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预制场项目环评.doc_第1页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预制场项目环评.doc_第2页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预制场项目环评.doc_第3页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预制场项目环评.doc_第4页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预制场项目环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品混凝土预制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件) 项目名称: *商品混凝土预制场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15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印 5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终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项目名称*商品混凝土预制场项目建设单位*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县*镇葡萄村五组联系电话*传 真/邮政编码644300建设地点*县*镇葡萄村五组立项审批部门*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川投资备511524141117010038号建设性质新建 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水泥制品业C3121占地面积(平方米)2626.5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20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5.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29%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的由来发展推广商品混凝土是美化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可以将分散在城市各建筑工地的现场搅拌站逐渐取消,由商品混凝土供应站集中生产供应,因此,可以消除各建筑工地在生产混凝土时引起的粉尘和噪声污染,另外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在99以上。项目主要生产预拌混凝土和少量混凝土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又称商品混凝土,是国家从“七五”计划起就实行推广的技术进步科技项目,为国家建筑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购买商品混凝土,可以减少各建设项目的噪声、扬尘、建渣等污染物的产生,还能节约搅拌场地,提高工程质量。*县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对景区及城区环境质量的很高,本项目建成后,可为叙宜高速高速的修建和*镇基础建设提供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构件。采用商品混凝土,减少环境污染,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县*镇葡萄村五组建设生产厂房,配备相应配套设施,项目占地面积共2626.5m2,建筑面积500m2。建成后年产商品混凝土20万m3,混凝土预制构件3万块。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市*县环保局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华洁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受*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负责编制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勘察和资料收集,在工程分析及影响预测基础上,按有关技术规范和导则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待审查后修改报批,作为项目环保设计和环境管理的参考依据。在本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业主单位、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商品混凝土生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订),本项目既不属于鼓励类,也不属于限制淘汰类,为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项目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本项目*县*镇葡萄村五组进行生产,由*县发展和改革局正式备案(川投资备511524141117010038号)。