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整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1页
村镇整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2页
村镇整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3页
村镇整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4页
村镇整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目第一章 建设现状与发展条件评价1一、区位与环境1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1三、建设现状1四、发展条件评价1第二章 指导原则与总体目标3一、规划目的与作用3二、编制依据3三、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3四、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4五、建设与发展总体目标4第三章 村域总体布局与产业发展规划5一、村域发展总体布局5二、村域建设管制规划5三、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6四、产业发展布局6五、产业发展措施7第四章 村庄总体布局规划7一、规划目标7二、规划理念8三、总体布局结构8四、居住用地规划8五、公共设施规划9第五章 基础设施规划9一、道路交通规划9二、绿地系统规划10三、景观规划11录四、竖向规划11五、村庄给水排水规划12六、村庄供电通信规划13七、村庄燃气供热规划13八、环保环卫规划13九、村庄防灾减灾规划14第六章 社会事业设施规划15一、教育设施规划15二、医疗设施规划15三、文化设施规划16四、便民设施规划16五、社会保障规划16六、社会治安建设16第七章 民主政治建设规划16第八章 近期治理规划17一、治理目标、重点和原则17二、村庄建设用地调整与土地整理17三、村容村貌整治规划17四、建筑环境更新规划18五、基础设施完善规划18六、村庄治理行动计划18七、村庄治理主要措施及工程量统计表19第九章 规划实施措施19第一章 建设现状与发展条件评价一、区位与环境(一)区位山西省太谷县小白乡大白村,位于小白乡西部平川地带,紧邻公路北小线和1号路,交通便捷,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二)自然条件大白村所处的晋中盆地属于暖温带季风影响下的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类型,年平均降水量480毫米,10的年平均积温3700,大田作物一年一熟。大白村农业和各项用水主要依靠地下井水。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2008年末,大白村总户数683户,总人口2518人,劳动力1071人,耕地总面积7313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5941元,经济收入呈逐年稳步增长趋势。全村以种植、养殖为主导产业。在一号路南集中连片建设拱棚13个,现已养殖猪2005头,羊700只,鸡3000只,目前正在规划建设规模养殖园区;在工业发面,开办的砖厂,解决了村内部分剩余劳动力。三、建设现状(一)村庄布局现状大白村布局较为紧凑。村委会位于村庄中心,其周边布置商店、卫生所、舞台等公共设施;小学位于村庄北部;村庄南部有规模较大的养殖用地,村庄北部1号线两侧,布置大片设施农业。(二)建筑质量现状大白村的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形状、大小各异。村民住宅建筑基本处于自发建设状态。建筑的外墙颜色、屋顶风格也不尽相同。(三)公建配套现状大白村公共建筑有村委会,小学,卫生所、戏台等,已基本能够满足村庄需求,但村庄内公共设施简陋,仍需进一步完善。(四)环境与卫生现状大白村绿地缺乏,绿化覆盖率低,缺少村民休闲活动场所,环卫设施落后,环境卫生状况较差。(五)道路大白村主干道路已水泥硬化,巷道也基本砖硬化。主干道和部分巷道已安装了路灯。(六)公用工程设施现状村庄公用工程设施不完善,排水设施简陋,电力、电信线缆乱拉,道路缺乏照明、绿化等配套设施。四、发展条件评价(一)宏观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太谷县档和政府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思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为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二)发展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良好的人文环境。大白村村委、支部领导班子团结,想村民所想,勇于争先做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同时也得到了乡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三)制约因素1、科技水平低。大白村以种植、养殖为主导产业,但农户的种植和养殖还处于低水平粗放的生产经营阶段。农民获取科技信息、农产品销售相关信息有限,新品种覆盖率低,种植、养殖技术更新慢,产品档次不高。农民的科技只是匮乏,农民培训活动不够普及深入,劳动者的素质有待提高。2、农业产业化水平极低。大白村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缺少生产后的加工处理,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经营以自产自销为主。可以说基本没有什么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程度亟待提高。3、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偏低,农民居住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4、农民的文化生活还不是很丰富,依然有赌博、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不文明的现象。教育、卫生、医疗、体育等方面条件设施依然还很落后。5、村内卫生情况虽然比较良好,但和良好的人居环境还有很大差距。村内街道基本干净,但还是有乱堆乱放秸秆、建筑垃圾、煤堆、粪堆等不卫生现象,村内没有固定的垃圾点以及垃圾处理厂,垃圾处理的问题还需解决。村内绿化基本到位,需要以后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6、民主参政议政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村两委工作作风有待改善,班子建设、党组织建设需要加强。 