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专业论文)评述张君劢“德法合一”论.pdf_第1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评述张君劢“德法合一”论.pdf_第2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评述张君劢“德法合一”论.pdf_第3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评述张君劢“德法合一”论.pdf_第4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评述张君劢“德法合一”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芝避 日 期:丝:! 笸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 论文作者签名:五盛堑导师签名:豸垫鱼亟! 至目,期:掣d 6 :f = :趁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张君劢形而上学本体论的特点就在于从心物二元论归宗于唯心论。心物乃宇 宙间两大根本元素,故精神之自由与物质之因果可以并行不悖;宇宙本体乃超时 空之绝对精神,故人类精神意力显其性能遂主宰外物。德法合一是儒家之德与西 方之法的合一,在德与法的关系上,二者并不是地位相同的,德法合一是在德的 基础上德与法的合一,德比法更根本,“德法相辅而行”更深层的意义是。德主法 辅而行”。张君劢“德法合一”论始终未离儒家道德本位,决定了这种结合仍是停 留在道德文化层面,而没有落实为政治法律事实,若将“德法合一”论还原为“内 圣外王”之道,我们仍可看到传统儒学在当代社会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德法德法合一内圣外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z h a n gj u n m a ii so n eo f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o ft h em o d e r nn e w c o n f u c i a n h eh a si m p o s e dg r e a te f f e c to nb o t hd o m a i n so fa c a d e m ea n dp o l i t i c s h i s p a r t i c u l a re x p e r i e n c em a k e sh i mt a k eo np r o f o u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t o w a r d sm o r a l i t ya n d n o m o c r a c y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c h i e f l yt a l k sa b o u tz h a n gj u n m a i si d e o l o g yo n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n go f m o r a l i t ya n dn o m o c r a c y t h e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o n t o l o g yo f z h a n gj u n m a ii s d u a l i s mo nt h es u 柏b u t e s s e n t i a l l yi ti sak i n do f i d e a l i s m o nt h eb a s i so fh i s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o n t o l o g y ,m o r a l i t yi nf a c t i sm o r ei m p o r t a n tt h a nn o m o e r a e ya n ds e r v e sa st h eb a s eo ft h ei n t e g r a t i n go fm o r a l i t y a n d n o m o e r a c y n o w a d a y s ,t h em o d e r nn e wc o n f u c i a nh a sd o n eal o to fw o r ki no r d e rt oa c h i e v e t h eg o a lo f “s a g ew i t h i na n dk i n go u t s i d e l i k e w i s e ,z h a n gj u n m a ia l s oh a sb r o u g h t f o r w a r dt h et h e o r yo f t h ei n t e g r a t i n go f m o r a l i t ya n dn o m o c r a c y i no r d e rt om a k et h e g o a lc o m et r u e h o w e v e r , w h a tt h e ye m p h a s i z ei so n l yt h ea s p e c to ft h e o r e t i c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v i e wo ft h ep r a c t i c a lc o n s t r u c t i n go ft h ed e m o c r a t i ca n dn o m o c r a t i c s o c i e t y w ea 佗a l w a y sc o n f r o n t e dw i t hm a n yg r e a td i f f i c u l t i e s 2 k e y w o r d s : m o r a l i t y :n o m o c r a c y ; t h ei n t e g r a t i n go f m o r a l i t ya n d n o m o c r a c y ”; 。s a g ew i t h i na n dk i n go u t s i d e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张君劢,本名嘉森,字君劢,又字士林,号立斋,另署世界室主人。