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对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对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对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对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对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3 对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研究 摘 要 近代以来,学校体育在不同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不断檀变,曲折地 发展着。虽然学校体育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绩,但是其发展中也出现了 一些“异化”的现象。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系统科学 理论、异化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 究法、观察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流变 进行梳理,在把握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脉络的基础上,探寻了近代以 来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中出现的异化现象,指出学校体育发展中曾出现 过度军事化、劳动化、纯竞技化三种异化现象,并对每种异化现象进行 分析,对其产生原因与历史局限展开讨论;以史为鉴,通过考察与近代 中国变革几乎同时而生的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的演进过程,在总结以上三 种异化现象的基础上,对照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反观当今学校体 育发展中的问题所在。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学校体育在其 发展历程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密切相 关,特别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人们认识水平的制约。我国的教 育历来是强调“社会本位”的,强调教育为政治、为经济服务,在这种 背景下,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在对教育目的的解读与实施中难免 过于功利化,学校体育在其发展中出现异化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 其对于学生的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的。 当前,在“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思想指导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4 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我们可喜地看到学校体育已经由“社会本位”向 “个体本位”转化,然而,由于人们对“健康第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误读,当今学校体育改革中出现和潜在着若干种异化现象:如“健康第 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所引发的体育课程目标泛化、运动技术学习弱化, 过度追求“学生为本”后的师生关系的异化,对“安全”的不适当考虑 及体育课程内容低易化的异化。本文指出上述异化现象,意在指明当前 学校体育改革的难点和矛盾所在,以期早日引起学校体育工作者注意, 以求对这些异化现象的影响进行控制和纠正,使学校体育最终沿着健康 之路发展下去。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提供警示,并丰 富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中关于学校体育异化的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育,异化,健康第一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5 study on the dissimilation of school p.e abstract since the modern times, the school sports under the different special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orward developing windingly. this period school sports makes brilliant achievements, but also appeared some “the dissimilation”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the historical methodology, the method of inspection, the survey procedure and other kinds of research technique so on, takes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systems science theory, the dissimilation theory and humanism theory as the rationale, through consults chinese school sports development changing to the correlation historical data literature combing, in grasps the chinese school sports development in the basic vein foundation, since inquired about the modern times in the school sports development dissimilation phenomenon, pointed out the school sports militarization appeared once in the school sports development. the school sports production becomes as one with the workers, the school sports athletics movement, three kind of dissimilation phenomena, and launched the analysis to each kind of dissimilation phenomenon; learns from history, transforms nearly at the same time the fresh school sports dissimilation phenomenon evolu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inspection and modern china, in the comprehensive summary above three kind of dissimilation phenomenon foundation, compares the school sports development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the counter-view in the school sports development question is at now. in this research foundation,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at, our school sports shows the dissimilation phenomenon which appears in its development course, with societys politics, the economy, the culture, the education close correlation, specially receives the social politics, the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peopl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restriction. our countrys education always is emphasized “social standard”, emphasized the