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语言作为社会生活的记录和重要的文化现象,必然会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汉 民族是个礼仪文化之邦,有着很深远的文化历史,汉文化对汉语中吸收进来的外来词 有着很深的影响和制约。真正的外来词往往与本族语言的语音和形态方面都有重大的 差异,特别是从表音文字的语言进入表意文字的语言中的外来词。汉文化对其影响就 更为突出,本文就汉文化中汉民族文化心理、传统文化思想以及汉语特点等等对汉语 中各种类型外来词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从,天朝心态”、“习俗心理”、“语言禁忌传 统”等方面对音译词的影响进行研究;从“正名思想”、“真、善、美心理机制”、“汉 民族创新机制”等方面对意译词的影响进行研究;从“形象性和联想性心理”、“音义 双关”、“信、达、雅翻译机制”、“对称和谐的审美意识等方面对音意兼译词的影响 进行研究;从字母词在汉语词汇中产生的社会、心理、语言系统因素以及当代文化特 点对字母词的影响进行研究。逐一探讨。 关键词:汉语外来词汉文化音译词意译词音意兼译词 a b s t r a c t l a n g u a g e 勰ar e c o r do fs o c i a ll i f ea n dt h ei m p o r t a n tc u l t u r a lp h e n o m e n o n ,w e c e r t a i n l yw i l lb et h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i m p a c to fn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 。h a nn a t i o n a l i t yi sac u l t u r a l r i t u a lo fs t a t e ,h a saf a r - r e a c h i n gc u l t u r a lh i s t o r ya n dc u l t u r eo ft h eh a nc h i n e s ec a m ei nt h e a b s o r p t i o no ff o r e i g nw o r d s h a v ed e e pi m p a c ta n dc o n s t r a i n t s t h er e a lf o r e i g nw o r d so f t e n w i t ht h e i ro w nl a n g u a g ea n dv o i c ep a t t e r n sh a v e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 ,e s p e c i a l l yf r o mt h e p h o n o g r a p h yt h o s ec h a r a c t e r si n t o t h el a n g u a g eo ff o r e i g nw o r d si nt h el a n g u a g e h a n c u l t u r e ,i t si m p a c ti se v e nm o r ep r o n o u n c e di nt h i sa r t i c l eo nt h ec u l t u r eo ft h eh a n c h i n e s e c u l t u r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c u l t u r a lt r a d i t i o n s ,a sw e l la s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a n ds oo nt h ev a r i o u st y p e so ff o r e i g nw o r d si nc h i n e s et h ei m p a c to fr e s e a r c h ,m a i n l yf r o m t h e “h e a v e n l ys t a t eo fm i n d ”,“m e n t a lp r a c t i c e ”,“l a n g u a g eo ft r a d i t i o n a lt a b o o s a n ds oo n t r a n s l i t e r a t i o no ft h ew o r di m p a c ts t u d y ;“r e c t i f y i n gt h en a m eo fi d e o l o g y ”,“t r u t h , b e n e v o l e n c ea n d b e a u t y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m e c h a n i s m ”“c h i n e s en a t i o n a li n n o v a t i o ns y s t e m i n a r e a ss u c ha sf r e et r a n s l a t i o no ft h ew o r di m p a c ts t u d y ;l e g e n do ft h ei m a g e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s o u n d a n dm e a n i n gp u n ”,“f a i t h f u l n e s s ,b l a i rt r a n s l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 ”, “a e s t h e t i cs e n s eo fs y m m e t r ya n dh a r m o n y ”i ns u c ha r e a sa st h es o u n do ft h ei t a l i a n t r a n s l a t i o no ft h ew o r da n dt h ei m p a c to ft h es t u d y ;l e t t e r sf r o mt h ec h i n e s ew o r di nt