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f | | i f i | i l ! | | i | i | | f f 删 y 17 2 5 7 9 9 近3 0 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同时公办高校收费制度也发生了巨大 变化。从1 9 7 8 年到现在,中国公办高校收费制度经历了三次变迁。至1 9 8 8 年实 施的“免费加助学金制度,构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公办高校收费制度变迁的制 度原点。此后,经历了收费标准“双轨制 时期、收费“并轨 时期和高等教育 “高收费”时期三个阶段,走过了一条从完全免费到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制度变 迁之路。而高校收费问题也同益成为一个涉及范围较广、影响深远的社会焦点问 题,因此,关于中国公办高校收费制度的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本文首先以高校收费的理论基础为基点,从中国公办高校收费制度变迁的轨 迹出发,总结出收费制度变迁的特征: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为 辅;是政府、高校和学生三方调整利益关系的过程;是三主体契约规范化和权力 分化的过程以及符合卡尔多一希克斯改进的标准。其次基于相关利益主体的角 度,分析变迁原因。即政府具有“经济人”属性、高校发展的需要和学生( 及家 庭) 支付意愿和能力的提高,共同推动了高校收费制度的变迁。再次重点就现阶 段公办高校收费问题进行阐述,包括收费标准增速过快、教育投入不足与浪费并 存、乱收费问题严重和学生资助体系不完善四个方面。究其制度根源在于高等教 育成本核算制度的缺失、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以及监督和惩治制度的缺失。 一种制度的变迁与创新必定要求其它相关制度的调整与适应,文章最后笔者 提出关于完善高校收费相关制度的几项对策建议,如建立高校收费听证制度、建 立高校收费公示制度、改革高校“一刀切”的收费模式和完善学生资助制度。通 过这些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中国公办高校收费制度 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高等教育健康而平稳地发展。 关键词:高校收费,制度变迁,利益主体 a b s n a c t a b s t r a c t i i lt h ep a s t3 0y e a r s ,w i t h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1 1 i 曲e re d u c a t i o n ,t h e c h a 晤n gs y s t 锄o fp u b l i c1 1 i g l l e rl e 删n gi n s t i t u t i o nh 弱b e 饥c h a n g e dd r 锄a t i c a l l y f r o ml9 7 8t o l ep r e s e n t ,t h ec h a 晒n gs y s t e mi i lc o l l e g e sa 1 1 du i i i v e r s i t i e s e x p 耐e n c e d 优c h a n g e s t ol9 8 8 ,m ei m p l e m e l l t a t i o no f ”f r e ec o m b i n i n gw i m p e o p l e ss c h o l a r s l l i p f ts y s t e mh 邪r e f o 彻e da i l do p e n e du pc 1 1 i n e s ep u b l i cc 0 1 l e g e s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c h a r g i n gs y s t 锄s i n c et l l e n ,t h ec h a 晤n gs y s t e mh a se x p 甜e n c e dt 1 1 r e e p 甜o d s t l l e ya r e :m ep 嘶o do f ”觚。一t m c k f a n d ”m e 哂n g ”a b o u tt h ec h a 哂n g s t a l l d a r d ,a n dt h ep e r i o do f i - m eh i 曲s 切n d a r d ”o ft h eh i 曲e re d u c a t i o n i tt r a v e r s e da r o a df 如mt h es y s t e mo fc o m p l e t e l y 能et ot h el l i 曲e re d u c a t i o nc o s t - s h 撕n g n e p r o b l e mo ft u i t i o np a i df o rh i 曲e re d u c a t i o nb e c o m e s af o c u sm a tw es h o u l dp a ym o r e a t t e n t i o nt o i nt h a tc a s er e s e a r c ho nt l l et u i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h a ss t r o n gp e r t i n e n c ea i l d t o p i c a l i 吼 mt 1 1 i sp a p e r b a s e do nt h et h c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o fm ec h a r g i n gs y s t 锄i nc 0 1 l e g e s a 1 1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 ,敝) mt h ec h a 哂n g 仃a j e c t o 巧o fi n s t i m t i o n a lc h a n g e ,t h ea u t h o r s 硼珊e du pt h ec h a m c t e r i s t i c so fc h a n g e si i lm ec h a r 酉n gs y s t e i l l :c o m p u l s o r y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c h a n g e da sam a i nm e m o dc o m b i i l i n gi i l d u c i b l e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c h a n g e ;i ti s t h ep r o c e s so ft h eg o v e m m e n