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专业论文)准分子激光晶化多晶硅的研究.pdf_第1页
(光学专业论文)准分子激光晶化多晶硅的研究.pdf_第2页
(光学专业论文)准分子激光晶化多晶硅的研究.pdf_第3页
(光学专业论文)准分子激光晶化多晶硅的研究.pdf_第4页
(光学专业论文)准分子激光晶化多晶硅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未经本论文作者的书面授权,依法收存和保管本 论文书面版本、电子版本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 对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 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权的商业性使 用( 但纯使用不在此限) 。否则,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 任。 磨燕平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 t f t l c d ) 为主流的平板显示器件的迅速 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对t f t 的研究热潮。在t f t 中,多晶硅( p s i ) 材料比非晶硅( a - s i ) 材料具有更高的迁移率和能实现周边驱动电路 一体化的优点,众多的研究学者展开了获得多晶硅薄膜材料的研究, 尤其大量地研究了能应用廉价玻璃为衬底的低温多晶硅制备方法。 本论文主要展开了应用准分子激光晶化多晶硅的研究。因为多晶 硅和非晶硅及晶体硅相比具有更独特的特点,所以我们先阐述了多晶 硅薄膜的电学特点,对多晶硅的导电机理有了深刻的了解;然后研究 了激光频率、受光次数和激光功率密度三个参数对晶化多晶硅的影响。 实验在优化频率为5 h z ,受光次数1 0 次秒时,重点研究了激光能量 密度由小到大对晶化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能量密度为3 0 0 m j c m 2 时晶化性能较好,即晶化度最高,晶粒最大且均匀,薄膜应力最小。 在金属诱导法制备多晶硅和激光晶化法制备多晶硅的基础上,我 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晶硅晶化法一金属诱导下激光晶化法。它利用 n is i 。小晶核和晶体硅晶格匹配的特点,在激光辐射下,也能生长为多 晶硅。经x r d 表征,此方法比同条件下激光晶化法和金属诱导法制备 的多晶硅具有更高的晶化度,而且利用此方法在适当的条件下还能生 长出具有优选晶向的多晶硅。这种晶向一致的多晶硅能提高刻蚀的均 匀性和提高迁移率。但此方法中存在的缺点是制备多晶硅中有镍参与, 它的存在又会降低多晶硅的电学性能。对此方法的晶化机理和对镍的 含量及去除表面层的镍化合物后迁移率的大小测试分析将在下一步工 作中展开。 , 为了实验的正常进行,对实验室的部分旧设备进行了改造,并参 与了新加工设备的调试。对用激光晶化法制各的多晶硅薄膜所制备的 p s i t f t 单管进行了i v 测试,计算电子迁移率为约3 0 c m2 v s 。制 作的t f t 阵列驱动了o l e d 显示。 关键词:非晶硅,多晶硅,准分子激光晶化法,金属诱导法,金属诱 导下激光晶化法 廖燕平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 a b s tr a c t l i a oy a h p in g ( o p t ic s ) d i r e c t e db ya s s o c i a t ep r o f m i l 3 0 g u o q i n g , a s s 0 c i a tep r o f s h a ox i b in t h er a p idd e v e l o p i l l e n t0 ft f t l c da st h em a i n s t r e o mo fp 1 a f t e d is p l a yd e v i c e s ,p u s h e s t h er e s e a r c ht i d et ot f t i ny f t , c o m p a r i n g t 0 a m o r p h o i l s s i l ic o n ( a - s i ) m a t e r i a l ,p o l y c r y s t a l 1 i n e s i l i c o r t ( p - s i ) m a t e r i a lh a s m o r ev i r t u e so fh i g h e r m o b i l i t ya n dir l t e g r a t i o nw i t hp e r i p h e f a lc i r c u i t s s om o r ea n d m o r er es e a r c h e r sh a v ed e v o t e dt ot h er e s e a r c h i n go ft h em e t h o d t 0 p r e p a r ep - s i a t 1 0 w t e m p e r a t u r ew i t hc h e a pg l a ssa s s u b s t r a t e t 1 1t h is t h e s i s ,b yu t i l iz i n ge x c i m e 1 a s e ra n n e a l i n g ( e l 。