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财务治理研究.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财务治理研究.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财务治理研究.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财务治理研究.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财务治理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财务治理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 s t r act f i n a n c e 即v e ma n c cist h e 别 rt a n gi n g o f fi n anc e ri ght and cou t r a ct . itd eei des th e s ta k c b of d e 玛 , ri ght, re s pon s i b i l i t y a n dp ro fi t , tok e 叩 e a ch o th erw i t h bou n ds , the n a t u r e of fi 刀 a n cegov e m a n c e s truct u rei s a s pe i alco n tracto f fi n an ce co n t ro l l in g ri ght 耐 fu nds h 颐 ” g ri gh t onth e b as e o f co 卿rat e 即 v e m ance 丁 七 e m 山 h , d yof 血an ce go vem anceisorg a 吐 za t i o n , pe a o dj urid i。 目 pers on w bo ha v cab ili ty, qualifi ca i i o nandw iliin gn e ss to p artici p atc co r pora te 血an ci 公a c t i ons . t b e fi na n ceobject isfi n 胡ceri ght, w hi 比iss h o w edasall o c a t in g ri ght own ed b ym 山 加d y,incl ud ed fu n d面s i n gri ght, in v es t in gri gh口p i tal r e c l a 如i n g ri ght , 切 c o 功 e d i s tri b u ti o n ri ght , 山 戈 i s ion ri ght , e tc. f i n an“ 即v e n . 口 c em e cb加 s m canbe su。 川l e din to d e c i s io nmech a n i sm , in cent ivemech 田 断 s m, s u pervi 阴 m c c h ani sm . d eeis i on m e 比anis m isth ec o r cof fi n 胡 ce邵 列 c m a . c e , 叨 d itsr e s u l t an d e 币c i enc y i s guaran t e e d b y e 月 免 c 往 i v e i n 哪 t iv e m e c h aj 画 细 and superv is e m e c h anis m . the e nt e ip d 邢几 c e s th e伽an ce ri s kin五 na n “ 即v c m an ee. f i n a n ceri sk is cc ni ra l 吐 ed 四皿 血 a p p e ar ancc0 f t h e c ni c rp ri scri s k,a ki n do f com pou n d e dri s k con “ p t . it 如 ass pe c i alst a tu s amo ng叨 抚 印 ri sed e v e1 0 p m en t , but it 、 di ffi cult togr as p th e fo rmin g,sco p i n gand d eepne s s o f ri s k . forms o f fi n ance ri s k m a i ni y inc l u d c fu nd r ai s i n gri sk, i n v e s t ing ri s k, cap 1 tal rec l a i m i n gri s k , i nco m cd i s t ribu t i 加 ri sk, et c . fi n ancj a l ri s k 闭 bee s t i m at e d b y . a 扭 rcd c t e rmi n e d m edc l add q u an t i t y m o d e i . b a se don 奴 dateo f t h el i s t e dco m p any,this p a pe r anal ys i s b o wfi n an ce gov e m an cei s in fi u e n ced b y t h e ri s k con t r 0 l l in g,and p rovesth c i m port ancet 0 b u i l d a p e rfectri s k con trol l i 飞 m e chan i s m , the nbased o n d e c i s i o n m c c h a . i s m , s u p e rv i 阴 m e c b a n i sm, in ce n t i v c m e c h ani s m , th i s p ape r bui l d s a fina n c e gov e m an “s t ru ct u re b as edo n ri s k 叨 trol l i n g , p rovi d e d a n e wm e th odtou n d e rs t a n d t h c c n t e rp ri 哭fi n an c e g o v c m a n c e , a n d i t ,s u s e fu l fo r th e e x peri e n ceoffi n ance go v e m an “ . k e y w 心 川 : fi n an ceg o v emance ; 如an cerisk;助ance gove m an ces t nj 川 泊 re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 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 师指导下进行的 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 人己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南昌大学 或其他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一秒 铲 字 日期 :对年 俨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 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昌大学有关 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 借阅。 