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史专业论文)张岱的《四书》学与史学.pdf_第1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张岱的《四书》学与史学.pdf_第2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张岱的《四书》学与史学.pdf_第3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张岱的《四书》学与史学.pdf_第4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张岱的《四书》学与史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耋竺墼! 璺童:兰皇墨兰 摘要 张岱是明清之际的一位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他一生撰写了三十余种著 作,而四库全书总目仅著录西湖梦寻一种。近现代以来,张岱的小品文 为世人所注目,有关其文学方面的研究专著和论文甚多。而对于其四书遇及 史学著作石匮书和石匮书后集的研究,则关注甚少。因此,对张岱的四 书学及史学进行研究,不但有利于全面了解其学术并客观地评价其历史地位, 同时也有利于全面认识与把握明清之际的思想学术发展状况。 张岱四书遇的治学特点既反映了明清之际的治经学风,也反映了他个人 的治学特色。其治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 反对训l 诂,注重义理阐 发:( 2 ) 兼采众说,自己不多着墨:( 3 ) 重在体验与自得;( 4 ) 儒释道会通;( 5 ) 反对朱注和时文注疏。 张岱的哲学思想深受阳明心学的影响,但也体现了自已的时代特色。在本体 论上以心为本体,强调自我、突出自我;在人性论上继承了王畿的无善无恶说, 并把人之善恶归之于后天的习染;在格物论上继承了王阳明对“格”的解释,释 “格”为正,在格物的方法上提倡知行合一,强调践履的重要性。 石匮书和石匮书后集是张岱以毕生精力撰写的两部巨著。这两部书 体例模仿史记,是记载有明一代史事的纪传体通史。张岱的历史观主要体现在: 变易的历史观;重在人事的历史观;民心史观;宿命的历史观等几个方面。他的 史学思想非常丰富,且颇具时代特色:( 1 ) 重视忠孝节义的编史原则;( 2 ) 事必 求真、纠为尊者讳的撰史原则;( 3 ) 对科举制度、党争等社会问题的批判意识。 关键字:张岱;四书遇;四书学;石匮书;石匮书后集;史学 u a b s t r a c t z h a n gd a iw a sal i t e r a t u r e ,h i s t o r i a na n di d e o l o g i s ti nt u r nf r o mm i n gt oo i n g d y n a s t y h eh a dc r e a t e dm o r et h a n3 0w o r k si nh i sw h o l el i f eb u to n l yo n e h a sb e e n e m b o d i e di ni m p e r i a lc o l l e c t i o no ff o u r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t a b l eo fc o n t e n t st h a ti sw e s t l a k ed r e a m 。s i n c em o d e mt i m e s ,z h a n gd a i se s s a y sw e r er i v e t e da n dm a n yr e s e a r c h m o n o g r a p h sa n d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sh a v eb e e np u b l i s h e da sm o r ea n dm o r ep e o p l es h o wt h e i r i n t e r e s t si nt h ez h a n gd a ia n dh i sw o r k s h o w e v e r , f e wp e o p l ef o c u so nt h er e s e a r c ho f s is h uy u ,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w o r k ss h ig u is h ua n dt h ep o s t s e to fs h ig u is h u t h e r e f o r e ,t om a k er e s e a r c ho nz h a n gd a i ss is h uy ua n d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w o r k sw i l l b eo fg r e a th e l pt ot h ec u r r e n tp e o p l ev a l u a t i n ga n dc o m m e n t i n go nz h a n gd a i s h i s t o r i c a ls t a t u s ,a sw e l la s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a n dg r a s p i n gt h ea c a d e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d e o l o g yb e t w e e nm i n g - q i n gd y n a s t i e s z h a n gd a i ss is h uy ur e f l e c t sn o to n l yt h es t y l eo fc l a s s i c a ls