1 8 8 7 年 1 月1 8 日( 清光绪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出乍于江苏嘉定县城一个儒医兼经商的 家庭。1 9 6 9 年2 月2 3 日在旧金山去世,享年8 3 岁。 张君劢,一个“徘徊于学问与政治之间”的人物,从事政治活动时不忘学术, 从事学术活动时不忘政治,在这两个领域都非常活跃。在学术方面,他创办过政 治大学,学海书院和民族文化书院,当过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的教授,是1 9 2 3 年 “人生观论战”的发动者和1 9 5 8 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节的倡导者, 先后发表过人生观、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明日之中国文化、新儒家思 想史等论著。在政治方面,他早年追随梁启超从事立宪活动,是政闻社的骨干 人物,自3 0 年代又组建或者参与组建过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和中 国民主社会党,参加过两次宪政运动,是国防参议会参议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1 9 4 6 年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并为中华民国宪法起草人之一 张君劢这种既搞政治,又搞学术的生涯对他的学术研究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从事政治活动,必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1 9 5 0 年以前,张君劢的主要 时间和精力是用在政治活动上面。没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作保证,很难在学术上 取得巨大成就,所渭“鱼与熊掌无法兼得”冯友兰和贺麟成名要晚于张君劢,冯 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新儒学思想体系,贺麟创立了新心学新儒学思想体系,而张君 劢的“唯实的唯心主义”体系并没有真正的创建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 的政治活动耗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政治活动对学术研究的影响也并非全是消极的。通过政治活动,使得 他的学术思想影响得以扩大,并且取得了一般纯学者无法取得的社会地位与熊 十力先生相比,在学术成就上,张君劢难忘其项背,但是熊十力的社会影响和地 位则远远不能和张君劢相提并论张君劢没有取得他应该取得的学术成就,并不 意味着他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史上就不重要。在那样一个社会历史激烈动荡的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年代,真正的学者是不能置国家与民族于不顾,关起门来只搞自己的学术研究的, “学而优则仕”才是英雄本色。试想张君劢能像其他学者那样专注于学术,那他 就不是张君劢了,正是这样一个“徘徊于学问和政治之间”的独特人物,才成就 了历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张君劢。不懂激流勇退,不住桃花源中,一腔热血。环 绕于此五千年古国之旁。所以他不能也不会像有些人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 只读圣贤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张君劢在骨子里有着孔子之 “健”,在气象上有着孟子之“浩然”。作为一个“徘徊于学问与政治之间”的学 问家,张君劢在学问和政治两个领域的许多方面都产生过有形或无形的影响,正 是因为这种独特性,才使张君劢对。德。与“法”,有着深切地感悟和独特的理解, 他提出的许多学术观点和思想,直到今天仍有其历史的价值和借鉴的意义。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思想渊源:广采中西学术 张君劢的思想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德法的哲学思想,英国的自由主义和中国 的儒家思想。张君劢曾声称他的哲学思想是德国的,政治思想是英国的,而归根 结底,他的思想根源是儒家的。 ( 一) 德法的哲学思想 张君劢接受德法哲学思想的影响,始于他随梁启超第二次欧游期间。张君劢师 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倭伊铿攻读哲学,可以说是他一生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倭伊铿的哲学在哲学史上被认为是属于生命哲学思潮1 9 2 0 年6 月2 7 日,张君劢 在致林宰平的信中,依据自己对倭伊铿哲学的理解,把他的学说概括为:第一, 世间实相( 非绝对不认物界) 不外心物二者,贯彻此二者厥在精神生活;第二,“思” 不是真理之源,而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徒思不足以尽真理,尽真理厥在精神生 活之体验;第三,人心易于为外物所束缚之心相竞争,故应有一种奋斗功夫;一 言以蔽之,以人生为中心。张君劢认为,倭伊铿的思想与孔子的“惟天下之至诚, 为能尽其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的思想“极相类”:“孔子之所谓诚,即奥氏 所谓精神生活也;孔子之所谓以诚尽人性物性者,即奥氏所谓以精神生活贯彻心 物二者也奥氏之所谓克制奋斗,则又孔子克己复理之说也。”o 张君劢也因此成 为系统介绍倭氏哲学的第一人。 张君劢主要接受了倭伊铿的“精神生活说”和。精神生活奋斗说”所谓精神 生活,张君劢认为,就人而言,则人之所以为人;就世界之大而言,而为浩瀚宇 宙之真理,其义至广大而精微。接着又从三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人与动物一样。