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文摘要 儿童时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国如火 如荼地开展的今天,很少有研究来关注 36 岁的幼儿这一特殊的群体,使得适合于 他们的健身方法远远少于其他年龄段儿童少年。而且对于 36 岁的幼儿或学龄前儿 童,社会和家长一般比较关注他们的智力发展与物质供给,导致幼儿体能有所下降、 身体素质不佳,肥胖问题比较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干 预措施出发,探索符合促进幼儿体质的教学形式和手段。 本文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一级一类幼儿园为实验园,与其条件接 近的另一所幼儿园为对照园。对实验园大班幼儿实施了 6 个月的干预,对照园未实施 任何干预。 本文的干预模式是,从相关核心概念、体育游戏的特点、幼儿身体发展的特点、 体育游戏对幼儿体质发展的价值等各方面设计体育游戏,主要包括奔跑类游戏、跳跃 类游戏、平衡性游戏、投掷类游戏、爬行类游戏、综合类游戏六大类游戏,共计 93 个游戏;并以适用性、科学性、趣味性、安全性等为原则对幼儿园大班进行体育游戏 实验干预,对实验园幼儿进行体育游戏实验干预措施,总体干预时间为三年,本文研 究为前期干预阶段,为期六个月,10 次/周,30 分钟/次,上下午各一次,最终以实 验园和对照园幼儿体质各项指标平均增长水平的变化为主要因变量, 检验体质干预方 案的效果,为今后全面促进首都幼儿体质与健康水平进行推广模式的探索。 为评估干预效果, 本文分别对实验园和对照园进行了两次系统的测试, 即干预前、 干预 6 个月后体质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幼儿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 实验干预结果表明:(1)从身体形态指标来看,实验园男女组(以男女分组对比) 幼儿的身高、体重、胸围、体脂率的平均增长水平略优于对照组,除男组体脂率具有 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其他组别无统计学意义。 (2)从身体机能指标来看,实验园各 组幼儿的安静心率和基础代谢平均增长水平略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从身体素质指标来看,男女组立定跳远、女组 20 米爬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男女组单 脚站立、男组坐姿体前屈、女组双脚连续跳、女组走平衡木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他组 别测试指标的平均增长水平优于对照园,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干预,尽管部分指标并未表现显著的优越性,但几乎所有指标都已经呈现改 善的趋势,并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干预效果日趋明显,这说明本文设计的体育游戏 干预方案在短期之内对促进幼儿体质水平难以产生显著效果,但随着干预时间的增 加,幼儿的体质水平必然取得大幅度的提升。 关键词:体育游戏;幼儿体质;促进;干预 ii abstract childhood is a critical period in their lifetime, during which time their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are developed. however, in the national fitness campaign carried out in full swing around the country today, there are so few studies to focus on this particular groupchildren aged 3 to 6, that the methods practicable to their fitness is far less than other age group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oreover for the infants or preschool children aged 3 to 6, society and their parents tend to b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i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and material supply, causing children physical activity decline, poor physical fitness, obesity which is a more serious problem.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interventions in kindergarten sports game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forms beneficial to promote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infants. this paper adopt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that is selecting a level of a class in kindergartens in beijing as the experimental garden and finding the other one close to its condition in another nursery garden as a control group.