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科技时代的招贴设计.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科技时代的招贴设计.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科技时代的招贴设计.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科技时代的招贴设计.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科技时代的招贴设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技是艺术设计发展的推动力,每次科技飞 跃都给艺术设计注入了新的思想观念。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表明,艺术与科技、 感性与理性不断融合,直至达到最佳契合。科技变革影响艺术设计作品的功能、 形态和表现效果,艺术设计需要紧随科技变革,探寻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艺术设计产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现代艺术设计需 要借鉴新兴科技成果,发挥艺术设计的功能价值和美学价值。 招贴设计是平面艺术设计的经典形式,在当今数字科技时代,招贴已经不再 局限于手工绘制或印刷的纸张,而是逐渐向电子产品过渡。现代招贴艺术如何吸 纳新的科技成果,保持艺术表现的主轴地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以当 今电子屏幕媒介为例,探索现代招贴艺术的设计理念。 现代招贴艺术是静态视觉与动态视觉的结合,动态视觉跳跃活泼,静态视觉 沉稳有序,两者构成强烈对比,使得视觉平面极具冲击力。色彩和造型是视觉艺 术的两大要素,应用光学技术,可以丰富视觉造型,产生手工绘制无法实现的艺 术效果,充分展现二维空间的深奥。 多种艺术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和谐共生,招贴艺术可以借 助音乐艺术辅助视觉效果,使招贴艺术的主题情感在时间和空间中表达得淋漓尽 致,受众群体借助音乐解读招贴的精神内涵。 现代招贴的生存环境是现实的公共空间,招贴所依赖的环境需要整体规划, 合理利用公共空间,注重招贴的景观性,营造优美的艺术氛围和时代文化气息。 在设计招贴时,需要运用先进的手段,通盘规划,整体布局。招贴的精神内 涵需要符合社会思潮,产生社会共鸣,得到社会认可,创造社会价值。 关键词:科技时代;招贴艺术;视觉形态;视觉韵律;视觉情感 a b s tra c t a r td e s i g ni sc l o s e l yr e l a t e dt o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t e c h n o l o g yi st h ed r i v i n g f o r c ef o r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l td e s i g n e v e r yl e a p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g a v ea r t d e s i g ni n t oan e wc o n c e p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c o u r s eo fa r td e s i g nh a ss h o w nt h a ta r ta n d s c i e n c e & t e c h n o l o g y , s e n s i b i l i t ya n dn o u sf i tc o n s t a n t l yu n t i lt h eb e s t t h ec h a n g e so f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a f f e c tt h ef u n c t i o n ,f o r ma n de x h i b i t i o ne f f e c t sf o rw o r k so fa l t d e s i g n a r td e s i g nn e e d st of o l l o wt h ec h a n g e s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e x p l o r e am o r eb r o a dp r o s p e c t sf o rd e v e l o p m e n t w i t l l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d i g i t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d u s t r yo fa r td e s i g ni si na n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m o d e ma r t d e s i g nn e e d st ou s ef o rr e f e r e n c eo ft h en e w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a n de x e r tt h ev a l u eo ff u n c t i o na n da e s t h e t i c s p o s t e rd e s i g ni sac l a s s i cf o r mo fa r td e s i g n i nt o d a y sa g eo fd i g i t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p o s t e ri sn ol o n g e rl i m i t e dt h ep a p e ro fh a n dd r a wo rp r i n t ,b u tg r a d u a l l yt r a n s i tt o e l e c t r o n i cp r o d u c t s i sas u b j e c tw h i c hi sw o r t h yo fe x p l o r i n gh o wt