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毫曼鼍m , n _ ! m h - 一m m j 皇m 曼曼皇曼曼! 寰 统筹城乡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初探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郑堡元 指导教师:秦华教授 摘要 城市和乡村是两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区域,它们的产业构成、发展水平、发展趋势以及由 此形成的关系上,都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区域与区域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目 前国内的绿地系统规划多侧重于城市建设区域,缺乏以统筹城乡的思维方式协调城市与乡村, 入与自然的关系。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编制绿地系统规划需要立足于本土,用战略的眼光 构建统筹城乡的绿地空间结构和分工协作的绿地功能结构,发现、利用、创造新的景观形态 和空间载体。本文尝试对统筹城乡绿地系统理论和方法作出一定探讨,力求使统筹城乡绿地 系统规划编制工作得到发展,也试图为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建设与方法改革提出一 定建议和参考。 本文首先对统筹城乡绿地系统相关概念作出界定,回顾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 展,并从多方角度分析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便论题的展开。同时对统筹城乡绿地系统理 论基础进行了总结,为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做好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统筹城乡绿地 系统规划的基本特征,探讨了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中的规划定位、规划目标、工作程序、 绿地分类、规划结构布局、规划指标、规划实施等相关问题。最后运用相关理论,对垫江统 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作出实证性方案研究。尝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归纳总结出一套行 之有效的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方法。 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创新研究。1 对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进行了界定,提出了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的层次,并对其具体内容及工作程序进行了一定探索。2 根据土地 利用现状分类、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等相关标准,以绿地功能为主要依据对统筹城乡绿地 进行了细化的分类,为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基础。3 为促使统筹 城乡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能与各级建设体系协调衔接,同时便于统筹控制实施,本文结合 参考国内外相关绿地指标,针对统筹城乡绿地系统提出了规划控制实施指标和分析评价指标 内容。4 在影响城乡绿地空间形态演变和发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保持 城乡生态系统平衡,突出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整合功能等布局要求。同时根据现代绿地系统 发展趋势,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对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提出了几种典型途径。 关键词:统筹城乡绿地绿地系统统筹城乡绿地系统 a b s t r a c t p r e l i m i n a r yr e s e a r c ho n u r b a n - r u r a l g r e e n s p a c es y s t e mp l a nn i n g d i s c i p l i n e :l a n d s c a p ep l a n ta n do r n a m e n t a lh o r t i c u l t u r e c a n d i d a t e :z h e n gba o y u a n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q i n h u a a bs t r a c t u r b a na n dr u r a la r et w oa r e a sw i t hs p e c i f i cm e a n i n g t h e i r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 d e v e l o p m e n tt r e n d sa n dr e l a t i o n s h i pa r eo b v i o u s l yd i f f e r e n tf r o mg e n e r a lr e g i o n a lr e l a t i o n ,t h e ya r e i n t e r d e p e n d e n c ea n dm u t u a li n f l u e n c e a tt h ep r e s e n tt i m e ,d o m e s t i cg r e e ns p a c es y s t e mp l a n n i n g a r em o r ef o c u s e do nu r b a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r e a s ,a n dl a c ko ft h eu r b a n - r u r a lw a yo ft h i n k i n gt o c o o r d i n a t i o u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u r b a n r u r a la n dm a n - n a t u r e i nt h ec o n t e x to fu r b a na n dr u r a l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g r e e ns p a c es y s t e mp l a n n i n gn e e d st ob eb a s e do nl o c a l ,a n dt ob u i l du r b a n - r u r a l g r e e ns p a c es t r u c t u r ew i t has t r a t e g i cv i s i o n t h en e wf o r m so fl a n d