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镇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手 写 ):辫毗 签 字 日 期 洲7 年 子 “ 日 日 导师签名 ( 手写) : 签 字 日 期 : “ 命钾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 作单 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研究的背景与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体体制改革的 进一步深入, 我国的 改革已 到了攻坚的阶段,国 企 改革和上市公司治 理中 面临一系列需要解决的 难题。国 有资产产 权主体缺位, 国有企业内部 人控制, 上市公司中国 有大股东 侵占 小股东权益等等。这些企业 治理问 题最终 都表现为财务治理问 题, 如利用发 布虚假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 和债权人财务 决策, 加大股东的投资风险; 运用股东对经理人员日常财务经营 决策不得干预的要求, 经理人员通过增加在职消费 或与其它人 进行合谋行为谋 取自身利益而损害股东利益;或者因玩忽职守作出错误的财务决策,以损害公 司的利益; 募股资 金的挪用、大股东占 用上市公 司资 金、财务 操纵、 委托理财 行为不规范; 股权分置 改革和改革后的成果的巩固 等等。 在两权分立的 条件下, 企业的目 标是通过委托管理者来实 现的。从这个意 义上讲, 作为 企业管理者, 其目 标应与企业的总 体目 标一致。 但在双方信息不 对称、代理层次多、跨度大的情况下,双方的目标常常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在 国 有企业与民 营企业中有不同的表现:( 1) 在国 有企业中,表现为出资者职能 弱化。 管理者 奉行的 是成本补偿观,利润被定义为收入和成本的比 较,历史成 本原则得到充 分的 体现, 关注企业内 部分配, 关心自 身的眼前 利益。企业管理 者为了个人的利益和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违背企业的目标,使出资人蒙受损 失。出 资者职能弱 化的 具体表现形式为预算管理权不到位、 过度投资、资金失 控等。 ( 2) 在民 营企业中, 表现为经营者职能 弱化。出 资人奉行的是资本保全 观, 利润被定 义为 净资产的 增值,谨慎性原则得到充分的运用。 经营者职能弱 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企业过于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管理者和其它利益主体的 权益无法得到应 有的 重视和保障【 1 。 当前需解决的是: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其国有产权代表的权利有哪 些, 如何体现, 如何落到实处,以及在上市公司中,国 有股权力如何行使等问 题。这些焦点问题关系到改革的成败,认清、找到解决问题关键所在和切人点, 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实实践和学术研究中,人们从公司治理角度提出了许多解 第一章 绪论 决措施,但效果不是很明 显。相关学者从财务 治理角 度出 发,试图建立一套适 合经济运行需要的、 满足财务规律的治理理论框架与 方法体系,提升财务治理 水平和质量, 寻 求对上述问 题的更好的解决。财务在企 业管理中占 有主导地位, 作为一种价值运动, 其具有综合反映和监督作用, 企业内 部各种 权利、责任、 利益的制衡、分配、划分最终都将以财务的形式体现。因此,解决以上问题关 键在于财务方面, 除应加强企业日 常财务管理工作外, 更应注重企业 所有者权 利和义务,规范股东在企业治理方面的财务行为。由 此, 便产生了 对财务治理 的现实需求。 1 . 2财务治理的国内 外研究现状 1 . 2 . t 国外研究现状 国 外理论界对财务治理的研究突出的表现在对资本结构的非数量性研究 上, 提出了资本结构的激励理论、资本结构的信号模型理论、资本结构的 控制 权理论 三个理论。这些理论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中 心,来展开对资 本结构中 财 务契约治理的 研究与分析。这种对资本结构的 非数量性研究, 抛开了 对最 佳资 本结构的 具体求证, 着重分 析资本结构对公司财权的安排和对财务治理结 构的 影响, 为财务治理研究奠定了 坚实的理论基础。 西方财务理论研究主要 集中在 “ 操作性” 财务领域,尤其是股份公司 在金 融市场的财务运作问题, 直接探讨财务治 理结构的 文献很少。在相关的 研究中, 马克j洛教授 ( m arkj r oe )的 研究 成果 是最引人注意的。美国的 财 务治理结构具 有所有 权分散、权利向 着首 席执行官转移和对大所有者的压制的 特征。马克 j 洛教授 ( 1 9 9 9) 的研究为这种美国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的 成因提供了 解释, 他认为 产生这种治理结构类型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根源, 理由 是美国的 法律政治 故意削弱了金融机制总体意义上的能力,并且经常是削 弱他们持有大宗股票的能力, 投资组合法、反网络法规 和其它分散化的法规都 使他们无 法系统 地持有 具备影响力的 股票。 阁 第一章 绪论 1 . 2 .