h e l e x i c o no fs o c i a l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l a n g u a g es y s t e m ,a sw e l la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u l t u r eo fl e t t e r st os t u d yt h ei m p a c to ft h ew o r d t og oi n t od i s c u s so n eb y o n e k e yw o r d : f o r e i g nw o r d s h a nc u l t u r et r a n s l i t e r a t i o nw o r d s p a r a p h r a s e t h e w o r d si t a l i a nt r a n s l a t i o no ft h ew o r da n ds o u n d 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汉文化对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影 响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 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 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雌 坦2 年生月 比日 长春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版 权使用规定 ,同意长春理工大学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长春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 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 指导导师 1 1 课题来源 第一章绪论 外来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对外来词语的吸收继承有着悠久 的历史。在汉语发展史上,对外来词的引进大致有过三个高潮。“东汉至隋唐时期,随 着佛教东传、佛经大规模的翻译和汉唐与西域各国交往的扩大,带来了外来词引进的第 一次高潮:晚清至五四运动时期,西学东渐,以英语为主的印欧语词被迅速、大量地吸收 到汉语中来,形成了外来词引进的第二次高潮: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 放,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空前频繁,外来语词以日i 所未有的势头进入到汉 语中,出现了外来词引进的第三次高潮。” 1 第三次高潮与前两次的相比,出现了引人 瞩目的新趋势和新发展,也是最值得深入研究的。纵观对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研究, 在研究的方向、角度逐渐扩展,不断的深入的情况下在其中方面仍然有着明显的遗漏。 特别是最近几年外来词的数量明显增多,外来词类型也不断地增多,关于汉文化对外 来词的影响越来越深入这一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 2 研究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汉语外来词的数量不断增加, 大量新词新语应运而生。汉语外来词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可谓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 1 2 1 大陆研究现状 侧重于外来词与文化的关系的专题研究:罗常培( 1 9 5 0 1 9 8 9 ) 语言与文化( 北 京大学出版部,1 9 5 0 ;语文出版社,1 9 8 9 ) ;史有为( 1 9 9 1 ) 异文化的使者外来 词( 吉林教育出版社) ;史有为( 2 0 0 4 ) 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 上海辞书出版 社,该著为1 9 9 1 年版著作的修订版) 。这些著作在文化方面,首先拎清了文化语言学 的性质。罗常培先生的语占与文化认为,“文化语言学f 是一种关系学科,它研究 的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它并无意取代本性研究,也不必与语言学的其他交叉学 科进行地盘的争夺,更不想凌驾于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之上,成为所谓“大学科”。 其次,概括了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概括了三种方法,其中的“考察法”与人类学 的“田野调查法”相似,但罗常培先生又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显示出它在文化语 言学中的特殊性。“比较法”的特点是在于它与研究对象的共层性相一致。“分析法” 的特点则是贵在“外因分析”,较好地将文化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区别开来。再次,建 立了从语言看文化,从文化看语言的基本框架。通过这两个视角,准确地把握了文化 与语言的关系。而每一个视角又是多层面的。如从语言看文化,既透视了文化的不同 层面,又追寻了文化的发展轨迹,从文化看语言,既能看到语言在不同层面的投影, 又可了解语言流变的足迹。 侧重于英汉词语借用的著作:胡兆云所著的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一书, 在此书中对语言接触和汉英两种语言的词汇借用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社会文化的接 触与交流必然带来语言接触,操不同语言的民族接触的原因很多,例如文化交流、商 业贸易、殖民统治、地理等等上的接近。