a ) c r y s t a t l iz a t i o n ,t h es t u d yo fp - s ih a sb e e r l d e p l o y e dr ! l a ie 1 1y b e c g u s ep - s iiso fm o r es p e c i a lc h a r a c t e f is t i c s c o m p a r in gt 0 a s ia n dc s i ,f i r s t l y ,i s e tf o r t he l e c t r ic a lf e a t u r e so f ! o - s i f il ma n da c k n o w l e d g e p r o f o u n d l ye l e c t r ic a lm e c h a r t is mo f p - s i f i l m t h e nt h r e ep a r a m e t e r so fl a s e ra n n e a l i n g ,i i q c l u d i n g1 a s e r f r e q u e n c y 、a c c e p t e d p u l s e t i m e sa n dl a s e rp o w e rd e n s i t y a r e s z u d ie dh o wt 0i n f l u e r l c e 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no f p - s i a f t e r o b t a i n i n go p t i m iz e dl a s e l f r e q u e n c y5 h z 、a c c e i _ ) t e d p u ls e t i m e s 1 0 s e c o n db ye x p e r i m e n ts ,l a s e fp o w e rd e n s i t y ir l c r e a s e d1 i t t le b y1 i t t l e isf o c u s e d0 n s t u d y if i n dt h a tt h ec r y s t a l l iz a t i0 l q p e r f o r m a n c eist h eb e s ta t1 a s e r p o w e rd e n s it y3 0 0 m j c m2 i t m e a n sc r y s t a l i iz a t i o n d e g r e eist h eb e s t ,g r a i l 3 sa r et h ei n o s t u r l i f o r m i t y 8 , n df i l ms t r e s sist h e1 e a s t o nt h eh a s iso fm e t a li n d u c e d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n ( m i c ) a n de l a w eh a v e p r o p o s e da n e wm e t h o do fm e t a l i n d u c e de x c i m e rl a s e r a n n e a l i n g ( t d i e l a ) l i t t l eg r a i i sn i s i 2w i t ht h ec h a r a c te r is t i c s o fc r y s t a l 一1 a t t i c e m a tc hw i t hc s i ,c a r l i n d u c ep - s iu n d e r1 a s e r r a d i a t i o n 1 3 yx r d ,i tb e c o m e sc le a rt h a t n o t 0 i 1 1 yh i g h e r 2 廖燕平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 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nd e g r e eh a sb e e no bc a i n e dc o m p a r ir i g t 0e l aa n d m i ci nt h es e t r f l ec o r l d i t i 0 1 3 s ,b u ta l s 0p s iw i t hs e le c t iv ec r y s t a l 0 r i e n t a t i 0 1 3h a sb e e l 3o c h i e v e dl i n d e rp r o p e rc o l q d i t i o f i sw i t ht h is m e t h o d t h isk i n d0 fp - s iw i t ho r d e r e dc r y s t a lo r ie n t a t i 0 1 3c a r l i m p r o v e s t h eu r l i f o r m i t y o fe tc h i n ga n dt h em o b i l i t y b u tt h e d is a d v a f t t a g e o