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本论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较系统地解剖了一个自然村落中村民之间社会关系的构成及 主要关系的分布特征。研究从村民的季节活动和日常活动着手,对社会关系的构成进行了比较分 析;通过对主要的关系( 邻里日常交往) 的网络分析,明确了村落中邻里交往连结的网络分布特 征。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农村社隈社会关系的主要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到第七章,为研究的主体部分, 主要从村庄的基本社会特征、生计特征、邻里发生的主要连结、每类连结所发生的比例着手,利 用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主要使用了网络的基本属性分析、中心一外围分析、切割点分析、孤点分 析,以及派系分析,结果表明:邻里日常交往是村落中涉及人数最多的连结;邻里日常交往的连 结大小近似正态分布;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的中心外围分布不明显,强连结的分布中存在大量孤 点;邻里交往弱连结的中心外围分布明显,弱迮结中存在的孤点很少;切割点在强连结中较突出, 连结数量较大,在弱连结中切割点作用不明显;邻里日常交往的连结构成的子网络呈“交迭多块 状”分布;引入个体属性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子网所表现山来的“同性”交往和同辈交往的特征。 关键词:邻里关系,社会网络分析,强连结,弱连结,连结分布 a b s t r a c t t h ea n a l y s e so nt h ec o m p o n e n t sb e t w e e nv i l l a g e r si nan a t u r a lv i l l a g eh a v eb e e nc o n d u c t e db y s o c i a ln e t w o r km e t h e d s a n ds t r u c t u r e so fm a j o rr e l m i o n sa r ea n a l y z e di nt h i st h e s i s i ti sd e s c r i b e di n f o u rp a r t s e i g h tc h a p t e r s 1 1 1 ef i r s tp a r tg i v e sas u m m a r yt op r e s e n tr e s e a r c h e so ns o c i a lr e l a t i o n so f c h i n e s er u r a lc o m m u n i t y t h es e c o n dm a k e s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m e t h o d o l o g y t h et h i r df r o mt h i r dt o s e v e n t hc h a p t e ri sm a i nb o d y i tf o e u s e so ns o c i a lc h a r a c t e r i g i c s ,l i v e l i h o o dc h a r a c t e r s t i c s ,m a j o rt i e s b e t w e e nv i l l a g e r s ,a n dp r o p o r t i o no fe a c ho n e ,e s p e c i a l l yo nm a j o rt i e ,i e e v e r y d a y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t h e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 :e v e r y d a y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st h et i et h a tm o s tp e o p l ei n v o l v ei n :t h es i z e so fs o c i a l t i e sa m o n gv i l l a g e r sa r en e a rn o r m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 ;t h ec o r e - p e r i p h e r ys t r u c t u r e so fs t r o n gt i e sn e t w o r ki s n o ts i g n i f i c a n t ,a n dt h e r ea r em a n yi s o l a t e si nt h e m ;s i g n i f i c a n c ee x i s t sf o rt h ec o r e - p e r i p h e r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w e a kt i e st l e t w o r k a n daf e wi s o l a t e se x i s ti nt h e m ;c u t - p o i n t sp l a