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缪缈脚 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 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 信息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 涉密论文口 本学位论文属 在年_ 月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非涉密论文口 论文作者签名:左垄立日 导师签名:妥遭成日期: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探析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比较薄弱而争议较大的理论课 题。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现实生活中,城 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具有较大的探析空间和紧迫的要求。 本文从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结合的角度把握思想政治教 育机制创新的积极意义,确认机制是一种“带规律性的整合模式”,是相对于方法 改进及制度完善的一种“工具性超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实践第一的理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人的需要与利益的理论是本文 的主要理论依据。 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及实践是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源头 活水,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机制建设的实践是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创新的直接基础。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是新形势下应对城市社区建设 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加快和谐社区构建、推动社区科学发展、增强基层社区党的 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导向、坚持务求实效是城市社区思 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内容的灌输与接受、教育主客体 的互动与互惠、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教育过程的保障与服务、教育效果的管 理与评估是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要素或环节。这五个方面既相互联 结、相互贯通、相互支撑、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母机 制”,又通过各自内部要素的整合,形成“规律性的整合模式 ,自成机制,成为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基本面。 关键词: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探析 作者:李支连 指导老师:姜建成 t h ei n n o v a t i o no f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 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o f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i e s a b s t r a c t t h er e s e a r c ho f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i saw e e ka n d c o n t r o v e r s i a lt h e o r e t i c a li s s u ei nt h ea s p e c to fi d e o l o g i c a l 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i n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i e ss h o u l db ef u r t h e rs t r e n g t h e n e d a n di m p r o v e d i nr e a ll i f e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i n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i e sh a s g r e a te x p l o d i n gs p a c ea n du r g e n tr e q u i r e m e n t s i nr e a l i t y , t h e r e i sg r e a ts p a c ef o r c o m m u n i t y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 t od e l v ei n t o t h i sp a p e rw i l le x p l o r et h ep o s i t i v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i n n o v a t i o no f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 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 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c o n f i r m i n gt o t h eo b je c t i v el a wa n dd e v e l o p i n gm a n si n i t i a t i v e r e c o g n i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i s a l l “i n t e g r a t e dm o d ew i t hal a w c o m p a r e dw i t hi m p r o v i n gt h em e t h o da n ds y s t e m ,i t i s 趾“i n s t r u m e n t a ls u r p a s s i n g ”t h i sp a p e ri sm a i n i yb a s e do nm a r x i s tt h e o r yo fp e o p l e s f r e e d o m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a c t i c ef i r s t ,t h em a s s e sb e i n g t h ec r e a t o ro f t h eh i s t o r ya n dt h et h e o r yo fh u m a nn e e d sa n di n t e r e s t s t h ef a c t sa n dp r a c t i c eo f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i e s s e i v ea u st h es o u r c eo fi n n o v a t i o n m e a n w h i l e ,t h ep r a c t i c eo f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i n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ya n di t sm e c h a n i s m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r ed i r e c tb a s i sf o r i i u l o v a t i o n t or e a c tt o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i n n o v a t i o no f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i e s c h a l l e n g e ,a n d a s n e c e s s a r yr e q u i r e m e n t s s e r v e sa san e wo p p o r t u n i t ya sw e l la s o fa c c e l e r a t i n g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a h a n n o n i o u sc o m m u n i t y , p r o m o t i n gs c i e n t i f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o f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i e s ,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t h eg o v e r