fth ep s im a d ew i t ht h ism e t h o dist h ee x is t i n g 0 fn ic k e l0 nt h ef i l ms u r f a c e t h isw i l la f f e c tt h ee 1e c t r ic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p - s i s 0 n e x tw o l ks h 0 u l db et0 s t u d y t h e 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nm e c h a n is i l l 、n i c k e lc o n l ;e n tsa n dm o b i l i t ya f t e r t h en ic k e l 一s i l ic i d eo nt h es u r f a c eisr e l l l o v e d i no r d e rt 0 c a l r y ol i t e x p e r i m e n t sn o r l n a ll y t h e0 1 d e q u i p m e n t sp a r t l yh a y eb e e f tc o t i s t r u c t e da n dn e w m a d ee q u i p m e n t s h a v eb e e nt a k e n p a r t if t d e b u g g i n g i vt e s t i n g o fa s i n 9 1 e t r a n s is t o rh a sb e e nc a r f i e do u t t h ep - s if i l misp r e p a r e db ye l a a n de l e c t r o n m o b i l i t y isc a l c u l a t e da b o u t3 0 c m 2 v s t h et f t a r r a y sd r i v et h e o l e dt 01i g h t k e y w or d s :a - s i ,p - s i ,e l a ,m i c ,m i e l a 3 摩燕平硕士学位论文 准分子激光晶化多晶硅的研究 第一章前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与信息资源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信息载体 的完美追求促进了信息显示终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c r t 显示出于笨 重、功耗大、微量辐射等缺点越来越被等离子体显示和液晶显示替代, 尤其是液晶显示,具有轻薄、功耗低、零辐射和易集成等优点,越来 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以硅材料为基础的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液 晶显示技术以其大容量、高清晰度和高质量彩色视频显示发展了广阔 的应用前景,目前主要应用在数字照相机、笔记本电脑、g p $ 等便携 式电子设备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平板显示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对显示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课题。液晶显示的主流由a s i t f t a m l c d 正向p - s it f t a m l c d 发展,而且p s it f t 驱动的o l e d 也得 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 利用a - s i - a m l c d 技术,尺寸达4 0 英寸的大面积a m l c d 已得到应 用。但随着t f t - l c d 显示面积的进一步增大和象素密度的进一步提高, a s i 材料固有的迁移率低( 0 3 一l c m2 v s ) 的缺点难以满足周边驱动 电路集成一体化的要求。通过用p - s i 薄膜代替a s i :h 作为t f t 的有 源层,它的迁移率比非晶硅高1 0 1 0 0 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难题。近 年来,众多的研究学者在p s i 材料和p s i t f t 器件领域积极展开了 基础和应用研究。 1 1 t f t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 液晶显示在经历了t n 模式、s t n 模式到t f t 模式,即由无源液晶 显示( p m l c d ) 发展到有源液晶显示( a m l c d ) ,既解决了响应速度、 占空比、对比度、灰度级等的限制,又实现了高品质彩色视频显示。 目前t f t l c d 的主导产品是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而且在p c 机桌面显示 器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视角特性和响应速度等问题的解决, 及制造成本的进一步下降,t f t l c d 显示即将在显示器领域占有重要 地位。 