不同的社会文化接触,可引起不程度同的语 言接触。语言接触总要在参与接触的语言之中留下影响。语言借用是语言接触的一个 重要结果,而词汇借用则是语言借用的主要部分。在词汇的借用方面,各语言之间既 存在着啊普遍规律,也存在许多差异,英语和汉语都有词汇借用特点。捉着对语言接 触、词汇借用的普遍规律和英汉借词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 价值,对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翻译学等研究均有重要意义。但胡兆云在他的书 中研究的大部分是从鸦片战争以来五四运动前后,汉语从英语借用的词语,而对2 0 世 纪8 0 年代以后汉语对外来词的借用研究却较少。 侧重于外来词研究角度的著作:外来词研究看不同的角度和途径,杨锡彭所著的 汉语外来词研究是侧重在语言文字本体的角度,讨论汉语外来词的性质和范围; 以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借词方式为纲要,研究外来词音、义、形( 文字记写之形) 之间 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各类外来词的特点,并在学理基础上对外来词应用中的种种问 题给予了分析和评价;讨论外来词的汉化方式和汉化规律,分析外来词对汉语词汇面 貌影响,尤其关注外来词对汉语词语的意义、词语结构的影响。 综论性著作:史有为所著的汉语外来词( 商务印书馆,2 0 0 0 ) 。史有为队外来 词素有研究,早年与他人一道合作编写了汉语外来词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 9 8 4 年) ,这是我国最有影响的一本汉语外来词词典。在这此后史有为再次出版了异文化 的使者外来词( 吉林教育出版社,1 9 9 1 年) 。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地见到史先生 的许多有关汉语外来词的文章。在1 9 9 1 年出版的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中,史 先生主要是以历时的方法,对外来词的历史源流进行了疏理、分析,而汉语外来词 则是历时、共时并举,比如:对外来词进行分类,有功能上的分类和结构上的分类, 还有从外来词的来源进行分类。自订两类需要用共时的方法,最后一类则需要用历时的 方法。多种分类齐头并进,从各个侧面看了外来词所具有的一些性质、规律,这样有 助于对外来词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刘正琰、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编汉语外柬词词典( 上海辞书 版社,1 9 8 4 ) 。 这是我国最有影响的一部汉语外来词词典,罩面比较全面的记录了当时存在与汉语中 , 的外来词。 值得一提的是1 9 3 6 年上海天马书店出版、发行了胡行之编外来语词典,这是 第一本汉语通用外来词的词典。该词典所收“外来语”包括“全译音”、“全译义”、“全 输入”“半音半义“音义兼顾”5 种类型,共2 7 6 2 个词( 包括少数异形词) ,从内容 上分为政治、经济一文学、哲学、国际、外交、物理、生理生物、心理、伦理、论理、 宗教、教育、地理地质学、天文、体育、艺术、法学、数学、医学、军事、科学、普 通名词等2 3 类,“上自采取最古之输入,“琵琶”“单于 等词;中及印度佛教的流传, 如“菩萨”“观世音”“般若”“忏悔”等词;下则撷路最近的时语,如“水鸟外交”“新 注入主义”“蓝鹰运动”、“国家青年日”等。该词典的一般体例是列出外语原词与外 来词形成对照并简略释义,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但也好像有失之简单之处,如未能 清楚地区分“全译义”与“全输入”,收词有“过专门者不录”、“又过普通者亦不录” 等限定,因此收词不够广泛。该词典虽然影响不大,但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这些著作分别从外来词与文化的关系,主要是异文化在语言借入等方面;英汉词 语借用方面,主要是社会文化、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交流;外来词研究角度,主要 是音、形、义之间以及以历时和共时上对外来词进行分类上,对外来词进行了或深或 浅的研究与探讨。 1 2 2 港台研究现状 1 9 9 3 年7 月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在当界会长姚德怀主持下创办了词汇研究的专刊 词库建设通讯,期间刊发了大量的外来词研究文章,除了对几百个词条进行词源考 证以外,还从理论上重点讨论了“外来概念词”的性质、范围,建立“汉语外来概念 词词库”,有力地推动了汉语外来词的研究。 2 0 0 7 年万红所著的当代汉语的社会语言学观照外来词进入汉语的第三次高 潮和港台词语的北上一书,此书旨在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流行的外来词进行综合考 察与系统分析。2 0 年来当代汉语对英语、同语等外来词及港台词的借用和吸收,是社 会语言学和汉语词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此书参考了大量的国内报刊和专业文章, 并以此作为基本语料,对当代汉语中外来词的借用做详细分类,对其积极作用、消极 影响和如何规范等问题作了较全面的研究与探讨。这本书主要是对中国改革丌放以来 流行的外来词及港台词作一综合考察和系统的分析。 这些期刊和著作从外来词的词源和分类类型上做了研究。 无论是大陆还是港台的研究上都没能够很详细的涉及汉文化对汉语中外末词的影 响,但是无论是哪个类型的外来词都深受着汉文化的影响,所以这一方面有待进一步 的研究。 1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对外开放得能一步加强,汉语中的外来词呈现快速增长趋 势,这些外来词进入汉语词汇系统,一些常用的我们很好理解,可还有一部分是我们 理解不够完善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汉语在吸收外来词的过程中,汉民族 的各种文化心理以及汉语自身特点发挥了强大的制约作用,正是这种制约作用,才使外 来词不致泛滥,以至侵蚀汉语自身的规律。