当中。最为活泼的鱼的形象还是在定窑。定窑瓷器中的鱼纹多种多样有 鱼和莲荷、水禽构成的莲塘风光,还有比较常见的水藻游鱼、莲荷游鱼、水波游 鱼等,最为多见是双鱼的形象。( 图2 - 1 1 ) ( 图2 1 2 ) 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的两件白釉刻花鱼纹碗,一条肥硕的、悠然自得的鲢鱼刻画在深腹碗的碗心中央, 用深刀刻出鱼的轮廓,浅刻水草,用蓖状工具划出了水纹,栩栩如生。 ( 二) 、植物纹 中华民族艺术是生长在民间土壤之上的,每一种中华民族艺术形式的产生和 辉煌,和民间这块田地的养育和滋养都是分不开的。中华民族艺术是有深奥的内 涵的,且有博大的胸怀的。以此我们可以感悟到我们的淳朴、智慧的民间艺术家 是多么积极地把情感融入到我们的艺术品当中,他们把现实通过丰富的想象提升 到了一种很高的理想境界。“迫使人们对它顶礼膜拜,向它许愿,向它求福。这 不是神话,不是迷信,而是中国封建社会在宋代继演的一种艺术与生活的人生剧。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和联想到当时人们生活的境况、艺术的特点和文化渊源。川副 ( 1 ) 莲花纹、石榴纹 “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代又称芙蓉。千百年来,莲以不染纤尘的 高洁品德和它芬芳的气质,美丽的花形,世人深深的被她吸引、征服。我国古代 大约从周代开始用莲瓣作为装饰,当时主要把莲纹装饰在青铜器中壶类的盖面 1 l 上。东汉以后,印度佛教艺术中莲花成了重要文化象征,随着佛教在我国的迅速 传播快速普及,开始出现在瓷器上是从东晋时期开始。从此以后,经过南北朝、 直至隋唐再到北宋早期,莲瓣纹成为了一直以来瓷器上最为重要的装饰纹样。当 然莲纹也是定窑最常用的装饰题材。它富于变化,形式多样,根据不同器物而变 化着构图格局形式。是享誉至今的具有装饰情调的题材。大家除了喜欢莲的无与 伦比的美丽外表更崇尚它的含义,其中最主要的寓意就是是“莲生贵子 取谐音 就是连生贵子。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是非常讲究“多子多福”,生养最光荣的就是 五男二女,所以这支莲花在定窑成为了永不凋谢的花朵,成为人们心目中对于吉 祥永远追求的理想。 图2 5白釉刻花折枝莲纹盘 单纯的莲花纹在定窑瓷器中以刻花为常见,最常见的是刻划一朵盛开的折枝 莲花在盘心或碗心。比如现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 图2 - 5 ) 白釉刻花折枝莲 纹盘,莲花造型明快简洁,花头硕大、丰满,开放在盘心中央,大半个盘面被她 占据,下部分象征性的点缀着几片枝叶,线条流畅,主次分明,一朵盛丌的莲花 就这样寥寥几刀刻画的栩栩如生。这种莲纹简笔写意非常省时省工,和容易大批 量生产。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 图2 - 6 ) 白釉刻花莲纹葵口洗,一张荷叶 舒展在洗的底心,一朵正在盛开硕大的白莲被轻轻托起,一幅清新雅丽的图画就 展现在我们眼前,独特的韵味直入心底。 1 2 图2 - 6 白釉刻花莲纹葵口洗 ( 2 ) 牡丹 牡丹被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称为“花之富贵者”,后来就把牡丹赋予 了富贵含义,从古到今“富贵牡丹”家喻户晓,成为富贵繁荣、幸福美好的象征。 被誉为“国色天香 的牡丹馨香宜人,外形雍容华贵。传说唐代开元年间在牡丹 盛开的长安城,喜欢赏花论诗的唐玄宗,对李正封一首咏牡丹的诗句十分欣赏, 对诗中“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两句诗更是大加赞赏,这两句诗的句头成为 了牡丹的代言词。从唐代起牡丹就作为装饰题材出现在各种工艺品上,缠枝牡丹 在金银器上的更是表现的堂皇富丽,绝伦精美。受了唐代的影响,宋代得到了延 续,装饰纹样中牡丹被普遍应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成了中国封建社 会的真实写照,最贫困的基层劳苦大众,对生活的追求也只是解决温饱,对高品 质的生活从不敢奢望。牡丹的花头丰满、硕大,色泽鲜艳亮丽,不可企及而尊贵 无比,有多福,多好运的象征。牡丹永远存在人们的梦幻中,成为人们的理想和 追求。 