t u d yb e t w e e n m i n g q i n gd y n a s t y ,b u ta l s oh i sf e a t u r e si n s t u d yp u r s u i tw h i c hm a i n l ym a n i f e s t si n t h ef o l l o w i n ga s p e c t s :( a ) o p p o s i n gi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 e m p h a s i z i n ge l u c i d a t i o no fd o c t r i n e a n dr e a s o n ;( b ) t oa d o p to t h e r s o p i n i o n sw i t hn om o r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h i so w n ;( c ) p a y i n ga t t e n t i o nt oe x p e r i e n c ea n ds e l f - c o n g r a t u l a t i o n ;( d ) f u l l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 c o n f u c i a n i s mb u d d h i s ma n dd a o i s m ;( e ) b e i n ga g a i n s tz h ux i sa n n o t a t i o na n dt h e c u r r e n ta n n o t a t i o n z h a n gd a i s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i d e a sa r ed e e p l ya f f e c t e db yy a n g m i n gi d e a l i s t i c ,a t t h es a m et i m ee m b o d i e sh i sf e a t u r e so ft h a te r a o n t o l o g i c a l l yh i si d e a sr e g a r dt h e m i n da st h eo n t o l o g y , e m p h a s i z i n gs e l fa n dg i v i n gp r o m i n e n c et os e l f o nh u m a n i t y , h e s u c c e e d st ow a n gj i st h e o r yo fn ok i n d n e s sa n de v i l ,a n dh ea s c r i b et h ek i n d n e s sa n d e v i lt oh a b i t s o n s t u d y i n g i nt h e p h e n o m e n ao fn a t u r e ,h es u c c e e d st ow a n g y a n g m i n g se x p l a n a t i o no fg e ,w h i c hm e a n sc o r r e c t i n g o nm e t h o d o l o g yh ea d v o c a t e s t h eu n i t yo fk n o w i n ga n da c t i o n ,m e a n w h i l eh ea t t a c h e sg r e a ti m p o r t a n c eo fa c t i o na n d p r a c t i c e s h ig u is h ua n dt h ep o s t s e to fs h ig u is h uw e r et w om a g n u mo p u s e st ow h i c h z h a n gd a id e v o t e dh i sw h o l el i f e t h et w ow o r k s ,i m i t a t i n gr e c o r do fh i s t o r y , i sa g e n e r a lh i s t o r yo ft h eh i s t o r i c a lf a c t so fm i n gd y n a s t y z h a n gd a i sh i s t o r i c a lv i e w m a n i f e s t si nc h a n g ea st i m ep a s s e s ,e m p h a s i so fh u m a na n dm a t t e r , m o r a l e ,f a t ee t c h i st h o u g h t so f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a r eq u i t er i c ha n dr e p r e s e n tt h ef e a t u r eo fe r a f i r s t ,h e a t t a c h e si m p o r t a n c et of a i t h ,f i l i a lp i e t ya n dj u s t i c ew h e nc o m p i l i n g h i s t o r y s e c o n d l y , h j 张岱韵鞠书学与变学 b e i n gs e r i o u sa n dc a r e f u lh er e c o r d sh i s t o r yw i t h o u ta m e n d i n g t h i r d l y ,h ea r g u e s a g a i n s tt h es o c i a lp r o b l e m ss u c ha st h es y s t e mo fi m p e r i a le x a m i n a t i o n s ,t h ed i s p u t e s a m o n gd i f f e r e n tg r o u p sa n ds oo n 。 