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宋代荫补官员与地方政治.pdf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宋代荫补官员与地方政治.pdf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宋代荫补官员与地方政治.pdf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宋代荫补官员与地方政治.pdf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宋代荫补官员与地方政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 荫补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选官制度,荫补官员与其它途径出身的官 员共同构成了封建官僚队伍,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尤其是在宋代,荫补名目之多,荫 补官员之滥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无法比拟的,有宋一代虽然屡加限制和改革,但仍不能改 变官员大多数出身于荫补的状况。如此众多的荫补官员,宋朝廷并不加以重用。政治地 位明显比刁i 上科举出身之人,很难跻身于高级官僚队伍之列,大多终身沉沦在地方州县 财务监当官以及地方统兵官等低中级差遣上。因此荫补官员在地方官员中占有相当大的 比例,又由于荫补官员自身的低劣素质,势必对宋代的地方政治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有关宋代荫补制度的研究,学者们已多有涉及,如游彪的宋代荫补制度研究是 国内研究宋代荫补制度的第一部专著,书中从纵横两个方面对宋代荫补制度加以论述, 纵向按时间顺序叙述了各个时期荫补制度的基本状况及其演变过程,横向则分为致仕荫 补、遗表荫补、后妃荫补、宗室荫补、宦官养子荫补等诸多方面加以阐述,使人可以清 晰的了解宋代荫补制度的内容及其发展变化。除这专著外,张希清的宋朝典章制度, 苗书梅的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朱瑞熙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第六卷) ,龚 延明的宋代官制辞典都有专章介绍并讨论了荫补制度,对荫补的名目,荫补官员的 素质,荫补泛滥的原因部有着十分深刻的见解。此外,同本学者梅原郁的宋代官僚制 度研究、宋初奇禄官及其周围对荫补制度和荫补官员也有独创的观点。他们的研究 成果启发了我对该问题研究的动机和思路,我将转换以往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不再去探 讨荫补制度的本身,转而关注荫补官员的差遣,也就是他们的实际职务,进而说明荫补 官员是通过何种途径,在哪些方面对宋代的地方政治产生影响的。这是以往学者所未讨 论或讨论未详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我运用对比、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 髓明,以期达到预想的效果。 官员的素质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虽然荫补制度早已结束,但我们仍然 反对任人唯亲,反对领导干部为自己的子女、亲属谋求利益。研究宋代的荫补制度,特 别是荫补官员的作为,可以在用人制度方面为今人提供镜鉴,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将是非常有利的。 第一章:荫补与差遣 一、宋代荫补制度的演变 中国自秦汉以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体,一直发展并延续至清末,在 这样政体的支配下,如何选拔官员管理国家事务,便成了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的问题。 它关系到整个封建官僚队伍的建设,国家机器的运转乃至王朝的长治久安。纵观我国古 代选拔官员的制度大体有三:以世卿世禄为特点的世袭制;以推荐为主的察举制,九品 中正制;还有以考试做标准的科举选官制。本文所要讨论的荫补制,是先秦时期世卿世 禄制度的变种,是一种变相的世卿世禄制度。秦汉之时,世卿世禄制度逐渐崩溃,荫补 制度渐渐兴起,到汉代,“二千石九卿得荫子弟为郎”,但此时还没有成为一种经常性的 固定的选官方式,故而史称“汉之奏荫,虽有定制而未始有常恩”。“魏晋时期,九品中 f 制盛极一时,渐渐发展到只凭门第入仕,荫补制受到压抑。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兴起, 统治者为笼络官僚队伍,维护其既得利益,制定了详细的荫补法。唐代的荫补法规定了 官员依品级来荫补其子孙,总的说来五品以上皆可得荫补,并规定“三品以上荫曾孙, 五品以上荫孙。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一等”。 宋初太祖、太宗朝时期,基本上沿袭了唐、五代时期的荫补旧制,“台省六品,诸 司五品已上官皆得荫补”,。此时宋王朝刚刚建立,官员人数不是很多,再有新占领的他 国领土也需要人去治理,于是宋太宗时在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的同时,也大量的荫补官员 子弟为官,并扩大了荫补的种类,奉贺表荫补、诞节荫补、郊祀荫补相继产生。