第二章 指导原则与总体目标一、规划目的与作用(一)规划目的以规划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步伐,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具体对建设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调控,促进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提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共享程度,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富裕问题,达到建设和谐节约型新农村的目标。具体为:1、确保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性,使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循序渐进地开展,避免盲目建设。2、确保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性,使规划符合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符合各村实际情况,符合农民客观需要,符合中远期发展战略,避免脱离实际。3、确保新农村建设的规范性,避免杂乱无章、随心所欲、乱搭乱建。4、确保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性,引导村民按照规划进行建设。5、新农村建设落实到若干的具体建设项目上,便于实实在在地操作,避免新农村建设成为不能实现的空中楼阁。(二)规划的作用村庄建设规划是村庄建设的蓝图,经过乡人民政府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便作为村庄建设的法律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切实需要变更的,需分别经乡人民代表大会和村民会议同意,乡人民政府可以对村庄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人民政府备案;但涉及村庄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等重大变更的,应当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讨论,然后经乡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后,由乡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二、编制依据本次总体规划编制是依据国家和山西省、太谷县有关法规政策、文件要求进行,主要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镇规划标准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4、山西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5、太谷县县域体系规划6、小白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7、其它有关新农村建设与规划的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三、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一)规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明村创建为切入点,以村庄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规划原则1、调查研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从大白村实际出发,明确主导产业,发挥优势。2、以人为本,项目带动,依靠群众,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加大政府和项目扶持。3、针对难点,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全面发展。4、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步实施。5、创新机制,增强活力,政府给政策,集体出主意,民主管理。四、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一)规划范围大白村村庄规划的范围为大白村村域全部。(二)规划期限本次村庄建设规划期限为2009年至2020年。五、建设与发展总体目标(一)规划目标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使大白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美丽,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相谐”的目标,缩小农民收入差距,建设和谐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消除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以村庄规划、环境整治为抓手,改变农民生活环境,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格局,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科学致富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造就一批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新型农民。完善村民自助合作组织,大力发展与农业主导产业相结合的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民的互助合作、自我治理、自我发展意识,全面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实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全完善农村社会服务治理服务体系,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树立农村新风尚。(二)规划定位大白村是以种植、养殖为主导产业,大棚蔬菜为特色产业,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村庄人口预测 人口规模2008年底,大白村人口为2518人。