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人类姻生存,依赖予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支撑。从人类社会出现 伊蹩,萁滔动藏一警影嚷饕生态环蠛。在人类避入窝速发震熊工曼社 会之前,这种影稿一赢憝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人类与生态环 境儇特骜零申大体和谐的局馥。进入王业专会之屦,人类社会的整令 生态环境发生了裁麓未有鹣交讫,懑蠛了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环境污 染、游源袭蜗等系列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迫使人类对自身文 裴发鼹方式殷思撼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应运而生的生态伦理思潮,开始席卷东方和 西方。从浅层的生态学到深层生态学,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心 主义,从单纯的环境保护主义组织“绿党”发震裂巍“绿”转“筮”, 最后“红”“绿”交汇的的状态,其间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探索。 在这个反思和探索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生态环境和人 类社会发展的论述遭遇到两静截然相反静待遴,一方面,一部分环保 主义者把玛克思姻入到人类中心主义的阵营,他们指责马克思和恩格 斯把自然麓作是被动的“劳动对象”,忽视了地和自然的生态学意 义,主张人类通过劳动来实现“对自然的支配”。甚至磁现了这样的 批评: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工具的改进和科学的进步是生产力发 展的观点恰恰是造成人类无限掠夺自然资源魄一个理论依据,。一些 环保主_ 义者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受到近代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胜 利的陶醉的影响,是属于有害于生态环境的人类扩张思想。 另一方面,在拥护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流派那里,马 克思的生态思想是完全与当代的环保思想一致的,并且只有他提出在 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类最终实现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 的和解。这种认识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前瞻性, 有利于指导今天的环境保护和生态问题的解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 态思想的影响下,欧美和日本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派环保思想 流派试图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发扬光大,他们一直活跃 在国际生态伦理的舞台上。 本文想通过研究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和各种生态伦理思想的差 异,研究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重视的是隐藏在人与自然矛盾背后的人 与人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实质是人类发展方式的问题, 要反思人类发展在不同地区造成环境差异,以及不同国家之间围绕环 境问题而形成的利益冲突,通过揭示这些问题的实质,探索造成当今 时代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理论和方 法。在这方面,我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环境哲学思想,是人类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以往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马克思恩格 斯的思想甚至被西方社会的一些人当作造成环境生态问题的思想祸 根。我们必须澄清强加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上的迷雾,坚持马克思 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点,因为这对于我们不仅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 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环境问题,生态伦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 a b s t r a c t t h eh i s t o r yo f h u m a l l l ( i n dd e p e n d so n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o f t h ew h o l e w o r l d ,a n dh u m a n sa c t i v i t yr e v e r s e l yh a sb e e na f 托c t i n gt h ee c o s y s t e m s i n c et h eh u m a ns o c i e t y 印p e a r s b u tm ei n f l u e n c ew a si nt h e w i t h s t a n d i n gs c o p eo fe n v i m e n ta n dm a l l k i n dc o u l dk e e pw e l lw i t h e c o s y s t e me n v i m n m e n tu n t i lt h ei n d u s 仃i a ls o c i e t yd e v e l o p e d a f t e r e n t e r i n gt h ei n d u s t r ys o c i e t yo fh i 曲s p e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w h o l e e n v i r o n m e n te n c o u n t e r e dt h e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m o r t a lb l o w :t h e d e g e n e r a t i o no f t h ee c o s y s t e m ,t h ep o l l u t i o no fe n v i m n m e n t ,t h e p r o s t r a t i o no fr e s o u r c e sa n ds oo n t h e s ep r o b l e m sa r o s eh u m a nt o r e c o n s i d e rt h e i ro w nb e h a v i o r t h e nt h et i d eo fe c o s y s t e me t h i c se m e r g e di n l 9 6 0 s t h et r e n do f t h o u g h ts w