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三、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所在地为*县*镇葡萄村五组,项目不涉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地质遗址等环境保护目标,不占用基本农田。根据*市总体规划思路,项目用地不在*市城市建设规划范围之内。本项目*县*镇葡萄村五组进行生产,*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出具关于*有限公司选址情况说明明确项目所在地不在*镇规划区范围内(见附件)。四、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选址位于*县*镇葡萄村五组。项目北面紧邻珙泉镇至梅硐镇的公路,项目距*镇约1.5km,项目东南偏南侧10m处有一条小河沟。项目北侧10m、35m处各有1户居民,项目东北偏东侧10m、40m处各有1户居民;项目西侧20m处有1户居民,30m150m处有3户居民,项目西北侧80m、100m处各有1户居民。项目其余各侧均为农田和空地。项目所在地附近无居民饮水点、医院、学校及其他重大环境敏感点。项目所在地交通道路发达,项目所需的原料和成品运输方便,周围没有与本项目环境条件相冲突的企业分布,根据外环境关系来看,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周围的环境敏感点或敏感目标造成影响。*县国土资源局关于*有限公司预制场项目用地预审意见(长国土资函2014113号)批复项目用地符合*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符合集约和节约利用利用土地原则。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合理。五、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商品混凝土预制场项目2、建设单位:*有限责任公司3、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县*镇葡萄村五组。项目详细地理位置见附图1。4、建设性质:新建。5、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生产厂房,配备相应配套设施,占地面积共2626.5m2,建筑面积500m2。建成后年产商品混凝土20万m3,混凝土预制构件3万块。六、工程内容及规模本工程的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1-2。表1-2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名称内容主要环境问题施工期运行期主体工程水泥搅拌站搅拌主机,3F,H=15.4m,轻钢结构;1F:罐车接料层,设1个搅拌车位;2F:主机操作室,设1台搅拌机;3F:过渡斗。施工废水、废气、碴土、地面扬尘、垃圾、汽车尾气、水土流失粉尘、噪声及搅拌机清洗废水骨料配料系统,包括骨料配料机1台(四仓配料机,其中2个石料仓、2个砂料仓)和皮带机传输机1台噪声、粉尘物料称量系统,包括水泥称量系统1套、水称量系统1套、添加剂称量系统1套噪声、粉尘物料输送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1套混凝土预制构件场预制场地800m2,年产混凝土预制构件3万块噪声、粉尘、养护废水钢筋加工房,占地约100m2噪声钢筋骨架堆放区,占地约200m2/检测室1层,200m2,包括配方研究、产品检验等试验、检测用废料、废水辅助工程门卫室1层,50m2污水,固废发电机房备用柴油发电机1台,300 KW噪声,废气给水泵房1个,10m2噪声公用工程供水生产用水来至项目南侧的小河沟,生活用水为桶装水/供电有当地电网供给,配电房,20 m2/储运工程砂石料堆场位于项目东北侧,占地600m2。/水泥储罐筒仓3个,H=22m,钢结构,容积均为200t;/粉煤灰储罐筒仓1个,H=22m,钢结构,容积为200t;/添加剂储罐液体添加剂储罐1个,容积均为30t;/运输设施水泥、粉煤灰用罐车运输、混凝土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砂石用货车运输/办公及生活设施办公室位于项目西侧,300 m2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环保工程废水处理工程生活废水化粪池1个,容积3 m2化粪池污泥生产废水生产废水循环系统(三级沉淀循环系统),包括沙石分离机、搅拌池、澄清池等废油废气处理工程砂石料堆场场地硬化,三面围挡彩钢结构挡风墙和洒水设施,顶部设雨棚/进料仓洒水系统,顶部设雨棚/原料输送运输皮带全封闭/投料口投料口封闭/筒仓4套布袋除尘器,位于筒仓顶部/搅拌站1套布袋除尘器,位于搅拌站顶部/七、总平面布置本项目整个厂区场地为长方形,入口设在项目西南角,从出入口处向北设置一条厂区道路连接项目北面紧邻的珙泉镇至梅硐镇公路,砂石堆场设置在项目东北面,搅拌站系统主要设施设置在项目中央位置,检测室、办公休息区设置在项目出入口的左侧,出入口的右侧设置有门卫、计量室、变压器。三级沉淀池、发电机房、水泵房位于项目东南侧。预制场地布设于项目的北侧侧。工程总平面布置示意图见附图2。八、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本项目实施后,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为C15-C30号商品混凝土,生产规模为20万m3/年,以及各类预制构件混凝土预制构件3万块/年。混凝土的生产规模和产品主案详见下表:表1-3 混凝土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序号产品名称合计1混凝土C1520万m3/年2混凝土C203混凝土C254混凝土C30九、主要原辅材料、动力消耗及来源主要原辅料消耗及来源见表1-4。