oa c c e p tn e w 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a n dk e 印t h em a i ns t a t u so fa r t i s t i ce x p r e s s i o n f o rm o d e m p o s t e ra r t w i t ht o d a y se l e c t r o n i cs c r e e nm e d i aa sa ne x a m p l e ,t h i sp a p e r e x p l o r e st h ed e s i g nc o n c e p t i o no f m o d e mp o s t e ra r t m o d e r np o s t e ri sac o m b i n a t i o no fs t a t i ca n dd y n a m i cv i s i o n ,d y n a m i cv i s i o ni s j u m p ya n dv i v i d ,s t a t i cv i s i o nc a l ma n do r d e r l y w i ms h a r pc o n t r a s to ft h et w o ,v i s i o n p l a n es h o w av e r yi m p a c t c o l o ra n dm o d e l i n ga l et w om a i ne l e m e n t so ft h ev i s i o na r t s w i t ho p t i c a lt e c h n o l o g y , w ec a ne n r i c ht h ev i s i o nm o d e l i n g ,c r e a t ea r t i s t i ce f f e c t sw h i c h c a nn o tb er e a l i z e dw i t hh a n dd r a w , f u l l ye x h i b i t e dt h et w od i m e n s i o ns p a c ep r o f o u n d d i f f e r e n ta r t sa l e i n t e r r e l a t e d ,m u t u a li n t e g r a t i o n , i n t e r d e p e n d e n c e ,a n d h a r m o n i o u sc o e x i s t e n c e w i t l lm u s i c a la r t s ,t h ev i s i o ne f f e c to fp o s t e ra r t sc a nb e s u p p o r t e d ,s ot h a tt h et o p i ce m o t i o no fp o s t e ra r tc a nb ee x h i b i t e dm o s tv i v i d l yi nt i m e a n ds p a c e a u d i e n c ec a nu n d e r s t a n d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p o s t e r sw i t l lm u s i c t h el i v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o ft h em o d e m p o s t e ri sar e a lp u b l i cs p a c e w en e e dt o p l a nw h o l l y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w h i c hp o s t e r sr e l yo n r a t i o n a l l yu s i n gp u b l i cs p a c e , i i i f o c u s i n go nt h el a n d s c a p eo fp o s t e r s ,c a nc r e a t eaa t m o s p h e r eo fe l e g a n c y a r ta n d c u r r e n tc u l t u r e w h e nd e s i g n i n gp o s t e r s ,w en e e dt oa p p l ya d v a n c e dm e t h o d sa n do v e r a l l p l a n n i n g t h es p i r i t u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o fp o s t e rn e e dt om e e tt h es o c i a lt h o u g h t ,b r i n g s o c i a lr e s o n a n c e ,b er e c o g n i z e db ys o c i e t ya n dc r e a t es o c i a lv a l u e k e y w o r d s :a g e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p o s t e ra r t ;v i s i o nf o r m ;v i s i o nr h y t h m ; v i s i o ne m o t i o n i v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中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交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酌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住申请人。( 学位论文作者釜名: :垂! 