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1 页 摘要 氮化硅( si 。n 。) 作为一种高温结构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 良好的抗热震、抗氧化、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石 油、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本研究以a si 。n 。、b si 。n y si 。n 。 为原料,选用y :o 。、l a 。o 。、a 1 。o 。为烧结助剂,采用超高压烧结技术 制备氮化硅陶瓷。通过相对密度测试、维氏硬度测量、x 射线衍射 ( x r d ) 及扫描电镜观察( s e m ) 对氮化硅的高压稳定性、烧结过程、 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q si 。n 。、y si 。n 。为高温高压不稳定相,当烧 结温度、压力较高时发生向b si 。n ,的相转变。在5 2 5 7 g p a 高压 下,q si 。n 。相转变开始于110 0 一12 0 0 ,相转变程度随温度、压力 的升高而增大,在5 7 g p a 、13 0 0 时基本完成。y si 。n 。在5 7 g p a 向q si 。n 。的转变温度低于10 0 0 ,结束1 lo o 左右,且随着温度 的升高,生成的q si 。n 。再发生向b si 。n 。的转变,相转变顺序为y a b 。 烧结试样性能受烧结温度、压力、烧结助剂及原料影响。以q si 。n 。为原料的烧结试样性能优于以b si 。n 。为原料的烧结试样,其 相对密度、维氏硬度随烧结温度、压力的升高而提高,最高为5 7 g p a 、 15 0 0 时的9 9 8 、2 3 3g p a ,其显微结构均匀,断裂面有明显的晶 粒拔出现象。烧结助剂参与了烧结过程,最终可能以玻璃相留在氮化 硅陶瓷中。烧结工艺相同时,以q si 。n 。为原料的烧结试样性能随 烧结助剂种类及数量的不同而不同,添加不同烧结助剂烧结试样的性 能优异顺序为a l :o 。一y :o 。体系,a 1 :o 。体系,y 。0 。体系。 y si 。n 。的存在降低了烧结温度,减小了晶粒尺寸,提高了氮化 硅陶瓷的显微硬度。经5 7 g p a 、10 0 0 超高压烧结后试样的相组成 为2 5 6 q si 。n 。、5 2 7 9 一si 。n 。、21 7 y si 。n 。,维氏硬度为 27 9 g p a ,大大超过了q si 。n 。、b si 。n 。陶瓷的显微硬度。 关键词:氮化硅陶瓷超高压烧结相稳定性显微结构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1 i 页 abstrac t s i l i c o nn i t r i d e ( s i 3 n 4 ) a sah i g h p e r f o r m a n c ec e r a m i c si sw i d e l y a p p l i e d t ot h e m a n y i n d u s t r i a lf i e l d ss u c h a sm a c h i n ew o r k , e x p l o i t a t i o no fo i l ,c h e m i c a li n d u s t r y ,a v i a t i o na n da e r o s p a c e ,d u et oi t s m a n ye x c e l l e n tp r o p e r t i e si n c l u d i n gh i g hs t r e n g t ha n dh a r d n e s s ,l o w c o e f f i c i e n to ft h e r m a le x p a n s i o n ,g o o do x i d a t i o nr e s i s t a n c ea n de r o s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e t c i nt h i sp a p e r ,s i 3 n 4c e r a m i c sh a v eb e e np r e p a r e db y u l t r a h i g hp r e s s u r es i n t e r i n gt e c h n i q u ew i t hd i f f e r e n ts i 3 n 4p o w d e r sa s r a wm a t e r i a la n do x i d e sa sa i d s t h es t a b i l i t yo fs i 3 n 4u n d e r g o n eb y h i g h - p r e s s u r es i n t e r i n g ,s i n t e r i n gp r o c e s sa n d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h a v eb e e n s t u d i e db ym e a n so ft e s t i n gr e l a t i v ed e n s i t ya n dv i c k e r sh a r d n e s s ( h v ) , x r a yd i f f r a c t i o n ( x r d ) a n ds c a n n i n ge l e c t r o nm i c r o s c o p y ( s e m )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a - s i 3 n 4a n d 丫一s i 3 n 4a r eu n s t a b