s c a p ea n ds p a c ev e c t o rw e r e f o u n d ,u s e da n dc r e a t e d t h i sp a p e ra t t e m p t st om a k ec e r t a i no ft h e o r ya n dm e t h o do nu r b a n r u r a l g r e e n s p a c es y s t e mp l a n n i n g ,s t r i v et om a k ew o r kd e v e l o p m e n t , a n da t t e m p tt om a k es o m e s u g g e s t i o n sa n dr e f e r e n c e s t h i sp a p e rf i r s t l yt od e f i n et h er e l e v a n tc o n t e n t so fu r b a n - r u r a lg r e e ns p a c es y s t e m i no r d e rt o s t a r tt h et o p i c ,t h ep r o g r e s so ft h er e l e v a n t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h a sb e e nt ob er e v i e w e da n da n a l y z e d , a n da n a l y z e dt h eb a c k g r o u n da n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es t u d yf r o mm u l t i - p e r s p e c t i v e a tt h es a m et i m e , t h eu r b a n r u r a lg r e e ns p a c es y s t e mt h e o r yh a v eb e e ns u m m a r i z e d , a n dh a v eag o o dt h e o r e t i c a l s u p p o r tf o rp l a n n i n gr e s e a r c ha n dp r a c t i c e o nt h i sb a s i s ,s u m m e du pt h eb a s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 u r b a n _ r u r a lg r e e ns p a c es y s t e m t h i sp a p e rm a i n l yt r yr ed i s c u s st h ep l a n n i n gp o s i t i o n i n g ,p l a n n i n g o b j e c t i v e sa n dp r o c e d u r e s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g r e e ns p a c e ,p l a n n i n gs t r u c t u r e ,p l a n n i n gi n d i c a t o r s ,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e t c f i n a l l y ,m a d ee m p i r i c a lr e s e a r c ho nd i a n j i a n gu r b a n r u r a lg r e e ns p a c es y s t e m t h r o u g hc o m b i n i n gt h e o r yw i t hp r a c t i c e ,s u m m a r i z e das e to fe f f e c t i v em e t h o d sf o rt h eu r b a n r u r a l g r e e n s p a c es y s t e m t h i sa r t i c l eh a v em a d ean u m b e ro fi n n o v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i nt h ef o l l o w i n ga r e a s 1 t h i sp a p e ri s t r y i n gt od e f i n eu r b a n - r u r a lg r e e ns p a c es y s t e m ,m a d et h el e v e lo fp l a n n i n g , s p e c i f i cc o n t e n ta n d w o r kp r o c e s s e sh a v eb e e ns t u d i e d 2 a c c o r d i n gt ol a n du s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u r b a ng r e e ns p a c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s t a n d a r d s ,c l a s s i f i e do nt h eg r e e ns p a c et of u n c t i o na st h eb a s i s 。3 i nt h i s p a p e r , i i i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i 一i 曼曼皇曼曼曼皇曼曼! 曼! ! 皇曼皇曼! 曼曼曼皇! ! 曼詈曼曼曼! 曼曼量鼍鼍曼舅曼! 曼鲁詈曼皇皇皇量曼曼! 曼曼! 暑 r e f e r e n c et od o m e s t i ca n df o r e i g nr e l a t e dg r e e ni n d i c a t o r , p u tf o r w a r dt h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 p l a n n i n gc o n t r o li n d i c a t o r sa n da n a l y s i s e v a l u a t i o ni n d i c a t o r s 4 c o m b i n a t i o no ft h e o r y ,m a k e 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t om a i n t a i nab a l a n c eb e t w e e nu r b a na n dr u r a le c o s y s t e m s ,a n dh i g h l i g h t i n g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i n t e g r a t i o no fg r e e ns p a c es y s t e mp l a n n i n gl a y o u t 。