寒而衣,饥而食,但是动物不知其所以食,其所 以衣,知与不知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这是精神生活的表现之一 第二,人能超于自然界之零星现象之上,形成知识系统。是为学问这 郑犬华;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 9 孵年版,第2 0 页 张君劢t 致林事平学长函召倭氏晤谈及德髑哲学思想要略 巾两印哲学文集) 下。台湾学生书硒,1 9 年版,第1 1 1 7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精神生活的表现之二 第三,人不满足饱食暖衣,求。人类生活之所当然。,才有不断的进步 这是精神生活的表现之三。 倭氏所谓精神,就是自我生活;自我生活扩充及于世界,就是世界生活倭 伊铿所谓。人”,所谓“宇宙的真源”。二者同属于精神生活的范畴。 倭伊铿的精神生活哲学是因反抗主智主义、自然主义而起的。张君劢指出,自 然主义,只知所谓物,不知所谓心。且其末流之弊,降为物质文明,所以自然主 义不能满足人生的要求;主智主义,虽知所谓心,又仅陷于思想一部,而不能概 生活全体,所以也需要求一立足点:只有倭伊铿的精神生活哲学,既不偏于物, 又不偏于旧唯心主义之思想,而兼心物二者,推及人生全部,以人类生活之目进 不息为目标,外则无所不包,内则汇归于一,可以使人生发达,归于“大中至正” 之途。 倭伊铿的精神生活哲学之所以能调和心物超脱主客之上,原因就在于他提出的 “精神生活奋斗说”这一学说认为,世间有三界,精神界、自然界和介于二者之 间的人,人一身兼具精神界和自然界,从血肉之躯方面看,饮食男女,是人自然 并且共同具有的现象。从无形的方面看,则是学问、美术,道德、宗教等超于自 然现象以上之生活,以作为人之安身立命之本,这就是精神生活真理即在生活 之中,不能外生活而求。所谓奋斗,就是在人类心中调和精神与物质的冲突,使 善者公者发达,恶者私者消灭。张君劢根据用力方法的不同将倭伊铿的所谓奋斗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确认精神生活的存在,并且在个人心中体验它的存 在,他把这一阶段称为“立定脚跟之境”;第二个阶段是因体验而产生怀疑,他把 这一阶段称为。交争之境”;第三个阶段是因怀疑而产生精神上超越一切的要求, 它把这一阶段称为“克胜之境”但是精神生活境界并非止于克胜之境,在倭氏看 来,人生是无止境的,真理亦无止境,真理无止境,奋斗亦无止境。 除哲学思想外,倭伊铿的政治思想和国家观也对张君劢产生过影响台湾学者 吴素乐曾说过:“倭伊铿提醒过人们不要完全离开现实倭氏的观点使张先生不仅 不放弃研究政治。反而更为深入探讨”o 对张君劢产生影响的德法唯心主义哲学家还有柏格森。柏格森的哲学具有神秘 郑大华一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页 吴素乐t 对张君劢先生哲学与政治思想之影响 君劢先生自龄冥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第页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主义、唯意志主义和贬低理性、崇尚直觉的非理性主义的特点。张君劢在与丁文 江的论战中,多次援引柏格森的思想甚至原话作为论证。胡适在孙行者和张君 劢文中就明确指出;张君劢所宣扬的观点,来自柏格森哲学丁文江也认为 张君劢的人生观,一部分是来自于从玄学大家柏格森。 随着张君劢思想的逐步深入,他不久就对倭氏柏氏哲学感到了不满,他认为这 二人的学说侧重于所谤生活之流,归宿于反理智主义,将一二百年来欧洲哲学系 统中之知识论弃之不顾。康德哲学随之成为对他影响最大的西方哲学在欧洲众 多的哲学大师中,张君劢“独向往康氏”,因为儒家思想与康德哲学有相同之处, 尤其是康氏的“知识论”和“道德论”令他折服。 张君劢认为,康德的知识论综合了欧洲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和理性主义认识论。 在康德看来,与其说我们的感觉与外界相符合,还不如说外物与我们的感知相符 合,也就是说感觉虽由外物而来,而其范畴早具有于思想之中,并且还需依赖于 自觉性的统一作用,然后才能得到需要的知识。对于康德这种“以人为主动,不 以外物为主动”,重思想而轻外物的知识论,张君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康 氏对于知识论之大贡献也”。从康德的道德论来看,他创造了“断言命令”之说, 。意谓待人接物应本视人为目的,不可视人为手段之绝对原则。”张君劢认为,康 德的“断言命令”之说,与我国儒家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 言正相吻合,o 而他主张德知并重,。与儒家之仁智兼顾、佛家悲智双修之途辙”, 则别无二致。 另外,张君劢对康德的形而上学评价也甚高。康德认为本体论的对 象有三:一是上帝或日本体或日最后真实,二是灵魂不死问题,三是自由意志问 题。康德所说的自由意志,人就是不受物欲引诱,服从理性下的判断,即儒家所 说的吾欲仁斯仁至矣,成仁取义,见义勇为由良知决定。张君劢指出,“此三问题 皆由现象界之万殊,更进而求其一本一源之所在,与吾国儒家所谓分殊中之理, 彼此初无二旨者也”。 康德哲学对张君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张君劢称自己的哲学体系是“唯实的唯 心主义”,就是“以唯心论为本,兼采唯实论之长”, 实质上是儒家哲学和康德哲 张君励:社会主义运动概观h 台北稻香出版社,民目七十七年六月出版,第l o 页 张君劢t 我之哲学思想h 中婀印哲学文集) ( 上) 台湾学生书硒,1 9 8 3 年版,第镐页 张君励:我之哲学思想,中西印哲学文集( 上) 台湾学生书局1 9 韶年版第5 4 贞 张君励:我之哲学思想 ,中两印哲学文集 ( 上) 台湾学生1 5 局,1 9 8 3 年版,第4 4 贞 张君劢:中两印哲学文集) ( 上) ,台湾学生书局,1 9 8 3 年版第5 5 页 郏丈华: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f f 版社。1 9 明年版,第盯页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的综合物。受康德哲学的影响,张君劢的“唯实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也主张 调和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中国儒家哲学中的孟子与筒子、陆王与 程朱的分歧,实现心物平衡,理智与直觉并重,道德与知识并举。 ( 二) 英国的自由主义 张君劢接受英国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影响要早于他接收德国哲学思想的影响。 在英国自由毛义思想家中,对张君劢影响最大的是拉斯基。拉斯基政治思想的核 心是宜求国家,社团、个人“相济于平”,其实质是调和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矛 盾,在贯彻社会主义理想的同时,又以个人主义为桎梏。“国家、社团、个人”三 者“相济于平”的思想对张君劢影响很深,直到他晚年在新加坡做社会主义的演 讲,还专门讲了。国家,社会、个人”一节,他认为这三者是国家的“三项”,而 不是“三层次”,其地位是平等的,否则就不符合拉斯基的“国家、社会、个人” 三者“相济于平”的思想。 拉斯基的政治思想中的自由主义虽然源于英国传统,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 和面临的问题的变化,他也对洛克等人的思想做了修正或进一步的发挥。首先, 拉斯基认为政治的中心问题不是国家主权问题,而是政府行为问题。国家是无形 的,而政府却是人民每天接触到的。张君劢十分赞同这一点,他认为,政府自身 是否廉洁奉公、秉公办事,不仅是民主政治的标准,而且是民主政治的第一要义, 人民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可以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而要使人民能有效的行使监督 权,其关键在于提高人民的知识和保障人民的权利。应该说这接触到了民主政治 的本质和核心。其次,拉斯基十分重视对国民的教育,认为只有国民的知识和素 质提高了,才能尽公民之责。这一思想也得到了张君劢的充分肯定。再次,拉斯 基不同于洛克之处还在于他的实验丰义改良路线。他认为政治的实施应验之于实 际,要以是否合于人民福利为标准,改良过程也应小心谨慎,张君劢对这一点也 深表赞同。 从以上三点看出,张君劢是肯定拉斯基的思想的。拉斯基的思想成为张君劢政 治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拉斯基所倡导的一些新自由主义的思想原则,是张君劢 一生从来没有放弃过的政治理想。也正因为如此,张君劢声称自己的政治思想是 英国的。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三) 中国的儒家思想 张君劢作为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儒家思想自然是他学术思想的主要来源。 现代新儒家一个重要的思想特征是服膺或认同宋明理学,以宋明理学作为自己的 源头活水。方克立教授在关于现代新儒家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谈到现代新 儒家的界定时就认为:“尊崇宋明理学是现代新儒家的共同价值取向。他们所理解 的儒学的基本精神,其实就是宋明理学的基本精神,即以儒家心性之学为中国学 术文化之本源大流,强调以内圣驭外王,通过提高道德以追求天人合一的 精神境界。”。所以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张君劢也是以宋明理学为价值取向的。 张君劢在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的学术界之方向与学术界之责任一文里 写道: 。吾国思想界中孔孟之垂训,宋明之理学,自为吾国文化之至宝,以其指示吾 人以行立身与待人接物之方。伸言之,指示吾人以人生之意义与价值也。以吾国 固有之名词言之,亦成为义理之学。”o 他还据此对胡适等人讥讽宋明理学为“腐儒”、“伪道学”提出了批评,他说: “夫一国文化根干,不外乎定生活之标准。以旧名词言之,其至高远者日道体, 其切于人生者日纲常,以近代术语言之,是为本体论,是为价值论。岂有一国中 不知其所谓义理,而可以应国哉? ”罾 在儒家的众多思想家中,张君劢最为推崇的有两位,他们是王阳明和孟子。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心”。心自己产生自己, 自己规定自己,王阳明特别强调心的能动作用,万事万物都是心的运动,“凡意之 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o 王阳明还提出“致良知”之说,否认知识 是来自客观世界和感觉经验,认为人具有一种不需要思考就有的知识,和不需要 学习而有的能力,这就是天赋的良知张君劢在人生观论战中反对科学支配人生 观,提倡自由意志,主张“心为实在”之说,遵循的就是王阳明的心学传统。还 有他在3 0 年代提出的以“造成以精神自由为基础之民族文化”固为我国未来文化 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 天津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页 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 卷上第4 2 - - 4 3 页,北平再生杂志社1 9 3 3 年版 张君励: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卷t 第4 3 - 4 4 页,北平再生杂志社1 9 3 5 年版 人学甸) ,王文成公全书 卷二十六 郑丈华t 张君励学术思想评传 ,北京图书馆j b 版社,1 9 9 9 年版t 第6 7 页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总纲领”,也反应了王阳明心学传统对他的影响。 5 0 年代后期,张君劢重视和钟爱的另一位中国思想家是孟子孟子之所以得 到张君劢青睐的原因,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在于王阳明继承的是盂了:的思想传统。 张君劢认为孟子不仅是。继承中国道统之孔予的继承者”,o 而且“实为一有过于 孔子之伟大哲学家”。圆孔子的贡献是为儒学奠定根基,孟了则是“阐明其原理, 深究其意蕴”, 从而建立起明晰的儒学体系。盂了给予后世哲学家的基准是:称 尧舜、道性善、主能思之心、养崇高之德。回此等基准为后世哲学家特别是陆王心 学所继承,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特点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张 君劢最为赞赏的是孟子的良知之说,认为人具有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但是 良知并不是自始就能显现出来,对此,他又提出了达成良知的诸种方法:首先是 要养心,其次要克制个人的欲望,再次,要保证动机出于善,关于控制动机的方 法,他又提出了“静世”。