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教学课件范文.doc_第1页
溶解教学课件范文.doc_第2页
溶解教学课件范文.doc_第3页
溶解教学课件范文.doc_第4页
溶解教学课件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解教学课件范文 溶解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本课教学知识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溶解概念,知道什么是溶解,知道在水中溶解物体的操作方法,明确溶解现象是怎么回事? 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学会做溶解实验,培养学生作简单实验记录的能力和归纳概括溶解现象的相同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实验习惯和仔细认真的科学态度,与人合作勇于探究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溶解概念物体在水中变成极小的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散在水中。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食盐、高锰酸钾、砂,面粉、味精、土、白糖,烧杯、玻璃棒、棉签、温水、观察记录表、镊子、小勺、水、水彩笔。 演示材料:课件、高锰酸钾和盐的溶解录像。 课时安排:1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认识一种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要用到水。 二、新课:通过观察实验认识什么是溶解,初步建立“溶解概念” (一)引导学生实验证明猜想 1、师讲:我还准备有食盐和砂。我要把一小勺食盐和一小勺砂分别放入同样多的两杯水中,并且搅拌。(出示玻璃棒)教师只是做示范动作做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学习实验时正确操作放物体的方法 请同学们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现象? 2、学生假设。 3、师讲:同学想不想亲自验证猜想。下面请同学们观察 (1)食盐和砂是什么样子的?(先观察这些物体的样子有利于学生对溶解后肉眼看不见的细小微粒的理解。)再照着老师刚才的样子做一做,做完后议一议: (2)食盐和砂一进入水中是什么样? (3)再用玻璃棒搅拌一会儿,出现什么情况? 注意:搅拌时不能让玻璃棒碰撞烧杯壁。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结束后汇报。 (二)引导学生用尝一尝的方法证明盐化在水中。 1、师问:你怎么知道盐化在水中,有什么办法证明一下? 学生:用教师准备的棉签儿尝一尝盐水(尝的时候提示学生尝盐水的不同部位。此环节渗透均匀分散的含义)。 2、学生汇报大致为:水的各个部分都有咸味,说明盐化到水的各个地方。 3、质疑:食盐的颗粒在水中怎样慢慢的消失了,你们想知道么?下面在给你们提供一种观察材料,它叫高锰酸钾,它也会在水中慢慢消失,我们借助它从而知道食盐是怎样化在水中。 (1)用镊子夹一小粒高锰酸钾,放入水中。 (2)仔细观察现象,并且把看到的现象用水彩笔描画在图中的烧杯中 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小结,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溶解过程的录像。 (三)建立初步的溶解概念。 1、教师:食盐、高锰酸钾放进水中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点? 2、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引导 教师:(出示食盐和高锰酸钾溶解的录像)讲: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放进水中,变成极小极小(肉眼分辨不清)的颗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的现象,叫做溶解。 (板书课题)溶解 3、师讲:砂子放入水中,原来的颗粒大小没有任何变化,说明它在水中很不容易溶解。 (四)通过实验证明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 1、出示情景(课件) 2、把提供的材料分别放入盛有同样多水的杯中,搅拌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内。组长发给每人一种,拿到后先看看它是什么?什么样子的?(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态度)。 3学生观察后向其他人汇报自己拿的是什么物质,然后做实验,结束后小组交流实验现象及结果。并填写观察实验记录表。 学生汇报。 4、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有些物质很容易溶解在水里,而有些物质就不容易溶解在水中.水有溶解一些物体的作用,这是水的一个重要性质(出示情景课件)。 (五)拓展游戏:溶解肥皂 三、巩固 1、在生产和生活中溶解应用的很广泛,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2、课下继续研究奶粉、黏土、碎树叶等物体能否溶解在水中,并记录实验结果。板书设计: 溶解 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湖北省咸丰一中的汪英。今天这节课我要讲的内容是人教版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第三节的第四个内容溶解性。 我们要理解物质的溶解性,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溶解性。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 溶质溶解到溶剂中,包含了两个过程:一个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离开固体(液体)表面扩散到溶剂中去,这一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扩散过程);另一个过程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生成溶剂化物并放出热量,这是化学过程(水合),这是要释放热量的。