n i n ga b i l i t yo f t h ep a r t yi ng r a s s r o o t s c o m m u n i t i e s a d h e r i n gt ot h el e a d e r s h i po f t h ep a r t y , p e o p l e o r i e n t e dp o l i c y , s e r v i c e o r i e n t a t i o n , a n db e i n gd o w n t o e a r t ha n de f f e c t i v ea r et h eb a s i cp r i n c i p l e st h a tt h ei n n o v a t i o no f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o f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i e sm u s tf o l l o w t h e b a s i ce l e m e n t so rl i n k so ft h ep r a c t i c eo f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i nu r b a n i i t h ei n n o v a t i o no f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o f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i e s a b s t r a c t c o m m u n i t i e si n c l u d ei n d o c t r i n a t i o na n da c c e p t a n c eo fe d u c a t i o n a lc o n t e n t ,m u t u a l i n t e r a c t i o na n db e n e f i t sb e t w e e ne d u c a t i o n a ls u b j e c t sa n do b j e c t s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e d u c a t i o n a lr e s o u r c e s ,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p r o c e s sa n d s e r v i c e s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a n da s s e s s m e n to f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r e s u l t s t h e s ef i v ea s p e c t s a r em u t u a l l yc o n n e c t e dw i t h e a c ho t h e rt h r o u g hm u t u a ls u p p o r ta n dc o n s t i t u t ea c o m p l e t e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i n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y “m o t h e rs y s t e m ”; m e a n w h i l e ,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t h e i ri n t e r n a le l e m e n t sf o r ma r e g u l a ri n t e g r a t e dm o d e ”, w h i c ha r et h ef u n d a m e n t a la s p e c t so f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o f 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i e s k e yw o r d s :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y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o f u r b a nc o m m u n i t i e s ;i n n o v a t i o n i l i w r i t t e n b y :l iz h i l i a n s u p e r v i s e db y :j i a n gj i a n c h e n g 口三王 i = l水 一、导论1 (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1 l 、问题的提出1 2 、研究的意义“3 ( 二) 文献综述4 1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4 2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综述5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9 1 、研究方法9 2 、研究框架9 ( 四)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 1 1 、主要创新点1 1 2 、不足之处l l 二、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理论依据1 2 ( 一)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1 2 ( - - ) 实践第一的理论1 3 ( 三)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1 5 ( 四) 人的需要与利益的理论1 6 三、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的现状1 8 ( 一) 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现状1 8 ( 二)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2 0 ( 三)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的现状2 2 四、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必要性2 5 ( 一) 应对城市社区建设发展新机遇新挑战的迫切需要2 5 ( 二) 加快城市和谐社区构建的迫切需要2 6 ( 三) 推动城市社区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2 7 ( 四) 加强基层社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2 7 五、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原则一2 9 ( 一) 坚持党的领导”2 9 ( 二) 坚持以人为本一3 0 ( 三) 坚持服务导向3 2 ( 四) 坚持务求实效3 3 六、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基本面- 3 5 ( 一) 创新教育内容的灌输与接受机制3 5 ( - - ) 创新教育主客体的互动与互惠机制3 8 ( 三) 创新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机制4 1 ( 四) 创新教育过程的保障与服务机制4 2 ( 五) 创新教育效果的管理与评估机制4 4 结 ;吾一4 7 主要参考文献4 8 攻读学位期间参编的著作及发表的论文“5 1 致谢”5 2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探析 一、导论 一、导论、可 - ,l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项工作无不诉求“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由 于其特殊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更是强调“实效性”。如何增强实效性? 人们在诉求 方式方法改进、制度规范完善之后,越来越重视强调机制创新。城市社区思想政 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新课题,同样表现出对机制创新的强烈愿望。然 而,机制研究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比较薄弱而争议较大的理论课题,机制创新也 一直是有待澄清或厘定的问题,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也因此具有较大 的探析空间。 (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选择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作为研究课题,既是对当前越来越普遍 的机制建设或创新的敏感和兴趣,也是对改善当前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 一种责任和担当。 