l es ot h a tt h e y t r a n s f o r mi n t od s i 3 n 4a th i g he n o u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p r e s s u r e t h e q - s i 3 n 4p h a s ec o n v e r s i o no c c u r r e d a tt h e r a n g e o f1lo o 一12 0 0 t e m p e r a t u r e su n d e r5 2 - 5 7 g p ap r e s s u r e s , a n db a s i c a l l yc o m p l e t e da t 5 7 g p aa n d1 3 0 0 ,a n dt h et r a n s f 6 r m a t i o nr a t e sw e r ee n h a n c e dw i t h i n c r e a s i n gp f e s s u r e a n dt e m p e r a t u r e t h e丫- s i 3 n 4f i r s t l ys t a r t e dt o c o n v e r ti n t oa s i 3 n 4a t1 0 0 0 a n de n d e da tl1 0 0 u n d e r5 7 g p a , t h e na - s i 3 n 4c h a n g e di n t op s i 3 n 4w i t hi n c r e a s i n gt e m p e r a t u r e t h e o r d e ro fp h a s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s i 3 n 4i s 丫_ q p a tt h ep r e s e n t a p p l i e d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s i n t e r i n gt e m p e r a t u r e s ,p r e s s u r e s ,a d d i t i v e sa n dr a wm a t e r i a l s a r et h ep r i m a r i l ye f f e c t i n gf a c t o r so np r o p e r t i e so fs i 3 n 4c e r a m i c s t h e p r o p e r t i e so ft h es i n t e r e ds a m p l e sw i t ha s i 3 n 4a sr a wm a t e r i a lw e r e b e t t e rt h a nt h o s ew i t hp - s i 3 n 4a sr a wm a t e r i a i ,a n d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p r o p e r t i e s i n c r e a s e dw i t h i n c r e a s i n gp r e s s u r e a n d t e m p e r a t u r e t h es a m p l es i n t e r e da t5 7 g p a ,l5 0 0 h a dt h el a r g e s t r e l a t i v e d e n s i t y( 9 9 8 ) a n d h v ( 2 3 3 g p a ) w i t hu n i f o r m 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s a n dt h ep r o p e r t i e so fs i n t e r e ds a m p l e sw i t h - s i 3 n 4a s r a wm a t e r i a lv a r i e dw i t ht h e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c o n t e n to fa d d i t i v e s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1 li 页 w h i c hp o s s i b l ye x i s t e di nt h ea s s i n t e r e ds a m p l e sa sg l a s sp h a s e ,t h e v a r e do r d e rw a sa 1 2 0 3 - y 2 0 3s y s t e m ,a 1 2 0 3s y s t e m ,y 2 0 3s y s t e m u s i n g 丫s i 3 n 4a sr a wm a t e r i a l sl e dt ol o w e rs i n t e r i n gt e m p e r a t u r e , s m a l l e rc r y s t a lg r a i ns i z e sa n dl a r g e rh a r d n e s so fp r e p a r e dc e r a m i c s t h es a m p l es i n t e r e da t5 7 g p aa n d10 0 0 w i t h 丫- s i 3 n 4 a sr a w m a t e r i a lw a sc o m p o s e do f2 5 6 a s i 3 n 4 ,5 2 7 p - s i 3 n 4a n d21 7 丫- s i 3 n 4 ,a n di t sh vw a s2 7 9 g p a ,e x c e l l e dg r e a t l yt