这也正是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汉语词汇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除通过 它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而日益丰富外,还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地从国内兄弟民族和 国外一些民族的语言中吸收词语,这就是所谓的外来词,来不断丰富自己。不同的民族 文化孕育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文化心理又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语言作为重 要的文化现象,必然会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制约和影响。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受汉文 化的制约和影响更为明显。在对于外来词的研究当中,多是从社会语言学及外来词自 身方面进行的研究,针对汉文化对汉语中外来词的影响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但一个汉 语外来词的形成过程是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的,外来词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借词的 产物,然而本质上,它又是文化传播的结果,所以研究外来词不仅要从语言的角度去探 讨,还要尽力从这些语言的表现形式中寻找到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痕迹。特别是语源 很多的汉语外来词,注重这方面的研究,就更有可能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史提供一些富于 启发的解释。然而,对于汉语外来词的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对其语源及自身形式的描 述,很少有人探讨汉语外来词与汉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所以本文针对汉文化对当代汉 语中外来词的影响进行研究,这样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接受和运用外来词。 第二章汉文化对现代汉语中音译词的影响 随着各个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为了达到与其他国家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在 语言上会借用外国的词汇,音译词的使用便是其中之一了。我们借用这些词汇是因为 在汉语语言系统中没有这些借词所指代的事物,而且我们也没办法用适当的汉语词汇 来表达这些事物,或者给这些物品起一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和能表达原词词义的汉语 词。因此就采用音译的方法用两个或几个汉字来代表原有词义。但是汉文化会对这些 音译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2 1 汉民族文化心理对音译词中的影响 2 1 1 “天朝心态在音译词中的反映 中国人在对外来语的借用和引进上,有一个普遍且特殊的现象,即一些音译词在 选择汉字作为其声音符号时,总想尽办法使作为语音符号角色的几个汉字所构成的词 组具有某种与原词( 原外来词) 的指称概念相进或者相关的内容意义,这很明显的反 映出中国人企图使外来词“汉化”的心态,这与整个汉族的民族心理天朝心念密 切相关。 莫斯科新闻一九九三年四月四同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蚕茧的文章。 作者普列沙科夫说了一段颇为精辟的话:“中国历来善于对付异族的入侵,最初显得有 点麻木不然,然后实行汉化,又恢复到中国天生的文明状态。佛教是这样,异族的王 朝( 元朝和清朝) 也是这样。” 2 翻开汉民族的文明史,将它与普列沙科夫的话进行对照,我们会发现事实确是如 此。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个异族入侵过中原的汉族王朝,但最终又有几个异族没有被 汉族的高度文明所“同化”呢? 如鲜卑族拓跋氏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与满洲人建立的 清朝,就是最好的例证。那么,汉民族为什么对于入侵的异族有着这么强大的“同化” 能力,她到底是用什么力量来完成这浩大的工程的呢? 这个便是汉民族历史悠久的高 度文明的优势使然。对于异族的文化、制度、思想,一旦对汉民族构成胁迫,汉民族 总能够用其强大的“同化”,也可以称之为“汉化”这一平和的方式不战而胜。当然了, 一般的历史规律是拥有较高文明水准的民族总是易于“征服”低于它的文明水准的民 族。正是有了这一次又一次神奇的同化和屡次轻易的不战而胜,自然地养成了汉民族 整体的优势感和自豪感,这便是“天朝,心念”了。 众所周知,华夏文明是孕育于黄河流域的,存这个区域远离人类丈明兴起较早的 地中海和印度河,其地理环境不便于大规模交流,这也是华夏文明能够一直在独立自 成的环境下成长的一个原因。这样就使“天朝心态”成为汉民族一种普遍的民族心理 和民族情绪。正因为有了这种心态,所以当汉民族在吸收外来词时总是力图使之带有 “汉化”色彩。例如: g e n t l e m a n 一尖头鳗( 绅士) y a h o o 一雅虎 g e s t a p o 一盖世太保 u t o p i a 一乌托邦 例英语“g e n t l e m a n 这个词,是指绅士、先生、男士,汉语中将之音译为“尖头鳗”。 这就是一个生趣盎然的音译词受汉民族“天朝心态”影响的例子。绅士与“尖头鳗” 除了语音上的相似之外,在意义上似乎没有任何的关联,但要是进一步研究一下“尖 头鳗 音译的时代,便可以了解其因由了:“g e n t l e m a n 音译在清末民初,含有讽刺 那些学习西方绅士派头,而实质上并没有那种精神气度的浪荡公子或假洋鬼子的意蕴, 在这种背景下所产生的“尖头鳗”多少也靠近了点原借词所指称的概念和内容,使其 具有了汉民族特有的时代意味与文化底蕴。