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garden were implemented the intervention for 6 month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thing. the model of this intervention is designing the sports game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core concepts, the features of sports gam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the value of sports games implemented on physical fitness development of infants. and the sports games mainly conclude 6 kinds, totally 93 games. they are running games, jumping games, balance games, throwing game, crawling games and comprehensive games. on the basis of applicability, scientificity, fun and security principles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lasted three years. the stage involved in this paper is the pre-intervention phase of this study, which is six months long. there are 10 times a week, 30 minutes each time, and one in the morning, another in the afternoon. eventually taking the change of the average increasing level of physical fitness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s the main dependent variable, we can test the effect of this intervention program on childrens physical fitnes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romotion mode of improve the level of fitness and health of children in beijing. to assess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the paper conducted the systemic testing 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one twicebefore and after iii the intervention. test content included body shape, physical function and physical fitness of childr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1) in terms of the body shape indicators,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of experimental garden group of men and womens (men and women a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ir sexuality) height, weight, chest circumference and body fat percentage sligh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nly body fat percentage of male group has a statistically obvious difference.(2) on part of physical function indicators,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of the basal metabolic and the quite heart rate of the children in experimental garden sligh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didnt make sense statistically (3) with respect to the physical indicators,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among the standing long jump of men and women groups, 20 meters climb of female group; men and women groups of standing on one foot, male groups of sitting and reaching, female groups of continuously jumping with feet, female groups of performing in the balance beam.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of the testing indicators of other groups surpassed the control kindergarten, but is not statistical. after intervention, although some indicators did not show obvious superiority, but almost all the indicators have been showing an improving trend, and with the extension of intervention, the result is increasingly clear which indicates that sports games designed to promote infants physical fitness in the short term is difficult to occur notable effect, but with the increase of intervention time, the level of childrens fitness will be improved greatly and surely. keywords: sports game; children fitness; promotion; intervention 首都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所用方法、手段及数据、材料真实可靠,研究工作是在导 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无任何剽窃他人成果行为。