图2 - 7白釉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现在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 图2 7 ) 白釉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刀法娴熟, 构图清晰,线条优美生动,两朵刻在瓶身牡丹迎风开放,与繁缛细腻、工整精细 1 3 的风格的印花,对比非常鲜明。先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 图2 8 ) 白釉印花缠 枝牡丹纹碗,左右、上下各装饰一朵牡丹,四周围以缠绕的枝叶为衬托,构图之 所以采用传统的对称模式是因为壁模刻以缠枝牡丹,碗心常常模印团花等纹样。 在定窑印花缠枝花卉中此种构图形式最为普遍,这种构图模式出现在各种花卉如 菊花、宝相花、石榴等。牡丹纹折枝形式在刻划花中最为精彩的。 图2 8 白釉印花缠枝牡丹纹碗 ( 3 ) 宝相花、菊花和石榴 在封建社会中劳苦大众的生活压抑,人们需要些花草传承人们的思念和感 情,并把这些花草转化为理想。菊花在古代人们把她解释为“中举”,宝相花被 理解为“出将入相”等。一旦某种事物被赋予了占b 和信仰的色彩,那么她一定 已经被人们无限制的神花。人们在生活和理想中以幻想在自己的身边永远存在这 种美好的祝福和吉祥。中国这种形式和愿望的传承就是来自于定窑装饰中的祈祷 性质题材。菊花象征着中国古代高层次知识分子的崇高道德和高尚的品质,在中 国传统文化中与梅、兰、竹被称为“四君子”。那么菊纹的使用一定和雅致、高 尚和书香气联系密切。 石榴纹,与“莲生贵子 一样,寓义就是“石榴多子”,还是把人们对美好 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吉祥的愿望寄托于这些器物上装饰纹样。 ( 4 ) 四季花卉 四季花卉就是把不可能开放在一起的不同季节的花卉放在一个画面中,这些 花卉来自大自然却开放在不同的季节经过了艺术加工洋溢着新的寓意和象征。出 土于曲阳县北镇村的四件印花模子中,其中刻有“泰和丙寅”款的一件四季花卉 1 4 纹碗模,碗心刻有石榴花,用六条竖线把模壁分为六格,分别刻有莲花、牡丹、 菊花、桃花等不同的花卉。“突破客观物象的生态规律和物理的天然结构的束 缚,而按照艺术家自己主观的诗意之情来组合画面”1 ,这是对此手法的最好的 形容,不仅蕴含着人们企望四季平安、风调雨顺的愿望和情感,同时也极好的视 觉效果。 3 、婴戏图 人物类纹饰在定窑瓷器出现的相对较少,唯有婴戏图比较常见。其内容有婴 戏瓜瓞、婴戏石榴,以及充满生活情趣的赶鸭图等。其中婴戏瓜瓞、婴戏石榴将 石榴和组合在一起,石榴象征多子,瓜瓞与婴孩象征子孙昌盛,这样的组合显然 充满着家族兴旺、多子多孙的寓意。 图2 一1 3白釉孩儿枕 最后我们还不得不提到传世珍品定窑白釉孩儿枕( 图2 - 1 3 ) 现在北京故宫 博物院收藏。椭圆形的雕花床榻上俯卧着一个可爱、天真、无邪的胖娃娃,娃娃 头部侧着枕在左臂上绣球的彩带握在右手中,上身穿着缎面长袍,下穿长裤,外 面罩着一件坎肩,衣服上的秀饰清晰可见。面部丰润,清晰地五官、炯炯有神的 双目。定窑的匠人们淋漓尽致的、活灵活现的把一个小娃娃的烂漫、稚嫩、活泼 和天真表现的出神入化、美妙至极。 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寓意图案是巧妙的借用象征、谐音等手法的一种美术形 式,也是最具有民族特色,在特定组合的图案之中把人们心中的企盼和愿望表达 至极。 ( 三) 窑装饰纹样的装饰效果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要求的提高,定窑装饰一直被赋予着丰富的题材, 并一直流行于今日。这与时代的进步、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是分不开的,其中还 1 5 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越来越注重艺术性。在宏观的艺术中,始终有两方面的概念 并存,一方面是精神体现,方面是承载精神的物质本身。单一的精神不能使大 众抽象理解,没有精神表现的物质载体也会被人们舍弃。只有两者在时间和空间 上以适合的形式结合,才能完美的表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文明。为了表现当时 人们对日渐发达的艺术认知的理解和向往,鸟兽鱼虫及各种花卉被广泛应用于定 窑的装饰中,并对其中美丽的成分进行适当夸大。人类学会了首先对美进行感性 分析,从中提炼出理性成分,并开始初步涉及到对深层装饰艺术的思考 1 、以线为主,以面为辅 美的装饰效果永远是装饰的最终目的,当然除了赏心悦目以外,还要能对 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启迪,能是人的心灵感到慰藉。