蕊 z o 参卑彩月:,2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住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 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 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 纸质文 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检索、奎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l 缩印、扫描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甄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 审砼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鍪 2 0年月 日 第一章绪论 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科技发展推动了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在当 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艺术设计需要吸纳先进的科技成果,不断更新设计 理念,紧紧把握科技发展给艺术设计带来的机遇。本章作为论文研究综述,介绍 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的相互融合,简述招贴艺术的研究现状,最后给出论文的研 究内容和论文的篇章布局。 1 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艺术设计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艺术设计不仅反映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 步,更折射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人类的思想面貌和精神境界。科学技术 的发展,改变了时代风貌,给艺术设计注入了新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内涵,使得艺 术作品的表现形态发生了变化。 1 1 1艺术设计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的完美交融与巧妙结合。艺术设计的产生和发展 都与当时的科技水平密切相联,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果是艺术设计产业发展 的推动力量。 在1 7 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艺术设计行业随之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与新兴科技的融合,给艺术设计带来了“标准、 “严谨”和“理性,使手工业时代的随意性和零乱性得以升华。产品包装 需要精良的设计,严格的结构;商品需要媒体广告的宣传,平面设计成为理 性规划的对象。同时,越来越多的数学常识不断渗透到艺术设计领域,增加 了艺术的严谨性。例如,黄金分割点是数学专业的基本常识,在艺术设计领 。申研艺术设计的美学境界美术大观,2 0 1 0 ( 1 ) 域得到普遍应用;利用黄金分割的精确计算,能够更加准确、更加合理地规 划造型结构和空间秩序。仿生学的发展,使艺术设计吸收了自然形态的优势, 并通过严谨的理性规划将其功能价值、美学价值得以突出表现。 现代艺术设计与工业生产密不可分,是工业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变迁的产物。 新兴的工业技术给艺术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视野,丰富了艺 术设计的形式,改变了艺术设计的传播方式。反之,艺术美感介入工业产品,改 变了工业产品冷冰冰的面貌,给工业产品增加了人文情感。艺术设计使工业产品 与“美 融为一体,“艺术 代表了审美的情感特性,“设计 代表了理性规划的 过程。在以工业技术为主导的时代,艺术设计在科技的严谨中探求功能性、宜人 性、合理性、艺术审美和精神价值。艺术设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设计人 类的生活方式、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艺术设计产品是人类思想观念的物化形态。 “科技是这个星球环境的一部分,它应该和水及空气一样与全人类共享, 艺术设计能够以科技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实现人类共享科技成果的 畅想。 当今,艺术设计是在科技中寻求美学的一个学科专业。艺术设计不断从 科学技术中汲取力量,丰富设计的理性内涵。在信息时代,多种媒介曾出不穷, 除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以外,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数字媒体。数字媒体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给艺术设计带来了勃勃生机,正在引领艺术设计的时代潮 流。数字媒体艺术以科技为手段,利用更先进的传播媒介,使艺术设计变得更加 大众化、通俗化。电视、电影技术的发展,声、光技术的运用,改变了艺术设计 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使传统的静止艺术逐渐与动画融会,改变了平面设计的 面貌,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由传统的“空间艺术 扩展成为“时空艺术。信息 技术全方位地影响艺术设计,既影响艺术设计的对象、手段、效果,又影响艺术 设计的思维、观念等深层因素。 平面艺术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传统形式之一,兴于近代,以视觉媒介表现和 o 美 f j 戴森全方位的无限三联书店,1 9 9 8 ,第2 9 5 页 2 传达信息,通过大量印刷实现推广传播。每个时代的艺术设计风貌都由当时的科 技状态决定,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平面设计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信息 科技的影响下,其设计理念和适用范围都得以扩展。 1 1 2 科技发展改变招贴的表现形态 当今,平面设计的对象不仅局限于传统定义的二维空间,电影艺术、电视艺 术和界面艺术等均符合平面观念的设计,都成了平面设计的范围。