y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 t h e s t r o n gr l e t w o r k ,b u tw e a kr o l e i nw e a kn e t w o r k ;t h es t r o n gn e t w o r ki sm a d ef r o m m a n y s u b n e t w o r k sw h i c ha r eo v e r l a p p e da m o n ga n o t h e rb yc l i q u ea n a l y s i s ;a n dt h r o u g hc o n s i d e r i n g j n d i v i d u a la t t r i b u t e s g e n d e ra n da g e n o d e si ne a c hs u b - n e t w o r ka l m o s ta r es a m eo n e k e yw o r d s :s o c i a lr e l a t i o n sa m o n gv i l l a g e r s ,s o c i a ln e t w o r ka n a l y s i s ,s t r o n gt i e s ,w e a kt i e s , s t r u c t u r e so fs o c i a lt i e s u 中国农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刖吾 在生活中,社会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格兰诺维特( 1 9 8 5 ) 所强调的社会关系的 重要性:社会关系在经济行动和社会结构中普遍存在,它也潜藏在理性的经济活动中,并会产 生与正式权威相对抗的力量,同时它也会发展很多非正式的规则。 在国外网络分析已经有相当久的历史,其利j j 图论、线性代数和统计学已经发展起诸多模 型米,而且还开发了一系列网络分析软件,如u c i n e t 、n e t d r a w 、p a j e k 等等几十种网络 分析软件,网络分析学会还创办了有关网络分析的杂志s o c i a ln e t w o r k s ) ) 及专j j 的网站 “h t t p :w w w s f u c a m n s n a ”1 。 随着对国外社会网络理论的引入,在国内关于社会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者从中国 期刊网数据库的核心期刊范围里检索摘要中包含“社会网络”的文献( 本部分没有对社会资本 的文献进行检索) ,并统计了其变化趋势,见图1 。从上可见,目前国内对社会网络的关注越来 越多。 埋 一 口嚼 巅 g 疆 杈 1 9 9 7 年1 9 9 8 年1 9 9 9 年2 0 0 0 年2 0 0 1 年2 0 0 2 年2 0 0 3 年2 0 0 4 年 一 时间二= 兰苎塑墨 图】中国期刊刊载的社会网络文献数量的历年变化 ( 检索摘要词为社会网络,范围:核心期刊) 有关包含网络分析方法的介绍文献在中文文献中主要有袁方( 1 9 9 7 ) 土编的社会学研究 方法教程、丘泽奇( 2 0 0 1 ) 所译的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以及刘军在社会学研究上所发 表的“社会网络模型研究论析”,以及2 0 0 5 年4 月罗家德的社会网络分析讲义。有关网络分 析方法在目前中国群体研究中的实际应用的文献尚没发现。 从方法使用来看,国内的村落研究中,研究者尚没有发现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相关的研究 参见网络分析介绍的嘲站h 墅:丛竖盟鱼:型= j ! ! 婴型 帅曲舯蛐加0 孛嚣农照大学碗圭学髓论文 翦富 文献。目前与中国社区相关的邻里荧系研究中,大多是对村落进行定性地描述绒者分析,抽象 出其社会形态的特征,比如,费举邋对差序格局的论述,李培秫( 2 0 0 4 ) 的村蒋的终结中 对差乇会隧络豹分辑,刘一皋等( 2 0 0 2 ) 嚣越庄瘫终对蟊裁差岿接局熬维持缭痰瓣势辑。这 样分析有诸多优点能够详细地记录生活史;能够给后来者携供详尽可靠的j 才料;也能够在 分析的结论中给人媳观的证据,详纲的事实可以还原生活本身,而避免因抽象而失去的信息。 定性的描述虽然能够给我们提供更详细的证据,但是其对磺究对象的反映则霪得较冗长, 两嚣不麓够爱浃这塑关系戆数量关系,另努,霆为文字语言接述本身麓萄澉,掰班大多研究缀 难让人直接从整体的角度鸟瞰村落邻里关系的构成和分布。 撼于以上原因,本研究拟使j 网络分析方法对农村社区中成员与成员关系的联系进行探讨。 簌孛漆囊发现减员乏淹荚系中霹g 狂在戆数量特缎,磬舟筵对枣聿滚邻里关系集合熬分夺遂行涤 人研究。 2 图表目录 表2 1 研究过程的分解和所拟方法 表3 - 1 村民主要活动季节历 表4 。