表1-4 主要原辅料及来源序号名称年耗量消耗量来源1细砂t/a110001.1购于*镇2石t/a240000购于*镇3粉煤灰t/a14400.036购于*4水泥(散装)t/a79600.199购于*5添加剂t/a1000购于*6钢材t/a300购于*7脱模剂t/a10购于*8新鲜水万吨/年37.275生产用水来至项目南侧的小河沟,生活用水为桶装水9电万度/年200当地城市供电网备注:添加剂:即减水剂本项目所使用的减水剂可以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用水量(减水率18%),从而能提高混凝土强度,适用于制备高强或流态混凝土;同时,还能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降低水泥水化热,适用于各种需要混凝土缓凝的场合,如炎热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混凝土以及需要长时间停放或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等,也可作为泵送混凝土、(预添骨料)压力灌浆混凝土和商品混凝土的外加剂。 (一)技术性能:1、匀质性指标外观,深褐色液体;PH值,7-9;氯离子含量(%)0.2%;水泥净浆流动度(mm) 200;说明:本品无毒,不燃,无腐蚀性,掺量1.5%。2、混凝土性能指标检测项目:一等品性能指标,掺本剂检测结果,(掺量1.5%)减水率(%)1221;泌水率比(%)10063;含气量(%)4.52.2;凝结时间之差(min) 初凝 +90 +120 终凝 110 抗压强度比(%):1d3d 125132,7d 125137,28d 120121收缩率比(%)135105 钢筋锈蚀:对钢筋无锈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剂能达到混凝土外加剂国家标准GB8076-1997中缓凝高效减水剂一等品指标。 (二)使用方法: 1、掺量添加剂在一定范围内掺量越多,减水率越高,缓凝时间越长,缓凝时间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使用前应根据混凝土工程技术要求进行试验来确定最佳掺量。一般情况下掺量范围为水泥重量的1.0-2.0%,最佳掺量为1.5%。2、添加方法 添加剂为深褐色液体,可与拌和水一起搅匀后加入搅拌机中即可。加料程序与普通混凝土相同。为保证本剂拌和均匀,应采用机械搅拌,且搅拌时间要适当延长,延长时间一般不少于30秒。(三)使用注意事项: 1、各种外加剂对水泥均有适应性,使用前应根据水泥品种及工程要求,先进行试配,合格后方可使用。2、添加剂应在推荐掺量范围内使用,过量掺加应试验后再用,以免造成凝结时间太长。3、根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的要求,各种缓凝减水剂不宜用于日最低气温5以下施工的混凝土,也不宜单独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及蒸养混凝土。4、以上说明未尽事宜,请遵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以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中的有关规定。(四)包装及储存:1、添加剂采用塑料桶包装或罐车运送,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包装。2、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止破损,严防受冻,雨淋或曝晒,适宜储存温度为5-40。 3、添加剂应密闭储存,常温下保质期为12个月。本项目经业主核实其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减水剂)全部由外协厂家配送,本项目自身不进行添加剂(减水剂)的配制。脱模剂:脱模剂广泛使用各种水泥预制构件中。是用于铁路、公路和各种交通的桥梁、桥墩、大型屋面板、梁、管、柱等混凝土制品使用的铝模、钢模、工程塑料模板的最佳产品。为兑水3-5倍后使用的白色乳液。具有良好的的隔离性能,易拆模,拆模后可以保持产品表面光滑,菱角完好无缺。使用脱模剂可以防止表面缺陷的产生,并使混凝土外表光洁度高,无杂色,无污染,是一种环保型的脱模剂。(一)、性能与特点:1、为是一种乳白色、无刺激性气味的均匀液体,使用方便、干净卫生。2、对混凝土表面和模具及钢筋无腐蚀、无污染、不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3、脱模效果好,使混凝土表面光洁美观。4、脱模后,模板上不留残迹,清理模具快捷轻松。5、为无残留、无氧化、无污染、无腐蚀、无毒害、无放射性的环保型产品。6、涂抹均匀后无需晾干可直接使用,节约施工时间。(二)、技术指标:外观:乳白。PH值:呈中性(77.5),无腐蚀性。用量:每公斤可涂15m2以上。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符合GB503522001标准,是环保产品。(三)、使用要求与说明:1、为无毒产品,但操作时仍建议戴上隔离手套。2、在使用前需对模具清理干净,确保脱模后预制板光洁美观和下次使用模具时方便快捷。3、涂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用毛刷、滚筒的办法,涂刷时注意不要流挂、漏刷。4、模具涂覆脱模剂干燥以后,会在模具表面形成油膜,能够抵御短时小雨冲刷或放置一段时间再浇筑混凝土。四、注意事项:1、采用桶装,产品宜密封保存,远离火源。