h a to fs i n t e r e d s a m p l e sw i t h 仅一s i 3 n 4a n dp - s i 3 n 4a sr a wm a t e r i a l s k e y w o r d s : s i l i c o nn i t r i d ec e r a m i c s ; s i n t e r i n g o f u l t r a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p h a s es t a b i l i t y ;m i c r o s t r u c t u r e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和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获得西南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 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建翠、露 日期:。3 一州 关于论文使用和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南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该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 以公布该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 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芦 翠霪铷签名户欢 日期洲“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1 页 l 绪论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氮化硅( sil ic o nnit rid e ,si 。n 。) 陶瓷是5 0 年代发展起来的优 良高温结构陶瓷,它是先进陶瓷中综合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其电学、 热学、化学及机械等性能十分优良:密度低,高温强度、硬度高,高 温蠕变小,导热系数低,热膨胀系数小,抗热震性能好,化学性能稳 定,耐腐蚀,耐高温,具有自润滑性,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小等, 因此还具备新型功能材料的潜力。8 ,。现己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 电子、军事等行业。 但氮化硅是高共价键化合物,原子扩散系数低,致密化所需的体 积扩散及晶界扩散速度、烧结驱动力很小,只有当烧结温度接近氮化 硅扩散温度( 大于185 0 ) 时,原子迁移才有足够的速度。这决定了 纯氮化硅不能靠常规固相烧结达到致密化,所以除反应烧结外,其它 方法都需采用烧结助剂,利用液相烧结原理进行致密化烧结。1 “。目 前,氮化硅陶瓷的烧结主要以q si 。n 。或b si 。n 。粉体为原料,在添 加烧结助剂的条件下采用热压烧结、无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气压 烧结等烧结方法进行,但其烧结温度高( 17 0 0 210 0 ) ,生产周期长, 烧结体不能把氮化硅粉体的性能完全体现出来,且添加的烧结助剂易 形成晶界玻璃相,玻璃相在高温条件下易形成熔融体,影响氮化硅陶 瓷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能5 “。 立方氮化硅( y si 。n 。) 是氮化硅的一种新物相,具有立方尖晶 石结构,可通过动、静高压的方法合成,经理论预测及实验证明是一 种新型的超硬材料,且可能具有许多优异的电光学性能1 1 “。但目前对 y si 。n 。只处于粉体合成研究阶段,各种合成方法能够获得y si 。n 。 粉体的量非常少( 单次产额仅数十毫克) ,不足以用于烧结实验研究, 且研究表明y si 。n 。在常压14 0 0 时将发生相转变,要获得y 相的氮 化硅陶瓷材料,这就决定了不能用一般的氮化硅陶瓷烧结方法对y si 。n 。进行烧结研究。俄罗斯的y u nos h o v 等人采用超高压烧结技术 对y si 。n 。进行了烧结研究,获得了含y si 。n 。的陶瓷材料,但对烧 结体仅进行了硬度测试1 1 “。故超高压烧结是获得y si 。n 。块体材料的 一种有效途径,并需对其块材性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2 页 超高压烧结技术可一定程度的降低烧结温度,减少烧结助剂用 量,能获得致密度高的氮化硅陶瓷,提高氮化硅陶瓷的综合性能,对 开发氮化硅材料的潜在应用,特别是新物相y si 。n 。陶瓷的制备方法 研究及相关理论与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目 前,我们已合成出足够量的y si 。n 。粉体,能用于y si 。n ;的超高压 烧结研究。 1 2氮化硅陶瓷的烧结原理 氮化硅陶瓷几种传统烧结技术中除了反应烧结外,其他几种烧结 工艺的致密化机理都是液相烧结,因此这里所说的烧结动力学也就是 指氮化硅坯体的液相烧结动力学,其液相烧结的物理过程,如图卜1 所示“。 皤,二 一, 图1 1氮化硅陶瓷烧结的物理过 程 a ) 原料粉末,”液相形成, c ) b 相析出,d ) 烧结后的显微结构 fig 1 1 p h y s ic al p rocesses d urin gsin t erin gsilic o n nitrid ec era mic s a ) p rim or di alp o w d er 。 