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韩国的历史叙述与历史学.doc_第1页
第一讲 韩国的历史叙述与历史学.doc_第2页
第一讲 韩国的历史叙述与历史学.doc_第3页
第一讲 韩国的历史叙述与历史学.doc_第4页
第一讲 韩国的历史叙述与历史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韩国的历史编撰与历史学1.韩国历史编撰的开端1)三国与高丽初期的历史编撰韩国现存最早的、最著名的史书大概要数高丽时期编撰的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但是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中也常有引用别的书籍的记载,所以在此之前应已经出现了历史编撰。申采浩即认为三国遗事卷三(兴法)所引用的神志秘词为古朝鲜时代的史书。 申采浩:朝鲜上古史,丹斋申采浩全集上,萤雪出版社,1977年,第39页。对于三国遗事所引用过的魏书,也有人认为魏书可能不是中国史书,而可能是卫满朝鲜或乐浪初期记载卫满朝鲜历史的史书。 , 1977, ,12,13, 13-22.但是这些都只是一种假说,无法得到证实。根据三国史记的记载,三国时代高句丽、新罗和百济都曾编撰过史书。高句丽婴阳王十一年(600),“诏太学博士李文真,约古史为新集五卷,国初使用文字时,有人记事一百卷,名曰留记,至是删修”。然而留记出现的具体年代无从查考,申采浩等人认为始于高句丽创立之初,也有人认为应为公元前后,有人认为为四世纪小兽林王时期。从内容上,从留记到新集的编撰过程,也许体现了五部历史合编为王室中心的国家史的过程。负责编撰新集的李文真应该是从内地来到高句丽的汉人知识分子,所以新集也许受到中国史学的影响,甚至有韩国学者推测编撰新集的目的可能是为太学提供教材。关于百济,三国史记也记载,“古记云,百济开国以来,未有以文字记事,至是得博士高兴,始有书记。然高兴未尝显于他书,不知其何许人也。”这是近肖古王三十年(375)的事情。据此,今西龙认为百济开始有了历史记录,此后有不少日本和韩国学者也同意他的看法。而李丙焘、李基白等人认为文中的“书记”是史书名,百济从这时起有了史书编撰,这种观点现在成为韩国史学界的通说。这个高兴也同样可能是中国人,从百济封其为博士来看,应是一个儒学者,所有有人推测书记应该与新集类似。关于新罗,三国史记也记载,真兴王六年(545),“伊飡异斯夫奏曰:国史者,记君臣之善恶,示褒贬于万代,不有修撰,后代何观?王深然之,命大阿飡居柒夫等广集文士,俾之修撰。”在该书居柒传中也记载说:“真兴大王六年乙丑,承朝旨集诸文士修撰国史,加官波珍飡。”也许因为三国史记是以新罗为中心编撰的,所以关于新罗的记载更加详细,也更为可信,而且从异斯夫的建议来看,当时新罗已经完全接受了中国的史学思想,但是也有人怀疑这反映的其实是高丽时期编撰三国史记者的认识水平。此外,三国遗事引用过的开皇历(录),也被认为是金官伽耶的史书。开皇是隋文帝的年号,所以有人据此认为此书大概编撰于开皇年间(581-601)。而金官伽耶早在533年就为新罗所并,一种解释是金官伽耶灭亡之后遗民所著。日本书纪还引用过百济记、百济新撰和百济本纪,合称百济三书。今西龙认为这些记载是可信的,而三品彰英认为是百济为向日本表明自己对伽耶的特殊权益而编撰给日本人看的。 三品彰英:百济记、百济新撰、百济本纪,朝鲜学报24,1962年。坂本太郎则认为百济三书是百济灭亡之后,由在日本的百济人编撰后提供给日本史局的,目的是为了向日本表明百济曾经帮助过日本。 坂本太郎:日本书纪解说书名、成立、资料,日本书纪上,岩波书店,1967年,第16-17页。而津田左右吉则认为日本书纪在引用百济三书时也许经过修正。 津田左右吉:百济关日本书纪记载,日本古典研究下,1950年。 韩国史学界也有人接受坂本太郎的观点,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百济三书本来就是百济的史书,大概后来经过在日本的百济人或日本人的润色、修订。十世纪初,高丽重新统一了后三国,建立了统一新罗以后的又一个统一王朝,此后大约一千年间朝鲜半岛基本上都处于统一状态, 高丽时期,半岛北部,即现在朝鲜北部并不在高丽管辖范围之内。直到二战之后分裂为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形成目前的南北分断的局面。对于高丽前期的历史认识,韩国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观点认为从高丽建国到12世纪中叶三国史记出现时为止,高丽有很强的高句丽继承意识,而此后直到高丽灭亡,新罗继承意识处于支配地位。有人对高丽的历史继承意识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认为高丽建国到统一后三国,主要是高句丽继承意识,统一后三国以后到文臣政权成立,是高句丽继承意识和新罗继承意识并存的二元的历史继承意识时代,对内强调新罗继承意识,而对外标榜高句丽继承意识。 :高丽时代 历史继承意识,梨花史学研究8,1976年。也有学者反对这种将新罗继承意识与高句丽继承意识割裂开来的观点,认为毕竟经过了统一新罗时期,高丽继承的应该是统一新罗的传统和思想,这里当然也包括已经融入统一新罗文化的高句丽文化。