e p tf r o mt h ee a s tt ot h ew e s t ,f r o mt h ee c o l o g yo f s h a l l o w l a y e rt ot h ed e e p s e a t e d ,丹o mt h ea n t h m p o c e n t r i s mt on o n - h u m a nc e m e r p r i n c i p l e ,行o mt h ep u r ee n v i m n m e n t a lp m t e c t i o no r g a n i z a t i o n _ t h e g r e e np a r t y t ot h e ”g r e e n ”t u m i n gi n t o ”r e a n dl a s t l ym e ”r e a n d g r e e n ”d e v e l o p e dw i t l le a c ho t h e r m a n yc h a n g e sa n ds i t u a t i o nc o m e f b r t hi nt h ec o u r s e i nt h i sp r o c e s so ft h e o 叫e x p l o r a t i o n ,m a r xa n de n g l e sc o n c e p t i o n a b o u te c o s y s t e ma n dh u m a ns o c i e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f a c e sw i t ht w ok i n d so f c l e a r i yc o n t r a r yt r e a t m e n t s 3 o no n eh a n d ,s o m ep e o p l es u p p o r t i n g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妒o t e c 娥m b e l i e v et h em a i s m e c o s y s t e me t l i c sb e l o n g st ot 1 1 eh 啪a nc e n t e r d o c 仃i n e ,f o re x a m p l e ,t h e yb l a m et l l a tt h em a i s mc o n s i d e r sn a t l _ l r ea s ” l a b o ro b j e c t ”a n dm a nd o m i n a t et h en a t u r ew i m 1 a b o rw h i c ht h e ym o u g h t n e g l e c t e dt h ev a l u eo fn a t u r a l f u r t h e rm o r e ,m a r x i s me c o s y s t e me t h i c s i n s i s t s p r o d u c t i v i t yi se n h a n c e d i n f i n i t e l yw i t ht h ei m p r o v e m e mo f s c i e n c ea 1 1 di n s t m m e n t so fl a b o rw h i c ht h e yr e g a r da sae s s e n t i a lt h e o r y b a s i so fh u m a l lc e n t e r p r i n c i p l ec a u s i n g n a t u r er e s o u r c e ss e r i o u s d e p r e d a t i o n i ns u m ,e n v i r o m e n tp r o t e c t i o n i s t st h i n kt h a t 廿l em 懈i s mi s t y p i c a lf o ri t sh u m a ne x p a n s i o na n db a df o re c o s y s t e m ,f o ri ti sa f f e c t e d b ym a c h i n e r yn a t u r a lv i e ww h i c hw a sp r o d u c e da f t e rm o d e mt i m e s 0 nt h eo t h e rh a n d ,i nt h ev i e wo f m ep a r t y 、让os u p p o r t sm a d ( i s t ” e c o s y s t e ms o c i a l i s m ”,t h e r ea r em a n ye c o s y s t e mt h o u 曲ti nt h ew o r k so f m a r xa n de n g e l t h e yc o n c l u d et h a tm a r x i s mh o l d st h ee n v i r o 胁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t h o u g h t f o ri n s t a n c e ,m a r xa n de n g l e sp u tf o n v a r dh u m a n b e i n gc a no n l yg e tw e l lw i t l l 如en a t u r ca l l dh i m s e l fi n 如t u r ec o m m u n i s m s o c i e t y t h i sg r e a tt h e o r yi sb e n e f i c i a lt om ee n v i m n m e n t a lp m t e c t i o n a n dt h es o l u t i o no fe c o s y s t e mp r o b l e m sn o w a d a y s w i t h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m a r x i s me c o s y s t e me t h i c s ,s o c i a l i s m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m t e c t i o np a r t yi n e u r o p e ,a m e r i c aa n dj a p a nh a sb e e nf l o u r i s h i n gi nt h ee m i c a ls t a g ei n i n t e m a t i o n a le c o s y s t e m t h i sp a p e rs t u d yt h ed i f 俺r e n c e sb e t w e e nm a r x i s me c o s y s t e me t h i c s 4 a n do 搬e rk i n d so fe e o s y s t e me 凌i e s ,e 搬魏a t i e a l l y 切糟s e 嚣e hm 嚣x i s m s e l a b o r a t i o no ft h ee s s e n c eo fc o n f l i c t si n d i f b r e n tp e o p l e ,d i f 话略n t r e g i o n s ,a n dd i f f e r e n tn a t i o n sw h i c ha r eh i d e db e h i n dt h e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b e t w e e nh u n l a na n dn a t u r e t h ep 印e rt r i e st o o p e no u tt h ei n d e p t h r e a s o no fm ee