规划预测:公式:Q=Q1(1+K)+p其中:Q-总人口预测数(人) Q1大白村人口现状数(人) k规划期内综合增长率() a规划年限 p规划期内机械人口增长数规划期内自然增长率为2,机械增长为110人。经计算Q=2610人规划期内预测总人口为2610人。(六)用地规模大白村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为40.21公顷,人均用地159.7平方米。根据现状用地情况以及国家有关规范,结合未来发展趋势,确定远期用地指标,村庄建设用地35.2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35平方米。第三章 村域总体布局与产业发展规划一、村域发展总体布局1、拱棚种植规模化 大白村一号路南发展拱棚种植具有明显优势,所以将加大力度发展拱棚种植,形成千亩连片种植基地。2、畜牧养殖规模化 在大白村的西半村,建成集中连片养殖区,扩大养殖规模。二、村域建设空间管制规划为进一步完善以村庄规划和村域土地利用规划为主体的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严格按规划调控空间资源的开发活动,对经济发展和建设活动实行分类引导,将村域空间划分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包括水源地保护区、生态敏感区、自然景观保护区三种类型区)三种空间开发管制地域。适建区, 指由村庄建设规划确定的村庄建设用地、养殖区。管制要求:强化村庄综合功能和聚集效益。规划合理的村庄空间形态和结构,统一规划村庄各项基础设施,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强化和完善村庄的功能。加强村庄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高效利用建设用地;严格实施村庄建设规划。一切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和服从规划,各项建设必须依法办理“一书一证”;集中或独立布局的工业区、和养殖区,应明确划定其用地界线、用地性质,统一规划、集中建设。限建区, 本类区域主要指村庄建设区、工业区和养殖区以外地区,该区域是以种植业为主的低密度开发区域,应以提高农牧业的综合效益为核心,用地保持以自然环境和绿色植被为主的特征。管制要求: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区内用地应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对耕地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占用。禁建区, 本区域是指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严格限制开发建设活动的区域,主要包括:水源地保护区、生态敏感区、自然景观保护区。管制要求:禁止各类污染源进入水源地保护区和排放环境污染物;鼓励在区内进行植树种草,以净化环境、涵养水源;严格控制水源地保护区的开发强度,禁止二、三类工业用地开发,禁止建设油库、墓地、垃圾场等;严禁在水源地保护区及其附近地区进行矿产开采、搞地下建筑,以防其地质构造和生态植被遭到破坏。水源地保护区内应按规定设置一级保护区。遵循“适度开发”的原则,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降低开发建设强度,禁止建设与资源保护无关的项目;区域内影响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建筑与用地应调整到其它适宜的区域,保护区周边的建设项目应与区域内整体景观相协调。三、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农业生产布局,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效益,主要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扶持引导朝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规模效益和示范效应。(一)、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把特色经济做大做强,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道路。(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三)、依靠广阔的市场发展畜牧业,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龙头企业,采取政府扶持,协调资金的办法,鼓励农户进行规模养殖。(四)、抓好林业生产,发展绿色银行。(五)、实现农村信息网络化,由村委会建立信息平台,实现对外界的资源共享、信息互换,建立农村网络文化站实现农民与外界的对接,为农村产业化经营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基础。四、产业发展布局村庄产业布局要落实到村域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对村庄经济活动和开发建设活动实行有效的布局和管制,是协调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本规划将村域用地划分为村庄建设区、农业种植区、拱棚种植区、养殖区。农村的产业发展要衔接县、乡两级的产业布局规划,以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和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为重点,进行区域化、园区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布局规划。拱棚种植规模化: 大白村一号路南发展拱棚种植具有明显优势,所以将加大力度发展拱棚种植,形成千亩连片种植基地。畜牧养殖规模化: 在大白村的西半村,建成集中连片养殖区,扩大养殖规模。五、产业发展措施1、突出特色,培育支柱产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农业生产布局,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效益,主要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扶持引导朝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规模效益和示范效应。一是抓好种植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的条件下,大力发展棚菜等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产业。