k e y w o r d s :z h a n gd a i ;s is h uy u ;t h es t u d yo ft h ef o u rb o o k s ;s h ig u is h u ; t h ep o s t s e to fs h ig u is h u ;h i s t o r i o g r a p h y 湖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里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赵一静 日期: 口占年。月缪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一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薤_ 静日期:口f 年岁月旦;日 导师签名i 前缸嚼i t i l :p 巧年厂月日 硕士学位论文 1 1 选题起因 第1 章绪论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明清之际是一个异彩纷呈、群星璀璨的时期。不论是 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科学领域,抑或是在文学艺术的园地,都有超越前 代的卓越建树。李时珍、徐光启、徐弘祖、宋应星、李贽、王夫之、黄宗羲、顾 炎武、汤显祖、袁宏道、冯梦龙等思想文化巨人先后出现,相互辉映,将中华文 明点缀得格外绚丽夺目。已故明史专家谢国桢先生对明末清初的文化曾给予很高 的评价:“明末清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动荡时期。它也和春秋战园、魏晋南 北朝一样,在学术思想、社会经济和风俗文化上有自己的特点。”他又指出,这 一时期的文化“异常灿烂”,“在我国学术文化史上起着划时代作用”。圆本文所要 研究的张岱,就是处于明清之际的一位有“大抱负”、“大经济”、“大学问”的人 物。 张岱( 1 5 9 7 1 6 8 0 ) 初字宗予,因人称“石”公,遂改字石公,号陶庵,又 号蝶庵,浙江山阴( 今绍兴) 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兼通戏曲、 音乐、书法、绘画、篆刻、园林诸艺。他平生读书广博,“好著书”。其自为墓 志铭中著录的著作有石匮书、张氏家谱、义烈传、琅媚文集、明易、 大易用、史阙、四书遇、陶庵梦忆、说铃、昌谷解、快园道古、 懊囊十集、西湖梦寻、一篇冰雪文 。其未著录的著作尚有夜航船、张 子诗秕、茶史、陶庵肘后方、石匮书后集等。六十九岁以后,又先后完 成了明纪史阙、培朗乞巧录、有明于越三不朽图赞等,另外,还参与编 写了明史纪事本末、会稽县志。计其所著述,达三十余种。在当时,张岱已 经以他的散文、诗歌以及史学等名世。他的朋友祁豸佳在给他的西湖梦寻所 作的序中说:“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 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其一种空灵晶映之气,寻 其笔墨又一无所有。”蚀而张岱的史才、史识,在同时“浙东四大史家”( 谈迁、张 岱、万斯同、查继佐) 中,时人认为他“最为佼佼” 。 张岱一生经历了明朝由衰两亡的整个过程。他“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 。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第2 页,上海吉籍出版社1 9 8 1 年版。 。谢国桢方以智年谱序,任道斌编著方以智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 9 8 3 年版。 。张岱自为墓志铭,琅擐文集第2 0 0 页,岳麓书社,1 9 8 5 年版。 。祁豸佳西湖梦寻- 祁豸佳序第2 8 7 页,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陕西人民出版社1 9 9 8 年版。 。王雨谦语,见国家圉书馆王氏手稿硕逅集,转弓【自胡益民张岱研究第6 0 页,安徽教育出版杜2 0 0 2 年版。 张岱的四书学与史学 中年开始潜心学术;清零南下,“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鲁王政权建立后,积 极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隐迹深山,带蔚“国亡,史不可亡”的文化使命感隐居 著述,在“米炊不继”、沦为编氓豹艰苦条件下,完成了史学薏作石匮书、石 匮书后集及史阙、有明于越三不朽图赞、( 四书) 遇、明( 易) 、( 大 易 月等作韪,为我们骜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不仅是为人们所熟知的散文 大家,还是一位兼历史学家、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于一身的人物,在学术研究、 文学创作和艺术理论诸方面也有一定的贡献。更髑为他所交者三教九流,能天才 地将贵族雅文化和民间的俗文化融为一体,在菜种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自明中时 兴起的新文化的走向和明末社会的面貌。黄裳先生评价他的代表作西湖梦寻 和陶庵梦忆对说:“德的匿忆录不愧怒晚翳柱会文纯风俗史的出色评述,同时 又是一束绝美的散文”。 1 。2 选题意义 像张岱这样一位本斑在孛国史学史、文艺理论批评史乃至蜇学史上都占有一 席地位的人,过去却因受材料的限制,特别是其史学著作石匮书及石匮书 后集、四书遇等长期以来密锁深藏,鲜为人知,就逐以搜罗书目广博著称的 剑桥中国明代史在“书目文献”一章中都灵字未提及张岱的史学著作。