c o s y s t e me n v i r o n m e n tp r o b l e m s ,a n d f i n a l l yf i n dt h ew a y t or e s o l v em e m t h i s j o b i s i m p o r t a i l t t o k e e p t h e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m es o c i e t y k e yw o r d s : e n v i r o n m e n tp r o b l e m ,e c o s y s t e me t h i c s ,m a r x i s m e c o s v s t e me m i c s 第一章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与伦理学反思 第一节环境问题- 的凸现与环保运动的兴起 一、环境问题的凸现 环境这个词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对环境的定义是:“影 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 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简而言之,就是指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 外部条件。从人类的诞生开始,人类就通过自己的活动一直影响着环境,与环境 进行着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在人类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与环境 的关系也从远古先人对外部环境的恐惧与崇拜到掌握劳动工具后的对环境的自 主利用,再到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环境的疯狂掠夺。这个过程表面上看来是人类 一步步战胜环境的压迫,越来越扩张自己的实力的过程,实际上,这一系列的成 就都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基础之上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时代开始来 临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严重的环境污染所造成公害事件在世界各地蔓延开来, 这些严重的污染在短期内就造成了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 的恐慌终于引起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被称 之为“八大公害事件”。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它们分别是: l 、马斯河谷事件:1 9 3 0 年1 2 月1 日至5 日,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内, 由十多个化工厂排放出的大量有害烟雾弥漫在处于狭窄盆地中的河谷上空,由于 气温逆转无法扩散,一周内使6 0 多人中毒死亡,上千人发生胸疼、咳嗽、流泪、 咽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这是2 0 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 污染事件: 2 、多诺拉事件:1 9 4 8 年1 0 月2 6 日至3 1 只,同样是处于河谷地区的美围 多诺拉镇,持续大雾使工厂林立的小镇被严重污染的大气控制,人们在短时间内 吸入了大量由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金属微粒附着的有害气体,4 日内就有 5 9 1 1 人患病,2 0 余人死亡。 3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从2 0 世纪4 0 年代起,三面环山的洛杉矶发生 了严重的光化学污染。大量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聚积在城市上空,在阳光的照射 下形成的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鼻、灼伤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和头痛。仅 在1 9 5 2 年的一次烟雾事件中,就使4 0 0 多位老人死亡。 4 、伦敦烟雾事件:1 9 5 2 年1 2 月5 日至9 日,浓雾覆盖在英国伦敦。时值 冬季燃煤取暖期,大量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雾中,使许多城市居民感到呼吸 困难、眼睛刺痛,四天内死亡4 0 0 0 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里,又有8 0 0 0 人陆续 死亡。 5 、水俣病事件:1 9 5 4 年,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工业废水中含大量的汞,致 使水体被污染,水中的鱼被污染,人在食用鱼之后中毒发病,严重时呈疯癫状态。 数十万人曾食用过被汞污染的鱼虾,其中深度中毒者达到2 8 3 人,死亡6 0 人。 6 、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1 9 6 1 年,日本四日市爆发了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和肺癌等多种呼吸道疾病。这是由于该市的石油冶炼和各种燃油产生的重 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了大量的硫酸烟雾,被人吸入肺里以后,造成了严重的 呼吸系统疾病。在十多年中,当地确认患有大气污染性疾病的患者人数高达八万 人。一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 7 、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1 9 5 5 年至1 9 7 2 年,在日本富山县的神通川流域, 由于居民用被镉污染的河水灌溉农田,在食用污染的稻米和河水之后中毒。患者 肾脏障碍,逐渐导致软骨症,重症者全身多处骨折,浑身剧烈疼痛,最后在痛苦 中死亡。 8 、日本米糠油事件1 9 6 8 年日本九州爱知县一个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 由于管理不善,把有毒的多氯联苯混入到米糠油中,造成了大批人中毒,患者很 快达到1 3 0 0 0 人。重者会发生急性肝坏死、肝昏迷,以至死亡。 二、环保运动的兴起 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起,这些环境公害事件的受害人纷纷组织起来,要求 经济赔偿,并开始提出了:“公害问题是对生活在受害地区的每一位居民人权的 侵犯,是绝不允许发生的事情”的口号。如旦本在战露不久裁开始了自公害嚣造 者提出抗议,并且在旦本的哩大公害事l 孛发生嚣自肇事企业要求赔偿。 很快,这榉的摭议潍动在全世赛范基炎褥到了圆应。一些瓣举家瞧开始磷究 破坏生态环境绘世界带来虼危险,势曩两人类发出了警告。 1 9 6 2 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避出叛了寂静弱春天,揭露了 人类滋用化学药赛u 和农药荣寒了全璩性的生态灾难,为人类季亍失昭言强性蔽嗡了 警钟。恩然卡逊遇到了羹重龌力,但使彗获诺贝尔奖金豹d 数帮獒毽凡穆尉毒杀 虫荆被从生产与使用鲍名单中彻康溥除,美国第一个耀环境缀织巍魏应运焉 生,美国耶壤傺护弱也在此鹜景下成立。 