廖燕平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前言 1 1 1 t f t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的分类和特点 t f t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通常有以下四种:c d s et f t “1 方式、t et f t ”1 方式、a s it f t 方式和p s it f t 方式。前两种由于薄膜材料存在化 学配比失配或关态漏电流大等缺点,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实用化。 以a - s i :h - t f t 寻址的有源液晶显示器是当今液晶显示的主流。目 前这种显示器已经解决了视角差和响应速度慢的缺点,实现了高密度、 高清晰度和全彩色的视频显示,其显示品质越来越逼近传统的c r t 显 示,并且有低功耗、无辐射、轻薄和便携式等优势,随着制造成本的 不断下降,它将成为人们考虑取代传统的c r t 显示的主要平板显示方 案之一。 a s i 材料的迁移率和掺杂效率较低,不能用来制备周边驱动电路 和进一步提高分辨率;由于p s i 的迁移率比a s i ( 0 3 - 1 o c m2 v s ) 高 卜2 个数量级,意味着p s it f t 的响应速度更快、图象数据写入速度 快和更适合大容量的视频显示,而且t f t 尺寸可以缩小,提高器件开 口率和分辨率。p - s it f t 能实现n + 、p + 两种类型的掺杂,能制备n m o s 和p m o s 两种类型的t f t ,即p s it f t 能制备成互补型晶体管驱动电 路,能实现p s i t f t l c d 周边驱动和显示屏的一体化,从而使器件的功 耗更低,体积更小,同时解决了高密度引线的问题,提高了器件成品 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利用p - s i 易实现重掺杂,可以把p - s i 用 作栅极掩膜对p s i 进行离子注入,形成重掺杂的i i + p s i 源、漏区, 可以采用自对准工艺,从而减小了栅源、栅漏区的寄生电容,这样提 高了t f t 的工作特性和显示品质。 1 1 2t f t 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常用的硅基t f t 器件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两种“7 。“:一种是正交叠 型结构( n o r m a ls t a g g e r e d ) ,又称顶栅结构如图1 1 ( a ) ;另一种为 反交叠型结构( i n v e r t e ds t a g g e r e d ) ,又称底栅结构。底栅结构又分 为背沟道刻蚀型如图1 1 ( b ) 和背沟道保护型如图1 1 ( c ) 。不论那种器 件结构,一般都有以下结构:有源层( a s i :h 或p - s i 层) 、欧姆接触 层( n + a s i :h 或n + p s i ) 和栅绝缘层( s i o x 、s i n x ) 。对于p s i t f t 结构,为了减小t f t 漏电流,常采用l d d - p s i _ t f t 结构。 廖燕甲 硕士学位论文 准分子激光晶化多晶硅的研究 t f t 的工作原理和m o s 结构的工作原理类似。如图1 1 ( d ) 是一个 p 型半导体衬底m o s 结构的示意图。当在栅极加上正电压v c 后,电场 穿过绝缘层,使有源层的多子( 空穴) 受排斥而远离表面形成一个耗 a :正交叠结构 c :反交叠结构 背沟道保护型 b :反交叠结构 背沟道刻蚀型 d :t f t 的工作原理示意 图1 1t f t 结构图和工作原理图 尽层;当vc 大于v t 一时,少子( 电子) 被吸引到接触面形成电子反型 层,即形成导电沟道。n 型衬底的导电原理与p 性的类似,只是导电 沟道为空穴反型层。反型层的厚度非常薄,为德拜长度( 约几十纳米) , 即晶体管的电流是由平行于硅表面的一薄层导电膜构成。t f t 器件的 开关态电流e h 下面三个式子表示。 当t f t 在截止状态时漏极电流为冲3 : :g ( 掣。+ 掣,) 毕 ( 1 1 ) 当t f t 导通但未到饱和状态时,即 漏极电流为 : ,。= ,c ac 。孚 ( 一巧) ( 一) 一要( z 一z ) )( 1 2 ),。= ,。 ( 一巧) ( 一) 一去( 2 一2 ) ( 2 ) 塞鳌羔重主兰垡丝壅生= ! 坚坠直一 当t f t 工作在饱和状态时,即 ( 一) , ,漏极电流为: ,。= 圭,c 。警( 一巧) 2 ( 1 3 ) 其中u 、c w 、l 和d 。分别代表迁移率、栅绝缘层单位面积电容、沟 道的宽度、长度和有源层的厚度。 1 2 多晶硅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为了能在廉价的玻璃衬底上制备p s i t f t a m l c d ,就需要发展一 种低于玻璃变形的温度条件下生长多晶硅的技术方法。多晶硅薄膜的 制备技术按照其生长环境可以分为以下四种:预淀积法 ( a s d e p o s i te d ) 、固相晶化法( s p c ) 、脉冲快速热烧结法( p r t a ) 和 激光晶化法( e l a ) 1 “。 