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讨论高丽前期高丽人中到底还有没有新罗、高句丽、百济的意识,而从后三国的历史来看,这种意识还是强烈存在的,所以高丽时期在正统认识上发生转换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情。另外,正统论在高丽尚未严格确立,这也是高丽的正统认识尚未系统化的结果。关于这方面,留待以后再详细论述,下面先介绍一下三国史记的编撰情况。在编撰三国史记之前,高丽已经开始整理三国时代的历史。在统一新罗时期,从新罗的立场来看,是新罗最终利用唐朝势力灭掉了百济和高句丽,占有百济的领土和高句丽的部分领土,所以新罗的统一其实就是新罗的扩张过程,新罗的历史认识自然立足于此。而后高句丽的建立者弓裔虽然出身新罗王族,但是有强烈的仇视新罗的心理,而利用高句丽继承意识笼络了部分高句丽遗民。王建上台后,当然也不能完全摆脱这种倾向。所以高丽建国之初甚至想恢复北方高句丽原来的领土。既然存在高句丽继承意识,那么高丽就自然会有与新罗不同的历史认识,所以高丽要重新整理朝鲜半岛以前的历史,最初的成果就是三国史的编撰。三国史的编撰者和成书年代不详,高丽史和高丽史节要中都没有提到此事。末松保和认为三国史应该成书于1010年以前,因为显宗二年(1011)正月契丹侵入高丽,焚烧开京宫阙,史官保存的资料也有不少在这时被焚毁。也学者认为下限应该划在义天访问全州孤大山景福寺的1091年。高丽显宗四年(1013)开始整理高丽初期的实录,到德宗三年(1034)年完成开国以来七代国王的实录七代事迹三十六卷,可见大火之后流传下来的高丽初期的史料仍有相当数量,可惜三国史和七代事迹都没有传到今天,流传到现在的有关高丽初期,尤其是光宗时期的历史记载很少,到成宗以后,历史记载才有明确的年月日。所以现在有学者推测,高丽史和高丽史节要之所以没有记载编撰三国史之事,大概因为这是高丽成宗朝以前的事情,很可能是光宗时期编撰的。因为这时期高丽王朝比较稳定,光宗正试图加强王权,有可能去系统整理前朝历史。三国史没有流传下来。从三国史的书名来看,将三国的历史并列本身已经超越了新罗的历史认识。但是这部史书主要还是依据新罗史料编撰的,而高句丽和百济历史所占份量较少。这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有志,并有注释和史论。该书对后代影响比较大,是加入了檀君本纪和东明王本纪,后来李奎报的东明王篇,李承休的帝王韵纪,以及一然的三国遗事都认为东明王与檀君存在血族关系,是天孙的后裔,这对后代构筑韩国历史正统的体系至关重要。到高丽仁宗(1123-1146)时期,仁宗二十三年(1145),命金富轼等十一人重新编撰三国时期的历史,于是完成三国史记,这是现存的韩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正史。当时高丽与宋朝交往密切,积极从宋朝输入中国文化,从文宗(1047-1082)到仁宗(1123-1146)的一百年间实行所谓“佑文政治”,所以培养了一批学者、文人,金富轼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到仁宗时期,辽已经衰老,女真族建立的金兴起,高丽又面临金的压力,国内政治开始出现新的波动。这时发生了妙青之乱,结果被金富轼率兵镇压,儒教政治重新得以确立,一般认为三国史记的编撰也是在这一政治形势下进行的。在进三国史记表中,提到编撰三国史记的三个目的。一是有感于高丽学者对中国历史知道较多,而对自己国家的历史知之甚少,所以要编撰本国史书,便于读书人了解本国历史。二是中国正史东夷传或朝鲜半岛留下来的古记都过于简略,三国史记也是为补其不足。三是总结历史,以备后世鉴戒。但是在三国史记出现一个世纪之后,李奎报就在东明王篇中批评该书内容,尤其是有关东明王的内容过于简略,不足以为后世之龟鉴。到朝鲜时代,也有不少人批评三国史记。权近(1352-1409)认为该书史实重复,杂用方言俚语,不足以传善政嘉谟,尤其不合春秋之例。李克墩、安鼎福等人也认为该书粗略、荒诞、鄙俚。而最大的批判来自近代学者申采浩(1880-1936)。申采浩指出的三国史记所存在的问题与以前学者的看法有所不同,他认为金富轼最大的错误是贯彻了事大主义的历史观,立足于事大主义来剪裁、改写历史。此后崔南善(1890-1957)、金哲埈(1923-1989)也沿袭了申采浩的看法。申采浩将当时妙青与金富轼的对立解释为国风派与儒家派的对立,而国风派是自主派,儒家派是事大派,从这种二分法中否定金富轼所代表的儒家派。高柄翊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与朝鲜时代的史书相比,三国史记的事大主义色彩反而更弱,而且也不存在所谓史料滥造的问题。李基白也肯定三国史记确立儒教史观,这对以前盛行的神异史观来说是一大进步。 李基白:三国史记论,韩国史学 方向,一潮阁,1978年。与三国史相比,三国史记确实删除了一些被认为荒诞不经的神话传说内容,在道德的合理主义立场上来叙述历史。在历史认识上,三国史强调高句丽的地位,而三国史记则以新罗为中心,这与金富轼作为新罗王族后裔的身份也是符合的。但大体上还是将三国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分别叙述三国的历史的。