他作 为史学家和哲学家的地位一直被湮没,一般仅在中国文学史中作为“明末小 品文佟家”略微提及,为入知窝。笔者不撩浅陋,撅获英著作图书遏和石 匮书、石匮书后集入手,对其四书学和史学进行研究,使今人对张岱的历史 地位作出遴一步豹评话和定位,从两对明清之际的思想学本发展状况有受为全面 的认识岛把握。 1 3 研究成栗述评 张岱一生撰写了三十余种著作,在学术上取褥了多方丽的成就和建树。但从 明末以至清亡的三百年问,张岱的名字和著作鲜为人知。连集古书之大成的函 库全书,也仅在其总习中收录了西湖梦寻一种。近现代以来,张岱的小 品文渐为毽人掰注鏊,研究张岱及蓑作赭者簇有其人。 ( ) 对张岱文学方面的研究综述 对张岱文学方西懿研究一壹建比较热门豹谍题。 张岱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一系列散文、小品文和诗歌当中,已出版的 作品有陶庵梦忆、遴湖梦寻、琅媛文集。自从2 0 擞纪3 0 年代初,随着“老 牌京派”题签、新出道的“海派”标点的琅媛文集出版,张岱以“性灵派大 。张岱自为墓志粥,琅攮文集第2 0 0 页。 。黄裳绝代的散文家张宗子,张岱琅媾文集第1 页,岳麓书社1 9 8 5 年版。 烯”的瑶目大大热闹了一阵。簧迅先燮从绸正桥煮错误入手,澍予文学批评上“熙 瓣一瑟,不及冀余”遮“黢解表久”,辍及无蛙灵瓣“簸褥性灵”等弊糍终了深裹l 鹣批弹。 到了8 0 举代,又掀起了研究“性爱”的热潮,于是先后义柯十多家出版社出 版了羯庵梦忆、露漱梦寻二 荸戏二书鲍合订本。匿内学老对张岱的关注程 度又星主舞戆势,不懿程餐类文学疆究著作串对麓有掰涉及,耨且还毒专渣及萃 篇论文发表。这个时期黄裳、郭预衡、哭承学等人对张岱的作品作了平实的礤究。 郭预衡辩中国散文史下掰以及是承学的明米,j 、晶磷究都有专带论述 张赞憨敏文姆毪。 黄裳先生鹃绝代散文家一一张窳予、美予张宗予,蕊散文笔法谈论张傍 散文的成就。他认为张岱为文熄率自囱,避开丁晚明以刘侗帝京景物略为代 淡酶怪诞、漤涩之风,力图麓法,但叉不失平易;黄心铸诿,艇又不失自然。霉 8 0 年我寒,爱藏漳魏疆寒奇才一张毯论镩赢舨了。戴警是一部对强岱各 方面成就律垒蛳介绍的帑滚。此书的激要特色在予,对张岱数义程文艺等文学成 就遴静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研究,并就明末诸家散文进行了比较评价。此眚骞的不 足之赴在于辩强岱翁嚣漤掌雾变擎藏裁仅在穷绍豢餐薅掇及,瑟寒麓瓣魏穷 鼯诈深入磷究,茏其在谂及张德豹史学成就对来能弓 嗣一手树料。 胡菔民所蒋的张岱研究和张岱评传两书,对张岱的文学思想作了专 门研究。在张岱研究一书中谈到蠢关张岱文学露想的有嚣黎。一章为“文琶 一美攀憨想”,曼一章为“散文餐稼及袋裁”。巍“散文镄你及残就”一灏重点 介绍了张岱辩散文题材的落新与拓震,还分别对张岱的史传教文、出水小赫和人 物小品进行了分拆,同时指躜了张岱散文的独特的文纯学蕴涵。 关謦张稳文学愿葱秀涎兹璐究除了叛上专著磐,勇有论文瀚多麓。它销努臻 从不葡豹角度论述了张岱的散文蕊稽、文学主张以及他的诗散成就。如李娟张 岱小品文论略神和杜豫张岱小品文简论 分别阐述了张岱小晶文的分擞和张 臻终晶豹艺术特点。焉麓麓莹“鑫然之声”,j 、谈张岱 秘 静散文风格总结了张岱静散文风格,黄浑搦短神遥墨稀爵永一一论张岱 、 驰瀚孙之致澍张岱豹诲皴避行了据讨,认为德“以潦为 文,选择最健切入生活的角度,营造了飘逡隽永静诲翦” 。另外还有冰誉性情 张密、张袋浚笔、张袋静文学主张拐攥、谂懿笔零蔻辩论等论文在楚 举一一论述。 参见警迅全黧第六卷“照涞建”摹f 六、七) 第4 2 3 、4 2 5 、4 2 7 菱,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1 年鹱。 燕裳 壤惫集薜1 聂、第2 2 羹,兰联饕痿1 9 9 3 年艋。 鬟成淳f 臻束鸯考一一张莹论,主海社辩燕盘敝齄1 9 8 9 年驻。 李螭张岱小晶文论略, 照鬈蔷学刊1 9 9 6 年第2 期。 挂豫张岱小品定简论,济中师专学报第2 1 游第4 期,2 0 0 0 年8 荐。 黄晖懈短搀邋麓糯旨采论张岱( 陶庵梦能) 、( 西湖梦碍) 的静外之致k 淮阴师专学撤1 9 9 7 张岱的四书学与史学 ( 二) 有关张岱生平、家世等的研究 对于张岱的生平的考辨,这种基础性的工作已经有人做了不少。香港中文大 学何冠彪先生的张岱别名、字号、籍贯及卒年考辨一文有筚路蓝缕之功。胡 益民的前述两书主要从挖掘第一手材料入手,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张岱其人其学。 两书内容基本相同,都分为两编。一编是对张岱的生平、家世及社会关系的考索, 另一编是对其学术思想的探讨。两编互为经纬,有机结合并相互补充。由于作者 采用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所以考证详细准确,这对于张岱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 动和深化作用。余德余的论文家庭个人个人作为一一关于 的前 言则在对张岱家世考察的基础上,论证了成就张岱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家 族和家庭的深刻影响;其二、社会交游的影响;其三、个人的奋发有为。 ( 三) 对张岱的四书学的研究综述 关于张岱的四书学,现在尚无专门的研究著作。在侯外庐、张岂之等人 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中也无专章讨论,仅在张元忭的理学思想一节的附记中提 及张岱的四书遇,称其“三十万言,独标新义,与朱熹四书集注异趣。”“今 读四书遇,可以看到张岱的许多心悟之言,的确传衍了王学的绪余。书中大量 引录宋明理学家特别是晚明理学家的语录,阐明四书的义蕴,也是很有意义 的。”。 陈勇的论文释“遇”一一中国美学概念分析之一通过揭示“遇”所包含 的美学特性来分析张岱的四书遇,他认为四书遇从三个方面揭示了“遇” 的美学特性:( 1 ) 揭示了“遇”与生活的关系;( 2 ) 揭示了“遇”与灵感( 顿悟) 的关系;( 3 ) 揭示了“遇”与主体精神的关系。