2、存放在阴凉处干燥处,储存保质期:1年十、主要设备表1-6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 备 名 称设备型号数量备注1混凝土搅拌站2HZS1201座2双卧轴搅拌机MA03000/2000SDYHO1个3碎石骨材计量器1组4水泥计量器1组5粉煤灰计量器1组6水计量器1组7添加剂计量器1组8计量系统自控装置1套9水泥贮罐3个10储罐每个100T4个3个储蓄水泥、1个储蓄粉煤灰11LPM型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过滤面积27m2,4KW过滤面积22m2,4KW4个1个12皮带输送机300t/h1组13螺旋输送机219-91套14柴油发电机300KW1组备用15沙石分离机0.2m3/min1套16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中联牌ZLJ5250GB29辆17轻型货车长城牌CC1021DSD002辆18混凝土汞车中联牌ZLJ543THB1辆20混凝土汞车中联牌ZLJ5281THB125-371辆21送变电设备1套22风机1台23空压机1台24平板振动器2台十一、公用工程设施1.给水本项目生活用水为桶装水。生产用水包括和产品生产用水、清洗用水、检验室用水、养护用水和喷洒防尘用水,来自项目南侧的小河沟。项目产品生产用水主为用于混凝土生产用水,用水量为116.7m3/d(35000m3/a)和混凝土预制构件脱模剂配置用水,用水量为0.1m3/d(30m3/a)。清洗用水为搅拌机、搅拌车、预制构件模板清洗用水。搅拌机、搅拌车每4小时清洗一次,每次总用水5m3,即每天清洗2次,用水量为10m3/d,预制构件模板清洗废水量约2 m3/d,清洗用水量为12m3/d(3600m3/a)。检验室用水为对项目生产的混凝土及预制构件质量进行检测时用水,用水量为1.2m3/d(360m3/a)。养护用水为混凝土预制构件养护过程中用水,用水量为5m3/d(1500m3/a)。喷洒防尘用水,用水量为1.5m3/d(450m3/a)。项目有职工15人,不在厂区食宿,生活用水为员工生活用水,用水量为0.75m3/d(225m3/a)。项目总用水为137.25m3/d(41165m3/a),新鲜用水量为124.25m3/d(37275m3/a)。项目用水量见表5-6。表5-6 项目用水量核算表用水工序用水项目用水指标用水人数日用水量(m3/d)年用水量(m3/d)废水量(m3/d)年废水量(m3/d)备注生活用水员工50L/人.日15人0.752250.6180/生产用水产品生产用水116.835030/进入产品清洗用水123600103000循环利用检验室用水1.23601300养护用水515002600喷洒防尘用水1.5450/蒸发损耗总计137.254116513.64080/2.排水本项目不能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用地均硬化处理,砂石堆场设置雨棚,并在项目厂界四周、冲洗平台和预制场地设置围堰和排水沟,场地内的雨水经排水沟进入项目三级沉淀循环系统。生产用水中清洗废水、检验室废水、养护废水通过管输送至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喷洒防尘用水蒸发损耗,无残留,无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产生量极小,拟采用化粪池进行处理后,集中用于周围农田灌溉施肥。3.电气设计厂区生产、生活所需用电由当地电网供给。十二、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1、工作制度年工作日:300天/年;生产制度:生产岗位为1-2班制,管理岗位为一班制生产,并按每周40小时工作制工作,工作时间8:3012:00,14:0018:30。2、劳动定员工程劳动定员为15人,其中工人12人、管理、检测人员3人。十二、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为2000万元,国内贷款800万元,自筹资金1200万元。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选址于*市*县*镇葡萄村五组, 项目地为空地,无环境遗留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表二)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侯、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项目位于*市*县内,地处*县城郊东北。*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位于东经104.44-105.03,北纬28.15-28.47之间,东临江安,南界兴文、西与高县、珙县交邻,并紧靠宜珙铁路,北与南溪县、*市相连。南北长约60km,东西宽30km,地势南高北低,海拔245.9m-1408.5m。育江河南北纵贯全县。县城*镇,距*市政府所在地57km。2、地质、地貌地质:*县境内的地质构造大致以须家河组形成的山梁子北麓为界。北属四川凹陷区之川东南褶皱带及川中隆起;南属滇黔褶皱区之间娄山褶皱带及雷波隆起。*县地处江安、合江东西向断裂附近,又是华莹山、岷江、江安、合江断裂的复合区,地下介质破碎,不易积累大量应变能量,故以弱震形式释放。*历史上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地貌:*县区域内地貌大体以寄马山梁北麓为界。南部山势险峻,峰峦起伏,沟谷狭长,河床深切,陡岩叠嶂,多形成岭脊纵横的低、中山区,其间有溶蚀盆地和岩溶槽谷地形。北部沟谷切割较深,形成波状起伏的丘陵地带。(1)低、中山地*县低、中山地分布在*、梅硐镇境内,系老系、奥陶系、三叠系各类灰岩、砂岩、页岩,被剥蚀溶蚀形成,海拔300-1408.5 m。岭谷东西走向,属云贵高原的大娄山山脉。(2)溶蚀盆地和岩溶槽谷*县溶蚀盆地在保护区内面积较小,分布在*、富兴、梅硐等乡镇的中部地带。由奥陶系灰岩和寒武系娄山关九云岩,被溶蚀而成。竹海保护区内有白村槽和石笋槽,呈东西走向,主要分布在官兴和龙华一带。纱自系、二叠系、三叠系各组地层,经侵蚀而成。(3)丘陵和深切高地*县北部多为深丘地带,分布在竹海、*、官兴乡的部分地域,由侏罗系蓬莱组、遂宁组、沙溪组及自流井群紫色岩层,被侵蚀、剥蚀而成。