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 财务理论研究内 容很丰富, 诸如财务的 基本概念、公司内部的财务运 作机制和财务控制等。 我国的 理论界一直在为建立 适合我国国 情的 财务理论而 不懈努力。在众多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从对财务的 产权思考到 “ 财权” 的 提出,从财务治理概念的提出、其范畴的界定到 “ 财权”的配置,从对现实 中 财务治理问题的提出到财务治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财务治 理理论的研究取得 了长 足的进展, 初步形成了以“ 财权”为核心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为以后 的 研究指明了大致的方向。 对财务治理的定义的研究比 较丰富,伍中信 ( 1 9 99 ) 认为企业财务治理 应 该是 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 通过这种财权安排机制来实现企业内 部财务 激 励与约束 机制阁 。 林钟高 ( 2 0 0 3) 认为, 财务治理是一组 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 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 其根本目的 在于试图 通过这 种 制 度安排.以 达到相关利益主 体之间的 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实现 效 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 i1 。 衣龙新 (2。 。 2) 参照公 司治理的划分, 将财务治理分为 “ 狭义斤 的财务治理 和 “ 广义” 的财务治理。狭义 “ 财务治 理” , 一般是指财务 内 部治理,尤其是 特指 “ 财务治理结构” ,是指由 企业股东 大会、董事会、经理 层、 监事会等 权力 机构对企业财务 权利 进行配置的一 系列制度安排。 广义的“ 财 务治 理”是指用以协调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 财务关 系、 平衡财务权利的一 套正式的、 非正式的制 度或机制阁 。 对财务治理的客体财权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财权内涵的 研究。 “ 财权表现为 某一主体对财力 所拥有的支 配权, 包括收益权、投资 权、 筹 资 权、 财 务 预 决 策 权 等 权 能” ( 伍中 信, 19 99 ) 阁 ; “ 企 业 财 务 治 理 权 包 括 财 务决策 权、 财务 执行权与财务 监督权” ( 秦永和、韩平, 2 0 01 ) 仍 , ; “ 企业财 权 是关于企业财务方面的一组权能。 根据企业各项财权的内在联系,我们将企业 财权分为两大 类: 一是财务收益 权; 二是财务 控制权” ( 张兆国等, 2 0 04) 门 ; “ 企 业财务权包括财务决策权、 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其配置是财务治理的 核 心”( 姚晓民、何存花, 2 0 02 ) 刃; “ 财务治 理权是由财务决策 权、 控制权和监 督权构成” ( 万燕平,2 o 01) , , ; “ 财务决策权应该成为财务治理的核心,财务治 理权的配置也应 该成为 财务治理权配 置的主要内容” ( 雷光勇, 2 0 o 2 ) 10) 。( 2)对 财权配置进行研究。雷光勇 ( 2 0 02)从决策所需的专门知识的角度,借鉴西方 第一章 绪论 经 济 学 的 理论 构建了 一 个 财 务 决策 权配 置 的 基 本 模型 l0 。 张 兆 国 等 ( 2 0 0 4) 讨 论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 下的 企业财 权安 排问 题v1 。 对财务治 理机制的 研究较为丰富、成熟。学 者们结合实际,系统地分析了 财务决策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 监控机制, 对各 种财务治理机制的运行有了 较 为深入的 认识。张敦力 ( 2 0 0 2) 探讨了委托 代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 , ” , 林钟高 ( 20 03) 探 讨 了 如 何 界 定 清晰 的 财 务 主 体 , 建 立 与 激 励 约 束 相 容 的 机 制 闭 . 当前我国 学术界对财务治理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地 方。 概括起来,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1 )从理论发展来看,对财权概念体系 和财权配置等 财务治理的基础性理论缺乏深入的 研究。财权概念体系研究的 乏 力是导致财务治理研究的 难以深入的重要原因。因 此, 我们急需以产权 经济学、 企业理论等为指导,对财权及其配置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2) 从实践来看, 以规范研究为主的财务治理研究不能同西方基于有效市场以数量技术研究为主 的以资本结构的财务契约理论为核心的财务治理研究结合起来,不能形成对实 务的有效指导。实际上,他们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西方对资本结构等财务问题 的研究始终渗 透着权力的分配问 题,而中国的财务治理研究也不可能脱离 企业 的投资、融资和财务分配而孤立地进行,不能脱离企业的实务而孤立地进行。 3研究的内 容与方法 3 . 1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1) 对财务治理的理论进行阐述,主要 对企业的 财务治理结构与运行 机制 进行分析; ( 2) 对风险与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进阐述, 主要包括财务风险的衡量 指标 与风险预测模型。 ( 3) 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风险控制机制对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 (4)在财务工程理论的框架下,将财务风险理论与财务治理理论相结合, 构建基于风险控制的企业财务治理体系。 第一章 绪论 1 . 3 . 