二是依靠广阔的市场发展畜牧业,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龙头企业,采取政府扶持,协调资金的办法,鼓励农户进行规模养殖。三是抓好林业生产,发展绿色银行。四是要实现农村信息网络化,由村委会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与外界的资源共享、信息互换,建立农村网络文化站实现农民与外界的对接,为农村产业化经营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基础。2、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的。推进土地流转制度的运用,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开展服务技术培训,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第四章 村庄总体布局规划一、规划目标结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村庄用地规划达到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适合人居住的达到以下目标的住区:1、生态环境优秀的住区;2、软硬质景观优美的住区;3、功能质量优良的住区;4、人居文化上乘的住区;5、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二、规划理念1、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住宅及住区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健康(运动、保健)需求、安全需求、文化需求、心理需求、舒适需求、交往需求、休闲需求。2、住区的功能区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绿地分布应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便于居民就近使用。3、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4、体现住区的个性、特色,倡环保、节能理念,建设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住宅建筑应力求造型完美、比例适当、色彩协调,与环境配合相宜。居住建筑用地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执行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居住建筑用地住宅日照间距标准及绿化、消防、噪声控制均应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房屋建筑部分)有关规定执行。三、规划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体现地方特色。2、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按照每个阶段的特点和进展情况来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发展生态经济,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四、规划目标1、形成产业化经济模式,发展特色经济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五、规划构思1、空间布局构思农村的住宅设计不同于城市的商品房设计,所以,规划村庄采取规整的布局方式。沿路民宅采用统一颜色刷新或统一瓷砖颜色进行改造。努力建设布局合理、排列有序、村容整洁、美观大方的新农村。2、基础设施基层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农村实际情况,避免大拆大建,合理利用村庄现状。六、总体布局结构村庄规划布局结构采用“ 二心,三轴”的布局结构。 “二心”:是指由村委会、戏台、共同组成的村民公共中心和公园绿心。“三轴”:一条为贯穿村庄东西向的村庄交通发展轴,和一条东西向的商业发展轴以及一条贯穿村庄南北的农业发展轴。七、居住用地规划(一)用地布局大白村现状居住建筑布局较为紧凑,并且在村庄西部有度裂缝出现,远期将对存在地裂缝地带的住宅进行搬迁,规划在村庄 北部规划灾害安置用地一处,规划远期将地质灾害地区住宅全部搬迁。规划在整治的基础上,对于部分建筑进行了重建,新建住宅主要分布在村庄北部,以填空补齐为主。本次规划新建住宅均为2层独院式住宅。(二)住宅建筑设计1、增强住宅设计的创新理念。居住功能多元化,住宅从过去主要强调生存功能向同时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渡。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享受空间。2、村民农宅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使得住宅设计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增强了村庄的可识别性。3、住宅设计一定要满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两重需要,住宅户型应该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村民的需求。八、公共设施规划规划应该在现状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构成完整的公共设施服务体系,同时也是繁荣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场所。村庄公共设施主要服务于本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兼有对外服务的功能。公共设施分两种:公益服务性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性公共设施。(一)公益服务型公共设施,是指文化教育、行政办公、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大白村规划公益服务性公共设施主要有村委会、幼儿园、小学、文化站、卫生所等。在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规划在村庄内新建多处公共绿地,并结合公共绿地布置健身活动场地,体育运动设施,以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满足村民交往活动的需求。