这一研究使我们对四书遇中 “遇”的美学内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而前面提到的胡益民的两本专著也从三个方面涉及到了张岱的哲学思想:( 1 ) 对程朱理学及八股科举制度的理性主义批判;( 2 ) 辩证法思想;( 3 ) “心本体”问 题与张岱哲学的美学化倾向。但笔者认为,此书对张岱哲学思想的探讨仍然处于 基础阶段,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 四) 对张岱史学的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张岱史书著作的出版,张岱的史学思想逐渐受到人们关注。有 关明代史学的研究著作中多提及张岱其人,有的还专节论述了张岱的史学思想。 谢国桢先生在增订晚明史籍考卷一中提及张岱的石匮书和石匮书 后集二书。他指出张岱“搜辑史资,尤为详备”,“( 张岱书中的史料) 多有他书 所未采及者,均有裨于旧闻。”同时也指出了此二书之不足,“若记明末农民起义 事迹,多有失实之处;又如记毛文龙、袁崇焕诸传,根据稗说,未能是正,不免 为是书之累,此野史之所以不能尽凭。”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t 宋明理学史下册第4 1 4 4 1 5 页,人民出版社1 9 9 7 年版。 。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第8 1 1 页。 胡益民的张岱研究和张岱评传两书以及钱茂伟的明代史学历程 对张岱的史学思想作了专门研究。胡益民和钱茂伟从张岱的治史原则和史学思想 两方面入手来对张岱的史学进行研究,一致认为张岱的史书反映了张岱“事必求 真”、“宁阙毋书”的治史原则以及重义轻利、具有历史理性精神的史学思想和忧 患意识。 张岱研究现状己如上所述。总体来说,近2 0 年来对张岱及其作品的研究取得 了较大的成就,但成果基本上集中在其文学创作方面,对其经学思想和史学思想 的研究还处在基础性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拓展。有鉴于此,本文将集中对其四 书学和史学进行研究。 1 4 写作构想 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张岱与明末清初的社会状况紧密结合起来, 把张岱的四书学与史学置于中国思想学术史发展的整体脉络中去研究,力图 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史料的运用方面,坚持求实的态度,主要从第一手资 料出发,兼及地方志、张岱同时代人的文集、诗集等史料。本文的写作分五部分 进行:第一部分是绪论,对此前学界有关张岱及其作品的研究加以总结和评析, 进而揭示出对张岱四书学与史学进行研究的意义,并阐述论文的结构框架; 第二部分,对张岱的生平际遇和明清之际的学术环境进行介绍,为研究主题作必 要的铺垫: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张岱四书遇的治学特点以及四书遇的哲 学内涵;第四部分,分析其史书的编纂特点并对其历史观和史学思想进行初步探 讨;第五部分,结语。这一部分对张岱的历史地位进行总结,并对研究前景进行 展望。 誊耋兰:叠誊k 兰耋耋耋 第2 章张岱的生平际遇与明清之际的思想学术环境 2 。 张岱的生平际遘 张岱生于嬲万灏二十五年( 1 5 9 7 ) ,举予清康熙十九牟( 1 6 8 0 ) ,辜年八十靼 岁。鞭蕊祖籍藤耩疆翘鲸戆,瓣戆自黎“甏久”、“吉翻老入” 蕊嚣吉燕裁筠) 。 远裰张浚,是宋代抗金名将。浚六世孙逸漱于南宋末年任绍兴太带,因此举家迁 到绍激。张运猷的十一墩孙张涎复( 张岱的太高裰) ,譬复亨,以科举越家。嘉靖 二十六年( 1 5 4 7 ) 进士,授巍部主事,历寓云摩按察测使,迁营辩鳕太 辨。冀 予张元棒,字予葱,号鬻蠢,隧痰五年( 1 5 7 1 ) 状元。张氏家族穗廷髂一代最强 显耀,其人品、举问、地位皆足以垂范腑徽。张岱赞扬熬曾祖父说:“吾文恭一缴 以忠攀为事。”啪陶瘫梦忆“翔和泉”浆云:“辍茅目岭实为余家嘏蔟,诞生我义 恭( 攒张元薅) ,遗菇余爨,冬逡采俱长”4 ,其蠢纂、祟敬之魄予鼗霹凳一褒。 张元忭之学,“从龙溪得熊缝论,故黟信阳明。龙溪谈本体丽讳吉工夫, 识得本体,便是工夫。先生( 张元忭) 不信,而谓零体本无可说,凡可说者黪 工夫媳。”。可燹张元抟“虽寒王门,但靛善学,冬至畿不羁。”骥变本健 谤葵学“矩篷俨然”。其燕乎与注右王门娜髭标、寨州警派罗浚芳、瘸海羹、东棘 学派顾宪成等,多往来论学,蕊通声气。国张元忭这种患攀仁义的晶格以及他的哲 学愚憋,对张岱骺确很大。张廷亍 :之长予波霖,嚣张岱之祖父,为万历二十三冬 遇、石匮书和小品文杰作陶 庵梦忆。 顺治六年( 1 6 4 9 ) ,张岱p 居于卧龙山下的快园。此时的他,已经五十二岁了。 然家逢巨变,张岱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参加一些体力劳动。他还写了舂米和 担粪两首诗,生动地记述了他参加劳动的情形与体会。他通过劳动实践,思 想感情发生了变化。反思昔日养尊处优的奢华生活,颇觉羞愧。这种困窘的生活 一直持续了近二十年之久。 康熙元年( 1 6 6 2 ) ,苟安于南天一隅的永历帝遇害,张岱盼望复国中兴的幻想 彻底破灭。痛苦之余,他开始潜心研究易经,希望从中寻求历史治乱之迹。在 六十九岁那年,他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回顾,写下了自为墓志铭一文。当时, 他的大部分著作已经完成。这篇墓志铭是张岱历经人世沧桑巨变之后对自己一生 的总结。充分表露了作者从一个钟鸣鼎食的纨绔子弟到坠入生活最底层的思想变 化轨迹。他在经历了国破家亡之痛后,写下了自己的“七不可解”一一“贵贱紊”、 “贫富舛”、“文武错”、“尊卑溷”、“宽猛背”、“缓急谬”、“智愚杂”。这种种矛盾, 正是张岱奇特的人生性格的真实写照。 1 6 7 0 年以后的张岱,已年届古稀,与外界的往来更少了。