t ,u l l i v e r s i t i e sa n ds t u d e n t sa 由u s tt l l e i ri n t e r e s t ;i ti sm e p r o c e s so ft h ec 0 i l 仃a c ta i l dr i 曲t so fm er e l a t i o n 幽pr e a r r 锄g e db e 铆e e l lg o v e m m e l l t , c 0 1 l e g ea n ds t l l d e i l t ,嬲w e l la si nl i l l ew i mk a l d o r h i c k st oi n l p r o v es t a l l d a r d s s e c o n d l mb a s e do nm ea n 哲eo ft h em a i ns t a l ( e h o l d e r s ,m ea u t h o ra i l a l ) ,z et h er e a s o n s o ft h ec h a n g e s i tc o n c l u d e s :t h eg o v e n l m e n th a st h e e c o n o m i cm a l l ”a t t r i b u t e s ,t h e c o l l e g e sa 1 1 du n i v e r s i t i e s o w nd e v e l o p e dn e e d sa n dt h ei n c r e a s eo fs t u d e n t s ( a n d f a m i l i e s ) w i l l i n 弘e s sa 1 1 da b i l i 哆t op a y t h e yj o i n t l yp r o m o t em ec h a l l g e si i l t h e c h a 晒n gs y s t e mi nc o l l e g e s a n du i l i v e r s i t i e s a r e rt h a t ,m ea u m o rf o c u so nt h e p r o b l 锄so ft u j t i o nc h a 晦n gi nc o l l e g e sa j l du i l i v e r s i t i e s t h ep m b l e m si n c l u d ef o u r a s p e c t s :t h er 印i dg r o 叭ho ft l l i t i o n ,1 a c ko fe d u c a t i o n a li n p u t 锄dw a s t ec o e x i s t , 抽i t r a 叫f e e s 锄dt h es 喇o u si m p e r f e c t i o n so fs t u d e n tf i n a l l c i a la i ds y s t 锄t h e s e p r o b l e i t l sa r er o o t e di nt h ea b s e n c eo fc o s t - a c c o u n t i n gs y s t e n l ,t h er e l e v a n tl e g a l s y s t e m ,a sw e l la sm ea b s e i l c eo fm o m t o r i n ga n dp e n a ls y s t e m ai n s t i t l l t i o n a lv i c i s s i t u d ea 1 1 di r m o v a t i o nr e q u i r e ss o m eo t h e rs y s t 锄sr e l a t e dw i t h i tt om e e tm en e e do fm en e wi n s t i t u t i o n ,s ot l l el a s t ,m ea u m o rp r o p o s eam l m b e ro f i i p o l i c yp r o p o s a l s ,s u c ha st i l ee s t a b l i s l l i l l 饥t 。fc o l l e g e s 觚d u 1 1 i v e r s i t i e sc h a 玛eh e 撕n g s y s t 锄,m ec s t a b l i s _ h m e n to fc o l l e g e s锄du n i v e r s i t i e sc h a r g ep u b l i c i t ys y s t 锄,t h e r e f o mo f t a 啪s sm eb 0 莉c h 嘲n gm o d ei nc o l l e g e sa i l d u l l i v c r s i t i e sa n dp r e 蹴 t h es y s t 锄o f 则e n t f i n a i l c i a l罄s i s t a l l c e t h r o u g l l t l l ee s t a b l i s l l i l l e i l 觚d i m p r o v e i l l 肌to fr e l e v 锄s y s t 锄s ,i tw o u l d b et 0 觚d a m e n t a l l y s 0 1 v em ep r o b l 锄s a b o u tt u i t i o ni l lc o l l e g e s 觚du i l i v e r s i t i e s ,t h u s p r o m o t et h eh e a l t h y a n ds t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k 曲e r e d u c a t i o n l e yw b r d s :t u i t i o n - c h a 哂n gi i i c o l l e g e s 锄du n i v e r s i t i e s ,i n s t i m t i o n c h a l l g e s t a k e h o l i l e r i h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 一) 目前中国公办高校收费过高 1 9 8 9 年,中国丌始对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虽然当时只是象征性地收缴, 但却迈出了高校收费改革关键性的一步。随即收费标准开始上涨,1 9 9 4 年学费 为1 0 0 0 元左右,1 9 9 7 年高校实行并轨招生,学费标准一下涨过2 0 0 0 元,1 9 9 9 年高等教育引入市场机制以来,收费标准更是一路上扬。其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 缴纳2 7 6 9 元,比1 9 9 8 年增长了1 0 3 。2 0 0 1 年以来,国家某些地区及城市的高 校收费标准普遍较高,如北京4 8 0 0 6 0 0 0 元,上海4 6 0 0 5 0 0 0 元,天津4 2 0 0 5 0 0 0 元,四川3 5 0 0 5 0 0 0 元,广东4 5 0 0 5 0 0 0 元。