国 张君劢虽然特别钟爱王阳明和孟子,但他并未对朱予和甸子持否定态度而与他 们对立起来,而是给予程朱和苟子以很高的评价。他把孟子和苟子比作古希腊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孟予的出发点是。思”,他是个理想主义者,而荀子的出发 点是现实世界,他是个经验主义者,所以二者之对立就犹如近代西方理性主义和 经验主义的对立,二者都有存在的价值。宋明理学中的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分别 是筒子和孟子路线的继承者由于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张君劢的思想具有这样 的特点,在本体论上主张心物平衡,在认识论上主张理智与直觉并重,在科学与 道德的关系上,主张科学与道德并举所以自5 0 年代以后,张君劢极力主张程朱 与陆王,孟子与筒子的调和互补,所以把张君劢成为“新心学派”是值得商榷的。 郑大华: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鹋页 郑大华:张君励学术思想评传) 。北京圈持馆出版桂1 9 9 9 年版,第鹋贞 同上 同七 张君劢,中婀印哲学文集下,台湾学生书局,1 9 8 3 年版第7 2 2 页 l o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德”:民族“道德共同体”之文化根基 张君劢在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把民族主义视为立国的基本原则,他认 为近代欧洲国家所以强大,原因就在于国民民族宅义思想发达;中国近代所以衰 落,原因也在于国民民族主义思想淡薄。张君劢特别强调的是,要实现民族复兴、 民族自救的关键,是大力提高民族的自信力。而要提高民族的自信力,首先必须 尊重本国的历史文化,尊重自己的老祖宗。他指出,中国文化的落后只是近百年 的事,我们切不可因此而妄自菲薄,不能将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说的一无是处, 一个民族总得先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然后才可以立国。否则,“自尊自信之心不立, 则万事都无从说起,不仅学术不能自主,即政治亦无希望”。o 就我国的政治制度 和科学文化而言,我们势必要向西方学习一些先进的东西,但这种学习必须以思 想自主为原则。所谓思想自主,用张君劢的话说,就是保持民族的本来面目,或 说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实现思想自主,需要做的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对本民 族的传统文化重新审查,把合宜于现代的留下来,不合宜于现代的暂搁,以提高 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二是要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合乎国家社会的独立 的学术思想来。张君劢特别看中的是独立的学术创作对于民族复兴的积极意义, 故,张君劢也以创造出合乎国家社会的独立的学术思想为己任 与把民族主义作为立国的基本原则相对应,张君劢力图建立一个民族的共同 体。张君劢在立国之道中特别强调,对于民族建国来说,有两个原则是最重 要的,一是法律,形成一个法治的社会;二是道德,建立一个公共的伦理道德。前 者是法的共同体,后者是道德共同体。所以这个民族共同体应该包含这两个方面。 作为一个宪政自由主义者,他自然重视国家制度的法治化,但作为一个康德哲学 的继承者,他并不认为民族国家共同体仅仅是一个由制度作为纽带的法共同体, 而且也应该是有着共同信仰的道德共同体。他所理解的社群既是政治的,有共同 的法律,也是道德的,有共同的道德和文化认同。但归根结底,人生价值和道德 之心依然是决定性的那么这个道德共同体所具有的精神内核应该是什么呢? 自 然应该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也就是孔子所创下的儒家文化传统张君劢所说 张君劢:思想的自主权 ,比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卷七,再生杂志社,1 9 3 5 年6 片版第1 5 2 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德”这里应做宽泛的理解,它应该包括,这个道德共同体所认同或应该认同 的所有道德原则和文化传统。 儒家哲学传统,作为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与世上任何其他哲 学体系不同”的特点。张君劢列举有。四点独一无二的特性”其中第一点就指 出了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兴趣集中在道德价值方面儒家认为, 人是宇宙的中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是哲学家首先考虑的对象,构成社会的 各个分子应该如何相处,这是儒家特别关心的问题。孔子的答案是:。弟子入责 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 这种要求也常常被用于其他社会分子身上对于不同的社会分子有不同的道德规 范,有些规范是全社会都要遵守的,有些规范则是只要求一部分人遵守的,对儒 家而言,道德价值比任何知识、逻辑都具有更重要的功用。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这一伦理道德型文化的开源人。在孔予那 里,“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最为常见的是广义的用法。广义的“德”, 就是指道德,它包括儒家所有的道德戒律。在这个道德体系当中,孔予把“仁” 看作最高的道德品质,以为这种品德是靠一个人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靠对道 德行为的自由选择而得到的。仁是其他众德之总,其他的德性像孝悌、忠信、智 勇、刚毅等等,都是包含在仁的内涵中的。