第一,从实践创新的角度看,为了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工作, 人们越来越诉求工作机制的建设或创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的若干意见( 1 9 9 9 年9 月) 中只有1 处提到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 ( 2 0 0 4 年3 月) 中有5 处提到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 0 0 4 年8 月) 中 有1 0 处提到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2 0 0 3 年1 0 月) 中有2 7 处提到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 定( 2 0 0 4 年9 月) 中有2 8 处提到机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 2 0 0 8 年1 0 月) 中有3 6 处提到机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 0 0 9 年9 月) 中有3 5 处提到机制。近 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计划、总结、报告中机制出现越来越频繁。 机制建设或创新成了推动各项工作并取得实效的“法宝 。但是,只要稍加注意, 便不难发现,实践中的人们着力诉求的机制仍是个不甚明了“好东西”。有人将机 制等同于制度、体制,有人将机制等同于方式、方法,也有人将机制等同于一般 的创建活动,等等。工作实践确实需要相关机制的建设或创新,但机制确实不能 一、导论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探析 等同于一般的制度、体制、方式、方法或简单的创建活动。机制建设或创新,“既 包括把那些活动中证明有效的一时之举转化为经常之举,也包括把那些带有规律 性的符合科学精神的做法固定为制度规范,更重要的是制度建立后,怎样确保制 度的落实。 第二,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作为对实践要求的积极回应,理论界对机制的 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自我国著名学者郑杭生教授于1 9 8 5 年将“机制 一词引入 社会学以来,国内研究机制的论著逐渐增多。郑杭生在社会学对象问题探讨 中对机制概念的梳理相对经典,各类论者引用较多。郑宪、王桂玲、孙瑞华合著 的中国参政党运行机制中,基于对机制概念的理解、把握和运用,相当规范 地研究并论述了中国参政党运行机制。文晓明、王立新合著的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运行机制研究,也为机制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研 究及专著,朱再吕、饶越著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论具有代表性。 其它的研究成果散见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论述的某些章、节中,或散见于各类 期刊的为数不多的文章中。在百度搜索中,输入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结果显示相 关文章较多,但真正以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为主题的文章较少。可见,有关机制研 究的论著及论述越来越多,但总体上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关于机制的界定远未达 成共识,这也是实际工作中关于机制建设或创新比较模糊的认识根源。因此,从 理论上进一步探讨机制及其创新,有较大空间。 第三,就当前城市社区建设对机制的诉求而言,社区工作机制建设或创新及 相关理论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社区建设作为中国社会治理的新生事物, 各项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需要创新工作制度、体制,也确 实亟需工作机制建设或创新。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必要环节或重要 方面,迫切需要相关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确保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 为社区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另一方面,机制在多数情况下是个 时髦的说法,人们很难搞清楚有关社区党建或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总结或报告 材料中提及的“机制 究竟为何物。也就是说,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理论 同样强烈呼唤机制建设或创新,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到底是什么? 有待澄清。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应该有哪些? 如何建立? 如何创新? 均有待在实践中进一 步探索和在理论上进一步总结。 o 崔士鑫: 党建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长效机制,人民日报,2 0 0 6 年7 月4 日,第9 版。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2 3 页。 2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探析 一、导论 2 、研究的意义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探析对于加强和改善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从而推动和保障城市社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和重要 的理论意义。 第一,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有鲜明的实践意义。 如何把实际工作做好? 人们都知道要有好的工作方法,毛泽东说,“过河要 有“桥 或“船”;如何保证实际工作免遭不良因素的干扰,避免随意性? 人们 意识到制度的重要性。邓小平说,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 期性 。然而,就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及实践而言,仅有好的的工作方法 和工作制度,却未必就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未必能一贯地做好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原因在于,方法往往过于个性化,容易使实践中的人们因过分随 意而违背客观规律,制度具有相对固定性或稳定性,容易使实践中的人们因过分 拘泥而丧失主观能动性,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经常存在的“变 与不变 的矛盾,也就不能保证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长效开展。机 制建设或创新是很好的出路! 机制能够较好地消除方法和制度的缺陷,是对遵循 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完美结合的更高层次的“工具性超越”。( 因为,“在探 索的认识中,方法就是工具,” “机制创新是对方法创新的更高层次的综合和更 规范的运作。 ) 总之,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对于推动城市社区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进步提升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第二,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当前的问题是,实际工作呼唤机制的建立健全,而有关 机制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针对性研究普遍缺失,明显不能满足实践需求。就城 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是迫切需要相关机制的建设和创新,以提高城市社 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城市和谐社区提供思想政治保障。然而,由于理论 研究的不足,人们基本上是在不知“机制 为何物的情况下,将“机制”作为时 髦用语挂在嘴巴上、写在文件中,根本无助于相关机制的建设或创新,甚至会导 致相关工作因所谓的机制建设或创新而无所适从。因此,倡导相对明确的城市社 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理念、廓清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理论依据 。参见:毛泽东选集( 第1 卷) ,人民出版社,1 9 9 1 年版,第1 3 9 页。 o 参见:邓小平文选( 第2 卷) ,人民出版社,1 9 9 4 年版,第3 3 3 页。 固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2 0 9 页。 国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论,学习出版社,2 0 0 5 年版,第2 3 1 页。 