1 9 6 8 年,在罗冀召开了人类卷史以来瓣第次探讨生态危梳懿澄际榷会议, “罗马俱乐酆”成立,葜是的在予唤浆太粕静环镶懑谈。 1 9 7 0 零,美国爆发了 丛保护蓼境为主蘧戆3 0 万太大蕊模示威游行,“毽养 地球日”由此露立。这是人类毒史戳来第一次援攘宏大翡群众程环境保护运动, 它骞力地推动了世爨莛潮内瓷源耱骂境傈妒事渡懿发展。 1 9 7 2 年联台国“人类与耀壤”会议褒擐戆鼍尔瘴嚣开。会议遥过了久捷 环境宣言,要求人类要及时采取行动缲护环凌,搜缝球不仪透食现在的久类藩 往,也要逶合我们予弧爱饯鹣属袋。 1 9 7 2 冬,第一个绿毽政党( 糕疆兰俊镶党) 涎生,之磊欧浏辫家裙继建立了 各是的绿色政党。 1 9 7 3 年联会国环境缎划署成立,国嚣性环壤鬣织一绿色和平组织的捌建。 轰轰烈烈懿全球牲熬环境生态运韵热濒载戴震努。 第二节现代生态伦理悉想的形戒与争论 一、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 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伴随藩环保运动的蓬勃兴起,严重驰生态坯壤国题 也激发了人类对自己行为方式的反恩,生态伦理思想照之懑现。 传统伦理处理的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藤生态 佥理是掺毒在予太 类与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对人与巧境之划关系的道德原则、邀德椽准鞫行为 0 规范的硒究发展为一f 毅的伦理学,这就是生态伦理学,又栋环境伦理学。它的 主要特点是,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 围绕着人与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产生了互有差异的看法和主张,从而形成了 生态伦理学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反映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思想倾向:一种是人类 中心主义的倾向,一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这两种倾向的生态伦理学流派 都看到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危险性,都主张要保护环境,但是在处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界定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于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主人、拥有者和所有者,人与自然的 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只有人才 有资格获得伦理关怀,自然存在物只具有工具价值,和人没有直接的伦理关系。 人类关注生态环境的动力只在于保护人类的利益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子 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因此人应该承担起对他人和人类共同体的环境义务,在保护 环境的同时也享有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权利。 当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澳大利亚的生态哲学家帕斯莫尔和麦克洛 斯基、美国的诺顿和墨迪、前苏联哲学家什科连科等。 帕斯莫尔在1 9 7 4 年发表的人对自然的责任一文中认为,人类要重新考 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的发展需要大自然作为后盾,人类的命运与生态环境 休戚相关,关系密切,所以人类要担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这是作为管理者的人 的义务和责任。但是这种责任并不是自然本身具备什么“内在的价值”和“权利”, 也不是人对自然本身具有什么道德责任,只是出于人类管理自然和协助自然的责 任,出于人的崇高的责任意识和人道主义。人对自然的责任归根到底仍然是人对 人自身、以及对人类未来的责任。由于帕斯莫尔和麦克洛斯基都认为人类是自然 的管理者和主宰者,所以他们又被人称作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者。 在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又发展起“温和人类中心主义”流派,其代表人 物有美国的诺顿和墨遮。诺顿将人类中心主义分为强式的和弱式的人类中心主 义。所谓强式人类中心主义是指仅以个人感性意愿( 指单个人的希望和需要,它 以单一的、眼前的、直接的需要为价值导向,以个人感觉决定行动,将个人需要 作为行动的命令) 的满足作为评价一切价值标准的主义;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是 以理性意愿( 即经过理性考虑后的个人希望和需要) 的满足作为评价一切价值标 准的主义。落顿赞成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他主张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必须 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要遵循自然界本身的发展规律,并认为对过于直接和 纯粹感性的偏好和需要应该加以约束和节制。这是种温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 想。 美国的另一位生态伦理学家墨迪主张的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他的主要 观点是:人类自身的利益高于其他非人类,这是因为和其他物种相比,人具有特 殊的文化、知识和创造能力,对自然负有更大的责任;自然中所有事物都具有价 值,人类的伟大力量能揭示自然事物的规律和内在价值。 温和人类中心主义者相对于极端人类中心主义者而言,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 的关系问题上迈出了一大步,温和人类中心主义者有着更长远和更周全的考虑。 它注意到要遵循自然本身的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力求在追求当代人自 身福利时,使环境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以利于后代人生存和发展。但是,它仍 然主张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主人,坚持人的价值先于其他任何主体的价值。而且对 自然环境的保护也完全取决于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程度,这在实践中很容易因为 利益的驱动而散失立场。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的进步加剧,人们对环境 问题认识的更加深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普遍遭到了激烈的批判。 首先,人类中心主义把人所具有的某些特殊属性( 比如理性、道德自律、使 用文字和工具等能力) 视为人类高于其它动物、且有权获得道德关怀的根据;但 是,人类中存在的痴呆者、婴儿、植物人并不具备这些特征,而是和其他动物一 样处在混沌状态,为什么他们有权获得道德关怀? 