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TD-LTE组网及工程实施方案.ppt_第1页
华为TD-LTE组网及工程实施方案.ppt_第2页
华为TD-LTE组网及工程实施方案.ppt_第3页
华为TD-LTE组网及工程实施方案.ppt_第4页
华为TD-LTE组网及工程实施方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12/8,华为TD-LTE组网及工程实施方案,目录,1,TD-LTE组网全景图和工程建设总体思路,2,核心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3,承载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4,无线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杭州、深圳TD-LTE试验网工程经验,5,Page2,TD-LTE网络组网全景图,集采城市统一接入南北方基地HSS;省采城市可在本地新建HSS,Page3,TD-LTE网络网元介绍,Page4,Page5,TD-LTE网络建设工程实施关键点,时间,PTN,承载网,网管和BOSS,核心网,无线,网优,IP地址规划是核心网调测的前提条件,承载网具备条件(CE入网),开始设备间联调,开通第一个站点,开始端到端联调,无线网管到位,具备批量开站条件,无线站点IP分配是无线网管调测的前提,PTN核心环是站点联调开通的前提,原网PTN改造是站点业务正常的前提,与现网SMS互通短信业务联调前提,2/3/4G互操作联调前提,DRA不具备条件时,HSS与EPC可采用直联方式先开通业务,PCRF用于计费和QOS策略控制,大规模商用前完成即可,目录,1,TD-LTE组网全景图和工程建设总体思路,2,核心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3,承载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4,无线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杭州、深圳TD-LTE试验网工程经验,5,Page6,新建EPC组网整体方案,USN、UGW、HSS、CG间信令互通采用GE链路;L3PTNUGWCMNET采用10GE链路核心网设备统一接入M2000管理,MME,SGW,Page7,Page8,核心网工程实施关键点说明,Page8,业务平台搭建在LTE业务开通之前完成LTE特色业务展示(如峰值、VOD及智真业务等),推荐采用连接内网服务器平台,保证展示效果,Page9,FTP,新建TD-LTE业务平台方案,MME,SGW,目录,1,TD-LTE组网全景图和工程建设总体思路,2,核心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3,承载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4,无线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杭州、深圳TD-LTE试验网工程经验,5,Page10,TD-LTE承载网络演进,Page11,SGW-Pool、MME-Pool对S1接口提出了多归属需求,X2接口要求承载网提供相邻eNodeB间转发通道,LTE的扁平化结构,使一个eNodeB可以同时归属多套MME、SGW;而相邻eNodeB间需开通X2接口。PTN网络为每个eNodeB建立多条单独路径的方式已不具备可实施性。这就需要在原有的网络上支持L3路由功能,TD-LTE承载网络整体方案,Page12,NodeB,NodeB,RNC,PTNA,PTNC,PTNB,接入层,汇聚/交换层,PTN汇聚接入环和汇聚环沿用原有L2方式,在核心环部署L2进L3节点,核心环采用L3VPN部署,TD-LTE传输组网改造要求,站点PTN设备改造新增GE接口用于接入LTE基站,双模基站升级插入TD-LTE基带板及主控板,连接GE光纤到站点PTN设备,网络扩容接入环优先维持GE环,对业务密集区域可升级为10GE环,PTN核心局点设备改造新增PTNL3设备,完成S1/X2流量数据调度,Page13,PTN传送网改造组网方案,Page14,核心层组网方案:PTN核心层设备(含业务落地的PTN设备)支持L2到L3的桥接功能和静态L3VPN功能,实现基于IP地址的电路调度。PTN核心层设备负责将X2接口信息按照IP地址转发相邻基站,将S1接口信息按照IP地址转发给SGW/MME或SGW/MMEpool中相应的SGW、MME汇聚层组网方案:PTN汇聚接入设备沿用现有L2VPN分组转发功能为基站提供到核心层PTN节点的二层传输管道。汇聚层采用10GEPTN设备组建环网接入层组网方案:PTN接入层应满足LTE站点接入需求,现网GE环带宽不足时,可通过调整接入环节点数量满足带宽需求;对于局部业务密集区,环网改造调整难度较大或成本较高时,可将现有GE接入环升级为10GE。