(二)商业服务型公共设施,主要指商业贸易类公共设施。规划在村庄中部沿街新建商业建筑,内部设置便民超市、三农购销等(三)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详见下表:大白村建设用地平衡表类别代码用地名称规 划 (2020年)面 积(ha)比 例(%)人 均(/人)R居住建筑用地21.962.183.9C公共建筑用地4.0811.615.6S道路广场用地5.014.319.2U公用工程设施用地0.702.02.7G绿化用地3.5210.010村庄建设用地35.2100134.8注:2008年底,大白村总人口2518人。规划至2020年底,大白村总人口2610人。第五章 基础设施规划一、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结合路网及用地条件,从大白村未来发展出发,依据各功能区的交通需求,统一规划、功能明确、布局合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系统。(一)村庄道路系统 规划道路系统由村庄干路、支路组成。干路、支路是村庄的骨架,主要起到对外联系以及组织内部各项功能区交通作用。村庄干路控制红线为9米,一块板,建筑布局时退后红线不小于2米。支路控制红线为4-7米,一块板。(二)村庄广场建设 规划在村庄布置几处规模较大的公共绿地及广场。广场的建设可为村民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满足节假日休闲、交往、娱乐的功能要求,兼有代表一个区域的文化传统、风貌特色的作用。规划在广场内布置有主题雕塑、花坛、喷泉等设施。(三)停车场 本次规划采用集中停车和分散式停车两种。集中式停车分布在村庄中部、公共设施周边,停车场采用地面停车的方式,预计停车20辆。分散式停车主要为各家院内停车。二、绿地系统规划总体设计思想:通过对绿化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合理组织绿地空间,创造园林化的居住环境。绿化设计既要有地方特色,营造出丰富的精神场所,又要体现时代风貌,形成一个简洁新颖、格调明快、环境优美的能满足多种户外活动需求的绿地系统。(一)规划布局规划充分利用大白村现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与周边的生态环境相结合,以公共绿地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连接各宅间绿地,并且与周边生态绿地景观互相渗透。1、公共绿地村庄内规划多处公共绿地 ,每处公共绿地设有简易的休息及健身、活动设施,让村民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优美环境。2、宅间绿地宅间绿地是与村民日常生活最接近的休闲空间。规划结合宅间大空地,重点布置草坪、花卉、点缀树木和小品。活动空间合理,立体景观丰富,着力营造亲切、安宁、和谐的生活氛围。绿化还应考虑夏季遮阳,四季观赏,丰富村民文化与儿童教育的作用。3、道路绿地道路两侧绿化应以抗污染、抗病虫害、隔音、吸尘为特色,选用具有地方特色、易生长的树种。居住片区内道路绿化应有较高的遮阳性、观赏性和景观异质性。道路绿化应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以乔木为行道树,下层选用观赏性强的花灌木,形成上、下两层双层绿化防护。(二)绿化配置绿化配置考虑整体效果的统一和局部特色。总体上绿地种植乡土适生草种,形成底色基调。绿化种植采用自然和整体相结合,疏植和密植相结合的方式。整体绿化简洁、活泼,形成立体的绿化效果。绿化树种既考虑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要求,又考虑到环境绿化的季相色彩变化,各居住片区应选择出自己的主题植物统领全区,强化片区绿化的特异性。色彩上选择色叶和开花树种,树形上选择冠形规整树种,以小乔木和花灌木为主,适量运用大乔木。绿化建设首先应完善周围整体大环境的生态绿化建设,形成村庄的生态背景,充实村庄外围景观。注重公路沿线的生态防护林带的建设,为来往过客留下美好的印象。绿化建设应将村庄入口处作为重点,加强立体绿化和平面绿化的结合。(三)树种选择作为面广量大的绿化,不应追求名贵的花木树种,树种选择应以适合当地自然条件、价廉、易长、易管、四季常青为原则,少量采用一些形态优美、具有色、香、味的花木。道路绿化以乔木为主,可搭配低矮的灌木和花卉,把不同等级的绿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绿化有机整体。植物种植一览表类 别树 种 名 称常 绿 乔 木(整形类)、圆柏落 叶 乔 木国槐、银杏、龙爪槐、垂柳、毛白杨、椿树常 绿 灌 木铺地柏、紫叶小檗、金叶女贞、小叶黄杨落 叶 灌 木丁香、紫叶李、月季、榆叶梅、连翘藤 本紫藤、爬上虎、金银花三、景观规划尊重村庄和人文环境特点,体现村庄与环境的密切联系,对室外环境进行处理。运用对景、借景手法将公共建筑、住宅、绿地、道路广场等有机的结合起来,环境设计在强调组团空间个性化塑的同时,更为注意整体意境。景观规划以连续的街头绿地为主,以道路为骨架,形成贯穿的视线走廊。在通廊方向安排绿地、雕塑及小品,保障从各出入口及活动场所对主要景点有通透的视线联系,再由一系列的空间变化及景观序列的推进,将内部的绿化景观与外界紧密结合。住宅以坡层顶为主,尽量运用地方建筑材料,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各类公共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和方便人的活动外,必须与村庄环境充分协调,注重特色空间的营造。村口可通过小品配置、植物造景与建筑空间营造等手段突出景观效果,村口风貌应自然、亲切、宜人。中心地段建设应精心设计、构思新颖,体现地方特色与标志性。场地铺装,形式应简洁,用材应乡土,利于排水;围栏设计美观大方,采用通透式。规划着重对出入口进行重点设计,强化形象,反映村庄风貌,对出入口的道路、交通组织、建筑、雕塑和小品的设计,既要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可识别性,又要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四、竖向规划竖向规划是建设规划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能更好地为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增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1、规划依据本建设规划道路竖向依据2009年测绘的1/1000地形图作出,以现状地形、现状道路标高为参考。2、规划原则结合现状地形,充分挖掘土地潜力,节约用地,满足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在保证地面和路面排水所要求的最小坡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填挖方量,以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景观效果。