1 2 0 0 2 年,全国普通高校平均收费 5 0 0 0 元左右,4 年大学仅学费一项就高达2 万元。学费加上生活开支,供养一个 大学生,平均每年支出为1 万2 千元。 从学费与人均收入之比来看,2 0 0 2 年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收入分别为7 7 0 3 元 和2 4 7 6 元。也就是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全部只够勉强维持一个大学生一年 的学费;而农村则需3 个人的纯收入才供养得起一个大学生( 而且必须有一个前 提:全家人一年到头不吃不喝)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2 2 0 0 7 年,普通高校生均学 杂费为6 4 8 9 4 元,较之2 0 0 2 年上涨了近4 0 9 6 ,平均每年上涨7 。而当年城镇居 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 3 7 8 5 8 元和4 1 4 0 4 元,生均学杂费分别占城 镇和农村居民的4 7 0 7 和1 5 6 7 3 。3 2 0 0 7 年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1 8 5 2 3 人参与的调查显示,8 6 1 的民众认为大学学费“太高了,有4 3 7 的人认为大学学费应该“按照公众实际 承受能力收取 。4 ( 二) 由高收费引发的贫困生、教育不公平现象加剧 教育经济学家认为,教育首先是一种消费,能否进入这种消费,接受什么质 量、等级类型的消费与阶层收入呈正相关。因此,随着高等教育收费的逐渐增高、 个人承担高等教育费用比重的加大,家庭背景、家庭经济情况逐渐成为影响学生 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类型的重要因素。首先,从入学的机会看,农民、工人子 1 毛同孝,罗文奇,于辉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理性分析 j 价格理论与实践,2 0 0 6 ( 2 ) 2 申欣吒中国高等教育收费问题研究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0 4 ( 8 ) 3 毕春春中国高等学校的学费现状分析 j 高教探索,2 0 0 9 ( 3 ) 4 毕眷春中国高等学校的学费现状分析 j 高教探索,2 0 0 9 ( 3 ) 第一章绪论 女进入大学的机会比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子女少得多。1 其次,从学校类型 上看,那些家庭背景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更加倾向于选择师范类院校和农林类院 校这些低学费或免学费,并且有生活补助的i i 类院校。低收入家庭子女选择师范 类院校的可能性是其他家庭子女的1 5 7 倍。2 再次,从选择的专业来看,北京理 工大学杨东平的研究得出,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学生在不同学科专业的分布,也 越来越具有阶层的属性。优势家庭的子女更多地选择了热门专业和艺术专业;而 工人、农民等低阶层的子女选择冷门专业的更多。3 收费偏高的事实以及对高校 收费的预期使很多贫困家庭的学生的入学意愿和入学机会受到影响。在当前的社 会状况下,接受高等教育,是社会资源占用量相对较少的利益阶层的子女实现社 会地位跃升的重要工具,这是教育促进社会流动功能的体现。但是,高收费的现 实无疑使得教育机会在不同阶层子女之间不公平分布的趋势加强了。4 高校的“高收费”和家庭的“低收入 导致贫困生已达2 4 0 万左右,占在校 总人数的2 0 9 6 ;特困生约1 6 0 万,占5 10 9 6 。国家规定高等学校要在收取的学费 总额中提取l o 用于贫困生的补助,有的地方还规定比例为1 5 2 0 ,但从调查 的情况看,落实的远远不够,这部分资金没有被单独列支,也未指定具体的减免 办法。目前,多数高校都存在贫困生欠缴学费的问题,欠费金额和人数都在逐年 增加。而且学校为清缴学费难,贫困学生家庭为每年的学费发愁,恶化了学校和 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5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经济和精神的巨大压力,对学习和成 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由此,高等教育高收费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受教育机会差 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显然不符合教育公平的精神。6 ( 三) 现行公办高校收费制度饱受争议 中国目前的公办高校收费制度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从学费标准的制定看, 非公平性凸显。2 0 0 0 年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关于2 0 0 0 年高等学校招生收费工作 若干意见的通知,这一文件成为目前中国高校收费的指导性文件。文件中对生 均培养成本的口径做了明确界定,且承认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层次和不同 专业的生均培养成本会有所不同的现实,并据此确认学费的不同。这无疑非常符 合中国现实国情。然而,这里的生均培养成本是“个别地区的生均成本”,是一 种“地区限制下的专业、层次和学校统一”的“生均培养成本 。这就会出现各 地区确定生均培养成本而没有统一的标准。现行的政策允许一般学校与重点学校 的学费有所差异,即国家承认学校培养成本上的差异。但问题是,高水平高质量 蓬洋芳,张困强辛l :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 j 教育与经济,2 0 0 7 ( 2 ) 2 丁小浩对中国高等院校不f 卅家庭收入学生群体的调查报告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 0 0 0 ( 2 ) 3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人之中的阶层差距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 0 0 6 ( 2 ) 4 沈继楼,唐帅,谭钦文对中国高等教育高收费问题的探析 j 价格理论与实践,2 0 0 6 ( 7 ) 5 于行东高校收费制度改革问题初探 j 价格理论与实践,2 0 0 4 ( 1 2 ) 6 李悦,徐晓文高校收费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j 价格理论与实践,2 0 0 6 ( 3 ) 2 第一章绪论 的大学,国家投入较多,其生均培养成本比一般水平学校要高得多,而现在的收 费差异却不能体现这种“优质优价”。