而如果除去人的这些特殊属 性,把不健全的人包容进道德关怀的范围,人高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又在哪呢? 人 类对动物的无端歧视只能归入人类沙文主义中去。 其次,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伦理道德也在进步中不断扩大道德关怀的对象。 道德权力从有血缘关系的氏族内发展到无血缘关系的部落成员内,再扩展到同一 种族内,现在已经超越种族的界限将道德权力扩展到了全人类。这是一个道德关 怀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道德关怀的范围还会扩大,我们 有什么理由以人类为界线画地为牢,止步不前呢? 第兰,人类中心主义把囱然存在物仅仅当作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加以保 护,在买践操作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生态系统内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以人 类目前的能力无法决定哪些资源有用,哪些不该保护,人类无法把自然界的众多 资源合理排序。而且,人类不是一个整体,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利 益以及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因而在选择上也会出现千差万别的差异。对一些人重 要的东西对另一些人来说也许不重要,到底该保护什么不该保护什么人类目前并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不可能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笼统地以人类利益 为目的来谈环境保护在实践中根本无法落实。 于是,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流派产生了。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流派大 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阵营:( 1 ) 以彼特辛格和汤姆雷根为代表的动物解放和 权力论;( 2 ) 以保尔泰勒为代表的生命中心论;( 3 ) ,以利奥波德为代表的大 地伦理学,以奈斯为代表的深层生态学和以罗尔斯顿为代表的自然价值论,它们 统称为生态中心论。 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流派普遍认为人类只是整个地球生命共同体中的一个 成员,自然界里的其他非人类生命和生态系统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和系统价值, 其他生命的存在及生态系统的完整也是生态道德的相关因素,因此人对非人类的 存在物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在非人类中心论看来,人类中心主义只关心人类 这个物种的福利,是利己主义的环境伦理观,正是这种以人类的价值取向为中 心的价值观引发了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因此,只有彻底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 论调,重新审视人与环境之问的关系,才有可能走出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 动物解放论的代表人物辛格从功利主义伦理学出发,认为要把平等的关心所 有当事人的利益的原则扩展到动物身上去动物也有痛苦和快乐,给动物带来痛 苦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动物权力论的代表人物雷根主张:动物与人具有同样 的道德地位,因而有资格或权利获得人类的道德关怀。因此,人类要把自由、平 等和博爱的伟大原则扩展应用到其他动物的生活中去。 生命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泰勒认为自然界的所有生物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 人和其他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和内在价 值。因此,人并不比其他生甥优越,任侮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都疲愿到平等款遴 德尊重。 生态中心论者分成三个小分支,其中以利奥波德为代表的大地伦理学强调: 我们不应该把自然环境仅仅看作是供人类享用的资源,而应该把它看成有价值的 共同体,人类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人类不是征服者,而是大地的一部分。 而由挪威哲学家奈斯开创的深生态学其思想宗旨是人类真正的自我实现是 个体生命与整体环境的和谐共处,因此个体和整体密不可分。包含在生物圈中的 所有存在物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部分,在内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因此,维护 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是我们的责任。 主张自然价值论的罗尔斯认为生态伦理学必须立足于一种整体主义的价值 观,自然界的价值和人对自然界的道德义务不是人能决定的,而是由生态系统本 身决定的。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复杂性促使生命朝着多样化和精致化的方向进化, 所有生命都来自于生态系统,人类只是其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此,生态系 统也因此具有其自身的价值。 非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了以人类利益、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 心主义,突破了把道德仅仅理解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因而只适用 于人类内部的正统观点,他们认为所有生物和整个生态系统都具有独立存在的内 在价值,反对以牺牲自然的完整性来满足人的利益,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 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这些思想都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减 缓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但是,非人类中心主义没有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自然 界的生命共同体的存在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忽视了作为自然界物种之一的人类 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看到引起生态危机的原因除了人类盲目追求利益之外 还有潜藏在人类社会之中的不公平和非正义行为。抛开人类社会内部的公正、民 主、良知与和谐秩序,孤立地讨论生态整体利益,很容易导致对生态危机的思想、 文化、社会等深层原因的忽视。