平面艺术设计 借鉴数字技术以及声、光技术,促使其在艺术形式表现、交流传播等方面实现重 大突破。 招贴设计作为平面设计范畴的一个重要门类,其表现形式多变,具有鲜明的 视觉性、不同寻常的表现性、独创的艺术性,充分体现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 与“传播 价值,映射了科技、人文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进步,同时科技、人文 等因素又为招贴设计提供了源泉。科技发展给现代招贴设计带来了勃勃生机,现 代招贴设计需要融入先进的科技成果。 1 2 招贴艺术的研究现状 1 2 1 平面艺术设计的变革 平面设计译自英文“g r a p h i cd e s i g n 刀,指在二维空间展开图形语言的构思 与表现活动,属于造型活动,“强调所谓二维空间是把平面作为一个直接有助于 内容表现、充满生命力的整体来运用的 。平面设计艺术是一种以视觉媒介为 载体、向大众传播信息和情感的造型艺术。 从2 0 世纪7 0 年代起,“平面设计 成为国际设计界的通用术语。现代平面 设计走过了多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为平面设计的发展开拓 了新的领域。例如,影视制作、网页制作、计算机程序界面设计等都涉及平面艺 。李砚祖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3 3 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平面艺术设计发展成为当今的视觉传达设计( v i s u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d e s i g n ) 。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平面设计,还 涉及电影、电视、网页等传播媒体,这些设计都是把有关内容传达给视觉感官, 从而进行造型性的表现设计。 新兴的视觉传达设计是广大受众快速、直接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 种“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 o 。平面艺术设计是以视觉媒介为载体,“是一 个活着的生命,是有呼吸的圆,平面设计是利用简洁的空间,向大众传播信息 和情感的造型活动。 1 2 2 招贴艺术的发展过程 招贴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形式经典的平面设计艺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不同学科之间出现互补的状态日益明显,因此,招贴 艺术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在其内涵、视觉形式表现、功能延展性等多方 面都在实现创新、突破。同时,平面领域的设计逐渐向非平面领域拓展,也将成 为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平面设计的非平面化发展,既涉及到环境、景观等三维 空间因素,又涉及新媒体传播途径,招贴艺术通过多方面元素的改变,真正实现 平面功能延伸的价值。 招贴艺术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部分,以探索二维空间的表现性为目的,不仅 要对平面的形式、视觉载体进行研究,同时还要关注招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二 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融合、作品与受众互动等多方面因素,才能够突破传统平面 的局限性,实现“超平面 的招贴设计。 招贴设计是平面设计艺术中较为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平面设计中扮 演主轴地位。招贴按其字义解释,“招是指引注意,“贴 是张贴,即为“招 引注意而进行张贴 。招贴的英文名字为“p o s t e r ,在牛津英语词典里意 。曾宪楷视觉传达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 9 9 1 o 俄 康定斯基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9 1 ,第9 2 页 o 李砚祖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3 ,第5 8 页 4 指展示于公共场所的告示( p l a c a r dd i s p l a y e di nap u b l i cp l a c e ) 。在伦 敦“国际教科书出版公司 出版的广告词典里,p o s t e r 意指张贴于纸板、墙 壁、大木板或车辆上的印刷广告,或以其他方式展示的印刷广告,是户外广 告的主要形式,也是广告的最古老形式之一。也有人根据p o s t e r 的词根结 构剖释招贴的词义,认为p o s t e r 是从“p o s t 转意而来,“p o s t 词义为 柱子,故p o s t e r 是指所有张贴于柱子上的告示。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3 0 0 0 年前,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招贴设计作品出现 在古代埃及,现在保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在我国,随着造纸和印刷技术的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招贴出现于我国宋朝,比西方印刷广告早出现3 0 0 多年。 1 9 世纪后半叶,伴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而逐渐产生 的。当时,巴黎街头出现多色印刷的版面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招贴。 1 8 6 6 年,法国著名画家、设计师吉尔斯查雷德制作出了第一张石版招 贴,这幅作品标志着现代招贴的诞生。 2 0 世纪6 0 - - 7 0 年代,国际著名日本籍设计师矾崎新、福田繁雄等提出了“与 环境相适应的招贴艺术 ,把招贴艺术的功能价值、艺术表现逐步由二维空间向 多维空间推进。