2)高丽后期的历史编撰高丽中后期政局动荡,大概是因为在武臣政权和元朝的统治下,不可能编撰纪传体的正史,而且这种时代条件下,原来道德的合理主义的历史观也失去了价值,反而三国史以前的神异史观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李奎报(1168-1241)的东明王篇就有很多关于东明王朱蒙的神异故事,李承休(1224-1300)的帝王韵纪也叙述了檀君神话,这些都是过去金富轼觉得过于荒诞而不愿意收入三国史记的内容。而喜欢用韵体,便于记诵。于是在历史叙述方面出现了很多韵体史书,如李奎报的东明王篇,吴世文的历代歌,李承休的帝王韵纪,云默无寄的释迦如来行迹颂等。李奎报还作有开元天宝咏史诗,叙述的是唐玄宗时期的唐朝历史。李奎报高丽黄骊县人,出生于高丽毅宗末年,成长于武臣政权时期,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父亲李允绥曾任户部郎中,大概在李奎报之前家门寒微。据说李奎报九岁就擅作诗,以神童闻名。可是不会作科举文章,所以16岁、18岁和20岁时多次参加科考均名落孙山。这时他已经跟随吴世才参加竹林高会,22岁时司马试合格,第二年在礼部试中同进士及第,但是没有被授予官职,此后几年间诗酒自娱,隐居在现在京畿道南杨州千马山,自号白云居士,26岁时(1193)著东明王篇。31岁时(1198)李奎报开始担任官职,此后得到崔氏政权重用,崔氏政权给蒙古国书多出自李奎报之手。李奎报也做了很多诗文,70岁时去世,其著作收入东国李相国集,还有东明王篇、白云小说、麹先生传等。东国李相国集早年在朝鲜失传,后来在日本发现了。因李奎报为崔氏武臣政权所重用,所以后世史家将其视为崔氏门客。但是东明王篇作于出仕之前,那时是李义旼掌权时期,李奎报这时的心理应是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心态。东明王篇为五言诗,141句,分为三部分,序章叙述东明王诞生以前的系谱,本章叙述东明王从生到死的一生,终章叙述东明王之后琉璃王即位的情况。注释2200字左右,引自旧三国史,这是现存的旧三国史的部分史料。一般研究者认为,高丽中期以后,先后受到辽、金和蒙古的侵略,尤其是长达三十余年的抗蒙斗争刺激了高丽人民族认同性的成长,这时期重新强调檀君、东明王的现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但是也有人提出,在东明王篇中看不出含有民族意识,因为李奎报自己说他作东明王篇只是为了让天下人知道高丽本来也是圣人之都,而且1193年前后客观形势也不需要李奎报去鼓舞高丽人一起对外,同仇敌忾。当时辽已经灭亡了,而金对高丽压迫也不严重,高丽的处境比以前还要好一些。从李奎报的诗文来看,也找不到他立足于民族主体意识而反抗北方民族的意识。所以,有学者认为李奎报的目的不是对抗北方民族,而是对抗新罗复兴势力,强调的是高丽继承高句丽的国家意识,因为当时发生了以复兴新罗为旗号的民乱。李承休生活于武臣政权末期,蒙古控制高丽的初期。他出生于星州加利县,大部分时间在外家江原道三陟度过的。在李承休以前,家门默默无闻,在三陟头陀山溪谷耕作而活,家门寒微,李承休也属于新进士大夫。李承休的主要思想属于儒家思想,但是也广泛涉猎了佛教和道教思想,还著有佛学书籍内典录,已失传。现存李承休的著作只有帝王韵纪和动安居士文集中收录的一些诗文。高丽高宗二十九年(1252),二十九岁的李承休科举及第,但是此后十余年间仍过着隐居生活,元宗五年(1264)出任官职,忠烈王在位时政治活动比较多,两次出使元朝,认识到高丽与元朝的文化、政治差距,对高丽提出许多改革主张,结果因得罪了权贵而被降职、罢免,重新过着隐居生活。帝王韵纪就是他在重新隐居七年之后的1287年写的,为的是上呈高丽国王御览。帝王韵纪的主要意图是想确立高丽王室的权威,所以叙述古今帝王,以强调高丽王室的正统性。因为当时国王只知游猎、宴会,大兴土木,大权为亲元势力所把持,朝政混乱,财政困窘。帝王韵纪为七言诗,内容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序和从盘古到元的中国历史,下卷为东国君王开国年代和本朝国王世系年代两部分,东国君王开国年代包括序、地理纪、檀君的前朝鲜、箕子的后朝鲜、卫满的篡夺和汉四郡,以及新罗、高句丽、百济的三国和后高句丽、后百济,还提到渤海部分遗民流入高丽的情况。本朝国王世系年代为高丽的历史,从王建先祖的世系传说到李承休自己生活的时代,即忠烈王(1275-1308)在位时期为止。李承休本人并不存在反元思想,他称赞元朝是天地开辟以来前所未有的国家。但是他在帝王韵纪中叙述了檀君神话,还叙述了有关东明王朱蒙的传说,强调汉四郡的统治对檀君后裔的侵害,认为新罗、高句丽、百济继承了三韩,三国都是檀君后裔建立的国家,把渤海作为继承了高句丽的国家,三国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外国势力的干涉,这些认识在后代被解释为民族中心的历史意识。以檀君为韩国历史的起点,三国的始祖皆为檀君后裔,渤海是高句丽的继承者,渤海后孙融入高丽,这些历史认识虽然不得一定符合历史实际,也没有确实的根据,但是都已经成为现在韩国人普遍接受的历史认识。1170年武臣政变之后,儒教知识人地位下降,只能在武臣政权下做一些文翰职,而佛教的影响超过了儒教,这时佛教内部禅宗兴起,修禅和结社的盛行也吸引了一部分知识分子。而佛教也开始重视基层民众,一然的迦智山门就是这时期兴起的。