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行业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8/7/abe6ce41-8b8d-46f5-af7c-ccb78bf8baeb/abe6ce41-8b8d-46f5-af7c-ccb78bf8baeb1.gif)
![玻璃纤维行业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8/7/abe6ce41-8b8d-46f5-af7c-ccb78bf8baeb/abe6ce41-8b8d-46f5-af7c-ccb78bf8baeb2.gif)
![玻璃纤维行业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8/7/abe6ce41-8b8d-46f5-af7c-ccb78bf8baeb/abe6ce41-8b8d-46f5-af7c-ccb78bf8baeb3.gif)
![玻璃纤维行业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8/7/abe6ce41-8b8d-46f5-af7c-ccb78bf8baeb/abe6ce41-8b8d-46f5-af7c-ccb78bf8baeb4.gif)
![玻璃纤维行业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8/7/abe6ce41-8b8d-46f5-af7c-ccb78bf8baeb/abe6ce41-8b8d-46f5-af7c-ccb78bf8baeb5.gif)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业跟踪研究 玻璃纤维行业 玻璃纤维产业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玻纤产品广阔的应用前景给玻纤产 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玻纤产业目前正逐渐由成熟期进入繁荣期。 我国玻璃纤维年产量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玻璃纤维年产量平均增长速 度, 2003 年达到 47.3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1/5,估计 2004 年能达到 60 万吨。 我国玻纤产业的兴旺得益于池窑拉丝技术的成熟,池窑拉丝产品品质高, 能耗低,有利于企业进行规模扩张。 2003 年池窑拉丝产量达到总产量的 58.1,预计到 2005 年能达到 80。 目前我国玻纤行业正在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浪潮中, 2004 年新增产能 19.1 万吨,有 8 条万吨级以上池窑玻纤生产纤点火投产。 2004 年上半年,我国玻纤行业首次实现贸易顺差 5917.55 万美元,彻 底扭转了整个行业多年来的逆差局面,池窑拉丝产品已经成为出口的增 长支柱,估计 2004 年可实现进出口贸易额 10 亿美元以上,贸易顺差突 破 1 亿美元。这一有利局面还将继续保持。 以浙江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为首的三大巨头在 2003 年的产量集 中度达到 60, 2004 年三者都加快了前 进的步伐,目前各自有大型的 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未来的三足鼎立之势已悄然展露。 玻璃纤维行业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浙江巨石的控股股东中 国玻纤和重庆国际的控股股东云天化,这两大玻纤巨头的良好业绩对其 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价会起到强力支撑作用。 目 录 国内玻璃纤维产品的应用 .3 1、电子领域 .3 2、交通领域 .3 3、建筑领域 .3 4、其他 .4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发展状况 .5 我国玻璃纤维产量增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5 先进的池窑法生产的玻纤产品比重直线上升 .6 无碱玻纤产量占玻纤总产量比例呈稳步上升 .7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进出口状况分析 .8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价格走势分析 .9 1、细纱市场 .9 2、粗纱市场 .9 未来我国玻纤行业企业将成三足鼎立态势 .10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11 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11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CPIC).12 国外玻璃纤维行业企业在国内的基本发展情况 .13 玻璃纤维行业研究 Jan-2005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申明及联合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欢迎访问我们 http:/ 35/ibase。 