b ) f or min g iiq uid ,c ) bp h as ere pre cipit a tio n d ) micro s t ru c t u rea f t e rsin t e rin g 掇 留 静 臻 罄 时f 司对教 氮化硅陶瓷烧结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晶粒重排阶段、溶解扩 黜j j “慨 川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3 页 散一再沉淀阶段以及晶粒生长阶段,如图1 2 所示。晶粒重排阶段中 原始晶粒在液相毛细管力的作用下进行重排,同时伴随坯体的致密 化,这一过程主要取决于液相的量、粘度以及液相与固体晶粒的润湿 情况。在溶解扩散一再沉淀阶段,固体晶粒一部分溶解于液相中,通 过物质扩散迁移,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包括一些中间产物的形 成和溶解、相变的发生、固溶体和晶界相的形成。在晶粒生长阶段原 始晶粒开始发育长大,形状也逐渐向布朗热力学稳定的圆球形方向变 化,同时还伴随封闭气孔的排出。液相烧结时发生的各种动力学过程 如表卜1 所示。 表1 1液相烧结时发生的各种动力学过程 引 t a bie 1 1 d y n a micspro c e ss e so f iiq uidp h as esin te rin g 熔化 固相溶解 重排 溶解一沉淀 气孔闭合 气孔排出 晶粒液相流动 同化 初始液相形成 固相在液相中溶解 毛细管力引起的颗粒向更高堆积密度的滑动( 滑移) 固相的溶解和溶质的再沉淀导致物质迁移 连续气孔通道孤立 气孔和空隙从内部气孔扩散至坯体表面 晶粒和液相向宏观气孔的流动 冷却时液相的固化 1 3氮化硅陶瓷的烧结 氮化硅是高共价键化合物,其自扩散系数很低,致密化所必需的 体积扩散及晶界扩散速度、烧结驱动力很小,只有当烧结温度接近氮 化硅分散温度( 大于18 5 0 ) 时,原子迁移才有足够的速度。这决定 了纯氮化硅不能靠常规固相烧结达到致密化,所以除用硅粉直接氮化 的反应烧结外,其它方法都需采用烧结助剂,利用液相烧结原理进行 致密化烧结。其主要的烧结方法有反应烧结、无压烧结、热压烧结、 热等静压烧结、气压烧结等。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4 页 1 3 1 反应烧结 将硅粉或硅粉与si 。n 。粉的混合料按一般陶瓷成型方法成型。根 据反应式3 si 十2 n 。= si 。n 。,在氮化炉内,于1 15 0 一14 5 0 分两阶段 加热,进行氮化反应生成的si 。n 。制品称做反应烧结si 。n 。第一阶段 在1 15 0 一12 0 0 预氮化,以获得具有一定强度的氮化硅素坯,可以对 其用各种机床进行车划、钻、铣等加工;第二阶段在13 5o 一145 0 进 一步氮化,直到全部生成si 。n 。为止。各阶段升温速度与保温时间与 坯体的大小和形状有关,一般采用以氮耗升温的氮化制度。反应烧结 氮化硅为q 相和b 相的混合物。氮化反应本身将产生22 的体积膨 胀,膨胀要表现在坯体内部,而整个毛坯外形尺寸基本不发生变形。 反应烧结氮化硅的主要优点是产品尺寸和素坯尺寸基本相同,同 时在第一阶段烧结后可以用普通设备对其进行机加工,从而获得尺寸 精确、形状复杂的产品,同时由于烧结过程无添加剂,故材料高温性 能不下降。但反应烧结氮化硅的密度与素坯成型密度有关,一般含有 13 一2 0 左右的气扎,密度不可能太高( 2 2 2 7g c m 。3 ) ,强度也不 太高( 2 0 0 3 0 0 m p a ) 。适当的添加剂可以提高氮化速率,促进烧结, 例如加入2 c r f 。3 h :o ,氮化后素坯密度可以提高6 3 ,即达到si 。n 。 理论密度的9 0 副“。 1 3 2热压烧结 热压烧结氮化硅采用q 相含量 9 0 的si 。n ;细粉和少量添加剂 ( 如m g o ,a 1 。o 。,m g f :或f e :o 。等) ,充分磨细,混合均匀,然后放入 石墨模具中进行热压烧结,热压温度16 0 0 18 0 0 ,压力2 0 一3 0 m p a , 保压2 0 一l2 0 m in ,整个操作在氮气气氛下进行。由于纯氮化硅体扩散 系数很小,难于固相烧结,添加剂的加入可以生成液相促进烧结。例 如m g o 在高温生成m 9 0 s io 。或2 m 9 0 si0 。低熔点玻璃相,在热压温 度超过15 0 0 后形成液相而促进烧结,冷却后作为玻璃相存留于晶 界上。 热压烧结si 。n 。制品密度高,气孔率接近零,弯曲强度10 0 0 m p a , 断裂韧性5 8 m p m “,强度在高温( 10 0 0 一1 10 0 ) 仍不下降。热压烧 结氮化硅的缺点在于只能制造形状简单的制品,同时热压烧结后b 相 具有方向性,导致性能具有方向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此外,由于 硬度高,热压后加工到所需的形状尺寸非常困难”。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5 页 1 3 3无压烧结 与热压烧结所用原料一样,采用q 相含量 9 0 的si 。n 。细粉料并 加入适量烧结助剂( 如z r 0 :,y :o 。,a 1 :0 。,m 9 0 ,l a :0 等) ,烧结助剂 可以单独加入,也可以复合加入,复合加入效果较好。原料粉末充分 混匀并冷压成型,成型坯体经排胶后,在氮气气氛下1 7 0 0 一18 0 0 烧 结。 无压烧结机理仍然是液相烧结。由于烧结温度高( 17 0 0 18 0 0 ) , 烧结的关键是防止氮化硅的分解,必须精心选择外加剂、烧成制度和 烧结用坩锅等。一般选择涂有b n 的石墨坩埚,加上比例为si 。n 。:b n :m g o = 5 0 :4 0 :1o 的均匀混合理粉,将成型坯体覆盖起来,烧结过 程中m g o 高温挥发扩散至坯体中,降低了液相生成温度,增加了液相 量,有利于致密化,促进了烧结。