1 获得炒茶技术的方式一 表4 - 2 非农职业信息的来源类型 表4 - 3 村民回忆的非农职业信息的来源类型情况统计 表4 4 走亲访友的类型表 表4 - 5 调查到的2 0 0 4 年发生的物质支持网络 表4 - 62 0 0 3 年到2 0 0 4 年调查截至期间的小额借款来源渠道 表4 7 在较大金额的借贷上村民选取的渠道 表4 - 8 调查到的共有事务管理 表4 - 9 各连结在邻里总连结中所占的组分 袭5 - 1 连结的基本特征 表5 - 2 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的大小 表5 - 3 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的大小 表5 - 4 邻里日常交往强弱连结的正态分布特征 表6 - 1 邻里强连结的中心一外围分析成员归属 表6 - 2 邻里强连结的中心一外围成员的密度 表6 - 3 邻里交往强连接( 以户为单位) 的中心一外围成员归属 表6 4 邻里交往强连结( 以户为单位) 的中心外围成员的密度 表6 - 5 个体和以户为单位的强连结的中心一外围归属比较 表6 - 6 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的中心一外围分析成员归属 表6 7 邻里日交交往弱连结的中心一外围成员的密度 表6 - 8 邻里日常交往强连接( 以户为单位) 的中心一外隔成员归属 表6 - 9 邻里强连结( 以户为单位) 的中心一外围成员的密度 表6 1 0 个体和以户为单位的强连结的中心一外围归属比较 表6 - 1 1 强弱连结的中心外围值 表7 - 1 邻里日常交往强联结子群体( 步长为1 ) 表7 2 以家庭为单位的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子群体( 步长为1 ) 表7 - 3 个体日常交往的性别类型统计表 表7 _ 4 个体交往强连结对象年龄的标准差 图1中国期刊刊载的社会网络文献数量的历年变化 v 擂 博 甜 丝 卵 嬲 嚣 凹 如 硒 弛 鸵 北 :宇 :宇 舶撕 如 观 站 舛 图2 1 四人的关系连结图 图2 - 2 四人的二元关系矩阵 图2 - 3 关系图 图2 - 4 中心一外同理想矩阵 图3 1 调查地点地理位置图 图3 - 2 汪畈村的社区示意图 图4 - 1 农户获得农业技术信息的主要连结 图4 - 2 村民叙述的邻里交往矩阵 图4 - 3 邻里日常交往连结矩阵 图4 - 4 邻里插秧换工网络图 图4 - 5 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矩阵 n 4 - 6 邻里插秧的换_ _ l = 连结矩阵 图4 7 邻里之间的物质支持连接矩阵 图4 8 邻里之间的借款获得连结矩阵 图5 1 邻里交往强连结的正态p - p 概率图 图5 2 邻里交往弱连结的正态p - p 概率图 幽6 - 1 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的中心一外围分布矩阵 图6 - 2 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 以户为分析单位) 的中心一外围分布矩阵 图6 - 3 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中心一外围分布矩阵 图6 4 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 以户为分析单位) 中心一外围分布矩阵 图6 - 5 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的切割点和孤点分布 图6 - 6 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的切割点和孤点分布( 以户为单位) 图6 7 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的切割点和孤点分布 图6 - 8 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切割点和孤点分布( 以户为单位) 图7 - 1 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派系成员交迭情况分析的树状图 图7 2 以家庭为单位的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派系成员交迭情况树状图 v 1 川 川 m 小 m 饿 埘 s 埘 必 埘 埘 脚 脚 昌号 瑚 川 m m 棚 棚 m m 朋 m 独创性声明 y7 7 4 5 0 9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时间:1 旷 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 换工连结 借物连结 借 款连结。标准差分别为3 7 6 6 、2 1 9 6 、2 5 1 6 、1 3 3 5 、0 9 9 2 ,因此其连结的离散趋势大小表现为: 借款连结 借物连结 邻里口常交往强连结 换工连结 借物连结 借款连结。连结度的集中性值分别为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五章各连结分布的基本特征 3 42 1 、2 8 6 8 、2 5 5 3 、2 1 3 2 、1 8 4 2 ,由此可见网络连结的集中性大小表现为:邻里日 常交往强连结 邻里e t 常交往强连结 换工连结 借物连结 借款连结。 5 2 邻里日常交往连结大小和分布 以上对各连结的基本特征做了比较,而本部分将对连结大小最大的邻里日常交往网络进行 深入分析,除了此原因外,还因为邻里日常交往连结在实际的生活中为发生可能性最高,而且 这种连结在村民日常信息传播方面起着很人的作用。本部分分析主要关注邻里日常交往连结的 整体网络中主体网的的连结人小和各主体连结人小的概率分布。 对于邻里交友连结和观察到的邻里交往连结,可以细分为个人的强连结和弱连结,本部分 将对其连结密度和每个节点连结量的分布函数进行拟台,并对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5 2 ,1 观察邻里交往连结大小 使用u c i e n e t 软件对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大小的统计结果见表5 2 。 