s e v e r a lt y p i c a lw a y st ou r b a n - r u r a l g r e e ns p a c es y s t e mp l a n n i n gh a v eb e e np r o p o s e d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t r e n d so fm o d e m g r e e ns p a c es y s t e m k e yw o r d s :b a l a n c eu r b a na n dr u r a l ;g r e e ns p a c e ;g r e e ns p a c es y s t e m ; u r b a n r u r a lg r e e ns p a c es y s t e m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入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获得西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 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谢意。 学雠文慨新馐知签字吼汐矿j 7 年多月g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留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涉 学位论文作槲:歹尸f 弘孙鲐务彳, 签字日期:渺1 7 1 年易月g 日签字日期:纱多净钐月易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u 邮编: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一章文献综述 1 1 基本概念界定 1 1 1 绿地系统相关概念辨析 1 1 1 1 系统的含义及其特征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分所构成的一定的结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 体。各组分在该系统范围内的秩序便形成了系统的结构,特定的结构对应着相应的功能。系 统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由系统的定义可知,有机的整体性是它的本质特征,因此,系统 的结构是从环境中独立出来的各组分通过内在的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相互稳定的整体结 构;系统的功能也是组分与组分、系统与环境之间通过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集体效应所 表现出来的整体功能。系统的另一个特性是它的层次性。一旦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结构确定后, 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就以一定的渠道,有秩序有节律的循环、流动或传递,发挥较高 的功效【i l 。 1 1 1 2 绿地 “绿地”一词由日本内务省都市计划课讲师北村德太郎提出。他将德语“g r u e n f l a e c h e n ” 翻译成“绿地”,指被绿色植物所覆盖,或者土地性质以自然特性为主的土地。 1 9 9 3 年日本内务省“东京绿地规划研究会”定义绿地为,所谓绿地就其本来目的来说是 空闲的土地,即没有被住宅、工商业用地、频繁的交通用地等占用的覆盖,并且具有永久性 的土地空间。 “绿地”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日本学者中野尊正等编写的城市生态学( 1 9 7 8 年版) 的中译本城市生态学中,中野尊正在该书中的第一篇“作为人类环境的城市”里认为“尽 管城市居民不惜努力想要提高绿地的功能,但这种考虑不是出自构成绿地的植物本身的需要, 而是人类的功利主义的判断”。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指出绿地的定义,但明确了绿地的构成者是 植物。在后来学者的文献中,虽然都没有明确肯定这种说法,但在使用时都默认了这一解释。 绿地( g r e e ns p a c e ) ,各国的法律规范和科学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 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 o p e ns p a c e ) 。英国的公共开敞空间 的定义为;“所有具有确定的及其不受限制的公共通路并能用开敝空间等级制度加以分类而不 论其所有权如何的公共公园、公共地、杂草丛生的荒地以及林地”;美国学者将开敝空间定义 为:“城市内一些保持着自然景观的地域,或者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也就是游憩地、保 护地、风景区或者为调解城市建设而预留下来的的土地,城市中尚未建设的土地并不都是开 敞空间,城市绿地具有娱乐价值、自然资源保护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风景价值”;日本高原 荣重把开敞空间定义为:“游憩活动、生活环境、保护步行者安全、及整顿市容等具有公共需 要的土地、水、大气为主的非建筑用地空间且能保证永久性的空间,不论其所有权属于个人 西南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或是集体。” “绿地”在辞海中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 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 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可见,绿地有三层含义:植物所构成的绿色地 块,如森林、花园、草地等;植物生长大部的地块,如城市公园、自然风景区等;农林 生产用地【2 】。 从狭义的角度来讲,绿地可理解为城市范围的绿地,也就是一些专家提出的“城市绿化 用地”或“城市园林绿地”;而随着绿地概念内涵及外延的扩大,可以将绿地理解为一种绿色 开敞空间,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土地或水面。 1 1 1 3 城市绿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 j j t 8 5 2 0 0 2 ) 中的说明。城市绿 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 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 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在该标准的“条文说明”中进一步解释为“广义 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2 0 0 8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乡规划法界定的“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应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 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也就是说,它包含了城市建成区以及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两 个空间层次的绿地。 