到真宗 即位,为粉饰太平,东封西祀,又有大批官员借此得以荫补子孙。这使得官员人数空前 增加,以至“选集待缺者二千余人”,。初步形成了宋代的冗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宋真 宗于大中祥符八年( 1 0 1 5 ) 出台了宋代第一部官员荫补法。该荫补法突破了唐、五代时 期以官品和爵位为标准荫补子弟的方法,转而以官员所任官职、差遣等来作为荫补的标 准,且荫补所授官职大大低于唐代,并且全都是从八品及其以下的武官。 仁宗时期,冗官局面日益严重,范仲淹在宋仁宗的支持下,对荫补制度进行了进一 步的改革,颁布了庆历荫补新法。庆历新制可以说是一部完备的官员荫补法,在这部法 令里,首次区分了文武荫补,文官补文资,武官补武资。对官员荫补亲属的关系也由宋 真宗时期的子、弟,侄、孙两大类亲属,变为子、期亲、余属三大类。荫补的范围也扩 大到了诸路转运使副、提点刑狱的级别,还有对荫补官员出官的考试制度要求的更加严 格。这些法令尽管由于大部分官员的激烈反对和抵制而未实际加以执行,但是它对后来 宋代荫补制度的演变,却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章如愚:山堂群书考索续集卷3 9 官制门任于 欧阳修、来祁:新唐书卷4 5 选举忠下 ( 清) 徐松:术会要辑稿职官6 4 之l 李焘:续资治通餐k 编卷7 1 人中t f 符一年f 门( 以下赫称k 编) 2 嘉祜元年( 1 0 5 6 ) ,为了再一次对付因荫补而造成的冗官危机,宋仁宗颁布了嘉祜 新制,取消了官员的圣节荫补,这使得官员的荫补方式少了一大种类,“嘉祜元年以后 平均每年减少荫补子弟达6 0 0 人以上”,o 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荫补官员人数过多的弊端。 嘉祜新制的另一特点,在于官员按其等级的高下来荫补不同类别的亲属,“学士以下, 遇郊听荫大功亲,再遇郊荫小功亲,郎中、带职员外郎,初遇郊听荫子若孙,再遇郊荫 期亲,四遇郊荫大功以下亲”。3 这样可以延长荫补官员的荫补周期,有利于在一定时期 内缓和冗宫的压力。总的说来,嘉祜新制很是成功,它缩小了官员荫补的范围,减少了 荫补官员的人数。可是嘉祜新制并未对真宗以来的荫补子弟的官职作调整限制,这就成 为了r 后宋神宗熙宁荫补新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熙宁二年( 1 0 6 9 ) 颁布新制,规定 文官“宰相、使相子大理评事”。把仁宗以来的宰相之子即荫补为将作监丞( 从八品) 的制度降为了大理评事( j 下九品) ,而其他文官荫补子弟官职依旧。另外,武官子弟荫 补所授官职普遍降低,尽管有的品级未变,但却降低了级别,如使相子原荫补为东头供 奉官,熙宁制中荫补为西头供奉官,均为从八品,可低一级;期亲原荫补为左侍禁,熙 宁制中为右侍禁均属正九品,但降低了一级。还有品级发生改变的,如枢密使副子由原 来的荫补为西头供奉( 从八品) 变为右侍禁( 正九品) ,降了半品。 自熙宁以后,宋代官员荫补制度基本固定,后来南宋孝宗的淳熙新法,只是在熙宁 荫补的制度上,进一步规定了郊祀、致仕、遗表三种荫补的最高总人数。按照规定,位 极人臣的宰相毕生也只能荫补十人。这样宋代官员的荫补制度,在经历了数代i ;! 帝的增 减修订后最终形成。限制荫补官员的品阶和裁减荫补官员的人数是宋代荫补制度演变的 主要特征。 二、荫补官员的铨试和呈试 宋代考试制度发达。无出身人如荫补、军功补官、进纳补官等以及科举第五甲及特 奏名入仕的人,在“出官”以前,均须通过吏部主持的铨试和呈试以便获得参选资格。 “文臣初出官有铨试之科,武臣初出官有呈试之法,其试中者,始得放行参选”,“这是 宋政府为了保证官员素质的重要举措。 因为荫补入仕是宋代入仕人数最多的一类,所以铨试和呈试的主要对象是荫补官 员。宋初,荫补官员的考试制度基本上承袭唐、五代旧制。大体上规定“吏部流内铨, 选人并试判三道,只于正律及疏内出判题,定为上、中、下三等,其超降准元敕指挥, 仍限敕出后一年,依此施行,流外出身不在此限”。3 又规定“兵部、礼部每岁所补千牛、 进马,太庙、郊社斋郎。旧左。右位于牛十二员,各令减二员,斋郎每岁以十五员为额, 取年貌合格,诵书精熟者,覆试不如所奏,主司坐之”,。太宗淳化元年( 9 9 0 ) 又规定了 。澎枉:、宋代荫 卜制度肼突;5 1 豇中周转会科学f f ;版fj :2 0 0 1 年9 月版 李赢:k 编卷1 8 2 麝 x 这些地方的状况,大体上可反映当时宋代的地方全貌,尽管各个时期官员的设置状 况不同,但通过止篡却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时期内,监当官在地方官员巾的比例大约可占 到1 3 左右,有的地方如明州、苏州、常州可达到一半甚至还要多,这其中还没有考虑 到县级监当官员的人数。北宋自真宗朝以后“使臣注授监当的人数是相当多的”。而荫 补官员中绝大部分初注使臣,因此可以确定荫补官员是监当官的主要来源。“监宫多是 贵戚势要子弟为之”。即便是有一部分监当官不是荫补出身,可是如果考虑到荫补官员 注授地方统兵官如钤辖、都监、监押等情况的话,那么应认识到荫补官员在地方州县官 员中的比例绝不亚于监当官在州县官员中的比例。关于这点,理宗时的姚勉称“从观州 县之仕,为迸士者不十之三,为任子者,常十之七”。9 可见在州县地方官中,荫补官员 的数量是相当多的。荫补官员在地方州县任职的状况可以通过他们的履历得到证实,如 唐拱“以父荫补太庙斋郎,改三班借职,再迁右班殿直,监舒州孔城镇澧州酒税,巡检 泰州盐场,漳州兵马监押” 薛宗道以兄荫补三班借职九迁内殿崇班,历任监曲沃县酒 税,监龙门县清涧木税,绛州监酒税,蜀地兵马监押等官。