随着佛教社会意识的增强,佛教僧侣也开始编撰佛教史和一般历史。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一是觉训(?-1230)编撰的海东高僧传,一是一然编撰的三国遗事。觉训于高丽高宗二年(1215)奉王命开始编撰海东高僧传,原书至少有五卷,现在只有流通篇二卷得以流传下来。觉训是华严宗的首座,与李奎报等文人也有交往。武臣政权以后,华严宗势力大为削弱,所以他也就来编制佛教史书了。编撰海东高僧传的动机是要续写金大问的高僧传。因为自金大问编撰高僧传之后又过了500年,应该编撰新的高僧传。而且,高丽是一个佛教国家,而三国史记中关于佛教的内容不多,这也是编撰海东高僧传的动机之一。但是此书文学化过强,史料价值不大。13世纪后半期,一然(1206-1289)编撰三国遗事,此书自朝鲜初期以来受到重视,现在也同三国史记一样作为研究韩国古代史的重要资料。一然出生于地方乡吏家门,九岁到海阳无量寺就学,十四岁在迦智山门雪岳山陈田寺受具足戒。二十二岁时,选佛场上上科合格,在包山等寺庙活动。后来受郑晏的邀请到南海定林寺和智异山吉祥庵居住,参与高丽大藏经雕版工作。崔氏武臣政权结束之后,一然的重要檀越朴松庇是王政复古的主导者之一,所以一然也因此地位提高,1259年成为大禅师,1261年成为江华岛禅月寺住持,以后先后任庆尚道吾鱼寺、仁弘寺(仁兴寺)、云海寺、涌泉寺住持。1277年忠烈王任命其为云门寺主持,直到1289年去死为止。三国遗事的编撰是一然在担任云门寺住持完成的。三国遗事分为王历、纪异、兴法、塔像、义解、神呪、感通、避隐、孝善等九篇五卷。最初大概是卷子本或折帖本,一然死后分卷刊刻行世。内容大多是与佛教有关的内容。从今天韩国人角度来说,三国遗事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他最早叙述了檀君神话,表明高丽后期还是形成檀君始祖意识。2.朝鲜时期的历史编撰1)高丽史与高丽史节要高丽后期编撰三国史记,实际上也是高丽向中国学习,后朝为前朝修史的结果。朝鲜虽然也确立了这个传统,只是朝鲜的朝代历年长久,朝鲜为高丽朝修史,到朝鲜灭亡,也就是现代的事情了。当然现在韩国也设有国史编纂委员会,也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延续。朝鲜建国之初,郑道传等人编撰了高丽国史,但是朝鲜太祖李成桂(1392-1398)和部分大臣对高丽国史不太满意,觉得高丽国史对史料肆意笔削,对人物褒贬不公,要求改修。太宗(1401-1418)即位之后,郑道传等开国功臣已消失了,于是开始着手改修高丽国史。但是由于高丽末期恭愍王以后的历史过于敏感,所以太宗让河崙(1347-1416)等人在家里改写恭愍王以前的高丽史,后来因太宗让位,河崙去世,改修工作中途停止。世宗(1419-1450)即位以后,也热衷于改修高丽国史,先后四次改修,但是因争议太大而一直未能刊行。最后世宗命令金宗瑞负责改修,但终世宗朝没有完成,到文宗(1451-1452)元年(1451)八月才正式完成,是为流传至今的高丽史。高丽史总共139卷,其中世家46卷,志39卷,表2卷,列传50卷。编撰凡例主要参考了元史。在纪年上,采取逾年称元法,即前王死后第二年,才算是新王元年,所以高丽史记事在年代上往往比这时期金石文或文集晚一年。志中有不少错误,在材料上没有利用民间资料,缺少隐逸传和释老传。受元史影响,原则上也不加论赞,只在世家部分有李齐贤等人所作赞,基本上是一王一赞。世系之后有史论,这是唯一的例外。凡是对国王提出激烈批评的上疏或论赞都没有被收录。在大的历史认识上,认为高丽初期输入唐宋王化而得以发展,武臣政权建立后国家纪纲紊乱,为朝鲜取代高丽提供了正当性。在改修高丽史时,世宗本来想将高丽史修成编年体史书,但是由于大臣们的坚持不得不同意改为纪传体。所以,在编撰高丽史的同时也在编撰高丽史节要。在高丽史刊行仅五个月之后,高丽史节要也完成了。高丽史节要总计35卷,编纂原则是关乎治乱兴亡的史事详细记载,其余的简单记载,类似于资治通鉴。现在常用的高丽史影印本有两种版本。最早1955年延世大学东方学研究所影印的崔汉绮手泽本,分为上中下三册。1972年韩国亚细亚文化社以乙亥字印本为底本,乙亥字印本中缺失的世家卷19-21,卷31,志卷27-28、31、33、35、37,用乙亥字木版本补足,加以影印。高丽史节要最早在1960年乙亥字本为底本影印,1972年亚细亚文化社以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初版本为底本重新影印出版。2)东国通鉴和三国史节要自朝鲜初期以来,除了编撰了高丽史和高丽史节要之外,朝鲜朝廷还编撰了东国史略、高丽史大全等史书。这股编史风气也引起了朝鲜人对古代史的兴趣,所以到世祖(1455-1468)代,世祖命令编撰东国通鉴。朝鲜王权在世祖(1455-1468)之前的文宗(1451-1452)和端宗(1453-1454)两朝大大弱化,而世祖本身又得位不正,所以特别希望加强王权。所以这时期编史与以前不同,崇尚神异史观,搜集了很多古记类神话传说资料,以表明古代帝王的神圣性。世祖四年(1458)九月开始编撰东国通鉴,但是世祖的这种做法受到儒臣们的反对,编史事业也不顺利。世祖推崇佛教而压制儒教,当然在历史认识上也推崇檀君而降低箕子的地位,所以会受到儒臣们的发对。世祖十三年(1467)编撰中止,世祖十四年(1468)九月世祖也就死了。