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 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 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权首都体育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在以下相应方框内打“” ) : 1、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体育游戏活动对促进幼儿体质的实验研究体育游戏活动对促进幼儿体质的实验研究 1 1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儿童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他们的体质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 富强与昌盛。因此,国家非常关心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定期对全国学生体质 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将调查结果反馈给政府、学校和家长,胡锦涛总书记也亲自 倡导了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其共同目的是使全社会共同关注并采取措施提高学生 身体健康与体质状况。然而,在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的今天,很少有 研究来关注 36 岁的幼儿这一特殊的群体,使得适合于他们的健身方法远远少于其 他年龄段儿童少年。而且对于 36 岁的幼儿或学龄前儿童,社会和家长一般比较关 注他们的智力发展与物质供给,但对他们身心发育状况的了解,以及促进其身心发育 的体育锻炼手段的研究亦远远不如儿童青少年群体。 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文化程 度都相对较高,但也存在大城市特有的健康隐患: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快、自由活动 空间相对狭小、静态娱乐增多等。幼儿生活更是缺乏独立性,户外活动也受到限制。 2008 年,北京市教委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 通知 【1】和2008 年北京市幼儿园“阳光体育活动”工作方案 ,北京体育大学、首 都体育学院为推动幼儿园阳光体育活动的科学化、有效性,在北京市海淀区两所一级 一类幼儿园实行幼儿创新性体育游戏干预研究,以幼儿体质水平的变化为主要因变 量,检验体质干预方案的效果,为今后全面促进首都幼儿体质与健康水平进行推广模 式的探索。 1.2 研究目的 本课题是针对现阶段幼儿体能下降,身体素质不佳的现状,以适用性、科学性、 趣味性、安全性等为原则设计适合幼儿园大班的体育游戏活动,进行实验干预,以达 到促进幼儿体质的目的, 为社会和家庭选择促进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锻炼方法提出 科学证据,以期实现学龄前儿童健身方法、手段的实践创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现有的对体育游戏对儿童体质促进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层面的经验描述, 缺乏事 实性的实证研究支持,这样容易使理论流于形式。本研究通过实验性研究,检验了体 育游戏对幼儿体质发展的相关理论,弥补已有的定量研究不足,其结果可以为幼儿教 1本文系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首都幼儿体质发展与体质健康促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 京教学前20084 号 2 育学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依据支撑。 1.3.2 实践意义 (1)了解幼儿体质现状,为国家进一步评估幼儿体质提供事实性材料。 (2)本研究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体育游戏干预方案,通过体育游戏 增强幼儿体质。 (3)本文中体育游戏的创编和设计可为我国幼儿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提出 的促进幼儿体质目标提供可借鉴的教学形式、方法和评价标准。对首都幼儿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1.4 研究任务 1.4.1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幼儿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的现状,对幼儿体 育游戏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1.4.2 通过向相关专家咨询与探讨论文相关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参阅前人的研究 基础上,设计体育游戏活动计划,并跟班进行实验干预。 1.4.3 通过对实验幼儿园、对照幼儿园大班幼儿进行体质测试,测评幼儿园大班孩子 体质的现状,并找出原因。 1.4.4 通过实验园与对照园幼儿体质改变的对比, 总结出该系列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 优势,进行更全面的推广。 1.5 文献综述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本人在中国知网上以“幼儿体质”为检索词搜索,检索到 文章 86 篇, 研究的内容大部分以幼儿体质的现状、 特点分析的相关研究研究; 以 “体 育游戏”为检索词,共搜索到 1229 篇文章,其中绝大部分研究的内容是体育游戏在 中小学体育教学、专项运动、对特殊群体的治疗等方面的研究。通过中国知网和查阅 相关文献,可以得出,体育游戏对幼儿教学方面的研究却是很少,尤其是对幼儿体质 的促进方面的研究。 1.5.1 关于国内幼儿体质研究现状 早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有学者进行小范围、小样本的体质研究工作。这些 研究工作由于受到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 表现为自发性、 规模小、 单因素和不系统等的特点。 在其中儿童和学生的体质状况研究是我国体质研究中开展 较早的一个方面,也是眼下我国体质研究较为集中的一个方向。自从 1975 年卫生部 组织的首次全国儿童青少年体质调查研究开始, 我国国民的体质研究工作才真正得到 党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了积极措施,从而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使得我国国 民体质调查研究工作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一定规模和较为系统的特点。 