2 研究的方法 (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 法 本文 运用企业契约理论、 产权理论、 公司治理理论、财务分 层理论分析公 司财务治理问题,对财务治理进行了 界定, 深入阐 述了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 一 财权的内涵。 ( 2 )系统研究法 系统分析了财务治理主体、客体、手段以及目标,系统分析了财务风险的 衡量指标与预警体系,以风险控制为导向,财务治理机制为基础,构建了基于 风险的财务治理框架。 ( 3 )实证分析法 本文 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风险 控制对企业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 ( 4 ) 案例分析法 本文分 析了 企业管理中所面临的 几个具体风险,并对每个风险提出了具体 的应对措施。 第二章 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zt 财务治理的涵义与概念界定 2 . 1 . t 财务治理的含义 国内理论界对财务治理内涵的界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目前的文献来 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方式: 1 、 冯巧 根 ( 2 以 x) ) 认为. 财务治理就是 这样一种契约制度, 它通过一定的 财务 治 理 手 段, 合 理 配置 剩 余 索 取 权和 控 制 权 , . 以 形 成 科 学 的自 我 约 束 和 相互 制衡机制,目 的是协调利 益相关 者之间的利益和权责关系, 促使他们长期合作 1 1 月 2 、 伍中 信 (l999) 认为, 企业财务治理 应该是 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 通过这种财权安排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财务治理作 为企业治 理的 一个重 要方面, 其目 的是为了 解决 这种利益冲突131 。 3 、 杨淑娥 ( 2 (xj2 ) 认为, 公司财务治理, 是指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 的不同配置规范财务信息的 生成和呈 报机制,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地 位,提高公司 治理效率的 一系列动态制度安 排1 151。 4 、 林钟高 ( 2 0 0 3 ) 认为,财务治 理是一 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 和非 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 目 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 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 权力、 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 实现效率和公 平的 合理 统一。 财务治 理结构的 核心是 财权的配置 141 。 5 、 黄菊波 ( 2 003) 认为,公司的 财务治 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子系 统, 从属并取决于公司治理结 构的 根本性质,是公司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 务 监督 权的 划分与配置” ll l 。 6 、 衣龙新 ( 2 (x2 ) 认为,财务治 理就是 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 度安 排, 对 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以股东为中心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 形 成有效的 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实 现公司 财务决 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 行为的 安排、 设计和规范151 。 第二章 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2 . 1 . 2 财务治 理的 概 念界定 综上所述,财务治理内 涵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 第一、财务治理是一种 契约安排:第二、财务治理以 财权配置为核心;第三、 财务治理的目 的是达到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约束与制衡。 本文将财务治理的涵义概括为:财务治理是一种财权契约安排,它以财权 配置为核心,确定了利益相关者在财权流动与分割中所具有的权责利,以实现 各主体在财权上的相互约束与相互制衡。 2 . 2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财务管理 2 . 2 . 1 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 (l ) 公司治理理论体 系 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发展的产物,是随着股份公司的产生而出现,随着股 份公司的发展而复杂起来的. 现代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 权相分离的制度是现代公司的首要特征, 是企 业 从 “ 人治”到 “ 法治”的一个最重要的分野。从此,所有者制定成文的章程, 选举管理者,将经营权、控制权交给非所有者的 “ 外人” ,要求其依照章程和其 它规章制度经营管理企业.这样,在公司的所有者不直接支配、管理和监督自 己的资 产的情况下,需 要以一组制度安排契约来规 范所有者、经营者和劳 动者 相互之间的权利,以解决不同权利主体间的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等问题。可 见,公司治理命题提出的 根本原因在于现代公司法 人产权的形成,在于现代公 司法人产权制度是一 种典 型的 资产权利的委托代理制。 