并且,文件中还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学费 要考虑不同地区和人们的承受能力来制定收费政策。但由于学生的流动性,贫困 地区的学生有些肯定是要到发达地区去上学的,但学费支付能力却比发达地区要 弱,如果统一收费,显然是不公平的。 其次,收费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不配套。目前中国高校的收费水平在一定程 度上已超过了许多城镇居民家庭的支付能力。1 因此,在实行大学收费改革的同 时,一定要制定必要的配套政策。而目前的资助体系亟待完善:第一,贷款、助 学金和勤工助学等资助机会不充分。第二,学生资助的结构不尽合理,在现行的 学生资助体系中,以支持低收入水平家庭学生为主要目的的贷款、助学金、勤工 助学等的投入不足;且学生资助幅度没有同学费上涨幅度保持同步增长。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以及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上。因 此这里就这两个相关问题进行概述。 1 关于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研究 舒尔茨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体现在学生身 上的高等教育教学服务不是一种公共产品,因为纯公共产品是一种由个人享受同 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排斥他人享受的产品。大学生所产生的正外溢性是很少的, 惟一例外的是,妇女所受的教育会加强其子女的学龄前的训练与经验,从而给他 们带来重大的利益,但这种利益仅限于家庭内部。但他也并非将高等教育纳入 私人产品的范畴,他说:“而高校的研究活动基本属于纯公共产品,需要财政给 予资助。以及支持贫困学生的学习,也需要财政补贴。但从效率角度考虑,应该 将补助款直接补拨给学生而非纳入高等学校的财政基金,然后分配给学生作为各 种标准的财政资助。2 可见,舒尔茨将高等教育产品分为两大类,即高等教育教 学服务和研究活动,前者是私人产品,后者是纯公共产品。美国著名的财政学家 罗森则明确无误地指出,教育主要是一种私人产品,它通过提高学生涉世处事的 能力来增进他们的福利。3 但从教育特征以及政府介入教育的制度层面来看,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范畴,它建立在萨缪尔逊经典的公共产品定义基础之上。1 9 5 4 年,萨缪尔逊创 1 皮江红中国城镇居民家庭高等教育学费支付能力研究 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 0 0 2 ( 4 ) 2 【荚】舒尔茨论人力资奉投资 m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 j 版社,1 9 9 2 3 【美】哈维s 罗森财政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2 3 第一章绪论 建了公共产品理论。该理论依据社会产品消费时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将全部 产品分成三大类: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混合产 品。私人产品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购买者通过支付该产品价格而取 得所有权,并排斥他人消费这种产品: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基本 特征,公共产品的效用在不同的非竞争者之间不能分割,任何消费者对公共产品 的消费都不会削弱或减少其他消费者对同一消费品的使用,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 的利益。由于这类产品无法进行成本核算或成本核算的费用太高,所以这类产品 一般由国家免费提供。准公共产品兼有上述两种产品的特征,这种产品所获得的 收益一部分归其所有者,另一部分由所有者以外的社会公众所享有,即存在收益 的外部性,所以应由政府和受益者共同提供。按照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服务 属于准公共产品。首先,高等教育服务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在既定的高等教育 机会下,一个人受了高等教育就减少了他人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就是说,在既 定的高等教育投入下,增加一个人高等教育的消费其边际成本为正。其次,高等 教育服务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即可以通过技术来分割,如推荐、考试筛 选、学费等手段,将一部分人排除在高等教育消费之外。最后,高等教育不仅使 受教育者受益,还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促进社会进步等, 具有巨大的正的外部效益。因此,高等教育既不是在消费上具有完全竞争性和排 他性的私人产品,也不是在消费上完全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兼 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成分,属于准公共产品。 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为高校收费提供了理论依据 1 9 8 6 年,美国纽约大学校长、经济学家约翰斯通出版了著名的高等教育 的成本分担: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财政资助,书中提出 了著名的成本分担理论,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应由纳税人( 政府) 、学生、 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 捐资) 共同分担。1 9 9 3 年,他又进一步扩展了成本分担 的范围,明确提出企业应通过支付其雇员的部分或全部学生贷款、或者通过特别 税款对高等教育成本在税收以外再进行额外的补偿。该理论认为,教育成本的分 担应坚持“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即利益与能力相对应的原则, 既要考虑受教育后可能获得的经济社会利益,又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分担 能力如何。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 个社会来说,教育都是一种有代价的活动。