一些勋臣部分赞同世祖的意图,从事历史编撰,于是出现了权擥(1416-1465)的应制诗注(世祖三年,1457)、卢思慎(1427-1498)和徐居正(1420-1488)等人编撰的三国史节要(成宗七年,1476)。在东国通鉴的编撰事业陷入停顿之际,成宗(1470-1494)五年(1474)命申叔舟(1417-1475)编撰三国史节要。第二年申叔舟死了,编撰工作由卢思慎、徐居正等人接手。成宗七年(1476)十二月完成。三国史节要是编年长编体,总计十五卷。虽然名义上是卢思慎和徐居正等主持编撰的,一般认为实际上主要功劳在于李坡(1434-1486)。编撰的意图是补充三国史记之不足,所补充的主要是神话传说等内容。三国史节要完成之后,成宗十四年(1483)七月又重新开始编撰东国通鉴,到第二年十一月完成。徐居正等人编撰的东国通鉴已经失传,据记载成宗对这部书不满,又命令士林派参与修改,成宗十六年(1485)七月最后完成,现在流传的就是新编东国通鉴。所以,这部东国通鉴大体上是朝鲜君臣、勋旧派与士林派相互合作和妥协的结果。其中追加了204篇史论,有118篇是属于士林派的崔溥写的。当然,崔溥留下来的最有名的著作还是他的飘海录。当然,在204篇史论中,有181篇是三国史节要和高丽史节要中已经登载过的,新加史论主要集中在统一新罗以后的部分。东国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分为本文和史论两部分。本文部分包括外纪、三国纪、新罗纪、高丽纪四部分,外纪叙述檀君朝鲜到三韩的历史,这是以前的正史所不载的。从今天韩国人的立场来看,这是东国通鉴的主要史学价值。除檀君朝鲜外,也详细叙述了箕子朝鲜的历史,然后是卫满朝鲜、汉四郡、二府、三韩,在三韩中强调马韩,初步奠定了此后韩国人关于韩国上古史的正统体系认识。对于三国,东国通鉴大体上作为无统的时代,但是对新罗统一表示肯定。最初高丽史和高丽史节要认为是高丽统一了三国,在三国史节要中也不认为是新罗统一了三国,将统一新罗理解为“新罗独存”。东国通鉴最初承认新罗统一三国,树立了从三朝鲜(箕子)到三韩(马韩),再到四郡,到三国,到新罗,到高丽的韩国史体系。三国史节要认为将檀君朝鲜与九夷联系起来,认为檀君族血统来源于夷。东国通鉴删除了关于九夷的内容,而且不断强调箕子和卫满,而且认为马韩为箕子后裔,辰韩是秦亡人,将朝鲜人的血统与中国的关系。3)朝鲜王朝实录、承政院日记、备边司誊录、日省录对于朝鲜朝的历史,朝鲜王朝实录是最重要的,也是常用的文献资料。编撰实录的传统也是来自中国,从中国传到朝鲜和越南。中国自南朝开始有实录的编撰。据记载,周兴嗣编有梁皇帝实录二卷,谢昊编有梁皇帝实录五卷,现存最早的实录是唐代韩愈所编撰的顺宗实录五卷,其次是宋代编撰的太宗实录二十卷。现存比较全的是明实录和清实录。在中国之外,除朝鲜外,越南阮氏王朝也有大南实录。据说高丽王朝也编有实录,朝鲜王朝初期还能看到,但是后来失传了。实录的主要功能是儆君心,显君德。朝鲜王朝对此事非常重视,前王死后,继任者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前王编撰实录,现在朝鲜王朝五百年各王的实录全部保存了下来,在中国之外这是最全的。在史料价值上,中国因为明代档案部分留存下来,清代档案基本上都保留下来了,所以明清史研究中档案是最原始资料,在史料价值上实录不及档案。但是朝鲜王朝有一种制度,即实录编撰完成之后,要销毁史草等档案资料,所以实录成了研究朝鲜时期历史最为基本的资料。要理解这一现象,要从实录编撰的制度讲起。在高丽时期,主管修史的是艺文春秋馆,到朝鲜朝分为艺文馆和春秋馆两个机构。春秋馆是实录编撰事务的负责机构。春秋馆的官员定员60人,但都是兼职。其中堂上官14人,领事为正一品官,一般由领议政兼任,其下监事二人,也是正一品,例由左议政和右议政兼任。知事和同知事各二人,皆为正二品,也例由其他机构官员兼任。修撰官7人,正三品堂上,例由副提学和承旨六人兼任。在堂上官之下,有堂下官46人,编修官11人,正三品到从四品,例由弘文馆直提学(1)、典翰(1)、应教(1)、副应教(1),议政府舍人(2)、承文院判校(1)、司宪府执义(1)、掌令(2)和宗簿寺正(1)兼任。记注官7人,正五品到从五品,例由弘文馆校理(2)、副校理(2),议政府检详(1),司宪府持平(2)兼任。记事官28人,正六品到从九品,例由弘文馆修撰(2)、副修撰(2)、博士(1)、著作(1)、正字(2),侍讲院堂下官(2),承政院注书(2),司谏院堂下官(1),六曹堂下官(6),承文院堂下官(1),艺文馆奉教(2)、检阅(4)兼任。表:春秋馆的人员编制区分官职品阶人员兼官堂上官领事正一品1领议政监事正一品2左议政、右议政知事正二品2例兼同知事正二品2例兼修撰官正三品堂上7副提学、承旨(6)堂下官编修官正三品-从四品11弘文馆:直提学(1)、典翰(1)、应教(1)、副应教(1)议政府:舍人(2)承文院:判校(1)司宪府:执义(1)、掌令(2)宗簿寺:正(1)记注官正五品-从五品7弘文馆:校理(2)、副校理(2)议政府:检详(1)司宪府:持平(2)记事官正六品-从九品28侍讲院:堂下官(2)承政院:注书(2)司谏院:堂下官(1)六曹:堂下官(6)承文院:堂下官(1)艺文馆:奉教(2)、检阅(4)合计60春秋馆的堂下官习惯上被称为史官,虽然也都是兼职,但是性质上还是有区别,可以分为兼任史官和专任史官。兼任史官是既管春秋馆事务,也管所属机关的事务。而专任史官虽然在名义上也是兼职,但是已经不管所属机关的事务了,只负责春秋馆内事务。