3/15 国内 玻璃纤维产品的应用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是以天然矿石为原料,经过对 各原料成分的科学计算和合理配比后,进行粉磨均化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 等工序最后形成各类产品。玻璃纤维的突出特点是比强度大,弹性模量高,伸长率 低,同时还具有电绝缘、耐腐蚀等优点,通常作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 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等。 玻璃纤维制品大致可以分为纱、布、带、管、毡几大类,以这些产品为基材又 能够生产出各式各样的玻纤复合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电 子、交通和建筑是最主要的三大应用 领域,也代表世界玻纤产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 趋势: 电子领域 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是用来生产覆铜板的主要原材料,而 PCB(电子电路板)的 生产又需要以覆铜板为基本材料,因此 PCB 对覆铜板的需求间接导致了对电子级 玻璃纤维布的需求。随着我国电子、电脑及移动通讯工业的迅猛发展,对各类玻纤 增强的印刷线路板的需求猛增,预计今后几年仅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对优质的玻璃 纤维纱的需求将增加 4.5 万吨。不过,由于近年来一些台资和外资企业瞄准了这个 利润巨大的市场,纷纷在大陆投资建厂,国内厂商利润可获取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交通 领域 ( 1)陆上交通工具。汽车用蓄电池拖架、保险杠、前后车灯、刹车皮、汽车 发动机罩下的各种部件如进气管都用玻纤复合材料制成。而轻轨车辆中的门、窗、 座椅乃至车体板、车头均可以用玻璃钢制成。随着我国汽车及城市轻轨交通工具的 发展,无疑将会为玻纤制品市场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 ( 2)海上交通工具。玻璃钢可以制造包括游艇、救生艇、各种工作艇、渔船、 军用扫雷艇在内的许多船艇。我国现有的近百万条木制渔船亟待更换为玻璃钢渔船, 因此玻璃钢渔船市场发展空间极大。 建筑领域 ( 1)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桥梁、道路、港口等) 的建设需要使用大量的玻 纤复合材料,主要包括玻璃纤维代钢筋材料、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玻璃纤维土工织 玻璃纤维是现代经 济发展中必不可缺 的一种新型材料, 能广泛应用于国民 经济的各个领域。 电子领域利润空间 受到挤压 交通领域应用前景 广阔 玻纤产品在建筑领 域也大有作为 玻璃纤维行业研究 Jan-2005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申明及联合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欢迎访问我们 http:/ 35/ibase。 4/15 物等。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迅速,每年有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上马,因此存在着巨大 的玻纤复合产品供给空间。 ( 2)房屋建筑。玻璃纤维可以用来制造屋面防水材料和装饰材料。预计到 2010 年,我国玻纤屋面防水材料总需求量将达 8 万吨,还有正在我国广泛应用的第五代 玻璃钢窗框,都大大推动了玻纤工业的发展。玻纤产品在这一领域将大有作为。 其他 另外玻璃纤维还用于能源、环保领域和管罐以及消费品领域等。比如以玻璃纤 维制造风力发电用的玻璃钢叶片几乎全部靠进口,而我国规划到 2005 年新增风力 发电量为 100 万千瓦,市场潜力巨大;又如随着对环保的重视,我国对玻纤滤料的 需求量不断增长,就水泥、钢铁 、碳黑、有色冶金等行业预测需求量近 2000 万 M2/ 年,而我国玻纤滤材总生产量不足 400 M2/年,因此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另外 ,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用天然气代替汽油驱动汽车已经成为较理想的选择 ,这就为玻 璃钢气瓶的发展带来机会,而玻璃钢气瓶需要优质的无碱玻璃纤维增强材料。 玻纤产品广阔的应用范围使得各行各业对其的需求不断增长,一些新型的复合 材料面临巨大的供需缺口。特别是玻纤的下游行业玻璃钢、增强热塑性塑料和覆 铜板的高速发展直接牵引着玻纤增强基材的发展,从 1997 年到 2003 年它们的平均 增长 率均超过玻纤行业总体平均增长率,这就导致了玻纤行业虽快速发展却仍然供 不应求的局面。 