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0 卷第 2 期 2 0 0 7 年 第 2 期 潍 坊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 URNAL O F WE I F ANG ED UCA 1 1 0N AL C0 I 皿 GE V0 1 2 0 N o 2 J u n2 O 0 7 翻译标准的多元性 闵 海 岗 (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 宿迁2 2 3 8 0 0 ) 摘要 : 翻译的标准问题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翻译标准多元性 的存在正是 这些争论 的体现。本文 讨论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发展, 旨 在探讨翻译标准多元性出现的原因及其必然性, 指出翻译标准多元性的构建 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并成为翻译学建设的驱动力, 但这种翻译标准多元性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 关键词 : 翻译标准 ;多元性 ; 成 因; 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 : H 3 1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92 0 8 0 ( 2 0 0 7 ) 0 2 0 0 7 3 0 2 2 0 世纪后期 , 特别是最后 2 0年,中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取 得了突出的成就 , 各种新理论层出不穷。翻译理论家开始打 破学科壁垒, 纷纷以其他学科的各种理论为依托, 建立各种 翻译理论模式, 并对翻译的诸多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 其中 对于翻译标准的争论尤甚。总的看来, 翻译标准具有一定的 继承性, 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本文拟从翻译标准的多元性 发展、 成因及其必然性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 、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发展 翻译标准的多元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多种翻译标 准 , 不同标准之间并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 、 相互补充 、 相 互借鉴的。众所周知 , 构成原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原 文、 原文的作者和读者以及原文的语 言文化和社会背景, 因 此, 制定翻译的标准应该从多个角度、 多个层面出发, 既考虑 原作的因素, 又要考虑译作的因素( 译文、 译者、 译文读者 、 译 文语言文化背景等) , 这就导致了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就中国 翻译界而言, 著名的有 : 林语堂的“ 三字论” 信、 顺、 美 , 鲁 迅、 瞿秋 白的“ 宁信而不顺” , 傅雷提出的“ 神似论” , 钱钟书的 “ 化境说” 等, 但这些标准都没有脱离严复提出的“ 信、 达、 雅” 的理论框架。根据林语堂的解释, “ 信” 是对原文负责 ; “ 达” 是 对译文读者负责; “ 雅” 则是对艺术负责, 也就是说, 这些翻译 标准都是以原文的内容、 风格 、 表达为依据制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 ,翻译标准研究在我国有了新的发展, 不 少翻译家以丰富的翻译实践为基础, 提出了自己对翻译标准 的见解。如刘重德的“ 信、 达、 切” ; 许渊冲的“ 信、 达、 优” ; 刘宓 庆的“ 最佳可读性” ; 范仲英 的 “ 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 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 张培基的“ 忠实” 、 “ 通顺” 标准等等。另 有许多翻译家积极引进西方的翻译标准, 提出了以原文效果 为依据的“ 等效论” ; 以读者反应为依据的“ 目的论” ; 还有以原 文的价值为依据的“ 等值翻译” 等。 概而言之, 古今中外的翻译标准基本是从 三个维度来制 定的, 即文本、 读者反应与翻译功能。近几十年来国内翻译家 提出的诸多翻译标准, 如: “ 三美说” ( 意美、 音美 、 形美) ( 许渊 冲, 1 9 7 9 ) 、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辜正坤, 1 9 8 9 ) 、 话语层翻译标 准( 罗选民, 1 9 9 o ) 及翻译质量标准( 柯平, 1 9 9 3 ) 等也属于这个 范畴。这些翻译标准从不同的维度来衡量译文的优劣, 并导 致了多种翻译标准并存的局面, 体现了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发 展, 这也标志人们对翻译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 二、翻译标准 多元性 的成 因 辜正坤( 1 9 8 9 ) 在评述翻译标准研究的现况及其原因时, 从哲学意义上的认识论及人们思维定势上寻根究源, 认为人 们之所以在这一问题上流派纷争, 根源在于思维方式上的单 向性或定 向性。也就是说, 人们在思考问题时, 习惯于认为一 件事物不是 A就是 B, 习惯于说“ 道路只有一条, 答案只有一 个” 。