education for politics, serves for the economy, under this kind of background, as a result of the peopl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limitation, to educate the goal in the explan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6 unavoidably too the utility, the school sports appears the dissimilation in its development is inevitable, is inevitable, it regarding students harm also is self-evident. presently, under “health first” instruction in the school sports, our country school sports development enters an epoch, we see encouraging school sports already by “social standard” to “individual standard” incline, but as a result of people to “health first ”, the understanding and the explanation difference, its brings “the dissimilation” the question also initially sees the end seedling. the article divides pointed out reform once appears and the present latent certain kind of dissimilation phenomenon in the school sports now: like “the health first” th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thought initiates the sports curriculum goal exudes the dissimilation which, the sports curriculum appraise, the movement technology study attenuates, pursues “the student excessively for this” after teacher and student relations dissimilation, right “safe” not suitably considers and the sports curriculum content low dissimilation. the article second half of pointed out the current school sports the above dissimilation phenomenon, and does it by the brief description, intends to the indication current school sports reform the difficulty and contradictory is at, causes the school sports worker by the time to pay attention, in order to carries on the control and the correction to these dissimilation phenomenon influence, finally causes the school sports to develop road of along the health. on the other hand will also provide the police for the future school sports reform development, and also will fill in the school sports fundamental research about the school sports dissimilation question research blank. key wordskey 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dissimilation, health first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 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 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刘龙刘龙 日期: 2007 年 1 月 29 日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 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刘龙刘龙 指导教师签名:赵文杰 日期:2007 年 1 月 29 日 日期:2007 年 1 月 29 日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 导言 1.1 研究目的 近代伊始,自体育正式作为一门课程进入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百年来,我国学 校体育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艰难而曲折地完成了它的历史进程。学校体育诞 生的百年间,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个 100 年像 20 世纪的 100 年那样令人心潮澎 湃,悲喜交加、荣辱共存。风雨飘摇的满清末期,政治腐朽,国力羸弱,饱受帝国 主义列强蹂躏,神州大地遍布屈辱、苦难、挣扎,国人以不同形式谋求救国之路, 强体救国是其中之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战乱纷繁, “帝国主义” 、 “封建主义” 、 “官僚主义”三座大山重重地压在人民身上,人民生活疾苦;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 国家百废待兴,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急切地期盼着自己的祖国能早日强大起来,各行 各业重起炉灶,奋起直追,成效卓著,然而,在热切的渴望与奋斗的激情的伴随下, 若干事业在情急之中也不免走过些许弯路,学校体育亦是如此;今天祖国的各项事 业全面快速发展学校体育也迸发出勃勃生机,令人满怀憧憬,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 未有的挑战。纵观历史,不难看出,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始终紧随时代潮流,紧扣时 代背景,在各个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历史使命,学校体育取得的巨大进步是有目共睹 的,但辉煌的背后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曾经有过曲折、争论和困惑,甚至是短暂 的异化。考察近代以来的学校体育发展,受政治、经济等时代背景影响严重,在不 同时期悄然改变着自己本质的面目在发展中不同程度地出现异化现象。 在学校教育中明确提出体育课一名词是在 1923 年,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在此 之前和之后的很长时间,人们常常把学校体育同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和竞技运动相 混淆,导致学校体育军事化、劳动化和竞技化的异化现象的发生。将近代以来学校 体育中异化现象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工具化现象严重。在战争年代被作为训练战士 的“工具” 、在全面建设时期被作为生产“工具” ,在举国体制之下被作为竞技的工 具。诚然,教育之所以有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就是因为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 会的需要,教育是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教育就不能不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 等的制约,相对于社会而言,教育必然是一种工具,其作为工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但是如果过度强调教育的工具化作用,而忽略对教育的核心“人”的应有关注,社 会需要的外部目的支配内部主体(学生)需要,强制学生接受被按照设定好的、脱 离学生身心的内容、方法,这就容易使教育的发展走入异化的困境。虽然学校体育 中的异化现象的出现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并且是符合时代要求,原因种种,但是 从教育、从学校体育自身本质发展看其并不正常,而且反常,甚至扭曲。