此外提高氮气压力有利于减少氮化 硅的热分解,提高材料的致密度,一般说来,在19 0 0 210 0 时相应 的氮气氛压力要达到l 一5 m p a 才能保证优异的烧结性能和小于2 的分 解失重。 无压烧结si 。n 。的烧成收缩约为2 0 ,相对密度可达9 6 一9 9 ,可 以制造形状复杂的产品,性能优于反应烧结氮化硅,并且成本低。但 由于坯体中玻璃相较多,影响材料的高温强度,同时由于烧成收缩较 大,产品易开裂变形叫“。 1 3 4反应烧结重烧结 反应烧结重烧结氮化硅是指将含有添加剂的反应烧结氮化硅在 一定氮气气氛压力下,在更高温度下再次烧结,使之进一步致密化的 过程,所以也可称其为二次反应烧结si 。n 。重烧结时的添加剂可在 硅粉球磨时直接加入,使用较多的添加剂有m 9 0 ,y :0 。,a1 。o 。,l a :0 。, t i0 :,m g 。n :等;也可在重烧结时将添加剂加入埋粉之中。 添加剂与si 。n ;加入量的比例为( 4 一l5 ) :( 8 5 9 6 ) 。为了抑制 si 。n 。的高温分解,在重烧结过程中必须保持较高的氮气压力,一般 采用几兆帕,直至2 0 0 m p a 。重烧结可将反应烧结后si 。n 。中13 一2 0 的气孔中减小到5 左右,烧成收缩比较小。此外由于它是以已经达 到8 0 以上密度的反应烧结制品作为重烧结坯体,所以反应烧结重烧 结氮化硅既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强度,又可做成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 制品拍”。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6 页 1 3 5气压烧结 气压烧结是把si 。n 。压坯放在5 12 m p a 的氮气中在18 0 0 210 0 下 进行烧结。施加较高的氮气压的目的是为了抑制高温下si 。n 。的分解, 从而提高烧结温度、进一步促进材料的致密化,并且有利于选用能形 成高耐火度晶间相的助烧剂,来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该工艺比常压 烧结更易于使材料致密化,并且可以制备复杂形状的陶瓷部件,从而 弥补了热压烧结的不足引”,。 1 3 6热等静压烧结 热等静压烧结是在10 0 2 0 0 m p a 氮气中进行,这里氮气压力不仅起 抑制氮化硅分解的作用,而且作为一种机械外力促进材料致密。原理 为:以气体作为压力介质,使材料( 粉末、素坯或烧结体) 在加热过 程中经受各向均衡的压力,借助高温和高压的共同作用促进材料的致 密化。h ip 减少烧结助剂用量,并可以批量制各复杂形状零件。h i p 设备成本高,限制了该工艺的广泛应用”。 1 3 7 超高压烧结 超高压烧结是将氮化硅粉体经成型或直接将粉体装入模具中,用 六面顶压机或两面顶压机对其进行加热加压,一般压力为4 5 7 g p a , 温度为12 0 0 17 0 0 ,施加的压力和温度主要与添加的烧结助剂种类 和用量有关。该烧结法的主要驱动力为压力,压力首先让试样达到致 密化,其烧结原理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该烧结法制备的产品致密化 程度高、性能好,但只能制备形状简单的制品,产量小,使用设备投 资大,烧结条件高能耗大,目前只处于研究阶段, 超高压烧结的特点一般表现为缩短物质的原子间距,改变原子间 相互作用、原子壳层结构和组态。在液一固转变过程,高压具有抑制 原子的扩散,起到促进物质冷凝,等效地起到提高冷却速率的功用。 在物质的化合反应过程中,高压能够增强反应速率,提高转化效率, 从而降低合成温度,缩短合成时间;增加物质致密度、配位数和对称 性,缩短键长,以及提高产物的单相性和结晶程度的作用。更重要的 是高压可使容许因子减小,可以获得常规条件下得不到的新结构、新 物质。高压还有改变离子价态、自旋态和调整阴离子缺位的作用。在 非平衡相变中,高压可以使非晶晶化,也可使晶体非晶化,可以导致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7 页 许多压致结构相变。对晶体电子态,高压可以改变能带结构,特别是 对窄带结构的影响,尤为敏感,有效。对物质的表面、介面的结构和 状态,高压也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高压还具有还原作用。 1 3 8 微波烧结 近年来,通过材料科学与微波技术的交叉结合,发展出了一种新 型的快速烧结技术,即微波烧结技术1 2 ,。微波烧结原理与常规烧结 工艺有着本质的区别:常规烧结时热量是通过介质由表面向里扩散, 而微波烧结则是利用了微波的体加热特性,即材料吸收的微波能被转 化为材料内部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使材料整体同时均匀加热,因此其 加热和烧结速度非常快;由于材料内外同时均匀加热,使式样内部的 温度梯度非常小,从而可使材料内部热应力减至最小,这对于制备超 细晶粒结构的高密度、高强度、高韧性材料非常有利。同时获得常规 烧结无法实现的独特的性能和结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氮化硅的 微波烧结实验“。微波烧结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材料烧结工艺 的现状,被誉为“烧结技术的一场革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 大的发展潜力。 1 3 9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是利用等离子体所特有的高温、高焓,快速烧 成陶瓷的一种新工艺。