例“y a h o o ”是指全球资讯网导览,韦 氏字典上的“y a h o o ”一词可追溯到格利佛的小人国游记,“y a h o o ”的意思是各 种野蛮、低等生物,泛指人面兽心之人。但是这个词用在当今这个时代和上面所述并 不相符,但是自我贬抑在国际互联网上却成为一种标志很受欢迎,所以“雅虎”显然 是个好名字。接下来的两个例子“g e s t a p o ,盖世太保”是指德国法西斯国家秘密警察 组织,用音译词“盖世太保”一看便明白是说他们是一手遮天的保镖,是为了讽刺其 组织无法无天残忍的作为。“u t o p i a ,乌托邦”原意为鸟有之乡,后成为空想主义的代 名词,同样是受汉民族“天朝心念”的影响。 两种不同的文化,承载着不同的世界观、民族观、审美意识与社会心理,因而由 此生发的谐音音译自然也是两种不同文化各自的传承物。仅从音译中所蕴含的民族心 理这一点,我们便可挖掘到其中的深意。在这种民族心态之下,音译时出现汉化现象 便是很普遍很诈常的了。因为有以我为中心的“天朝心态”,所以在吸收外来词时总 是力主意译而排斥音译;因为又有“万物皆备于我”的“天朝心念”,所以即使在找不 到合适的对应的汉语词汇去对译而不得采用音译的时候,仍然要在音译的文字上做功 夫,力图使之带有“汉化”色彩。这也就造成了汉民族“天朝心态”对音译词的影响。 2 1 2 习俗心理在音译词中的体现 2 1 2 1 汉族人名、姓氏等文化对外来词的影响 汉族姓氏、人名文化是汉族占代宗法制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 部分。这些文化因素也会对外来词有很强烈的影响,从而使外来词中人名、姓氏等专 用词带上浓厚的汉文化色彩。首先,经常采用汉族女性人名常用字对译外语中女性人 名,竭力使其带有汉族女性人名的。些特点。例如: 6 e l i z a b e t h 一伊丽莎白 j a n e t 一珍妮 a n n a 一安娜 d i a n n a 一黛安娜 f a n n y 一范妮 其次,用汉族姓氏用字对译外国人名、姓氏的第一个音节或音素,伎外语人名汉 姓化。例如: m a r x 一马克思 e n g l e s 一恩格斯 w a s h i n g t o n 一华盛顿 c h u r c h i l l 一邱吉尔 r o o s e v e lt 一罗斯福 l i n c o i n 一林肯 l i o u s 一刘易斯 c h a m b e r l a i n 一张伯伦 并非只有对名人的名字的对译是这样,对普通百姓的名字也是如此。在新英汉 词典的附录“常见英美姓名表”中,所收的个人名中首音节或音素对译使用的汉族 姓氏用字就有很多。如“李、刘、张、林、邓、马、牛一薛、蔡、钱、霍、丘、邱、 唐”等均为汉族姓氏常用字,不同的是,汉族使用频率高的姓氏用字在对译外语人名 时却时使用频率很低的,而汉族不太常用的姓氏用字在对译外语人名时反而使用频率 高,例如“艾”对译了5 1 个人名的第一个音节,“布”对译5 5 个,“格”对译4 0 个, “贝”对译了3 0 个。而这几个姓氏用字在汉族中均为罕见姓氏用字。 姓氏文化对音译外语人名的影响还表现在外国人名译音形式或首音节后加“氏” 字。例如: r e a u m u rt h e r m o m e t e r 一列氏温度计( 一种温度计,由r e a u m u r 发明而得 名) s c h w e i z e r sr e a g e n t 一许氏溶液( 一种试液,由s c h w e i z e r 试制成功而 得名) m al p i g h i a nb o d ic s 一马尔王基氏体( 肾小体,由m alp ig hj a n 发现而得名) w i lli a m s o n sv i0 1e t 一威廉逊氏紫( 铁氛化亚铁钾,由w i lli a m s o n 发现 而得名) 2 1 2 2 幽默诙谐语言传统对音译词的影响 汉语外来词中有许多音译词听起来或是看起来具有幽默的特性,可以称之为是“幽 默诙谐型”音译词,这类音译词的出现是有原因的,它们深受汉民族幽默诙谐语言传 统的影响。 林语常认为:“幽默是一种,心理状念,进向高之是一。种观点,一种对人生的看法。 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只要才能与理智横溢到足以痛斥自己的理想,幽默之花就 会盛开,因为所谓幽默只是才能对自我进行的鞭挞而己”。 3 中国人的幽默历史正如中 国的文明史一般源远流长,因为从理论上讲,“幽默产生于现实主义,而中国则是个异 常现实的民族:幽默产生于庸见,而中国人对生活的庸见数不胜数。亚洲人的幽默, 尤其是知足与悠闲的产物,而中国人的知足悠闲程度是无与伦比的。一个幽默家通常 是个失败者,喜欢诉说自己的挫折与窘迫,中国人则常常是清醒冷静的失败主义者”。 4 正因为如此,中国自古以来就出产幽默家,比方说庄子就很有名。记得林语堂曾不 无调侃地说:“由于有了庄子及其著作,中国所有的政治家和土匪强盗都成了幽默大家, 因为在他思想里直接间接地渗透着庄子的人生观。老子在庄子之前已经发出过尖刻的 狂笑。他的一生肯定孤独未婚,否则他就不会笑得那么调皮二老子最后的几声咳 嗽和大笑被庄子接了过去。庄子较为年轻,音色也比老子丰富得多,世世代代都听到 他的笑声。我们一旦有机会总是忍俊不禁 。 5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中国人的幽默多 见于行为,少见于口头”,“中国人的幽默有不同的称呼,最常见的是滑稽。”还有, 中国人的幽默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他们总喜欢开开玩笑”,可以说是一种“狰狞的幽 默 ,“建立在对生活的滑稽认识之上”的带有“闹剧色彩的幽默”。例如: h u s b a n d 一丈夫( 音译为“黑漆板凳”) 1a d i e s 一女士们( 音译成“累的死”) m ist e r 一先生( 音译为“密斯偷”) f a l l a c y 一谬见,谬论( 音译为“发拉屎”) d a n is h m e n d 一有教养的人,有文化的人( 音译为大石马) 例我们将英文单词h u s b a n d ( 丈夫) 音译为“黑漆板凳”,只要人们了解h u s b a n d 的 指称概念,便会从“黑漆板凳”的字面上想到这样一种情形:是否现在的妻子都是一 个个凶神恶煞的母夜叉呢,将他们的丈夫当成涂了黑色油漆的板凳随意坐来坐去呢? 真要是这样,那不令人捧腹大笑么? 