受教育者个人应当通过缴纳学费的形 式,承担部分教育成本。学费支付还要与受教育后经济收益,即工资报酬相配合, 收益多者多负担教育成本,收益少者少负担教育成本。 约翰斯通不仅提出了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还对学生、家长、政府和大学对教 育成本分担的时间上的差异予以细致研究。约翰斯通认为,人们对高等教育成本 4 第一章绪论 的分担,实际上并非都是从学生入学那天才开始,到学生毕业那天就完全结束。 他把人们承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时间,分为“过去 、“现在 和“将来”。约翰斯 通指出,家长为了承担子女的高等教育成本,使用“过去”的财产和积蓄,“现 在”为子女上学付款,节减储蓄,或负债供养子女读书;“将来”再用取得的收 入来归还贷款。作为政府而言,要在“过去”投入大量资金建造校舍,“现在” 承担大学的经费预算拨款,为学生提供资助贷款,还要在“未来”承担资助拨款 的货币贬值、拖欠、减免的损失。而作为学生而言,则要动用“过去”的积蓄, 实质为父母对子女的培养花费,“现在”承担学费,要为此欠债、勤工助学,努 力学习去得奖助学金,还要在“未来用就业的收入归还贷款,赡养父母以示对 父母抚育的回报。约翰斯通这一思想,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建立,为教育资助 政策的制定并在全世界的推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高校收费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收费制度现状的研究、关于高校收费 制度与教育公平的研究以及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对策的研究三个方面。 1 关于高校收费制度现状的研究 从制度层面上看,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大学年生均培养成本被严 重高估。教育部规定收取学费的比例为学校年生均日常运行成本的2 5 ,但根据 教育部规定的学费测算方法,若一个大学有3 万名在校生,可以计算出该校年运 行支出为6 亿元。但事实上,目i j 在校生规模在3 万人左右的高校不少,年运行 成本达到6 亿元的却几乎是凤毛麟角。很明显,目i j 大学年生均培养成本被严重 高估。1 第二,无法体现不同学校或专业间的收益差异,指导价或差别收费政策 在执行中失效。如:上海将热门专业定为每生每年6 5 0 0 元,比一般专业高出1 5 0 0 元;浙江各大学、学院、大专基准价分别为每生每学年4 0 0 0 元、3 6 0 0 元、3 2 0 0 元,专业可在l0 9 6 ( 浙大2 0 9 6 ) 幅度内上下浮动。但从这些省市的实际执行情况 来看,几乎所有高校所有专业都按规定的最高标准收费,这就使指导价失去了本 来的意义和应有的效果。2 第三,高校本身的财政收支缺乏透明度。连年的扩招, 收费的大幅度提高,导致大学已经各种浪费惊人,高校经费使用缺乏强有力的监 管。而学生作为服务的购买者,在现行体制下处于弱势的被动地位,也在客观上 造成教育成本的增加。3 第四,学生缺乏学费负担轻重的选择权,欠费数额越来 越大,制约了高校经费自筹能力。正在执行的收费制度是基本固定不变的标准且 每学年收取一次。由于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巨大,加 1 申欣旺中国商等教育收费问题研究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0 4 ( 8 ) 2 刘芳对中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思考和建设 j 大学时代论坛,2 0 0 6 ( 3 ) 3 申欣旺中国高等教育收费问题研究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0 4 ( 8 ) 5 第一章绪论 之国家助学贷款进展缓慢且执行不力,导致学生欠费数额越来越大。学生欠费已 成为困扰许多高校的痼疾,严重削弱了高校经费的自给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学校筹资能力。1 第五,高校收费虽然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缺乏整体性科 学的规范。国家没有相应的高等教育收费的支持系统,没有相应的高等教育财政 投入法规做保障,高校经费来源很不确定,客观上促使学校要求收取更高的学费, 同时也使高校以及相关利益部门提高收费成为可能。 2 有关高校收费制度与教育公平的研究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众多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研究中, 对教育公平的内容基本已达成共识,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机会 的公平;二是教育过程的公平;三是结果的公平。2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教育公 平又有何种相关关系? 诸多研究都认为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对实现教育公平 既有积极作用,亦有消极影响。 从积极方面来说,有研究认为,首先,它使广大社会成员之间接受高等教 育的机会更加均等。过去,中国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完全免费的高等教育意 味着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占用了大量的公共高等教育经费。实行高等教育收费 制度后,特别是对一部分专业征收高额学费,国家可以在不增加更多的高等教育 投资的情况下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统计表明,从1 9 8 6 年到1 9 9 0 年的5 年间,高校招生人数一直在6 0 万左右徘徊。1 9 8 9 年高校收费后, 每年招生人数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到了1 9 9 3 年,高校招生总数达9 0 万。人们接受 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加了,带来的是高等教育机会更趋均等,更接近教育公平。3 其 次,从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阶层看,高等教育收费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中国正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富不均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城市居民和农村居 民之间收入相差悬殊;收入较高阶层与收入较低阶层之间财富不均。