仁虽然包含这么多的内容,但是基本 的含义只有一个,就是“爱人”( 论语颜渊) 作为到达仁的方法,也是 孔子终身“一以贯之”的原则,“忠恕”也是孔子道德观的重要内容。“忠”就 是把心放在当中,诚恳待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 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 道”使仁的思想更加具体化,更加切实可行。孔子还讲。中庸”。中庸”主要 讲的是思想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与实践道德的内容是密切相连的。孔予说:“中 庸之谓道也,其至矣乎。”( 论语雍也) 中庸是孔予最高的道德标准, 这个标准要求人们在进行道德修养和处理别人的关系时,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 及,要做到恰如其分。论语当中狭义的“德”,就是在具体的意义上使用, 比如说孔子把“恭、宽、信、敏、惠”称为。五德”。 关于道德的起源,孔子认为“为人由己”,人在道德活动中能够自主选择, 但是孔子也没有忽视后天学习的作用,例如孔子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 新儒家思想史第3 3 页。台湾啦文馆出版社1 9 8 6 年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语阳货) ,说的就是后天的积习和环境的影响孔子否认自己。生而知之”, 而是因为“好古,敏以求之”以及“多闻,择其善而从之”( 论语述而) 才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孔了并没有把道德看作是先天的,丽是从先 天的素质和后天的学习两方面说明了道德的本质和来源,并由此奠定了儒家伦理 思想的理论基础。 将儒家的伦理道德推广到政治领域,孔子又提出“克己复礼”的命题,作为 对整个社会的道德要求。所以在社会政治领域,“礼”成为“德”的毛要内容。 子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论语为政) 。“德”、“礼”作为与“政”,“刑”相对的概念,成为 最终要最终极的治国方略,孔了的这些思想开创了儒家。以德治国”的传统,并 为后世儒家代代传承,不断发展。 孔子接下来一位最伟大的儒学大师就是孟子。在前面讲到张君劢的思想渊源 的时候,我已经谈到过孟子。孟子是张君劢最为推崇的思想家之一,而且张君劢 说自己继承的正是孟子和阳明心学一派的思想路线,所以孟子思想对张君劢影响 之大可想而知。 孟子对孔子的思想有着许多创造性发展。孟子道性善,所以在道德的起源问 题上,孟子与孔子不同,他是一个纯粹的先天道德论者。孟子说:“君子所性, 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尽心上) ,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故 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 ,“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世界中来,而是人内 心所具有的先天德性。孟子还提出“四端说”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个善端和人的四肢一样,是生来就具有的,与社 会环境无关,与后天实践无涉。 在道德准则方面,孟子以孔子“仁”为摹础,提出了“仁义”的道德准则,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孟子告子上) ,义是实践仁的道路。“居 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孟予尽心上) ,这里的“义”主要指的是在道 德实践中行为适宜,处理事情都合乎当然的道理。孔子讲“仁”与“礼”,孟子 讲“仁”与“义”,他们的思想是有连续性的,自孟子之后,“仁义”便成为儒 家最高的道德准则 在实现先天道德的具体方法上,孟子也发展了“忠恕”的思想,在修养方法 方面,孟子提出了“存心寡欲”。所谓“存心寡欲”,就是要使心不受外界欲望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蒙蔽,善养“浩然之气”,反求诸己,恢复人的固有善良本性,培养一种“至 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毛观精神。 在政治伦理思想上,孟了:比之孔了也有较大的发展。他将孔子忠恕仁道推广 到政治上,提出了“仁政”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天下可运于掌。”( 中国哲学 嗣上 蒋庆;2 代新儒学在。外王”问题t 的缺失 来源;天界城一 中髑哲学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二) 三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针对新儒家和中国传统儒学面临的闲境,很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 案。 一种方式,是转变对于心性儒学之要求,从要求它开出民主制度之形式要件 转变为开出民主制度之实质要件。前面讲过,民主制度的建立需要形式的要件和 实质的要件,形式要件指的是体系的建立,制度的完善等等较为具体的工作,而 实质要件指的是民主制度之所以能够建立的背后的价值根据。要求心性儒学开出 理性的架构表现而形成“对列之局”的思维方式,无异于改变心性儒学的性质, 所以,我们不应该再要求心性儒学开出民主制度的形式要件,而应该把心性儒学 摆到摹督教在西方的那样一种位置,从传统儒学中开出民主制度建立之实质要件, 这与心性儒学的本性是不相违背的。儒学是不是宗教暂且不论,但有一点是传统 儒学与西方基督教相似之处,那就是他们都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深深的植入他们 所属的民族之中。诚然,传统文化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相依存,时至今日,他 们所产生的那种社会土壤已经不存在了,而我们讨论传统文化资源的立足点,必 须是现代社会。