深切高地主要分布于浅丘东隅的万岭至铜锣一带,属白垩系夹关组砖红色砂岩,被侵蚀而成。在铜锣乡的封顶寺、竹海镇的红益村和万岭镇一带表现最明显,地表为砖红色。3、水文、气候特征水文:*县内河流属长江水系。项目直接受纳水体*河发源于兴文县境内,流经兴文、珙县流入保护区,经江安汇入长江,区内流经三江、竹海、三里半,流程22.5 km,河床比降为0.76-1.39,年输沙量为600 t。*河评价河段水域功能为航运及工、农业用水。根据*县三里半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的水文资料:*河多年平均流量为38 m3/s,平水年(P=50%)平均流量36 m3/s,枯水年(P=90%)平均流量9 m3/s,丰水年(P=20%)平均流量44 m3/s,枯水期的流量2 m3/s。气候:*县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的特点。*县累年平均气温为18.2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8.1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7.3 ,累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9 。累年平均湿度为83%,最低月平均湿度为78%,最高月平均湿度为87%,累年极端最低湿度为18%。累年平均静风次数为708次(年观测次数1095次),累年有风日平均风速为0.8 m/s,常年平均最大风速5.5 m/s,累年极端最大风速为25 m/s。累年平均主导风向西北偏北(NNW)、东南偏南(SSE)。累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72天,年降水量为1065.2 mm,累年最大降水天数为196天,降水量为1520.6 mm,累年最少降水天数为150天,降水量为788.3 mm。累年无霜期为356天。4、自然资源概况*资源富集、物华天宝。全县出露地层8个系30个组群,有“西南地质博物馆”之称。探明可供开发的矿产资源达19种,其中:盐储量100亿吨以上,有第二“盐都”之称。天然气储量100亿立方米以上。白云石储量200亿吨以上;有竹类427种,竹林面积40.5万亩,盛产竹笋、竹荪、脐橙等。森林覆盖率达44.1%,年产楠竹100多万根,杂竹20万吨,2006年被国家林业总局评为“中国竹子之乡”。丰富的矿产、天然气、竹资源为工业集中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5、生态环境*县是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屏障的重要区域,是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旅游重点县之一,其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战略意义。*县整体生态环境状况由于自然条件好,保护历史悠久,和同类地区相比,属长江沿岸生态环境优良区域。植物:树木类:50科、91属、120余种。其中用材林以松、杉、柏、楠、樟、桉、酸枣、檫树等为主;经济林木以夏橙、脐橙、红橘及其柑桔品种、茶为主,有国家珍稀植物金毛狗、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二级保护植物桫椤、三级保护植物楠木、红豆等。竹类:1亚科、6属、17种。以楠竹、绵竹、簧竹、慈竹、苦竹等为主。珍稀竹类有人面竹、罗汉竹、黑竹等;引进竹种有优质甜苦龙竹。保护与发展:2003年,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和退耕还林工程正式启动,全县290000多亩天然林和其他林植物全面禁伐,退耕还林业15000亩,促进了植物的保护和发展。据2001年目的物种天然分布面积105亩,桫椤分布面积1500亩,发现具有重要国防科研价值的珍稀植物金毛狗。动物:兽类:椰子猫(野猫)、野兔、黄鼠狼、果子狸等十多种,其中椰子猫属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禽类:猴面鹰、猫头鹰、董鸡(秧鸡)、棕胸竹鸡(竹鸡)等四十多种,其中鹰类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董鸡、棕胸竹鸡属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爬行类:乌梢蛇、菜花蛇、松花蛇等二十多种;两栖类:青蛙、琴蛙等十多种。森林*县属四川东部湿润森林植被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境内气候温和,水热条件充沛,土壤肥沃,物种资源丰富,适宜多种林木和竹类生长,林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水产长江鱼类资源十分丰富,种类较多,全县长江*段的鱼类有120种,其中常见的经济鱼类51种,分别隶属6个目、11科,鱼类的成分为鲤科有38种,占种类的70%,其中是 科有5种,占10%,其余9种占20%。分布在县境内长江段上的属国家一级保护鱼类有:中华鲟、白鲟、达氏鲟;二级保护鱼类有胭脂鱼、大鲵,属省重点保护鱼类有岩原鲤、细鳞裂腹鱼,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有长吻、长条鲖鱼、圆口鲖鱼、黄颡鱼、中华倒刺鲃、蛇鮈、长吻、草、鲢、鳙、青鱼、鲤、鲫鱼等40余种,水生动物、龟、鳖也有分布。集中区位于长江右岸,受人类活动深远,属传统的农业区,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功能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分布。区域内无列入国家及省保护名录的野生珍稀动植物分布。