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进步、整体环境意识的增强,招贴艺术势必 突破自身的概念,与多方面元素相融合。 随后几十年,出现了不少与周围环境、建筑实体完全融合的优秀招贴设计作 品。户外广告的发展、墙体宣传画的普及、灯箱艺术的变革,都证明了招贴艺术 的表现形式在新环境中不断延伸。将环境因素引入平面设计,既丰富了传统平面 设计的视觉效果,使原有的平面维度在巧妙的构思中发生了转变,又增加了环境 设计、建筑设计的艺术魅力,实现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共赢。 我国近代最早的招贴产生于2 0 世纪2 0 - 3 0 年代,出现在沿海城市的月 份牌和广告牌上,之后,经过解放后以政治文化内容为主的“宜宣画 时期, 发展到2 l 世纪现代招贴艺术设计的辉煌时期。 5 1 2 3 招贴设计的追求目标 招贴艺术由早期的张贴布告发展而来,作为二维空间的视觉传达艺术, 能够完整体现平面设计的形式特征。招贴设计的形式特点是,在简单的平面 中探寻丰富的秩序、韵律、节奏、层次,突出鲜明的视觉效果。招贴具有平 面视觉设计最主要的基本要素,其设计理念、表现手段及技法较之其他平面 性的艺术设计更具典型性。招贴利用静止的平面形式,通过在公共场合展示 的途径进行传播,达到传达信息、表现情感的目的。 科学技术的革新带动了招贴艺术的变革。印刷技术使招贴形式更加规 整、严谨,创立以大规模生产的设计手段;摄影技术的发展,使招贴图形的 表现更为逼真,增强了招贴的视觉效果;计算机技术影响了招贴的设计理念, 开拓了招贴设计的崭新时代。 招贴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实的二维空间中,创造最完美的视觉 效果。每次技术革新同样给招贴设计融入新的理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 展,使设计环境发生了微妙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前进,传播方式的不断更 新,招贴设计也要在新的技术领域和新的设计观念中,探索新的形式、新的 语言媒介和新的生存环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平面设计的形态也在新的社会、科技思潮中不断改 进。在当今艺术设计界,逐渐形成了平面设计维度转变的观点。不少专家、学者 认为,平面艺术的空间延展性不仅局限于与环境融合的范畴,同时要在新的语境 中探寻多维化的呈现载体,实现平面设计视、听、环境变化的多维化传播。随着 电子屏幕、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面艺术突破了原来的载体,选择了电 子载体、虚拟载体进行传播。多媒体艺术的兴起,代表了平面设计媒介的更新。 平面设计意识形态的转变,不仅是理论界提出的学术观点,也是设计师在不断的 实践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创作思潮。 招贴艺术作为平面设计的经典形式之一,同样面临着向多维表现形态创作的 6 趋势。招贴是公开展示的公共宣传艺术,适用范围较为广泛,既具备公益性,又 具备商业性,招贴艺术在实践中总结创作经验,在新的维度中吸引更广泛的接受 群体。招贴艺术以多维形态进行传播,扩展了招贴的概念,改变了招贴艺术以往 独立的形态,增加了招贴的可读性,提高了作品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使招贴艺术 的各方面价值得以突出展现。 1 2 4 现代招贴的基本特点 现代招贴艺术有其自身的表现形式、传播特点、生存空间和受众群体,需要 注重在多种元素的交汇中完善功能和价值,在特定环境中突出其景观性、空间性, 在场景中发挥招贴的互动体验,在各种关系的和谐中寻求艺术美感。 随着信息科技的繁荣,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出现了 更加新颖的艺术设计门类,如三维动画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电视广告艺术等。 新兴艺术设计以绚丽的视觉形态、大众化的艺术语言、通俗的艺术题材、便利的 传播方式,赢得了广大受众的青睐。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艺术设计开辟了更加广 阔的发展空间。数字媒体艺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成果,以动态多变的形式、 醒目的色彩、便捷的传播媒介,抢夺接受者的视觉注意力。每一次科技的发展都 导致社会的变革,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数字媒体艺术吸 收了科技的精华,成功反映了现代人类的思想观念、审美观和价值观,符合现代 的生活方式,显得更为通俗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大变革,影响了人类的审美观念和审美 情趣。招贴艺术在原有的平面艺术特色的基础上,需要在信息时代实现最合理的 设计与规划。招贴艺术需要在数字媒体世界中寻找适合自身特性的生存方式,借 鉴电子技术的优势,拓展媒介发布方式以及媒介发布范围,丰富平面视觉领域。 同时,还要不断拓宽招贴艺术的发展空间,使招贴艺术的视觉形式突破二维空间 的局限,以原有的二维空间为基础,探索多样的表现形式。 招贴艺术作为平面艺术的古老、经典形式的代表,几百年来一直拥有顽强的 7 生命力。招贴艺术经历了手工绘制时期、印刷时期,同时又融入了摄影艺术的成 果: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中,探索视觉语言、艺术形式的合理化,不断完善视觉表 现形式。在当今信息时代,以数字媒体为丰导的艺术设计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传统形式的招贴艺术与新兴的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相比,难免受到冲击,影响 招贴设计的主轴地位。中国传统绘画提出“笔墨当随时代”o ,要求传统绘画的 思想内容、观念要符合时代思潮:表现形式、手法要围绕主题思想,追求创新, 在传统巾突出时代气息。同样,招贴作为“时尚”的物化形态,更要与时代背景 融合,在艺术的形式、内容、表现语言以及传播方式上都要有所突破。 现代招贴的表现形式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不再是单纯的手工绘制, 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不断开拓创作技法,可以说是科技产品与艺术设计的密切 结合。