我们还要看到非人类中心主义所宣扬的动物权力 论、生命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一个致命的弱点:这些理论仅仅只能停留在道德 理论层面,不可能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因而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和批评。 首先遭到的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人类中心主义注意到,如果认为人类生 命与其他生命甚至是非生命物质之间是平等的,人类没有权利侵害别的物种的权 刹,比如生存权,那么人类就无法生存下去,人类文明必然终缎。因为人类是饿 靠自然环境提供的各种物质生存的,我们必须通过剥夺植物和一些动物的生命才 能维持生命,这是任何伦理学无法回避的事实,就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者也要吃东 西才能活下去。这在生物界也是一样,如果承认每个物种都是平等的,互不侵犯, 那么食物链就会断掉,生命将会消亡。 而且,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相对于万物而言,人类是认识的逻辑起点,是对 自然认识的起点,在人类出现之前和人类消失之后,自然的发展变化是没有善恶 可言的。任何一种道德,离开了人类就不复存在。因为动物是不会理解和遵循道 德规范的,也不会主动去争取权利和履行义务。而没有生命和意识的自然物就更 不会有什么道德需求了。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论争各有其理论的合理性和缺陷,但 是他们共同的缺点是没有看到导致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不是人与自然的矛盾问 题,而是对自然环境有着强烈依赖性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其中不仅包 括同时代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包括代与代之间利益的冲突。大多数人为 了满足个人利益、集团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和后代的利益,用后现代哲学的观点 看来,他们奉行着“生态帝国主义”和“环境殖民主义”的政策,没有真正把全 人类的利益当作其行为的指针。 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就深刻地指出:“人们 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狭隘的关系又制 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 1 第三节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与环保运动的新发展 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出现 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流派,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都忽略了解决人类社 会内部矛盾对解决人与自然环境矛盾的重要作用。但西方众多的生态伦理流派 中,有群人注意到了马克思关于生态问题的哲学思考,于是把马克思的生态伦 理思想与人类社会内部矛盾的最终解决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生态伦理学思潮, 这就是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德国,七十年代是公众生态意 识的形成阶段,各国政府和联合国对环境保护运动给予积极的回应,发达工业国 家各国政府纷纷建立环境管理机构。1 9 7 2 年,罗马俱乐部提交了它的第一个研 究报告一一增长的极限,该报告提出的“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成为该年度 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重要背景材料。 生态社会主义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发展阶段,最早的创立者是鲁道夫巴罗和 亚当沙夫。他们是共产党人中最早介入生态运动的人,所以被看作是“红色” 的“绿化”,是从红到绿的代表。鲁道夫巴罗是原民主德国共产党员,致力于 建立一个由绿党、妇女运动、生态运动和一切进步的非暴力社会组织组成的广泛 的群众联盟,因而被称为西方“社会主义生态运动的代言人”。而亚当沙夫原 是波兰共产党意识形态负责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因为政见不同离开波兰,成 为“罗马俱乐部”最早的成员之一。“罗马俱乐部”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 “全球生态危机”的威胁问题。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在8 0 年代,这是发达国家绿党活动最活跃的一个阶段, 西方各国纷纷成立了自己的绿党。绿色意识形态普及全球,学界、媒体全面介入 绿色话题,追求绿色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常识。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学者威廉莱易斯和加拿大学者大本阿格尔以 及前苏联的基鲁索夫等人。莱易斯在自然的统治和满足的极限等书中, 沿袭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为了追求利润而过渡生产,过度消费造成人的 异化和生态危机的生产方式的批判,提出要消除“异化”,建立“稳态经济”的 设想。所谓“稳态”经济,就是要创造一种使每个人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损 害生态系统的平衡,使人们的消费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稳态经济”的实 现要求缩减资本主义生产规模,把大型的专业的跨国垄断企业改为小型的无污染 的企业,发展无污染的技术循环利用资源,同时改变人们高消费生活方式,提倡 朴素的、节制的生活方式。 而加拿大的年轻学者阿格尔也在论幸福和被毁的生活和西方马克思主 义概论等书中,通过考察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在当代的表现,提出了当代资本 主义的“生态危机论”:即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已经转变为生 态危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为了无限制的追逐利润,必定不断的扩张生 产规模,加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从而打乱自然的平衡,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 此,阿格尔认为要重新评价工业文明及其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在价值观上进行革 命。同时缩减工业生产,执行生态命令是必要的。 