毫无疑问, 学校体育发展的主流是健康的,是符合时代发展基本方向的。但其暗流( “异化” ) 是不容被忽视,这条暗流就是本文所研究的学校体育异化现象。学校体育“异化” 是其“强化”的一种衍生物。所谓异化 ,是从主体中分裂出来或丧失掉的东西在摆 脱主体的控制并获得独立后逐渐壮大,反过来控制支配、压迫或扭曲主体,当这个 主体是人本身的时候,那么,异化就是人给自己树立起一个自己最终控制不了的反 动势力,导致人性的变形,邪教出现就是最典型的一例。众所周知,教育乃成人之 学,它的指向是对人生命的终极的关怀,而它的具体体现是在体育、智育、德育、 美育, “异化”的出现意味着它们的偏离和迷失,它们的偏离方向与迷失,是教育的 本性迷失的基础表现。它的出现背离了生命的本质,背离了人是不断地发展自己的 潜力、占有自己本质的存在。在学校体育强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军事化 、劳 动化 、竞技化的膨胀,最终形成了一种足以扭曲学校体育本质的异己力量。这一力 量一方面使人们越来越远离参加学校体育的自身目的, 而更多地掺杂了他人的目 的、非体育的目的,最终导致了学校体育若干异化现象的出现。 对于学校体育发展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曾被人们广泛讨论,关于学校体育军事 化、劳动化、竞技化,人们早已有过较为一致的评述,只是比较分散,很少有对其 进行集中的分析和阐述,更少有对其每种现象所出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 同时,也鲜有人一针见血地指明其发生为学校体育的异化。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异化 现象为何有时难以被人们察觉,主要是由于其有着似乎最符合学校体育发展主流的 假象,却掩盖着其曲解、干扰甚至违背主流的实质。今天在我们跨入 21 世纪去再创 与描绘学校体育新图景时,我们不能不以高度的历史的责任感去冷静地回眸学校体 育的发展历程,客观地去审视其异化现象,从中获取在新世纪里学校体育发展前进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3 的启示和动力。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就其现象发生的各个不同时代背景,综 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个人的思考,从多种视角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翔实的史料 肯定了学校体育发展中军事化、劳动化、竞技化现象的发生和存在,继而结合教育 学和人本主义理论大胆指出其为学校体育发展的异化,而后对其异化的产生进行深 入剖析,力求客观而清晰地展现其在学校体育的不同异化阶段中的表象、原因、影 响以及其对未来的启示,进而试图揭示学校体育中异化的条件、含义及特征。同时, 对照现今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对当前学校体育中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揭示, 以期引起人们注意,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当前学校体育发展中出现偏差。 1.2 研究意义 1.2.1 1.2.1自从清政府 1903 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各级学校开设体操科 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研究走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深 化学校体育改革的今天,系统回顾和探讨我国近代学校体育中特殊的发展演变历程, 并分析和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通过对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特殊的历史演变的探讨,从“异化”这个侧 面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学校教育向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进而向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教育演化的过程,从而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学校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及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力图从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特殊的演进轨迹中 总结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经验,并努力提升至理论高度,为今后的学校体育改 革提供有益参考; 1.2.3 1.2.3 结合不同阶段学校体育的异化问题,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进一步探讨 “异 化” 、 “教育目的” 、 “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及其健康发展”等问题,在总结历史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4 基础上,以史为鉴,为我国学校体育基础理论研究添砖加瓦; .4 通过对学校体育军事化、劳动化、竞技化三种异化现象的分析,总结出 学校体育异化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大胆推理出现今学校体育中潜在的若干种 现象为学校体育发展的异化,并对其现象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引起学校体育理论者 的注意,思考相应的对策,使学校体育改革能够进一步完善,使学校体育能沿着健 康之路继续发展下去,这一点也彰显了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5提出“学校体育异化”这一假设,力求为学校体育理论研究拓展新的思 路,丰富学校体育理论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5 2 研究的基本思路 2.1 研究的对象界定 2.1.1 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及定位 2.1.1 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及定位 按现在一般的历史分期,以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作为我国近代历史分期。但 是,我国体育史学界,一般都把“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段时期,作为中国近代体育时期。 ”本文也按照这样的体育史分期,把近代界定 在“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期。所谓现代,与“近 代”界定相联系,我国体育史学界一般是把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中国现代 体育时期 。本文也做同样处理。因此,本书研究的时间“近代以来”跨度将从 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今,包含“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按照封建社会、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序寻找重点,即中国 近现代约 160 年的时间中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异化现象,不求全面,而求尊重历史, 科学准确,突出重点。 2.1.2 研究分析的具体对象实体 2.1.2 研究分析的具体对象实体 以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军事化、劳动化、竞技化等异化的表象及原 因为研究实体对象,运用多种理论对其做深入的剖析与评价,并总结出某些带有规 律性的经验及教训,继而对当前学校体育中的“异化”进行分析,为未来学校体育 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根据本文研究对象,将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出现异化现象的各个阶段主要划分 如下: 第一阶段学校体育军事化阶段 中国体育史学会 中国近代体育史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1-2。 谷世权中国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340。