在能源、环保、管 罐以及消费品等领 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国外玻纤产品应用 范围集中在建筑、 交通、电子电气三 大领域 图 1、 2003 年世界玻纤产品应用领域分配比例图 比例() 32% 26% 12% 10% 8% 3% 9% 建筑交通电子电气消费品管罐风能其它 资料来源:中国玻璃纤维与绝热材料网 玻纤下游三大热点 产业的高速发展拉 动了玻纤产业的发 展,并造成供不应 求的局面。 玻璃纤维行业研究 Jan-2005 谨请参 阅尾页重要申明及联合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欢迎访问我们 http:/ 35/ibase。 5/15 另外,与国际相比,我国玻纤产品品种规格少,应用范围窄,品种规格不足千 种,应用只有近 4000 种 _,这两个数字只是国际上的 1/10 左右。另外,按人均年耗 量计算,我国仅 0.28 公斤 /人 年,而美国为 7 公斤 /人 年,相比之下差距极大。但 这些情况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我国的玻纤产业还存在着大量的市场空间未被挖 掘,尤其是在一些应用领域里,许多细分市场甚至根本未被 开发,因此我国的玻纤 企业只要在认准市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就一定能够大展拳脚,得到市场 丰厚的回馈,这也是为什么玻纤产业在我国被称为“朝阳产业”的原因之所在。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发展状况 20 世纪最后几年间,原国家建材局制定了玻璃纤维行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 和“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方针,玻纤行业坚持“鼓励发展池窑拉丝,限制发展 铂漏板球法拉丝,淘汰落后的陶土坩埚拉丝”的技术政策,在总量中提高无碱玻纤 制品和增强型玻纤制品的比重以及开发国内外市场急需的新品种。正是在这一符合 市场化要求的发展战略 的引导下,玻纤行业无论是在总体产量还是在各种先进的玻 纤产品的产量变化上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我国玻璃纤维产量增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的玻纤产业从改革开放初期( 1985 年)开始起步,用二十年的时间成为了 目前世界玻纤产品的第二大生产国,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世界玻纤产量增长速度 (见图 3 和图 4)。 1985 年我国的玻纤产量只有屈屈 7.1 万吨,勉强占世界玻纤产量 的 1/20,但进入 90 年代后,玻纤工业突飞猛进,在 2001-2003 年世界玻纤业产量 徘徊不前、陷入瓶颈的时候,我国玻纤产量仍然保持快速增长 的势头, 2003 年 47.3 万吨的年产量几乎已经达到世界玻纤产量的 1/5,提前达到并超额完成国家“十五” 计划规定的玻纤年产量 38 万 40 万吨的奋斗目标。 图 2、 玻纤下游三大热点产业产量变化图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各类无捻粗纱 短切纤维毡 方格布 合计 1997 年 2003 年 资料来源:联合证券研究所 我国玻纤产业还有 许多应用领域市场 未被开发,蕴藏着 巨大的投资机会。 我国玻纤行业在国 家宏观调控下进入 腾飞阶段 年产量增速超过世 界产量平均增速 玻璃纤维行业研究 Jan-2005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申明及联合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欢迎访问我们 http:/ 35/ibase。 6/15 以先进的池窑法生产的玻纤产品比重直线上升 目前我国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有池窑拉丝法和坩埚拉丝法两种。坩埚拉丝法是 传统的生产工艺,它是采用先将天然矿石制成玻璃球,再用玻璃球熔化拉丝的方式 进行生产的,由于生产时需经过二次熔化,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稳 定性差。而池窑拉丝法生产法从天然矿石原料到产品一步完成,产量高、能耗低, 再加上一系列配套的先进设备, 其生产的玻纤产品品质优良、生产成本低、劳动生 产率高,大大优于坩锅拉丝生产法。 在我国,池窑拉丝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国外引进的,从引进模仿阶段到 消化攻关阶段再到推广阶段,目前已经具有了自主创新能力,逐渐接近国际同行业 领先水平,同时进入九十年代后,玻纤企业不断加大对池窑生产的投入,近五年来 我国玻纤产量增长主要来自池窑拉丝,以最先进的池窑法生产的玻纤产品在玻纤总 图 3、世界与中国玻纤年产量比较 图 4、世界与中国玻纤产量增长率比较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1985 1990 1997 2001 2002 2003 万吨 世界玻纤年产量 中国玻纤年产量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990 1997 2001 2002 2003 世界 中国 资料来源:联合证券研究所 先进的池窑生产法 