表5 - 2 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的太小 代码 a 1a 2 a 5b 1b 2 b 3b 4c lc 2d 2d 3e le 2f 1f 2 g lg 2g 3h 1h 21 11 2j 2k 1 密度 400125345277 2 55436541220 代码 l 3m lm 2m 3m 4n ln 2n 30 l0 20 3p 1p 2p 3q l0 2q 3r 3r 4s ls 2t lu lu 2 密度 00013352743 63543264l4040 使用u c i e n e t 软件对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的密度统计结果见表5 - 3 。 表5 - 3 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的大小 代码 a 1a 2a 5b 1b 2 b 3b 4c lc 2d 2 d 3e 1e 2f 1f 2g 1g 2g 3h 1h 2l l1 2j 2k l 密度1 75l21 3788311 0211 21 2171 851 497690 代码 l 3m 1m 2m 3m 4n 1n 2n 30 10 2 0 3p lp 2p 30 10 2q 3r 3r 4s is 2t 1u 1u 2 密度 6531 11892 06 91 03 9l o4 l o 1 3 l o4651 6754 5 2 2 邻里交往连结大小的概率分布类型 为了了解连结密度的分布类型,本研究使用p - p 概率图对观察到的邻里日常交往连结的密 度分布进行了检验。 p - p 概率图( p pp r o b a b i l i t yp l o t s ) 是根据变量的累计比例对所指定的理论分布累计比例绘 制的图形,如果被检验的数据符合制定的分布,m 表明样本数据的点簇在一条直线上。研究者 使用s p s s 统计软什分别检验了1 3 种概率分布贝塔分布,卡方分布,指数分布,伽玛分布, 、r 正态分布,拉普拉斯分布,逻辑斯谛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帕雷托分布,t 分布, 3 7 威布尔分布,均匀分布。通过检验,拟合度最好的是正态分布,检验结果如图5 1 和图5 - 2 ( 部 分其它分布的模拟图可见附件5 ) 。 - 8 盘 5 罩 薹 o b s e r v e d c 啪御o ho b i t 州d o 曲i 轴a b 曲 1 备里交往荟莲蟹的芷盎 m p 摄事圈 国5 2 | 里交牲霸建籍曲正盘r _ r 疆事国 从以p - p 概率图来看,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的人小、邻里日常交往的弱连结火小均近似止 态分布。 5 2 3 邻里e t 常交往强弱连结的正态分布特征 使用s p s s 对邻里日常交往强弱连结的正态分布的特征统计见表5 - 4 。 表5 _ 4 邻里日常交往强弱连结的正态分布特征 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和弱连结的偏度分别为0 0 0 2 、o 5 7 9 ,所以二者均为右偏分布。强连 结和弱联结的峰度分别为0 9 2 7 、0 3 7 9 ,所以二者与标准正态分布比较而言均属于细尾分布, 数值相对收敛。 3 8 强连结的变异系数c v 强琏镕- 2 0 9 2 3 1 4 = 0 6 7 ,弱联结的变异系数c v 月镕5 0 6 3 7 7 8 = 0 6 5 。 从强弱连结的变异系数来看,观察邻里交往的强弱连结的连结大小的变异性相当。 5 3 小结 所测量的2 l 户农户中,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换工连结、借物连结 和借款连结的连结大小的顺序为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 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 换工连结 借物 连结 借款连结。其连结的离散趋势大小表现为:借款连结 借物连结 观察邻里交往强连结 换工连结 借物连结 借款连结;连结的集中性大小表现为:邻里交友强连结 观察邻里交往强连结 换工连结 借物连结 借款连结。 本研究使用p p 概率图对观察到的邻里日常交往连结的密度分布进行了检验,从以p - p 概 率图来看,观察到的强连结密度、观察到的弱连结密度均近似正态分布。 强连结和弱迮结的偏度分别为o 0 0 2 、o 5 7 9 ,所以二者均为右偏分布。强连结和弱联结的 峰度分别为0 9 2 7 、o 3 7 9 ,所以二者与标准正态分布比较而言均属于细尾分布,数值相对收敛。 强连结的变异系数c v 强连结= 2 0 9 2 3 1 4 = 0 6 7 ,弱联结的变异系数c v 弱联结 = 5 0 6 3 7 7 8 = 0 6 5 。从强弱连结的变异系数来看,观察邻里交往的强弱连结的变异l 生大小相当。 3 9 第六章个体连结在整体网中的位置分析 上一章的分析可见生产队邻里日常交往是村民之问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主要连结,并且发现 连结大小的概率分布符合正态分布。为了更清楚地了解邻里日常交往连结在网络整体分布特征, 本研究使用网络分析方法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本部分主要关注村落中的村民在日常交往中处 于整体网络中的位置。