奥利弗 哈特 ( oliv er h g 川 )在 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一文提出了公司 理论分析框架, 他认为,公司治理在一个组织产生的必要条件有两个: 第一 个 条件是代理问题,确切地说是组织成员,包括所有者、经营者、职工或消费者 之间 存在的利益冲突; 第二 个条件是交易费 用之大使代理问题不可能通过合约 解决。当合约不完全的 情况下,代理问 题随之出 现,治理结构才发挥作用。 他 认为,治理结构是一个决策机制,而这些决策在初始合约下没有明确设定, 确 切地说,治理结构分配公司非人力资本的剩余控制,即资产使用权如果没有在 第二章 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初始合约中 详细设定 的话, 治理结构将决定其如何 使用11 习 . 公司治理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公司治理是一种合约关系。公司被看作 是一组合约的联合体, 这些合约治理着公司发生的交易, 使得交易成本低于由 市场组织这些交易时发生的交易成本。公司治理的安排,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 为依据,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关系合约,它以简约的方式, 规范公司利益相关者 的关系,约束他们之间的交易,以实现公司交易成本的比较优势。二是公司治 理是权、责、 利的 配置。关系 合同要能有效, 关键是要对在出现合约未预期的 情况时 谁有权决 策作出 安排。一般来说,谁有资产 所有权, 谁就 有剩余控制 权, 即法律或合约未 作规定的资产使用方式作出决策的 权利。 公司治 理的首要功能, 就是配置这种控制权。一方面公司治理是在既定资产所有权前提下安排的,所 有权形 式不同( 如债权与股权、 股权的 集中 与分散等) , 公司 治理 形式也会不同, 另一方面是所有权中的 各种权力是通过公司治理结构进行配置的。控制 权是 公 司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是控制权的实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 在飞速发展, 公司 治理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公 司治理曾长期在货币资 本的 基础上,以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界定为中 心 而展开。但在现代生 产力的条件下,人力资本己 经作为 极其重要的生产力登上 了社会经济舞台, 优秀的人力资源 ( 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营者) 成为企业竞争 力的核心之一。因此,当 今的公司治理结构正 在发 生变化,即由以界定货币资 本所有者和经营者 “ 分权制衡” 关系为中 心的治 理结构,转变为以界定货 币资本和人力资本关系为中心的新的治理结构。新的治理结构突出了人力资本 的重要性,强调了人 力资 本在企业中的 地位和作用。 “ 谁有资产所有权, 谁就有 剩余控制权” 将成为 传统概 念被人力资本的 介入所突 破。不是出 资人同样可以 凭借其突出的创新和 经营能力 取得企业产权 控制权。 ( 2)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基本关系 从企业性质出发,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归 纳为一 种契约制度安排,通过一定 治理手段, 对剩余索 取权和控制权进行最优配置,形 成科学的自 我激励约束机 制和相互制衡 机制,以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 权利关系, 保证企业的决 策效率和长期发展。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 经理、员工等。治理结构的客体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 责、权、利关系,即剩余 索取权和控制 权的合理分配。治理手段包括一套完整的机构 ( 如股东大会、董 事会等) 和程序 ( 如表决 程序、 利益分配 程序和人事任免程序等) 。由 此可见, 第二章 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公司治理结构是关于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监督与激励的制度安排,它构成了现 代企业制度安排的核心。还有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是:公司治理结构是构成公 司治理的一个部分,公司治理 涵盖了 公司治理结构 和外部市场体系两个部分, 它是联系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 络,属于基础制 度层面。 就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性质与内容看, 不管是企 业剩余索取权还是企业控制 权的 安排,其核心部分都在财务方面。 “ 剩余” 的表现形式是财务收益,而控制 权的核心也是财务控制权。我们可以把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本质描述为:一个 以公司 所有权安排即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的 财务控制权和财务收益分享权安排 的特别合约.因此,体现企业财务制度建设成果的财务治理结构,就是根据公 司治 理结构的需要和生 产经营活动特征而设计的用于维持公司 治理结构中相关 利益 主体相互制衡的一 种制度安排。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企业的 财务制度安排 总是基于一定的企业制度,一定的组织结构等背景。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不 同的 企业治理结构,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不同的财务治理机制。 财务治理机制 以其自 身 特有的制度安排形式来节约企业运行的制度成本, 达到资 源配置的最 优, 它与 企业的治理机制紧密相联。 可见,无论从具体的 管理 技术层面,还是 从制度建设的层面考察,财务控制都是企业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始 终在其治理目标的约束之下运行。 