的采用使玻纤产量 骤增 我国池窑拉丝技术 的发展已经进入自 主创新的第四阶段 表一:我国池窑拉丝技术发展的阶段概况表 阶段 典型规模 5000 吨 /年 10000 吨 /年 20000 万吨 /年 30000 万 吨 /年 超始时间 1990 年 1997 年 2000 年 2004 年 特征 引进为主 消化、攻关 推广 向国际先 进靠拢 窑炉面积 约 20m2 约 30m2 50m2-60m2 70 m2 设备 配置 安装漏板 20 块左右 30 块左右 45 块左右 60 块 面积融化率(吨 /日平方米) 0.8 0.9 1 1.2 1.2 1.3 1.5 2 单位耗能(吨标煤 /吨原丝) 约 1.5 1.1 1.3 1 1.1 1.5 主要 指标 寿命 4 5 5 6 6 7 7 主要技术 特征 单元换热式 窑 400 2000 孔 试 4000 孔漏 板和废气余 热利用处理 试电助熔和三分 拉拉丝 综合 4000 孔和电 助熔、试 纯氧燃 烧和 6000 孔 建设投资(亿元 /万吨 3.2 2.3 1.4 1 资料来源:联合证券研究所 预计到 2005 年池窑 玻纤产量能达到玻 纤总产量的 80 玻璃纤维行业研究 Jan-2005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申明及联合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欢迎访问我们 http:/ 35/ibase。 7/15 产量中所占份额也呈直线上升趋势(见图 5) 。 2001 年的池窑玻纤产品产量突破 10 万吨,比 2000 年增长 100,到 2003 年产量达到 27.8 万吨,占玻纤总产量的 58.8%,预计到 2005 年能达到 80%左右,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要求达到的 24 万吨的池窑玻纤年产量的目标。 无碱玻纤产量占玻纤总产量比例呈稳步上升 玻璃纤维产品的品质还决定于其含碱的比例,按含碱的比例不同,玻璃纤维可 分为无碱玻纤、中碱玻纤、高碱玻纤、耐碱玻纤,含碱比例越低,则产品品质越高, 无碱玻纤性能最优良,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玻纤产品,尤其是电子领域生产 PCB 所要 求的电子级玻纤布对玻纤的品质要求最高。中碱玻纤一般用于制造要求不高的 玻璃钢产品等,高碱和耐碱玻纤则被用来制造一些要求最低的涂覆类等产品。中碱 玻璃纤维产品过去一直是我国玻璃纤维的主要品种,其产量占到了总产量的 70%以 上。近几年来,在国家“鼓励发展年产万吨以上的无碱池窑拉丝生产线”的产业发 展政策的指导下,无碱玻纤产量占玻纤总产量比例呈稳步上升态势 (见图 6)。同时, 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对高品质玻璃纤维需求的增加,质优价高的玻纤产品所带来的 巨大利润使众多玻纤大厂商们纷纷投产无碱玻纤,使得无碱玻璃纤维产品的 产量逐 年上升,其所占比重近年来以大约 5的速度递增, 2003 年达到 65。根据“十 五”计划提出的要求,在 2005 年无碱玻纤应该达到玻纤总产量的 65%以上,这一 目标已在 2003 年提前实现。但是,中碱、高碱、耐碱玻纤尽管产品品质不高,但 在一些应用领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因而还不可能完全退出市场。估计无碱玻纤产 品在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后会和中高耐碱类玻纤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并在小范围内 波动。 图 5、我国池窑玻纤产量变化情况 0 5 10 15 20 25 30 1990 1997 2000 2001 2002 2003 万吨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池窑玻纤产量 (万吨 ) 占玻纤总产量之比 资料来源:联合证券研究所 无碱玻纤产量占玻 纤总产量比例呈稳 步上升态势 玻璃纤维行业研究 Jan-2005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申明及联合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欢迎访问我们 http:/ 35/ibase。 8/15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进出口状况分析 我国玻纤行业属于外向型结构,进口和出口一直呈双向增长态势,尤其是近年 来随着玻纤产业的蓬勃发展,进出口更是保持 高速增长, 2003 年出口量已经达到玻 纤总产量的 59.1%。较高的进出口比例表明,我国玻纤业已经完全与国际玻纤市场 接轨,产品产量与质量上的提高使得我国玻纤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另一 方面,我国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也增加了国内对国外先进玻纤产品的需求。这种健 康的外向型结构导致了一种良性循环。 从我国玻纤行业进出口金额对比图可以看到,我国玻纤业过去一直处于逆差状 态,但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一直在缩小,到 2004 年上半年首次实现贸易顺差 5917.55 万美元,彻底扭转了整个行业出口大于进口的局面,估计 2004 年可实现进出口贸 易额 10 亿美元以上,贸易顺差突破 1 亿美元。