以基鲁索夫为代表的前苏联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者也纷纷提出,现代的生 态危机再次证明了马克思所发现的资本主义不可解决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社会的 命运: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相反,由于资本的扩 张和生产的扩张,耗尽了自然资源,毁坏了生态环境,可能导致社会生活各方面 进一步恶化。他们还提出了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生态学”,并通过各学科的 互补和协作,把各门类的科学整合起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整体把握等观点。 总之,这一阶段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呈现出“红绿交融”的特征。 第三个阶段是指8 0 年代末以来,随着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和冷 战的结束,“红绿”两派重新分化,即分化为“红色绿党”和“绿色绿党”两 大阵营。这时期的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乔治拉比卡、德国的瑞尼 尔格伦德曼和英国的大卫佩伯等。他们提出了“红色绿党”的概念,试图以 马克思主义改造生态运动来解救全球生态危机,把生态运动引向社会主义的方 向。 乔治拉比卡是法国左翼运动的理论家,他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意味着工人 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人运动的文化革命阶段”。拉比卡认为,由于 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销蚀和淡化了劳动者的阶级意识,因此,马克思主义者的 任务是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文化方面发展革命概念,要用“马克思主义文 化的世界化”来解决发达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 格仑德曼则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来解决全球生态危机 问题。格仑德曼针对一些生态伦理学家批评马克思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思想,存 在着现在看来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正是这种观念导致了人类的自大 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格仑德曼不仅峰决反对这种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 物主义而产生的肤浅的指责,他认为问题的解决恰恰需要重返历史唯物主义,坚 持人类是改造自然的主体,并且也是维护自然的主体的统一的立场。生态问题的 原因决不单单是由人对自然的“支配”造成的,人类对自然的支配不等于征服和 破坏自然,生态问题恰恰是因为人对自然缺乏支配所引起的。因此,要反对的是 资本遗求利润最大化的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的运作方式。 佩珀则指出,生态运动集中攻击的弊端应当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过度增 长,而不是生产力本身,生态社会主义不能拒绝人类中心主义,只有人类才有能 力和可能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资本主义最初发展了生产力,但 是现在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它必须被社会主义的发展所取代。 二、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的局限 生态社会主义在八十年代曾经在西欧和美洲风靡一时,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 追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总体上,生态社会主义都试图将生态学理论和马克思 主义理论结合在一起,希望找到一条既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又能够顺 利进入社会主义的道路。在生态社会主义内部虽然也有不同的倾向,但是他们有 着一些基本相同的主张,归结起来有这样一些特点:( 1 ) 走出了纯哲学理论研 究的象牙塔,主张把生态伦理思想和社会运动结合起来,并且和政治活动联系起 来; ( 2 ) 反对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生态殖民主义和环境霸权主义,认为发达国 家对发展中国家资源和环境的掠夺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重要原因;( 3 ) 认为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已经转化为生态危机的形式;( 4 ) 认为要摆脱生态危机就要建立一种“稳态”的社会主义生产模式,提倡节制的生 活方式,减少浪费和污染: ( 5 ) 把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于资本主义制度, 认为资本主义过度生产过度消费导致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浪费,引起了严重的环境 危机,因此只有消灭资本主义才能消灭生态危机。 但是,生态社会主义的主张却有着自身的局限性,生态社会主义的未来社会 方案有着内在的鸟托邦性质,比如,为了批判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就提倡 发展“稳态”经济,用落后的手工劳动生产方式代替现有的生产方式,不仅是一 种倒退,也脱离社会现实,只能是一种空想。生态社会主义者还试图通过女权主 义运动、生态运动、绿党的活动来实现其社会主义理想,这也是很难得到认可的。 因此,虽然生态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点,也发掘和整理出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思想,但是,它和马克思的科 学社会主义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不够系统和成熟。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马克思恩格斯敲晌环境保护的警钟 很多人认为,第一个敲响环境保护警钟的人是寂静的春天的作者蕾切 尔卡逊。确实,在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一连串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后, 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科学家的洞察力,第一个向人类 发出了警告。但是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当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才刚刚步入飞速 发展的时期,环境问题还投有凸现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经敏锐地注意到资本 主义大生产和城市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他们看到了破坏植被、水 土流失、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问题以及恶劣的劳动环境给工人健康带来的危 害。 