1 2 1 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1 、预淀积法 多晶硅薄膜的预淀积法常有低压化学气相淀积( l p c v d ) 和常压化 学气相淀积( a p c v d ) 和光化学淀积等。但它们淀积的多晶硅都具有晶 粒尺寸小( 小于5 0 n m ) ,晶化度低和晶界态密度商的缺点,而且l p c v d 和a p c v d 方法淀积温度较高( 6 0 0 。c 以上) ,无法在廉价的玻璃衬底上 实现,因此在p s i t f t a m l c d 中未得到实用和发展。 近年新出现一种多晶硅薄膜的预淀积法叫催化化学淀积 ( c a t - c v d ) 或热线型淀积( h o t w i r ec v d ) “1 。它是在p e c v d 技 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在反应室放置高温( 1 5 0 0 。c ) 的w 、m g 或v 等金属,使s i h 。分子在其表面发生催化裂解反应,以提高s i h 。+ 和 s i h :+ 的含量,从而在较低温度的衬底上淀积多晶硅材料。此方法制备 的多晶硅具有氢含量低和迁移率较高的优点,但催化线圈的污染有待 进一步解决。 2 、固相晶化法 固相晶化法是在p e c v d 和l p c v d 制备非晶硅薄膜或微晶硅薄膜的 基础上,把非晶硅薄膜直接加热再晶化制备多晶硅薄膜材料的一种方 法。它的优点主要有粒度均匀、表面平整、成本低和可以大面积制备; 廖燕平 硕士学位论文 准分子激光晶化多晶硅的研究 缺点是烧结温度高( 5 5 0 。c ) 和烧结时间长( 2 4 h ) “7 1 等。为了降低晶 化温度和缩短晶化时间,人们开发了金属诱导晶化法( m i c ) ,即在淀 积的非晶硅上再制备一层金属或其盐类,如a u 、a 1 、cu 、a g 、n i 、n i c l 。 和c u ( n o 。) 。“”“等。金属诱导法可以把固相晶化法的温度降低到5 0 0 o c 以下,晶化周期缩短到8 小时以下。如果在晶化区加上电场还可以使 晶化温度和时间减少到4 0 0 。c 和4 小时左右”“。金属诱导法的缺点是 多晶硅中有金属污染,降低了迁移率,难以得到高质量的t f t l c d 。 除金属诱导法外,由传统的固相晶化法衍生的多晶硅薄膜制备方 法还有多晶硅薄膜离子自注入非晶化再晶化法”“和微波诱导晶化法 ”。前者优点是晶粒尺寸较大,晶界缺陷态密度低,缺点是以多晶硅 薄膜为基础,同时增加了离子注入工序。后者利用微波促使薄膜中硅 原子的固相迁移,在5 5 0 。c 、3 h 的晶化条件下可以获得晶粒尺寸为 0 5 5 - 0 6 5 u m 的多晶硅薄膜,缺点是晶化温度偏高,迁移率较低。 3 、准分子激光晶化法和脉冲快速热烧结法 激光晶化法和脉冲快速热烧结法属于液相再结晶法。此方法制各 的多晶硅薄膜性能较好,能得到较大的晶粒尺寸和良好的电学性能。 脉冲快速热烧结法在烧结过程中温度为8 0 0 0 c 左右,但由于脉冲时间 短和经过薄膜的吸收,不会导致玻璃衬底的变形,因此在d s i t f t 中也得到应用。准分子激光晶化法是当前得到实用化的唯一的一种低 温制备多晶硅薄膜的方法。它基本上不会在玻璃衬底上产生应力,能 制各出高质量的p s i - t f t l c d 1 2 2 多晶硅薄膜的表征方法 采用多种分析测试仪器对制备的多晶硅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测 试分析,有利于优化多晶硅薄膜的制备工艺条件,对于获得高质量的 t f t 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用以表征多晶硅薄膜材料的分析测试手段常有x 射线衍射( x r d ) 、 拉曼光谱( r a m a ns p e c t r o s c o p y ) 、原予力显微镜( a f m ) 、扫描电镜( s e m ) 和透射电镜( t e m ) 等等。表1 1 给出了常用以表征多晶硅薄膜信息的 测试方法。 廖燕平硕:t 学位论文 第一章前言 表1 1 多晶硅的常用测试方法 表征方法样品制备测试参数 扫描电镜经过s e c c o 腐蚀的一晶粒尺寸 ( s e m )多晶硅薄膜一晶粒形状和晶界 单晶硅衬底或玻璃一结晶度和晶粒大 x 射线衍射衬底上的多晶硅薄小 ( x r d )膜 一结晶取向和寄生 应力 原子力显微镜玻璃衬底上的多晶一表面粗糙度 ( a f m ) 硅薄膜一表面形藐 拉曼光谱玻璃衬底上的多晶一结晶度 ( r a m a n硅 一寄生应力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 透射电镜多晶硅膜薄片一晶粒尺寸和形藐 ( t e m ) 一结晶度和晶界 1 3 小结和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章简要地介绍了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阐 述了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针对 p s i t f t 比a s i t f t 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容易实现周边驱动电路 集成一体化等优点,综述了多晶硅的制备方法,最后对多晶硅薄膜的 测试方法作了概述。