这种局面的出现得益于池窑拉丝技 术的快速发展对出口的强劲拉动,池窑拉丝产品已经成为出口的增长支柱。我国池 窑拉丝技术目前已经进入到第四阶段即自主创新阶段,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所生产 出来的产品得到了国际市场的充分认可,再加上 2004 年的国际玻纤市场一反颓势, 异常红火,因而使得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如 CPIC 的产品出口比例达到 70)因 而获得了良好的出口效益。随着美元贬值,我国在玻纤产品出口方面的价格优势还 会持续,同时随着我国玻纤产品 质量提高和品种增加,加上已有的外贸网络基础发 图 6、我国无碱玻纤产量变化情况 0 5 10 15 20 25 30 35 1985 1990 1997 2001 2003 万吨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无碱玻纤产量(万吨) 占玻纤总产量比例 资料来源:联合证券研究所 我国玻纤行业属于 外向型结构,进口 和出口一直呈双向 增长态势。 表二:我国玻纤及制品历年进出口发展情况表 1985 1990 1997 2001 2002 2003 2004H1 总量(万吨) 0.118 0.4 3.98 10.7 17.8 28.3 19.47 出口 创汇(万美元) 1595.9 6711.7 19323.5 25849.4 39820 28299.9 总量(万吨) 3.1 10.3 12.7 18.11 8.59 进口 用汇(万美元) 1659.8 11673.7 29795.8 28960.7 40925 22382.3 资料来源:联合证券研究所 池窑拉丝产品成为 我国玻纤行业出口 的增长支柱 玻璃纤维行业研究 Jan-2005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申明及联合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欢迎访 问我们 http:/ 35/ibase。 9/15 挥作用,将使未来几年我国玻纤出口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 从进口来看,我国玻纤行业的进口集中度比较高,主要进口商品集中在国内紧 俏的电子级玻璃纤维纱、布以及一些下游热门产业所急需的玻璃纤维增强基材。 2003 年对电子纱和布的进口分别占总进口量的 26和 35。 2004 年全国玻纤布 基覆铜板产量达到 8000 万平方米,比 2003 年增长 40,需用玻纤布 4.8 亿米(需 用电子级玻纤纱 14.4 万吨),而国内的电子级玻纤纱、布的供给 能力还达不到这一 要求,因此必须有一部分依赖于进口。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玻纤产品结构不够 完善,在满足国内需求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难度。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价格走势分析 细纱市场 对细纱市场而言, 2004 年是一个大跃进之年,价格从年初一路攀升,第 3 季 度的价格更是比年初增长了 80% 100%,与去年一直持续低迷,陷入低谷的全球 细纱市场(细纱企业全行业亏损,几乎无一例外)相比,今年市场行情上演了大逆 转,国内几家粗纱、细纱混合型池窑生产线纷纷进行了“粗改细”。原因在于今年全 球能源和所有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上 涨,而玻璃纤维行业是集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 (矿产)的企业,成本的急剧增加导致细纱价格飙升。 粗纱市场 从 2004 年全球市场来看,粗纱产品供不应求,粗纱价格平均上涨了 13 15%, 但国内的粗纱市场则比较平淡,涨幅微小,这是因为:一方面是我国是粗纱的传统 生产大国,另一方面今年国内玻纤产量(包括外资、台资企业)增长速度也比较快。 2004 年上半年首次 实现贸易顺差 图 7、 我国玻纤行业历年进出口金额对比图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1990 1997 2001 2002 2003 2004H 万美元 出口进口 资料来源:联合证券研究所, 2004H 代表 2004 年上半年 进口集中度比较 高,与国内产品生 产结构和供应能力 有关 成本增加推动细纱 市场价格持续走高 粗纱市场反映温 和,价格小幅度上 涨 玻璃纤维行业研究 Jan-2005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申明及联合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欢迎访问我们 http:/ 35/ibase。 10/15 未来我国玻纤行业企业将成三足鼎立态势 截止到 2003 年底 ,我国拥有池窑拉丝企业 14 个,已有 34 座大小池窑投入了 运行,其中万吨 /年以上的有 20 座,玻纤行业总产能约为 50 万吨 /年。 2004 年又有 7 座新的万吨级以上的池窑生产线投入生产,新增产能 19.1 万吨(见表二)。与去 年新增的 10.2 万吨的产能相比同比增长 8.9。