3 一、导论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探析 及现实路径,是回应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呼唤而完善相关理论体系的需要, 是对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丰富和完善,其理论意义不容忽视。 ( 二) 文献综述 如同其它工作领域一样,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及相关理论研究虽然逐渐热 门,但毕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相关成果不管是机制建设的成果还是理论研 究成果都相当有限,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及理论研究更是如此。实际上, 因为社区建设及治理确是我国社会建设及公共治理的新课题,不仅社区思想政治 教育机制研究少见,即便是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也不多见。因此,出于相关性 考虑,本文在介绍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基础上,综述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 制研究。 1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城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受到学术 界和理论界的关注,相关著述或论文也比较多,比如吴德隆、谷迎春著的中国 城市社区建设、唐忠新著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和城市社会整合与社区 建设、吴从清著的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雷洁琼主编的转型 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市基层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研究、徐木样著的 社区发展论等。但是,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论著特别少,到目前为 止,也只有刘秀艳主编的社区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 2 0 0 3 年版) 及戴志伟著的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新论( 2 0 0 8 年版) 。社区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就社区思想 政治教育内容、原则、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新论以浙 江省宁波市社区建设为例,阐述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意义,分析了社区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探索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机 制、队伍及评价体系等。 相关论文比较多。有关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性探讨,如陈冬发的关 于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分析与思考,阐述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总结了基本做法,分析了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郭微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若干问题探析,阐述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 紧迫性,分析了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工作思路、内容、载体、方法创新等。焦小 云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探析,分析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提出了提高认识、 抓好队伍、加大投入、促进管理、改进方法等举措。还有余信红的论社区思想 4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探析 一、导论 政治工作创新及段学莲的浅谈城市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等。 有从实证分析形成的调研报告,如戴喜梅等撰写的秦皇岛市社区思想政治 工作调查报告,分析了相关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强领导、 坚持三贴近、增加投入、消除工作盲区等对策。佛秀芳、张发宏撰写的关于青 海省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树立一个工作目 标、明确两项工作任务、加强三个环节、 措。这类文章立足实际,现实针对性强, 贯彻四项原则、做到五个结合等改进举 但学术性、理论性欠缺。 有领导讲话形成的政策指导性论述,如时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 的胡振明同志在2 0 0 0 年全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加强党的执政能 力建设:大力推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系统阐述了做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 性和紧迫性,客观分析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形势,强调进一步增强做好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出了几点意见。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往 往高屋建瓴,具有宏观指导的原则性,但不能归之于学术性探讨。o 另外,也有一些硕士论文对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或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 探讨。如李倩的新时期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创新及杨孝志的社 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等。这类论文篇幅较长,有导师指导,学术规范性较好, 但往往因为作者缺乏对实践的真实了解和实在把握而在相关论述上流于空泛,“两 张皮 现象较为突出。 总之,关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及论述还是比较多的,但研究的广度和 深度仍显不够,材料收集和初步分析探讨的特征比较明显。 2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综述 第一,关于机制内涵的界定 概念问题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却又往往是关键的问题。概念不明确, 往往意味着对事物的本质或规律没有很好的认识和把握,甚至根本没有认识,这 就会导致想问题、办事情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机制概念问题的解决,首要的 意义在于“自己”搞清楚“是什么”,从而为思考解决“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 立“根”。 就机制概念的引入及其影响扩大而言,当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著名社会学 家郑杭生教授于1 9 8 5 年将“机制 一词引入社会学以来,国内研究机制的论著逐 。参见戴志伟著: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新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 0 0 8 年版,第7 页。 5 一、导论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探析 渐增多,如郑宪等的中国参政党运行机制、文晓明与王立新的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运行机制研究、朱再吕与饶越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论等。郑 杭生教授对机制的论述相对经典,被各类论者引用较多,他认为:“机制一词 的基本含义有三个:一是指事物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指事物在 有规律性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发挥功能作用过程和作用原 理。把这三者综合起来,更概括地说,机制就是带规律性的模式。 也就是说, 机制涉及到组成事物的要素及结构、事物的作用及功能、事物作用的过程及原理, 最终,机制是一种“带规律性模式”。 其它相关论证逐渐丰富起来,也深刻起来。