因此 , 在探讨翻译标准时, 人们总是挖空心思要找出一 条绝对实用的标准, 结果陷人了死胡同。但从翻译理论 与实 践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 翻译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因此, 翻译的标准问题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 , 也是翻译理 论研究的中心课题 , 许多研究者基于翻译理论标准的多元性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关于翻译标准多元性的成因, 笔者拟从 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 1 中国历史的原因。中国翻译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中 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明 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 五四” 运动的西学翻译。在 某些方面的成就并不亚于西方, 但即便是在第三次翻译高潮 中, 大多数的名家更多的是从事翻译实践活动,注重的是“ 身 体力行” , 缺乏系统和完整的理论研究。而在改革开放后所形 成的第四次翻译高潮前的几十年 中,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 因,中国翻译理论的研究停滞不前。直到改革开放后, 翻译领 域才又逐步恢复到应有的局面, 翻译标准的研究多数散见于 一 些学术论文之中, 在翻译标准上不能完全包括翻译基本问 收稿 日期 : 2 0 0 7 0 2 0 2 作者简介: 闵海岗( 1 9 6 5 一 ) , 男( 汉族) , 江苏金湖人,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外语系副主任。 7 3 维普资讯 2 0 0 7年第 2 期 闵海岗: 翻译标准的多元性 题的方方面面, 从而造成了翻译标准的多元性。 2 国外翻译理论的影响。上文已提到, 国外翻译理论对 我国翻译理论研究影响很大。有专家考证 , 严复的“ 信、 达、 雅” 与早他 1 0 0年的英 国学 者亚历 山大 泰特勒 ( A l e x a n d e r T y fl e r ) 提出的翻译三原则非常相似 , 换言之, 严复参考了泰特 勒的三原则: ( 1 ) 译文应完全写出原作的思想信 ; ( 2 ) 译文 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的相同达; ( 3 ) 译文应和原作一样 流畅雅。 以著名翻译家奈达为代表的“ 翻译等值” 理论影响了许多 中国翻译家。该理论是由前苏联语言学派代表人物费道罗夫 ( F e d e r o v ) 于 1 9 5 3 年在其 翻译理论概要 中提出的。这里的 “ 等值” 并不是指绝对的对等, 而是原文与译文之间在某些层 次、 一定程度上的对应。其它有影响的理论还有由德国功能 派翻译理论家汉斯 弗米尔提出的“ 目的论” , 该理论的核心为 目的法则、 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 , 其中目的法则是首要法则。 此外,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否定原文文本终极意义的存 在, 消解原作者至高无上的权威性, 废除作者与译者、 原文与 译文之分, 宣称译者是创造主体, 译文语言是新生的语言, 以 及基于文化本位的“ 归化” 与“ 异化” 等翻译理论客观上为我国 翻译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 促进了我国翻译理论的 发展, 同时也使翻译标准进一步走向多元性, 但味的“ 崇 洋” , 也影响了“ 中国自成一体的翻译理论体系” 的建立。 3 翻译学科定位的影响。在翻译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还有翻译学是否已在中国建立起来了。有人认为翻译研究历 时已久, 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如语言学的、 文艺学的、 符号学 的、 文化学的等等, 它 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也有人认 为, 目前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 但不能说翻译学已经建立 起来了。这是因为翻译学科不得不借用其它学科的理论与方 法来补充和完善 自己, 没有形成本体理论框架。翻译学科还 没完全建立的定位客观上推进了翻译标准的多元性。 此外, 翻译标准的多元性还受到翻译者自身因素的制约, 如译者的能力、 态度、 喜好与风格等。译者总是在长期翻译实 践的基础上归纳出自己的一套翻译标准, 从而导致了翻译文 本的多样化。例如, 根据胡文彬 红楼梦 外文译本一览表 , 红楼梦 节译本 1 2种文字, 2 6种版本 ; 全译本 9 种文字, 1 9种 版本。其中全译本英文有两种译本 、 日文有四种、 朝鲜文有五 种。这些原作的多种译本的出现正是体现了翻译标准的多样 性。再者, 由于我国翻译界没有像奈达那样的翻译大师, 缺少 领袖裁决式的决断, 致使翻译标准的问题一直处于争论中, 这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翻译标准多元性的形成。 三、翻译标准多元性出现的必然性 翻译标准的多元性与翻译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 翻译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有当翻译实践活动 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 才有可能出现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局面。 