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玻纤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重组,绝大多数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围绕新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进行了改制,生产经营能力大大增强, 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得到大幅度的优化和提高。以巨石、泰山、重庆为首的三大玻 纤企业只用 了十年左右时间就发展成为 10 万吨 /年以上生产能力的世界级大企业, 成为行业的三大基地,并为进一步发展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近年来我国玻纤生产能力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池窑拉丝生产能力急剧增长 的拉动 (见表 2)。按照国外标准,年产量为 1 万吨的被称为小型池窑,年产量为 1 万吨以上的, 3 万吨以下的称为中、大型池窑,年产量 3 万吨以上的称为特大型池 窑。我国新建池窑正在朝着中、大型甚至特大型的方向发展,如巨石集团 2004 年 9 月点火的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就达到了 4 万吨。这是因为玻璃 纤维投资巨大,投入产出比低,投资回收周期长(一般要七年左右),玻纤生产只有 靠扩大规模,才能取得经济效益。 在产能的新一轮扩张浪潮中,国内三大玻纤巨头都制定了长期而宏伟的产能扩 充计划,巨石集团计划在西部建立建成总生产能力超过 9 万吨的中碱玻纤生产和出 口基地,从而成为全球最大中碱玻璃纤维生产基地,并在 2010 年前在浙江桐乡建 设完成 中国巨石 30 万吨玻纤工业基地 ;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十五 在近几年的产能扩 张浪潮中,产能越 来越集中在巨石、 泰山、重庆三大巨 头手中,三足鼎立 之势初见端 倪。 表 3: 2004 年国内厂商新增万吨级以上池窑拉丝生产线万吨 /年 企 业 生 产 线 产能 点火时间 泰山玻璃纤维邹城有限公司 电子级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 1 2004H1 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无碱玻璃纤维池窑生产拉丝线 3 2004 H1 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 中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 3 2004/8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 4 2004/9 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 2 2004/11 珠海功控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级玻璃纤维池窑拉丝 生产线 1.5 2004 中材金晶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 1.6 2004 重庆天维新材料有限公司 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 3 2004 末 资料来源:联合证券研究所 表 4:我国近三年池窑产能变化情况 2002 2003 2004 池窑座数(个) 25 35 43 生产能力(万吨 /年) 20 30.2 49.3 资料来源:联合证券研究所 玻璃纤维行业研究 Jan-2005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申明及联合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欢迎访问我们 http:/ 35/ibase。 11/15 末,确保无碱玻璃纤维生产能力达到 18 万吨,打造“玻纤航空母舰”;重庆国际复 合材料有限公司继 1999 年大渡口建立 20 万吨粗纱生产基地后,又在 2004 年底在 重庆长寿晏家工业园圈地 550 亩,拟建 10 万吨玻纤细纱生产基地,两个基地全部 完工后,产能将达到 30 万吨 /年。据专家统计, 2004 年底三大基地的产能集中度已 经达到了 60以上,在未来的 5 年里,玻纤行业的三寡头格局将会日趋明显。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 600176)的控股子公司, 也是中 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来源。中国玻纤占 56.51%,中国玻纤的第二 大股东浙江桐乡振石股份有限公司占 15.10%; SUREST FINANCE LIMITED(美 国)占 28.39%,该公司属中外合资企业。 公司的主要产品有中碱、无碱玻璃纤维增强型无捻粗纱、短切原丝、玻璃纤维 毡、针织复合毡和短切毡、方格布、 G-75 电子纱等产品。巨石集团已连续十年在生 产规模、出口创汇、经济效益等方面位居全国第一,目前生产总量约占国内生产总 量的 28,占世界生产总量的 4。 