2 . 2 . 2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 1 .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 财务 管理首先是 作为 应用经 济学的 一个组 成部分, 是一 个行为 的描述领域. 自从 1 958年马科威茨和托宾发展了有关组合选择理论和莫迪莱昂尼与米勒发 表了 有关资本结构 和估价的 研究 成果, 财务管 理才进人到实 证科学的领域。 财务管 理中的最基本概念是资 金运动, 它的基本规律是资金运动的规律, 它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资金运动规律性的 应用。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 金 及其循环过程, 财务管理的职能是决策、计划和控制, 其管理的内容是投资、 筹资 和股利分配, 它实 现管理的手段就是要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 动中的各种 经济活动过程的 控制,来使决策者对企业经营的决策所形成的全面的经营计划 得到 相应的落实和实现。计划是决策的结果,而控制则是计划的 执行过程并以 计划作为控制的标准,所 以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及财务控制就形成了财务管理 第二章 财务治理的 基本理 论 的循环,贯穿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财务管理的内容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 方面: (l ) 以 企业财务活 动为对象的 财务管理内 容体系。 财务管理理 论认为, 现 代财务的 资金运动首先表现为资金的价值运动,体现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 动中, 财务管 理的基 本内容就是企业的 财务活动,而财务活动又分为企业 筹资引 起的 财务活 动、企 业投资引起的 财务活动、企业日 常经营引 起的财务活动和企业分 配引 起的财务活动。 因此, 财务管理的内 容包括企业筹资管理、企业投资管理、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和企业分配管理四个方面. ( 2 ) 以 财务决策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财务管理有五种基 本方法: 财务 预测、财务决策、 财务计划、财务控制、 财务分 析,在这五种方法中, 特 别强调财务决策方法,并 将其贯穿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现代管理 理论认为, 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因为决策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财 务管理 作为企业管理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 然也不 例外。 因此, 在市 场经济 条件下.财务管理的 核心是 财务决策, 财务预测是为财务决策服务的,财务 计 划是决策的具体化,财务控制是为了保证财务决策指标的顺利完成,财务分析 也主 要是对财务决策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 ( 3) 以时 间价值原理、 风险报酬原 理和利息率原理为内 容的 财务原理体系,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客 观存在的经济范畴, 任何企业的财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 时空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价值因素,就无法正确计算不同时期的财务收支, 也无法正确评价企业盈亏。时间价值原理,正确揭示了不同时点上资金之间的 换算关系,是财务管 理的基本原理。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几乎都是 在风险和不 确定情况下进行的, 离开了 风险因素, 就无法正确评价企业报酬的高低。风险 报酬原理,正 确揭示了 风险 和报酬之间的 关系, 也是财务管理的 一项基本原理。 企业财务活动均和利息率有一定联系, 离开了利息率因素, 就无法正确作出筹 资决策和投资决策,因此,利息率是进行财务决策的基本依据,利息率原理也 是 财务管 理中的一 项基本原 理。 综上所述,财务 管理理论关注的视角是企业具体的财务经营活动,其关注 的核心都是企业理财效率的提高, 而对企业财务的形成及其构成利益主体之间 的关系基本上不涉及,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在管理过程与方法中注重财 务资源的 配置、 利用 及其效率问题, 重视企业价值的 具体定价问 题。 2 、 财务管理与 财务治 理的系统整 合 财务治理规定了整个企业财务动作的基本网络框架,财务管理则是在这个 第二章 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既定的框架下驾驭企业财务奔向目 标。 缺乏良 好治理模式的企业财务, 即使有 很好的财务管理体系, 就像一座地基不牢固的大厦:同样, 没有企业财务管理 体系的畅通, 单纯的财务治理模式也只能是一个美 好的蓝图, 而缺乏实际的内 容。从终极的目 的看,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均是为了实现财富的 有效创造, 只 是各自 扮演的 角色不同: 财务治理模式主要考察的是构成财务利益主体之间 的 责、 权、利的划分,以 及采取什么手 段实现相互间的制衡, 它是企业财富创造 的基 础各保障; 财务管理则是在既定的治理模式下, 财务管理者为实现具体的 目 标而采取的行动, 这是财富创造的 源泉和动力, 两者间的联结点就在于企业 财务战略管理的层次。企业的战略管理的过程分为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两个部 分。 财务管 理的 功能是由 治理结 构中的 董事 会和总经理等高层人员共同 完成的, 其中,董事会作为一个整体在企业的 财务战略管理 上是完成的是批准和监控功 能,而总经理等高 层执行人员则是注重于 财务战 略的 提出 和实施。 