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截至2013年底,*县辖7乡(富兴乡、铜鼓乡、三元乡、井江乡、铜锣乡、桃坪乡、梅白乡)、11镇(梅硐镇、*镇、龙头镇、硐底镇、花滩镇、竹海镇、老翁镇、开佛镇、古河镇、下长镇、*镇),共269个行政村、2086个村民小组、30个社区、181个居民小组。截至2013年底,*县总人口46.0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119人。 常住人口34.22万人,城镇12.21万人,其中县城9.22万人,农村21.01万人。有汉族、苗族、彝族等9个民族。1、经济概况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02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0.71亿元、52.08亿元、25.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8.78%、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685元,同比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33.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3亿元,同比增长9.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2亿元,同比增长2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亿元,同比增长13.6%;粮食总产量20.75万吨,同比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29元,比上年增加21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93元,比上年增加1057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1,政策生育率为84.0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2、旅游业、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交通概况旅游业:*县作为*市的一个旅游大县,依托以蜀南竹海为中心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近年来,旅游产业紧紧围绕“壮旅”的战略目标,打造*旅游先导产业,促进景区(点)的有序开发,全面提高旅游发展水平,改善现有城镇的综合功能和旅游环境,提高*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2年,接待游客250.41万人次,同比增长19.93%;实现旅游总收入36.08亿元,同比增长26.51 %,旅游人均消费1441元/人次。旅游黄金周累计接待游客102.22万人次,增长12.74%,黄金周实现旅游收入9.66亿元,旅游人均消费945元/人次。年末全县共有星级宾馆饭店 8家,床位11000个。教育事业:2012年末全县共有学校147所。其中:高中6所,初中21所,小学132所。在校学生人数56448人,同比下降0.5%。其中:高中(含职高)在校生人数14282人,增长9.26%;初中在校生人数13797人,同比下降9.51%;小学在校生人数28208人,增长0.28%。年末全县专任教师总数3014人。其中:高中(含职高)教师588人,初中教师1048人,小学教师137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6.16%,高中升学率44.1%。全县教育经费累计支出30014万元,增长29.04%。文化事业:截至2012年末,*县有18个文化中心服务站,1个文化图书馆,1个电影院,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720场,确定固定放映点54 个。共有有线广播电视站18个,转播和自办有线电视节目36套,有线电视用户数20669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9.44%。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累计完成216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新发展农村电视用户3379户。有综合档案馆1个,有档案11642件,共计39691卷,存档资料9275册。大力提供优质档案服务,全年为社会各界提供档案利用服务760人次、4000卷(盒)。医疗卫生:截至2012年末,年末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4个,有医疗床位1505床,卫生技术人员967人,其中:执业医生374人。县级疾病防控机构1个,卫生防疫人员21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0人。大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9.51%,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4.2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常推进,全县36.42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6%,征集基金10578.8万元,基金医疗支出10226.5万元。全年财政医疗卫生费用支出17226万元。交通条件:012年,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937公里。