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为了配合课题( 8 6 3 课题) “驱动彩色o l e d 的2 英寸p s it f t 阵列研究”用准分子激光器制备多晶硅薄膜材料的研究。 因为准分子激光晶化法具有大面积制各、粒度均匀、无污染和迁移率 高等优点。应用准分子激光制备出晶化度高、粒度均匀、薄膜应力小 和迁移率高的多晶硅薄膜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文中先阐述多晶硅薄膜的电学性质,进一步了解多晶硅的导电机 制;然后介绍准分子激光晶化原理和准分子激光器原理,重点研究三 个主要参数:激光频率、受光次数和激光功率密度对晶化多晶硅的影 响,通过x r d 、s e m 和r a m a n 测试表征,获得晶化度较高的多晶硅薄膜, 得到优化的晶化参数;结合金属诱导晶化和准分子激光晶化原理的基 础上,研究非晶硅表层含n i s i :的激光晶化多晶硅的结果和分析可能 原因。最后测试激光晶化法制备的p s i t f t 的i v 特性,并由此计算 出p s i 的电子迁移率。 摩燕平硕士学位论文 准分子激光晶化多晶硅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t s h i m o d a ,m k i m u r s ,s m iy a s h i t a n d r h f r ie n d , j h b u r r o u g h e s c u r r e l 3 ts t a tu sa n df u t u r eo fl i g h t e m i t t i n gp o l y m e r d is p l a yd r iv e nb yp o l y - s it f t ,s i d ( 1 9 9 9 ) m a y l 8 - 2 0 ,p 3 7 2 2 r m a d a w s 0 1 3 ,z s h e n ,d a f u r s t ,s c o n n o r ,ap 0 1 y s i a c tiv e m a t r i xo l e dd is p l a yw i t hie l t e g r a te d1 ) r i v e r s s i d ( 1 9 9 9 ) m a y l 8 2 0 ,p 4 3 8 3 k ir i l l k a i ,h k i m l i r a ,m i iz u k a m i ,4 0 一i n t f t o l e d d i s p l a y s8 1 3 d an o v e l d i g it a ld r i v i n gm e t h o d ,s i d ( 2 0 0 0 ) m a y l 6 1 8 ,p 9 2 4 4 t b r o d y ,j a s a rs ,a n d g d i x o r l :s i d 7 3 d i g e s t ,p 17 9 ( 1 9 7 3 ) a m is u i i i i ,k s u n a h a r a ,t t t a n a b e ,a n d k u m a d a :i e d m 8 1 ,p 3 0 5 ( 1 9 8 1 t s u m a t a ,t u k a w a ,k m i y a k ea n ds a o k i ,1 9 8 5i d i r c ,( 1 9 8 5 ) p 1 8 0 t o m i t a ,k s h i i l l iz u ,y a s a ia r l dn k o k o d o ,s i dd i g e s t0 ft e c h e l ic a l p a p e r s ,( 1 9 8 9 ) p 1 5 1 8 t m a g a y a s a ,t o k e t a n i ,t h i r o b e a n d w a s h iz u k a ,1 9 8 8 i d r c , ( 1 9 8 8 ) p 5 6 9 熊绍珍,孟志国,代永平,徐温元,半导体学报,1 5 ( 1 9 9 3 ) p 1 3 1 1 0 w 1 彭尼,l 劳编,金属一氧化物一半导体集成电路,科学出版社 ( 1 9 7 7 ) 11 a c h i a n g ,i w w u ,m h a c k ,a g l e w i s ,t y h u a n ga n dc c t s a i , e x t e n d e da b s tz a c t0 fs s d m9 1 ,( 1 9 9 1 ) :5 8 6 1 2 w g h a w k ir l s ,p o ly c r y s t a l l i n e s i l ic o nd e v ic e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l a r g e 一8 r e ae le c t r 0 1 2 ic s ,i e e e t r a n s e l e c t r o nd e v ic e s e d 一3 3 ,( 1 9 8 6 ) :4 7 7 13 m y u k i ,k m a s m oa n dm k u n i g i t a t e c h d i g e s to fs i d8 9 ,( 1 9 8 9 ) :1 4 3 1 4 y m i y a t a ,m f u r u t a ,t y o s h i o k aa n dt k a w a m u r a ,5 t hi n t m ic r o p r o c e s sc 0 f ,( 1 9 9 2 ) :15 4 1 5 h k a k in u m a ,m