为了分析这个的位置,本部分研究采用了网络分析中的中心一外围分析 模型、切割点和孤点分析。 6 1 中心一外围分析 外围的分析模型常有离散模型( d i s c r e t em o d e l ) 和连续模型( c o n t i n u o u sm o d e l ) 。中心和 外围的分析方法将一个群体分为两个子群体:其中一个是中心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各行动者连 结相对较多;外围群体连结松散,而且也缺乏和中心群体的紧密连结。中心群体在整体网络中 也是声望程度高的群体。 本部分主要根据邻里日常交往的强连结、观察邻里交往的弱连结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强弱 连结对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进行中心一外围分析。 6 1 1 邻里强连结的中心一外围分析 采用离散模型,使用u c l n e t 对观察的邻里交往强连结进行中心和外围成员的划分,算法 选择c o r r ,计算结果见表6 1 。排序后的中心一外围矩阵见图6 1 。 表6 - 1邻里强连结的中心一外围分析成员归属 类目属于类目的个体代码 中心成员( c o r e c l a s sb 3 c 1c 2 d 3e lf if 2 g i g 2 g 3 h 1 k 2 n 2 0 1p lp 3r 3 u l m e m b e r s h i p s ) 外围成员( p e r i i p b e r y a 1 a 2 a 5 8 1b 2 8 4 d 2 e 2 h 2 1 1 1 2j 2 k il 3 m l m 2 m 3 m 4 n i c l a s s m e m b e r s h i p s )n 3 0 2 0 3 p 2 q iq 2 q 3 r 4s 1s 2 t l u 2 两类成员的连结密度见下表6 - 2 。 表6 - 2 邻里强连结的中心一外围成员的密度 中心成员外围成员 中心成员02 0 30 0 5 7 外围成员 00 5 700 3 0 图6 1 邻里日常交往强连结的中心一外围分布矩阵 其中拟台度为o2 8 7 。从拟合度看,邻里的中心外围分布模型与理想模型的拟合度不高,也 就是说邻里强连结的中心和外围划分并不明显,从以上划分来看,中心成员b 3 、c l 、c 2 、d 3 、 e 1 、f 1 、f 2 、g i 、g 2 、g 3 、h i 、k 2 、n 2 、0 1 、p 1 、p 3 、r 3 和u 1 在整体网络中连结相对较 多,而其它成员的连结人小则相对较小。 6 1 2 以家庭为单位的邻里中心一外围分析 将每户中个体的交往数据合并为以户为单位,见矩阵3 3 。使用矩阵3 - 3 的数据进行中心和 外围分析的结果如表6 - 3 ,算法与上相同,其中心一外围分布矩阵见图6 - 2 。 4 1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六章个体连结在整体网中的位置分析 表6 - 3 邻里交往强连接( 以户为单位) 的中心一外围成员归属 类目属于类目的个体代码 中心成员( c o r ec l a s sm e m b e r s h i p s )bcdeghn0 外嘲成员( p e r i p h e r yc l a s sm e m b e r s h i p s ) afl j k l m p q rs t u 3c 2b 5e 4d 7g 8h 1 4h 1 50 1l11l1111122 32547845161239067b901 c be d g hn 0a fk l mijpors t u 1 1 1 1 1 1 11l 11 1 1 11 1 11 1 11 11 1 1 11 11 11 1 1 11 11l l 11 1 11 11 1 11 1 1 图6 - 2 邻里e l 常交往强连结( 以户为单位) 的中心一外围分布矩阵 中心农户和外围农户的连结密度见表6 4 。 表6 - 4 邻里交往强连结( 以户为单位) 的中心一外围成员的密度 中心成员外围成员 中心成员 0 5 0 00 1 5 4 外同成员 0 1 5 40 1 2 8 其中拟台度为o 3 9 2 。从拟合度看,家庭交往的中心外围分布模型与理想模型的拟合度较一 个体为分析对象的拟合度高。从以上划分米看,中心成员和中心成员的连结密度为o 5 0 0 ,外围 成员和外围成员的连结密度为o 1 2 8 ,与以个体划分都比较都有明显增加。以家庭为单位划分中 0 和外围成员后,外围和中心的成员发生了变化,见表6 5 。 4 2 1 1 i 1 11 1 i 1 l l 1 1 1 1 1 1 i afklmijporstuon蛇o如“埔”加n 表6 - 5 个体和以户为单位的强连结的中心一外围归属比较 类目属于类目的个体代码 以个体位划分单位中心成员 b 3c 1c 2 d 3e 1f lf 2 g 1g 2 g 3 h l k 2 n 20 1p l ( c o mc l a s sm e m b e r s h i p s ) p 3 r 3 u l 以家庭为划分单位中心成员 b 3b lb 2b 4c lc 2d 2 d 3e le 2g 1g 2g 3h 1 h 2 ( c o r ec l a s sm e m b e r s h i p s )n 1n 2 n 3 0 1 0 2 0 3 比较而言,b i 、b 2 、b 4 、d 2 、e 2 、h 2 、n 1 、n 3 、0 2 和0 3 均是以家庭为划分单 位后,位于中心的成员;同时成员f l 、f 2 、k 2 、p 1 、p 3 、r 3 和u 1 则在家庭为单位的 划分中成为外围成员。