一个典型的现代招贴如图i 所示。 图i 现代招贴示例之 彰显个性的构思、出奇制胜的表现是现代招贴作品设计的灵魂。创意是打破 与创新的过程,在= _ 1 断含定与创造中,才能创出新的风格。创造不能局限于已有 的条条框框,不破则不立,现代招贴设计是在有破有立中循序向前发展。人们对 新鲜的、奇特的、刺激的事物都会存在好奇心理,只要抓住这个特点构思设计, o i 右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 l 版社,2 0 0 0 ,第2 5 3 其 8 可从表达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设计出来极具冲击力的招贴。 1 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招贴艺术需要不断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 转变招贴艺术的视觉形态,融入其他门类艺术的精华。本文研究重点是,如何将 经典的招贴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结合,使招贴艺术焕发生命活力,更好服务 社会,创造社会价值。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 探索现代招贴艺术的视觉形态,将静态视觉与动态视觉结合在一起,可 以实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得招贴画面产生更加丰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在 动态形式中蕴涵静态形式的稳定和有序。 2 研究现代招贴艺术与音乐艺术的融合,现代招贴艺术作品融入音乐,可 使视觉艺术与音乐艺术和谐共生,增加招贴艺术作品的视觉韵律和视觉情感。借 助音乐艺术的表现效果,解读招贴艺术的思想内涵,丰富招贴艺术的表现形式。 3 探讨现代招贴的放置环境,招贴设计与建筑结构密切相关,招贴放置需 要造就现场景观,构建优美的艺术氛围和先进的文化品位,同时还要保证招贴信 息的持续宣传特性。 4 在当今科技时代,招贴作品必须反映先进的文化潮流,得到社会认可, 产生社会共鸣,创造社会价值。在设计招贴时,需要顺应时代文化潮流,运用现 代设计工具,整体规划招贴设计,充分表达思想内涵。 论文共分六章,按章节顺序,依次展开论述主题。论文的篇章结构安排如下: 第章在探讨艺术设计与科技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招贴艺术的研究现 状和发展前景的考察,提出论文的研究问题、给出论文的篇章结构。 第二章探讨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现代招贴艺术的视觉形态。动态 形式与静态形式互相结合、互相弥补,可以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使受众群体感 受n - 维空间的深奥。 第三章研究现代招贴艺术的音效表现。合理设计招贴的背景音乐,可使现代 9 招贴产生视觉韵律和视觉情感。 第四章探讨招贴的放置环境。合理规划招贴的环境,可以造就现场景观、营 造艺术氛围、提升文化品位。 第五章给出现代招贴艺术的设计理念。现代招贴艺术需要反映先进文化、产 生受众群体的共鸣,现代招贴设计需要具备综合设计能力等理念是招贴艺术现代 转换的应有之意。 第六章概括全文工作。充分利用科技成果,使现代招贴艺术充满勃勃生机。 1 0 第二章科技时代招贴的视觉形态 本章探讨现代( 科技时代) 招贴艺术的视觉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招贴艺术的表现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招贴艺术是静态视觉效果与动态视觉 效果的结合,色彩变化可以创造新的视觉形式,灯光艺术可以产生特殊的视觉效 果。合理利用先进媒体作为传播手段,可以增强招贴艺术的视觉表现能力。 2 1 科技发展改变招贴的视觉形态 2 1 1平面艺术设计的多维形态 在当今社会,人类周围的几乎每一件人造物品都是“设计打的产物。在很大 程度上,人类生活在一个人造的环境中,正如丹尼尔贝尔所描述的工业社会, 由于生产商品,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制作的世界。 信息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加广阔的设计空间,艺术设计的理念也深入人 类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经历了信息时代科技革命的洗礼,平面设计从设计 工具到设计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和秩序,影响着人类的思 维、观念和情感,五光十色的视觉媒体“侵入”了生活空间,干预了人们的生活 方式,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经验。文化研究者发现:“现代美学如此突出地变成了 一种视觉美学,“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 ,渗透在人们生存空间 的各种信息媒体之中,多种媒体相互交织,使得信息传播达到极致。 自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使得视觉艺术创作环境发 生了质的变化。计算机技术不仅综合了各种多媒体信息,同时还具备自身独特的 艺术表现语言。艺术工具是由生产工具转化而来的,当生产工具用来沟通情感、 创作艺术品以满足人类审美需求时,就转化为艺术工具。艺术工具的发展,意味 。李砚祖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4 ,第5 7 页 o 李砚祖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4 ,第5 8 页 1 1 着制作能力的提高,工具的变革往往带来艺术形态乃至艺术观念的变化。随着电 子技术、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把传统的水墨形式利用电子媒介进行表现,扩大 了传统艺术的传播范围,使传统艺术与人类生活更贴切,变得更加通俗化、人众 化。不同的视觉创新,不同的造型艺术,都可以尝试通过电子、数字平面载体进 行形式创作。 