1 1 1 4 绿地系统 辞海对绿地系统定义为:绿地系统是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所构成的体系,是城市建 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规划任务和地形、气候等条件,确定绿地的种类、面积 和分布,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与城乡建设的其他部分密切配合,取得协调。 园林基本术语( c j j t g l - - 2 0 0 2 ) 中定义:城市绿地系统是由城市中各种类型的绿地和规 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中国大百科全书( 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分册) 中定义:城市 绿地系统是“城市中由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以改善城市环境, 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境域”:城市规划中定义:城市绿地系统泛指城市区域内一切人工或自然 的植物群体、水体及具有绿色潜能的空间:是由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 所组成的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相应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它是构成城市系统唯一执 行“纳污吐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是优化城市环境、保证系统整体稳定性的必要成 分p l 。同时它又是从属于更大的城市系统的组成部分( 城市系统则是由自然环境系统、农业系 统、工业系统、商业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巨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是从属 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系统。 1 1 1 5 其他绿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 2 第一章文献综述 曼曼曼量鼍曼詈鼍i n _ ;i m ; 。一 一一 一一i r 其他绿地五大类。其他绿地含义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外生态、景观、旅游和娱乐条件较 好或亟需改善的区域。一般是植被覆盖较好、山水地貌较好或应当改造好的区域。对城市生 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 在分类标准的条文说明中指出,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休闲时间的 增加和出行能力的增强,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生态、景观和游憩 环境较好、面积较大、环境类型多样的区域开始承担起城市生态、景观保护和居民游憩的职 能,使市区与周边环境的结合更加有机,使居民生活更加丰富。这些区域能够体现出城市规 划区中的生态、景观、旅游、娱乐等资源状况,它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上述诸系统的延伸, 它与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共同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在新城乡规划法中,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 划”的城市规划体系,按此体系类推,“其他绿地”应是城市、镇、乡和村庄建设用地以外, 相应的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绿地。这就清楚地界定了“其他绿地”概念的外延,使之能更方 便的统筹城乡的绿地建设。 1 1 2 统筹城乡发展的含义 1 1 2 1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统筹是统一谋划之意,统筹城乡发展就是指“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 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 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4 】统筹城乡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存在“城乡分策”的 二元结构而提出来的。统筹城乡发展不是要求马上消除城乡差距,而是要解决城乡发展的不 协调问题,达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虽然要逐渐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但它的发展不是消灭城乡差别( 如产业结 构、经济生产方式、文化、空间景观等方面城乡差别依然存在) ,而且也不意味着社会区域由 非均质空间演变为种彻底的均质空间。因为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异质的人类聚落空间,它们 之间存在着功能分工上的差别。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乡村的自然景观、较低的人口密度、 亲近大自然的居住环境是城市很难达到的。同时,城乡的差别正是它们的特色所在,是一定 区域多样性的表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正是要把这样的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发展, 并在实践生活中杜绝千城一面,没有个性的城市化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是在高度城市化的基础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使城乡经济、社会、 生态、人口、资源、环境实现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也是城乡两个异质系统双向演进、 非均衡整体发展的现代化过程。 l1 2 2 统筹城乡与城乡一体化的差别 对于城乡一体化论述较早,早在1 9 世纪这一思想便已经存在,它是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建 立的基础,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城乡一体化和统筹城乡发展都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 3 西雨大学硕上掌位论文 i =i 曼皇曼曼! 曼曼! 曼曼曼曼苎皇曼鼍曼! ! 曼鼍曼曼曼皇曼鼍曼皇曼曼曼寡曼曼皇皇! ! 曼曼! 曼曼皇曼鼍! 曼皇曼曼! 曼! 曼 组成部分,都把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地加以考虑。