杨琪,其父杨光雇荫补入 仕“以西头供奉官监麟州兵马卒于官”杨琪本人荫补三班奉职,初官监大通堰。杜审 进的曾孙杜宗象,荫补三班借职,历官监西京都亭驿兼礼宾院三泉县商税,并州阳兴寨 兵马监押,嘉眉州巡检,监韶州永通监鼓铸,勾当卫州淇水第二监,寿州城南门外都巡 检使兼守把浮桥催纲,尉氏县兵马都监,永兴军奉天县兵马监押,信州兵马都监等。 从这些荫补官员的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出,荫补官员在地方的任职状况可分为两大 类,一类是有关地方财政的财务监当官,如酒监、税监、盐监、堰监等。另一类是有关 地方州县的兵政官,如都监、监押、巡检等。所以从荫补官员的任职状况来看,可以说 荫补官员对地方州县的财政,兵政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荫补官员与地方财政 宋朝建立以后,地方的财政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公使库、军资库以及上供后的羡余 和隐瞒之财。上供的部分,由中央的计司系统按照各州军的实际情况,核定出该地方应 该上供的数额,然后再通过转运使上交中央。宋初几朝国家财政宽裕,地方的经费开支 相对较足,而到宋仁宗时,由于受到国内冗官冗兵以及和西夏开战等因素的影响,中央 增加了地方的上供额,地方税制的混乱此时已露端倪。 神宗皇帝主持新法,创立新税并封桩各地财物,使地方财政开支更加困难。到北宋 后期,君晤臣嬉,地方赋税的征收已经恶化,至南宋,军州财政困窘,地方税制混乱已 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绍兴年问“洪州月支官兵粮米七千余石,岁支八万五千余石, 苗书碑:来代监当官钏探1 2 负载束史研究论文蜒i 南民族m 版礼1 9 9 7 年1 2 月版 ( 渍) 徐松:来会要辑骗职官1 6 之1 5 姚勉:雷坡集卷7 癸儿延对 欧阳修:欧m 水叔集居上集卷2 5 左班殿直醋右荆林车将军唐# 拱垡表 欧耕 修:欧阳永叔集居卜外集卷1 l 内殿崇班薛# 墓志锦 欧m 修:欧m 永叔集居,i 集卷2 9 供备库剐使杨荇蟹忠铭 转0 l 自苗书枷术代官员选任即爸脞制度6 8 负 【1 f 南人学1 9 9 6 年6j r 】版 i2 除正苗米尽数起发上供外,本州所得耗米等支用,仅及其半”。孝宗时朱熹出守南康军 “本军每年有租米四万六干石。以三万九千石上供,所余者止七千石,仅能赡得三月之 粮,三月之外,便用别擘画措置”。理宗时,孙梦观在上书中提及到宣州的岁用 粮情况,称“截上供以充府用者止万余石,宗子孤遗归养济囚粮,杂支乃至六万余石, 移东补西,委难支吾。”9 。军州的情况尚且如此,县的状况必然更糟,绍兴年间,鲁冲 上书谈及宜兴县的情况是“一岁所入,不过一万五千余缗。其发纳之数,有大军钱,上 供钱,籴本钱,打船钱,军器物料钱,天申节银绢钱之类,岁支不啻三万四千余缗,又 有见任寄居官请受,过往官兵批券,与非泛州郡督索拖欠,略无虚日”。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神宗熙宁新法时的专项封桩以及徽宗时把地方的盐茶 榷利收归中央的制度,还有南宋时增加了经总制钱、月桩钱的征调,另外中央还时常指 派地方完成科配,造作等任务。这些使地方的岁支出远大于岁收入,年复一年,造成了 地方的财政困窘。在宋代,州县官员的俸禄由地方财政支出,地方财政的困窘,自然影 酮到了州县宫员的俸禄。到南宋时,各地普遍出现了克扣官员俸禄以减少财政开支的情 况。孝宗乾道七年( 1 1 7 1 ) 六月臣僚上言“沿边诸州访闻除守悴外,郡县官请俸至累月不 支”, 有的地方为解决官俸问题,甚至采取折变将酒醋折为官俸或虚与“将所失税租科 拨与逐县令佐,使之自取以充月俸”,8 再有就是大官吃小官,“有一年之内累及十余月 而不支与者”,“里巷谚语至有丞簿食乡司,县尉食弓手之诮”。 州县为解决财政困难采取了种种措施,常见的如征收两税附加税、科敷、科罚、征 榷等。其中征榷一项正和荫补官员所任的监当官有直接的关系。在宋代凡监临诸场、院、 库、务、局、监等各种税收( 如盐、茶、酒、竹木、房租、商税) ,库藏( 如粮料院, 市舶库、军资库、甲仗库、籴纳库、支盐仓、苗米仓) ,杂作( 如都作院、作院、船场、 冶铸监场) 、专卖( 如酒务、都盐场、酒曲务、合同茶场、矾场) 事务官,总称监当官。 。商税、茶、酒、盐等税收,大多是由监当官征收的,这项收入在整个的国家财政收入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仁宗皇祜初年,商税收入2 2 0 0 万贯,在财政货币总收入中占5 6 4 ,皇祜年间 的酒课收入1 4 9 8 万贯,占当时货币总收入的3 8 4 。3 此后,这个总数仍在不断增长, 以至南宋时有“国家岁入,唯仰酒务”“朝廷大费,全籍茶盐之利军国大计,仰于盐 利”“的论断。 至于地方州县,由于徽宗时把茶利、盐利( 广南地区除外) 全部收归中央,所以地 牵纲:粱鼹集卷i 0 1 条具酣冬利害奏状 黎站德:未了语类卷1 0 8 论治道 孙梦观:雾窗集卷l 癸 n 皂对笫一十l 予论州县财计 拿心传:建炎以柬系年蔓录卷l7 l 绍兴一:f 六年二二月 ( 消) 输桧:术会要褂稿职官5 7 之8 9 ( 清) 徐松:术会费辑稿食货6 3 之l o 真德秀:两山文集卷6 申尚书省乞将奉r d 措置瘁给颁行诸路 龚延l j l j :术代官制辞典5 5 8 页监当条,中牛书局1 9 9 7 年4 月版 苗书梅:求代临当亩卒j 探l 负载束史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j i 版礼1 9 9 7 年1 2 门版 ( 清) 徐钕:术会蛰辑稿台货2 i 之l o ,2 6 之3 2 6 之2 5 1 3 方只有酒税、商税两项可以供支配,“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回。