氮化硅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是将氮化硅粉和适 量烧结助剂混合后置于石墨模具中,在3 0 m p a 的压力下,通过在压粉 粉粒间隙送入脉冲电能,利用通电初期火花放电造成的局部高媪场、 放电冲击压、表面净化作用、焦耳加热以及电场扩散效应等而实现的 直接方式烧结。由于热效应高、放电点分散、加热均匀故易得到高质 量的均匀烧结体。与热压、热等静压、常压气氛烧结等传统烧结法相 比,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具有操作简单、不要求熟练技术、烧结速度 高等特点,但同样存在设备投资大、单炉产量小的缺点。 等离子体烧结的主要优点是:( 1 ) 由于其可以快速地获得2 0 0 0 以上的高温,因此可以烧结通常难以烧结的物质;( 2 ) 烧结时间短, 整个烧结时间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 3 ) 由于烧结时间短,可以获得 纯度高、细晶结构、高性能的陶瓷材料;( 4 ) 可以实现连续烧结和复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8 页 杂形状部件的制备:( 5 ) 高效节能;( 6 ) 通过控制烧结组分与工艺, 能烧结类似于梯度材料及大型工件等形状复杂的材料,。并广泛应用 于金刚石等各种工具的生产、加工及稀土类磁性材料、非晶合金超导 材料、电子材料、陶瓷材料及纳米材料的开发“。 氮化硅陶瓷的主要烧结类型及其优缺点见表卜2 。 表卜2氮化硅陶瓷的常规烧结方式 t a bie 1 2c o n v e n tio n alsin t erin gm e t h o d s o fsiiic o nnitrid ec era mic s 1 4氮化硅陶瓷的性能与用途 1 4 1氮化硅陶瓷的性能 氮化硅陶瓷作为一种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其主要性能优点为: ( 1 ) 高硬度,h ,= 18 g p a ,h r a = 9 卜9 3 ,仅次于金刚石、立方b n 、 b 。c 等少数几种超硬材料:耐磨性;弹性模量大;高强度,具有较高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9 页 的室温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值处于中上游水平,比如热压si 。n 。强度 可达1 10 0 m p a 以上,断裂韧性约为6 m p a m ”;耐高温,si 。n 。陶瓷的 高温强度很好,12 0 0 高温强度与空温强度相比衰减不大,另外,它 的高温蠕变率很低; ( 2 ) 热膨胀系数小,在陶瓷材料中除sio :( 石英) 外,si 。n 。的热膨 胀系数几乎是最低的,为2 3 5x10 q k ,约为a l :0 。的1 3 ;导热系数 大,为18 4 w ( m k ) ;抗热震性好;热疲劳性能也很好; ( 3 ) 密度低,其理论密度为3 19 0 0 0l0 9 c m 一,q s i 。n ;的真 比重为3 18 4 9 c m 、b si 。n 。的真比重为3 18 7 9 c m 一;比重小, 与用途相近的其他材料比较,不仅密度低于所有高温合金,而且在高 温结构陶瓷中也是密度较低的一种; ( 4 ) 耐腐蚀,除不耐氢氟酸和浓n a o h 浸蚀外,能耐所有的无机酸 和某些碱液、熔融碱和盐的腐蚀,对强烈的射线辐射也是稳定的;抗 氧化,抗氧化温度可达14 0 0 ,在14 0 0 以下的干燥氧化气氛中保 持稳定,使用温度一般可达13 0 0 ,而在中性或还原气氛中甚至可 成功地应用到18 0 0 。在20 0 的潮湿空气或8 0 0 干燥空气中,氮 化硅与氧反应形成sio 。的表面保护膜,阻碍si 。n 。的继续氧化。 ( 5 ) 机械自润滑,表面磨擦系数小,摩擦系数为o 1 ,与加油的 金属表面相似( o 2 0 2 ) ; ( 6 ) 电绝缘性好,室温电阻率为1 1 10 1 4q c m ,9 0 0 时为5 7 10 6q c m ,介电常数为83 ,介质损耗为0 o o 卜o 1 。表卜3 列出 了由热压、反应、无压烧结方法制备的氮化硅陶瓷的典型性能。 1 4 2氮化硅陶瓷的用途 利用si 。n 。陶瓷材料的耐高温耐磨性能,在陶瓷发动机中用于制 备燃气轮机的转子、定子和涡形管;si 。n 。陶瓷的化学稳定性很好, 具有强的抗腐蚀和抗氧化性能,可以用于化学工业中制备耐蚀耐磨零 件;si 。n 。陶瓷具有耐磨性好、强度高、摩擦系数小的特点,抗弯强 度比较高,硬度也很高,同时摩擦系数小,具有自润滑性,因此它可 用于机械工业、热机材料、切削工具、高级耐火材料等;si 。n 。陶瓷 的高温电阻率比较高( 10 1 3 10 1 4q c m ) ,介电常数8 3 ,介质损耗 o 0 0 卜0 1 ,可作为较好的绝缘材料;同时还可以用于电子、军事和 核工业上等。表卜4 列出了氮化硅陶瓷材料的主要用途。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1 0 页 四点弯曲强度 m p a 断裂韧性m p a m ” 韦伯模数m 弹性模量g p a 泊松比 硬度h r a 密度g c m 。3 热膨胀系数 l0 一k 一1 抗热震性t k 热导率w m k 。1 比热容j k g k 。