2004 年 3 月,巨石集 团和四川成都振石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巨峰玻璃有限公 司共同投资设立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巨石成都),其中巨石集团先后出资 4275 万元,占巨石成都 57%股份。巨石成都成立后,第一期工程年产 3 万吨中碱玻纤生 产线已于 2004 年 8 月 18 日点火,二、三期工程也将相继开工,预计 3 到 5 年完 工。巨石集团此举目的在于以巨石成都为依托(在成都设厂,玻纤生产成本将比江 浙地区降低 15以上),运用独立拥有的中碱玻璃纤维成套技术,在西部建立建成 总生产能力超过 9 万吨的中碱玻纤生产和出口基地,从而成为全球最大中碱玻 璃纤 维生产企业。 2004 年 9 月,巨石集团 2003 年 11 月开始动工的 4 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 丝生产线建成点火,这是巨石集团计划 2010 年前在浙江桐乡建设完成“中国巨石 30 万吨玻纤工业基地”的第一步。加上巨石成都的 3 万吨中碱玻纤生产线,巨石集 团的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 21 万吨,稳居全国第一。 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CTG) 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山玻纤, 2001 年 7 月 13 日,公司实施了债 转股方案,整体改制为有限公司。 公司的主导产品为各类无碱玻璃纤维产品:缠绕纱、拉挤 纱、 SMC 纱、喷射纱、 巨石集团扩张之势 最为猛烈,已稳居 行业龙头老大的位 置。 玻璃纤维行业研究 Jan-2005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申明及联合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欢迎访问我们 http:/ 35/ibase。 12/15 短切原丝、方格布及毡系列等 32 个品种,共四大类计 225 个不同规格的玻璃纤维 及制品,并已经拥有 5 条万吨级以上无碱玻纤池窑生产线,生产能力已经突破 10 万吨 /年,是我国目前第二大玻纤生产企业。公司董事会计划在十五末,确保无碱玻 璃纤维生产能力达到 18 万吨,打造玻纤航空母舰。公司早在 2003 年就已经开始筹 划上市,但由于 2004 年下半年证券市场 IPO 被证监会叫停,上市计划受到影响而 暂时搁置。但公司强有力的业绩支撑和迅速扩张而导致的对资金的巨大渴求极有可 能使公司重新启动上市计划,在 2005 年挂牌上市,届时将形成生产经营与资本运营 并举的新格局,为泰山玻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好的机遇。 泰山玻纤 2004 年通过低成本扩张贯彻了公司的“迅速膨胀总量”战略。 2004 年 2 月 21 日,泰山玻纤、山东里能集团和邹城市恒泰玻纤公司三方在原邹城佳斯达 电子玻 璃纤维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增资扩股组建设立泰山玻璃纤维邹城有限公司,注 册资本 1.6 亿元,该公司目前已建成一条万吨级电子级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 该生产线 2005 年计划出口 3000 吨,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 8750 万元,税前利润 972 万元,利税 1760 万元。二期计划建设的第二条细纱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 20000 吨 /年,总投资 2.6 亿, 2004 年 6 月 18 日破土动工,预计 2005 年 3 月正式生产。二 线建成后,泰山玻璃纤维邹城有限公司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细纱生产基地。尽管泰山 玻纤自己目前暂时没有 电子级玻纤生产线,但通过控股的方式,成功进入电子纱领 域,并将分享泰山玻璃纤维邹城有限公司这两条生产线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同月, 泰山玻纤还与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连云港泰山玻璃 纤维有限公司,建成了我国首条池窑耐碱纤维生产线,投产后可实现耐碱玻璃纤维 年产量 2000 吨、销售收入 2615 万元、利税 1451 万元。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CPIC)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CPIC)成立于 1991 年,是由重庆市玻璃纤维厂投 资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 1997 年 7 月,云南云天化 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重庆市玻 璃纤维厂在 CPIC 的全部股权。 2000 年,沙阿曼提股份有限公司参股 CPIC。 