南宋时经 总制钱与月桩钱分割了地方的酒税、商税, 税务,征收酒税、商税。非法征收的酒税、 丽地方为维系必要的经费支出嚣常非法私设 商税是地方财政得以维系的支柱。 两浙路转运使王琮等说“本路利源,唯酒务与买朴坊场课利钱所收最多”。,而在 平江府常熟县钱库所入“别无项目,大都不过酒钱,商税钱而已” ,四川也是“财赋 利源,大者无过盐酒”固。可见,监当官对州县的税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监当宫的选任上,一般来讲,京朝官选人、大小使臣、无品文武阶官都可以出任 监当。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特别是在真宗朝以后,京朝官多是犯了罪而又不至于除名的 情况下,方被授予监当。如咸平六年( 1 0 0 3 ) 十一月,光禄寺丞李永锡、奉礼郎王嘉佑, 因“交游非类,不修检操”遭人弹劾,李永锡被授以和州监酒税,王嘉佑被授以天长县 监酒税。9 再有如仁宗朝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失败后,许多庆历名臣如余靖、尹洙等都 被贬为地方州县做监当官。因此,注授监当官往往被人所耻。 而作为选人、小使臣由于自身官阶的限制则多注授监当官,这其中又以小使臣为最 多,“北宋后期到南宋,大小使臣担任监当官更为普遍,一般收入较少的场务监当官由 小使臣担任,收入稍多者由大使臣担任。”。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监当官职责虽重, 但地位低下,无出身的荫补官员是其主要的组成成份。 由上文可知,荫补官员大多不学无术,被王安石称为“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 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甚至有不识字者出任监当,虽然宋朝廷曾规定监 仓库场务的监当官,必须是识字之人,但是对于荫补官员来说考试倘且做弊或找人代笔, 识不识字也就无人知晓了。包拯曾说“俾临民政,懵然于其问,不知治道之所出,犹未 能操刀而使之割也,所伤实多”。这样这些荫补官员一旦“使之临政,不能书判,则委 之吏手,必为民害”。,由于自身素质的低下又不熟悉f i 常政务,就只能听命于吏人。 高宗朝的王之望说:“方今郡县之间,为民之害者,莫大于公人无赖不逞之徒。散 出乡村,乘威怙势,恐喝良善,小邀酒食,大索货财,秋取稻禾夏求丝麦,稍不如意。 鞭絷随之。民之畏怖,甚于盗贼,而郡守,县令不知禁戢。又征税场务,私入猥多。皆 鲜衣美食,肤体充盈”。 可见,吏人违法是宋代地方的一大弊政。 作为地方监当官的荫补官员,往往由于官俸的不足,个人的奢侈,便倚仗吏人为爪 牙,“纵吏为奸,以此获取私利,诸州场官多隐没官钱”“这其中以监当商税最为明显。 具体可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清) 徐松:柬会要辑稿食货1 7 之4 l ( 清) 徐话:宋会要辑稿,食货2 i 之1 2 ( 死) 卢镇:重修琴川志卷6 舣赋钱库 李心传:建炎以术系年要录卷1 5 6 绍兴卜七年七月 拿焘:i 主编卷5 5 成f 六年卜一月 苗书 f ! f :术代 l : 当官衫j 探1 3 页载采史研究论文嶷,五南民筷:i ;版 :1 9 9 7 年1 2 门版 一l 一生:卜蜜伞集卷l l l 宗争帝占事+ 5 包拯:包拯集卷2 请依旧考试赛荫子弟 ( 清) 徐松:来台要辑稿选举2 6 之2 i f 之掣:汉滨集卷5 荆门军替睁l 论禁约公人下乡奏议 l l ( j c ) 脱脱等:术史卷2 5 7 1 :t 二赡传 是致税务苛刻,州县不问,商旅无诉”。 这充分反映了,残暴征税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池州雁仪谓之大法场,黄州 谓之小法场,鄂州谓之新法场”。这种对商旅赤裸裸的白夺,结果是“致商贾不行,百 物踊贵,细民艰食”。 可是残暴征税的状况也不能一概而论,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人而异的,一些经商的 士大夫和大商人本应该征税却常常偷税漏税。士大夫“巨艘西下,舳舻相衔,稠载客货, 安然如山经由场务,曲为覆护免税”。、究其原因,无非这些人有权有势。又往往和 监税官有某种联系,自然不能征其税。 巨商富贾同样如此“富商大贾,水有方舟,陆有结驷,千里间行,不由有司者多矣, 此所谓征民不征商也。”。有的巨商还同税吏,栏头等勾结,以求免税“吴蜀力r 里,关 征相望而却步,富商大贾,先期遣人怀金钱以赂津吏,大舸重载,通行无苦。”9 ,“栏 头弓手等辈于界首拦截,动至三数十里之外,诛求客旅,溪壑亡厌得厚赂则私于放行径, 不令其到务商税”。所以有萧山丝绸商郑吴“积计不税者几万端”。 栏头等吏人如此违法害政,他的长官自然逃脱不了干系。可以说是荫补官员的无能, 怠惰以及贪欲造成的。“昧者以胥吏为耳目,怠者以胥吏为精神,贪者以胥吏为鹰犬”。 实际吏人并非不能管,大量的吏人虽然充斥着地方卅f 县,可是地位却是很低的,官员完 全可以惩办他们。以荫补出身的吕由诚“调邓州酒税,临事精敏,老吏不能欺”9 不过, 荫补官员如吕由诚辈实在太少,怠于政务,纵吏违法的却太有人在,比如和岘以门荫为 左千牛备身,曾“以官船载私货贩易窥利”,宋乔年“用父荫监市易,坐与倡女及私 役吏失官”,李嗣昌“监汀州宁化县商税盐务,尝受纳和籴米有印给虚钞折价入己”。 