进一步辨析,两者 又有着细微的差别: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更多的可被作为一种长远奋斗的目标,是 城市化过程中的终极目标和一种城乡关系的选择p 】,它强调的是城乡融合的结果;而统筹城乡 发展则主要是一种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是用统筹的思想来指导发展的实践,它强调的是过 程。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是要尽力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而统筹城 乡发展则更强调在保留城市与农村自然特征的同时,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从实践论的角度 看,城乡一体化需要在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后方能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方向, 而统筹城乡发展可作为一个指导当前工作的战略思路。 1 1 3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的含义 城乡绿色空间是一种强调城乡绿地的有机结合,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的思想。城市是 一个开敞的复合生态系统,其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不能在系统内部自行完成,必须通过与外界 的交换才能实现完全的生态过程。因此,维护与发展生态的良性循环外,还必须以城市外围 区域的生态稳定为基础。芒福德认为“城市与它所处的区域是一个整体,城市是其一部分”, “城市和乡村及其所依赖的区域原本就不应该分开的”,“在区域范围内保持一个绿化环境, 这对城市文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旦这个环境遭到破坏、被掠夺、被消灭,那么城市也将 随之衰落,因为这两者的关系是共荣共生的”。 因此,从生态整体效益的角度,统筹城乡绿地系统是在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内,将城 市和乡村物质和精神各要素进行整体、系统的布局,使城乡各类绿地有机结合,构成一体化、 区域化、网络化的绿地系统,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根本目的就是最大化的发挥城乡绿地的生态效益,也就是从维护 生物多样性和绿地景观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保育城乡自然景观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防灾减 灾,创造出优美健康的人居环境1 6 】。从总体上满足建设空间的发展和布局形态的结构性转换的 需要,满足城乡融合的自然一空间一人类系统的设计【7 1 。在绿地的组成要素上,包括城市内的各类 园林绿地以及乡村的农田林网、果园、观光农业等多种要素:在空间结构上,全面把握绿地在 城乡区域环境上的结构与功能、形态与要素i s l ,强调城市和乡村各类绿地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 城乡绿地网络化。 1 2 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1 2 1 国外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 1 2 1 1 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 西方最早对城市的构思和设计大多处于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的理想模式,古希腊时 期,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城市应处于河流或泉水充足、风和日丽的地方,以保证居民饮水 的方便和环境的优美;希腊人把荷马时期产生的果蔬园加以改造,栽培观赏花术,建成装饰 4 第一章文献综述 性庭园,随后,意大利台地园广为流行。1 7 、1 8 世纪法国人维腊斯,提出了环境绿化与环境 之间的关系,欧文的劳动公社则集中了城市和农村的主要优点,提出了集城市的便利生活设 施和农村的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新和谐村”【9 】。 这个时期的城市中出现的园林绿地,从布局上看,没有统一的空间规划,完全依附于城 市设计的需要,从内容上看,主要依据设计者或所有者的审美观和喜好而定,缺少科学的依 据:从功能上看,只是为了满足人的游赏欲望,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感性的产物。这主要是因 为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规模普遍较小,人比较容易接触自然,同时,由于城市工业化程度较 低,城市内没有出现大量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技术,城市中的生态问题和游憩问题还没有暴露 出来。因此,虽然许多理想城市设计中都蕴含着田野风光,充满着绿树花香,但对城市绿地 的功能和地位没有涉及,城市绿地规划处于思想萌芽阶段。 1 2 1 2 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新兴的资产阶级统治者没收了封建领主及皇室的财产, 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向公众开放,并统称为公园。在英国,最早进行了有规划的城市公 园建设。1 8 4 3 年,英国利物浦市动用税收建造了公众可免费使用的伯肯海德公园( b i r k i n h e a d p a r k ) ,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1 0 】。 此后,随着西方1 8 世纪末工业革命的开始,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及其规模结构都发生了极 大的变化,城市规模逐步扩大,自然状况趋于恶化,环境污染加剧,大工业城市外围的森林 和林间空地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代替它的是发出恶臭的垃圾堆和污水灌溉的农田,迫使人类 重新思考城市发展与城市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相继出现了许多在世 界上有影响力的城市绿地规划的思想或理论,其中著名的有:美国“造园之父”奥姆斯特德 ( f l o l m s t e d ) 倡导的“城市公园运动”;源于1 9 世纪的美国“城市美化运动”;1 9 世纪末, 英国社会活动家e 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1 9 2 9 年美国人c a 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 理论”:勒柯布西耶提出的“机械城市理论”:1 9 3 3 年柯布西耶在他所倡导和主持的现代建筑 国际会议上指定了城市规划大纲雅典宪章;芬兰建筑师沙里宁在1 9 4 3 年提出的“有机疏 散理论” i l l 。 