1 r t r t r t r t r t r t r t 9 0 0 一12 0 02 5 0 一3 5 07 0 0 一8 0 0 5 7 1 5 2 0 3 0 0 3 2 0 o 2 5 9 2 9 3 3 2 3 4 3 4 1 5 2 0 1 6 0 一2 0 0 0 2 4 8 3 8 5 2 7 2 8 5 6 1 0 1 8 2 9 0 一3 2 0 o 2 4 9 1 9 2 3 0 3 2 6 2 5 9 2 52 3 3 22 2 2 9 3 0 3 2 6 0 0 8 0 0 3 0 一3 3 5 5 0 4 5 0 5 0 0 1 0 17 5 0 0 电阻率q m r t 10 9 10 9 6 0 0 2 0 一2 5 3 2 2 2 耐热零部件 耐腐蚀部件 燃气涡轮和柴油机中定子叶片、燃烧器等,气缸盖、活 塞圈、活塞环、密封排气阀、高温气体流量调节阀、高 温气体送风扇零件、热交换器等 各种化学反应管,机械轴封,阀门喷嘴,耐腐蚀内衬件, 熔融非铁金属输送泵零件,浸渍电热器等 工具及耐磨损件切削工具,轴承类,研磨类,抄纸机零件,浆用阀门等 轻量化零部件 其它 机器油压控制阀,自动化装置和快速加热炉零件,飞机 和宇航零件等 各种绝缘体,精密工作机器及量规,弹簧等 啪 一 一 拼 一 一 一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1 1 页 1 5y si 。n 。的研究现状 1 5 1y si 。n 。的粉体合成研究 理论预测给y si 。n 。粉体的合成指出了可能性及方向性,最初的 理论预测y si 。n 。粉体可以通过高温高压极端条件合成,人们通过大 量的实验也成功地证明了这一可能性。到目前为止,成功合成出y si 。n 。粉体的方法主要分为静高压合成法与动高压合成法。19 9 9 年, z e r r 等人以无定形si 。n 。及多晶si 。n 。为原料、氮气作为介质,在金 刚石对顶砧中,采用激光加热技术在温度高于173 0 、压力高于 15 g p a 的条件下,首次采用静高压技术成功合成出了y si 。n 。粉体, 该粉体为浅黄色球状,其粒径为15 n m ,但其合成量少,仅为5 0 10 一g “。y si 。n 。粉体的首次成功合成给y s i 。n 。的研究带来了希望, 学者们采用不同静高压技术纷纷进行其粉体合成的研究,并取得了一 定成功。除采用金刚石对顶砧技术外,多项砧压机技术是目前静高压 合成y si 。n 。多晶样品采用最多且较有成效的合成方法,其合成所需 的条件比金刚石对顶砧低且更易达到,合成的y si 。n 。粉体量也有所 增多引“。但采用静高压合成法所需的高温高压条件难达到,特 别是单次获得的样品量少( 仅为6 7 m g ) ,限制了对y si 。n 。性能的测 试研究,从而阻碍了对y si 。n 。的进一步研究。寻找一种高温高压条 件极易达到且合成样品量更多的合成方法成为研究y si 。n 。的必要。 动高压合成技术是以获得较多y si 。n 。粉体为目标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主要通过冲击波产生的高温高压进行瞬间合成。2 0 0 0 年, 日本物质与材料研究机构研究所同s e kin e 等人以a si 。n 。为原料, 利用火药炮驱动技术产生的冲击波成功合成出y si 。n 。粉体,首次用 动高压技术获得单次样品量为10 0 m g 的y si 。n 。粉体,其粒径为 10 5 0 n m ;通过多次实验并得出:在压力约5 0 g p a 、温度约2l3 0 的 条件下,q si 。n 。向y si 。n 。的转化率接近8 0 【s 引”。随后,2 0 0 3 年, 俄罗斯的y u n o sh e v 以b si 。n 。为原料,利用平面波加载装置产生的 冲击波单次合成出了近0 5 9 的y si 。n 。纳米微球,同时得出在压力 5 3 g p a 、温度510 0 条件下,b si 。n 。向y si 。n 。的转化率为l0 0 ”。 本课题组以合成克量级的y si 。n 。粉体为研究目标,以q si 。n 。 粉体作原料、铜粉为触媒,采用炸药爆轰平面飞片加载装置和样品回 收技术进行了y si 。n 。的冲击波合成实验,当加载压力超过5 0 g p a 而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第12 页 且冲击温度约3 3 3 0 4 7 3 0 时, q si 。n 。可以较完全地转化为y si 。n 。,在5 4 g p a 、3 6 3 0 条件下具有最高的转化率9 8 ,其单次合 成量可达克量级,这为继续开展其烧结研究和烧结体性能研究创造了 可能的条件“。 1 5 2y si 。n 。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y si 。n 。的成功合成立刻引发了广泛的科学兴趣,继z e r r 和m o 的工作之后德国、美国、日本、英国、丹麦和荷兰等国的材料科学和 凝聚态物理学方面的科学工作者随即开展了大量积极而富有成效的 研究,不仅取得了多种合成y si 。n 。粉体的方法,合成出了一定量的 y si 。n 。粉体,而且对y si 。n ;粉体进行了性能研究,并取得了显著 的成绩。理论研究与实验表明:y si 。n 。具有立方尖晶石结构,空间 群为f d 一3 m ,硅原子具有六配位与四配位,其中2 3 的硅原子为六配 位,1 3 为四配位,密度为3 75 0 0 2 9 c m ,与q si 。n 。和b si 。n 。 相比,新物相的密度增加了2 6 ,其晶胞参数为a = o 7 8 3 6 7 n m ,单位 晶胞分子数为8 ,si - n 键长为1 7 8 6 a ,比氮化硅的其他两物相高( q si 。n 。中s 卜n 键长为1 7 3 8 a ,b si 。n 。中si - n 键长为1 7 3 0 a ) 3 川 ”,。物质的结构特征对其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y s i 。n 。结构 中,硅原子的首次发现具有六配位,且si - n 键被延长,这对降低物 质的可压缩型、减小能带宽度和有效质量、增加静态介电常数和提高 共价键强度都有深远的影响。 体积模量及硬度作为超硬材料的重要性能表征指标,对超硬材料 的应用具有指导性作用,y si 。n 。作为新型超硬材料具有高的体积模 量和硬度。通过对y si 。n 。体积模量及硬度的理论预测与实验证明, y si 。n 。具有超硬材料的应用潜质,是一种新型的超硬材料。