以荫补官员为主的监当官非法的大量设置税场,残暴征税,严重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他们增收的税收大多进入个人腰包或作为支付增设吏人的开支。“商贾所输,官得其十 之一二,以故岁课日以不登,而有司不察,犹以为征之未尽,此皆公私之大蠹,而天下 之共疾者也。 1 4 。有的荫补官员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自身经商获利,所以荫补官员虽然俸 禄较其他有出身官员少,但却罕见其贫者。这样可以认为是荫补官员的无能、颟顸、贪 戾,使地方州县本希望通过加征税收来缓解财政危机的措施失效,也进一步加剧了地方 财政的困难。 以上六弊均出自员兴宗:九华集卷7 议征税疏 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卷3 6 库务门一场务 ( 清) 徐松:束会要辑稿食货1 7 之4 0 ( 清) 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1 8 之2 5 陈舜俞:都官集卷2 原生5 陆游:涮南文集卷4 j 殿札了 胡太韧:昼帘绪论理财篇第l ( 兀) 脱脱等:束史卷2 8 8 孔沔传 f f 朋:摊溪集奏波卷j 轮对扎了三首 ( 儿) 脱脱等:求史卷4 4 8 ;由贼f 等 l l ( 元) 脱脱等:束史卷4 3 9 和岘传 1 2 ( 7 e ) 脱脱等:来史卷3 5 6 束乔年传 1 3 ( 清) 徐松:来会要辑稿刑法6 之3 7 1 4r 之掣:汉滨集卷5 制门军替川论禁约公人下乡奏议 1 6 三、荫补官员与地方军政 宋代地方各级统兵官初期主要有:都部署、副都部署、部署、副部署、都钤辖、钤 辖、副钤辖、都监、副都监、监押、巡检乃至县尉等,后来在都部署之上又增加了主要 由文臣充当的安抚使,经略使,经略安抚使,其中都部署、部署因避英宗讳改部署为总 管。 司马光曾说:“国朝以来,置总管,钤辖,都监,监押,为将帅之官”。但都是临时 委派,并无定制,一旦边境有事,便命将讨捕,事后则撤。另外,巡检率领的土兵与县 尉管辖的弓手主要负责州县治安,还称不上是带兵将帅。 都部署“掌总治军旅屯戍、营防守御之政令”o ,宋朝建立之初,常以禁军大将出 任都部置,负责方面征讨、驻防。如在征李筠时,以石守信,高怀德为前军都部署和副 都部署。,以后征后蜀的王全斌、平南汉的潘美、灭南唐的曹彬都曾做过都部署。 部署的职位低于都部署,其统兵较都部署少,管辖的区域较都部署小。但与都部署 并无固定的隶属关系。 钤辖分为路钤辖,州钤辖,职位在部署之下,在设置上一路有路分钤辖,一州有州 钤辖。北宋时,兵马钤辖领兵五千人,通常掌管行军出征,禁旅驻屯,守御,训练之政 令。都钤辖只是较钤辖职位高,执掌上并无差别。 都监有“路分都监,掌本路不系将禁旅屯戍,边防、训练之政令,长吏得与共议军 事,以肃清所部”。,“州府以下都监,皆掌其本城屯驻、兵甲、训练、差使之事9 监 押在本质上和都监没什么差别,职掌也相近,只是职位低于都监,资历浅者为监押。 在宋朝建立之初,部署,钤辖、都监有“行营”和“驻泊”之分,“行营”通常用 来表示征伐,“驻泊”则表示在某地驻防。澶渊之盟以后,罢行营之号“止为驻泊总管” 巡检,阁门祗候以上大使臣至诸司使,将军或内侍,带“使”名,供奉官以下不带 “使”,称巡检。o 巡检的设置非常普遍、繁杂,路、州、县甚至边境上的城塞,堡以至 镇、市、场、务等,都可设巡检,主要任务是率兵守边御寇和负责地方治安。 县尉“掌都辖弓手、兵士巡警、捕盗解送县狱,维持一县治安”“一般在设置上每 县一员( 也有兼任的) ,大县或沿边县设置两员。 在上述地方统兵官之外,还有经略使、安抚使之类,以文臣担任的官职,它是在真 宗时设立的,最初以右仆射张齐贤任邪、宁、环、庆、泾、原、仪、渭州,镇戎军经略 川马光:传宗集卷4 8 乞罢将官状 ( 冗) 脱悦等:束史巷1 6 7 职官七 李焘:k 编卷i 建降,c 年五月 龚延l 删:宋代官制辞典4 5 0 负中芦* 局1 9 9 7 牟4 月版 ( 清) 徐松:术会要辑稿职官4 9 之4 ( 元)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5 9 职官考十三 龚延l w :宋代官制辞典4 5 2 吼中华忙局1 9 9 7 年4 r 】版 龚延l 甜:术代官制辞典5 5 5 爽中芦局】9 9 7 年4 ,j 版 i 7 使,“专为经略使自此始”。 设置经略使的实际目的是用文臣约束武将,是宋朝廷贯彻“以文驭武:思想的一个 体现,宋朝建立之初,四面敌国,为进行统一战争和抵御辽的入侵,不得已给武将以一 定的权力,到真宗时,国家政权稳定,文教盛行,再让武将掌握地方兵政大权,显然不 合适宜,所以要用文臣控制武将。正如刘挚所说:“祖宗之法,不以武人为帅,专制一 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武人为总管,领兵马,号将官,受节制,出入战守, 唯所指挥,国家承平百有二十余年,内外无事,以其制御边臣得其道也”。 在宋代的地方统兵宫中,荫补官员的数量是非常多的。这种情况在北宋末期和南宋 时尤为突出。北宋徽宗时,兵马都监,多以宗室权贵子弟处之,“一旦责以训练懵然不 晓” 。南宋时,朱熹曾说:“今之兵官,有副都总管、路钤、路分、都监,统领将官, 州钤辖、州都监,而路钤、路分、统领之类,多以贵游子弟处之 :。这些荫补官员对 地方兵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 带兵征伐,屡遭败绩 在宋代武将群体中,虽然履历不同,能力有大有小,但在出身上以荫补出身人数为 最多,占据了大多数。若以宋史出现的人物为依据,以北宋的武将群体为考察对象 的话,那么以武将世家出身者占3 9 6 ,军班行伍出者占2 6 5 ,潜邸出身者占1 2 9 。 