,TD-LTE无线基站对PTN网络的要求,对接方式:基站采用单GE光纤和接入层PTN的GE光口对接,端口模式配置为1000M全双工承载网保护:为保证LTE无线基站与EPC的可靠连接,要求PTN核心层两台3900对基站起VRRP或其他保护方案带宽:由于TD-LTE系统相对于2G/3G的峰值速率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因此其引入对机房的传输条件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中国移动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工程对带宽提出如下要求,Page15,LTE无线基站对PTN传送网要求主要有:对接方式、传送网保护、带宽、QOS,TD-LTE无线基站对PTN网络的要求(续),Page16,QOS:TD-LTE接口对承载性能需求如下,S1-u接口对延时要求最严格。带宽最大,是网络设计保障的重点;X2延时是S1的两倍,在承载网的任何位置均需要满足要求承载网需支持基于IPDSCP或VLANPRI的QOS调度,Page17,PTN新建工程实施关键点说明,Page17,目录,1,TD-LTE组网全景图和工程建设总体思路,2,核心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3,承载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4,无线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杭州、深圳TD-LTE试验网工程经验,5,Page18,Page19,目录,4.1无线组网及网管方案4.2TD-LTE新建场景(D/E频段)4.3TD-SCDMA双模演进(F/E频段),无线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4,OMC,Access,Aggregate,Core,接入环,汇聚环,CMNET,汇聚环,接入环,IP承载网,OMC,EPC,L3VPN,X2,X2,S1,OM,OM,X2,eNODEB,网管交换机,eNODEB,eNODEB,eNODEB,无线组网整体方案,S1,VRRP,OM,S1,X2,Page20,软件升级,硬件利旧,TDS,RNC,TDS+LTE,RNC,MME/S-GW,网络升级,LTEOM演进方案,现网TDSOMC升级后可实现TDS基站、LTE基站、TDSLTE基站的统一管理,对于双模基站实现告警、配置、版本的统一管理。,Page21,Page22,LTEOM组网方案,TDS单模站点:网管连接方案维持现状,经RNC路由到OMCLTE单模站点:网管数据经过层三PTN路由到OMCTDLTE双模站点:TDS部分维持现状,经RNC路由到OMCLTE部分,经层三PTN路由到OMC双模站点TDS和LTE部分必需归属同一台网管,Page23,LTE网管建设方案,LTE单模区域,新建一套LTE网管;对于LTE站点数量较少局点可将基站接入现网TDS网管LTE双模演进区域,网管建设思路如下需要对现网TDSOMC容量进行评估,双模LTE站点接入现网网管,如果导致OMC容量超负荷,需将部分RNC、基站割接到其他负荷轻的网管;或新建网管,并对现网OMC下所挂接RNC、基站进行挂接关系调整,现网OMC,新建OMC,RNC,NODEB,:TDS基站,:双模基站,Page24,目录,4.1无线组网及网管方案4.2TD-LTE新建场景(D/E频段)4.3TD-SCDMA双模演进(F/E频段),无线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4,TD-LTE新建场景,Page25,华为TD-LTE基站在产品上完全继承了TD-SCDMA的分布式结构,由BBU、RRU以及配套设备组成,BBU和DCDU-12B优选内置于客户综合柜。无3U空间时,配发ILC29机柜落地安装或IMB03机框挂墙安装。可提供100m的电源拉远方案,当拉远100m时,推荐使用APM30HVer.C单独给RRU供电。DCDU输入电源线8m。建议RRU就近天线安装,默认发货3m定长跳线。局方IP传输与华为基站侧距离建议20m以内。建议机房的室外地排就近馈窗1m范围内安装。,注:室外覆盖指RRU室外安装。,场景一,新建:集中供电(-48V)+BBU室内+RRU3253+客户综合柜/ILC29机柜/IMB03机框,宏站新建典型场景,Page26,EPS30-4815或OMB将交流转为直流,给BBU供电。推荐使用3152-e就近交流取电;当EPS30-4815或OMB给RRU供直流电时,不需要AC/DC电源模块,建议DRRU3152-e直流电源线拉远80m。局方IP传输与华为基站侧距离建议20m以内。