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6 建国前(1903 年1923 年 清末与民初时)和建国后(建国初和文革时期) 第二阶段学校体育劳动化阶段(土地革命时期和文革时期) 第三阶段学校体育竞技化阶段(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第四阶段当前学校体育中的异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辩证唯物主义 2.2.1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统一的。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 展之中;物质存在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物质运动有着自 身的客观规律。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 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征。人的思维规律是人类在长期的社 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经过亿万次重复而形成的对客观规律的自觉反映。意识和思维 的内容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物质和意识是对立统一的,他们统一于物质。 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 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之中,统一物分裂为两个相互排斥 的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是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内容,同时又 是事物自我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的的统一和斗争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质与量 是事物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属性,一定的量规定一定的质,一定的质规定一定的量。 质变和量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事物在肯定自己存在的同时又包含着促使自身消亡的否定的方面,辩证的否定构成 从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是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 肯定与否定是对立面的统一,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和斗争构成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螺 傅砚农、吴丽华 “军国民思潮”主导学校体育文化导刊,2005,6。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7 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 2.2.2 历史唯物主义 2.2.2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资料 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 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统一 的社会有机系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在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 前提下,承认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 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 个自然历史过程,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现实的人 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 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活 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 对象是生活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着眼于从总统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 一般的发展规律,它为本文在学校体育领域的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2.2.3 系统科学理论2.2.3 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科学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三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 论“新三论” 的总称,是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发展综合的结果,是 现代科学研究共同的一般方法论。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分为:系统与要素,结构与 功能,系统与环境,输入与输出等。元素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不可分、不可少的 部分是要素,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是可以 相互转化的;系统的整体属性还取决于要素间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即系统的结构,社 会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内部有许多子系统组成的有组织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系统 1/cpedia/content.asp?id=56065。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8 之外且影响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各种集合体称为系统的环境,环境是系统存在的客观 依据,系统不断地与环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维持自己的生存,系统和 环境具有交互响应;输入与输出是指外界环境给系统的输入通过系统的处理和变换, 必然产生一个输出,再返回外界环境中。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和输出的交互影响 关系也是区分开放系统与闭合系统的一个基本标准。学校体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其发展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 2.2.4 异化理论 2.2.4 异化理论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的重要智慧结晶,它主要指劳动异化。马克思的1844 年经 济学和哲学手稿和资本论第一、三、四卷,以及大量的资本论手稿,共出现 这个概念百多次,主要用于说明“劳动异化”现象。罗红梅认为在马克思的早期著 作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异化作为核心范畴,对其进行了系统的 分析和阐释。 “异化的内涵可理解为层层递进的四个方面:第一,工人同他生产的劳 动产品相异化。由于是雇佣劳动,工人辛辛苦苦生产出的劳动产品不仅不属于自己, 反而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与他相对抗。第二,工人同劳动活动本身相异化。劳动 本应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把自己的才智和力量体 现在劳动产品上,并从中感受到创造的喜悦和幸福。然而由于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 的,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所以工人在劳动中, “ 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 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 ”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 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有自己的意志 和思想,懂得按美的规律来创造。