有学者对其综述,形成“十大机 制说”,即机制的制度说、运行说、组织结构说、利益调配说、方法说、模式说、 机能说、心理保护说、中介说、环节说 等。这种概括比较全面,为进一步的机制 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较多的可比较视角。但总的说来,这些“机制说 的概 括是否恰当,值得商榷。比如,能否因为毛泽东、邓小平强调了工作方法的重要 性,而有人从方法改进的角度谈机制建设或创新,就可归之为机制的“方法说”; 能否因为邓小平强调了制度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而有人从制度 建立和完善的角度谈机制建设或创新,就是机制的“制度说 。实际上,从方法的 或制度的角度谈机制的建设或创新难能可贵,更大的意义在于探索机制建设或创 新的现实路径或实践操作,方法的改进或制度的完善至少是机制建设或创新的重 要内容或关键环节,而一旦被扣上某种似乎具有完备形态的“机制说的帽子, 其积极意义就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或抹杀了。 机制是个好东西! 无论理论界或思想界是否搞清楚了问题,实践上对机制建 设或创新的探索已经开始了。实践为什么迫不及待地诉求机制呢? 就在于人们要 追求更好的实践,即更科学的、更有效的、更可持续的实践。而以往实践所依赖 的条件或要素似乎总是存在着某些不足或问题,而这些不足或问题对实践的阻滞 或减效越来越明显,人们必须消除这些阻滞或减效,以便更好更快地实践。于是 人们越来越多地诉求机制的建设或创新,实际的举措却往往着眼于方式方法的改 进或制度体系的完善。事实上,人们的这些努力很有效,于是人们经常确认机制 建设和创新就是方式方法的改进或制度体系的完善,这是一种带有朴素唯物主义 性质的认识。后来,随着实践的深入和认识的扩展深化,人们又逐渐地将要素资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3 版,第3 3 页。 圆参见马奇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涵研究,理论探讨,2 0 0 6 年第4 期( 总第1 3 1 期) 。 6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探析 一、导论 源的整合、平台的搭建、载体的建设、环境的改善、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化 等统统归结为机制建设或创新的内容与环节。实际上,抽象的机制在人们的实践 中早已具体化了,只是实践着的人们仍是难懂抽象的机制。 郑杭生教授对于机制概念的界定具有普遍意义,人们可以从各自研究的领域 或角度对其发挥运用。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邱伟光、张耀灿等认为,思想政治 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 和运转方式。主要含义是:第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各构成要素的总和;第二, 它的功能是各相关因素功能的耦合,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 衔接、协调运转,依赖于各要素功能的健全;第三,它是一个按一定方式有规律 的运行着的动态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由八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的,即思想政 治教育运行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动力、思想 政治教育运行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控制、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式、思 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程序、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保障。 本文基本赞同这种对于思想 政治教育机制内涵的界定,但基于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考察和反思,更强 调机制作为实践的工具性诉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 素( 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形式、资源、载体、目的、目标、 动力、方式方法、制度规范等) 的“带规律性的整合模式”,“机制是人机或 人机体系 ,其本质诉求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或比较充分地实现人 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与人遵循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及创新在其现实性上,是一种“工具性超越 ,至少 是对以往单纯强调方式方法改进或制度体系完善的“超越 。 第二,关于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研究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属于切入点相对较小的专题性研究,因为机 制研究本身的复杂性和争议性,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更显单薄,但可资借 鉴的相关性研究也不失丰富。 到底是不是对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进行了研究或有没有对社区思想政治教 育机制进行研究,取决与对机制概念及其内涵、外延的认识和把握。本文认为, 只要涉及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或工作方式、方法、制度、体制都在某种意义上涉及 回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2 0 6 页。 o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2 0 7 页。 o 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1 8 0 页。 7 一、导论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探析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因此,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认为关于社区思想政 治教育机制的专门性研究不多,但相关性研究不少,需要分析梳理。 相关性研究有:李倩的硕士论文新时期我国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创 新,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机制研究,但强调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创新,论 述的角度及所作的努力值得称道。杨孝志的硕士论文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 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机制研究,而是从系统论角度,以生态学原理分析社区思想 政治教育生态现状及问题,强调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联动性,不失为机 制研究的很好的视角。 属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专门性研究的有唐亚林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 实践机制论纲,从组织领导、社会参与、资源整合、考核评估等方面建构了社区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作努力难能可贵。引人瞩目 的当属华中师范大学马奇柯的博士论文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该论 文2 0 0 6 年1 2 月完稿付梓,2 0 0 8 年1 2 月在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 应该说,这是一部针对性极强的论著。事实上,作者在完成学位论文之前已发表 了相关论文多篇,如: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组织机制( 理论探讨,2 0 0 9 4 ) 。 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机制( 理论与改革,2 0 0 8 1 )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 制优化规律探析(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 0 0 7 3 ) ,论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 0 7 2 ) ,兴奋与抑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 江汉 论坛,2 0 0 7 2 )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研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 0 6 4 )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 0 5 4 ) 等。