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一、动物多核细胞的发现和原生质体技术的建二、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技术三、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四、微生物原生质体的其他用途,动物多核细胞的发现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建立,19世纪初,人们发现动物多核细胞现象。后来研究发现多核动物细胞的产生往往与病毒感染有关。20世纪中叶,人们用病毒诱导离体条件下动物细胞的融合。,原生质体研究的发展,原生质体(protoplast),植物、大多数微生物细胞具有细胞壁。采用一定方法技术去掉细胞壁,剩下的细胞部分称之为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融合包括: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纯化原生质体融合融合子检出融合子鉴定,超声波处理菌体释放原生质体酶解脱壁释放原生质体目前多用酶解法,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放线菌的细胞壁二氨基庚二酸、甘氨酸、阿拉伯糖、半乳糖,微生物细胞壁的组成,细胞壁的组成微生物种类不同其细胞壁结构和化学组成不同,酶解处理的有效酶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微生物种类特性选择合适的酶。,细菌细胞壁的结构G+糖肽、底聚糖、多糖、蛋白质、磷壁酸、糖醛酸磷壁酸、脂多糖G-糖肽、磷壁酸、蛋白质、类脂、脂多糖、脂蛋白,真菌的细胞壁成分,自然界中多种生物都能合成破坏降解菌体细胞壁的酶,如蛋清中的溶菌酶,蜗牛消化道中的消化液中酶类,寄生性微生物合成的有关酶。处理细菌细胞壁用酶溶菌酶Lysozyme处理放线菌细胞壁用酶LyticEnzyme裂解酶、Lysozyme溶菌酶,制备微生物原生质体的酶,纤维素酶Cellulase酵母裂解酶Zymolyase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Chitinase商品酶Novozyme234来自TrichodermaharzianumLywallzyme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溶壁酶Glucuronidase葡聚糖苷酸酶(foryeast),处理真菌用酶,酶种类选择单一酶的组成酶浓度酶浓度应合适,浓度太高对原生质体有破坏作用,影响原生质体的再生。lysozyme常用浓度0.10.2mg/mlglucuronidase1lywallzyme1.5酶解温度过高的温度会使酶失活,原生质体失活;过底的温度酶活性不高,影响原生质体细膜稳定性。,原生质体释放有关的因素,菌体培养:液体培养固体培养收集菌体:过滤收集离心收集无菌水冲洗洗涤菌体:等渗液冲洗等渗液与酶液相同酶解处理:保温酶解,稀释终止酶解,离心去酶过滤分离:过滤去掉未分解菌丝体差速离心:收集大小密度均一的原生质体低速离心弃沉淀物,高速离心弃上清液,得纯化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制备程序,1融合亲本选育2原生质体融合操作程序3融合子检出策略4原生质体融合操作程序,原生质体的融合,原生质体融合是一随机过程,原生质体间无亲和选择性,当两种原生质体A和B混合到一起时,发生融合的可能性有A-A、A-B、B-B,其中只有只有A-B的融合是有效融合,概率为33.33,当然还会有多个原生质体融合到一起的可能。此外还存在没参与融合的原生质体仍保留原来性状,要从这个混合体中筛选出A-B型融合子,往往采取相应措施,如亲本菌株的遗传标记。在早期微生物原生质体混合时,多采用原生质体营养缺陷型标记,两者互补恢复野生型的筛选策略,还可以选育抗性菌株等遗传标记。亲本选择是根据实验目的而确定的,尤其以育种为目标,但要考虑到融合子的筛选。,融合亲本选育,亲本的遗传标记在选择性培养基上选出再生子,使只有A-B型融合子才可能再生出来,而同一种的融合子或未能合的原生质体无法再生。原生质体灭活诱变形的遗传标记往往也会使一些有良性状被丧失,对以选育生产性状为目标的育种不能实现。可以采用灭火原生质体的方法作为检出标记,如采用碘代乙酰胺灭活处理真菌原生质体,使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失去再生能力,而又对真菌遗传特性无损伤,当两种采用不同灭活剂处理的原生质体融合后,可以完成代谢互补,使融合子恢复再生能力。荧光染色在获得原生质体后,分别用不同的荧光素染色亲本原生质体,随后融合,融合后于紫外光显微镜下挑取融合子。(融合子发出两种亲本具有的颜色),融合子检出策略,菌株A菌株B液体培养液体培养收集菌体收集菌体洗涤菌体洗涤菌体酶解释放原生质体酶解释放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原生质体AB原生质体等量混合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融合操作程序,对筛选出的融合子必须进行鉴定,以确定其融合子特性。