在此以后,由国家卫生部、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组织领导下, 多次进行了年龄跨度大、涵盖面广的综合体质测试研究。1975 年、1985 年、1995 年、 3 1998 年、2000 年、2005 年和 2010 年进行了了七次开展了较大规模的 36 岁幼儿的 体质监测。 从表 1 可以看出,我国在 1975 年组织首次全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质调研中,检测 指标有 6 项都集中在形态指标上,而没有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检测指标。在 1985、 1995 年的国民体质监测中,沿用 1975 年指标体系。1998 年,幼儿的体质检测指标趋 于完整,制定出形态、机能、素质 3 项指标,在 2000 年和 2005 年的检测中,指标变 化很小,说明了 1998 年制定的检测指标相对是合理的。1998 年的形态指标去掉了头 围、臂围指标,增加了皮褶厚度指标。皮褶厚度包括腹部、上臂部、肩胛部的厚度, 用这 3 处的厚度指标来测评幼儿的体脂率以及评价幼儿个体的体型显得比较全面。7 次检测的形态指标上,身高、体重、坐高是必选的指标,说明这 3 项监测指标对与幼 儿的形态发育有密切的联系, 也反映出了幼儿体格发育的不同侧面; 胸围指标在 2000 年没有入选,在其余的 6 次身体形态检测中都使用了这一指标,说明胸围检测指标对 幼儿的形态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皮褶厚度指标在后 4 次检测中都入选指标,说明从 1998 年开始幼儿的肥胖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从 1998 年到 2010 年的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指标变化来看,一直用脉搏检测指标来反映身体机能,说明脉搏在很大程度 上能反映幼儿的身体机能发育水平,在身体素质指标中将小球掷远换成了网球掷远, 说明检测指标的进一步明确与统一,这一规定更利于得到准确的数据。人们都知道心 理发育水平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而幼儿组历次体质检测中没有相 应的指标,建议体质研究工作者尽快制定出相应的测试工具(或量表),使幼儿组的测 试指标更加的完善。 表 1 我国 1975-2010 年 7 次幼儿组体质检测指标体系表 时间 身体形态指标 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 1975 年 1985 年 1995 年 身高、体重、坐高、胸围、 头围、臂围(6 项) 无 无 1998 年 身高、坐高、体重、胸围、 皮褶厚度(5 项) 脉搏(1 项) 立定跳远、 小球掷远、 坐位体前屈、10m 折 返跑、走平衡木、双 脚连续跳 (6 项) 2000 年 身高、坐高、体重、皮褶厚 度(4 项) 脉搏(1 项) 立定跳远、 网球掷远、 坐位体前屈、10m 折 返跑、走平衡木、双 脚连续跳(6 项) 2005 年 2010 年 身高、坐高、体重、胸围、 皮褶厚度(5 项) 脉搏(1 项) 同上 4 1975 年、1985 年、1995 年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与首都儿科研究所、全国妇女联 合会等单位联合,三次组织进行了在北京、南京、西安、哈尔滨、 、上海、武汉、南 京、昆明、广州、福建九个城市的 06 岁幼儿的体质调研,每次大约调研人数 15 万多幼儿,进行了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臂围及头围的 6 项形态指标和部分健康 指标的检测。1985 年还对 10 个省市的农村幼儿进行了相同的内容的调研。 李建 1在3-6 岁幼儿体质研究文献综述中,对这一阶段我国 3-6 岁幼儿体质 研究工作特点出了一下的总结:(1)参与体质调研工作的地区性的幼儿体质研究工作 在地方广泛开展,而且研究内容多样,反映出了体质研究已向多课题、多学科综合研 究的趋势发展;(2)研究的手段、方法、针对性较强,有所创新,在动态机能的研究、 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刚面有较明显的进展,反映出了幼儿体质调研工作的逐步深入; (3)重视了追踪调查和增强体质方法方式哪的应用研究; (4)由于这三次测试工作的范 围局限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测试指标主要是人体形态方面,致使这一阶段的幼儿 体质的研究内容相对单一、方法也多为描述性得比较研究。因此,研究的成果并不能 综合全面反映我国幼儿的体质状况及特征。 2000 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主持,联合教育部、卫生部、计划、科技、民族、民政、 财政、农业、统计等有关部门和全国总工会组成国家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领导机构及办 公室,领导和协调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范围内第一次开 展了 36 岁幼儿、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四类人群的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测试 抽样共 533910 人, 其中测试幼儿 49600 人, 监测内容包括测试指标: 身体形态(身高、 体重、坐高、胸围和上臂、肩胛、腹部皮褶厚)、身体机能(安静心率)、身体素质(立 定跳远、10 米折返跑、网球掷远、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以及询问 指标:父母亲年龄、出生时身长、体重和 4 个月内喂养方式等询问调查,这是一次年 龄最齐、测试与调查内容较多的幼儿体质调研 1。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有:由国 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和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共同发表的2000 年国民体质监测报 告 、 2000 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以及2000 年国民体质研究报告 ;由各省、市、 县、 自治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广大科研人员撰写的监测报告和相关研究 论文。 公报和两个报告对我国国民的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状况作了概述, 并公布了基础数据。