一种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究竟是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取决于溶解过程中两种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溶解的过程,那么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外因: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影响其溶解性的外因主要是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固体和液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就越大;而对于气体来说,影响其溶解性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和压强,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就越小,压强越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就越大。 然后,我们来看看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内因: 我们已知有这样一个现象:蔗糖和氨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而卤素单质却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分析溶质和溶剂的结构就可以知道原因了:蔗糖、氨、水是极性分子,而卤素单质是非极性分子。通过对许多实验的观察和研究,人们得出了一个经验性的“相似相溶”的规律: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我们还知道这样一个现象,乙醇能与水互溶,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就明显减小。这又是为什么呢? 通过分析乙醇、戊醇、水的分子结构可以发现,乙醇中的OH与水分子OH相近,因而乙醇能与水互溶;而戊醇CH3CH2CH2CH2CH2OH中的烃基较大,其中的OH跟水分子的OH的相似因素小得多了,因而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因此,“相似相溶”规律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一般能相互溶解。 也就是说,“相似相溶”规律包含了两方面的相似:分子极性的相似和结构的相似。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相反,无氢键相互作用的溶质在有氢键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小。 另外,如果遇到溶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如S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后者可溶于水,因此,将增加SO2的溶解度。 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搅拌、用热水、把要溶解的物体碾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影响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 课前准备 1、烧杯、搅拌棒、水槽、塑料匙、直尺、小锤、冷水、热水、方糖、水果糖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入,揭示课题 1、调制一杯盐水(水中放一勺盐,静置) 2、质疑:刚加了盐的水为什么还是没有咸味?能用什么办法使盐快点溶解? 3、揭示课题:溶解的快与慢二、搅拌与不搅拌的对比实验 1、活动前提示:要做搅拌与不搅拌的对比实验,应用几个杯子?为什么? 2、师示范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3、学生依据观察,了解搅拌与不搅拌的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同条件水量相同、盐量相同、同时倒盐、水温相同;不同条件一个搅拌、另一个不搅拌 4、得出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三、热水与冷水的对比实验 1、提示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快溶解? (1)现在同学们要做的是什么和什么的对比实验?(热水与冷水的对比实验。) (2)提问:实验的不同条件有哪些?(一个用热水、一个用冷水) (3)提问:实验的相同条件有哪些?(水量相同、盐量相同、同时倒盐) 2、提示学生注意:如果要搅拌,两个杯子要同时搅拌;如果不搅拌,两个杯子都不搅拌。 3、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四、科学实验比赛 1、师:接下来,老师想组织大家进行一场科学实验比赛,等比赛完了,我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2、(出示冰糖)揭示比赛内容:看哪个小组能想办法使冰糖最快溶解完? CAI课件揭示:比赛同容:怎样使冰糖溶解得最快? 比赛要求:(1)各小组内的成员要分工合作,完成比赛。 (2)可以选用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工具、材料。 (3)冰糖全部溶解完,才算实验完成。 (4)最先完成的三个组为获胜组。 3、CAI课件出示比赛程序: (1)小组内讨论,设计方案、方法。 (2)开始比赛,进行实验。 (3)汇报实验过程和方法。 4、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比赛。 5、老师依据学生比赛状况及结果进行点评: (1)选出获胜小组。 (2)获胜小组介绍比赛中使用的方法。 (3)为什么有的小组使用的方法一样,却出现了完成实验时间上的先后不同呢? 6、师小结:从比赛中我们发现,除了搅拌和热水的方法可以使加快溶解外,把物体敲碎也可以使溶解快一些。不仅如此,我们还知道了如果把这三种方法都用上会使溶解更快,而只用一种或两种方法的就比较慢。 五、拓展探究,知识延伸 1、教师奖励学生每人一颗水果糖。 2、学生吃糖。要求同学们边吃糖边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