所与往来者,仅鲁 云谷、王雨谦、周懋谷、陆癯庵、徐沁、祁豸佳等人而已。他们以故国遗民气节 相尚,入清以后过着隐居生活,与张岱走着几乎相同的人生道路。 在张岱晚年,其最重要的著述是在徐沁协助下辑纂的有明于越三不朽图赞 和另一本小书谙朗乞巧录。耄耋之年的张岱,虽历经沧桑变故,但仍不改其赤 予之心和幽默天性。其自题小像云:“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 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 ” 从为人到为文, 晚年张岱堪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 清康熙十九年( 1 6 8 0 ) ,张岱终于走完了他的生。他誓不仕清,保持了可贵 的民族气节。他为世人留下了近六百万字的著作。这些著作大多写于国变以后, 融进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寄慨十分深远。他留给我们的这份极有价值 张岱张岱诗文集卷二,和贫士七首其一,第2 1 页。 张岱诗文集卷二,和有会而作第2 4 页。 和贫士七首其五,第2 3 页。 和挽歌辞三首其二,第2 5 页。 琅媚文集自题小像第2 4 6 页。 琅娥文集蝶庵题像第2 5 l 页。 耋堂兰:竖耋:兰耋墨兰 的文化遗产,值得永远珍重。 2 2 明清之际的思想学术环境 张岱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明清嬗递之际,即明万历三十年以后到清康熙四十 年左右( 1 6 0 2 1 7 0 1 ) ,此时中国社会经历着天崩地解的变化,这一时期的思想学 术也由于特殊的时代氛围而发生着转型。谢国桢先生对这一时期的学风评价很高。 他认为当时的学术,“有先秦诸予百家争鸣的风格,有东汉党锢坚贞的气节,摆在 历史的进程上,有并驾齐驱的局势,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的作用,可以说是在 吾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开了灿烂的花朵。”。 学风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明朝自万历以后,面临着种种危机,如后金的虎视 晚眈,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市民阶层反抗矿监税使斗争激烈,宦官专权等等,致 使寰宇震动,四海沸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这一切使得那些关注国 事的士人们充满了忧患意识。张岱也有感于“今天下盗贼蜂起,道途隔绝,譬如 洪水横行,怀山襄陵,大漫滔天,将神州汩没。”。面对民族危亡和一系列的社会 问题,一些立志改良社会,挽救统治危机的封建士大夫们提出经世致用的口号。 东林党领袖顾宪成说:“官荤毂,念头不在君父上;官封疆,念头不在百姓上,即 有他美,君子不齿也”。 东林士人把君父百姓作为关心的首要大事,可以说是把 经世致用的思想融汇到了实践之中。复社领袖张溥也强调,“自世之衰,儒多不通 经术,以求弋获于有司,登明堂不能致君,长郡县不能泽民,人才日下。风俗日 偷,皆由于此。溥期与四方多士,共兴复古学,将使异日为有用之学”固。 明亡以后,明代遗民学者对导致明亡的原因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他们认 为,明末空疏的学风是导致明亡的最主要原因。顾炎武就很痛切地指出:“刘、石 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 老、庄,今之清谈谈孔、盂,未得其精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 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 日一贯,日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百事 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昔王衍妙善玄言,自比子贡,及为 石勒所杀。将死而顾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 下,犹可不至于今日,今之君子得不有愧乎其言? ” 顾炎武的批判在当时很有 代表性。因此,明末的一些有识之士“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 ,针对“明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第1 页人民出版社1 9 8 2 年版。 。张岱琅螺文集皇华考叙第4 7 页。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十八,第1 3 7 7 页,中华书局1 9 8 5 年版。 ”( 清) 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一,转引自李晓静明末清初学风浅析,昌潍师专学报1 9 9 9 年2 月。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第2 4 0 页,岳毽书社1 9 9 4 年版。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天下郡国利病书序卷六,第1 3 7 页,中华书局1 9 5 9 年版。 季士太夫问钱谷不知,闻甲兵不籍”。豹腐败现状,标举经世致箱的宗旨和实事求 是的精神,倡导求实学风。士人和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空疏的学风作出批判, 并且对经氆致甩这一思想加以阐扬或实践。 张岱身处这一时期,对空疏学风也是深有认识。他的这一认识不仅来源于他 对明攀之世的反思,也是继承¥其曾祖父张元忭的思想。