外戚出身者占1 2 3 ,文人及文官占5 ,其它出身及出身不详者占3 7 。外戚出身 为武将者绝大部分为荫补入仕,可看作是荫补出身,武将世家出身者几乎就等同于荫补 出身,把这两项加在起,那么可确定的荫补出身武将占5 1 9 ,达总量的一半以上。 这还不包括潜邸人中的荫补出身者。比如著名的杨崇勋就是“以父任为东西班承旨,事 真宗于东富”,夏守恩,也是因父战殁,“补下班殿侍,给事襄王宫,累迁西头供奉官” 的,如果考察到这些因素的话,那么荫补出身的武将所占比例将不止一半。这些荫补 出身的武将中,也有一二良将,比如,赵殉年十六荫补入仕,后随父在西北边睡,上聚 米图经五阵图兵事等用兵之策,被吕夷简,宋庠称为“用兵以来,策士之言以 万计,无如殉者”,咀后赵询任泾原路都监,在定川砦的战斗中,被擒,“后卒贼中”“人 多惜之”。每 郭逵因兄郭遵死于敌,被荫补为三班奉职,“每战,先招怀,后战斗,爱惜士卒, 不妄加诛戮。其杀贼妇女老弱者,皆不赏”后交趾入侵,他以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兼荆 湖、广南宣抚使之职与敌“大战富良江,斩伪王子洪真”,迫使交趾求和。“隐然为一时 宿将”。 车焘:长编卷5 i 成1 卜五年正月 ( 叫) 扬j 街等;圳代名肛奏议卷2 3 8 任将划挚奏 ( 清) 馀松:采会蔓辑稿职官4 9 之8 黎站德:木r 语类卷1 0 7 内任 陈峰:北宋武将群体j 丰日关问题研究2 页中华书局2 0 0 4 年6 月版 ( 元) 脱脱等:来史卷2 9 0 杨崇勋传、夏守恩传 ( 兀) 脱脱等:术史卷3 2 3 赵振传附王6 j ( j c ) 脱脱等:采史卷2 9 0 郭连传 l8 种师道“以荫补三班奉职”入仕,敢于公然反对童贯,称其“徙内郡弓箭手实边, 而指为新边所募”的举动为“勤远之功未立,而近扰先及”。后在靖康危机中,抗击金 军,并“上疏请幸长安以避其锋”。终病死军中。 但大多数萌补出身的武将,则碌碌无为,是平庸甚至是昏庸之辈。现略举几例加以说 明: 王审琦子王承衍,“开宝初,补内殿供奉官都知”“雍熙中,出知天雄军府兼都部署, 时契丹扰镇阳,候骑至冀州,去魏二百余里,邻境戒严,城中大恐”但王承衍因当时正 值上元节的缘故,竞“下令市中及佛寺然灯设乐,与宾佐宴游达旦”,不加以防备,幸 好契丹兵未至,才得以安然无恙。9 符彦卿之子符昭寿初补供奉官,“威平初,迁凤州团练使,益州钤辖昭寿以贵家 子同事游宴,简倨自恣,常驻纱帽素氅衣,偃息后圃,不理戎务,有所裁决,即令家人 传道”终因“不能御军,人皆怨愤”为神卫卒赵迁顺等人杀害。 葛怀敏是太宗、真宗时的著名将领葛霸之子“以荫补授西头供奉官,加髑门祗候”。 累迁至“泾原路兼招讨、经略安抚副使”,在庆历二年( 1 0 4 2 ) 的定川砦之战中,怀敏 被敌所围,“与诸将皆遇害。”范仲淹曾说怀敏“猾懦不知兵”史称“怀敏通时事,善候 人情,故多以才荐之。及用为将,而轻率味于应变,遂至覆军”。,可见葛怀敏是个纸 上谈兵赵括式的人物。 李允正以荫补供奉官入仕,在真宗时,历知镇、莫、并、代马步军钤辖,酃延部署 兼知延州及知定州兼镇定都钤辖等,累官客省使,遥郡团练使。“累典边任。多杀戮”8 。 许怀德“少以父任为东西班殿侍,累擢至殿前指挥使,左班都虞候”在庆历元年 ( 1 0 4 1 ) 任酃延副部署时,出塞讨贼逗留不进,所部兵夫丢弃随军粮草,被徙为秦风副 部署,史称其“自初擢守边。连以畏懦被谪。”9 。 张耆之子,张利一“荫补供奉官,光州都监”累迁至嘉州团练使因“巡检赵用有罪, 坐不察举”被贬为卫州钤辖。o 高琼之后高遵裕“以父累迁供备库副使,镇戎军驻泊都监”,元丰四年( 1 0 8 1 ) 灵州 之战,令高遵裕节制泾原兵,高遵裕嫉贤妒能,贻误战机,至使宋军在几乎得到灵州城 的情况下大败。事后高太事说“遵裕灵武之役,涂炭百力。先帝中夜得报,起环榻行, 彻旦不能寐。圣情自是惊悸,驯至大故,祸由遵裕”。“ 关于荫补子弟大多不知兵,无能的情况,时人已早有评价,如范仲淹称“今将家子 弟蔑闻韬钤,无所用心,骄奢而已。” 贾昌朝也上言道:“近岁恩幸子弟,饰厨传,沽 ( 庀) 脱璇等:宋史卷3 5 种师衡传m 谔、谊、师道、师中 ( 兀) 脱脱等:采史卷2 5 0 e 审琦传 ( ,) 脱脱等:求史卷2 5 i 符彦卿传 ( 儿) 脱脱等:宋史卷2 8 9 苗霸传5 f 怀敏 ( 厄) 脱脱等:宋史卷2 7 3 李璇港传附允正 ( 7 ) 脱脱等:未史卷3 2 4 许怀德传 ( 儿) 脱脱等:来史卷2 9 0 张耆传附希一,利一 ( 元) 脱脱等:爪史卷4 6 4 外戚中高遵幸 i 传 ( ) 脱脱等:束史卷2 4 2 后妃f :赢皇后传 矩仲淹:范义一公集卷8 执政书 i9 名誉,不由勋效,坐取武爵者多矣。其志不过利转迁之速,俸赐之犀尔,御侮平患,何 望于兹? ”“且亲旧,恩幸己任军职者,便当为将,兵谋战法素不知晓,一旦付于万士 卒之命,使庸人致之死地。此用亲旧,思幸之弊也”。 由上述史料可知,荫补官员出征地方,大多是有败无胜,根本无力保卫地方州县的 安宁,甚至治军不严,骚扰百姓,至于高遵裕辈更是使生灵涂炭,毫无功绩可言。 ( 二) 私役士兵,刻剥军士 在宋代,将领们可以按照法令的规定,使役一定数量的军士,称为“白直“当直”。 白直的人数按照官员的等级,在数额上有所差别。“自知卅以下至簿、尉,并给兵士, 散从官、承符、手力之类,品位至卑,犹给七人”,“供身指使”。敝从官等都应属白直。 可是如果役使军士的数量超过法定限额,便算是私役兵士。 宋代私役士兵之风相当盛行,武将杨崇勋荫补入仕,曾“役兵工作木偶戏人,涂以 丹白,舟载鬻于京师”。仁宗时,“诸州知州、总管、钤辖、都监多遣军卒入山,伐薪 烧炭”固。 神宗时,陕西军士“其间至有匠氏、乐工、组绣、书画、机巧百端名目,多是主帅 并以次官员占留手下,或五七百人,或于余人”却不去参加军事训练。