而异化劳动 使人的自由自觉的特性消失,创造力和审美感受消失,变得像动物一样的生存,丧 失了他的类本质。第四,人同人相异化。人不仅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而且同他 人相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所产生的疏离感、孤独感变成了一种社会病症。 ” 马 克思在手稿中,以人本主义为主导逻辑的,从人性假设逐步深入到伦理价值批 罗红梅异化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理论界,20062。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9 判总结出要消灭异化,消除人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异化的扬弃。马克思的异化理 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理论肯定了终极真理的存在,也就是肯定了不断变化的万事万物其 自身都必然有永恒的不变的那一部分。异化理论首先肯定有某种抽象的、固有的、 完美的、真正的学校体育本质的存在;在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本质发生了 异化,原来的学校体育异化为“功利化地达到某一种目的的工具” ;而在未来学校体 育发展中,这种异化必将被清除或扬弃,学校体育的本质又将得到复归,沿着健康 科学的道路发展下去。异化现象随着本质的复归而消除。 2.2.5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2.2.5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马斯洛通过大量心理学实验总结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认为人类共有真、善、 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 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达到自 我实现;罗杰斯在大量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 提出以人为中心,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 自己的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 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 、 “从面具后面走出来”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 人的机能。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人为本不仅仅是手段,它首先 是目的。 “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 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 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 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 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 罗杰斯在大量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上认为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 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 儿童 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通过机体自动的估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 有些即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迥避。在孩子寻求 积极的经验中,儿童受到关怀与尊重需要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包括父母、老师)。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 体验到他人的价值条件,并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变成用 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 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防御机制(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 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 障碍。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0 实的、活生生的人” 。马克思强调,作为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的人是现实的具体的 人,是以占人口极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 “我们 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他们甚至把唯物史观这一门科学概括为“关于现实 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 于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 质要求。科学的学校体育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体育的最高本质,体现在“人”与 “物”的关系层面上。世界万事万物中,人是最宝贵的,人是社会的惟一主体,是 最应当被珍视、尊重、爱护的,是高于一切的。 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 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 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 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2.3 研究方法 2.3.1 历史研究法 2.3.1 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重在对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认识研究对象的过 去,以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目的在于通过对以往事件的变化或趋向的研究,进而 有助于解释现状和预测未来。 任何社会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生发展的过程。学 校体育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社会现象,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其发展往往随着历 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对学校体育异化问题的研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收集、整理、排比有关史料,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来考查近代 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历程,从历史发展的宏观高度考察其发展脉络及相关促动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第 314 页。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1 素,清理发展线索,分析其发生异化的社会背景、原因,探究其历史的局限性。在 深刻总结异化根源、特征的基础上,进而点明当今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异化问题。 2.3.2 文献资料法2.3.2 文献资料法 收集国家历年有关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收集我国有关教育史、体育史、课 程史、学校体育史研究的专著和文献;收集有关学校体育理论、课程与教学研究、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的成果与论文及资料等。查阅有效论文 50 篇,专著 40 本, 网站 6 个,并对相关文献资料做重点阅读和学习,注意不同文献之间的相互补充, 并对要点做分析归纳和提炼。