在上述提出的种种理论中,对城市绿化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这很大程度上是处于人类 对自然的本能的呼唤,城市绿地在城市中的空间布局和一些尊重自然的设计,都对城市绿地 的规划和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后来城市绿地规划理论的发展和逐步走向完善和科学化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时期的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从绿地结构的系统性、绿地属性的自然性、 绿地功能的游憩性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城市绿地研究处于理论和方法的形成阶段, 1 2 1 3 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城市的恢复和重建使城市得到了又一次大的发展,促 使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又一次再认识,旧城改造和新城的不断涌现,为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和 方法探讨提供了实践的广阔舞台。这个时期出现的著名的规划理论或方法有:英国大伦敦为 西南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量舅舅葛_n m , n 曼! 曼曼曼曼! 曼曼皇曼皇! ! 曼曼! 皇曼曼曼皇曼曼皇曼曼! 曼曼皇! 曼曼量皇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 限制城市膨胀、防止与邻里街区毗连、保护农业、保存自然美和游憩而提出并实施的环形绿 带规划模式;英国哈罗新城和印度昌迪加尔的城市绿带网络( 系统) 模式。 这个时期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是针对工业城市弊端,迫于环境压力而提出的,规划师往 往认为城市绿地是城市或建筑物的陪衬,是为解决城市问题而设的,城市中人工成分和自然 成分是分离的,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只是人类在无法摆脱环境恶化的影响和为满足游憩的 需求才不得不去保护和建设绿地。因此,这个时期人们对绿地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表现在 城市规划中,绿地的面积、形状、位置设计的随意性,绿地的功能和地位的不完整性,仍然 把人与城市凌驾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上,甚至为了建立人工绿地而破坏原本不错的自然系统。 1 2 1 4 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人类进入2 0 世纪6 0 和7 0 年代,全球兴起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高潮,为顺应时代要求,生 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很快被接纳到规划领域,在生态理论的影响下,世界许多大城市都认真研 究了城市中绿地的功能、地位及规划问题,开始从绿地的生态性、游憩性等方面全面思考城 市绿地建设问题。如:1 9 6 6 年,联邦德国的莱茵鲁尔城市集聚区的规划;1 9 7 1 年,莫斯 科的总体规划中采用了环状、楔状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布局模式;澳大利亚1 9 7 1 年的城市绿地 规划,形成了“楔形网络”布局的绿地系统;2 0 世纪8 0 年代,城市绿地建设进入了生态园林 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阶段,如英国伦敦在海德公园湖滨建立禁猎区,在摄政公园建立苍鹭 栖息区;澳大利亚墨尔本于2 0 世纪8 0 年代初全面开展了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的公园整治;1 9 8 6 年景观与城市规划国际性刊物正式出刊,这标志着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建设从此迈入 了一个新阶段。进入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全球掀起的生物多样性 保护的热潮,城市绿地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些城市的规划建设理论和方法,改变了绿地受城市建设所支配的从属地位,使城市绿 色空间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绿地规划的任务就是要恢复城市自然特性,把人工和 自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但是这个时期生态绿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地内部( 如城市公园、绿带、国家公园等) 的生态建设上,如生态公园的建设,公园内自然地的保护和建设,公园内植物群落的组合、 配置,树种的选择,生态造林,城市绿地生态效应的发挥、定量化研究、城市内水体的自然 改造,遵守生态原理。进行园林设计。各国纷纷制定绿化指标,如我国提出的绿化指标就有 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并对城市中不同类型的用地规定相应的绿地指标【l 到, 而对影响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绿地空间格局的研究相对较少。 1 2 2 国内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 1 2 2 1 中国古代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 中国以漫长的封建社会和农业立国著称于世,她从公元前世纪就开始脱离奴隶社会,向 6 第一章文献综述 封建社会转变。这种以定居为特征的封建社会模式,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适应多于征服收集、 积累多于寻找、探索。这样对于一个数千年来以聚居为基本生活方式的民族来说,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封闭性的社会心理,他们认为适应自然是取得生存的最佳途径。基于这种社会生活 传统,早期的中国城市对绿地的追求并不是特别强烈,绿地的作用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及其 家人的需要,也就是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国殷商时代的“灵囿”是中国 最早的城市人造园林绿地和人居自然环境。“灵囿”的选址一般在城市的边沿,利用山水树林 环境,驯养动物,开辟游览、休息的园林空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 社会者制度的变化,古典园林也经历了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成熟后期等一系 列过程。到清朝末年,在西方文化和现代生产力的冲击下,中国园林结束了它的古典时期, 进入了现代城市绿地系统发展阶段。在古代城市中最广泛的自然环境建设是种植行道树和庭 院树木。周礼中就已经把行道树列为国家制度,管理行道树的官员称之为“野庐氏”。周 制有之日列道以表树,立鄙食者以守路【b 】。