2 . 3 财务治理的主体与客体 2 . 3 . 1 财务治理的主体 目 前, 在学术 界,对于财务治理主 体的 研究, 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 利益相关 者主 体论, 代表人物是张 敦力和杨淑娥教授。 张教授( 2 002 ) 认为:财务治理的主体是代表企业利益的 相关者, 具有财务专业知识人员所组 成的 集体.如代表股东等出资者的财务总 监, 代表 经营者的财务经理及财务人 员 , 债 权人 或 其委 托的 专 业 人员 , 职 工 代 表 等 11 11 。 而 杨 教 授 (2 00 2 ) 将 财 务 治 理 主 体分为两类,认为:财务治理主体是由公司内外两类利益相关者承担,它们在 财务治理中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担负着不同的治 理任务.第一类治理主体是 依赖公司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实现的群 体,主要指能够参与公司董事会进 行决 策的大股东和公司的高管层;第二类治 理主 体是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保 障 其 利 益 实 现的 主 体 1131. 第 二, 主 体 资 格 论, 代 表人 物是 林 钟高 ( 2 00 5 ) 教 授。 他 认为 : 财 务 治 理 行 为 主体是指拥有特定财权并参与财务治理的自 然人和法人,包括直接行为主体和 间 接行为主 体,确定财务行为主体的核心问 题是考虑参与 财务治理的 行为主 体 是否有能力和动力来行使其权力。一般来说,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 第二章 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层之间的分层财务决策机制构成了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他们各司其 职, 相互制衡,即治理行为主要包括以上四者1.1 . 张敦力 教授主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主体是代表企业利益的 相 关者, 具有财务专业知识人员所组成的集体,范围 有些太宽泛。 杨教授则是从内、 外部财务治理的角度,将公司 财务治理主 体分为两大 类, 对于当 前财务治理的 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 此, 结合公司 经营状态的 变化情况, 在公司 正常经营状态下,财务治理 主体应是 股东大会、 董事会、 经理层、财务经理和监事会 ( 尽管监事会不从事 具体财务活动, 但是出 于制度上的制衡来考虑,因 此监事会是财务治理主体), 而在公司破产或涉及到重组和并购时,债权人、政府、其它公司也可能成为其 财务治 理主体。因此,可以说,财务治理主体是有能力、有资格、 有意愿参与 公司财务活动, 并在公司 财务治理中占 有一定地位的 权利机构、个体与法人。 2 . 3 . 2 财 务治理的 客体: 财权 2 3 . 2. 1 财权的内 涵 ( 1 )产 权的概 念界定 对产权的含义有着极为丰富的理解, 而且经常引 起混淆。随着我国 对西方 产权理论的引 进,加上我国原有的对所有权 ( 制) 研究以 及法学 研究的理论基 础, 配合正在改革的产权制度实践, 在研究上也逐渐显 示出 带有中国特色的产 权观念。经过法学、经济学观念的矛盾与协调以及中、西方观念的矛盾与协调, 对产权的理解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个对产权的简短定义是: 主体拥有的对物和对 象的最高的、排他的占 有 权。 更具体地说,产权即 财产权, 包括以所有权为主的 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 等, 其内 涵可分为资 本权、 占 有权、 收益 权和处置权等。 英国学者巴 泽尔在 产 权的经济分析中认为: “ 人们对不同财产的各种产权包括 财产的 使用权、 收益 权 和 转 让 权 ” ( 巴 泽 尔, , 9 8 9 ) 【, 日 。 从 这里 可 以 看 出 , 产 权不 仅 仅是 一 个 财 产归属问 题,而且是一个经济运用问题,因而可以 将产权分为原始产权 ( 或终 极所有权) 和法人产权 ( 或法人所有权) 。 ( 2 ) 财权的概念界定 鱿权裹现为其一幸休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 第二章 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权、 财务预决策权等权能。 这一支配权显然起初 源于原始产 权主体, 与原始 产 权主 体的权能相依附、 相伴随。 而随着产权的分离,财权的部分权能也随 着原 始产权主体与法人产权主体的 分离而让渡和分离. 这样,原始产权主体在拥有 剩余索取权的同时, 也拥有收益权这一财权。法人 产权主体在拥有占 有权、 使 用权、处置权等产权权能的同时,也拥有了与此相 联系的收益权、投资 权等 财 权。 对独资企业而言,由于 产权没有分离,企业在 拥有完整的产权的同时,也 拥有 全部的财权。 而对于 产权分离的现代公司而言,财权随着产权的 分解而分 解, 公司只拥有部分财权。 在严格的法人治理结构下,法 人产权主体所拥有的 产权权能具有独立性, 公司的 财权在其拥有的范围内也具有相应的独立性。 公 司是 否拥有独立自 主的 法人财 产权与公司是否能独立理财 在涵义上是协同的。 由此,理想的财权在独资企业是独立的,在公司制企业也应是相对独立的,同 产权一 样,财权同 样应具有可 分性、可明晰和独立 性等 特征,否则便成了与 产 权关系模糊相伴随的模糊的财权关系,或称模糊的财务关系。 ( 3 )产权与财权的关系 除了以上所论述的财权与产权相依存的紧密关系外,我们还要对二者的关 系作进一步阐述。 一方面,作为财产权的 产权, 它从两个方面对财产,即实物形态的财产和 价值形态的财产实施管理,如占 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基本上是对实物形态 的财 产实施的产权管理。 我国目 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所实 施的职能基本上处于 这种状态。而财权则侧重于对财力的配置,即从价 值形 态上对资金 ( 本金) 进 行配置或支配。 也就是 说, 在财权归于产权的内 容中,主管价值形态的 权能, 并构 成法人财产权的核心内容,如收益权以 及收益分 配权、筹资决策权、 投资 决 策权、资金使用权、 成本费 用开支 权、定 价权等。 