但失败的装饰也是很多的,第 一眼看上去就不愿意继续去感悟这件作品,原因就是缺乏艺术效果和美感,这样 的作品和装饰手法是不能流传的。 定窑人的智慧和审美能力是强大的,在选择装饰手法时,特别注意到了这 一点。定窑人选择的这些不同的题材,比如上面讲到的龙风纹、鱼、鹿、鹤纹等 这些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也是最大优点那就是线多面少。线是最好用的设计元素, 它最具表现力,感情色彩丰富,而且还有形象导引的功能,线还有使画面丰富不 单调的本领。定窑装饰中的线元素舒展、流畅、洒脱、生动、完美,让我们这些 后人不得不被定窑人的大智慧所折服。我们提到的“线、面”的概念还是说的图 案设计中的点、线、面。“点、线、面”在一幅构图中缺一不可,所以线的表现 力不管如何好还是要有面的搭配的,但是如果面出现在画面中太多的话,由于器 形和技法的影响,画面会出现大面积空白,构图会失去精彩和美,会有有画面空 洞无物的感觉,一定会导致视觉效果不好,和观者不能产生审美情趣的共鸣。 2 、选题删繁就简 题材在选择的时候要以能让作品的视觉效果更美为准。就像我们的着装让 本人更美是我们选择服饰的前提也是目的,所以要选择符合本人的身材、肤色、 气质和场合的服饰才有可能达到美的目的。为什么定窑装饰的题材很接近生活但 是却没有庭院、房子还有“民以食为天”的灶台这些主题呢? 我们说“江山如画”, 为什么也没有选择大山、大江、大海在定窑装饰里呢?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会有被 制约前提和条件,符合定窑瓷器的器形和适合刻划花的技法成为定窑装饰的前提 1 6 是删繁就简。定窑人虽然也借鉴了铜镜、丝织等工艺门类。但是定窑人也创造了 像龙纹刻花、莲纹刻花和鱼纹刻花等很多精妙绝伦的经典纹样。定窑装饰选题后 按装饰要求处理形象把具象演变为意象,而且有着鲜明的特点,超强的装饰效果, 恰当得体的题材选择,删繁就简,怎能不成功。 ( 四) 定窑刻划花中最成功案例莲纹的装饰手法和效果 定窑装饰手法以刻划花为主,而刻花装饰中莲纹装饰是最成功最多见的一个 题材。在定窑6 0 0 余年的生产史中这支莲花独撑一面。想要真正理解宋代定窑刻 划花艺术的艺术真谛,要从莲纹刻法以及效果着手。 莲花别称荷花,又名芙蓉。定窑书籍中萱草纹是莲纹的别名。定窑人是运用 了什么手段把莲纹表现出来的呢? 这样一个表现完美的成功的定窑刻划花的创 作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刻花的时候先刻花头,然后把枝桠引出来,再进行加叶添花,所以加什么枝 叶要看刻什么花头。定窑莲纹刻花中大体上有两种花头,相对而言一种是肥瓣式, 一种是瘦瓣式。刻好花朵后,就可用双线刀刻画花枝,也就是莲花茎。要把这个 茎刻得不能软,要柔中见刚,不能拖泥带水。 缠枝可以划个对过在器壁上,常见用的是长线条、大线条,此手法是很难熟 练掌握的需要扎实的手头功夫。也不仅仅只有大线条和长线,短线条有时也会有, 如( 图2 - 1 0 ) 缠枝中有一种圆折状,在两段长线中间建一个圈,长线条比起圈 来容易的多,想把这个圈刻画好正是不易。为了处理好这个圈,只有各刻一个半 圈,采用两刀处理的方法,千万不能接对,让我们在感觉到有衔接之意,而意接 而线不接,如果这个圆被刻意划的没有缝,艺术感就丢失了。 我们前面讲到定窑人在创造刻花的同时,也做了刻花题材和内容的取舍归纳 的工作,哪些可以舍去,认为哪些可以刻划,然后按艺术要求和规则进行刻划。 这里提到两种花朵刻划时各不相同,但总结来看其实就是两种形式。肥瓣状花朵 是第一种形式,这种圆状的莲瓣形,“具体刻划时为每边一刀,一长线、一短线 便成。”口1 瘦瓣状花朵是第二种,花朵形式和肥瓣状花朵形式区别并不大,只是 潇洒神态突出些。两种花朵形式可以表现两种不同的神态,意味着会有不同的气 1 7 质,不同的性格和感情,创作时就可以根据要表达的不同的主题、情趣去自由发 挥的选择运用。 再看看卷叶草,着于莲花茎上的卷叶草是一种形式上的突破,是一种理念上 创新。“上天弄人,自然造物,用什么办法搞得如此和谐? 定窑先哲们研究刻 划花时,出现了疏密失度,轻重失衡。实在让人挠头之际,谁将一些八竿子抡不 着的卷叶草给拉了进来? 你别说还真合适! ”睛:组合为一只小卷叶两刀即可,也 就是有两刀叶,一边一刀。新的时尚和艺术生命发现和创造是非常不容易的,第 一要创新观念的勇气,要有把定律打破的胆量,还要有越雷池且打破规范的魄力, 还要有丰富想象的能力。这些勇气、胆量、魄力和能力将是每一位艺术工作者永 远的追求。 要装饰中具有重要地位。