张元忭早年舜从王畿, 中年以后转而“辟龙溪”,批评其只识本体而“讳言工夫”,声称“吾以不可学热 溪之可”圆。张元忭看到了当时王学的流弊,他说:“近时之弊,徒言甍知面不京 致,徒吉悟雨不言修。朴独持议,不但舀良知,箍必曰毁良知;不但日瑗以顿悟, 而必曰事以渐修,盖谓救时之意。”张元忭的这种指责,反映了玉守仁去世后,玉 学流予空疏,不作修持工夫豹情形;另外也反羧了谴本人对此情况的忧虑。在 彀 看来,由于一然王学学者只悟不修,导致“决藩篱而荡名检”,绝弃伦理纲常的结 果,最终必然“以噻欲为天枫,以情识为智慧” 。健豹这一愚怒对张岱卷缀深豹 影响。在夜航船序中,张岱对这种空疏的学风作了辛辣的讽刺。他说:“天 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各办。如瀛州十八学 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箍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 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 故道听 途说,只办誓头数十个名氏,便为蒋学才子矣。余因想吾八越,惟余姚风俗,螽 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酉工贱业,其性理、纲 鉴,露全部烂熟。偶润及一事,雯| j 人名、宫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 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概,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 黄有一偿人,姆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离谈阕论,僧提慑,拳足嚣寝。僧骣其 语有破绽,乃湖:请闯稽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 士子日:是两个 人。僧日: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 士子日:自然是一个人! 僧咒 笑日:这等说起来,虽待小僧伸伸脚。余所记载,皆疆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 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可已受。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固禚这里,张岱于逝 默诙谐中对那秸徒待记谲,空谈辞无补手世的空巯学风撬出了批评,表这了经学 以致用的思想。 晚明的这般经世思潮在东林党人、复社诸君子的推动下,波澜壮阔、蔚为大 观。它不仅使晚明学术生机盎然,而且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延续到清朝。清初的文 化领域,在经世致用思想的感召下,学者们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进行分耩,希望为 解决社会闯题提供思路。经学、吏学、予学作为主要的学术阵地,自然受到影响。 史学作为当时学术的重要学科,其经世作用纛受到高度重视。顾炎武称:“史 。明史卷二百五十二,列传第一酉四十,第3 6 6 8 页。 4 黄宗羲踞儒学案卷十五,濒中王门学案五侍读张穰和先生元忭第3 2 4 凝。 。明锵学案卷十五,滤中王门学案越,t 侍读张阳和先生冗忭不二斋论学书第3 2 8 撼。 。张岱夜航船序第1 页,巴蜀书社1 9 9 8 年版。 张岱的四书学与史学 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又说:“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史著除了 要担当一代王朝、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功能外,还要为当世提供劝诫、借鉴。王 夫之指出,“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 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 ”。明清之际思想学 术大师在一致阐扬史学经世、应务作用的同时,号召读史,并且躬身从事史学著 述。史学成为清初知识分子的经世之具。在隐居不仕的明遗民中,有不少人潜心 学术,纷纷拿起史笔,研经著史。他们在自觉的历史意识与经世理念的交互作用 下,通过书写前朝遗事保存有明一代史事,反思明代近三百年的兴亡治乱,以此 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并寄托故国之思。谈迁国榷、查继佐罪惟录、张 岱石匮书及石匮书后集等等,无不如此。这种既坚守气节,又不消沉颓 废,以著史实现经世致用理想的思想行为,不仅体现出鼎革之际在野知识分子的 节操气概,而且在引领致用学风、秉承文化传统上也具有积极意义。 另外,在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晚明诸儒还提倡对经书进行重新解读。在 明代末期,许多士人已经有了“经书即史书”的明确认识。黄宗羲说:“六经皆载 道之书。”张岱也说:“六经惟礼乐居闰位。天开于人,羲始画易;皇易而帝, 书首唐虞;帝降而王,诗首商颂;王分而伯,春秋始乎隐。此四经之 传,皆与五德之运,代为终始,以递明王迹者也。故诗于春秋体异,而 用则同。”回张岱还明确表示学习经书,其目的就是为了用世。他说“古人读书, 只一句一字且终身用之不尽,何况诵诗三百乎? 乃授政不达,不能专对,与 两脚书橱亦复何异? 故程子日:凡人未读论语时是这样人,读过论语时 仍旧是这样人,此人只当不曾读得论语。诗载十五国之风,东西周之正变, 凡民风、吏治、山川、土宜、无所不各,故应达政,应专对,又非学诗 可言之说。