t 培o h r i ,a n dt t s u r u o k a ,m e c h a n is mo fl o 一t e d e r a t u r ep 0 1 y c r y s t a ll if i es ilic or l g r o w t hf r o m as i f4 s i hd h2p 1 a s m a ,j a p p l p h y s 7 7 ( 2 ) ,( 1 9 9 5 ) :6 4 6 1 6 h m a r cs l i i r a ,f o r m a t i o i l0 fs i l i o n - b a s e dth i nf i l m s p r e p a r e d 1 0 壁壅兰堡_ 上兰丝堡苎羔二_ 兰堕量一 b yc a t a ly t i cc h e m ic a lv a p o rd e p o s i t i o n ( c a t c v d ) m e h o d , j p n j a p p l p h y s 3 7 ,( 1 9 9 8 ) :3 1 7 5 f 17 y t t a n ,z a k d u r r a n i ,a n d h a h m e d ,e l e c t r i c a l a n ds t 。“。t “。8 l 口r o p e r t i e s o fs o l i dp h a s ec r y s t a l l i z e dp o l y c r y s t a l l i n e s i l i o na n d t h e i rc o r r e l a t i o n t os i n g l e e l e c t r o ne f f e c t s ,j a p p l p h y s 8 9 ( 2 ) , ( 2 0 0 1 :1 2 6 2 ) f 18 g r a s n o c z i ,a r o b e r t s s o n ,h t g h e n t ze 1 1 ,s f g o n g ta n d m a h a s a n ,a l i n d u c e dc r y s t a l l i n z a t i o no fa s i ,j a p p l p h y s 6 9 ( 9 ) ( 1 9 9 1 ) :6 3 9 4 1 9 w w a n g ,h b a i ,a n d y z h a n g ,p h a s e s e le c t i o n i ni n t e r f a c i a l r e a c t i o no fn i a m o r p h o u ss im u l t i l a y e r s ,j a p p l p h y 7 3 ( 9 ) , ( 1 9 9 3 ) :4 3 13 2 0 s y o o n ,k k i m ,a n d c k i m ,l o wt e m p e r a t u r e m e t a li n d u c e d 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no fa m o r p h o u s s i l i c o nu s i n gan is 0 l u t i o n , j a p p l p h y s 8 2 ( 1 1 ) ,( 1 9 9 7 ) :5 8 6 5 2 1 e g u l i a n t s ,w a n d e r s o n ,s t u d y o fd y n a m ic sa n dm e c h a n i s mo f m e t a l 一i n d u c e d s i l ic o ng r o w t h ,j a p p l p h y s 8 9 ( 8 ) , ( 2 0 0 1 ) :4 6 4 8 2 2 r b i v e r s o n a n dr r e i f ,r e c r y s t a l l iz a t i o n o f a m o r p h i z e d p 0 1 y c r y s t a l l i n e s i l i c o nf i l m s o ns i 0 2 :t e m p e r a t u r e d e p e n d e n c eo ft h ec r y s t a l l i z a t i o rp a r a m e t e r s ,j h a a l p h y s 6 2 ( 5 ) ,( 1 9 8 7 ) 1 6 7 5 2 3 y c h o i ,j l e e ,t j a n g ,a n d b a h n ,t h i n f i l m t r a n s t r a t o r s f a b r i c a t e dw i t hp 0 1 y - s i f i i m sc r y s t a l l iz e d a t1 0 w t e m p e r a t u r eb y m i c r o w a v e a n n e a 1i n g , i e e e e 1e c t r o n d e v i c e s 2 0 ( 1 ) ,( 1 9 9 9 ) :2 壁整兰堡主兰堡兰壅 堡坌王堂堂曼些兰旦鉴塑堕 第二章多晶硅薄膜的电学理论 多晶硅薄膜材料的电学性质比非晶硅薄膜材料的电学性质更具有 优点,如容易实现重掺杂和具有较高的迁移率等:同时与单晶硅材料 相比,更具有复杂性。本章主要介绍多晶硅的导电理论基础,讨论多 晶硅的电学性能机制。 