定窑是中国北方最早名行天下的名窑之一,自宋以来就 与各个窑进行竞争,向刑窑取法借鉴的同时它们也是对手关系,同样作为白瓷, 双方都想以战胜对方,保持优势。时下,北宋政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疆域辽 阔,社会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再满足于一般使用功能而是提出更高的要求。作 为市场供需的定窑、刑窑必须在装饰上苦思冥想取绞尽脑汁,寻求改观现有白瓷 的素光面貌的方法。定窑人在对邻窑和市场做出大量的调查研究后,终于推出刻 花、印花两大装饰方法,历史证明是成功的。 ( 一)构图美 一件成功的i i i i i 作品,首先应该构图要成,直接影响着i i l z l 艺术的最终效 果不外乎就是构图的成败。除了高超奇妙的刻划技法对你的情绪,思维的影响外, 那精美别致的构图以及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想象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你的思想 和心怀,强迫你欣赏和崇拜。最能感人和使人产生共鸣的是一件好的刻花作品, 它所表现的内在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本质。我们可以从中读出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和 人生价值,了解和获得很多知识和思维方式。 构图分图案构图和绘画构图,无论什么构图不外乎都是以客观生活为依据 的,去把生活描绘、表现、美化。绘画构图与图案构图是不同的,绘画构图讲究 情节真实与形式逻辑,偏于写真,一般不虚构客观生活世界不存在的东西。而图 案构图则不同,它具有很强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主观的、客观的、想象的、想象 的、直接的间接的等等均可搬上画面,拼凑连接在一起,实行和天地对话与万物 沟通,我们头脑中的万物通过表现意志更为具体化、清晰化、典型化、理想化。 定窑刻划花比较多见的是图案构图比较少见的为绘画构图。 宋定窑装饰艺术中还有点、线、面在的运用,点、线、面为当代装饰设计中 使用的一般手法,目的是把单一的形象模式打破,解除缺少变化的枯燥及乏味的 设计概念。所以,点、线、面设计理念的提出是符合图案设计的基本规律和形式 法则的。面,这里指图案构图中所表现的主要部分,在图案占比较大的分量,位 置比较突出。比如云龙纹中的龙还有荷花纹中的荷花等。为“面 服务的一些条 1 9 西 件就是点、线。这些条件是按照图案中面的分量而分布以至于达到协调、统一、 完美。比如云龙纹中的流水和荷花纹中的草叶、枝蔓等。点、线、面在构图总的 有效处理,使图案主次序列关系分明,确立,像山水画三景一样使画面分开层次。 由此点、线、面在各自位置上发挥其作用,空间不再无序拥挤。再加上设计者表 现独到、题材新颖,其效果必然会简洁高雅。宋代定窑装饰的图案设计就是在这 个法则的指导下的成功。 我们拿刻划花中最普遍见到的荷花来聚例。先来看形式表现。构图之空间位 置的处理形式就是这里谈到的形式表现,也就是图案构成之方法也即。定窑刻划 花构图一般为盘、碗和瓶、罐装饰对象。形式一般限于方形和圆形,也有的时候 是不规则形,大都属于适合纹样比如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在器物形式中的表现 装饰形象是没有定则的。但是我们所遵循的是,一定要主要充足的展示主题,其 次是展开刻画局部形象。同时,又要无拘无束的表达构图中的节奏感和情节感, 还要尽情的表现构图的形式美。 再来看最常见的手刻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视为花中仙子。定窑 刻划花,荷花是最主要的表现对象,不能偏离这个主题方向。荷花盛开在每年夏 季,属草本花卉,它径直、叶大、花肥、色艳,花叶没有生长在同一根茎上,而 是花占一只而叶占一支。不像其他花卉那样是花叶同枝的,这正是他与其他花卉 不一样的地方,也是特别之处。定窑手刻荷花构图则打破了自然晃荷花的生长规 律,打破了这一世俗观念。和谐了花叶各占一支的分裂现象,有机的吧花叶统一 起来,使茎作为主线,并在其茎的空廖处,左右两分添补些卷草叶,似竹若柳式 的。不同的器形可以随机应变,可以使花中生叶,叶外再生花;花中生茎,茎中 又生着花,如此循环可致无穷无尽。这就是宋人典型的荷花构图之形式表现,也 是传统的荷花构图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在构图中,花瓣尽量展放一些不要管荷花肥与瘦。