徽宗时,各地官 廨“往往务广蔬圃,多占人兵”,“抑勒白直等到人田散货卖,不无陪备之患”。 北宋末年政治昏暗,钦宗时有人上奏说:“帅臣,监司与夫守、伴将、副多违法徇 私,使禁卒习奇巧艺能之事。或以组绣而执役,或以机织而致工,或为首饰玩好,或为 涂绘文缕。公然占破,坐免教习,名编卒而行列不知,身为战士而攻守不预。至有因缘 请托,升迁阶级,或在众人之上,遂使辕门武功之士困于差役之劳。术作庇身之人复享 安闲之利。所以兵阵教习之法同废,工匠技巧之事日多。兵政之弊,一至于此”“。 至南宋私役军士之风不改,且愈演愈烈。名臣张浚上奏说“自守臣,兵官不务遵制, 以时阅习,丽违法差占,若当然者,以至监司、停贰、僚属、幕职,凡不应差借之处, 巧作事目,或以巡守,或以备火,或以收买军器,捕捉逃亡为名,遣出差役及使之荷担 肩舆,市买工作,广占人数,大伤士心”。 宋孝宗时,革新军政,力图振作,但从虞允文有关四川军队情况的报告中,可以看 出私役军士的情况,没有多少好转,荫补官员私役军士状况犹为严重。他说“诸大将子 弟亲戚错处于军中,廪给于公上,而经营其私计,占白直者不下百人,私役使者又不下 百人,能振其职者未闻一事”。 理宗时,情况更糟,会稽绍兴府军籍上有三千三百多人,“而日就教阅,日充祗应 李焘:长编卷1 3 8 庆历二年1 月 束庠:元宪集卷3 l 乞差当直兵i 札了 ( 兀) 脱脱等:束史卷2 9 0 杨崇勋传 ( 清) 徐脸:宋会要辑稿刑法2 之1 7 仝1 8 ( 清) 徐松:来会要辑稿方域4 之1 6 ( 清) 徐松:来会要辑稿刑法2 之9 6 覃9 7 ( 别) 杨:l 奇等:历代名带奏 义卷2 2 2 兵制张漫奏 ( i w ) 杨i 奇等:历代名m 奏i 艾卷2 2 4 兵制蠼允立奏 2 0 故以朴素为迟钝,以虚伪为精强,以静嘿为拙纳,以捷给为辨慧,以守节为固陋,以趋 附为疏通,以刚介为偃蹇,以佞媚为温良。剡章论荐,非蝉联舄奕之绪胄,则达官腌仕 之姻戚,非依籍权门之援地,则苞苴赂遗之交关,非诡随趋和之奸人,则胁肩摇尾之谄 士。虽廉若夷齐,政若求由,爱惠若子产,有声名若子奇,亦未免徒劳州县,谁其 称之”一。 这样做的结果是,使高官子弟和善于奔走的中低级官员子弟节节高升,而真正有能 力的以科举出身的平民子弟,则不免待缺,欧阳修说:“铨司近年选人倍多,员缺常少, 待缺者多是孤寒贫乏之人”。 综上所述,荫补官员大量充斥地方的结果是使地方的财政、兵政、官场风气都受到 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首先,荫补官员大量为监当宫,纵容属吏残暴征税,严重阻碍 了地方商业的发展,也使靠私征税务解决地方财政危机的努力化为泡影,而荫补官员本 身则罕见贫困者。其次,以荫补官员为主的武将群体,一旦到地方征战,便暴露出他们 不知兵的弱点,败多胜少,甚至不能御军,刻剥军士,激化矛盾,造成兵变,完全达不 到保卫地方安宁的任务。再有,高级官员子弟,有较好的背景,可以通过各种关系来实 现升迁,改官,以便跳出“选海”,他们这种不良的官场风气,迅速传染到其它官员身 上,遂使不正之风弥漫官场。进而腐蚀了整个官僚队伍。荫补官员的这些行为,对宋代 地方政治建设是极为不利的。 范浚:香溪集卷l l 史化 欧m 修:欧水版集套泌集卷1 2 论收贵了躬冲移选人札了 2 4 及第”。张宗诲是兵部尚书张齐贤的儿子,因献屯田论三篇,所以“命试舍人院”获得 出身。i 。大中祥符六年( 1 0 1 3 ) ,己故宰相李防之孙大理评事李昭迪因献文,被赐进士及 第。天禧二年( 1 0 1 8 ) 九月十四日“赐太常寺奉礼郎钱暖进士及第”,钱暖是翰林学士钱 惟演的儿子,因献醴泉赋而“召试命之”。天禧三年( 1 0 1 9 ) “赐大理寺丞王质进士及第, 质故相旦之侄献文召试命之”。 这种赐出身的方式,显然要比普通寒门士子经过发解试、省试、殿试一步步考出来 的进士容易的多。普通士子,得不到朝中高官的推荐,没有机会也不可能把自己写的文 章交到皇帝的手中,所以他们获得出身的方式异常艰难。如范仲淹“二岁而孤”后“去 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堪,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 不能堪”如此始“举进士第”。欧阳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 贫,至以获画地学书,”后“举进士”。 荫补官员另外一种获得进士出身的方式,就是通过参加科举、制举等考试。如沈括 “以父任为沐阳主簿”后参加科举“擢进士第”。 吕景初“以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举 进士” ,范正辞子范讽“以荫补将作监主簿”后“举迸士第”o 。 洪迈两兄长洪适、洪遵都是以荫补入仕,后又都同时中了制举的博学宏词科,获得 了出身。还有人坚决从事科举,不用恩荫入仕的如陈尧叟之孙陈子思“吾学从科举, 所以为官也。斋郎监簿,只辱吾志,乃让其兄子之孤者,家人强之,子思终不肯受。子 思既长,举进士,十余年不第,治平元年,再举进士,就试尚书省,复不得第,乃退日: 吾老矣,不可犹举进士治宅种田,往来于山中”。 荫补官员的这种获得出身的方式,其它仕人相比,还略显示出相对的公平性。能通 过这种方式获得出身的荫补官员,素质还是比较高的。 另外,在除授差遣上,科举出身,尤其是进士出身的官员。一般都授以亲民差遣, 且升迁较荫补官员快很多。太宗至仁宗朝的大致情况是:新及第进士第一人为将作监丞, 第二,第三人为大理评事,并通判诸州,第四,第五人为大理评事,并签书节试判官事; 第六人以下及九经第一人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县;第二甲两使职官:第三甲初等职官; 第四甲及诸科出身,并判、司、簿、尉;第五甲及诸科同出身,并守选。