恩格斯在鸟培河谷来信中描写道:“这条狭窄的河流,时而徐徐向前蠕 动,时而泛起它那红色的波浪,急速的奔过烟雾弥漫的工厂建筑和棉纱遍布的漂 白工厂。然而它那鲜红的颜色并不是来自某个流血的战场而只是流自许多使 用鲜红色染料的染坊。” 2 这样的污染远不止这一处,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里,恩格斯再次描述了 像伦敦这样的大城市的严重污染情况:“伦敦的空气永远不会像乡嘲那样清新而 且充满氧气。2 5 0 万人的肺和2 5 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德旱的地面上消耗 着大量的氧气,要补充这些氧气是很圃难的,因为城市建筑本身就阻碍着通风。 呼吸和燃烧所产生的碳酸气,由于本身比重大,都滞留在房屋之问大城市的 1 :人区罩的脏东西和死水沣对公共卫生总要引起最恶劣的后果,因为j 下是这些东 西散发出制造疾病的毒气;被污染了的河流冒出来的水蒸气也是一样。” 3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工作的工人,身体受到了极大的危害,寿命都很短。 生活在被污染的河边的居民也深受其害,农作物减产,生命受到威胁。 因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曾经对掠夺和破坏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 因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曾经对掠夺和破坏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 不仅表示了巨大的坦愧,藤且从理论上深劐地揭示了人类与臭然界驰矛盾关系, 指出人类活动造成不良的后果,这个科学结论正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最主要问 题。他这样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 果重新消除。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别的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 地,毁灭了森林,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 他们在这些地方剥夺了森林,也就剥夺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存器。阿尔卑斯山 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北坡得到精心培育的枞树林滥用个精光 时,没有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山区牧畜业的根基挖掉;他们更 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 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来。在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不知道和这 含粉的块茎起他们也把瘰疬症传播过来了。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 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 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 4 在这一段话里,敏感的恩格斯清晰地看到了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着千丝万缕联 系的复杂系统,人类活动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是有着“多米诺”骨牌效应的, 人类在一个地方施加了影响会带来生态系统一连串的反应,如果这种影响是短视 的破坏性的,那么后果是严重的。因此,人类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去破坏自然 环境,人类要在前进的每一步上都保持谨慎谦虚的态度。因此人不能够狂妄自大, “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的统治自然。 二、马克思恩格斯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人在自然界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人类是自然界的存 在物,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 有社会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就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铝铸件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金属丝绳制造市场竞争策略及未来供应渠道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藏红花市场投资契机与未来销售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节能仓库照明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磁选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和投融资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水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屋面瓦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商业炖锅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教育日活动协议
- 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课件
- 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四章第一节《体验计算机视觉应用》说课稿001
- 《新媒体运营》教案 项目七任务1 初识新媒体运营数据分析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卫版)教材课件全集
- 金融行业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方案
- 计算机网络技术全套课件
- 北京理工大学《操作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东方绩效管理与薪酬
- 《我国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现状及完善建议》8300字(论文)
-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4篇)
- 老年护理基本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