通过对 2000 年监测中幼儿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所 有测试指标及其相应的派生指标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描述,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幼儿 体质的发展现状。与此同时,3 个省、市、自治区的研究人员根据相应的监测数据分 析对比,对该地区幼儿体质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都是空 前的,是一次划时代意义的国民体质研究。 李建对这一时期的幼儿体质研究的特点也做出了一下的总结:第一,研究的地域 覆盖面齐全,研究硕果数量丰富、质量高。参与测试的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研究 1 李建.3-6 岁幼儿体质研究文献综述【j】.体育科技.2006.(27)-2 1 李建.3-6 岁幼儿体质研究文献综述【j】.体育科技.2006.(27)-2 5 人员根据相应的监测数据,对该地区幼儿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体质状 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客观、真实、全面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也丰富;第二、这一 时期,科研人员和学者也采用乐多种研究方法、先进的测试处理技术,研究结果更准 确可靠。 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的研究方法, 比如文献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逻辑分析法、 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等。测试数据的处理采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spss 统计软件 包等,多元统计方法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同时,研究开发了各种适合大众普及使用 的测试评定、健身锻炼的器材和评价软件,如2000 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转换与统 计软件 v20 、 体育科研数据统计处理系统 v33(湖北省体育科研所王路德); 第三、 开始重视影响幼儿体质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采用问卷方式对幼儿父母的年龄、 幼儿出生时身长和体重、 以及 4 个月内喂养方式等和幼儿体质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询 问,促使幼儿体质研究工作向综合方向发展。 为了进一步充实并完善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 更真实的了解国民体质 发展现状和变化规律,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我国在 2005 年 开展了第二次国民体质调研。这次调研测试 36 岁幼儿 49600 人,监测内容仍是包 括体质检测和问卷调查两部分,体质检测内容与第一次相同,问卷调查内容由 2000 年的 5 项,增加到 24 项,涉及幼儿喂养方式、生活习惯、父母亲体形、受教育程度、 职业、和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等诸多方面。2010 年第三次国民体质调研监测内容包括 体质监测和问卷调查两方面。监测内容侧重生活习惯。本次监测工作问卷调查内容侧 重生活习惯和日常体力活动量方面的调查,减少了体育锻炼方式的调查。体质监测包 括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 3 方面。 综观我国体质研究的历史发展,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是体质测试研究工作取 得的进展,都离不开我国所开展的较大范围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测试研究。我国幅 员辽阔,人口众多,体质测试研究更是一个综合性强,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具有较 高要求的研究课题是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1.5.2 关于国外幼儿体质研究现状 查阅国外的研究文献发现,对幼儿进行过系统性、全国范围内的体质健康调研的 只有美国、日本、英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少数发达国家,其具有较完整的定期体质 监测资料的只有日本、英国和瑞典。从文献中可以发现,这些国家无论是体质调研或 是监测,主要集中在身体形态和机能发育水平上。在发展中国家(甚至在大部分中等 发达国家),全国性调研是断续进行的,或是空白的,在监测内容上则基本上没有运 动素质资料。 1.5.3 本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1.5.3.1 幼儿 幼儿期(又称学龄前期) ,指处于人类生长发育的 3 一 6 岁,即相当于幼儿园生 活时期。幼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坚实的幼儿教育对日后各阶段健全的教育发展 有深远影响。当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时期,他们对新事物影响的接受能力及学习能力都 6 处于高峰期。在这个时期里,他们会获得大量的重要知识、技巧和态度,这将影响他 们以后的学习能力、人格发展、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将来对社会的积极参与度。积极的 早期在校经历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 1,这其中包括幼儿对体育知识的领略。幼儿时期 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人的早期生长与健康发育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 以幼儿的体育教育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应是全社会关注的一项重 大课题。幼儿体育的特殊性极具显著,要求既要遵循幼儿教育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又 要结合幼儿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体育学、卫生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相 应拓展, 并应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创新。 