社会各阶层 经济收入的悬殊,必然导致各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均等。富裕家庭的 子女在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取得较好的教育成果方面比家庭贫寒的子女更占优 势,从而造成富裕家庭的子女上大学的机会较多,这与政府从公正出发应对社会 弱势群体进行补偿是相违背的。从此角度分析,收费的高等教育意味着降低了政 府对高收入家庭子女的补贴,从而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更趋 公平。4 再次,符合受益者付费的原则。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会 给个人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据调查统计,上世纪9 0 年代以来,教育的回报率不断提高。1 9 8 1 年和1 9 8 7 年中国教育的经济回报率仅为 1 张晓霞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探讨 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0 5 ( 6 ) 2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 0 0 6 ( 2 ) 3 盂瑜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教育公平 j 教育与经济,2 0 0 3 ( 1 ) 4 史万兵,张昕华试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教育公平 j 高等农业教育。2 0 0 5 ( 2 ) 6 第一章绪论 2 5 和2 7 。而最新的数字显示,目前教育回报率约为6 7 ,即多一年教育,个 人收入就会增长6 7 。1 况且,教育给受教育者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好处,它 还可以使受教育者生活质量提高,使其子女受益等。在此情形下,让受教育者自 行支付合理比例的教育经费,建立一个由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合理分担高校 培养成本的机制则是更公平的做法。2 最后,促进教育资源在三级教育间的分配 趋于公平。中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全面实行前,国家的教育投资明显向高等教育 倾斜。从世界各国来看,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平均1 7 _ 1 8 之间,而在中国约为 2 0 左右。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经费比重偏高,国家当然就无力 担负本应由国家全部负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使本应享受免费教育的受教育个人不 得不负担一部分费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教育不公平。高等学校征收学费后, 国家可将减少高等教育投资的部分转而用于义务教育投资,使国家的教育投资分 配更趋于公平。3 对于高校收费制度对教育公平的负面影响也有不少研究进行了分析。综合 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影响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教育支出比重。目 前,中国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大多是按照专业指定的,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家庭经 济因素,不论家庭经济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承受能力,均收取同等学费。因此,低 收入家庭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收入比重高,高收入家庭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反而 低。这显然违背了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中的能力支付原则,对低收入家庭收取同等 数额学费显然是一种教育的不公平。4 第二,学生机会成本受到忽视,从而引发 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除要支付个人直接成本之外,还要 支付机会成本。学费仅是学生个人直接成本的一部分,实际影响许多贫困家庭子 女上学的是机会成本,许多贫困家庭子女正是因为承担不了如此之高的机会成本 才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但如果接受高等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较高的经济 收入、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晋升机会的话,那些社会弱势群体却因未能 接受高等教育,而失去这些机会,从而导致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5 第三,不同 地区之间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有明显不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异巨 大。“对相同的人同等对待 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涵,而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教育条件的不同,进而意味着教育质量的差异。在实 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今天,学生同样都按国家要求交费,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 教育。显然,这与教育公平不符。