国有郊牧,疆有寓望,教有圄望,囿有林池,所 以防灾也。可见中国古人早己知道利用自然植被创造美好生活的方法,采取了在居住地域附 近建造园林、种植树木的方法,达到美化生活环境的目的。但这种以游憩为目的功能单一的 园林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绿地。 1 2 2 2 近期国内关于系统结构的研究与实践评价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是在解放以后,在沿用前苏联的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前的城市绿化建设发展时快时慢,总是保持一个不高的发展水平。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绿地建设工作才真正的有了较大的发展,城市绿化水平也有了较大的 提高。但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盲目追求绿地定量指标,而忽视了定性指标的 效率作用。 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随着对“宜人居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大,我国城市绿地系统 建设进入了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摸索阶段,我国的深圳、北京、合肥等城市都在此方面进 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合肥市利用自然条件和城市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环、楔结合的绿地系统 模式;深圳市因地就势地利用绿地资源的天然状况,形成并列于组团式城市结构间的平行楔 状绿地系统等等。后来对应于“绿色城市”规划思想的出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山 水城市”。这一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把我国传统园林思想与整体城市结合起来,建设 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1 4 】。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在多方面借鉴国外经验和总结国内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的拓展指导着实践建设工作进一步走向完善。城市的发展与生态 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同步协调进行。不再是“先破坏再建设”了;城市绿地建设也不再是城市 规划的补充,不再是“见缝插绿”的局部低效率填空行动。而是在较完整的系统性理论指导 下,在注重结构整体性框架把握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建造高效、协调发展并符合我国地方 特色的系统性现代化城市绿地。 7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在我国近期完成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例中已越来越多的、越来越科学的引入系统结构 的思想,在兼顾全局、逐层深入的规划过程中融合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 识,对分散的城市绿地进行整合,形成了较为系统性的结构,建设相互融合、连续有序的高效 绿色网络。 2 0 0 2 年我国出台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试行) ,其中明确要求城市绿地系统 规划包括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并规定市域绿地系统规划要“阐明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 局和分类发展规划,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覆盖整个市域,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对市域 问题的明确提出是我国在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前进中的重要一步。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 设正在向科学、合理、完整的系统化方向发展。 由此可知,近期我国的绿地系统在宏观层次上强调区域性城乡一体、大框架结构的生态 绿化;中观层次上在城区及郊区城镇建设“环、楔、廊、园 有机结合的绿化体系。开始尝 试基于生态学原理,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绿地系统结构。但是,由于没有系统性的结构理论 作指导,对绿地系统结构概念和规划理念理解不够、把握不足,使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还表现 出许多不成熟和不完善。 1 2 3 现代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的趋势 1 2 3 1 城乡一体化方向 认为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的复合体,城市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寻求绿地 的支撑。因此,以经济为中心,以自然地域为支撑的区域规划,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越来越突出区域特征,试图在整个市域或更大范围建立城乡互动、 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和空间发展的有机结合。 1 2 3 2 网络化与系统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深受当地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的需求、城市历 史和城市发展因素的决定性影响,并且只有在布局结构规划中顺应自然、协调发展,建设城 市生态绿地系统,才能既满足城市健康发展又能营造适宜人居住的良好环境。现今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越来越注重绿地的生态效益,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日趋密切。出于保护城市 生物多样性和绿地系统的完整性考虑,城市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渠道也将日趋畅通或逐步恢 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在总体上将趋于网络化。 强调改善生物多样性及城市生态环境,将自然生态因子的考量引入绿地规划,取得自然 演进系统与社会发展过程的动态平衡,体现最小成本与最大利益法则。注重绿带、绿色廊道 等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构建系统化与网络化的绿色生态网络,密切城市中人与自然、生 物与环境的关系,维护绿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幅l 。