可见,作者 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在博士论文中,作者将思想政治教 育系统比作内燃机,从发动、工作、做功、反馈、评价等五个环节,将思想政治 教育机制分为动力发生机制、有序工作机制、协调作用机制、能动接受机制和效 益评估机制,并认为这五个机制构成完整的运演过程,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这些论述非常有新意,其中的许多探索性研究给人以启 发,对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素材。 另外,前述关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及各类论文中,凡是涉及社区思想 政治教育或工作如何具体实施和开展的,均可挖掘出有关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建设的元素或因子。总之,就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的专著或专门论述而言, 。参见马奇柯: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 0 0 6 年j 2 月,第2 4 页。 8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探析 一、导论 确实是太少了,但就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可资借鉴或利用的资料而言,又 不可谓不丰富。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本文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路径和法则,努力避免研究论述的 文不对题( 文献法) 。 般的文章都要求循着“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的思维路径展开论述, 本文将尽力遵循。本文认为,概念是论述的“根”,概念就是要搞清楚“是什么” 的问题。本文并不奢望达成的概念界定高度准确规范,但至少要形成本文确定的 理解或认可,并以这样的理解或认可作为基点进行相关判断和推理,展开论述。“机 制 是本文的核心概念,本文在广泛参考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机制概念进 行界定,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对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研究和论述。 第二,本文力求结合当前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及实践进行研究和总 结提升,努力避免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现象( 实证法) 。 城市社区建设及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更是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课题。苏州作为中国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的先行区,城市社 区建设及治理包括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先行,实践卓越,经验丰富,为社区思 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提供了量多质优的事实材料。笔者调研过包括苏州工业 园区玲珑湾社区、昆山玉山镇里厍社区、常熟虞山镇枫泾社区等在内的苏州大市 境内的标杆式社区,本文将结合调研见闻,以苏州若干社区的实践探索及经验总 结为基本参照,努力使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源于实践,避免脱离实际 和泛泛空谈。 2 、本文的研究框架 本文写作思路集中体现在研究框架中。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包括导论、城 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理论依据、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现状、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原 则、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基本面。 导论部分简述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着眼于国内的实际及实践,阐述 本文选题的实践背景、理论研究背景及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理论背景,阐 述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及理论意义。 9 一、导论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探析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理论依据部分。基于对机制概念的确认和 把握,本文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四个方面的重要理论作为主要理论依据:人的自由 而全面发展理论、实践第一的理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人的需要和 利益的理论。因为本文认为,机制建设或创新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兴起,主要是源 于对“人的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关照。方法被制度覆盖,制度被机制淹没,不 是不要方法、制度,而是要基于对“人的不断提升的关照,使得任何具有超越 性的“工具 都能很好地契合“人性”:既有规律性之“真,又有主观能动性之 “善,更有两者融合共生之“美 。人文社科意义上的机制创新及研究失去对“人 的关照,将是不可捉摸的东西。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的现状部分。主要分析城市社区建设现状、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现状,为城市社区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奠定现实基础。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必要性部分。主要从新形势下应对城市社 区建设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化解社会矛盾加快和谐社区构建、推动社区科学发 展、促进基层社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方面,论述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 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原则部分。主要是基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 大背景下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梳理提炼出有利于社区思想政治教 育机制建设和创新的最基本要求,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导 向、坚持务求实效。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基本面。主要是着眼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大 机制 的有效性,探讨其“子机制 或具体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度超二代微通道板产业分析报告
- 2024年度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搭建合同
- 2024年建筑行业施工安全总协定
- 2024年专用机电安装分包合同
- 2024年婚庆摄影合作框架
- 2024南宁市无人机飞行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原料药购买合同
- 2024工程承包合同工期及质量要求
- 2024年地炼原油进口运输合同
- 2024年废料回收与销售专项合同
- 抗微生物药物课件
- 大学生就业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课件
-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查房课件
- 河北学考美术复习题
- 交谈沟通礼仪课件
-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实验研究方案
- 精神病学简答题
- 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标准cecs 252
- 班风学风主题班会课件
- 插花艺术基本知识
- 低等级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