兼任史官主要来自弘文馆、议政府、承政院、侍讲院、司宪府、司谏院、承文院、六曹等机构,人数大约为30人。他们负责记录所属官署的各种重要事务,然后报告给春秋馆。每年将他们的报告整理成册,称为时政记,作为将来编撰实录的主要资料。专任史官中有八名来自艺文馆,其中奉教2名,待教2名,检阅4名,通常被称为“翰林八员”、“史官八员”、“参外史官”。他们负责记录国王和宫廷的活动,当国王同大臣讨论重要国政时,他们列席记录。虽然名义上隶属于艺文馆,但实际上不负责艺文馆内事务,专门负责春秋馆事务。地方也设有外史,负责记录地方官的活动和得失,以及地方风俗之善恶,报告给春秋馆和监司。外史从太宗十年开始讨论设置,到中宗十年正式设置。外史主要由文臣守令或都事兼任。当时士林派势力增强,反对地方守令的贪虐,再加上灾害频繁发生,为安定地方而设置外史,实际上有监视地方官和地方动静的功能。史官不仅要求具有才、学、识三才之长,而且要是四祖不涉及贱类的文科及第者。当史官缺员时,奉教、待教、检阅等艺文馆专任官就从成均馆、艺文馆和校书馆三馆之中,挑选四祖都没有问题的官员举荐人选,然后从领议政到记事官等春秋馆的兼任官聚集在议政府,讨论艺文馆举荐的人选是否妥当,试验其才能以后加以任用。 燃藜室记述别集卷七,官职典故,艺文馆。推荐者要对自己举荐的人负责,如果自己举荐的人被认为不合格,自己有可能得到罢免的处罚,甚至负责选拔人才的艺文馆机构也受到处罚。 中宗实录卷八,中宗四年三月戊戌。所以,举荐史官非常严格,被称为“极选”。专任史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入侍和记录史草,以及记录编写时政记。朝鲜的王权比较弱,政治受儒家思想影响比中国还要大,所有重要事项都要国王和大臣一起讨论决定。当国王出席时,只有六品以上官员能参加,称餐上官,七品以下称参下官。而史官虽在七品以下,因为要负责记录,也能参加朝议。实际上史官现场记录,对于君主和大臣都不是好事,所以他们时常不想让史官参加,但是作为史官要为历史负责,总是坚持要出席。所以,有君主在的地方,几乎都有史官在座。史官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根据记录整理出史草。史草因为涉及国政褒贬和人物臧否,所以要绝对保密,即使是对父子、兄弟也不能透露史草的内容,国王也不能要求看史草。史草分为入侍史草和家藏史草两种。艺文馆专任官中的记事官,即上番检阅在政事进行过程中所作现场记录,然后将记录稿送到春秋馆,由下番检阅整理誊清,经上番检阅校对后,交由春秋馆收藏,是为入侍史草。史官将根据入侍史草、承政院日记、兼任史官的报告编写时政记。时政记实际上是一个按年月日编辑的一个记录资料长编。不仅记录事实,还可以加说明,或者附录相关资料。史官有时记录秘密事情,或要臧否人物,不便公开,这种记录稿收藏在自己家里,等编撰实录时也上交给实录厅,作为参考资料使用,所以称家藏史草。当一个国王死后,就需要编撰这个国王在位期间的实录。于是临时设置一个机构,叫实录厅。实录厅设总裁官总领其事,总裁官一般由议政府的领议政、左议政或右议政中的一人兼任。下设都厅,都厅的堂上官由副提学、大司成等文采好的人担任,都厅的郎厅由品阶稍低的官员担任,他们是实录的实际编撰者。都厅之下分为几个房,由郎厅在各房具体进行编撰。分房的多少,根据国王在位年限和史料的多少来定。实录的编撰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先由各房的郎厅写出各房所负责的年代的实录草稿,称初草。具体进行程序是,郎厅先挑选史料,标出哪些史料应该编入实录,经各房堂上官审查后,交给誊录官,即编修官、记注官、记事官用草书,按年月日抄录出草稿,然后将初草上交给都厅审查。第二步,都厅审查各房交上来的初草。都厅的郎厅首先审查初草,然后与各都厅的堂上官一起合议后,删去认为不必要的部分,或增加遗漏的内容,形成中草。第三步,修改中草,形成定本。这时总裁官也要参加审查,总裁官与都厅的堂上官一起检阅中草,加以增删,统一体例和行文,形成正草,因为要付印,所以正草要用正体字抄写。抄写完后即付印,交给史库收藏,实录编撰工作就算完成了。那么,根据什么原则决定史料的取舍呢?孝宗(1650-1659)代编纂仁祖实录时纂修凡例如下: (1)史官的时政记、注书的日记、内外兼春秋所记,以及备边司的状启、义禁府的推案等重要文书要取来备录。(2)诏敕与教书要详考以后写入。(3)名臣之死要记入,有遗漏的根据公议或参考文集、碑志等补充。(4)每日甲子要记。(5)灾异,在检讨观像监的抄录之后加入。(6)除拜、闲、冗、散、外职在检讨两铨文书后写入。(7)台谏的启初起时全部写入,连启只标明是连启,紧要内容可录入。(8)台谏的启只表明来自宪府或谏院,不写来启人。引起大是非的,不得已写明发论立人。(9)重要章疏详细收录,门中的闲漫文字删节无妨。循例辞职疏札没有必要都写入,只是关系重大是非时写入。(10)各年登科人只表明某等几人。(11)无益的繁冗文字参酌删除,以求简单明了。(12)朝家吉凶的诸礼中关乎宪章,垂示后世者,即使文章繁杂,也要备载。史库,不仅在春秋馆有,在汉阳之外也设有多处。1227年高丽王朝编成明宗实录以后,在海印寺建了史库。朝鲜时代最初除了将实录保管在春秋馆外,还在忠清道的忠州设立史库。世宗二十一年(1439)又在庆尚道星州和全罗道全州建立史库,多处收藏,以免遭损毁而丢失。1592年壬辰倭乱发生,春秋馆、忠州和星州所收藏的实录和其他书籍被焚毁,只有全州史库收藏的实录得以保存下来,后来被搬到内藏山。