语云登高作赋,可以为大夫即是此意。” 因此,他十分鄙视那些 只会死记硬背的两脚书橱。顾、黄、王等明末诸儒也十分反对读死书、死读书, 主张学以致用。这一点已由顾炎武门人潘耒在日知录原序中直接点出:“有 通儒之学,有俗儒之学。学者将以明体适用也。综贯百家,上下千载,祥考其得 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朝章、国典、民风、土俗,元元本本,无不调 悉。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若夫雕琢词章,缀辑故实, 或高谈而不根,或剿说而无当,深浅不同,同为俗学而已矣。” 从此可以看出, 他们之所以反对读死书,就是因为这样读书不能够“明体适用”,不足以“匡世”。 他们提倡的是君子博学于文的“文”。这里的“文”已不仅仅指文章,而包括社会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六,答徐甥公肃书第1 4 4 页。 。顾亭林诗文集- 亭林文集卷五,与人书八第9 7 页。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船山全书第l o 册第2 2 5 页,岳麓书社1 9 9 6 年版。 。张岱四书遇第4 7 3 页,浙 江古籍出版社1 9 8 5 年版。 。四书遇第2 7 0 页。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第1 页。 _ i - _ - - - - _ _ _ _ - - _ _ _ _ l - - _ - - _ i _ _ l _ _ - - _ l l l - l _ _ _ l _ - - _ _ l - _ _ l 。一一 生活的广阔内容。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晚明诸儒在确认和解释经典两个方面表现出与程朱理学 家不同的态度。因此,他们的思想内容也呈现出与程朱理学相异的格局。如张岱 在四书遇一书中,密切结合明代史事来阐发议论,对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得失都加以评论,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与经世致用思潮交相辉映的还有明代的人文启蒙思潮。明代万历以来,启蒙 主义思潮波澜壮阔,这个时期的启蒙经世意识最为鲜明与突出,其余波一直蔓延 到清朝初期,形成中国历史上一个壮丽的文化景观。晚明启蒙主义思潮,培育了 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张岱也深受这一思潮的濡沐和熏陶。 启蒙思潮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觉醒,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 反映市民阶层利益和愿望的启蒙意识。这股启蒙意识,在哲学上表现为竭力阐发 人的主体意识和人的社会价值,提倡个体解放和个性自由。启蒙思想家中,李贽 最具代表性。针对封建礼教和传统观念对个性的束缚,李贽提出了“尊德性”、“任 物情”的个性说。他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他认为,人的个性也是如此,“性 者,心之所生也,亦非止一种而已”。因此,对于个性,不应该用礼乐刑政等来强 行使之齐,而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顺其性,不拂其能”,“就其力之所能为, 与心之所欲为,势之必为者,以听之”,使天下之民“各遂其生,各获其所愿”。 那么,天下就会出现“至治”圆的局面;不然,就会出现混乱,条教愈繁,刑法愈 苟,“而民日以多事矣”。李贽认识到个性自由、个体发展是天下大治、社会进 步的前提。张岱在李贽思想学说的影响下,提出了“物性自遂”的主张。西湖梦 寻放生池记载他游云栖寺和放生池的情形。当他看到“鸡鹅豚教,共牢饥饿, 日夕换挤,堕水死者,不计其数。后见兔、鹿、猢狲亦受禁琐。”时,他说: “鸡凫豚投,皆藉食于人,若兔、鹿、猢狲,放之山林,皆能自食,何苦锁禁, 待以胥縻? ”“但恨鱼牢幽闭,涨腻不流,刿髻缺鳞,头大尾瘠,鱼若能言,其苦 万状。以理揆之,孰若纵壑开樊,听其游泳,则物性自遂”。其提出的“物性自 遂”之“物”,我们在此不能仅仅看作兔、鹿、猢狲等物,而是指存在的一切事物, 其核心是指人类。其“物性自遂”的思想在此含有追求个性自由,打破束缚个性 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牢笼的意思。 晚明个性自由、个性解放的思想,还突出表现在肯定人对物质与文化需求的 合理性,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的禁欲主义作出针锋相对的批判。李 贽公然宣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张岱同李 贽一样,也把“穿衣吃饭”看作人生头等大事,他讽刺那些理学家们假装正经,“不 ( 明) 李贽焚书- 续焚书,焚书卷三,杂述论政篇第8 7 页,中华书局1 9 7 5 年版。 ( 明) 李贽李贽文集第七卷,道吉录卷上,第3 6 5 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0 年版。 焚书卷三杂述论政篇第8 7 页。 张岱西湖梦寻放生池第2 1 1 页,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陕西人民出版社1 9 9 8 年版。 ( 明) 李贽焚书卷一,答邓石阳第4 页。 张岱的四书学与史学 欲以口腹累性命”。他还认为,若要施行仁政,必须首先解决人们的衣食温饱问 题,“凡为仁者,只在布帛菽粟、饮食日用之间,原不必好高骛远。”。张岱在对人 们的物质需求进行肯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