例英语“1a d ie s ”( 女士们) 音译为“累的死”, 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一个个在家罩面洗衣做饭打扫屋子的女人们的形象,幽默色彩凝重。 例就更有趣了“m is t e r ”( 先生) 音译为“密斯偷”,是想表达与密斯,也就是“m i s s ” ( 小姐) 的音译“密斯”偷偷约会,幽默诙谐表达的淋漓尽致。诸如此类受中国人好 为幽默诙谐且带恶作剧色彩影响的音译词还有很多,在这卑不一一列举了。 2 1 3 语言禁忌与语言崇拜的文化传统心理 食品、药品、饰品等商品名称在汉语词汇当中音译过来时,出于一种中国人特别 感兴趣的语言拜物心理,在选用作为音译符号的汉字时尽量挑些诸如“乐”“宁”、“灵” 之类的带有吉祥色彩的字眼。单从表面上看,这种音译似乎有推销产品的广告动机, 实际上却是汉民族语言禁忌与语言崇拜的文化传统心理在音译外柬词时不自觉的流露 和反应。本求语言是与劳动同时发生和发展的。种社会交际工具。但是,在人类的仞 始阶段,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低下与征服自然能力的不足,人们往往对尺自然的很多 现象不明所以,甚至感到惧怕,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往往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 系起来,或者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带来的祸福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 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社会成员竞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类带 来幸福活在灾祸,竟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加倍的 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庇护和保佑。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语 言的禁忌和灵物崇拜。 6 语言的禁忌和灵物崇拜,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 是一种迷信语言的力量之表现,是一种原始心理的反映。但是这种迷信和原始心理并 不仅仅存在于人类的初始阶段与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的少数民族的人们身上,而是具 有相当的普遍性。就好像对中国人来说,虽然汉民族有着悠久辉煌的文明史,但是中 国人却由于相对保守稳定的文化传统与心理作用,对于语言的禁忌与语言灵物崇拜的 原始心理相对于其他民族更明显、更普遍。如明人陆容菽园杂记中记述道:“民间 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往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讳离散, 以梨为园果,伞为竖笠;讳狼藉,以榔槌为兴哥;讳恼躁,以谢灶为谢欢喜。” 7 这 是语言禁忌的例子。下面在举一个语言灵物的例子。中国有很多针织物我们经常能看 到两种动物鹿和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鹿”与“禄”谐音,“蝠”与“福”谐 音,这象征着福禄双全。旧中国的新郎与新娘在婚礼结束后,往往要私下吃一次由猪 心做的宴席,因为这样就意味着他们会永结“同心”,生活美满和谐。直到现在这个文 化传统在中国人这罩还是十分看重的,这便造成了语言禁忌与语言崇拜对音译词的影 响,以下我们具体分析。 2 1 3 1 “避秽求吉”心理在音译词中的体现 我们首先看一个例子,英语“t o e f l ”音译为“托福”,是指出国留学的一种外语 入学考试,用“托”、“福”两个汉字,恰好可以表达人们祈求好运的心念,是汉民族 传统文化中“图吉利”“避秽求吉”心理的真实感应。 语言符号负载着文化信息。绝大多数单个汉字都是有意义的,因此记录了意义的 单个汉字自然包含着社会文化心理。例如汉语地名历来注重避污秽、避忌讳,因此有 一些字眼不太雅观的地名后来都改变了用字,也就改变了词面形式和词义。北京的一 些胡同原名比较粗俗,便用谐音的方法改为比较文雅的新名,如“哑巴胡同”改为“稚 宝胡同”,“母猪胡同”换成“墨竹胡同”,“猪尾巴胡同”改为“朱苇泊胡同”,“屎壳 郎胡同”改为“史可亮胡同”,“牛蹄胡同”更是变为“留题胡同”,。台湾的基隆市,“基 隆”其实并非字面上的意义,也没有“跟基隆重”的意思,“基隆”实为闽南方言“鸡 笼”的同音记写。用字的改换,“避秽求吉”心理应是主要原因。 这种心理也反映在外族语言成分构成的地名音译上。例如我们所在的东北的“吉林” ( 省名、市名) 来自满语的音译“吉林乌刺”的省减,“吉林乌刺”早期写作“吉陵乌 刺”。从“吉陵乌刺”到“青林乌刺”再到“吉林”的变化,除了减省字数以求更为经 济之外,用字的更换自然廊是为了避秽求吉。音译用字虽然r i 是当音节符号用,但汉 字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必然浸透着民族文化色彩,具有文化心理的底蕴。 9 马来西亚全国话语规范理事会2 0 0 5 年4 月8 号作出决议,将东海岸的k u a l a t e r e n g g a n u 州的华文译名由“瓜拉丁加奴”改为“瓜啦登嘉楼”,以合当地华社民意。 该州的简称“丁加奴”也要相应的改为“登嘉楼”,周明的缩写形式“丁州”则改为“登 州”。t e r e n g g a r u 的官方译名一直是“丁加奴”,丹在华文报刊、地图及各种华文印刷 物中广泛使用,但该州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华人社团不喜欢“丁加奴”中的字眼“奴”, 一直采用“登佳楼”之名,已有长达3 0 年的历史。可谓坚持多年,终于“正名”。 2 1 3 2 褒贬色彩在音译词中的体现 语言符号负载着文化信息。绝大多数单个汉字都是有意义,当然绝大多数词也是 具有感情色彩的。音译词的译名往往被赋予褒贬色彩,因此从字面上也可以看出人们 的褒贬态度。