信息时代给艺术设计带来巨大的变革,但是平面设计的本质和基本范畴并没 有根本性改变,原有平面设计的概念和定义仍有现实意义。较以往相比,平面设 计在原有的概念上,融入了新功能、新媒介和新内涵。伴随各种电子媒体技术的 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受众群体尝试了革命性的视觉体验。在当今瞬息万变的 信息社会环境中,电子信息传媒的影响同益重要,传统的平面设计范围逐渐扩大 到新的媒体创作。各种电子屏幕、界面具备现实二维空间的特征,能够成为平面 艺术的载体,担负着传达、沟通的任务。一个典型的电子屏幕招贴如图2 所示。 图2 现代招贴示例之二 电子科技、计算机技术把科技的意识融入艺术,形成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殴 计观念。以科技创新的方式,创造艺术设计新理念,是平面设计探讨的课题。利 用科技进行创新,使传统艺术形态美与科技美完美融合,体现社会、时代、意识 形态的变革,是平面设计艺术不断追求的目标。 2 1 2 现代招贴艺术的创作技法 招贴艺术作为观念传播的视觉“图式 ,被认为是“呐喊的形象” 。尤其 在信息时代,视觉艺术信息快速翻新,多元化风格并置,招贴艺术的发展以独特 的形式风格、鲜明的思想风貌、明确的语义符号,成为塑造大众信仰、世界观、 价值观的重要媒介之一。招贴艺术是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经典,在简单的二维空 间中以独特的形式表现视觉美,传达信息,抒发情感。传统的招贴艺术以平面的 静态形式为主,以固定的形态、有限的空间引发受众无限联想,传递思想情感。 招贴艺术自诞生之日就作为表征时代精神、传播文化的视觉系统,对人类现实世 界具有超越性反思力和判断力的张扬与表达。传统的招贴以静态的艺术形式出现 在公共场合,以达到宣传目的,被称为街头的瞬间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 展,国际性的传播媒体及各种信息技术的提高,传统的主体性和强势意识形态开 始被质疑和消解。新兴的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艺术以新奇、突出的视觉效果、可 持续的表现形式赢得社会、受众的广泛关注。朱国勤在其著作现代招贴艺术史 一书中指出,“招贴的发展始终和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紧密联 系在一起。招贴的功能决定了它只能追随社会流行文化的变迁而变迁,它的风格 和美学特征总是反映着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 。科学技 术的进步,艺术设计材质、媒介的不断更新,导致现代招贴艺术创作技法的创新。 招贴技法的改善,丰富了视觉观念和表现语言,这是平面设计艺术的又一次飞跃。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传统媒体功能之上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成为完善的新式传播 载体。招贴设计的目的之一是向社会、向接受者传递信息和情感。招贴在设计过 程中要考虑其互动性、可读性、可接受性是否合理。利用新式的材质、载体和媒 介,可以增强招贴艺术的传递功能,扩展招贴艺术的表现形式,从而向受众传递 。李砚祖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3 o 李砚祖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3 雪朱国勤现代招贴艺术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 0 0 0 ,第8 7 页 1 3 更加准确、多样的信息。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通过新兴载体媒介,招贴设计创 造纷繁的视觉效果,展示艺术价值和审美精神。 招贴设计艺术需要打破以往的常规观念,吸取科技成果的精华,不断完善招 贴的功能性,发挥招贴艺术的价值。招贴设计担负着培养新的价值体系、发挥视 觉传递信息的任务,以个性化的形式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 2 2 静态视党与动态视觉的结合 2 2 1现代电子招贴的表现形态 随着科技发展,信息媒体技术的进步,招贴艺术呈现多样化的态势。招贴艺 术的表现风格、创作手法与现代科技的进步、社会思想观念的变迁息息相关。当 前,电子屏幕逐步成为重要的公共宣传媒介,合理利用视觉媒介,可使平面设计 更加直接地触动接受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正是因为视觉的传播是直接的,因此 它必定在比语言更深入、更生动的体验层次上于人们的心灵相联结 ,招贴艺 术需要吸收先进媒介,使用先进媒介触动人类心灵。 科技发展带动艺术设计产业的革新,多种艺术设计门类都适当引用多媒体技 术,既丰富了艺术表现效果,又引领了艺术设计科技的新时尚。舞台设计、广告 设计以及场景设计等,都融合了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把传统图形、符号、版 式、构图与声、光、电子等现代技术充分结合,利用电子屏幕的优点,使艺术审 美形式、思想与理性思维形成和谐的有机体。 电子屏幕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在艺术设计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 受到接受群体的青睐。当今,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门类,都改头换面,借鉴了电 子屏幕的优势,提升了视觉美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 电子屏幕将成为平面宣传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电子屏幕具备二维空间的特性, 适合不同形式的平面表现艺术。目前,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利用新媒介进行视觉艺 o 日 中川作一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9 1 ,第1 7 6 页 1 4 术的表现,达到作品与受众互动的效果。平面是视觉载体,担负着传达信息的任 务,通过视觉语言,实现心理沟通。