,场景二,新建:供电220V+BBU+DRRU3152-e+ILC29/IMB03/OMB,室内覆盖站点新建典型场景,Page27,新建LTE基站与TDS基站的准备相似,很多TDS建站经验可以借鉴,新建机房准备关键点,Page28,小结,Page29,TD-LTE新建场景,1、TD-LTED频段新建场景的工程实施,与TD-SCDMA基本相同2、作为一张完全新建网,需要提前准备机房空间、电源、传输(PTN)、天馈等资源,Page30,目录,4.1无线组网及网管方案4.2TD-LTE新建场景(D/E频段)4.3TD-SCDMA双模演进(F/E频段),无线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4,F频段双模演进站点实施方案,Page31,1、与TD-SCDMA共用现网天面(天线需支持F频段)2、不涉及合路,天面不用增加新馈线3、GPS利旧,1、与TD-SCDMA共用RRU,仅需要软件升级,1、与TD-SCDMA共用BBU2、BBU框内增加LTE的基带板和主控板3、新增LTE的光纤到PTN,天线,RRU,BBU,华为TD-SCDMA双模演进LTE方案,天线、RRU部分基本不需要改动,只在BBU内增加LTE的单板硬件改动量最小,工程实施相对简单,对站点环境要求低,Page32,宏站双模改造场景,改造场景主要集中在设备内部,所占基站空间没有变化,有效节省机房空间;光纤、电源线、GPS等物料均可利旧;站点内的改造仅仅是单板调整,Page33,室内分布站点双模改造场景,改造利旧方案与宏站方案基本相同,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难度,Page34,室内E频段单室分改造方案,若原站点RRU已支持FAE频段,则仅需对合路器进行替换,无需替换设备,FA,GSM,FAERRU,合路器,室分馈线,改造前:,TDS:A,GSM,FAERRU,合路器(E),TDL:E,室分馈线,更换为支持E的合路器,增加一条E频段馈线,A,GSM,单A,合路器,室分馈线,改造前:,更换FAERRU,增添一条馈线,更换为支持E的合路器,改造后:,若原站点设备只支持A频段,则需将设备替换为FAERRU,小结,Page35,TD-LTE双模演进场景,华为TD-LTE双模演进方案,实现了天线、RRU、BBU的双模。在工程实施方面,有以下优势:1、电源、抱杆、天线等资源都可以利旧,减少配套准备2、没有新增机房与天面空间需求,100局点具备实施条件3、实施方案简单,仅需机房内操作,施工成本低,目录,1,TD-LTE组网全景图和工程建设总体思路,2,核心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3,承载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4,无线网实施方案及关键点,杭州、深圳TD-LTE试验网工程经验,5,Page36,Page37,目录,5.1项目交付及网管建设经验5.2站点工程实施经验,杭州、深圳TD-LTE试验网工程经验,5,整体交付经验,HSS,DLTE基站,Access,Aggregate,Core,新建LTE承载网,L3VPN,骨干OTN,接入环,汇聚环,CMNET,FLTE基站,OMC(TDS/FLTE),网管交换机,M2000(EPC/DLTE),EPC,TDS基站,TDS基站,计费网络,DNS,CG,计费交换机,SGi,Page38,LTE是多网元并行建设的复杂项目,识别端到端整体组网全景是项目建设的基础,深圳LTE项目在启动阶段制作了本次项目涉及的所有网元组网图及对接关系、链路容量,整体交付经验(续),Page39,根据整体组网明确各网元建设的需求,确保不会有遗漏。各网元的建设计划要整体考虑。对于影响开局的EPC、HSS、无线网管以及配套承载网要优先建设PTN的建设和改造要匹配开站计划,深圳工程交付计划,杭州工程交付计划,深圳、杭州LTE项目根据启动组网方案和各网元建设的相互依赖关系,制定整体实施计划,网管建设经验网管网改造,Page40,龙岗机房,坂田机房,罗湖机房,交换机,交换机,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防火墙,防火墙,深圳OMC83,深圳OMC112,RNC,RNC,RNC,TDS单模站点,TDS单模站点,TDS单模站点,LTE基站和TDS基站采用统一网管平台,对于TDSLTE双模站点必需归属统一套网管网管网的改造要综合考虑连接LTE和TDS设备,同时尽可能不改变TDS的网络连接,深圳原TDS网络存在2套OMC管理现网TDS站点,需在罗湖机房新建2套网管管理LTE站点罗湖、龙岗、坂田机房RNC下都存在基站进行双模改造,需保证这些站点TDS和LTE部分归属同一套网管,交换机,网管建设经验网管网改造(续),经过网管新建,使用三套OMC分担现网TDSRNC和站点,双模改造的站点LTE部分连接对应的TDS部分归属的OMC;使用一套独立网管管理单模站点LTE基站全部通过罗湖机房的PTN3900汇聚到归属OMC上,Page41,网管建设经验容量评估及网元调整,杭州原TDS网络存在3套网管,本次项目OMC40下有大量TDS站点进行双模演进,需进行网元调整满足TDSLTE双模改造需求,杭州本次项目新建1套网管,将原OMC40下4套RNC割接到新建的OMC45下,Page42,网管建设经验容量评估及网元调整(续),方案制定原则网元割接调整范围尽可能小目标组网下单OM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