6 丁纲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国际性中国教育研究集刊第2 辑) c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2 2 孟瑜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教育公甲 j 教育j 经济,2 0 0 3 ( 1 ) 3 杜静中困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对教育公甲的影响及对策 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4 ( 4 ) 4 杜静中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对教育公甲的影响及对策 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4 ( 4 ) 5 史万兵高等教育经济学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4 6 盂瑜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教育公平 j 教育与经济,2 0 0 3 ( 1 ) 7 第一章绪论 3 有关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对策研究 不少研究者都认为高校收费制度应进行改革,也提出了很多对策和建议。这 里仅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阐述。闰丹、娄成武认为,应该规范高校收费制度, 即有关高等教育收费的政策、方针、项目的制定过程及执行过程必须规范化;建 立科学的教育成本核算制度,最重要的是要确定好来自于个人和家庭的教育经费 占全部教育成本的百分比;建立高校收费决策的听证制度,这样可以使得高校收 费标准的制定走向公开化和透明化;建立高校收费的公示制度,将具体过程公布 于众,接受社会监督。1 而王同孝等人则更多地把目光放在了合理指定高校收费 标准上。建议学费必须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他认为培养成本应是收费标准的重 要依据,大学生毕业后的收入也应纳入收费标准的考虑因素中。2 张炜则认为应 从以下几方面改革高校收费制度。首先,国家应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政府高等教 育预算,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高等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政策;其次,实行 适当缴费上学,严格控制学费的继续大幅上涨和乱收费;再次,扩宽教育经费筹 措渠道,调动社会上各种积极因素发展高等教育,挖掘社会上各种教育资源的潜 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压力;第四,提高资源效率, 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最后,完善助学体系,扩大资助范围,加大资助力度。3 ( 三) 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关于高校收费制度的国外研究主要涉及理论方面的探讨,诸如公共产品属性 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等为高校收费提供了理论基础。国内更多地关注当前中 国公办高校收费现状、收费标准、收费制度所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研究,并提出一 些改进措施。而关于中国公办高校收费制度变迁的研究却很少,仅有的为数不多 的一些文献只涉及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历史回顾,几乎都是描述性的阐述。 三研究设想、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一) 研究设想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试图从近3 0 年来中国公办高校收费问题的变迁轨迹中,得出收费制度 变迁的特征,并从政府、高校和学生三个相关利益主体的角度分析变迁原因,以 求为解决当前高校收费制度问题提供有益的探索。 高校收费制度变迁具有哪些特征,以及如何从政府、高校和学生的角度出发, 并且结合主体自身的角色地位和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来分析变迁原因,是本 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闫丹,娄成武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探析 j 沈阳师范大学学( 社会科学版) ,2 0 0 4 ( 4 ) 2 王同孝,罗文奇,于辉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理性分析 j 价格理论与实践2 0 0 6 ( 2 ) 3 张炜中国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j 北京教育评论,2 0 0 5 ( 2 ) 8 第一章绪论 ( 二)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一是文献资 料法,通过研读有关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中外文献,学习制度变迁理论、博弈论 等经济学理论,分析收费制度变迁;二是比较研究法,近3 0 年来中国公办高校 收费制度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本研究通过对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进行 纵向比较,分析变迁特征和原因。 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言;第二部分就高校收费的理论基础进行论 述,为收费制度的变迁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为中国公办高校收费制度变 迁分析,包括变迁轨迹和变迁特征两部分;第四章主要从利益主体的角度分析变 迁原因;第五章阐述当前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背后的制度根源;最后就目前的 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四概念界定 ( 一) 高校收费 教育大辞典认为,学费是指受教育者或教育举办者( 单位或个人) 缴纳 的培养费。1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则认为,学费是人们为接受教育所支付的费 用,用以支付学校、学院、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全部或部分教育耗费。厦门大 学的教育经济学博士王康平持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大学学费是指“大学生及家庭 按规定必须向学校缴纳的基本学习费用。