3、规划要求满足建构筑物的功能布置要求。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节约土石方工程量。满足各项技术规程,规范要求,保证工程建设与使用期间的稳定和安全。解决场地排水问题。满足工程建设与使用的地质,水文等要求。满足建筑基础埋深,工程管线敷设的要求。4、规划内容 大白村规划范围内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大体上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其中南北向坡度为0.5-5,东西向坡度为0.3-3。五、村庄给水排水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1、用水量预测村庄用水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公建用水和部分市政用水。根据相关规范,经测算确定,2020年大白村总用水量为350吨/天。2、水源规划沿用村庄东部水井作为村庄给水水源。规划要求水源井半径30-50米范围内为一类保护区,区域内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禁止从事农牧业活动。3、管网布置规划给水管网近期采用枝状分布,远期实现环状管网。供水管线沿村庄干路、支路敷设,供水管线埋设方式为直埋式,干管管道埋深不小于1m,支干管管道埋深不小于0.8m。4、给水管径给水干管管径为DN200。给水支管管径为DN100。5、管材给水管管材采用给水PE管,PE(聚乙烯)管具有卫生、质轻、耐磨、耐腐蚀、流通力大、连接方便可靠、韧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管道采用热熔连接。(二)排水工程规划1、水量预测污水量按生活生产用水量的80%计,污水总量为280吨/天。2、排放原则污水排放原则为:粪便污水、污染物浓度高的废水等经过沼气池(或化粪池)做无害化处理有积肥或沿规划污水管道排放;污染较轻的洗涤废水等,综合利用于浇洒、灌溉,以节约用水。3、排水渠规划结合竖向设计,按照规划排水方向沿规划道路修建排水渠,污水最终排向村南退水渠。六、村庄供电通信规划(一)供电规划1、规划原则(1)实行分区供电。根据电力负荷、供电距离和变电站的服务半径,合理选择变压器的位置,提高供电可靠性。(2)线路宜采取架空方式,满足街道景观和安全要求。(3)制定合理的满载系数,避免设备浪费或超负荷。2、负荷预测 按分类综合用电指标,公建按30w/,商业按50w/,学校按20w/,居住按每户3kw。3、电源根据组团规划和负荷设计情况,设变压器2座,电源引自南阳变电站。4.供电方式380V电力线路采用架空线路,线路截面面积为470铜线。道路照明选择光控和时控结合作路灯控制方式,路灯采用高压钠灯,杆高9米,路灯按30-35米设一杆,满足道路照明。(二)通讯邮电及广播根据目前公用及住宅对通信的要求,住宅按每户1.5线考虑,公用建筑按100一线设置。规划在现有容量规模上充分考虑新业务对传输的要求,实现电话网与数据网联网,大力发展宽带服务,提供影音、图像、数据等业务的综合,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交接箱根据建筑物和用户要求设置,线路和交接箱的位置与走向应与村落的环境相协调,规划在戏台旁设置电话交接箱一处。村中设置邮政服务网点,形成完善的邮政服务设施。实现无线和有线相结合的混合覆盖政策,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网建设。七、村庄燃气供热规划(一)燃气工程规划现状大白村部分农户已安装沼气设施,但由于技术条件及气温的影响,沼气的普及率、利用率较低。规划大白村结合养殖区发展建设远期实现集中燃气方式,建议沼气设备厂家对沼气设施进行技术更新与完善,不断提高沼气使用率。(二)供热工程规划现状村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近期实现集中供热可能性较小,但考虑到村庄不断发展,从根本上消除由村民分散取暖所造成的空气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规划远期以集中锅炉房为热源,以集中供热体制进行供热。八、环保环卫规划(一)环境保护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搞好功能布局规划,选择适用的环保技术,有计划地落实治理措施,使村庄环境质量逐步改善。1、大气环境污染控制规划村庄按大气环境一级标准控制为一类区,结合环境保护与治理,集中控制与治理周边污染源。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耗,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严禁发展较大污染工业。对外交通道路加大防护绿化带建设,强制实行“封闭式”运输,加盖篷布等遮盖物,坚决杜绝抛洒、扬尘等公路污染。2、水环境污染控制规划强化污水处理,对各污染源加强管理监督,积极采取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完善市政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3、固体废弃物治理规划结合全乡统一规划设置废弃物处理中心,对危险废弃物实行集中处理,做到当年无堆积量,至2020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一般废弃物经过综合利用处理后集中采用填埋式无害处理。4、噪声污染治理规划(1)在规划的村内主干道两侧尽量增加绿化面积以降低交通噪声的污染。(2)建设项目靠近居民区施工时,在村民休息段禁止施工。(二)环卫设施规划1、规划目标在村庄建设和管理中合理布局,完善配套各类环卫设施,美化环境,方便使用,逐步提高环卫工作的机械化程度,实现清运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清运率达70%;垃圾集运的容器化,密封化达65%;妥善处理综合利用废弃物,环境卫生管理科学化,实现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容器化收集率、水冲式厕所达70%的目标。防止环境污染,创造整洁的村庄环境,保护人民健康。2、垃圾产量预测大白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取1.51kg/人.日。3、环卫公共设施(1)公共厕所 随着公用设施的完善,村庄公共厕所也应合理布局,以水冲式为主,大白村共设置5座。每座占地面积不小于30。(2)垃圾收集点 垃圾收集点按服务半径不大于200米,占地面积不小于15设置。 居民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在收集点设置活动垃圾桶,以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清除。