花瓣的分布,花瓣数量 无须平等,两边也不一定对称。疏密、大小各有各的不同。有的时侯,由于器形 和构图的需要故意将荷花两边的花瓣,安排得一边松弛一边紧促,一边上扬紧紧 依偎于花蕊,一边又拉又靠半去半就,看上去似乎是一般被微风吹拂的景象。图 案构图,尽量体现其虚实和层次美但是可不必考虑透视关系。荷花这个主题形象 主要的问题就是形态、变化、情趣,荷花的妩媚和娇艳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荷叶的美不逊色荷花美。俗话说“红花虽好但也要绿叶衬托”。所以荷叶在 手刻荷花构图中是不可或缺的,荷叶应以荷花为参照,构图可大也可小,可肥也 可瘦。卷草叶和茎在整个构图中出现较频繁均占从属地位,使命就是在荷花、荷 叶中陪衬并且修添其剩余空间。以茎为转移点,以花叶为视觉中心,有时环绕, 有时穿插,有时避让,有时迎合,行有定向,占有地位。总之,不呆板、不机械, 重发挥、重灵活。 ( 二) 色泽美 “定窑不论白瓷、黑瓷、红瓷均为单一色泽,古称一道釉。 嘲单一色泽是可 以去找到另一个色泽的,这让人们感到奇怪不好理解。其实当我们用心的去欣赏 时这就变得不奇怪也无须解释了,定窑不论哪一种单色釉都表现着动人的意蕴色 泽,都赋予着丰富的变化。总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色彩层次常不被理解被忽略。 白瓷中的色泽变化更不被人注意和理解。 釉色在烧制过程中,通过氧化产生流动的高温而形成的一种色彩效果这就 是定窑的美妙色泽,层次感很强。“按既定的烧成曲线,把握烧成温度,以使釉 色在熔化过程中产生有规律的变化,逐使本来的单一色彩分解出几个色彩。 例 如黑釉旋纹罐,在高温釉溶的过程里,凸起部分的旋纹釉色开始流向凹处,并聚 集汇融。同样薄厚的釉面在施釉时开始产生了变化,也就出现了高处趋向低处, 色泽变淡高处显得晶莹剔透,色泽在聚集部分加重。那么由于凸起部分和凹处部 分的奇妙变化使得整个器面出现了大的色彩分解的色泽。这就有了很重要的浓淡 之分,过渡色竟然神奇的出现在浓淡之间,也就是介于黑与褐之间的中间色,釉 面色彩层次也就产生了。如此,定窑器物不只是单一色泽而是拥有了丰富的鲜明 的色彩层次了。 从一般器物造型釉色流动去解释刻划花线条中的色彩关系,也是自然的。 古人是否先发现的一般器物中色彩变化,然后悟到了刻划花线条中的色彩层次, 不敢确言。但事实证明,不论哪一道工序、哪种物质材料所具有的某种性能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树木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牛羊生产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个人卖房套现方案范本
- 2025至2031年中国展具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高效理财规划之道:课件深度解析》
- 2025至2031年中国可调速封塑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女职工怀孕期间能否续签服务合同
- 防疫捐赠采购方案范本
- 2025至2031年中国PS纸杯盖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办公室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合同
- 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含答案)
-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和居家护理
- 角磨机切割作业的应急预案
- 出镜报道(第3版)课件 第7、8章 出镜报道中的细节及运用、出镜报道的典型环境选择
- 江苏省期末试题汇编-04-认识图形(二)(选择题经典常考题)-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 人力资源用工风险与防范一本通
- 用友ERPU8生产制造管理
- 2023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真题
- 甲状腺术后淋巴漏护理课件
- 国际大奖小说蓝色的海豚岛
- 村上开无土地证明(标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