2 1 多晶硅薄膜的导电模型 2 1 1 多晶硅导电模型基本特征 与非晶硅材料的连续无规则网络结构不同,多晶硅材料中晶粒与 晶粒之间是直接接触的,并且存在明显的晶粒问界。尤其是采用准分 子激光烧结方法制备的多晶硅材料,与化学汽相沉积和固相晶化相比, 显示出更高的电子迁移率,表明其具有特殊的电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显然,开展多晶硅材料的电学性质研究,对于了解多晶硅材料电学性 质与其结构和工艺条件的关系,进而改善多晶硅t f t 器件及 p s 卜t f t l c d 显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多晶硅薄膜的电学性质和单晶硅有很大不同? 其根本原因 是因为多晶硅薄膜存在着晶粒间界。我们知道,多晶硅材料是由许多 小晶粒组成的,在晶粒内部原子周期性地有序排列,因此可以把每一 个晶粒看作一块小的单晶体,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晶向。在各个不同 晶向的小单晶颗粒之问是晶粒间界。晶粒间界是一个晶向的晶粒向另 一晶向的晶粒的过度区,它的结构复杂,原子呈无序排列,其厚度通 常为几个原子层。考虑晶粒间界的复杂性,提出了两种主要的理论模 型,即杂质分凝模型”2 1 和载流子陷阱模型n “。 杂质分凝模型认为,由于晶粒和晶粒间界结构不同,原子在品粒 内和晶粒间界处的化学势也不同,一般杂质在晶粒间界处的化学势较 低因此掺杂原子优先沉积在晶粒闻界,结果使晶粒内的掺杂浓度低 于均匀掺杂的情况,直到晶界饱和。分凝在晶粒间界处的杂质原子, 在电学上是不活动的。载流子陷阱模型认为杂质原予是均匀分布在多 晶硅中的,晶粒问界处原子呈无序排列,因此存在着大量的悬挂键和 磨燕甲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多晶硅薄膜的电学理论 缺陷态,从而形成接近于硅表面态密度的陷阱能级。起初这些陷阱能 级是电中性的,一旦俘获载流子之后就带电,因而在它的周围形成一 个多子势垒,阻挡载流子从一个晶粒向另外一个晶粒运动,因此使载 流子迁移率降低。图2 1 ( a ) 和( b ) 分别定性地表示了晶粒间界的这两 种作用。 e 。 ; i i 1 ; ;i q v 8 ( a ) 载流子陷阱 l l l l l e ce , e 。 图2 1 晶粒间界作用的定性示意图 ( b ) 杂质分凝 晶粒间界对多晶硅膜电导性能的影响可以概括为 日a e c e 。 总的掺杂浓度n 。分为两部分:( 1 ) 在晶粒间界分凝,浓度为n ( 2 ) 晶粒内掺杂,浓度为n 。对非重掺杂情况,室温下,可以认为浓度为 n c 的杂质全部电离提供载流子,其中一部分被晶粒间界陷阱所俘获, 浓度为n t ,因而真正参与导电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浓度为n 。 廖燕平硕上学位论文 准分子激光晶化多晶硅的研究 2 1 2 多晶硅导电模型的s e t o 理论 到目前为止,能够对多晶硅电学性质作出比较合理解释的理论是 s e t o 模型。y w s e t 0 ”3 以及g b a c c a r a n i 和b r ic c 0 ”1 将晶粒间界 陷阱效应和通过势垒的热电子发射理论结合起来,发展了多晶硅薄膜 中载流子输运理论,并成功地解释了多晶硅电导的许多现象。在这一 理论中,以如下一些基本假设为出发点。 ( 1 ) 虽然在实际的多晶硅薄膜中所包含的晶粒,大小不一,形状 各异,然而我们认为它们是大小一致,长度为l 的整齐的立方体结构, 周围被晶粒间界所包围; ( 2 ) 掺杂浓度为n 。的原子,是单一n 型( 或p 型) 掺杂,均匀分 布于各晶粒中,且在室温下全部电离; ( 3 ) 分凝在晶粒间界的掺杂浓度为n 。的杂质全部非电激活,不再 影响电导过程; ( 4 ) 与晶粒长度l 相比较,晶粒间界厚度( 一般为几个原子层) 可以略去不计; ( 5 ) 处于晶粒间界的电子与空穴陷阱,面密度为n 。( c m 。) ,能级 为e 。( 以下我们定义以禁带中间作为零点) ,在未俘获载流予时为电 中性。 s e t o 理论假设晶界处的态密度呈v 形分布,但当耗尽区没有扩展 到整个晶体区时,该理论没有涉及这些状态可能仅是部分填充的,因 此该理论仅适用于陷阱能级高度低于费米能级的特殊情形。 k a m i n s 认为由于杂质原子在晶界处出现杂质分凝效应,因此可将 晶晃看作是杂质原子的沉积区,从而使晶体中的杂质含量低了。这样, 与杂质均匀分布的情形相比,这时载流子的浓度就要小得多。当晶界 被杂质原子饱和以后,载流子浓度才会逐渐接近掺杂浓度。另外,晶 界处暴露的非饱和原子键也会导致大量缺陷的出现。这些因素都将导 致晶界处陷阱态的形成。由于其对载流子的俘获作用,使载流子的移 动能力下降,能够参与电学传导的自由载流子数目减少。在俘获可动 载流子以后,陷阱态成为电中性,并形成了能量势垒,阻碍了载流子 从一个晶粒到另一个晶粒的迁移,从可测电学性能的角度看,是使载 流子的迁移率下降。 廖燕平硕上学位论文 第二章多晶硅薄膜的电学理论 品粒闻界 品粒 ( a ) _ 、厂、厂一 e f q vb ( b ) 一 二 e t= 、一- 、一 二 一 乏: 卜l 叶 ( c ) 图2 2 多晶硅的能带图 ( d ) x e 。 q vb 1 、载流子浓度 图2 2 给出了多晶硅的能带图,在离晶粒间界( l 2 ) 区域内所 有可动载流子均被陷阱捕获形成耗尽层时的情形。尽管实际的多晶硅 材料是三维物质状态,但在计算其输运性质时,仅考虑一维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