细胞结构水平核相单核双核特殊结构形成PCR遗传本质特定基因序列的检出RAPD生长发育特性个体形态特性目标结构的检出,融合子的鉴定,远缘亲本原生质体融合构成的杂和体在遗传体系上存在差异,两套基因组能否协同作用,会导致基因组稳定性问题,两套基因组的共同表达,选择表达也是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远缘亲本原生质体融合,影响原生质体自身活性的因素原生质体制备状态保存条件再生时的培养条件与操作方法,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因子,1.菌体的生长时期菌体旺盛生长期长为好对数生长期。2体预处理在北京棒壮杆菌处理时加入胺卞青霉素有利与原生质体释放,巴氏梭状芽孢杆菌培养时加1.5乳糖可提高再生率3酶解条件渗透压稳定剂Ca+、Mg+蔗糖可保持原生质体稳定利于再生酶解时间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原生质体的释放量增大酶解浓度到达一定浓度后原生质体的再生率下降酶解温度菌体生长温度,影响原生质体活性的因素,较低温度可以有效的保持原生质体的活性细菌448小时放线菌424小时真菌04保存2天,原生质体贮存条件,细菌易再生可达90甚至100有些种类也很低,小单孢菌只有10-3放线菌可达50丝状真菌“产黄青霉”4060,影响原生质体存活的遗传因素,1再生培养基应具备维系、保护又支持和营养的功能2再生培养温度3操作方式涂布培养法涂布时对原生质体有损坏4固体培养一般认为固体培养优于液体培养,原生质体再生培养条件,再生培养基应具备维系、保护又支持和营养的功能用MgSO4、甘露醇、山梨糖、蔗糖为渗透剂,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应选择不同的再生培养基。营养因子,酵母膏、酪蛋白、氨基酸、糖类原生质体保护剂扩张剂的作用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明胶等对原生质体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起到原生质体扩张剂作用,刺激原生质体再生加入再生细胞壁诱导物与前体物质在培养基中加明胶、细胞壁残片甚至纤维素滤膜都有刺激原生质体再生的功能,原生质体,过高温度对原生质体再生有抑制作用,当再生温度略低于菌株培养温度时,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再生,再生培养温度,涂布培养法涂布时对原生质体有损坏双层培养法将原生质体包埋于半固体琼脂中有利与再生,操作方式,固体培养一般认为固体培养优于液体培养液体培养时细胞壁可溶性物质很容易扩散(如酵母在液体再生液中很难再生)固体培养基限制有效分子的扩散,但先在液体培养基中预培养23小时有利于提高再生率,培养方法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1多细胞菌体的单细胞化作用2真菌双核体单核化作用3菌体脱壁再生优良菌株原生质体4原生质体转化,原生质的其他用途,1多细胞菌体的单细胞化作用许多真菌营养体是多细胞的,当进行诱变处理时,首先应进行单细胞化,采用脱壁形成的原生质体,可以用于诱变处理2真菌双核体单核化作用许多高等单子菌的次生菌丝是双核体原生质体释放再生过程可以单细胞化,为快速筛选单核体用于育种以及从野生菌人工栽培难以形成子实体制备单核体提供方法,原生质的单细胞化作用,原生质体具有异质性,脱壁再生的菌株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从生长速度、代谢活性上面都表现出差异,通过原生质体释放再生出来的某些食用菌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旱地插秧劳动课件
- 建筑给排水施工方案编制
- 钢管桩水下检修施工方案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海洋生化工程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慧鱼创意模型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力资源管理课件:人事专员工作汇报》
-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基于PBL的医学综合能力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信息检索与科研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劳动合同的签订要点
- 2025至2031年中国时尚箱包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工程概算表【模板】
- 《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实验指导书
- 信用修复申请书
- 旧厂房拆除施工组织方案
- 全合成水溶性线切割液配方
-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DB14∕T 2447-20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类
-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33)
- 英语话剧剧本<美女与野兽>
- 兰炭外热式回转炉低温干馏工艺及技术装备简介
- 储罐计算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