我国的翻译活动已有 1 7 0 0多年的历史, 但从东汉至唐宋时 期 , 翻译活动主要局限于佛经的翻译 , 其规模和影响都 比较 小; 从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 五四” 运动的西学 翻译 , 翻译活动的规模虽然不断扩大, 但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 的翻译标准是严复提出的“ 信、 达、 雅” ; 新中国成立后 , 尤其是 改革开放以后 , 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的加强, 促进 了翻译活动的空前繁荣 , 因而翻译人才成为社会最紧缺的人 才, 翻译家们也从丰富的翻译实践中借鉴西方的翻译标准提 出自己的观点 , 这就使翻译标准多元性发展成为必然。 总的来讲, 翻译标准应是多元的, 不应是一元的, 这适应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从翻译的四次高潮来看, 翻译的标 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 翻译 的学科建设更注重实践, 从国内外翻译活动的研究上看, 由于 翻译实践者所面对的是不同体裁的材料, 不同的语言、 社会和 文化背景, 以及翻译者自身素质的差异, 翻译者很难遵循单一 的翻译标准 , 所以, 构建多元的翻译标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 然要求 , 也是翻译学科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四、结语 笔者认为, 翻译标准的多元性意味着不同的翻译标准之 间是相互补充、 相互借鉴的, 因为各种翻译标准分别代表了译 作价值的不同层面, 应该相互取长补短。同时, 构建多元的翻 译标准也应该为建立 “ 中国自成一体的翻译理论体系”服务, 因为各国的翻译理论都深植于各国自身的历史结构和特定文 化土壤之中, 中国的译学理论自然也应带有中国的民族和文 化特色。因而翻译标准多元性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性, 这样才能将中国翻译理论推向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 1 陈凯军 从翻译界现状看我国翻译研究的不成流派 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 13 0 6 , ( 2 ) 2 范仲英 实用翻译教程 M 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 9 9 4 3 方华文 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 M 西安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2 0 0 5 4 冯庆华 论译者的风格 A 谢天振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 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0 0 0 5 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J 中国翻译, 1 9 8 9 , ( 1 ) 6 刘宓庆 现代翻译理论 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 1 9 8 9 7 彭春艳 翻译标准新论 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 0 0 4 , ( 5 ) ( 下转第 2 8 页) 7 4 维普资讯 2 0 0 7年第 2 期 韩红梅, 李双妹 : 探究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 应将其及时销毁。处理卤氮化合物废渣的方法是加入氨水 , 使其溶液 p H值呈碱性 , 这样就可以把它们销毁。处理过氧化 物废渣的方法是: 加入一定的还原剂( 如硫酸亚铁、 盐酸羟胺 或亚硫酸钠) , 利用还原的方法把它们销毁。 2 7 含有氰化物废液的处理 可先加入混合碱液, 使金属离子沉淀而分离。调节 p H值 到6 8 后, 再往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钠溶液或漂白粉 , 充分搅拌, 静置 1 2小时以上, 使氰化物分解 , 反应如下: C l 0一+C N一= OC N一 +C l 2 O C N 一+ 3 C 1 0一+2 O H一=2 C 0 一+ N +3 C 1 一+H 2 0 3 实验室废弃物临时储存原则 化学性废弃物一定要做到适当分类与前处理( 以不影响 实验室安全、 卫生为原则) 后, 再置入各种收集废弃物容器 , 待 容器盛满后, 由学校统一处理。 3 1 酸应远离活泼金属。如钠、 镁 、 钾。氧化性酸及易 燃有机物, 碰撞后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质, 如硫化物、 碳化物 等 。 3 2 易燃物应放在暗冷处并远离有氧化作用的酸或产 生火花火焰的物质, 且其存量不可太多。 3 3 氧化剂( 如过氧化物、 氧化铜、 含氧酸及其盐类、 高 氧化价之金属离子等) 应放在暗冷处 , 并远离还原剂( 如锌、 碱 金属、 碱土金属、 甲酸、 醛、 草酸) 。 3 4 与水作用的药物应放在于冷处并远离水。 3 5 遇空气易作用的药物( 如黄磷) 应放在水中并盖紧 瓶盖 。 3 6 遇光易变化的药物应放在深色瓶子当中, 勿被阳光 照射。 3 7 有机物多为容易挥发的液体, 易燃也有毒性, 应放 在药柜最底层且通风良好处, 谨防倾倒摔碎。 3 8 有机溶剂应分 卤化物溶剂及非卤化物溶剂 , 分放储 藏。 