全村共设置7处垃圾收集点。4、环卫机构规划村庄外部设置垃圾填埋场一处,地址由县环保局统一选取,统一负责环境卫生的管理和保持。九、村庄防灾减灾规划(一)规划指导思想1、根据村庄周围的地形地势,采用“避”“抗”等有效措施,减小由于洪水、地震、泥石流、大风等自然灾害对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的威胁。2、拆除危房,并按照当地抗震设防烈度,对不安全的农民住宅进行防震加固。3、在村庄的风口或迎风面,种植防风林带或采取挡风墙等措施,以缓解暴风对村庄的威胁和破坏。4、按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村庄应设突发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临时隔离、救治室。5、村庄要结合供水管设置消防栓,并设置不小于4米的消防通道。(二)防洪规划防洪规划遵循“服从总体、因地制宜、导泻为主、道堤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1、防洪标准根据大白村规划的总人口,确定防洪标准重现期为20年。2、防洪措施为保证村庄防洪重现期20的洪水排泄,防洪措施应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三)消防工程规划 贯彻“以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规划的消防站服务范围覆盖本村,消防用水由给水管网供给,规划在中心广场设置一处消火栓。(四)抗震工程规划 新建普通建、构筑物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重要的建、构筑物按基本烈度提高一度设防。 新建工程应注意按抗震要求选址、设计和建设。现未达到抗震要求标准的建构筑物,应予加固,使之符合抗震要求。广场、绿地学校及医疗卫生设施布局,应同时考虑满足震时疏散和救护的需要。对次生灾害源要采取措施,严加防范。完善抗震防灾指挥体系及各专业部门的救防队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以便对地震突发做出迅速的反应。(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大白村地震灾害防治设施由太谷县统一规划。规划加强对地裂的预测,及时预报,使地裂的危害减少到最少,依靠科技进步,应用先进而适用的的技术方法,推进地裂防治工作的发展,同时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保证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此外应该做好抢险救灾和应急防治工作,根据监测预报发出的地裂预警,及时制止地裂发生的诱因,早发现、早预报、早撤离。大白村西侧地裂缝比较严重,规划远期西部有地裂缝地区的住宅给予搬迁,统一在村北侧规划灾害安置用地一处,并且地裂缝地带两侧50米内不允许建设建筑物,构筑物等建筑设施。由于甲方提供资料有限,本规划只对地裂缝地带做提示性规划,只做参考,详细细节应由地质勘测出具详细勘测报告后请专业部门进行统一处理。第六章 社会事业设施规划一、教育设施规划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健全小学办学功能,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完善体育活动场所与设施,巩固义务教育入学率100%的成绩。二、医疗设施规划完善卫生所医疗设施,配备专门医务人员和急救联络系统,满足农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需求;除此之外,进一步美化环境,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预防,同时又具有计划生育宣传与服务功能。三、文化设施规划利用文化站,满足广大村民议事、培训、读书、阅报等活动需求。四、便民设施规划 规划在村庄中部,新建沿街商业建筑,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包括:便民超市、邮政通信等服务设施。五、社会保障规划 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08年参保率达到90%以上。计划生育率达到98%以上,循序渐进地实行村民养老保险制度。所有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村集体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提高对独生子女、双女户的优待标准。六、社会治安建设 2008年底建立具有新农村特点的村规民约,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无重大危险事故发生,无群体性事件出现,村民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5%以上,并形成长效机制。第七章 民主政治建设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的。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事关一个地方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农村党建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农村党建一定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来开展。一、建设新机制。没有好的机制就没有发展的保证。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党建工作与村民致富增收协同推进运行机制。建立服务引导机制,及时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打造平安村庄等工作重点,始终坚持用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群众的满意程度来检验党建工作水平,用党建工作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二、营造新环境。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尤其需要好的领导环境,要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坚决反对有损团结的行为、有损环境打造的行为,对班子不团结的人坚决予以调整;制度上要规范关系,明确指责,强化执行。三、培养新人才。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骨干力量。