jia n g 等利用微光刻蚀技术对高温高压合成的y si 。n 。粉体进行了硬度测 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y si 。n ;的平均维氏硬度为3 5 3 1g p a ,其高 于硬度最高的氧化物( sio :) ,为继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之后的第三种 超硬材料“。在此基础上,z e r r 等也对静高压合成的y si 。n 。粉体进 行了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及维氏硬度的测试,结果表明:其体积模量 b 。= 2 9 0 ( 5 ) g p a ,其相对应压力的一阶导数为岛= 4 9 ( 6 ) ,剪切模量 g 。= 14 8 ( 16 ) g p a ,维氏硬度h ,( 0 5 ) = 3 0 4 3 g p a ,体积模量与采用第一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 第13 页 原理计算法等计算的理论值( b 。= 2 8 0 312 g p a ,g 。= 2 6lg p a ) 相接近,维 氏硬度值与j ia n g 等人的实验值相一致,均远远高于氮化硅的已知两 物相( q si 。n 。、b si 。n 。) ,可与最硬的氧化物( 超石英) 相媲美,再 次证明了y si 。n 。具有超硬材料的性能,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超硬材料 。“。同时,对y si 。n 。纳米晶体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y si 。n 。纳米晶体在室压条件下的体积模量为6 8 5 ( 4 5 ) g p a ,当压力升 高为40 g p a 时,体积模量降低为415 ( 10 ) g p a ,其弹性模量降低的临 界压力为4 0 g p a ,同样证明了y si 。n 。具有超硬材料的性能,。 在超硬材料的性能表征中,除了体积模量及硬度外,高温稳定性 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能参量,是恒定该材料能否用于高温结构应用的标 志,在超硬材料的应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实验研究表明y si 。n 。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在空气中的高温稳定性可以维持到14 0 0 ,当温度升高到16 0 0 时,便发生向q si 。n ;及b si 。n 。的相转变, 其相转化的顺序为y to q to b si 。n 4 】。在a r 气氛中时,y si 。n4 可以稳定到14 0 0 ,当温度高于14 0 0 时,也发生向氮化硅其它两 物相的相转化,在温度高于1 5 30 时,从立方尖晶石相到b si 。n 。 的焓变化为一2 9 2 3 5 k j m 0 1 【6 “。y si 。n 。具有强的抗高温氧化能 力,其在空气中的抗高温氧化性可以维持至9 6 0 ,初步认为是其表 面形成的si n o 起到了抗氧化作用;并且y si 。n 。具有其它两物相 强的抗酸碱能力,且对氢氟酸的抗腐蚀温度高于其它两物相,可以维 持到23 0 左右引,。本课题组对冲击波合成y si 。n 。粉体在17 0 左右经3 一l0 h 与氢氟酸反应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合成粉体与氢氟酸 反应处9 1o h 后,y si 。n 。粉体的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咨询服务管理制度
- 1.3.2奇偶性第三课时
- 2《祖父的园子》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新课标(部编版)
- 2024年青岛客运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2024年天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
- 2024年晋中c1客运资格证考试项目
- 2024年沈阳客运资格证急救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内蒙古客运模拟考试
- 2024年南京客运证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吉林客运考试应用能力试题答案解析
- 中国中煤华东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炎德英才大联考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幼儿园中班社会《兔子先生去散步》课件
- 人教课标解析新时代教育理念
- 品牌授权收费合同模板
- DB41-T 2689-2024 水利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规范
- 【学案】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空气动力学数值方法:有限体积法(FVM):离散化技术与数值通量
-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电子课本教材
- 生产管理培训课件
-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名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