3 9 实验室废弃物不可置入收集生活废弃物与废纸的 垃圾筒里。 3 1 0 容器丢弃之前须先清洗干净。热玻璃和反应化学 品, 决不能和可燃性垃圾混在一起。 总之, 化学实验所产生的废气、 废渣、 废液要妥善处理, 否 则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作为化学实验工作人员必须予 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徐基贵等基础化学实验 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 9 9 5 2 蒋碧如等基础化学实验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9 9 8 I nq ui r e i n t o Ch e mi c al La b o r a t o r y W a s t e Di s p o s a l Ha n Ho n g me i ,L i S h u a n g me i ( P e t r o c h e m i c a l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y ang V oca t i o n al l n s t if a t e o f T e c I l r I d 0 g y , y ang H e n an 4 5 7 0 0 1 ) Ab s t r a c t :W 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i n t h e l a b s o f u ni v e r s i t i e s a n d r e s e a r c h a n d t e a c h i n g a c ti v i t i e s ,l a b o rat o r y e mi s s i o n s, w a s t e , s o l i d w ast e e mis s i o n s and o th e r p o l l u t i o n p r o b l e m s h i g h l i t e d g r o w i n g t o r e g u l a t e and s t r e n g t h e n the l a b o r a t o r y s e wa g e mana g e me n t L a b o r a t o r y w ast e pol l u t i o n p r e v e n t i o n e n v i ron me n t a l h a z a r d ,e s p e c i a l l y t o ma k e a f e w s u g g e s t i o n s - Ke y wo r d s:c h e mi c a l l ab ; wast e e mi s s i o n; p r i n c i p l e;me tho d s ( T r ans l a t o r : Mr s L i S h u ang a e i ) ( 上接第 7 4页 ) On t h e Di v e r s i t y o fTr a n s l a t i o n S t a n d a r d Mi n H g ang ( S u q i a n H i g h N o r m al S c h o o l o f J i ang s u P r o v i n c e , S u q i a n J i ang s u 2 2 3 8 o o ) Ab s t r a c t :T h e t r ans l a t i o n s t a n d a r d h as,i n the w o r l d o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低压电器 课件 单元二 项目二 任务四 主令电器的使用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金融信托与租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省师宗县2025年中考最后冲刺模拟(一)语文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台州市坦头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中考模拟训练(五)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图像处理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数学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入学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宁波财经学院《教师职业理念与师德修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经营”英语竞争力讲座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一季度厦门写字楼和零售市场报告
- 202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语文(二)
- 香港专才移民合同协议
- 危险品驾驶员聘用合同二零二五年
- 2025-2030中国汽车冲压件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第四章 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 国家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编制指南(完整版)
- 兰州大学研究生入学体检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