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演绎为儿童的竞争, 所以尽快全面规划和科学建设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尤其要重视幼儿体育部分,并将 其提升到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一个重大工程。 1.5.3.2 体质 “体质” 一词源于毛泽东 1952 年 6 月 10 日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 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尽管体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我 国自古以来对“体质”二字就有一个普遍的认识,但是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和准确的 解释。不同领域的人解释各有差别。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部分医学界和体育 界的专家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体质的概念及其范畴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 即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图,生 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范畴:(1) 身体的发育水平(主要包括体格、体型、身体成分等);(2)身体的机能水平(主要包括 机体的新陈代谢状况,各器官、器官系统的效能等);(3)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主要 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4)心理发育水平(主要包括智力、情 感、个性等);(5)适应能力(主要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疾病及其他有碍 健康的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即使如此,在许多近期研究论文中,较多的研究 者还是以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为体质的主要研究范畴。 体质,是指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简要地说,体质是指人体 自身的质量,是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可以反映人 体的生命活动、运动能力的水平,因此是选择健身运动的依据。影响体质强弱好坏的 因素是诸多方面的,它与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遗传 只对体质的状况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前提条件,体质的强弱则有赖于后天环境、营 养、卫生和身体锻炼等各种因素。因此,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科学的锻炼,又是增强 体质最积极有效的手段。 1.5.3.3 游戏 柏拉图对游戏的定义: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 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亚里斯多德对游戏的定义: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 1 陈幸军主编,幼儿教育学(新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 本身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拉夫.科斯特对游戏的定义:游戏就是在快 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胡氏对游戏的定义:游戏是一种自愿参加,介于信与不信 之间有意识的自欺,并映射现实生活跨入了一种短暂但却完全由其主宰的,在某一种 时空限制内演出的活动或活动领域。 辞海对游戏的定义: 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 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这个定义说明了游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娱乐性、 实践性。 综上所述,游戏的定义为:游戏是一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由人类身心需要引 发的,是人们自由选择以人类自身为对象不产生社会意义的娱乐、健身活动的总称。 游戏是人们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多种道具并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反映探索周 围世界的一种主观活动。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 它已成为幼儿教育的手段, 同时也成为幼儿的权利,这是因为,游戏是幼儿向成人发展过程中的行为,游戏伴随 着童年的生活,幼儿的发展在游戏中实现。 1.5.3.4 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与体育相关联的一种游戏,是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特殊的体育活动, 它具有体育活动的基本特点。体育与游戏的结合是体育游戏的显著特点,它不是简简 单单的走走、跑跑、跳跳、蹦蹦,而是要完成一些规定的情节与彼此关联的动作。理 论界早就对此发出呼吁:体育游戏是幼儿整体活动中的主导活动,幼儿活动的规律就 是游戏的规律。实践证明,体育游戏具有幼儿教育的整体功效,是融体、智、德、美 于一体的有效形式。 那么体育游戏的定义到底怎样规定才更科学。如果以娱乐为主的角度来阐述,体 育游戏的定义(广义)应该是: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下,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一种 娱乐活动。但是,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是一种教育性的游戏,主要是作为体 育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 展,掌握生活中基本的活动技能。