b e n z 译为“奔驰”、c o c a c o l a 译为“可口可乐”、p e p s ic o l a 译为“百事 可乐”、g o o g l e 译为“谷歌”,字面上都有赞美的含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 国名,用以音译的字眼都是很有美意的。 这种褒贬色彩在药品类和食品类的外来词中表现更为强烈。具体表现为药品类的 多带“宁”、“良”、“安”、“定”等字:食品类的多带“乐”、“福”等字。例 如: p y o c t a n i n e 一脓丹宁( 用作消毒剂) c 1 0 i d i e 一可乐宁( 一种降血压药) c h o l e t e l i n 一胆特灵( 胆黄素) y a ty e n 一药特灵( 一种抗变形虫病药) l ib r u m 一利比安( 一种用作镇静剂的药品) 4 s u l f a g u a n i d i n e 一消发困尼定( 一种防治痢疾等传染病的特效药) c u i n i d i n e 一奎尼定( 医药上用作调整脉搏和治疗疟疾的药剂) c o c a c o l a 一可口可乐( 一种美国制的清凉饮料) s o u f f e r 一苏福利( 一种蛋奶酥) 这些音译形式,除了褒贬色彩的心理影响外,我们还可以从更深的层次上看到这也是 中国人语言禁忌与语言崇拜的文化传统心理影响外来词的结果。如,食品类多带“福”、 “乐”等字,人们看到这样的字眼儿,就会认为吃了这种食品,就会给人带来幸福与 快乐。正如陈原先生所说的那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 感觉和超人的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或灾难,竞以为语言 是祸福的根源。” 8 这讵是“可口可乐”、“苦口苦辣”同指一种饮料,而“可口可 乐”得以存活,“苦口苦辣”消亡的最深刻的原因。 2 2 汉语特点对音译词的影响 2 2 1 汉语的单音节词文化在音译词上的运用 儿j 汉语的历史源远流长,方言之间存在较大分歧,通过借音引入的外来词就有可能因 为时地的差异形成用字的差别,现代汉语的基础是古代汉语。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 占绝对优势,到了现代汉语虽然双音节和多音节词占据优势地位,但是,一旦要是有机 会人们还是习惯使用单音节词。现代汉语中大量离合词的存在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这个特点在外来词中的音译词上也有所体现,也对其造成了影响。表现在一些多字单 语素外来词会被拆开来使用。例如: h u m o r 一幽默 m a ss a g e 一按摩 b u n g e e 一蹦极 例“幽默”是h u m o r 的音译,从构词上来说是个单语素词,其内部结构不可分析,然而, 在现实的语言生活中,就有“幽了他一默 的说法。“幽和“默”分别当作两个单音 语素词在使用。例和例子在生活中都有“按一次摩”“蹦一次极”的说法,可见, 由一个字表示的单音语素( 单音节) 词的使用,在汉语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并且对音译 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2 2 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对外来词中的音译词的规约 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音节不以辅 音收尾( 除鼻音之外) 。因此,在音译外语词时,对于不符合现代汉语语音特点的,要按 照其特点进行改造。换句话说就是现代汉语语音特点对音译词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先 来看两个例子,英语“l y m p h 和“b a n k 最初借入的时候,其音译词分别为“林肥” 和“板克”,把一个原本是单音节的词音译为一个双音节的词。其原因就是来源语词的 末尾含有一个发声的辅音f 和k ,不符合汉语音节的特点;音译时通常是在收尾清辅 音后面添加元音i 或u ,浊辅音的后面添加元音 色 或0 ,使之符合汉语音节的特点。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 0 1 y m p i c 一奥林匹克 t a n k 一坦克 j e e p 一吉普 w a1t z 一华尔兹 m o n t a g e 一蒙太奇 9 0 1f 一高尔夫 对于含有复辅音辅音连缀的外语词,借入时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例如: d e m o c r a c y 一德莫克拉西 s t al i n 一斯大林 clo n e 一克隆 p r o le t a ria t 一普罗列塔尼亚 2 2 3 音节求简化对音译词的影响 在汉语借用的外来词中有一种音译词被称为简称型外来词素,它是指由可成词外 来词素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一种词素。例:“咖啡”被简称为“咖 ;在“热咖”、 “冰咖”、“黑咖”中充当词素;“巴士”被简称为“巴”,在“大巴”、 “中巴”、 “小巴”中充当词素;“的士”被简称为“的”,在“面的”、“打的”、“的哥” 中充当词素。其中“的”约定俗成的程度最高,在“打个的”这一形式中已显得相对 独立。这种简称型外来词素目前仍处在语言的“临时变化”状态,它能否被正式接纳, 尚不能确定,在此仅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提出。 “打的”一词是“坐出租汽车”的一种颇有意思的说法。首先,由于这是个双声 词,而且声母是最容易发出来的一个辅音舌尖中音“d ,很容易上口:而“坐出 租汽车“这种译法则涉及平翘舌音频繁交替的发音问题,这样子说起来很不顺口,不 利于平时的语言交流。其次,由于“打的”音节的数量明显少于“坐出租汽车”,这 样更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打的音节数量少、容易上口等特点f 迎合了人们求 简的心理,也可以说成是汉民族中简约这一文化对他的影响。 2 2 4 从汉字作为语素文字看其对音译词的影响 汉字在语音形式上对应一个音节,但汉字音节并非纯粹的抽象的音节,而是具体 的音节,绝大多数汉字都记录了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成分,也就是语素。