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探讨唾液pH值及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对患龋的影响.doc_第1页
分析探讨唾液pH值及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对患龋的影响.doc_第2页
分析探讨唾液pH值及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对患龋的影响.doc_第3页
分析探讨唾液pH值及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对患龋的影响.doc_第4页
分析探讨唾液pH值及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对患龋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探讨唾液pH值及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对患龋的影响 汪双喜张辉 坪山新区人民医院口腔科(三甲单位),广东深圳518118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唾液pH值及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对患龋的影响。方法筛选xx年1月xx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普通患者2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的唾液并测量其pH指标,调查患者的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其中包括日常饮食、个人卫生及生活状态。并分析唾液pH值及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对龋齿发病的影响。结果pH值由8下降到5时,患龋均数分别为(1.10.2)、(3.00.7)、(5.51.2)、(8.91.5),表示患者唾液pH值越高则其龋齿发生数目、发生率越低;调查结果显示零食食用频率、刷牙次数、个人卫生习惯等均为龋齿发生的相对相关影响因素,在患龋发生率上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个人生活行为习惯是影响儿童或成年人患龋发生的主要因素,同时唾液pH值可作为龋齿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纠正患者唾液pH及改善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可有效预防及控制龋齿的发生。 关键词唾液ph值;个人生活行为习惯;龋齿 R780.2A1674-074(4)09(a)041-02 作者简介汪双喜(1975.3-),男,安徽安庆人,本科,主治医师,临床医学,研究方向:口腔。 龋齿是一种细菌性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破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牙齿无机质脱矿与有机质的分解,若不得到及时的治疗控制,病情可进展导致牙釉质侵害,发生实质性病损形成龋洞,最终牙冠完全丧失,牙齿丧失,可并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炎性疾病1-2。龋齿在我国是口腔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极高且地域、年龄分布范围极广,龋齿及病情进展后对患者的咀嚼功能及外表美观等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刺激根管神经产生剧痛,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为分析探讨唾液pH值及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对患龋的影响,该组实验通过调查于xx年1月xx年1月期间该院就诊的266例患者的唾液pH及个人生活行为习惯等,探讨唾液pH值及个人生活习惯对龋齿发病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xx年1月xx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患者26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34例,女性患者132例,年龄在372岁,平均年龄为(36.17.6)岁。所有患者均于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普通外伤患者102例,体检人员76例,康复期发烧、感冒患者34例,普通内科患者54例。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对该组实验知情并自愿参加,配合实验;无伤及口腔病例;经检查所有患者无血液性、内分泌性疾病;患者精神状态正常,语言表达能力正常,思维清晰; 排除标准:所有患者无义齿、牙齿正畸病史;妊娠期孕妇或生理期女性;唾液采集1d内服用药物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1.3实验方法 选用pH值广泛比色试纸(上海试剂三厂)进行实验。于清晨饭后2h进行检查,检查前需使用清水漱口35次,迅速采用pH试纸沾取患者舌下区域的唾液,待试纸发生变化后比对色差确定pH值;应用维生素C片(天津世纪药业有限公司)刺激患者舌尖下区味蕾,等待10s后按照上述方法再次测定舌下区唾液pH值,对比两次指标进行分析讨论;个人生活行为习惯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形式展开,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调查者的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刷牙次数及牙膏类型,是否经常食用口香糖、疾病及个人卫生习惯等指标。最终对研究对象的患龋情况进行判定。 1.4观察指标 龋齿诊断标准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口腔健康调查方法(1987版)对患者的龋齿进行评价4:常规光源或肉眼检查诊断,龋齿的计数对象主要包括浅龋、中龋、深龋、残冠、残根等,其中不包括明显静止龋。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检验水准=005。 2结果 2.1患者唾液pH对龋齿发生的影响分析 采集所有患者的唾液pH值指标,对照患者是否发生龋齿进行分析,见表1。 通过表1、2比较可知,患者唾液pH值越高则其龋齿发生数目、发生率越低,pH值处于酸性范围内时,龋齿发生率最高,患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龋齿是危害人们口腔正常生理功能的主要凶手之一,当龋齿病情进展后,可导致牙冠进行性丧失及牙齿丧失等,同时龋齿存在着低龄化的特点,且当恒牙发生龋齿后将对患者的医生产生影响,当患者进入老年后极易因口腔问题影响食物的摄入,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5-6。该组实验为探讨唾液PH值及个人生活行为习惯对患龋的影响,以便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改善及预防人们的口腔环境。该研究结果显示唾液的pH值为影响龋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H值由8下降到5时,患龋均数分别为(1.10.2)、(3.00.7)、(5.51.2)、(8.91.5),表示唾液pH值越低,患者龋齿发生率越高,龋齿数目越多,pH值处于酸性范围内时,即PH7时,龋齿发生率最高,患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常刷牙的人群(36.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