但是我们不能片面的强调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而忽视其民族性,只 看到民族文化的历史性而忽视其超越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古老智 慧的结晶,古代哲学家对于真善美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古代哲人所设计的注重人 与自然的和谐、个体与他人的和谐的世界图式、将部分与全体交融互摄的思维模 式、注重审美直觉的致思途径等等,都是超越时代限制的永恒乇题。中国人文精 神的内核与灵魂就是对人的关注,而人本身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正是民主 制度建立所要求的实质要件。否认民族文化的超越性就是割断历史,将传统与现 代完全对立起来的后果,将使整个民族都变成孤魂野鬼。综上所述,从要求传统 文化开出民主政治之形式要件转到开出实质要件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完全具有 可能性,这样种转向对于解决现代新儒家的用境,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 出路,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7 第二种方式是否定西方的民丰作为“外王”的标准,而要求一种以儒学义理 为基础,反映时代要求的中国自己的新制度,把这种新制度的建立作为“外王” 的标准。现代新儒家对于民丰,有一点共识,那就是中国儒家思想中含有民主的 种子张君劢也认为中国儒家思想中就有“可以奠定民主,鼓我勇气”的民主种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子。比如说,儒家推崇汤武革命,盂了:答齐宣王关于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不是以 臣弑君的问题时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 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 孟子梁惠王下) 。张君劢认为,孟子所言与杰佛 逊起草的美国独立宣言所宣布的人民有权推翻残暴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思想 是相同的。儒家也比较重视民意,孟子曾对齐宣王说:“左右皆日可杀,勿听。诸 大夫皆日可杀,勿听。国人皆日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 人杀之也。” ( 孟子梁惠王下) 。诸如此类的例子张君劢还提到了很多。但是 民主的种子和民主政治的事实远不是一回事。 首先一点,民主既包含有理念的层面也包含有制度的层面,民主政治的事实 主要是指的制度层面的民主,而民主的种了:主要是指民主的理念。虽然民主在理 念的层面同儒学的理想有很多相同之处,可以被中国人接受,但在制度的层面则 没有这种普世性,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有许多矛盾与差异。民主作为一种政治 制度,是西方历史文化的产物,虽然民主在理念形态上具有普遍性,可以看作是 儒学现代发展的内在目的,但民主在具体形式上则同西方的历史文化,即道德、 宗教、习俗、政治、法律等传统有着深刻的联系。 其次一点,西方民主制度与中国社会的这种差异是无法消除的。“这种历史文 化传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文化所以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规定性,是一个民族对自 己的精神创造乍命本源进行认同的根本标志,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其正当性 与不可同一性,并且有其顽固性,要想消除这种差异是很困难的,甚至是永远做 不到的。”o 所以最后得出结论:如果现代儒学开新外王纯以民主为标准,在政治制度的 建设上即与主张西化者无别,以开出民主为儒学的外王目标,实际上就意味着否 定儒学有自己的外王理想,这是一种政治上儒学虚无主义的表现。o 基于以上观点,就有了这样一种方式,那就是否定西方的民差作为“外王” 的标准,而要求一种以儒学义理为基础,反映时代要求的中国自己的新制度,把 这种新制度的建立作为“外王”的标准。儒学作为一种博大纯正的学问,有自己 的外王理想,儒学的外王理想与民主虽不相冲突,但亦不完全一致,如儒学的王 道理想为“参通天地人天下归往”,“天下归往”与民主的含义相近,而。参通天 张君肋:中两印哲学文集) 上。台湾学生书局。1 9 8 3 年版,第3 8 2 页 蒋庆。代新儒学在“外乇。问题上的缺失来源;天界城一 中陶哲学 蒋庆。当代新儒学在。外壬。列墩上的缺失来源;天界城一 中国哲学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地人”则是儒学所独特的外王理想,即要求最高掌权者具有完成人与宇宙合二而 一的责任。现代儒学开出的新外王就不应该亦不必是西方的民主制度,而应该是 以儒学义理为基础反映时代要求的新制度。至于这些制度的具体内容,则需要儒 家学者长期细致的研究才能确定。总之,现代儒学开出的新外王既有现代的特征 又坚守儒家的根本,才不会有西化之嫌,而成为中国人所乐意接受的、具有中国 文化特色的新制度。 否定西方民主,重新确立外王的标准,也不失为一条出路,然而在谈到这一 新制度的具体内容时,持此种主张的人的回答是:“需要儒家学者长期细致的研究 才能确定。”其实,最为困难的工作正是在如何寻求这样一种外王。当代新儒家所 做的正是这样一种努力,他们不断提出了各种主张并为此进行了具体的尝试,在 此期间遇到了我们今天正在讨论的难题。当代新儒家在这一条道路上已经比“新 制度”论者走得远了,如果用这种方式来解决新儒家面临的问题,将在逻辑上陷 入无限循环。当然建立一种以儒学义理为基础反映时代要求的新制度之主张,初 衷是好的,但是终因没有在具体的关键环节提出建设性意见而只能流于空谈a 第三种方式,是以其他的儒学传统来代替心性儒学传统开出新外王。中国儒 学除了有心性儒学的传统之外,还有政治儒学的传统。心性儒学是以宋明儒学为 代表的儒家内圣儒学传统,政治儒学则是以汉代今文经学中公羊学为代表的儒家 外王儒学传统,这两大儒学传统虽然同宗孔子,但其功能却有很大的不同,即心 性儒学专主内圣,政治儒学专主外王。针对新儒家专注于心性儒学而忽视政治儒 学,有的学者提出,从政治儒学的传统来看,其义理与新儒家所追求的理性的架 构表现、对列之局的思维方式以及建立客观法制化的政治制度有许多吻合之处, 故现代儒学应该从政治儒学开出新外王,而不应该从心性儒学开出新外王。 