因 而用汉字作为音节符号音译外语词,实际上是拿音节的语素符号作为纯粹的音节符号 来使用。但是在音译词中用以音译的单字除了具有表音作用以外,单字原有的字面意 义也往往起作用。汉语汉字的习惯是每个字,每个音节都有意义,所以即使是音译, 大家往往也要力求音译所选用的字能够显示出与词义有关的意义来。这使得汉语音译 词的真实面貌若隐若现,音译的性质往往被掩盖。因此,判别音译词需要拨丌字面意 义上的迷雾,才能一睹真面目。在识别音译词时,辨明词源就显得特别重要。不明词 源就很容易不明其义,甚至产生误解,从字面意义来理解音译词的词义,这样子往往 就不会了解这个词的真实含义。 汉语中许多音译词,从字面上都可以“抠”出意义来。望文生义,“猫匿”是“猫 的藏匿”。其实“猫匿”的意义跟猫跟本不相干,否则就不能解释“猫匿”也口j 以写为 猫腻。“猫匿”或“猫腻”其实是来自波斯语m a n i 的音译借词,意义为“私弊、隐 情:搞鬼,使假招子”。因此“猫匿”或“猫腻”都只是一个复音节音译词,字面意义 跟真实词义跟本不相干。“猫匿”与“猫腻”异形同音同义,是同一个音泽词的书写异 体。 “坦克( t a n k ) ”是个音译词,“坦”没有意义,“克”没有意义,“坦克”作为一个 整体,只记录一个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但是,望文生义,坦克也可以分析出 意义柬。“有人将坦克f1a n k ) 、休克( s h o c k ) 列入纯音译之类。坦克能坦 地_ 免敌;休克中的休即止也。所以它们存字同l :可能闪为禽有意义, 1 2 或许是循音赋义词。” 9 “循音赋义”是汉语汉字的认知方式使然。汉语汉字的认 知习惯使每个字每个音节都有意义,即使是没有意义的字或音节,也要使它有意义。 更何况作为“坦”、“克”本是汉语中两个有意义的语言成分。但是,在“坦克”这个 词中,“坦”和“克”都只是音节符号,单个字是没有意义的,两个音节作为一个整体 才表示一个以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如果不是在组合中考察音译用字的意义以 及外语原词的意义,而将音译用字单独抽出来加以解释,那样的意义与音译词的实际 词义是无关的。 “基尼斯、吉尼斯、建力士”都是“g u i n n e s s ”的音译译名,表面看起来,“健力 士”跟“基尼斯、吉尼斯”是不同的,因为“健力士”字面上有意义,字与字在语义 上是可以组合的,但其实还是音译,因为字面意义跟“g u i n n e s s ”的原义无关。澳大 利亚城市“s y d n e y ”的译名有“稀泥”、“雪梨”的称号,也都是音译,尽管“雪梨” 字面上似乎是有意义的,但s y d n e y 不是“梨”,“雪梨的字面意义与s y d n e y 没有关 系。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所在地“i t h a c a ”音译为“依色佳”,胡适先生将其译为“绮色 佳”。“绮色佳”似乎是个陈述性的表达( 绮丽景色佳) ,字面上是有意义的组合,但意 义组合形成的单位已不具备地名的特征,也并非原词的意义,“绮色佳”也只是音译词。 1 3 第三章汉文化对现代汉语中意译词的影响 西词中用和中西混用,体现了西化和民族化的融合。在现代汉语外来语之中,意译 词是占绝对优势的,这些词语都是以现代汉语已经存在的语汇结构类型为模型进行改 造的,这些经过民族化改造后消化吸收的外来词充分显现了汉语在吸收外来成分时自 身所具有的超常的凝聚力和改造力,更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民族原有文化不可动摇的基 础地位。汉语的这种音节表现强烈、以单音节语素作基础的语言特点决定了其对外来 成分有必要进行“汉化”处理,也反映了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的强大影响力。以下 我们从两大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岱岳区马庄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二模突破冲刺化学试题(一)含解析
-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临床综合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部分校2025届初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文化文本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5年初三下学期教学测试(二)数学试题含解析
-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职业生涯辅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湛江市高三年级上学期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 2025年青海省格尔木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临床试验AE记录规范性
- 《2025网络文学作品版权出版合同》
- 桥式起重机主梁强刚计算
- 大东鞋业合同协议书
- 犀牛首饰建模课程设计
- 2024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限公司招聘50人(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专项训练)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课件
- 2022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招聘2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DL-T+961-2020电网调度规范用语
- 电动伸缩雨棚合同范本
- NBT 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射线检测
- 2024中国奥特莱斯行业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