在这里,收益权是产权权 能的 核心,其它权能如占 有、 支配、处置的目 的都是为了 取得收益: 没有资金 的支 配权,就谈不上物资的 采购权;企业不能享有工资费用分配权, 就很难实 际 享有劳动用工权;企业投资 决策权不到位,企业就无力 对投资者承担资产保 值增值责任: 获得了 投资决策权,企业才完整地获得对 法人 财产的自 主支 配权。 另一方面,由 于财务管理与产权管理在职能、目 标等方面的区别, 财产权 有着自 己区别于产权的 其它内 容,如 财务预测、财务分析的权能等。当 然, 产 权也有许多与财权不完全相千的独立权能,如前面所说的资 产使用权等。 第二章 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总 之, 财权与产权是两个相近的经济学范畴, 在两者交叉的领 域里,财权 构成了 产权中最核心的权能, 对二者的比 较研究和结合研究 具有极 其重要的理 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4 ) 产 权与财 权的 相互约束机制 现代公司财务的独立性因公司法人产权的独立性而确立, 但是这种权力不 可能超 然独立于任何其它的权力, 还应该受到一定的制约。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 , 在原始产权与法人产权之间,有着严格的 制衡机制,即 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产 权的权力便在这一结构中受到原始产权的监督和制约,企业财权的取得和发挥 也在这一 制衡机制中得到约束。从各国 公司法的基本 精神看, 都规定公司的重 大投资计划、利润分配、 增减资本、 发行债券以 及公司 合并、分立和清算等企 业关 键的 重大财务决策必须经股东大会审批。因此, “ 原始产 权对企业重大财权 的这种约束,是原始产权决定法人财产权的具体体现,并成为财务约束的重要 方 式 ” ( 汤 谷良1 9 94) 11 刀 。由 此 可以 看 出 , 由 于 财 权 与 产 权 的 联 系, 财 务 约 束 机制的建立也必须受到产权约束机制的 影响。 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和产权制衡 机制的完善是财务约束机制研究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思路。当然,我们在理解 财务约束的同 时, 绝不能因 此而否定企业财权的 独立 性, 这正如企业法人产权 所拥有的独立自 主权一样,即企业法人一旦代理,全 权处理的格局依然不会改 变。 在我国,由 于公司制改 造尚未真正到位, 在独立 性和制约性之间经常出 现 一些矛盾。尤其在我国国 有企业的原 始产权主 体虚置的前提下,使得企业法人 产权的权力超过了 应有限 度,出现了 所谓 “ 内部 人控制. 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 下,企业的财权也得到了 相应的放大, 从而加剧了企业财权与外界产权主体利 益的矛盾,这就使得产权约束和财务约束的任务更为艰巨。 2. 3. 2. 2 财权配 置的 相关问 题 ( 1) 配置的主 体 财 权配置主 体是 指参与公司财 权配置的 主体, 与财务治理主体具有 对应性, 每个财务治理主 体均 拥有相应的财权。财务治 理主 体包括股东、董事会、 经理、 财务经理、债权人等, 而根据我国的现实 情况,公司中 “ 内部人控制” 情况日 趋严重,经营者 ( 即 董事会、经理)已 成为公司事实上的权力核心,即 成为公 司财权配置的 核心主体。由于经营者在财务治理中起 着很重要的 作用, 承担着 公司的经营成败的 风险,因此本文将主要 探讨经营者的财权配置, 主要包括董 第二章 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事会的财权配置、经理层的财权配置。 ( 2 )配置的原则 财权配置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基本原则: 第 一、 公平与效率原则。 经济学中, 权力配置的标准是公平与效率。 但就 财权配置而言,公平与效 率的完美统一只是理想状态,譬如, 如果以公 平性为 首要标准时,财权应该分配给股东,因为股东是公司剩余所有权的拥有者;而 以效率为首要标准时,财 权不应该只分配给股东,因为相对而言股东并 不是最 佳管理者, 不能保证对财 权的有效使用。因 此,由 于委托 代理成本、 信息 不对称等的存在, 有效的财权配置只能 是在考虑代理成本情况下的公平与效率 的均衡点。 第二、不相容权力必须分离原则。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不相容的权力必须 分离。那么,就财权配置而言,相应地就要求财务监督权、财务决策权和财务 执行权应该明确分离,不应由某一财权主体同时占有和行使,这是保证财权结 构完整和财权运用安全、高效的重要条件。 此外,由于 股东、 董事 会、经理层、 监事会和债权人各财权配置主体由于其自身在企业财务运作中的不同角色、地 位、责任以及不同的利益要求与风险承担,决定了各主体相应地应拥有不同的 财权。 第三、 层次性原则。依据财务分层理论来看,财权是分层的,那么财权配 置也应该根据不同的财权配置主体,配置相应的财权。财权具有层次性,公司才 财权的层次性 ( 包括出资者终极财权、公司法人财权,以及法人财权分割所形 成的明 细财权三个层次) , 体 现了财 权配置的 不同 主体 ( 即股东、 董事会、 经理 层、 监事会) 。 在公司财权结构体系中每一层次的财权又包括了不同的 财权配置 内容。 第四、 成本效益原则。财权配置是一种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有成本的, 制度安排是有成本的, 人们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中 作出 选择,实际上是权衡各种 制度安 排的 成本收 益比, 从中 找出 一种策划能够使成本收益比最小的制 度安 排, 因此, 成本效益原 则是财权配置的一项原则。 2 . 3 . 2 . 3 财权配置的 框架 ( 1) 企业财权的外部配置 企业外部人是指外部 股东、债权人等, 企业内部人是指内 部股东、 经理层 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也有对企业财权的诉求,由于信息劣势等原因,其财 第二章 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权请求与实现形式是被动的,故企 业财权的外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