由此可见,考虑家庭成员彼此的影响后,个体邻里连结的中心或者外围 位置在整个网络中会山现变化。 从以上划分的效果来看,其中心一外围的表现还不是很明显。 6 1 3 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的中心外围分析 使用u c i n e t 对观察的邻里交往弱迮结进行中心和外围成员的划分,其算法如上,计算结 果见表6 - 6 。排序后的中心一外围矩阵见图6 - 3 。 表6 - 6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的中心乡i - 围分析成员归属 类目属于类目的个体代码 中心成员( c o r ec l a s s a 1a 2 8 2 8 4 d 3f 1g 1g 2 h l1 1j 2 k 2 l 3 m 3 m 4 n ln 2 0 10 2 m e m b e r s h i p s ) p 1p 2 q 1q 2 q 3s 2 外围成员( p e r i p h e r ya 5 8 1b 3c lc 2 d 2 e 1e 2 f 2 g 3 h 2 1 2 k 1 m 1 m 2 n 3 0 3 p 3 r 3 c l a s sm e m b e r s h i p s )r 4s lt 1u 1u 2 两类成员的连结密度见下表6 7 。 表6 7 邻里日交交往弱连结的中心外围成员的密度 中心成员 外围成员 中心成员0 3 6 80 1 3 2 外围成员 0 1 2 20 0 3 8 其中拟合度为o 4 0 5 。从拟合度看,邻里的中心外围分布模型与理想模型的拟台度较高,也 就是说邻里强连结的中心和外围划分表现明显。 la l 2 2 越n l s 引 5b 2 釉时 z 4 a 2 凇 4 2 日0 3 40 t t td 0 3 1 扎 1 4f i 4 0 日l 1 70 i t ,f i t 搞l 4 ss 0 2 3r 2 ,x 2 3 p 2 0 l 砒 ,射 5o z 4 1 鼋2 0a 5 1 5 1 2 1 2 = i ,c 2 “瓢 2 砒 b 3 4s t 0 0 3 t o 口2 辐0 1 0 2 2 0 4 2 辨p 2 8 ,b 0c t l # ; 4 3r 3 4e 4 4 $ 5 l 2 2 1 2 4rt t 4 8l r 4 9 啦 图6 - 3 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中心一外围分布矩阵 6 1 4 以家庭为单位的邻里日常交往中心一外围分析 将每户中个体的交往数据合并为以户为单位,见图4 - 4 。使用图4 - 4 的矩阵数据进行中心和 外围分析的结果如表6 8 ,算法与上相同,其中心一外围分布矩阵见图6 4 。 表8 - 8 邻里e l 常交往强连接( 以户为单位) 的中心一外围成员归属 娄目 属于类日的个体代码 中心成员( c o r e c l a s s m e m b e r s h i p s ) a b c d f g h lj k l m n op q r s 外围成员( p e r i p h e r yc l a s sm e m b e r s h i p s ) etu 1 1 _ 111 1111122 12345 67b9a1 23 47 69850 1 a b c d0 f gt t ijk lm nops retu l11 11 1 1 1 1 11 11 11 1 1 1 1 1 1 1111 11l111 11l111 111111 11 1 1 111 1111 1 1 1 1 11 1 1 1 11 l l 5el1l 2 0 tl1 2 1l jll l l 1 11 1 1 1 图6 - 4 邻里e l 常交往弱连结( 以户为分析单位) 中心与外围分布矩阵 两类户的连结密度见表6 - 9 。 表6 - 9 邻里强连结( 以户为单位) 的中心一外围成员的密度 中心成员外围成员 中心成员 05 7 20 1 8 5 外围成员0 1 8 5 0 3 3 3 其中拟合度为o 0 6 6 。从拟合度看,家庭为分析单位的交往中心外围分布模型与理想模型的 拟合度较一个体为分析对象的拟台度高。从以上划分来看,中心成员和中心成员的连结密度为 o 5 0 0 ,外围成员和外围成员的连结密度为0 1 2 8 ,与以个体划分都比较都有明显增加。以家庭 为单位划分中心和外围成员后,外围和中心的成员发生了变化,见表6 1 0 。 4 5 ,l1i,1111i 11i11i11 1 1 1 1 1 1 l l l 1 1 1 1 1 1 1 i 1 1 1 1 i 1 1 1 1 i 1 1 1 1 1 1 ,1 1 l 1 ,i ,i 1 1 1 1 1 111111i11 1i11i11 1 1 i 1 1 1 111111i11l1,i11i1 abcdofghijklmnopsr 0 3 4圬67 o,加n坨如“ 表g - 1 0 个体和以户为单位的强连结的中心一外围归属比较 类目属于类目的个体代码 以个体位划分单位中心成员 a la 2b 2 8 4 d 3f lg 1g 2 h 1 i lj 2k 2l 3 m 3 m 4 ( c o r ec l a s sm e m b e r s h i p s )n 1 n 2 0 l0 2p 1p 2 q iq 2 q 3s 2 以家庭为划分单位中心成员a b c d f g h ij k l m n op o r s ( c o r ec l a s sm e m b e r s h i p s ) 比较而言,b 1 、b 2 、b 4 、d 2 、e 2 、h 2 、n 1 、n 3 、0 2 和0 3 均是以家庭为划分单 位后,位于中心的成员;同时成员f l 、f 2 、k 2 、p 1 、p 3 、r 3 利u l 则在家庭为单位的 划分中成为外围成员。