其中:省道73公里,县道128公里,乡道418公里,四级及以上公路905公里。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886万吨,货运周转量40089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207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89318万人/公里。年末县城有公共汽车42辆,比上年增加30辆,有人力三轮车200辆。全县公路交通及运输量指标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公路总里程公里19371.95 #四级以上公路公里9055.72全县营运客运总量万人次207810.77全县营运客运周转量万人/每公里8931812.84全县货运总量万吨8869.93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400893.71县城公共汽车辆42250环境质量状况 (表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项目位于*市*县*镇。本环评委托*县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12月18日对项目的声环境进行了现场监测,并出具了*县*商品混凝土预制场项目项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报告(长环监字(2014)第238号)。本次环评未对项目所在地周边大气环境、地表水进行实际监测。本评价引用*县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2月17日至2月21日*镇环境空气和后江河水质的例行监测数据,监测至今区域内环境污染源变化不明显,因此本项目所引用的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有效。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监测结果评价采取收集现有资料的方法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本评价引用*县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2月17日至2月21日*镇环境空气的例行监测数据。1#监测点位于*镇政府,2#监测点位于*镇中学。监测统计结果见下表:表3-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m3项目监测点位监测时间2月17日2月18日2月19日2月20日2月21日评价标准SO21#6:0024:000.0510.0510.0520.0490.0520.152#6:0024:000.0520.0530.0520.0500.049NO21#6:0024:000.0130.0140.0130.0120.0140.082#6:0024:000.0140.0150.0140.0120.014PM101#7:0019:000.0730.0620.0750.0520.0560.152#7:0019:000.0640.0620.0650.0640.067评价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评价及结论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其评价模式为:式中:Pii污染物单项质量指数;Cii污染物实测日均浓度值,mg/m3;Coii污染物日均浓度标准限值,mg/m3。Pi值大小反映出污染物污染程度,质量指数Pi1说明i污染物不超标,反之超标,评价结果见表3-2。表3-2 项目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日期质量指数日均值1#*镇政府2#*镇中学PSO20.340.341PNO20.160.17P PM100.430.429上表评价数据表明,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监测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较好。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1、监测结果本环评采用收集资料的方法,引用*县环境监测站对后江河进行的例行监测数据。*县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2月17日对*镇场镇外北侧的*镇大沙坝断面(即本项目上游)水质进行了监测,监测统计结果见表3-3。表3-3 地表水监测结果 单位:mg/L项目*镇大沙坝类标准评价结论水温()12.0pH(无量纲)7.2869符合总磷0.150.2符合溶解氧8.245符合五日生化需氧量2.634符合氨氮0.2711.0符合粪大肠菌群(个/升)170010000符合石油类0.01L0.05符合高锰酸盐指数3.056符合2、评价及结论采用标准指数法对*镇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单因子评价。单项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按下式计算:Si,j=Ci,j/Csi式中:Si,j水质参数i在j点的标准指数;Ci,j水质参数i在j点的现状监测结果;Csi 水质参数i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pH值的标准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pHj7.0) (pHj7.0)式中:pHj j点的pH值现状监测结果;pHsd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pH值的下限;pHsu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pH值的上限。