因此作为一种体育手段,体育游戏的定义应是:以 简单的规则为前提,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达到增强体质、娱乐身 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一种现代体育活动。 1.5.3.5 游戏、体育游戏、体育运动之间的区别 体育游戏是在游戏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它 是以增强体质、 娱乐身心、 陶冶情操为目的的一种游戏方法。 在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 组织者可以创造性地发展游戏的目标、丰富游戏内容,根据参加的不同对象,可以合 理变换游戏的组织方式、限定条件和规则。 体育游戏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活动,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 式,以增强体质、发展身心为目的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它把幼儿难以理解的 动作变成具体的游戏情节,提高幼儿活动练习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 境下开展活动并达到锻炼和增强体质的目的。体育游戏作为幼儿体育的重要手段,是 培养幼儿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8 游戏不同于体育运动, 中国体育概论中认为体育是根据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依据人体生长发育、动作技能形成和肌体机能提高的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达到增强体质、调节身心、培养品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 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全部财富。 1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体育运动和游戏的区别,体育运动是发展了的游戏,是成熟的、正 规化了的游戏,它具有的规则也更加科学、严谨、明确,它的竞赛性更强,其中的技 术性也更强因此,体育运动要求参与者具有更高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可以说,体 育运动与游戏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运动技术水平的要求和规则要求程度的不同。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体育游戏活动对促进幼儿体质的实验研究。 本文的测试对象是北京市海淀区两所幼儿园大班的幼儿。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北京市某一级一类幼儿园(该园包括一个总园和 一个分园)为实验园,从 2009 年 10 月份2010 年 6 月份在该园进行体育游戏干预。 并选取距离较远、条件相当的另一级一类幼儿园为对照幼儿园,不施加任何干预。 表 2 调查对象数量表 幼儿园 初期测试总人数 参加所有测试的人数百分比(%) 实验园 109 76 69.7 对照园 48 40 83.3 表 3 参与所有测试的幼儿数量及月龄 特征 幼儿园 大班 男 女 对照园 20 20 数量 实验园 42 34 合计 62 54 对照园 64.52.88 64.43.19 月龄 均值 实验园 64.73.90 64.14.40 备注: 表示对照园与实验园对比时,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表示p0.01,差异非常显著。 表 3 为参与了所有干预和测试的幼儿数量及幼儿的月龄,从表 3 中可以看出,幼 儿的月龄无论是同幼儿园的男女之间比较,还是不同幼儿园的男女比较,差异均没有 显著性,干预前平均年龄为 5.4 岁。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1 王珊珊等.中国体育概论m.广东: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 9 本研究过程中,查阅了 40 余部与本文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及论著,其中涉及 领域主要有学前教育学、 幼儿园组织管理学、 幼儿园体育、 健康教育学、 教育统计学、 普通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认真研读了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成都、西安、广 州、吉林、沈阳、山东等各大体育院校学报和中国体育科技 、 体育科学 、 体育 科研 、 体育学刊 、 体育与科学等刊物中关于幼儿体育、心理健康、幼儿教育、 心理等方面的文章 100 余篇。 从 inter 网以幼儿、 学龄前儿童、 幼儿体育、 幼儿体质、 幼儿体育游戏等为关键词,查阅了相关资料,由此了解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理论、 方法及前沿水平,为本课题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 访谈法 就幼儿教育的改革、幼儿体育发展现状、幼儿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状况以及幼儿体 育游戏活动对体质的促进问题等,走访了多位参加幼儿体育教材编制的专家,以及儿 园有关的幼儿资深教师,由此获悉部分国内专家对幼儿教育、幼儿体质发展及幼儿体 育研究的观点和研究动态;家长对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认识、期望和误区,为本文的 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2.2.3 实验干预法 本研究分为实验园和对照园。每天 1 小时体育类游戏,游戏内容由课题组成员设 计。在完成初次体质测验后,对照园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园,由课题人员向 实验园教师讲解,幼儿教师在课题组成员指导下带领幼儿进行锻炼,每天上午和下午 各 30 分钟。每一学年结束时,进行体质测试,对游戏进行改进完善,计划干预 3 学 年。本文为前期干预阶段为期 6 个月。 2.2.4 数理统计法 对测试出来的结果,利用 spss 17.o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 t 检验,观察实验组与 对照组学生身高、胸围等身体形态,静态心律等身体机能,以及双脚连续跳、平衡木 等身体素质在游戏教学与传统教学影响下所产生的差异,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游戏与幼儿体质的关系 3.1.1 体育游戏的主要特点 3.1.1.1 趣味性 体育游戏的最显著特征是趣味性。