城市绿地系统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 到联系、由联系到融合、呈现出逐步走向网络连接、城郊融合的发展趋势。尤其重要的是反 城市绿地建设、环境改善和物种多样性保护纳入整个区域的背景框架下进行考虑,城市中人 8 第一章文献综述 与自然关系日趋密切的同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渠道也正日趋畅通和逐步恢复。 1 2 3 3 定量化与实效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更加注重定量化的指标控制与评价分析,更为关注 多种效益的综合平衡与政策保证体系的研究,最终目的是达到人居环境的优化与城市的可持 续发展。这种定量化与实效化的科学评估包含自然环境、人、社会结构、建筑与城市、交通 与通迅网络等多种因素,涉及到自然地理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等多学科。在自 然地域的调查和规划指标的确定及绿地资源的评估方面还牵涉到定性定量分析、计算机、地 理信息系统与卫星遥感技术等内容。 9 第二章引言 第二章引言 2 1 统筹城乡绿地系统研究的背景 2 1 1 社会发展背景 在人类发展历史长河初期的很长时间里,人们只是天然食物的采集者和捕食者,与周围的 环境保持着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1 8 世纪下半叶以工业革命 为标志的新的生产力的迅猛崛起,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大大改变了人 类赖以生存的生境的组成与结构。自2 0 世纪初以来,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非常 迅速,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群的出现,各种区域性自然环境恶化的问题层出不穷【l 们。为 了从根本上遏制城市无序发展的势头,解决由此带来的诸多城市问题,有见识的思想家们终 于认识到,有效的城市规划必须从大于城市的范围着手一从城市及其周围农村腹地的范围着 手,甚至从若干城市构成的城镇聚集区( c o n u r b a t i o n ) 及其相互重叠的腹地来着手17 1 。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看,城乡关系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乡村发展为城市发 展提供资金和人力资源,这是乡村支援城市,城市的扩大在生产有赖于乡村生产剩余的支持; 第二阶段,城市与乡村各自独立发展,这是城乡矛盾已现端倪且日趋扩大的阶段;第三阶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活动开始超越城乡两个相对隔离的单 元而相互渗透,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城乡界限模糊,城市与乡村融合的时代气也就是通常所说 的“城乡一体化”。学者周加来也认为城乡发展的历史大致沿着这样一条道路演变:乡育城市 一城乡分离一城乡对立一城乡融合一城乡一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着社会主义方方面面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它的经典理论认 为城乡关系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影响全局的关键环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一切发达 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 为这种对立的运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对立将逐步走向城乡融合,城乡关系 的变化导致了整个社会面貌的变化。【蝎1 从城乡对立到城乡融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基本概括。思格 斯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 水平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这种阻碍在目前已经被人们深深感受到了”( 中 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 9 5 8 ) 。他预见到废除私有制以后,在按照共产 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里,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将“消失”,城市和乡村将“融合”,这 种融合就是“要使现存的城市和乡村逐步演变为既有城市的一些特征,又有乡村的一些特征 的新社会实体。公社公民将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将结合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方式的优点 而避免二者的偏狭和缺点”。列宁和斯大林也曾总结和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型城乡关 系。这两位政治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技术设备采购与安装承包合同
-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 第5课我的儿歌集-插入艺术字说课稿 河大版
- 机器人项目管理课程设计
- 2024年企业经营权转让合同标的及条件
- 机器人导论 课程设计
- 本科焊接专业学课程设计
- 本周热点方向研究报告
- 木门窗施工方案
- 2024至2030年水处理曝气设备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木地板直口施工方案
- 2023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第二版)对比版
- 2024年中央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考试真题库(含答案)
- 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章
- CFX地流场精确数值模拟教程
- 人体生物标本及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法和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
- 新核心大学英语B版听说教程2Unit1
- 对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培训PPT-医疗教育宣传PPT
- 职务晋升申请书范文
- (完整版)花岗岩地面施工方案
-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参数整定方法(主线型)[运用学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