宣祖三十九年(1606)重印了到宣祖前代明宗(1546-1567)的实录,在妙香山增设史库,将全州本搬到妙香山。另外在江陵的五台山、奉化的太白山、茂朱的赤裳山增设史库,收藏新刊本实录。仁祖六年(1628)在江华岛摩利山增设史库,将妙香山史库收藏的全州本实录搬到这里。显宗元年(1660)在江华岛南边鼎足山建筑史库,摩利山史库所藏全州本实录又被搬到这里。1908年,将鼎足山、太白山、五台山和赤裳山四个史库收藏的实录搬到奎章阁集中收藏,流传到现在。在实录编撰完成之后,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洗草。洗草的对象是修撰实录所用的所有资料,家藏史草尤其是洗草的重要对象。洗草的地点在紫霞门外洗剑厅附近的遮日岩,造纸署就在紫霞门外,经过洗草的废纸也就成为造纸署造纸的原料。洗草结束以后,举行洗草宴,所有参与实录修撰的人员都参加。正因为朝鲜王朝有洗草的环节,所以没有档案保存下来。现在只有极少数史草能保存下来,在个别博物馆能看到,但是历史学者已经不用去搜集史草资料了,因为它太少了。实录编撰出来以后,收藏在史库里,任何人是不允许看的,就连国王也不能看。但是朝鲜王朝是一个儒教国家,史官讲究秉笔直书,所以可以想象,实录中一定有些国王或大臣不愿意写入的内容,一旦看了,必然会引起祸端。1498年的戊午士祸就是以实录内容为导火索的。戊午士祸的起因要从世祖(1455-1468)讲起。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在位三十二年,多有子嗣,但是世子,即后来的文宗身体病弱,后嗣不多,世子嫔世子嫔权氏也身体较弱,孩子交由世宗的后宫惠嫔杨氏抚养。八岁时(世宗三十年,1448)被册封为世孙。当时世宗已经年迈多病,而世子也是病弱不堪,所以特别钟爱世孙,担心在他死后别的儿子会来争夺王位,于是将世孙托付给朝中大臣辅弼。1450年世死,文宗(1451-1452)即位,在位仅两年零三个月就死了,十二岁的端宗(1453-1454)即位。本来按照惯例,如果国王年幼,当由地位最高的大妃垂帘听政,可是当时既没有大王大妃,也没有大妃。于是所有政事只能交给议政府和六曹,由世宗和文宗的顾命大臣们辅佐端宗。这时期世宗的其他几个儿子崛起,威胁王权。1453年世宗第二子首阳大君发动政变,杀了几乎所有的顾命大臣,掌握了政权。1455年闰六月,首阳将端宗侧近的王室宗亲、宫人和臣下全部当作罪人流配外地,端宗感到自己生命危险,主动将王位让出,首阳大君即位,是为世祖,端宗自己作为上王,迁到寿康宫(后来重建后改为昌庆宫)。1456年6月发生上王复位事件,许多集贤殿学士和武臣被杀,1457年端宗被降封为鲁山君,流配江原道。1457年9月又发生拥立端宗复位事件,端宗再次被降为庶人,一个月后被赐死。肃宗七年(1681)追封为鲁山大君,1698年复追封为端宗。戊午士祸是在士林派与勋旧派争夺政治主导权过程中发生的。戊午士祸的主导人物是勋旧派的柳子光、李克墩、尹弼商等人,打击的对象主要是属于士林派的言官。因为此次士祸的借口出自金馹孙的史草,所以也称为“史祸”。戊午士祸的直接原因一般认为是史官金馹孙将金宗直的吊义帝文编入史草引起的。燕山君四年(1498)七月,为修撰成宗实录而开设史局,当时实录厅堂上官李克墩早就知道史官金馹孙在史草中没有少记录自己的丑行,如世祖时曾背诵佛经,在全罗道观察使任上,贞熹王后丧时与长兴官妓饮酒作乐等,李克墩曾要求金馹孙将与他有关的内容删除,遭到金馹孙的拒绝。李克墩认为这是金馹孙有意报复,因为成宗十七年(1486)丙午科科举考试时李克墩是主考官,当时金馹孙试卷被视为“能作”,本该为一等,但是李克墩认为与科场制述程式不合,定为二等。而且在李克墩任吏曹判书时,当时吏曹、兵曹郎官 习惯上也将各曹堂下官统称“郎厅”。多次荐举金馹孙,而李克墩认为金馹孙人品不正而不予考虑。当然这只是两人感情上的问题,其实最为根本性的问题是从世祖时期开始的士林派与勋旧派的对立。李克墩认识到凭他自己的力量很难强迫金馹孙修改其史草,于是联合堂上官尹孝孙,以金馹孙的史草没有逐日纪事,所记史事不知该编入那一天为由,强迫负责编辑金馹孙史草的成重淹不要将其编入实录。参与实录编纂的士林派人物李穆得知此事,威胁成重淹说,如果你不将金馹孙史草所记史事载入实录,他就要在实录载入成重淹受人胁迫不录金馹孙史草的事实,并将此事告诉了金馹孙。于是李克墩与金馹孙之间的矛盾激化,为了阻止金馹孙史草编入实录,李克墩开始寻找别的突破口。这时李克墩找到的突破口就是金馹孙在史草中记录了宫禁秘事。按照朝鲜王朝历代的原则,国王不能阅览史草,而李克墩联合勋旧大臣鱼世谦、韩致亨、卢思慎、尹弼商等,决定将史草内容报告给燕山君。世祖时期金馹孙还是一个小孩子,如何能将当时的宫禁秘事载入史草呢?这也是当时李克墩等人想要以此为突破口,株连士林派其他人一个计谋。于是燕山君命令将史草全部“封入”,但是李克墩等人也说君主不能看史草,所以只将他认为关系到国家社稷的6条“封入”。此后事件闹大,燕山君又命令将史草全部“封入”。于是金馹孙被捕,在多次鞠问中主要追问的是史草关于世祖王位不正,世祖及其拥立功臣的非行等内容。至于宫禁秘事,指的是史草记载了世祖曾召幸德宗的后宫权贵人而为权贵人所拒绝的事情等事情。德宗为世祖的世子李暲(1438-1457),在即位前就死了,追尊德宗。李暲死后,世祖第二子李晄被册封为太子,1468年即位,第二年就死了,在位仅十三个月,是为睿宗。睿宗死后,其儿子成宗(1470-1494)即位,成宗死后,燕山君即位。