由此可见,考虑家庭成员彼此的影响后,个体邻里连结的中心或者外围 位置在整个网络中会出现变化。 以户为单位分析后,中心和外围表现很不明显,仅有3 位农户处于外围,可以认为邻里交 往弱连结基本上不存在中心一外围划分。 6 1 5 强弱连结中心和外围的综合比较分析 为了明确强弱连结之间的中心一外围特点,研究者对它们的拟合度、中心一中心、中心一 外围以及外围一外围值进行了比较,见表6 - i i 。 表6 - i1强弱连结的中心一外围值 其拟合度大小顺序分别为:拟合度日镕( 十# ) 拟合度镕( 拟合度4 # 。十# ) 拟合度日镕 c 一,。拟合度越高说明中心和外罔的连结差异越大,所以由拟合度的大小可以看出,在汪畈村邻 里交往的弱连结( 以个体为分析单位) 的中心一外围的划分比邻里交往的强连结( 以个体为分 析单位) 的中心一外围的区块划分更为明显。以户为单位分析厉,邻里交往的强连结的中心一 外围的划分则比邻里交往的弱连结的划分明显。以户为分析单位时,弱连结的拟合度为o 0 6 6 , 拟合度很低,说明以户为单位的弱连结中心和外围的区分不明显,即可以说,比较而言,以户 为单位的弱连结对每户农户而言,其连结差异不人。 6 。2 切割点和孤点分析 以上对中心一外围的分析展示了村落邻里交往连结的中心和外围分布情况。但是个体连结 中国农业大学瑚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个体连结谯整体网中的位鬣分析 !i,i ! i ! ! ! 程隧络孛是东戮为处于中心袋磐丹基孬呈现不一样懿位置。 b 翔说,是否戮为链予努匿袋囊中 心就难啦和中心成员或者外丽成员发生联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部分弼对连结中的切割点秘 孤点进行分析,以了解个体谶结在整体网络中是否处于孤立位置或者被切割的位置。 8 。2 强连终牵秘甥裁煮鞠糕点分聿蠢 在观察的人际交往的连结中,存在切割点莘i ;】孤点。为了使其更茸观,研究者使用n e t d r a w 遴行分柝,结粜细f 图6 5 。 国” 静“ 镰“ 静“ 静” 静“1 穆“2 静” 静u 2 谚。 9 7 圈6 - 5 邻里日常交技强连结的切割点和蕊点分布 凿6 - 6 邻里霸常交往强连辖酌协割点和孤点势榷( 戡户为分析单位) 以上分析袭明此村落中,个体强连结的交往存在切割点和孤点,切割点为h 2 和o l ,孤点 4 7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六章个体连结在整体网中的位置分析 为a 2 、a 5 、b t 、k i 、l 3 、m 1 、m 2 、t i 和u 2 ,另外m 3 和s l 则是相互连结的孤立群体。 从上分析来看,以家庭为单位来分析后,邻里交往的切割点为农户o 和农户h ,孤点为农 户l 和农户t 。 将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析与个体为单位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切割点数量相同,但是孤点数 量减少到2 个,这两个孤点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析中,家庭的包含对象也仅有l 3 和t 1 ,其家 庭成员冈为在外打t 或者干活,所以将家庭中个人的连结合并后其连结并无变化,而将家庭中 个人的连结合并历其它的孤点位置则发生了改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邻里交往强连结中存在着切割点和切割点,尤其在不考虑家庭贡 献的时候,切割点和孤点的数量还会增加。 6 ,2 ,2 邻里交往弱连结的切割点和孤点分析 分析邻里交往弱连结的分析方法与上相同,其结果见图6 7 。 图6 - 7 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的切割点和孤点分布 从图6 7 来看,邻里交往弱连结的切割点为b 4 、b l 、s 2 ,b 4 切割b 1 、a 5 、d 2 ,b 1 切割 d 2 ,s 2 切割e 2 。在邻里交往弱连结中也存在孤点,本网中的孤点为k l 。 如果以家庭为单位分析,切割点和孤点的分布如图6 - 8 。 从6 - 8 分析来看,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析中,网络中不存在切割点和孤点。也就是说,在 家庭交往弱连结中,所有的家庭与网络均是连通的,不存在在网络中午连结的家庭,而且连结 人小至少大于2 。 从以上分析来看,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中基本上是连通的,不存在切割点和孤点。 6 3 小结 图6 - 8 邻里日常交往弱连结切割点和孤点分布( 以户为单位) 通过中心一外围分析方法对以个体位分析单位的邻里日常交往强弱连结和以家庭为分析单 位的邻里日常交往强弱连结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交流频繁的强关系村民日常交往来说,以户 为单位的分析表明,这种强关系的中心交往区域和外围交往区域表现比较明显,但是对以个人 为分析单位的结果表明,个体交往的强关系在整体网中不存在明显的中心一外围区域;在村民 日常交往的过程中,以个体来看,弱关系的整体分布表现出较明显的中心一外围交往的区域, 但以户为单位分析表明,农户之间的弱关系的日常交往都有较多的交往对象,基本不存在明显 的中心交往区域和外围交往区域。 