在现实的二维空间以物化的形态展示思想意 识形态、反映社会思潮,是招贴艺术不变的特征。以电子屏幕为载体的招贴艺术, 与影视艺术截然不同,依旧要保留招贴的平面构图特性。例如,平面空间巧妙的 结构、秩序、韵律等,仍然要以图形表现为主。电子大屏幕可以依附于各种建筑、 不同场景,创造超平面的视觉效果,不仅能够在公共场合突出自身地位,同时能 够与场景充分交融,体现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秩序。在特殊电子载体上探讨二 维空间以及超二维空间的视觉表现结构,是招贴艺术创作观念、设计理念的突破, 也是招贴艺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电子媒体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招贴的形式。传统招贴以静止的平面构成形式 为主,招贴设计的各种信息、思想、情感通过静止的空间得以充分体现。“只要 属于美术类的视觉艺术,最主要的一环就是图样的造型,因为造型能够给人带来 愉悦的形状去奠定趣味的基础。通过对平面进行加工、修饰、重构等多种手 段创造艺术美,利用可感知的视觉形式与大众进行沟通,引发接受者的无限联想, 从而实现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 以电子屏幕为载体的招贴艺术,不仅保持了招贴艺术原有的造型价值,同时 能够适当打破招贴的静止、瞬间的形态,实现招贴形式表现的多元化。 2 2 2 现代电子招贴的视觉特点 利用电子屏幕,招贴艺术可以适当引用动态形式,按照平面审美的规律组合 动态形式,在动态的元素中寻找二维空间的构成、节奏、排列,深化平面的视觉 层次。现代招贴艺术的静态形式离不开富含动感的形式,借助电子载体,可以运 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增加二维空间的延展性。在招贴艺术静态的形式中,时常会 出现具备动态感的静止形式,通过视觉形式的特殊表现,给人以动态的想象,丰 富招贴的视觉内容。视觉原理证实,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人的视觉范围内更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 9 9 8 ,第4 5 9 页 1 5 具冲击力。动态形式的运用,可以适当改变以往用静止形式表现动感效果的模式, 使原本静止的动感形式在二维空间中真正运动。二维空间运动的组成元素融会、 碰撞,使视觉平面不断变换,突出了平面中各元素之间的对比关系,使视觉层次 呈现多样化。 动态形式与静态形式结合,互相弥补,可以创造更加奇幻的视觉效果,让接 受者体会到二维空间的深奥。在现代电子招贴中引入动态形式,所产生的艺术效 果如下: ( 1 ) 动态形式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使视觉形式更加饱满,同时扩大了接 受者的想象空间。 ( 2 ) 动态形式与静态形式进行对比,突出了平面空间的双重层次。 ( 3 ) 动态形式遵循一定规律运动,突出了空间的秩序感。 ( 4 ) 动态形式跳跃、活泼,静态形式则较为沉稳。在强烈对比中,突出平 面的结构层次和组成元素,强调视觉冲击力。就像交响乐一样,既有小提琴的清 脆、悠扬,又有大提琴的沉稳、厚重,在多元素中实现整体的最佳效果。 值得注意,在引入招贴的动态形式时,需要准确把握的基本原则如下: ( 1 ) 平面艺术重在突出同一平面空间中多元素的交融的整体效果,招贴艺 术的表现形式虽然引用了动态形式,但还要保留以往的静态形式,实现招贴画面 动静结合的效果。 ( 2 ) 引入动态形式要遵循平面构成的秩序,使动态形式的运动规律符合整 体构图的结构和秩序,招贴设计注重在平面中寻找多种元素的最佳的契合效果。 静态元素和动态元素相结合,实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视觉效果,使原本 静止的形式富于动感与多变,加强对比,增强画面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动感形态 与相对静止的元素巧妙结合,使动态形式中蕴涵静态形式的稳定、有序,达到最 完美的组合状态。现代招贴设计应该积极采纳信息科技的成果,利用电子信息技 术的优势,对平面组成元素进行探索,完善艺术设计的形态。接受者通过作品的 形式、载体、材质等多因素了解作品的内涵,在对形式的解读中引发联想,领悟 1 6 艺术价值。 新媒体的应用,推进了招贴艺术语言的发展。形式是内容的载体,艺术语言 是传达信息的工具。动态形式融入招贴艺术的表现形式,加强了形式感和语言功 能,使内容在形式载体中充分体现,广大受众的感受也随之焕然一新,在新形式 中自由地表现思想、感情和信息内容,给受众足够的想象空间,同时提升了招贴 艺术的实用性、欣赏性和艺术价值。 2 3 光学技术创造新的视觉形态 招贴艺术生存的环境是公共场合,在固定的公共环境下实现自身的艺术价 值。招贴艺术由起初的以手绘或者印刷材质为载体的张贴阶段逐步发展,过渡成 为形式多样的墙体视觉艺术、灯箱艺术等,证明了招贴艺术由随意张贴向严谨性、 系统性、艺术性不断发展。招贴设计是“为赋予有意义的次序所作的有意识和有 动机的努力,在公共场合创造美、宣传艺术思想、服务于社会公共事业,是 招贴艺术的基本功能之一。在特定的环境中寻找美的规律,是招贴表现的核心意 义。在公共环境中寻找合适的平面载体,适当的媒介对招贴的形式和传播至关重 要。招贴艺术要充分借助公共空间的特殊性完成展现美的使命。 2 3 1色彩变幻丰富视觉造型 随着电子传播媒介的不断变化,导致艺术载体和艺术语言的变革。光、电技 术在深入到人类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成为艺 术设计的造型手段之一,从而使艺术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光学技术的应用,同 样能够展现丰富的形式和色彩效果。不同的光线也具备各种各样的色彩。在视觉 艺术中,色彩与造型是紧密结合的两大要素。与以往的颜料色彩、印刷色彩相比, 光学色彩能够创造更奇幻的效果。例如,颜料色彩的红、黄、蓝相加产生了黑色, 而光学的红、黄、蓝相加则产生了白色。借助电子媒介的优势,平面设计艺术可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 0 0 2 ,第1 0 页 1 7 以积极探索光学的色彩、明暗对比的利用价值,突出视觉造型效果。 招贴作为造型性艺术的一个门类,不仅要引入动态形式创造视觉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