燕山君是朝鲜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之一。柳子光还从金馹孙的史草里面找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吊义帝文。金馹孙在史草记载了端宗暴尸树林,夜里有一童子将尸体背走,不知是否毁于水火的一段话,最后说到金宗直的吊义帝文正是因忠愤而作。吊义帝文表面上看来是以项羽的口气吊楚之义帝,实际上是借以讽喻世祖与端宗的故事。于是勋旧派找到了打击士林派的有力武器。因为吊义帝文在金宗直的弟子中已经广为流传,而且大家都认为义帝指的就是端宗,曾任史官的权五福、权景裕也在史草里记录了此事,所以金宗直的弟子皆受牵连。李穆、任熙载、李鼋、彪沿沫、洪瀚、朱溪副正深源等平时与勋旧派有嫌怨的人皆被鞠问。已死的金宗直被剖棺斩尸,金馹孙等被凌迟处死,还有很多人被斩,决杖或流配。实录厅堂上李克墩、柳洵等人也因此罢职。此后勋旧派进一步掌握了实权。已经出了定本,印刷好了,交给史库收藏了的实录,有时还因种种原因重新改修,朝鲜王朝实录中,宣祖(1568-1608)实录、显宗(1660-1674)实录、肃宗实录(1675-1720)、景宗实录四种都有改修实录。这四种实录之所以要改修,是因为这时期礼送频繁发生,政局变换不定的缘故。所以,实录改修是大臣间朋党之争的结果,跟王室不一定有很深的关系。但是改修的范围也各不相同,所以有时称修正实录,有时称改修实录,有时称补缺正误。宣祖修正实录和景宗修正实录属于修正实录,改动的范围比较小。宣祖实录总计221卷116册,而宣祖修正实录总计只有42卷8册。景宗实录总计15卷15册,而景宗修正实录只有5卷5册。所以,修正实录只是原实录的补充和较小范围的修改。改修实录则是完全否定原来的实录,重新加以编撰,显宗改修实录属于这种。不仅对历史事实要重新叙述或补充,对史论部分也要修改。所以,改修实录可以算作原实录的别本。显宗实录总计23卷23册,而显宗改修实录总计29卷29册。改动最小的是补缺正误,只对文字错误和个别历史事实的叙述进行修改,对有疏漏地方略加补充。而且不出改正版,将修正部分附录于原实录卷末。但是实际上肃宗实录补缺正误并不仅限于此,与修正实录性质类似。在朝鲜朝初期也出现过改修实录之事,太祖实录、定宗实录和太宗实录因为与朝鲜王朝取代高丽的正当性有关,所以非常敏感,都经过了三次改订。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经过三次改订以后的本子,以前两个本子都没有流传下来,原本和第二次修订本都被销毁了。而到了朝鲜后期,虽然也有改修实录之事,但是原本和改订本都收藏于史库,所以都流传下来了。实录的内容分为本文、细注和史论三部分。史论一般都表明“史臣曰”。史论在早期实录中没有出现,成宗实录以后才出现。史论有的是史官写的,有的是实录编纂者写的。史官集团是当时限制国王滥权的主要力量,他们通常会站在大臣的立场限制国王的权力,所以实录的历史叙述虽然以国王为中心,而内容是以政府和大臣为中心的。史论是史官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也对我们了解当时人物、事件的是非曲直有很大帮助。我们在研究朝鲜时代的历史时,主要利用朝鲜王朝实录之外,还有几种官方编撰的资料集承政院日记、备边司誊录和日省录,也是很重要的参考资料。朝鲜时代并没有保存档案的制度,所以很少有档案流传下来,所以朝鲜王朝实录和这些资料汇编性质的编年资料集就几乎是唯一可资利用的中央政府留下来的官方资料。编纂实录时,要参考各司的政务记录,主要是往来文书的誊抄本,各司誊录是实录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而各司誊录中最重要的是承政院日记、备边司誊录和日省录。所以,与实录相比,承政院日记、备边司誊录和日省录是更为原始的资料。朝鲜时代,承政院的主要职掌是负责王命出纳,以及收集百官的奏启,总之是掌管文书出纳的机构。朝鲜王朝建立之后,最初沿袭高丽制度,由中枢院都承旨以下的承旨负责亡命出纳,堂后官负责誊抄、记录。定宗二年始设置承政院,中枢院承旨、堂后官划归承政院。太宗时进行官制改革,承政院机构扩大,才真正成为掌管王命出纳的独立机构。到世宗十五年,承政院进一步完善。1895年家务改革时改为承宣院。承政院设都承旨、左右承旨、左右副承旨、同副承旨六位承旨,下面有注书2人,六承旨分管六曹事务,注书自高丽以来称堂后官,记录经过承政院的政事和文书。注书因故不能到勤,则任命假注书负责记录。壬辰倭乱时设立了事变假注书,战争结束以后没有撤销,仍主要负责记录与军事和鞠狱有关的事务。注书一般从字写得好的文官中挑选,而且兼任春秋馆的记事官,所以属于兼任史官。在人选资格上,规定污吏子孙不能担任承旨,对注书的挑选也非常严格。承政院掌管的不仅是王命出纳,六曹、议政府、司宪府、司谏院、弘文馆等其他机构所有公事文书也都由承政院出纳。在国王与大臣讨论国事时,一定要有承旨和史官(注书和艺文馆官员)出席,尤其是在经筵上讨论的问题都要详细记录。此外,重臣会议也要有记录。承政院在收发文书时都誊抄备份,所以承政院也有保管文书的职能。根据往来文书和承旨、注书的记录,编纂承文院日记,每月为一卷,有时有两卷以上。但是光海君以前的承政院日记毁于兵火,壬辰倭乱以后到仁祖元年的承政院日记又在李适之乱中被毁,后来将余下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