体育游戏的内容广泛,可具有故事情节,能引 起游戏参加者的兴趣, 此外体育游戏是一种自由性很强的活动, 没有任何外来的压力, 参加者能轻松、自由、公平地参加活动,把注意力集中在活动过程的乐趣上,获得一 种轻松愉快的游戏体验。 3.1.1.2 灵活性 体育游戏的活动方试、规则可根据参加者实际情况而改变。体育游戏对于场地、 10 活动器械的要求也是灵活的,可根据游戏的内容参加人数来增减体育器材。游戏活动 的内容可依据游戏者的目的设定,孩子们在体育游戏中体验的是活动过程的乐趣,而 不是最终结果。 游戏活动过程中不受外界的制约和约束。 参加者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 怎么玩,用什么器材,用多大场地。 3.1.1.3 竞争性 体育游戏与竞技体育的竞争性有所差别。 竞技体育是在统一而严格的竞赛规则制 约下的一种职业化的运动,只有体能好、专项技战术水平高,比赛中不出现重大失误 的人才可能在竞争中获胜。而体育游戏的活动方式有较大的变通性,虽然游戏结果一 般也是以竞争获胜而结束,但体育游戏获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游戏的内容可以是 比体力、比技巧、比智力、比运气、比勇气、比应变能力等。体育游戏的这种竞争性, 比赛的结果也具有多种可能性,可以使弱者有成功获胜的机会,可以给强者提出新的 挑战,只要全力以赴,挖掘自己的潜力,游戏参与者都有获胜的希望,使参与者在竞 争中达到精神上的满足。 3.1.1.4 目的性 体育游戏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不是以传授生活和劳动的技能为目的,就是以发 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为目的,或是以娱乐为目的。体育游戏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行 为来达到增强体质、陶冶情操,进而服务于教学活动或生活当中的。如在体育户外课 上,要根据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的需要来合理安排游戏的负荷;准备部分中的游 戏主要是为了热身,预防运动损伤;基本部分中的游戏是以调动幼儿的运动兴趣,达 到学习、掌握、巩固、提高技术动作为主要目的的;结束部分中的小游戏是为了让幼 儿达到调整放松身体、消除疲劳。所以,各种形式的游戏都有着鲜明的目的性。 3.1.2 5-6 岁幼儿体质的特点 5-6 岁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仍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其机体组织比较柔 嫩,发育不够成熟,机能不够完善,机体易受损伤,易感染疾病,幼儿的生长发育存 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但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准确性、目的性和自控能力都有 了较高的提高,但处于不端正的状态下,比较明确各种动作的基本要求,能很快理解 动作要领,熟悉各种玩具、材料的基本玩法,并能借助玩具材料不断调整活动内容, 喜欢尝试一物多玩。喜欢尝试一些有难度、冒险动作、协同活动逐渐增多。 而对于游戏动作的增多,难度加大,游戏中的活动量增大,规则意识较强,5-6 岁的孩子更喜欢竞技性的体育游戏,以及需要体力和智力相结合,可以独立或者小组 集体设计简单的体育游戏项目,合作性的游戏增多,对游戏的结果很关注,喜欢有胜 负结果的体育游戏。 3.1.3 体育游戏对幼儿体质发展的价值 体育游戏活动对幼儿的身体进行锻炼,令其体魄强壮,身体健康。 体育游戏是由许多个实际活动组成,能改善和提高幼儿的各种活动技能,如走、 11 跑、跳、投、平衡、爬越、搬运等日常生活中和劳动中所必需的实际活动技能。体育 游戏竞争性的特点,可激发人体的智能、体能,间接有效地提高幼儿学习、生活、劳 动的技能,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提高幼儿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体育游戏通过各种练 习和活动, 可以使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 各器官、 系统及肌肉群得到必要的活动, 全面地发展幼儿的速度、 力量、 平衡、 耐力等身体素质, 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 体育游戏是在经常变动游戏活动的不同环境条件和活动方式中进行的, 它能够发展幼 儿的判断力、记忆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 可以显著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氧气的输送和机体对氧的利用能力,而且可以改善孩子 们过度肥胖的问题,是形态更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理论知识
- 现浇混凝土挡板施工方案
- 塑钢门窗套施工方案
- 煤矿络竞赛方案范本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合唱与指挥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体育市场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韩国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菲林丝印培训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公路顶管施工方案
-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单词表
- 极端天气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教师团队建设与质量提升的策略与路径
- 公交车预防春困
- 口腔咨询师接诊技巧培训
- 贵州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23版)
- 涂层与基材结合强度-洞察分析
- 2024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参考答案
- 江苏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板翅式换热器介绍
-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 雪》示范课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