学费主要是用于补偿学校支付的高等教 育成本,它是按照合理的分摊比例,应由学生及其家庭承担的那部分支出。”2 伍海泉认为,由于高等教育成本的模糊性,目前高等教育学费实际上己成为 高等教育价格,或者是一种“准价格机制 对高等教育市场发挥作用。所谓“准 价格机制”是具有价格机制的某些功能,可以调节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优化高等 教育资源配置,影响教学质量,但又不具备价格机制的全部特征和性质,介于价 格和非价格之间的一种机制。高等教育学费不只是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简单现 象。知识经济使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越来越明显,高等教育不应只是传统意义的 “准公共产品”,而已成为“准私人产品 ,学费则是其价格的一种表现形式。3 学 生及其家庭支付的学费是高等教育服务作为“准私人产品”的部分价格,是高等 教育服务总体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康平特别提出应注意区分学费与学校收费的区别。学校收费是向学生及其 家庭收取的与就学相关的费用,包括学费、教材费、代办费、住宿费等,学费只 1 顾明远教育人辞典第6 分册 z 上海:,l :海教育 ;版社,1 9 9 2 2 王康平高校收费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m 厦门:厦门人学出版社,2 0 0 1 3 伍海泉也论高等教育学费 j 湖南社会科学,2 0 0 3 ( 5 ) 9 第一章绪论 是学校向学生收取的费用的一部分。1 鉴于当前高校收费已远远超过了学费的内 涵与外延,但考虑到学费收入在高校收费总额中所占的绝对比例,所以民众惯用 高校学费代称高校收费。本论文所进行的“高校收费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高 校学费 的相关研究上。严格意义上说,“高校收费 包含了“高校学费”,“高 校学费”是“高校收费 的首要构成项目,因此,国内很多关于高校收费的研究 都不约而同地选取“学费 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 二) 制度变迁 制度。对制度一词的内涵,不同的学者,甚至不同的学科,都有不同的解释。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把制度定义为: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 程序办事的规则或行动准则,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 等各方面的体系。北京大学刘为民先生从政治学角度来定义制度,他认为,“制 度是一系列内生的或外加的博弈规则及其实施机制。 对此,诺思也曾指出:“制 度是社会博弈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行为的框架。”2 现在 比较流行和通用的说法,是把制度看成是一系列社会规范中人和组织的j 下式或非 正式行为准则或规则,正式的行为准则或规则,是指国家、政府或社会某些团体 指定的用语约束社会中人或组织行为的有关法律、法令、法规等,它们可被视为 强制性的或“硬的行为准则或规则;而非正式的行为准则或规则,是指能够约 束社会中人或组织行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等,这些可被 认为是非强制性的或“软的”行为准则或规则。3 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指一种或一组制度发生变更、替代、调整甚至创造的 过程或事实。林毅夫把制度变迁分成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 制度变迁指的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的制度变化过程,而诱致性制度变 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 群( 个) 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施行。4 诺思认为,制度变迁 是根据某种原则进行的,这一原则就是,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对于促进或 推迟制度变迁起关键作用,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况下,行为主体才 会推动直至最终显示制度的变迁。5 1 手康平高校收费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m 厦门:厦门大学h 版社,2 0 0 1 2 刘为民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 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 0 0 4 ( 6 ) 3 林荣日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以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为研究重点 m 上海:复旦大学f f 版社, 2 0 0 7 4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 人民出版社。2 0 0 5 5 美 道格拉斯c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m 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护鼻子健康教案反思
- 角形的边说课稿
- 教师职业病健康知识讲座
- 展览合同终止合同协议范例
- 市政工程保温板施工合同
- 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协议
- 房屋建筑施工合同审计
- 办公楼厕所翻新合同样本
- 家电企业会计人员聘用协议
- 酒店窗户安装施工协议
- 高层房建勘察报告-实际工程项目
- 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二年级上册Module-7-Unit-2课件
- 教师带实习生总结8篇
- 工程项目复盘模板(PPT)
-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论文)7200字》
- 二十四节气立春课件
- 职工转移申请表
- 网络安全检查表模板
- 贵州省火力发电企业名录2017年125家
- 二年级上册科学二单元《材料》教材解读
- 10-源代码编译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