要加大对农村适用人才的吸引、培训、使用力度,为各类农村适用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要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能力培养计划,力争建设一支农村本土科技人才队伍,用科技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用科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用科技帮助农民致富增收。要加强农村基础党组织阵地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之成为助推新农村建设的“致富网”。四、探索新手段。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制定干部的任职条件,要体现公平、公开、德才兼备的原则,把民主选择和公平竞争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德才取人、靠公论选人、凭实绩用人的正确导向。五、巩固新成果。巩固先进性教育等党的教育成果,建立长效机制,让“农民长期得惠、党员长期受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密切党群关系,多办顺民心、合民意的实事、好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先进性教育成果,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做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榜样,做社会主义新风尚的表率,做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完善村民自治,正确处理支村 “两委”关系,认真执行“一事一议”、民主评议村干部等民主制度,让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第八章 近期治理规划一、治理目标、重点和原则为了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应积极、切实、有效地做好大白村村庄治理工作,做到基础配套“治缺”,村庄环境“治脏”、“治乱”,改变“家庭现代化,环境脏乱美”的局面。村庄治理是组织动员农民以及社会各方力量,以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开展的各项治理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既包括对各种类型村庄的治理,又涵盖农村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公用基础设施、环境治理保障和安全保障设施,以及村容村貌等内容。村庄治理要坚持下列基本原则:1、贯彻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利用的方针,提倡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厉行节约、多办实事的精神,落实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四节”原则。2、根据村庄的现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对村庄居住区进行分类指导,保留建筑进行局部修复性的治理,新区建设则应注重环境的营造和基础设施的配套。3、要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对村庄治理的积极作用,注意保护和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历史遗存。二、村庄建设用地调整与土地整理 加强对周围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启动中部经济林业区建设,对村庄布局规划确定搬迁的建筑及环境质量较差的住户实施新建。对村庄布局规划确定保留部分住户,应充分利用原有的设施和条件,就地实施村庄整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局部的整治,与新建住宅区统一规划,实现基础设施最大限度的共享。三、村容村貌整治规划 据对大白村现状的调查分析,从和谐小康新农村要求出发,推动村庄在物质、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村内部的地形,以“投资少,见效快”的整治手段,从点到面,抓好重点地块的整治,搞好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立足现状,降低实施启动的难度,调动村民参与整治的积极性。整治规划从三方面着手:1、分析现有存在问题,改变村庄脏乱差的环境面貌、提高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2、调查村落社区空间,了解当地的习俗民情和社会组织状况,引导社区合理、健康、渐进和持续发展。整治的内容主要为:道路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布局整治,村庄的环境整治,绿化布置等。四、建筑环境更新规划(一)建筑整治 由村委牵头,鼓励村民对保留的建筑进行修缮、粉刷,统一风格,统一色调,以实现创造和谐人居环境的大目标。新村建设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应与旧村有机协调起来。 新建住宅形式主要采用多户联建的独立式小康型住宅,将本地民居建筑特色与现代建筑相融合。住宅建筑日照间距1.5,住宅层数以2层为主。为适应不同村民的要求,规划提供了住宅户型选型。(二)院落整治 旧的庭院经过改造,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新建建筑公共绿地覆盖率达到30%以上。对村庄内废弃建筑和建筑质量很差的住宅予以拆除,对拆除后形成的空间将进行绿化及还通道于民,要求庭院达到干净、整洁的效果。另外利用院落外的空置地,适当绿化铺装,设置健身器材、凉亭座椅等,促进村民之间的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三)改厨、改厕、改圈治理 加快大白村能源建设步伐,积极推广液化气、沼气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四)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治理为培养村民们崇尚科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将公共服务设施结合村委会和公共绿地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