通过切割点和孤点分析表明,强连结的整体网中,明显存在切割点和孤点,也就是说村落 中村民的关系分布表现为存在孤立的个体,也存在重要的连接不同人群的个体,不同的群体不 得不依靠他而成为一个整体;在弱连结中,几乎不存在孤点和切割点,表明,村落内这种弱关 系的日常交往中,基本上不存在孤立的个人和连接不同群体的个体。 第七章子群分布分析 上一章分析了个体连结在群体的位置,本部分将对由各连结缀成的予群的分布情况进行分 辑。晕期豹挂会学家寿群俸魏直鼹概念,两且靠遮篓盔燮去瑾瓣一个醛蒋寝骞荔,瞧是一量妥 回昝什么样的个体属下或者不属于一个群体时,肖:虢做不到;网络派系分析的派系分析则解决 了这个问题( f r e e m a n ,1 9 9 6 ) 。根据步长的不同,予群的大小也会扩展然而因篇幅和工作量 的愿闲,奉章仅分摄了步长为l 静交往强荚系予群。分辑辑使崩戆方法鸯派系( c l i q u e s ) 势梗。 派系分析的分析对象是彼i 毙宣接连镪的子群,也簸是其步长为1 的群体。 本分析进行了以个体为单位的强连结分析和以家庭为单位的搬连结分析。分枷分析了其构 成的子网在整体网络中的分布情况;另外还将个体的自然属性与强连结的主体刚结合起来进行 了分撵,甄了解葵爨嚣群髂可戆静瓣魏籍薤。本蟹 究浚有霹邻量瓣鬻交往懿弱迄维送行分橱, 原因在于研究者从分析意义的角度考虑分析步k 为1 的子群,本身就强调备节点问的关系 距离较近外,对于弱违结关系较远,因此在本节中分析弱连结的意义不是很大。 7 。1 邻里交往强联结豹派系分析 使用u c i n e t 软件,群体的最小值取2 ,采用网络分析中的“c l i q u e s ”分析,存在的子群 体兜袭7 - 1 。 表7 - 1 邻里日常交往强联结子群体( 步长为1 ) l :d 3e lg 11 2 :a 1b 4 c 2 2 3 :lk 23 4 :g l n 24 5 :p iq l 2 :d 3 e l g 21 3 :a l b 4 c l2 4 :h 2 k 2 m 43 5 :n 2 p 24 6 :p 2 p 3 3 :d 3e 2 0 21 4 :d 2 n 22 5 :辩2 1 23 6 :n 2 r 4 4 7 :1 2 q 2 4 :d 3f l1 5 :d 2s 22 6 :h 2 i l3 7 :f 1 n 3 4 8 :q ir 3 5 :d 3f 2 1 6 :g 3p lu l2 7 :j 2 k 2s 23 8 :f 2 n 3 4 9 :q ir 4 斑b l 转31 7 :秘髂“|2 8 :k 2 m 4s 23 9 :o p lp 35 0 :暇r 3 7 :b 2 c 11 8 :e lg i g 32 9 :m 3s 14 0 :f lo l 5 1 :q 2 r 4 8 :b 2 c 21 9 :f 2 g 33 0 :f l n l 4 1 :0 3p 3 5 2 :q 3 r 3 殳a lb 3 c 22 0 :e l 晓珏l3 l :f 2 n l 4 2 :0 3 q i5 3 :q 3 r 4 1 0 :b 3 c 2 0 12 1 :e ih l o l3 2 :e l n l4 3 :0 3 u 15 4 :f 1r 3 1 1 :a lb 3 c 12 2 :h 11 23 3 :f 2 n 24 4 :0 2p lp 3 麸黻上步夔为l 豹分辑可敬羲篷,汪嚷生产驮躲毒重瑟之闲黪强关系饕体中惫螽子嚣薄共5 4 个,包含节点数最大值为3 ,共有1 8 个派系,包含节点为2 的有3 6 个派系。这反映了在此村 落中,步k 为1 的强关系群体的分布,即各行动者彼此都有强连结的群体分布呈“多块状分布”。 实际上在以上派系中还有成员彼此交迭( o v e r l a p ) 的情况,使剧u c i n e t 分析派系( c l i q u e s ) , 在交叠模式选项框中选择“y e s ”,可以对交迭进行分层聚类分析。本研究使用树状图来表示其 交迭情况,见图7 1 。 树状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派系成员在整体网络中的连结情况。图7 - 1 中,左边的数值表示每 个节点所连结邻近派系成员的比例,值越大,说明其包含的派系成员越多,属丁同一类的成员 在所属群体的总数量上具有相似性,比如说对于d 3 和e 1 ,其在网络整体中就属_ 丁二在各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简单合同范本
- 水表安装合同范本
- 展览 推广 合同范本
- 购置水表合同范本
- 常平海鲜食材配送合同范本
- 广州物流劳务承包合同范本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铝酸盐水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运输企业投标合同范本
- 2024至2030年中国重油燃烧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纬向仿麂皮面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食材配送供应商评价表
- 公司发文签批单模板
- 《农村医疗改革》PPT课件.ppt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痹病)病程模板
- 概述卡诺循环
-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分析标准表格模版
- 光伏电站两票三制管理制度
- 用EXCEL做质量分析柱状图模板
- 电缆截面的计算选型及口诀PPT课件
- 石膏固定PPT课件
- 【报告】管道脱脂检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