政治儒学,不是政治化而为意识形态的儒学( 政治化而为意识形态的儒学是 古文学) ,而是以儒学指导政治、转化政治、以政治为关注对象的儒学。政治儒学 是汉代今文经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公羊学。公羊学开创于孔子,兴盛于两汉,复兴 于清季,同宋明儒学一样是儒学传统中一脉相承的显学。公羊学的智慧源自春 秋经,而春秋是孔子当新王为后世改制立法所作的大礼书、大会典。因公 羊学关注的重心是王道、王法的确立与王制、王政的建立,故公羊学即是儒学传 统中典型的政治儒学。公羊学把自己关注的重点放在外在的王道王法与王制王政 上,即放在外在的政治原则与政治制度上,故公羊学是儒学传统中典型的外王儒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公羊学作为外王儒学,有三方面的特征: 1 公羊学的焦虑是制度性的焦虑,而不像心性儒学( 内圣儒学) 的焦虑是 实存性的焦虑,故公羊学最关注制度的建立,把改制立法看作是自己的首要任 务 2 公羊学是外王儒学还表现在公羊学从平列的结构关系来解释内圣外王 3 公羊学作为外王儒学还表现在公羊学具有向世界开放的结构性思维方 式。 从以上论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代儒学开新外王所欲凭藉的传统思想资源 应该是政治儒学而不应该是心性儒学。 我本人对于公羊学的了解甚少,所以对于第三种方式的内容不敢妄加评论。 但是他的这种思考路向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儒学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并不是仅有心性儒学一个传统,其他的儒学传统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资源从其 他的儒学传统中寻找与民主制度相契合的部分,不失为一个解决传统儒学现代化 的好方法。 蒋庆z 当代新儒学在。外壬”翱题j :的缺失 来源,天界城一 中国哲学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语 现代新儒家走的是一条谁也没有走过的路,他们也是在不断的探索。“内圣外 王”之说面临着着政治的冲击和时代的挑战,自身也正在经历着历史上从未有过 的蜕变。尽管“内圣”与“外王”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不和谐,但是正如我们辗转 几十年,现在仍然走上张君劢“德法合一”之路一样,“内圣外王”对于当代社会 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内圣外王”强调的是通过主体内在道德的心性修养,成 就一种理想的人格,这成为历代知识分子为之而奋斗的耳标。“内圣外王”所体现 的自强不息的入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圣先贤不只是追求个人心性 道德的完备,更重要的它要求把“内圣”外化为“经世济民”的实践,这种忧患意识曾 激励着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为国家富强、民族兴盛而奋斗 献身。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提倡儒家这种忧患意识,以唤起人们的社会 责任感应该成为我们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现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给人 类生存环境和人际关系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也使人类对自身缺乏信心,对自己 的未来深表忧虑。而儒家自强不息、乐观自信的精神,可以提高人们生活的信心, 增强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前人的探索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就如张君劢。张君劢一生“志于儒行,期 于民主”,出入于学术王国与政治王国之境,他的一生,是为儒学奋斗的一生,也 是为民主宪政奋斗的一生。现在的我们是不是在张君劢设计的那样一条道路上摸 索着前进,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德法合一”这一命题在当代中国已经是一 条不证自明的真理,张君劢思想的价值自然不必我再赘述。新中国成立前夕,张 君劢离开了中国大陆,去了澳门,从此开始过漂泊流亡的生活,再也没有回到生 他、育他的这块土地。正如颜炳罡先生所说:“历史造就了张君劢,然而历史对他 却没有像对康有为梁启超那样幸运,给他提供实践政治报负的机会。”尘埃落定之 后,我们终于可以仔细的,客观的审视这位。徘徊于政治与学问之间”的人物的 时候,我们也力图能指出他的一些不足,但更多的是为了从这些不足中能获取了 一些今天我们思考的精神资源;只有抱着同情的态度去反思他的思想,才能回想 我们自身,张君劢思想的意义也许会由此得证。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著作类: l ,四节,陈蒲清注译,花城出版社,1 9 9 8 年版 2 、十三经注疏,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 3 、大学问: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六 4 、张君劢:明日之中国文化,商务印书馆,1 9 3 6 年版 5 、张君劢:立国之道,桂林商务印刷馆,1 9 3 8 年出版 6 、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再生杂志社,1 9 3 5 年版 7 、张君劢:中西印哲学文集,台湾学生节局1 9 8 3 年版 8 、张君劢:新儒家思想史台北弘文馆,1 9 8 6 年舨 9 、张君劢:科学与人生观,辽宁教育出版社,1 9 9 8 年版 1 0 、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黄克剑、吴小龙编:张君劢集,群言出 版社,1 9 9 3 年版 1 1 、张君劢:儒家伦理学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