评价结果见表3-4。表3-4 水质评价结果表评价结果总磷BOD5氨氮pH监测值大沙坝0.15mg/L2.63mg/L0.271mg/L7.28标准值类标准0.2mg/L4mg/L1.0mg/L69Si大沙坝0.750.660.2710.28由上表可见,各项指标监测值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市*县*镇,本环评委托*县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12月18日对项目的声环境进行了现场监测,噪声监测结果统计及评价情况见表3-4:表3-4 声学环境监测结果及评价统计表 LeddB(A)监测点位12月18日标准值评价使用标准昼间夜间昼间夜间结果1#项目东北偏东侧10m处居民点66.350.27055合格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2#项目东厂界外1m56.648.06050合格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3#项目南厂界外1m52.944.86050合格4#项目西厂界外1m50.846.76050合格5#项目西侧20m处居民点53.245.26050合格6#项目北厂界外1m65.852.67055合格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7#项目北侧10m处居民点65.253.97055合格从声学环境监测结果及评价统计表可知:1#、6#、7#环境噪声监测点的昼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要求,2#、3#、4#、5#环境噪声监测点的昼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尚好,有一定环境容量。四、生态环境质量该区域为农村生态环境,系以人类活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项目所在地及周边道路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当地植物均为人工栽植的灌木类为主,周围环境无自然林地及珍稀野生动、植物存在,项目所在地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和保护级别)项目选址位于*县*镇葡萄村五组。项目北面紧邻珙泉镇至梅硐镇的公路,项目距*镇约1.5km,项目东南偏南侧10m处有一条小河沟(最终汇入后河)。项目北侧10m、35m处各有1户居民,项目东北偏东侧10m、40m处各有1户居民;项目西侧20m处有1户居民,30m150m处有3户居民,项目西北侧80m、100m处各有1户居民。项目其余各侧均为农田和空地。项目所在地附近无居民饮水点、医院、学校及其他重大环境敏感点。本项目具体保护目标见表3-5。表3-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项目保护目标名称污染类型与本项目方位距离(m)受影响户数(人数)备注声环境居民设备运行噪声北侧101户,3人GB309620084a类东北偏东侧102003户,11人北侧352002户,8人GB309620082类西侧202004户,14人西北侧80-2002户,7人大气环境居民粉尘、废气北侧102003户,11人GB30951996二级东北偏东侧102003户,11人西侧202004户,14人西北侧80-2002户,7人地表水小河沟废水东南偏南侧10m/GB38382002类 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废水得到有效治理,地表水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02)中类标准。大气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受较大影响,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二级标准要求。声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应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 (表四)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表 单位:mg/Nm3污染物名称日平均值1小时平均值TSP0.30/SO20.150.5NO20.120.242、 声学环境: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即昼间 60dB(A);夜间 50dB(A)。3、 地表水环境: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域标准;表4-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表 单位:mg/l污染物名称pH(无量纲)CODCrBOD5NH3-N总磷石油类类水域标准浓度限值692041.00.20.05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TSP:周界外20米处1.0mg/m32、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即:CODCr:100mg/l;BOD5:20mg/l;SS:70mg/l;NH3-N:15mg/l; 3、噪声: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