仁宗朝以后, 为解决冗官危机,防止官员升迁过快,依次降一等授。即使是这样,在升官途径上也显 然要比荫补官员先除授监当,无过失后,才可升入亲民资序的过程快的多。如包拯,“举 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属令录等亲民资序。赵 - ,“进士及第,为武安军节 度推官”属两使职官中的亲民资序。8 欧阳修“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 ( 请) 懒来会要辑稿选举9 之i ( 清) 徐松:束会要辑稿选举9 之2 ( 元) 脱脱等:宋史卷3 1 4 范仲淹传 ( 元) 脱脱等:宋史卷3 1 9 欧m 修传 ( 元) 脱脱等:术史卷3 3 l 沈括传 ( 元) 脱脱等:求史卷3 0 2 几景枷传 ( 元) 脱脱等:宋史卷3 0 4 范e 辞传 ( 元) 脱脱等:宋史卷3 7 3 洪皓传 毕仲游:西台集卷6 陈予思传 ( 元) 脱脱等:求史卷3 1 6 包拯、赵忭传 2 6 推官”。也属两使职官等。 蝣i 莽 举出身官员与荫补出身官员在实际能力,作为比有很大不同。上文已经讨论过, 荫补官员在任监当、地方统兵官等职时,对地方的财政,兵政都有十分消极的影响。而 在地方任亲民政的科举出身的官员,却有许多优良政绩。宋史循吏传中载循吏1 2 人, 其中7 人,是进士出身,1 人是诸科出身,荫补出身仅有3 人。科举出身的人数占6 7 ( 包括荫补后中进士1 人) ,荫补出身人数占2 5 。宋史翼中有循吏1 3 0 人,其中科 举出身人数为9 2 人( 包括荫补后中进士2 人) 占7 l ,荫补出身人数为2 3 人,占1 8 ,两史平均,科举出身占7 0 ,荫补出身占1 8 。 所以由此可见,在地方优秀的官员中,是以科举出身的人为主的。科举出身者在入 仕前一般生活在统治阶级的下层,对社会弊病和民间疾苦都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经过 数十年寒窗苦读,掌握了一定的经史知识和治国安邦的策略,所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入 仕后,不乏有许多卓有政绩者。 如邵晔,太平兴国八年( 9 8 3 ) “擢进士第”,旋除为蓬州录事参军。知州杨全“性 悍率蒙昧,部民张道丰等三人被诬为劫盗,悉置于死,狱已具,晔察其枉,不署牍,白 全当核实。全不昕,引道丰等抵法,号呼不服,再系狱按验。既而捕获正盗,道丰等遂 得释。”正是由于邵晔的努力,使宗冤假错案得以平反,张道丰三人性命得以保全。 太宗称邵哗“尔能活吾平民,深可嘉也”4 。 张逸“进士及第,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后知益州,有“华阳熙长杀人,诬道旁行者, 县吏受财,狱既具,乃使杀人者守囚。逸日囚色冤,守者气不直,岂守者杀人乎? 因 始敢言,而守者果服,立诛之。蜀人以为神。”张逸竞能只凭观察,便发现了冤情,破 解了一件冤案,确实有常人不及之处。还有一次,蜀地大旱“逸使作堰壅江水,溉民田, 自出公租减价以振民”而“民饥多杀耕牛食之。犯者皆配关中”张逸上奏说“民杀牛以 活将死之命,与盗杀者异,若不禁之。又将废穑事。今岁少稔,请一切放还,复其业, 报可”。宋代四川为偏远地区,且多盗,朝中官员多不愿去四川任官。张逸能在蜀地做 出政绩,实在难得。 高赋,曾“以父任为左班殿直,复举进士”,在知衢州时“民毛氏,柴氏二十余家 世蓄蛊毒,值闰岁,害人尤多,与人仇争辄毒之。赋悉擒治伏辜,盎患遂绝”使一方百 姓得以安定。在知唐州时,“州田经百年旷不耕,前守赵尚宽茁垦不遗力,而榛莽者尚 多。赋继其后,益募两河流民,计口给田使耕,作陂堰四十四,再满再留,比其去。田 增开三万一千三百余顷,户增万一千三百八十,岁益税二万二千二百五十七。”政绩卓 越,以致“玺书褒谕,宣布治状以劝天下,两州为立生祠”如高赋这样以荫补出身,又 考中进士,随后取得如此成绩的官员实在是凤毛麟角。 程师孟,进士甲科,在知河东路时,“劝民出钱丌渠筑堰,淤良用万八千顷,”在知 洪州时“积石为江陧,浚章沟,揭北阐,以节水升降,后无水患”在为江西转运使时, 术史卷3 1 9 欧m 修传 术史卷4 2 6 循吏传等等 脱脱脱脱 一儿元卜l (司司 “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为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知福州,筑子 城,建学舍,治行最东南。”在知广州时,百姓,因为侬智高毁坏了卅城,所以一旦有 警,“民骇窜”,“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城及交趾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史称“师 盂累领剧镇,为政简而严,罪非死者不以属吏。发隐撼伏如神,得豪恶不逞跌宕者必痛 惩艾之,至剿绝乃已,所部肃然。洪、福、广、越为立生祠,”程师孟为官勤敏,造福 百姓,可谓是循吏的楷摸。 宋慈“嘉定十年中进士乙科,补赣州信丰主簿”,当时安南军三峒有人,占据山寨 做乱,宋慈与当时的副都统制陈世雄负责平叛,宋慈“亟趋山前,先赈六保饥民,使不 从乱,乃提兵三百为隅总,介破石门寨,俘其酋”而陈世雄兵败“将官死者十有二人, 世雄走赣州,贼得势益猖獗”宋慈又“率义丁力战破高平寨”擒获首领,叛乱告平。 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与荫补出身的官员相比,科举出身的官员对地方政治 的影响是积极的。荫补官员由于无出身不能亲民,所以只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