对异化、学校体育等核心概念和以军代体、以劳代体、 以竞代体现象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吸取有关的思想和内容的精华,总结和归纳 具有代表性、规律性的素材。 2.3.3 访谈法 2.3.3 访谈法 对学校体育理论专家、从事体育教育超过 20 年的执教于中学和大学的老体育教 师和不同年代曾接受过新中国学校体育教育人士进行有关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目标、 内容、手段等方面的访谈。 表 2-1 访谈人数 中学(中专)体育教师 大学体育教师 曾接受体育教育的非体育专业人士 总人数 6 10 4 20 (注:被访教师为教龄大于 20 年,其他人为年龄大于 40 岁) 2.3.4 逻辑分析法2.3.4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料、事实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抽象与概括,从而去粗取精, 由表及里,理清和把握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主线索,在对异化、教育目的、学 校体育本质等概念深入解析的基础上,发现学校体育发展历程中军事化、劳动化、 竞技化这三种异化现象的存在,考察其表象及原因,进而归纳、概括出学校体育异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2 化的共同影响因素及特征,以史为鉴,以实为据,推理、判断出当今学校体育发展 中的一些现象为学校体育发展的异化。 2.3.5 观察法 2.3.5 观察法 对多所学校的体育课堂进行实地考察, 如就 2005 年 1 月2006 年 7 月在上海 交通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学校进行教育实习的机会通过对自己所授体育课和身边10名 的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和学生表现进行全面或有重点观察,发现问题所在。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3 3 文献综述 3.1 关于学校体育军事化、劳动化、竞技化 查阅了不同版本的中国教育史、中国体育史、中国近代体育史书籍及学校体育 史相关研究论文,发现其中均有论述到学校体育发展中曾出现的军事化、劳动化、 竞技化的问题。 这些资料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学校体育军事化、劳动化、竞技化的存在。其中 对于学校体育竞技化的阐述较多,因为这一现象在时间上距离当前较近,当前的体 育改革也多针对于此,因此著述较多,但绝大多呈否定态度,只是把其作为评判对 象来对待;对于学校体育军事化的研究较少,因其年代久远,其残留在学校体育的 意识形态消亡殆尽,因此对其论述只限于史料记载,相关研究极少;对于学校体育 劳动化的研究因其现今早已退出学校体育舞台,对研究除史料记载外几乎没有。根 据目前所查阅的资料,尚无研究者全面指出其现象为“学校体育的异化”。 3.2 关于学校体育的异化 中国期刊网(cnki)由中国学术期刊杂志社开办,为国内大型学术期刊库之一, 收录 1994 年以来、国内约 6000 种期刊的摘要及全文,具有学科门类齐全、资源丰 富、更新速度快等特点,是国内学术研究的最重要资料参考网站之一。本文研究以 其搜索结果作为重要参考。检索结果如下: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4 表 3-1 在中国期刊网中对相关资料查询的结果 第一次检索关键词 显示篇数 有效篇数 第二次检索关键词 显示篇数 有效篇数 i 学校体育异化 0 0 ii 学校体育 3184 异化 0 iii 异化 3290 学校体育 13 iv 体育 9443 异化 60 51 (注:截至 2006 年 9 月 13 日登陆中国期刊网,检索的数据库为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 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检索范围为教育与社会科学,期刊为全部,匹配为模糊(有助于增 加资料范围)时间为 1999 年到 2006 年) 在 i 中输入关键词“学校体育异化”点击“检索”所得记录为 0 条。可见“学 校体育异化”这一词汇具有一定创新性,有关研究在学校体育理论中尚属空白。 ii 中采用二级检索方式,关键词输入“学校体育” ,其它检索条件不变,检索所 得记录为 3184 条,接着在二级检索出输入关键词“异化” ,检索结果仍然为 0,这说 明目前学校体育理论界学校体育异化问题的关注较少,有关研究在学校体育理论中 尚属空白。 。 iii 中输入检索关键词“异化” , ,这说明当前对“异化” 的问题是比较关注的, 说明异化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发展产物,关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出现异化的现象研究 较多,这也说明了本文对于学校体育发展中出现异化的研究的必要性。接着采用二 级检索方式,在其它检索条件不变,输入二级检索词“学校体育” ,检索所得记录为 13 条,其中有关竞技体育的 5,可见对学校体育异化的现象的研究尚未引起研究者 的关注,再次突现本文研究的必要所在。 i v 中输入关键词“体育” , 点击“检索”所得记录为 9443 条。接着采用二级 检索方式,在其它检索条件不变,输入二级检索词“异化” , 点击“检索”所得记 录为 60 条,其中有效论文为 51 篇。这说明对体育异化已有研究,但是不多。 通过其它渠道进行查询,我们查到一些有对教育异化进行有关研究的文章,张 晓玲教育本性的迷失 指出“在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育离它 张晓玲 教育本性的迷失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6) :1-3。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5 的本性越米越远。其产生的原因是: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体育、智育、 德育、美育,偏离学生的本性的发展;制度化的教育使人成为机器、工具,学校成 为培养机器、工具的场所;教育的泛工具化使教育背离了它的旨趣人的生命的 生成。 ” 其中对教育的“四育”的异化部分阐述中,体育首当其冲。分析其内容主 要是对学校竞技化进行了批判。 在查询学校体育异化的相关文章的过程中发现此类文章寥寥无几,尚有的几篇 文章集中在对学校体育竞技化的批判上,朱光辉的竞技、异化、极限、潜能一关 于竞技体育异化问题的讨论 ,赵建国,周新华,刘秋良的有关竞技体育异化因 素问题的思考 ,王化冰、于 涛、张立燕的竞技体育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 策探讨2005, (1) ) ,其着重对竞技体育异化的现象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也为 学校体育竞技异化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些理论背景,但是由于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 巨大差异性,其对本研究参考价值不大。 在查询万方数据库中,查到贾齐,任秀红在主客体二重性视野中的体育课程 -“主体失位,形骸孑立”之异化现象批评一文,并在其中发现“体育课程异 化”的提法及阐述。该文从文化本体的立场就文化与课程的关系对体育课程进行有 关论述,以文化的主客体二重性的阐明为切入口,在对体育课程异化现象进行批评, 并进一步阐释了体育课程性质。该文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参考。 王华倬的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一书以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颁布的学 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大纲)为主要发展线索,对“体 育课程史”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在其书中引用的丰富、翔实史料中,我 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校体育军事化、劳动化和竞技化的客观存在,并分析了其原因 与历史局限,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素材。 至于本文所划分的其它学校体育异化现象,尚未有资料指明其为异化。 朱光辉 竞技、异化、极限、潜能一关于竞技体育异化问题的讨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3) 。 赵建国,周新华,刘秋良 有关竞技体育异化因素问题的思考湘南学院学报,2005, (2) 。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16 3.3 小结 在查阅各种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校体育的军事化、劳动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