CPIC 原有一条 8000 吨 /年玻纤池窑生产线。 2002 年上半年,一条新的 20000 吨 /年玻纤 生产线建成投产,实际成品生产能力已达到 25000 吨 /年,其中 G 75 电子纱已经 泰山玻纤力图打造 “玻纤航空母舰”, 实现这一目标指日 可待。 表 3:泰山玻纤万吨级以上无碱玻纤池窑生产线明细表 生产线 点火时间 产能 一期无碱玻纤池窑生产线( 1 条) 1997 年 5 月 1 万吨 /年 二期无碱玻纤池 窑生产线( 1 条) 2001 年 3 月 9 日 1.5 万吨 /年 三期无碱玻纤池窑生产线 2001 年 12 月 19 日 2 万吨 /年 三期无碱玻纤池窑生产线 2002 年 7 月 29 日 2 万吨 /年 四期无碱玻纤池窑生产线 2004 年 11 月 2 万吨 /年 四期无碱玻纤池窑生产线 预计 2005 年初点火 2 万吨 /年 资料来源:联合证券研究所 2004 年, CPIC 在 企业并购方面有大 的动作,规模急剧 膨胀,赶超泰山玻 纤,并直追浙江巨 石。 玻璃纤维行业研究 Jan-2005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申明及联合证 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欢迎访问我们 http:/ 35/ibase。 13/15 达到年产 1 万吨水平,是至今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玻纤生产线。 2001 年 2 月 21 日云 天化又对 CPIC 进行增资扩股,注册资本为 2188 万美元,股份增至 72.16%。 CPIC 计划 2005 年形成年产 10 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 10 亿元,利润 1.6 亿元, 并实现在境外上市融资。 公司主要产品有无碱玻璃纤维元捻粗纱、方格布、 BMC、 FRTP、膨体纱、 G-75 电子纱、短切原丝毡及增强型浸润剂 系列等,是我国 3 大玻纤生产基地之一,并向 其它两大生产基地提供浸润剂。 2004 年 3 月 3 日, CPIC 决定用 3600 万代价收购重庆市玻璃纤维厂,该厂 拥有 2 条 5000 吨 /年无碱玻璃纤维生产线, CPIC 收购后将新增产能 1 万吨。本次 收购不仅使 CPIC 生产规模得到了扩大,并有效地整合了重庆地区的玻璃纤维行业。 2004 年 11 月, CPIC 与其控股股东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另一控股子司 重庆天维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吸收合并协议,由 CPIC 对重庆天维进行吸收 合并。重庆天维同样为玻纤 生产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无碱玻璃纤维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数字温度电势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折叠玻璃钢圆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光纤茶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LED视频图像处理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分子复合仿木型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广州广东广州市从化区卫生健康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急需及紧缺专业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钻探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车圈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碱性磷化除渣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特殊服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消防员证考试题库2000题中级
- 校园安全教育高中生
- 2024至2030年中国数字压力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SPIN顾问式销售》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 【蝉妈妈】2024年抖音电商酒水行业趋势洞察报告
- 物业员工行为规范管理手册
-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停车场车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小型家用电器制造工(省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康复科-关节活动度测量量表
- 2025初级会计理论考试100题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